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露消毒液的使用方法:竹内实《文化大革命观察》· 历史的多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5:06
竹内实《文化大革命观察》· 历史的多面 浮云客 发布于:

     

 

      竹内实的这本《文化大革命观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读到。本来去图书馆是要找另外一本书,却没有找到,无意中看到这本,随手翻几页,觉得还比较有趣,而读完全本后也的确收获颇大。这两天日本大地震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虽说这本书跟这件事本身没有关系,但书是日本学者几十年前观察中国,而现在则是我们在关注日本,这么一想倒也不乏一丝联系。

      这次地震是否能成为成为改变两国民间乃至官方关系的推动力,成为我们认识日本的新契机?至少我是这样希望的。不过事实似乎也并非完全乐观,中国人自己现在已经吵起来了。在有关日本的舆论风波中,愤青与圣人之争几乎永远贯穿其中。这些争论基本建立在情感冲动之上,被指责为“幸灾乐祸”者,只看到那个曾经的战争罪人恶贯满盈的“坏”日本,被“愤青”讥讽为“圣人”者,又只看到那个秩序井然的“好”日本(昨晚听广播,媒体人杜平的观点也不无参考价值,他个人认为在紧急情况下还慢条斯理按部就班的话,显得这个国家不是很有活力,而且可能错过许多逃生或救援的良机,而每个国家对待突发事件也未必就要采取相同的反应模式)。而赞扬日本人做得好,无非是因为中国人很多地方做的不好,这当然是种积极的态度。不过中国人往往还是太过重视别人怎么看自己,邻居做得好,自己做得不好,当然是丢脸的事情,当然会有道德上的焦虑感。然而做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呢?答曰,文明程度。大家潜意识里显然觉得现代日本社会是可以做文明的模范的。而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够发达,精神上却仍然在努力挤进欧美日主导的所谓现代文明体系中。这种文化上的焦虑似乎已经十分内在了。

      我们认识日本的方式好像并不很多。这么多年除了美国人写的《菊与刀》似乎没有别的流传很广的书了(这两年情况应该略有改观吧)。但恐怕日本中国学之发达是远远超过中国的日本学吧。转几张微博图片算是认识日本吗?看几部日本动漫算是吗?还是看几部AV?也许都是,但肯定都不全面。因为了解他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那么了解自己呢?

      可能更难。自己看自己往往是看不清的,所以需要看看别人怎么看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读国外汉学著作的缘故。这不是说外国人看中国就一定正确,但可以提供局外人的角度。历史是多面的,却往往被定义所遮蔽,当“十年浩劫”最终成为一种修辞,赦免了集体也赦免了个人,真相反而被封进壳中保护了起来,仿佛那十年是一个密度均匀的铁块。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用他山之石来砸那么一下。外国学者没有局内人的意识形态局限,反而能提供不少真知灼见。

      竹内实的书名用“观察”二字十分恰当。他的研究方法是“有意按照尊重文献、研读文献这一京都学派的特色”仔细阅读分析文革期间中国官方媒体——主要是《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文章和日本记者的报道。用他自己的话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有时能从堂皇的文词里发现本来的实情。” (这话一是让我想起一位朋友说的“看新闻联播观察中国法”,二是觉得和电影分析有点相通之处)这本书里收录了文革及以后十多年竹内实在日本各种期刊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大多是紧跟着当时的某些事件,颇有时评的味道,却又包含对长期形势的准确判断,不得不让人佩服。

      文革的本质,在竹内实看来无非是权力的斗争,“如果在五层或七层当中,权力是最根本的层次的话,那么在实际上,其他层次都不过是使权力合法化的掩护。”书中还有许多话印象深刻。如提到红卫兵批斗马思聪,以为农村土改靠对地主直接使用暴力就打倒了权威,在文艺界靠对知识分子直接使用暴力也可以打垮他们的权威,竹内实说,后一种暴力不可能达到前一种暴力的效果,知识和才能是不可能由此得到重新分配。“少男少女们,不可能像贫农夺了土地似的去获得拉小提琴的才能。”谈到孔子的持久生命力,竹内实认为这是因为孔子“通俗地讲解平凡的事情”。在同一篇文章里,他还提到1972年郭沫若等发表的关于古代史分期的论文其实已在为第二年开始的批孔运动做准备,因为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定在公元前475年,那么按照生卒(前551—前479),孔子就成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这再次印证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我们读到的每一个年代,乃至一个限定词也许都是复杂斗争的结果。

      而对中日互相了解最有益的莫过于这句:“当人们面对着势不两立的对象时,运用以往那些驾轻就熟的思考方式或表达方法,未必能够真正有助于理解这些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对待日本的思维模式还是单向到可怕,什么时候能跳出非此即彼的怪圈?中国人遇事总是急于表态,站错队是很危险的,这大概也是文革的后遗症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