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er从者:滨海新区人社局经验交流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45:46

滨海新区人社局经验交流材料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孟繁萍

 

2010年,是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成立滨海新区行政区的第一年,也是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的第一年。自去年1月建局以来,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局领导班子迅速统一思想,团结干部,通过定期召开局例会、建立双督办平台、与全体干部一对一交流、组织“同读一本书”活动等多种形式,以此凝聚队伍,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执行,迅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我们按照“整合、创新、服务”的工作思路,踏踏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在这里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
  (一)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团结性
  团结就是生产力。由于滨海新区将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撤消,我局在成立之初面临着原有多个区域部门、劳动人事两大块的业务的整合和提高问题,业务跨度大,工作难度高,人员来源广。作为“第一代”滨海新区人,如何将来自不同区域,甚至不同业务领域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到一起,如何利用好大家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并将这种热情尽快转化为工作成果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从建章立制开始,入职时每人一份员工手册,提出具体工作标准;同时结合实际,借鉴浦东新区等地先进经验,确定内部管理架构;反复修改完善20项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重点工作督办制度、任务流程制度、追究问责制等6项工作机制,理顺了工作职能,提升了服务能力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在工作思路的整合统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循序渐进式”、“头脑风暴式”和“细致入微式”三种形式。“循序渐进式”就是从局领导班子开始,向各处室、每名干部延伸,逐渐开展“五服务活动”和“同读一本书”活动。“头脑风暴式”就是通过局长办公会、局务会、座谈会、处务会等形式,集思广益,集中体现团队合作的智慧,使每一个人思维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细致入微式” 就是局领导与在岗的所有工作人员分别交流谈心,共同找出不足,提出希望,为全体工作人员加油鼓劲,统一方向。通过以上措施,各处室比学先进,你追我赶,相互启发,各有特色,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

 (二)中心业务工作注重基础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各项业务工作的上下关系、横纵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工作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问题更尖锐,责任更重大,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指导,通过更多的维度进行管理。建局之初,我们要求各业务处室不急进、不浮躁,在梳理职责事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开展考察调研,与上级部门搞好对接,与下游单位做好联系,尽快在上下纵横的工作关系网络中找好自身定位,协调好上下级关系,梳理好上下游部门,规划好上下层节点,系统科学地掌握全面情况,使整个工作系统运转正常高效。
  同时,我们从基础数据的全面动态掌握、基础业务的熟练系统掌握入手,迅速摸清了原来分散在各区域的零散数据,并进行有机的科学汇总,陆续撰写了《滨海新区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滨海新区人才政策分析与建议》、《滨海新区蓝白领公寓调查报告》、《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项目人才状况分析与建议》、《关于滨海新区劳动用工情况的报告》、《关于滨海新区当前劳动关系及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对滨海新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研究》、《滨海新区(塘汉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等多个调研报告,真正做到了底数明、体系清,为以后具体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务员管理注重科学性
  在公务员管理方面我们去年的重点是逐步建立并形成“三级四类五结合”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同时配合区委区政府“强街强镇”战略及时推出街镇公务员轮训工程。
  “三级培训”是指在区直机关、各管委会、街镇基层三个层次开展培训,分工负责,互为补充。“四类培训”是指“集中轮训”、“专题研讨”、“专门业务”、“学历教育”。“五结合”是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做到“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实体培训与虚拟培训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头脑风暴相结合”、“统一部署与部门组织相结合”等。目前,公务员轮训已经取得了实效,街镇处级公务员209人已全部高质量轮训完毕,面向区直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的“新区思维·新区意识”能力提升大讲堂也组织了第一讲,极大提高了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依法行政、公共管理服务提供了智力支持。
  (四)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系统性
  在对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和滨海新区内各人才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滨海新区 “1+N”模式的人才政策体系。所谓“1”就是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人才工作指导意见,具体为包含人才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和重大人才工程等各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的人才政策。所谓“N”是指支持上述指导性政策框架的单项政策,涵盖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和使用等诸多方面。目前,已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天津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人才工作的意见》(1个主体文件)和《滨海新区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天津滨海新区人才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天津滨海新区人才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N个专项政策中的4个)。近期,《滨海新区高层次人才补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和《滨海新区关于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的政策措施》两个专项政策也即将出台,初步形成了“1+6”的政策体系。
  (五)和谐劳动关系注重导向性
  滨海新区大企业多、大项目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作为全国首批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之一,2010年,我们以打造和谐社会首善区为目标,在全市率先起草出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十大机制”,完善了劳动关系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细化了《劳动关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现场处置模式。
  2011年1月,我们与区公安局共同组织开展了评选表彰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活动。经企业推荐、管委会初审、新区复核和“三级”公示,从88家企业中共选出了约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并召开了滨海新区2009—2010年度 “优秀外来建设者”表彰大会,为其颁发荣誉证书,解决在津落户等奖励事宜,提高了劳动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新区的归属感。
  同时,我们联合国家劳动科学研究所、滨海发展研究院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努力在滨海新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并积极争创部里的和谐劳动关系全国性试点工作。

(六)社保就业工作注重民生性
  一年多以来,我们以非公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保、依法缴费,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外,在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协调沟通,建立联动衔接机制。
  同时,我们紧盯滨海新区的“十大战役”,围绕“大就业”思路,积极与区域内大项目开展服务对接活动,坚持在强化责任中推进就业、在推进建设中促进就业、在维护稳定中服务就业、在拓展载体中引导就业、在典型引导中扩大就业、在援助扶持中稳定就业。2010年新增就业人员9.2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全市失业率0.6个百分点。
  二、不足之处
  一年多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关系尚未理顺,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改革尚未破题;二是创新招法不多,政策撬动作用不强,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只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杠杆作用还不明显;三是劳动力需求增长与群体性就业困难同时存在,就业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中高技能人才缺口严重,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需要按城乡统筹原则妥善解决等等。
  三、工作体会
  一是要更加注重全面性。人社工作覆盖面广,服务人群繁杂,我们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规律、特点和突出问题,抓住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公务员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点面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更加注重系统性。工作效率的提高与系统性有很大的关系,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梳理和调整工作关系,做好对基础数据的动态系统把握,注重科学管理和统筹协调,做任何工作都要在空间上兼顾纵横两个方向,在时间上注重前后两个时段,避免就事论事,避免线性思维。
  三是要更加注重策略性。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先谋后动、超前谋划、提前思考。要善于取舍,处理好多为与少为的关系,做好工作的普遍开展和突出重点的结合;要善于择机,处理好先为与后为的关系,做好与新区总体改革和重大任务的结合;要善于顺势,处理好快为与慢为的关系,做好工作节奏和工作力度的结合。
  2011年,我们将围绕中心工作,做到积极平衡、综合平衡,进一步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多种方式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共鸣,自觉维护“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继续遵循“强基础抓重点、重统筹分层面、干中学多借鉴、建体制谋长远”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为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构建和谐社会首善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