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执事单:艺术生命如何能长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36:07

艺术生命如何能长久

 

迟子建是当代最著名最有成就的女作家,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都不在其话下。年龄四十有余,笔耕二十几载,著作三十多部,至今仍笔耕不缀,越写越好,人称奇迹。

本人是个文学迷,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曾因预见到几位人物能成大器结果言中而自傲。如铁凝、池莉、迟子建、余华、史铁生等,我发现他们时他们还都属无名小辈,初次接触他们的小说我就有过电感,心里思量这些人日后必能成气候。若干年后他们果然都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翘楚,我这个“伯乐”也常常偷着乐。

三十年前在《收获》杂志上看到迟子建一个中篇,作品的气场当时就把我给俘虏了,不由得暗喜,萧红有接班人了,此妮子必有出息!日后她果不其然如日中天,作品鱼贯而出,成就和影响不断外延。

本文不想剖析她作品如何好,我只奇怪在中国文学艺术界创作生命普遍短暂的态势下,她一个山里娃为什么能例外?如今其已官至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却依然新作频出,高度屡升,似乎还远未达到她的创作巅峰,正在热销的长篇《白雪乌鸦》又亮点多多。作家圈子都十分羡慕她的良好写作状态能如此久长。

我时常为曾经喜欢的作家其艺术生命之昙花一现而倍感失落,张承志、张贤亮、冯骥才、刘心武等都让我激动过,可惜他们的创作高峰如二踢脚(炮仗)效应,在空中一声巨响后就烟消云散了。只有迟子建不让我失望,虽然已佳绩连连,但我仍然对她充满期待。

她之所以能如此长久的保持最佳写作状态,原因有三:1、她太爱文学了,似乎就是为文学而生,她的爸爸给她起名子建,这本是曹操儿子曹丕的字,其父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文如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迟子建对文学的爱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持久和绵长。2、她不迷恋灯红酒绿,不被高官厚禄所吸引,永远做回自己,始终不忘自己是大森林的女儿。迟子建生在北方边陲漠河镇,成名后依然常住那里,每年都有一多半时间回归到大兴安岭密林之中,与她的母亲亲人们在一起。3、她始终把自己放置在孤独寂寞的心灵状态中,极少出头露面,和那山、那水、那人、那树、那畜、那花、那草、那气融在一起,家乡的地气始终包裹着她,做人能如此其艺术生命岂能不长久?

由此我想到画画的人,当他们处于半饥半饱时,处在社会底层时,挣扎的欲望、不屈的性格都展现得很强烈,好画恰恰诞生在那个时候。等到成名后,上流了,体面了,生活也奢侈了,可艺术也贫血了。美术界这样的案例有许多,使人们常为自己喜爱的天才,艺术不能延续而扼腕叹息。还有人拼命想去西方取经朝圣,他们认为既然在中国都能把洋人的手艺玩得如此好,那么到了西洋整天浸泡在大师们怀里,肯定能学出个小大师来。国人在期待中等来的结果却是,这些出去的才俊几乎武功全废,还不如不留洋。

不仅美术界,相声界、小品界等,也有此类短命现象。

那些苦于自己艺术生命不能长久的人,不妨学习一下迟子建,按照本人前述所列的三点去做。其实大凡艺术生命长寿者皆如此,如弗洛伊德,如吴冠中,如梵高,如贝多芬。

假如你真的爱艺术胜过爱一切,真的害怕艺术生命过早中断,那么就去过如迟子建般清教徒的生活吧,相信你的艺术生命也一样能够长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