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酱酱酱 视频下载:启功先生的绘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9:00:10
启功先生的绘画         李可讲 (2011-01-12)  

    启功先生(1912.7.26-2005.6.30)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启先生以书法知名,而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启先生更是一位画风独特的画家。

    约在六、七岁的时候,启先生看到祖父画扇面,产生了强烈向往。先生也想象祖父那样,寥寥几笔,遂成心画。这向往之强烈,确定了启先生“做一个画家”的最初人生理想。十四、五岁,启先生正式拜师学画,先后接受了贾羲民、吴镜汀、溥心畬等先生的严格训练。到十八、九岁,启先生的画作已经有所成就,可以拿到画店,换一点家用了。
    启先生一生珍藏一个小扇面,是祖父应启先生所求而作,记录了祖父画画对启先生的影响。祖父在扇面上题写:“戊午中伏雨后,功孙乞画。为摹篱落间天然真景。写之扇头,记其年时如右。”
    就在这个小扇面上,我们看到一方祖父的闲章:非曰能之。启先生十岁时,祖父去世了,这方闲章三十年代之后多次出现在启先生早年的山水作品上,见之令人动容。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延续民族精神,常常也讲述家族的亲情故事。
    现在可以看到启先生最早的作品,是十三岁(丙寅孟春)时的一幅菊花,笔意严谨,是学校送嘉宾的礼品。启先生在学画的时候,常去琉璃厂一带南纸店,与多位店家建立了私交。据一位店东的后人讲,当年这位店东总劝启先生不要过于用功,心里想的是这个年轻人罕见的努力,怕要活不长。
    荣宝斋现藏启先生二十五岁作丈二尺四条屏,青绿山水,每幅有溥雪斋先生题跋。见过作品可知当年的启先生虽然年轻,笔墨已经卓然成家。这个时候,启先生已经遇到了一生的老师陈垣先生,开始在辅仁大学执教,绘画事业也步入坦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启先生活跃在中国画坛,列身于溥心余田、张大千等前辈大师的书画雅集,参加京城重要画展。那时的启先生创作达到高峰状态,精力充沛,画作颇丰,这从近年收藏界流布的启先生作品可以看出。一九五六年,国家有关部门邀请叶恭绰先生回国组织中国画院(现在北京中国画院),这是新中国将要成立的第一家画院。经叶先生与陈垣校长协商,请启功先生协助画院的筹备工作。这是启先生绘画事业的颠峰,却也是一场劫难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反右”中,启先生被“没有现行”地补划为“右派”,挚爱的绘画事业也不能不终止了。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略微有一些自为的空间,启先生偶尔技痒,零纸小笔,又有些作品。七十岁以后,启先生诗中说:“老怀开得莫嫌迟”,迟来的春天使冰雪为之消融,才恢复画作。但此时启先生书名大盛,社会工作剧增,应酬字画接踵而至,作画的精力已嫌不够了。
    启先生有一件题在早年作品上的题跋,写于一九八六年,可以看作先生绘画的宣言。跋中说:“此仆旧作,暑年乙酉,盖为公元一九四五年吾生第三十四岁也。其时日集于宗老雪斋翁之松风草堂。翁写墨兰专宗元人,不作近三百年流派面目。功承指授而学步未能,今观此幅,徒增愧汗耳。”谦辞是启先生的语言风格,所谓雪斋翁不作近三百年流派面目,也正是启先生的夫子自道。启先生老年时期的画作,已经少见早年的文人山水,多了竹石题材。这些晚年绘画,在他一生追求的笔墨法度与点画适意之间,增加了更多胸中逸气和世事洞明。

    启先生的绘画,成为典雅中国绘画传统的遗响,是当代中国画坛风采独具的大家。



    在新近出版的《服膺启夫子——揣摩启功先生的人生智慧》一书里,收有启夫子诸多精彩的绘画作品。这是该书第71页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