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空禅院对话攻略:景深的控制与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35:26

景深的控制与运用


2011-08-25 13:38:57

   哈夫

相机所拍的景物处于高度、宽度、深度的三维空间中,被摄体有远近、高低、深浅之别。人的眼睛观察景物时,是把远近不同的对象同时都看清楚是不可能的,可是人的视觉神经有十分灵敏的调节机能,它可以根据景物所在的不同位置快速进行调焦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一目了然。摄影镜头不具备这种多点远景物同时对焦功能及灵敏性,但我们又要用镜头拍摄适应人的视觉的—“我让你欣赏”的景物,这就是我们下面探讨的。

 

景深的概念

 

摄影中,距离镜头(透镜)聚焦点(处)较远和较近的景物在画面中可以结成清晰影像,清晰影像的远处与近处的距离,称为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一般来说,摄影时要调好镜头焦距才能按下快门,理论上讲我们所拍的景物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和焦点后的景物会因为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所用镜头的焦距、光圈及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较清晰显示,不至于落入模糊地带(人眼的分辨能力;模糊圈影像的放大比例)。


简单的讲:所谓的景深,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被摄主体前后呈现出清晰影像的范围。

(注:模糊圈又称分散圈或弥散圈。点光源经过镜头在像平面成的像是一个点,保持镜头与感光介质距离不变,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点光源,像平面上成的像就会成为有一定直径的圆形,圆形的大小取决于镜头孔径和点光源偏离程度,只要这个圆形像的直径足够小,在画面上看去仍然够清晰,点光源圆形像再大些,画面会显得模糊,这个临界点光源圆形像,就叫模糊圈);

 

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

 

一般影响到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下面三种:

 

1、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在物距和镜头焦距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景深变浅小,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大。因为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束越细,近轴效应越明显,模糊圈直径就小,使距离镜头较近和较远不在焦点的景物,也结成比较可以接受的清晰景物。

 2、焦距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在光圈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使用长焦镜头会让景深变小,而使用广角镜头时景深就会变大。焦距短的镜头比起焦距长的镜头,对来自被拍主体前后不同距离景物的光线所形成的聚焦带(焦深)要狭窄得多,因此会有更多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  

在光圈和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距离被摄体越近景深越小,   

    3、物距

    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在光圈和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距离被摄体越近景深越小,因为远离镜头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调节就能获得清晰调焦,而且前后景物结焦点被聚集得很紧密。这样会使更多的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因此景深就增大。相反,对靠近镜头的景物调焦,由于扩大了前后结焦点的间隔,即焦深范围扩大了,因而使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的光斑减少,景深变小。由于这样的原因,镜头的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

       由上面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景深的大、小,主要是由光圈、镜头焦距及拍摄距离决定的,因此在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中,我们就可以调整这些要素来拍出景深合适的照片。

 

在早期的镜头环上面都有不同的光圈相对物距的景深对应刻度,可以从上面读出景深范围,但是现在的自动对焦镜头大都舍去了这个设计,要不就是在镜头上附个非常简陋的景深表,实用功能不大。
  对于很多拍摄者来说,拍摄时参照景深刻度确定所要获得的景深长短的人其实是很少,大多数人都用经验法则去判断景深,单反相机可以利用相机的「景深预视」功能,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判断对焦点近处、远处景物的清晰情况,这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不过它的缺点是当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因为镜头进光量变小,而使得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看出去会变得比较暗,景深的长短有时也不是很准确。因此,理论加实际经验尤为重要。

 

镜头景深的简单测定(略)

 

景深的控制

 

1、光圈控制

景深大、小与光圈大小密切相关。在一定物距时,利用光圈的调整来调节景深大、小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需缩小景深虚化背景时,采用大光圈乃至最大光圈;需增大景深时,选择小光圈乃至最小光圈。在同样物距、焦距拍摄同一对象,大、小光圈对景深大小影响非常明显。另外,对于数码相机,在光圈调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感光度,为光圈的调整留有余地。    

   

   2、物距控制

拍摄一般人物全景或风光场景时,景深大小都以米来衡量的,除较近的前景外,大多景物都会清晰(景深范围之内);拍摄近景特别是特写时,景深的大小往往以厘米来计算:当用微距镜头或者用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微距模式做近摄时,景深大小常常会以毫米计算。可见物距越近,景深也越小,相反,物距越远,景深越大。

在使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情况下,如希望再缩小景深时,在不影响画面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可以缩短物距以缩小景深;如以较短焦距配合小光圈,做微距近摄仍然希望增大景深,可略微调远物距来增大景深,当然这将使被摄主体所占画面比例变小。

 

3、焦距控制

改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配合光圈和物距,控制景深的长短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物距与镜头焦距的改变后,将使所被摄景物影像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化。

 

另外,也可以运用前景深小、后景深大的景深原理,一般可通过对焦点选择来充分利用景深。如拍摄侧面人物特写,需将焦点调在近于镜头的眼睛上,另个眼睛处在后景深范围内。如将焦点调在距镜头远于的眼睛上,近于镜头的眼睛很可能处于前景深之外,显得不清晰。

 

4、超焦距

是利用景深范围使用的一种拍摄手段

    超焦距并不是指镜头的焦距,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特定的对焦距离。如果我们把相机聚焦在超焦距上,那么从1/2超焦距到无限远都会相当清晰。焦距改变、光圈改变都会影响到超焦距。

 对超焦距聚焦,可以让我们在光圈和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景深。超焦距经常被用于风光摄影中。由于它拥有与生俱来的“免对焦特性”,这也使它在过去的新闻摄影记者和抓拍爱好者中颇受青睐。

   

    景深的运用

  

    景深的运用在摄影艺术造型中,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了解景深的原理、影响景深的因素和景深的控制,就要把这些灵活地应用在摄影创作中,控制画面景物不同的虚与实程度,强化主题、使客(陪衬)体淡化并服务于主体,增强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效果等。

 

1、在实际拍摄中,将焦点对在主体上,让模糊的前景与后景在画面上产生空间透视关系,并尽可能地降低客体在画面中的地位,以强化、凸显主体。前景与后景在虚化之后使杂乱无章的亮点、色斑会形成略暗光环和模糊的色块,而这些光环和色块不仅是构图的要素(色彩平衡、亮暗平衡),使画面增加形式美感。同时,也渲染了画面气氛、增强了纵深感。



当我们使用的镜头焦距相对较短,而被摄体处于中景(如使用焦距为50MM标准镜头或更短的焦距镜头,拍摄大半身或全身人物)时,根据镜头景深大小原理,即使我们使用最大光圈,除了主体与前后景距离较远外,前后景很难得到很好的虚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改换焦距较长的镜头,缩小景深范围。如果欲增大景深范围,反向抄做。



利用小景深的方式来模糊被摄体前后的景物,通过模糊、朦胧、虚幻的前景与后景来烘托或反衬清晰的主体,不仅会使画面显得简洁、明快,也给欣赏者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应指出的是有很多摄影者强调所谓的“焦外”,所指的是后景的虚化,而很少注意前景的利用并虚化。在这不想多探讨,影友们可以试利用前、后景的虚化与仅利用后景虚化的画面作比较,看看效果,自己做结论。



2、在拍摄风景等的场景时,我们常利用缩光圈来增大景深范围的方法,来表现整个影像清晰的宏观场景(光圈缩小,使得快门速度变慢,需要使用脚架来稳定机身)。(简)

 

3、对于缩小景深,凸显主题,是一个很方便的手法。但有摄影者言:那是一种无能的办法,由于处理不好前、后景与主体的关系,没办法的办法—全“虚化”。此言有一定道理。

一是客体在摄影画面中处于陪衬地位,但是它与主体组成某种情节,对于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深化主体内涵起到重要作用。画面中有了客体的陪衬,视觉语言会更加生动、准确;

二是每个客体在画面中都是构成特定环境的组成部分,凸显主体处于什么环境之中(主、客体的关系),起着对主体的烘托、摄影者情感的表达作用,有利于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

 

在摄影中,如果将前、后景等客体虚化成朦胧的“斑、块、条”,可能会使被摄主体“孤家寡人”,也无从谈到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了,削弱了照片的表现力;如果画面中主、客体都处于“实”中,有可能会产生主次不分或“喧宾夺主”等问题。

 

因此,在摄影创作时,对客体(或称陪衬体)的虚与实的程度(画面效果的视觉分辨),摄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的创作意图进行控制景深(方法见上述),较准确地处理好主体与前、后景及其它客体的虚与实、轻与重等主次关系,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来。

但是,摄影创作是多种创作手段有机地结合,景深范围的运用不过是其中一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