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苏8人物好感度:戏说官场“潜规则”(一四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0:21:26

戏说官场“潜规则”(一四八)

--人品决定“官品”

吴越论春秋

先做人、后做官,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按照通常的理解,做人与做官本身并没有什么矛盾。官做得好的人,做人一定也不赖。有好的人品,就有好的官品,官品是人品的体现。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约束与制度监督,不能忽略其本身的道德水平和品格修养。正心、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做官的前提。一个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不管他主观愿望如何,形形色色的诱惑往往接踵而至:钞票往你兜里塞,宝贝往你家里送,美人往你怀里推。起初,也许会睁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但是目不斜视久了,一些人视线往往会模糊,接触大款老板等各色人物多了,思想往往会动摇。慢慢地,是非界限开始不分,荣辱观念开始错位,---量变不觉悟,质变挡不住。一些人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弱化,最后出现“拒腐疲劳”而身败名裂。一些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中青年干部,甚至个别穿着草鞋进城的老干部,就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拉锯战中因精神不支而败下阵来,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可谓教训极为深刻。

权力是把“双刃剑”,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害百姓。拒绝诱惑,关键在于如何把持自己,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线,一些小事小节看来无关大碍,但把握不好小则伤志,大则伤身,甚至还会祸及终身,因此决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存有“下不为例”的想法。现实中也唯有慎初、慎小才能不误入歧途,才会活得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人们赋予的权利,在利益面前一不小心就会用错权,滥用权,既危害了自己、家庭,也给国家造成较大损失。

清官无私,庸官无才,昏官无德,贪官无耻。这话说得很是精辟。清官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具有无私的品格,然后为官才清正廉洁。同样,贪官也是抛弃了做人的廉耻之心,才在官位上贪得无厌,以权谋私。

做人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做好了起码意义上的“人”,才有资格为官。因为当官是一时的,而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做个好人,才会做个好官。一个人品低劣、人格低下的人,即使当了官,官风、官品也不会正。

做官的根本是做人!真正的不朽,是人格魅力,是泽被后人,是老百姓和历史的长久思念。---可以说:不同的官品,是由不同的人品来决定的,只有有了好的人品,做官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