英特尔原装散热几线:他发现了楼兰古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55:37
 斯文·赫定 天天新报 2009-04-05 09:45:56

  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地理和文明的发现者。新疆和西藏让他如醉如痴,在这里他找到了毕生的事业,也找到了名垂青史的坚实基点。他的名字叫斯文·赫定,来自瑞典。20世纪前后的几十年间,他多次只身考察新疆和西藏,并发现了楼兰古城,把自己的名字嵌入了人类探险的丰碑中。

  15岁少年梦迷北极

  波罗的海的波涛拍打着瑞典宁静的海岸,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斯德哥尔摩,她由14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和一个大的半岛组成。斯文·赫定,1865 年2月19日出生在这座城市,父母都是建筑师。

  赫定6岁入学识字,没多久就能独立读书了。父母给他买来很多读物,小赫定最喜欢探险类故事。他对那些穿越沙漠、独闯丛林、漂泊海上、遭遇野人的探险家们羡慕极了,梦想自己也能有朝一日去过那种刺激而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

  1880 年赫定15岁了,那年4月24日晚瑞典北极探险船“菲加”号历尽艰险,回到斯德哥尔摩港。他坐在自家楼房的屋顶上,看到远处皇宫灯火通明,听到了国王设宴款待勇士和授予船长男爵称号的报道,心里蓦地产生一个念头,自己也要探险极地,用瑞典文在极地的旷野里树起路标,被国王请到王宫,在胸前戴上炫目的勋章。这个念头一经产生,便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

  赫定开始按照极地探险的要求训练自己,不久《菲加号航海记》出版了,赫定赶紧买来当做训练教材。冬天,他敞开窗户睡觉,到雪地里一遍遍练习驾雪橇;夏天里长途跋涉,锤炼耐力和脚力;为了熟悉地图画法,他在地图前一坐就是半天,仔细研究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并亲手描摹数百幅地图。赫定还注意收集地理信息,参加各类地理考察的演讲报告,与大探险家们建立友谊。到中学毕业时,他已经具备了相当良好的探险素质。

  但是,有梦的少年没有走向北极,他的脚步迈向了南边,而这一步带来的结果并不比去北极小,它使得在后来的地理学和考古学中,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瑞典的存在。

  中学毕业后,因为偶然的机会赫定来到了亚洲。他走南闯北,足迹踏遍了波斯、伊拉克等国。1886 年8月底他长达一年零三个月的东方之行才画上了句号。此后的赫定,对地理的兴趣更加浓厚了。秋天上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刚成立没多久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地质系,开始系统学习地理学。

  1889年夏天,斯德哥尔摩举办了国际东方学会议,斯文·赫定和老师们一起参加会议,担负一些服务性工作。因为自己到过东方,掌握波斯语、鞑靼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东方语言,在会议上赫定与来自东方的很多学者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深受他们欢迎。

  赫定在会议上的语言才能得到瑞典官员的注意,恰好瑞典国王也要派团回访波斯,正为找不到翻译而苦恼,赫定的出现让人振奋,年纪轻轻的赫定马上被纳入使团名单,成了重要的翻译人员。

  1890年4月瑞典使团启程,开始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到波斯的访问之旅。出使任务完成后,赫定没有马上回国,他决定以波斯为起点,向亚洲的更东方探索一番。他途经圣城马什哈德、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首次攀登了雪山,闯荡了帕米尔,进入了我国新疆。

  回到家乡后,赫定开始写作东方见闻和故事。在1891 年的仲秋,一本500 多页的大书《国王奥斯卡的大使》就杀青了。此书展示了波斯风情,给瑞典读者开阔了眼界,受到普遍欢迎。

  为了以后探险的方便,尤其是和学界交流的方便,赫定决定拿个文凭。于是,他来到德国的哈雷大学,拜基希霍夫教授为师,并于1891年7月28日获得博士学位——短短3个月时间获得博士学位,这在历史上是个奇迹,但这也正合赫定的特色,他注定要用传奇的方式续写传奇。

  1893 年10月,26岁的地理学家赫定来到我国新疆,对我国西部边陲进行了长达4年的科学探险和考察。在新疆,赫定冲击了慕士塔格峰;从西向东、从南向北两次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揭开了沙漠腹地的部分面纱。赫定还漂流了孔雀河和塔里木河部分河段,勘测了罗布泊,对新疆的水域作了较深入的勘察。在沙漠中,赫定发现了和田丹丹乌依勒克遗址和喀拉墩遗址,在考古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青藏高原是赫定梦魂萦绕的地方,他勇敢地率队攀上高原,成功穿越了青海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他勘察了沿途地貌,收集了动植物标本,向世界报道了青藏的信息。

  “已和中国结了婚”

  1899 年8月,已获得了世界性声望的赫定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超越自己,第三次进入我国西部开展探险。

  有记者采访赫定,问30多岁的赫定为什么没有结婚,赫定说,他已和中国结了婚。长时间的探险生活,使赫定无暇娶妻。

  1899年9月17日早晨,赫定的船队出发了。几个月来,他们漂流了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对新疆水域建立了较完整的认识。12月7日,这趟壮丽的水上之旅进入最后一天,船队驶入塔里木河的一处叫做“新湖”的湖泊,其下游的河流已经完全结冰,无法漂流了。旅队在湖泊边停下来,赫定派来的陆路分队已经等在那里。

  赫定扎营的地方是现在尉犁县南端一个湖泊的出入口,从这里向西北行3天就能到达库尔勒镇,附近也有一些维族村落。赫定觉得这里方便补给,便选定此处作为考察的基地。

  安顿下来后,赫定先在周边进行了考察。新湖附近都是沙漠,当地人只知道一进沙漠必死无疑。赫定带了几个人近距离地对沙漠做了探索,他发现这片沙漠里有很多湖泊和湖泊似的凹地,据此他估计,沙漠地下可能存在水源,进去考察没有问题。

  1899 年12月20日,新的沙漠探险序幕拉开了,赫定计划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做一次从东向西南的穿越,这样加上他几年前完成的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大穿越,他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有三次不同方向和路径的考察,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沙漠腹地的确切情况。

  按计划,这一次他要从塔里木河穿行到南方的车尔臣河,行程大致为300 公里,时间约为20天。1900 年1月底探险队顺利返程。

  黑风暴中,千年古城现身

  休息没多久,赫定就发动了新一轮的探险攻势,这回他要探索的是车尔臣河东面、罗布泊西边广大地带的地质状况。

  1900 年3月28日,旅队在沙漠里看到一些干枯的树干,沟壑里露出风雨雕饰过的贝壳。旅队脚踏上去时,贝壳清脆地碎裂。这些迹象表明,以前这片土地曾经是块绿洲。下午的时候,旅队在沙漠里发现了几间木房子,赫定让队伍停下来休息,自己则研究这几间房子。

  在房屋内外,赫定拿一把铁锹不断挖掘,挖出了几枚中国古币、几把铁斧、一些木雕。远处,还可看到几处土楼。这时天色黑了下来,赫定不得不停止考察。

  第二天早晨,赫定很遗憾地离开这处遗址,他有心再挖掘一下,但是天气热起来了,在沙漠里耽搁太久对整支队伍很危险。为了节约水和燃料,赫定再次紧缩了队伍,他让一名助手牵引两头骆驼,把收集和挖掘出来的文物带回新湖营地,自己则和齐诺夫、法苏拉、艾尔德克带着4头骆驼、一匹马和两条狗继续向南穿越沙漠。

  傍晚旅队来到一处凹地,里面竟长着几株活的红柳。这说明脚底下有水源,旅队应该赶紧挖井。但是要动手挖井时赫定发现,旅队唯一的铁锹不见了。原来,前一个晚上艾尔德克把它落在了废墟中。艾尔德克深知它的重要,表示自己愿意赶回去寻找铁锹,然后再沿着旅队的足迹追上来。

  艾尔德克离开没多久就刮起沙暴。躲在帐篷里,赫定一心盼望艾尔德克能骑马折回,但是天大亮仍然没见他的踪影。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艾尔德克中午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连铁锹也带了回来。

  艾尔德克给大家讲了他的经过:他出发没多久就遇到风暴,路面上狂风卷起流沙,旅队原来的足迹完全消失了,艾尔德克迷失了方向。他冷静下来,慢慢摸索,竟然找到了土楼和房子。不过,这个土楼不是前夜他们扎过营的那一个。他还看到,这儿的房屋里有一些美丽的雕花木板,屋里散落一些钱币和雕像,四处都有,数量众多。

  艾尔德克顺手拾起了一些古钱,抄起一块木板,接着去找宿过营的那个土楼。幸运的是他找到了,铁锹就立在那里。艾尔德克拿起铁锹,拖着木板往回赶,但木板很重,他想把木板绑在马背上,可是马对这块木板极度反感,一绑就发疯地跑。艾尔德克只好自己用手拖,手都磨破了,只好扔到半路上。

  赫定让艾尔德克休息一会儿后去取回了木板。只见木板上面雕琢着精美的漩涡花饰和树叶,令人目眩。赫定想去挖掘那处遗址,但队伍在红柳树下没有挖出水,存水还只够两天用的,他只能放弃这个危险的念头。但赫定与艾尔德克约定,明年冬天一起来,定要让遗址底朝天。

  1900 年4月2日,赫定一行到达罗布泊,然后沿水路返回“新湖”基地。

  楼兰遗址那扇敞开的门

  1900年年底,赫定率领哥萨克兵沙都尔及6位助手前往楼兰。

  1901年3月3日,赫定终于找到了去年邂逅的古文明遗址——楼兰。

  楼兰遗址分布成好几块,赫定先挖掘的是1900 年他们扎过营的土楼——烽火台,它们是用砖、胡杨木、芦苇、红柳堆砌而成的,已经坍塌破败。距土楼几百米处有19间房屋,所有的房屋几乎都是木制的,墙壁则是用一束束的柳枝糊泥巴构筑而成,有3间房屋的门框依然挺立不倒,还有一扇门是敞开的。想来古城里最后一位居民推门离去后,这扇门就一直保持着今天看到的姿态。

  在这处遗址,赫定只找到一些毛毯碎片、陶器碎片、中国钱币、断头绳子、靴子底和家畜的碎骨头。

  随后,赫定移师到去年维族帮手艾尔德克所发现的遗址,这个遗址规模较大,像是一座城池。这里有一处佛寺废墟,从废墟中还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壮丽。佛寺周围是一座园林,而园林南方正是罗布泊延伸过来的宽阔水域。遗址有间房屋仍然屹立,千年风沙也未将其吹倒。房屋高度为4.5 米,当年的主人想来个子不矮。

  激动人心的挖掘持续几天。赫定对每一间屋子都做了仔细的挖掘,他挖出很多宝贝:一米多高的佛祖雕像,刻着佛祖盘坐姿势的水平壁饰,雕琢极富艺术色彩的佛祖立像,莲花与其他种类的花朵的饰品,以及一些不完整的半身雕像等,这些雕塑都是木头的,保存得很好。

  挖掘到最后,只剩下一间被太阳烤干的泥巴屋,里面有3道马槽,估计是当时的马厩。在这间屋子里,赫定挖出了最宝贵的东西,他们在一个马槽里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有若干汉字;扒开马槽下的沙土,用手指把沙子和尘土过滤掉,结果一张又一张类似的纸片接连出土,总共有36张,每一张上面都写满文字;另外赫定找到121 根小木棍,棍子上镌满篆刻的铭文。

  后来赫定回欧洲后发布了他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其成就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他发现的城池也被称为楼兰古城。赫定找到的纸张、文字有极高的价值。其中一些纸页是史书《战国策》的部分内容,另一些纸张讲述的是行政、商业、军事等事项。木简上的文字包括书信、报告和兵部、户部、驿站等衙门所写的告示与收据等,信息含量也相当丰富。这些文字性文物折射出当年楼兰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反映了其生产生活的多方面状况。

  从遗址、书简和文物可以推断出来,楼兰古城当年相当繁荣,城里有一家客栈、一家医院、一栋主管邮递事务的建筑、一间寺庙和无数的私人住宅。它屹立于丝绸之路上,向东通往中国内地,向西通往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是十分重要的通商口岸。

  今天我们知道,楼兰王国于公元前176 年建国,到公元4世纪前后消亡,存在600来年。楼兰古城是楼兰王国的首都。我国汉武帝时,探险家张骞访问了楼兰,公元前118 年,汉将王恢则征服了楼兰。到了唐代,李白还写下有关楼兰的诗篇: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赫定遭遇沙尘暴,因祸得福地发现了古城遗址楼兰,为西域考古树起了丰碑。

  此后赫定还考察了西藏,虽然没能进入拉萨,不过,他巧妙地混进了日喀则,拜会了班禅喇嘛,取得了那个时代欧洲人进入西藏最深最远的世界纪录。

  ○摘编自《斯文·赫定探险记》

  姜继为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