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剑三耽美文:《地图》2010年第2期·特写·地中海文明之旅·王朝的辉煌背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4:21:55

《地图》2010年第2期

[特写]

地中海文明之旅

土耳其·叙利亚·约旦·突尼斯四国行记

把土耳其、叙利亚、约旦和突尼斯这四个国家放在一起来记述应该不仅是一个行程的巧合。它们地处中东,正好在地中海东半部形成了一个半圆弧,恰好位于世界上最重要、也是相互交流最密集的几个古代文明之间: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犹太文明、腓尼基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乃至稍晚的伊斯兰文明。这样一来它们是探究世界古代文明的一组非常有意义的标本。四国之地并不是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却身处其交汇之地,在文明冲突与融合的风云变幻中,积淀了太多的遗迹和故事,可供后人探寻和感怀。

王朝的辉煌背影

逸风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与它齐名。”在阿拉伯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穆罕默德来到大马士革郊外,从山上眺望全城,顿时被城市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感动,但他观赏一会儿后没有进城,而是转身往回走。随从者惊讶不已,忙问其原由。穆罕默德解释道:“人生只能进天堂一次,大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如果我现在进了这个天堂,身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

先知与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这位与大马士革擦肩而过的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又以阿拉伯半岛的麦地那为中心开始了军事征服、宗教传播和领土扩张。伊斯兰教势力的兴起之迅速,影响之深远而长久,可谓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才使自己的出生地麦加彻底皈依伊斯兰教。过了不到100年,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到了极点:西自大西洋东岸和比利牛斯山脉,东至印度河和中国的国境,南面扩展至撒哈拉沙漠的北缘,北面抵达了黑海、里海和咸海的南岸。而曾经孕育了人类早期最伟大的几个文明的两河流域、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印度河流域、以及中亚河中地区(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皆在其政治和宗教统治之下,并且永久性地改变了面貌直到今天。

此等伟业正是定都大马士革的倭马亚王朝成就的。这个始于661年的哈里发帝国如初生的太阳般喷薄而出,征服与扩张成为它的关键词。到了732年穆罕默德逝世百年之时,他的信徒就从麦地那这一原点开始,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阿拉伯的先知的名字和真主的名字在一起,每天从遍布西南欧、北非、西亚和中亚的几千个尖塔上被传诵五次。虽然倭马亚王朝只是伊斯兰教信徒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但之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领土面积与比肩的伊斯兰教帝国了。对比今天伊斯兰文明的版图,王朝征服之地只失去了西班牙,其余地区仍然是穆斯林的天下;而后来伊斯兰教大规模的传教扩张主要发生在小亚细亚、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西非以及东非海岸方向。

大马士革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首都,也可以算作继麦地那和库法(位于现伊拉克境内)之后,伊斯兰世界的第三个政治中心。在这个首都的中心,倭马亚王朝漂亮的宫殿和清真寺,像全城花园所组成的翠玉腰带上的一颗颗大珍珠一样,屹立在当中;其中最壮丽夺目的,当属倭马亚清真寺。如今站在市郊卡西翁山鸟瞰大马士革日落美景的时候,华灯初上的清真大寺被映衬得辉煌璀璨,围绕露天庭院的三座尖塔与大殿穹顶巍峨雄伟,凸显在城市天际线,历久而愈发气势恢宏。这座久远到仍然由罗马时期的石柱支撑着的建筑,让人怀想倭马亚王朝时代大马士革的盛景;虽已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沧桑,却终究给拜访者留下了曾经的阿拉伯帝国的辉煌背影。

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

对于拜访人文景点的游客来说,建筑可谓是集大成的艺术,最能体现该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文明成果,也最令人“赏心悦目”。而宗教建筑,总是建筑艺术的主要代表;这一点在伊斯兰地区尤为突出,清真寺往往是古城最具魅力的景点。清真寺的工程规模和艺术水准,往往反映了建造者的国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艺术创造力。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清真寺的建筑式样和艺术风格的差异与相互借鉴,又让人可在历史地理坐标中玩味不已。

先知在麦地那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非常朴素,仅是一个露天的院子和用土坯砌成的围墙,后来增加了平房顶以遮蔽日光,并添置了木质小讲台(借鉴叙利亚的基督教堂),从而构成了所有清真寺最简单的要素:院子、房顶和讲台。后世的反复扩建使得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清真寺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而真正代表了早期清真寺最经典水准的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恰都是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分别由哈里发马利克和瓦利德一世(前者之子和继任者)下令修建完成的。

圆顶清真寺于691年建于传说中穆罕默德登宵的磐石之上,其所在之圣殿山同样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圣之地。清真寺采用了拜占廷式的穹顶,建筑材料也据说是从基督教建筑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它雄伟而炫目的金顶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都会在蓝天下产生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美感。据说马利克修建它的目的之一是使清真寺的荣耀盖过当地基督教徒心目中神圣的圣墓教堂,看来该目的应该是达到了。尽管圆顶清真寺曾经过几次改造和重修,然而大体上仍保持原来的格局,因此被认为是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古迹。遗憾的是,如同麦加和麦地那的圣寺一样,该处目前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

上面的遗憾更突显出始建于705年的倭马亚清真寺对我们的可贵之处,它是普通游客有机会体验到的伊斯兰教最神圣、最古老的地方,也是伊斯兰世界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之一。这座清真寺建在了古罗马的朱庇特庙(1世纪)和早期基督教的圣约翰教堂(5世纪)的旧址上。由于阿拉伯人本来是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于是在兴建时充分利用了旧有基督教堂。对原建筑的承继和发展,使它成为了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范本,并深刻影响了后来中东、北非等地区的清真寺建筑。

我最喜欢席地坐在庭院中,细细体会这一建筑的精妙。露天庭院呈长方形(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00米),地面铺以瓷砖。主体建筑则由庭院南面的礼拜大殿和环抱东、北、西三面的列柱拱顶长廊组成。

庭院中央有3座封闭式圆顶建筑,其中东面是钟楼;西面是藏宝阁,呈八角形,外立面为14世纪精美繁复的镶嵌画装饰,由8个罗马石柱支撑;中央是水房,内有一座大理石水池,供朝拜时沐浴之用。

庭院四周的墙壁上,有用金砂、马赛克和贝壳镶嵌成的巨大彩色壁画,以金色为背景,各式楼台亭阁、城堡与参天绿树相间排列,虽是描绘天国的盛景,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当年大马士革的繁华。大殿正面仿拜占廷宫殿式样,有凯旋式穹顶大门,门两旁由合抱的大理石圆柱支撑。

全寺最值得玩味的是三座宣礼塔,不仅因其是史载最早建宣礼塔的清真寺,而且经后世数代整修,显现了几种不同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北院墙正中的宣礼塔被称为“新娘塔”,下面的四方形部分建于9世纪初期。此种形制脱胎于拜占廷时期叙利亚基督教堂的四方形塔楼,后又深深影响了叙利亚、北非和西班牙等地宣礼塔的设计模式。“新娘塔”上部则是12世纪后期的建筑风格,为L174年火灾后完成,当时正是阿尤布王朝的开国之君萨拉丁的统治时期。萨拉丁是带领穆斯林抗击基督教十字军的民族英雄,1174年在开罗加冕,1193年卒于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北侧的一座庭院内有他的陵墓,供游客瞻仰。

南墙西端是八角形的“盖特贝塔”,它是以马穆鲁克王朝最有作为的苏丹的名字(执政期为1468~1495年)命名,他在1488年完成了这一建筑工程,盖特贝尖塔展现了马穆鲁克时期典型的埃及式建筑特点。在当时,王朝的首都在开罗,开罗的建筑风尚显然影响了大马士革。

南墙东端的“耶稣塔”是方形塔,是三个宣礼塔当中最高的。该塔重修于1759年,顶部已经完全是奥斯曼土耳其式的塔尖。而在开罗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也有两座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尖塔。此时陷落于土耳其人之手的故都大马士革和开罗,都要向伊斯坦布尔看齐了。

进入礼拜大殿,肃穆之情油然而生。两排东西向的大理石圆柱,将大殿分隔为3个区域。在这些圆柱和金碧辉煌的殿内四壁顶棚上,不但雕有精致的花纹,还有镶嵌着黄金、宝石、贝壳的红、黑、白大理石艺术雕刻。大殿顶上巨大的水晶吊灯使大殿平添豪华,北墙上流光溢彩的罗马式彩色玻璃令人迷醉。

殿内南墙为麦加方向,有四个精致的大理石凹壁和一个大理石宣讲台。这些壁龛和讲台上都用五彩玻璃、“基沙泥”瓷砖镶嵌出各种美丽的树木花卉及几何图案,耀人眼目。

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们在精美的红地毯上或卧或跪,与真主做着他们灵魂之间的对话。大殿内还有施洗者约翰(古兰经称作叶哈雅)的圣墓,据说里面存有他的头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视为圣物。直到今天,基督徒和穆斯林依然在这里友好相处,各自朝拜着他们自己心中的圣灵。

礼拜的时间到了,人们纷纷起立,朝向麦加,开始祷告。祷告时男女是完全分开的,男人在南面的壁龛前进行叩拜,而女人,则在北侧由石柱和铁链分割开来的区域。数以千计的信徒齐身叩拜,蔚为壮观;而同声唱响的祷告词虔诚圣洁,又气势磅礴。置身于辉煌的大殿里,我这个游客也完全融入这神圣而宏大的“气场”中,仿佛真的在聆听来自天国的声音。

我想这也是1300年前倭马亚的帝王建此清真寺的原因吧。有了安静的大殿和荫蔽的廊檐,可以为信众遮风挡雨;有了宣礼塔、凹壁(指示礼拜的麦加方向)、讲台、礼拜前沐浴用的水房,更好地满足了宗教仪式的需要;有了这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使这里同时也可以作为公众集会的大厅、政治朝贺的场所;有了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可让各方来的信徒对帝国顶礼膜拜;有了这个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清真“大寺”,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新宗教的信徒,决不落后于在大教堂里做礼拜的基督教徒;这样,瓦利德一世的政治目的也就达到了。

沙漠行宫:阿姆拉城堡

帝国主人的眼中也不仅是文治武功,虽然历史记住的多是他们金戈铁马开疆辟土万朝来贺的场面。倭马亚王朝留下的建筑古迹,大部分是宗教建筑物。但在大马士革东南面的沙漠里,现今仍然保存了不少倭马亚王室的行宫。其中最出名的,是位于约旦境内的阿姆拉城堡。我们去参观这座沙漠里的城堡时走的是约旦至伊拉克的公路,公路两边几乎寸草不生。这个方形石砌建筑物外观上非常不起眼,目前还完整保存的建筑主要由一个会客厅、三条拱形走廊和一个罗马式结构的浴室组成。它其实是倭马亚哈里发的临时住所兼娱乐场所,据考证正是倭马亚清真寺的建造者瓦利德一世在712~715年修筑的。这一带共有大大小小三十余座沙漠宫殿,作为哈里发们出游时的游乐场所和驻军营地。

虽然内部空间很狭小局促,但阿姆拉城堡以卓绝的壁画闻名,是伊斯兰艺术在其发展初期阶段的杰出代表。绘画的题材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当年宫廷中的日常生活、狩猎和丰收的场面、童话动物等。这些壁画意象庞杂,一方面具有赞美哈里发伟大力量的象征意义,同时应该也反映了哈里发个人的情趣爱好。壁画中有严肃政治题材,画有包括西班牙、埃塞俄比亚、波斯等6个国家帝王的肖像,象征倭马亚哈里发对他们的霸权;在浴室的半球形拱绘有天体星图,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星图也是描绘得相当准确的;而最具特色的是演奏乐器的动物和几幅描绘宫廷女乐的彩画。

北非遗存:欧格白清真寺

倭马亚王朝留下的另一重要清真寺是位于突尼斯凯鲁万的欧格白清真寺。凯鲁万是阿拉伯著名将领欧格白为彻底征服北非而建的军事基地,后来发展成为马格里布地区(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主要指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在伊斯兰时代早期的中心城市。始建于670年的欧格白清真寺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相对于倭马亚清真寺,欧格白清真寺的外观显得比较朴素,保持了建筑材料砖石的本色。院长130米,宽80米,院墙高4米,外表像一座巨大的城堡。院内大理石铺地,东北南三面有拱形长廊环抱,长廊由300多根罗马式石柱顶立。身在其中,你绝对找不到两根相同的石柱。这些石柱皆是取材于当地散落的罗马建筑遗址,因此柱式、长短、粗细、材质、颜色、雕饰各不相同,仿似罗马柱的展览厅。

欧格白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宏伟壮观,门廊柱子平列,分为17个楹间。大殿正面有15扇大小不同的木门,每扇门由400~800块雕有各种图案的嵌板组成。殿正门入口处耸立着仿波斯建筑风格的圆顶。殿内花岗岩、斑岩和大理石的圆柱林立,计20排,共300根,与长廊的石柱数相等。大殿内可容3000人,殿外大院及走廊可容5000人同时礼拜。但我们参观时内殿没有开放,无人入内。

寺西北的宣礼塔为四方形3层梯形,高35米,是凯鲁万城最高建筑物。这个宣礼塔始建于725年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在9世纪最终完成后一直伫立到了今天。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宣礼塔。这个四方塔将叙利亚的建筑形式带到了北非,然后又成为北非和西班牙清真寺建筑的典范。

萨拉丁和阿尤布王朝

萨拉丁(1138~1193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开国之君,率领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从基督徒手中又夺取回圣城耶路撒冷。

尽管就严格意义而言,正统的阿拉伯帝国只延续了倭马亚和阿拔斯两个王朝,然而,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也曾分裂出“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年,以西班牙科尔多瓦为中心)、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都城埃及开罗)。萨拉丁曾是法蒂玛王朝的宰相,1171年,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1250年,阿尤布王朝又被马穆鲁克王朝所取代。

萨拉丁为库尔德人,库尔德人是西亚排在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之后的第四大民族。尽管并非阿拉伯人,萨拉丁仍被视为穆斯林的伟大英雄。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其鼎盛时期征服了西亚、中亚、印度河流域、北非及西班牙等地,形成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将原先松散的阿拉伯各部落集合起来,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从此,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走上了历史舞台。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之后,他政教合一身份的继任人(又称哈里发,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继续阿拉伯国家的扩张之路。632~661年之间,先后有四大哈里发继任,分别为阿布·伯克(632~634年在位)、奥马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阿里(656~661年在位),史称四大哈里发时期,他们继续穆罕默德的遗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将领地扩张到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埃及等地。

四大哈里发之后,穆阿维叶被公认为哈里发,他迁都到大马士革,将哈里发制度由选举改为世袭,于是,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启。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

750年,阿布尔·阿拔斯继位哈里发,不久之后又迁都巴格达,开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9世纪末期之后,阿拔斯王朝逐渐衰弱,各地分裂势力丛生。1055年,巴格达被塞尔柱突厥人攻陷。1258年,最后一个哈里发穆斯塔辛被蒙古人杀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麦加和麦地那

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两大圣城,均在今沙特阿拉伯境内。该区域为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麦加是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古兰经》里规定,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都要在自己的一生里至少上麦加的清真寺朝觐一次“天房”。麦地那是仅次于麦加的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穆罕默德逝世于此,这里也是阿拉伯国家最早的首都。

帝国东部往事

逸风

一路游历下来,可以从一些侧面见证一个世界上的最伟大帝国的成长、繁荣、衰落、中兴、灭亡,相伴相随的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宗教的苦难、荣耀、分裂、梦醉的历程。这是一个太宏大的叙事而让人无法言说,但我希望能将旅途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与人分享,用历史的丝线串起这些多彩的贝壳。作为中国人,回顾历史总以汉唐为傲,这两个朝代可以说是汉族政权文治武功、开疆拓土最辉煌的时期。在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份“西方史书上记载的每个世纪最强大的国家”的名单里,汉唐时期的中国皆不能独美。7世纪和8世纪与唐帝国并列的是阿拉伯帝国,其风采在前文已有记叙。而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后1世纪,则是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分享;到了2世纪,罗马帝国则独享了这一称号。罗马帝国应该是毫无争议的古典文明的集大成者之一,对今日世界之影响也甚为深远。我这次走过的虽不是帝国本土,但也拜访了不少古罗马帝国富庶的东部地区的遗存,让我对罗马的伟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罗马、罗马帝国及东罗马帝国罗马最初只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在不断学习友邻先进文明的过程中,罗马成长起来。

迦太基:罗马的噩梦

强大的敌人或竞争对手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一团体、一城、一国也皆如此。罗马能够崛起为古代世界的统治力量,迦太基这个强敌应是“功不可没”吧。汉尼拔这个名字一直是西方人心中的“梦魇”,作为迦太基军事统帅,他出其不意地率领大军骑着大象翻越阿尔卑斯山兵临城下,几乎摧毁了罗马所自豪的文明成果。这一历史的背景是:刚刚统治了亚平宁半岛、意图称霸地中海的罗马,与当时西地中海的霸主迦太基人在公元前264~前146年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布匿战争”)。最终罗马人实现逆转,赢得了战争并使迦太基灭亡。

布匿战争是罗马崛起和征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战争,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也是导致罗马国运兴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地中海逐渐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而失利者迦太基在布匿战争前势力强大、疆土辽阔,囊括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其首都迦太基古城,就在现今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的东北郊。但输掉第三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这个国家乃至民族的概念就逐渐被抹去了。如今我们造访迦太基古城时所看到的遗存,实际都是迦太基灭亡后罗马殖民时代的建筑,与布匿人无关了。现在唯一有点规模的纯正的布匿城市遗迹,是距突尼斯市不远、濒临地中海的Kerkuane。虽然只能算一片废墟,但我们可以从神庙、大宅、民居等建筑的遗存中看出城市的布局,包括给排水设施都很完善。而在颇有特色的民宅地面上,还可以看到白色线条勾勒的神灵符号。迦太基人重商,因此其建筑布局乃至宗教场所也非常重实利,实用而简洁,不追求壮观奢侈的“浪费”,当然艺术成就也不高。

而我们今日所见的迦太基就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城市。其居于北非大陆朝向地中海的突出部,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无疑让人能体会到当时商业港口的繁荣,以及其战略要冲位置的硝烟弥漫。

目前迦太基的遗址都散落在地中海边上丘陵起伏、绿意葱茏的三角半岛上,和现在的富人居住或办公的别墅错落相间,有种优雅浪漫的古意。最著名的安东尼浴场是在145~162年间由罗马统帅安东尼建成的,紧靠海边,如今其背后挂国旗的小山坡里竟然坐落着突尼斯的总统府。安东尼浴场规模巨大,面积达3.5公顷,在古罗马的浴池中名列第四。由于年代久远,浴室上部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从基部残存的柱石、断墙、拱门可隐约看出两边对称排列的一间间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

沐浴在古罗马时代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往往把浴室看作是社交活动的场所,在那里会见亲朋,纵论国家大事。想到目前中国各地浴场的风靡,却是在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就已流行过了的。

沐浴在罗马时代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往往把浴室看作是社交活动的场所,在那里会见亲朋,纵论国家大事。

我们后来有幸在土耳其“棉花堡”的古罗马温泉浴场中舒爽了一下。倚靠着水中罗马石柱的断壁残垣,想象着罗马人的幸福生活;头一扎进水里,仿佛到了水下考古现场的奇妙世界。

除了公共浴场,迦太基遗址还有城墙、宫殿、神庙、别墅、住房、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图书馆、军营基地和港口等。这一路下来更让人感慨古罗马人生活的丰富多彩。罗马人征服了地中海周边地区,建立了长时间的有效统治,把西部的蛮夷之地和东部的文明沃土都深深地打上了罗马的烙印。无论你是在意大利的庞贝、法国的尼姆、英国的巴斯,还是在突尼斯的迦太基、利比亚的大莱普提斯、埃及的亚历山大、约旦的杰拉什、黎巴嫩的巴勒贝克、土耳其的以弗所,你看到的都是如出一辙的罗马城市。除了历史课本学到的罗马法律、军事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如今的生活或许也在某些方面继承了罗马的不少遗产吧。

罗马城市:从斗兽场到神庙

古罗马“角斗士”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古罗马建筑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应该是斗兽场。斗兽场可不只有如今罗马城的那一个。位于突尼斯偏僻之地的El Jem斗兽场建于3世纪,是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它高36米,分3层,共60座拱门,可容纳3.5万名观众(罗马斗兽场可容纳约4.5万名观众)。

该斗兽场呈椭圆型,宏伟壮观,我们在晨雾中远远即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四周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拾级而上,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眼前的竞技场上仿佛又出现了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那鲜血淋漓的惨烈景象,似乎听到败者、伤者撕心裂肺、绝望的惨叫声,以及与此同时看台上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

当然,罗马人也不只是嗜血,同时也爱好文艺,追求享乐。

在圣经里被称为以弗所的古罗马城市位于现今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其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图书馆。这座建筑可以追溯到2世纪,总督celSuS曾一直管理着以弗所,在他去世后,其儿子在他的陵墓上修建了这座宏伟的图书馆。它是一座高16米、宽21米的大型建筑物,整体均衡和谐,细处精雕细刻,可以说是古典建筑的完美典范。如今留下的是原图书馆建筑的正立面,上下共16根柱子,柱子中间粗两头细。一层立有4个女神雕像,分别代表博学、智慧、科学、耐心。二层可见的4个石座上本也有神像,现在都被主持修复的奥地利人收到自己的博物馆里去了。

图书馆正对面的建筑竟然是妓院,而且,图书馆居然有地下秘道直通妓院。显然,是当时的男性为搪塞发妻,假装斯文,行苟且之事。最有意思的是附近的大理石路上有一个指引顾客前往妓院的标识。标识上刻有女人头部、左脚脚印、一颗心、钱币和箭头等图案。意思是说:如果心动,可比对脚印(超过就表示成年),带着钱币,循着箭头指示的方向,寻到美女,获得心灵的满足。这恐怕是广告创意的雏形吧。

置身以弗所著名的街道,仿佛穿行于时空隧道。如果说在金字塔、长城、泰姬陵这些古代遗迹你感受的是比较单一的宗教、军事或皇室的成就,那么罗马城市遗址最打动你的则是包罗万象的市井生活。市政厅、音乐厅、会议厅、大礼堂、市集、纪念碑、喷泉等现代城市必备的功能性公共建筑一应俱全,竟然还有保存完好的公共厕所,一排挖洞的马桶没有隔间,据说是当年社交和信息交换的热门场所。

在罗马城市中,保存的最多,也是当时古罗马人最重视的建筑便是剧院。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在古罗马剧场夜间举办的来自中国的杂技挑战节目,深为震撼并心向往之。它就是位于土耳其地中海城市安塔利亚郊外地区的阿斯潘多斯剧场。它不仅是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最令人难忘的遗址,也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剧场。

阿斯潘多斯古剧场建于2世纪,拥有可容纳2万名观众的坐席。虽然历经1800年,石阶凹凸不平,墙壁斑驳,雕像残破,但剧场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功能。40排观众席分上下两部分,每个区域之间有中央过道隔离开,座位区间还设立了8条通道疏散观众,与今天的剧场十分相似,观众席前的半圆部分是乐队席,再前方就是舞台了,正对观众席的一面墙壁则用来作舞台背景,上面装饰着雕刻。而观众席的最高处是一排漂亮的拱形柱廊和宽敞的通道。爬到最上面,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舞台;不仅如此,因为独特的音效设计,这个剧场无须扩音设备就可以将声音传递到各个角落。完美的音效结构,使它至今仍备受世界知名乐团之推崇,并光荣地承担着一年一度的阿斯潘多斯国际戏剧芭蕾节会场的重任。虽然当天没有演出,但用准备好的MP3听听歌剧咏叹调还是很有融入感的。

从这些城市公共建筑可以看出,罗马人非常重视社交生活,已发展出非常成熟的市民社会。当然,用于公众集会的广场也是必不可少的。此行印象最深的广场在约旦的杰拉什,是由56根爱奥尼亚式的巨大石柱围起来的椭圆形的露天广场,广场曾经是市民集会和法院开庭审判之地,也是体现罗马式民主之地。

因地处商路要冲,在公元前2世纪杰拉什就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兴旺富足的城市。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该城于1世纪中叶至3世纪初经历了几次大兴土木的高潮,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部分是这段时期留下的遗迹。

城中有条加冕大道,据载是为迎接2世纪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巡游而建筑的。那些列柱耸立的街道、散落的石块碎片与随风劲长的乱草,在阳光下有些落寞。经过无数行路人的步履践踏、千年风沙的打磨,杰拉什中心大道上的石板显得光滑圆润,还有两道深深的凹痕印刻,应该是当年车轮倾轧的痕迹。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正是罗马对庞大帝国内部道路修建的重视,才促进了古代世界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融合。而宗教当然也沿着这路网传播,罗马的神自然就来到了帝国东部的辖地。

如同几乎所有古代文明的城市,神庙是罗马城市的重要建筑。在杰拉什,最壮观的建筑是月神庙,供奉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她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是杰拉什的守护神。当神庙的擎天大理石巨柱展现在眼前时,让人只能仰视膜拜。柱子每根直径约达2米,高度约20米。有当地人在柱基与柱体中的缝隙中放了一个长柄勺子,然后用力推动柱体,你看不到柱体晃动,但勺子却真的晃动起来。原来,这些巨柱每天都在微风中晃动,只是我们肉眼无法分辨;这个地区还多地震,这些屹立了两千多年的石柱竟然还没有倒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正是罗马对庞大帝国内部道路修建的重视,才促进了古代世界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融合。

文明的输出:

佩特拉和巴尔米拉

罗马文明的影响力和统治力,还在于它对其他文明的强势上,如同现在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佩特拉和巴尔米拉便是例证。

约旦的古城佩特拉是古代纳巴泰人建立的王国的都城,早期建筑风格都是深受希腊晚期和埃及、两河文明之遗风的影响独立发展起来的。到了106年佩特拉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该城的后期建筑已经完全被罗马化了。

佩特拉的标志,无疑是有“宝库”之称的卡兹尼宫殿(其实是一座墓)。镶嵌在山壁的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典型的希腊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有完整的三角楣及柱廊玄关,两侧石柱之间的两个骑马雕像据信是宙斯的双生子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而上层的三角楣则断开了,中间夹了一座圆弧形的亭榭,亭榭正中雕着伊西斯。她是古埃及守护死者的女神,亦为生命与健康之神;而佩特拉的纳巴泰人将其视为城市的命运女神。亭榭上中央有科林斯柱柱头,其上顶着—个大瓮,象征骨灰盒。两旁的三角楣上各栖息着一只鹰;外侧三角楣下方的两个雕像是希腊史诗有记载的亚马逊女战士;而靠内两侧凹进去的石壁中则雕刻着戴翅膀的胜利女神尼姬。

该宫殿建于公元前1世纪,整个建筑风格以希腊罗马式为主,同时融入了纳巴泰人的传统,也借鉴了埃及与亚述的元素,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观。当时在仅有西奈半岛之隔的埃及正值托勒密王朝的末期,即将亡于罗马。佩特拉正好位于联通埃及与西亚的必经之道上,因商路而繁荣。有人认为正是这一希腊化的埃及王朝,深深影响了佩特拉的文化。这不难解释为何万神庙卡兹尼的修筑者用希腊诸神与史诗英雄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一个源于埃及的主神,而在典型的罗马城市,是断然看不到这一奇观的。

在以弗所、杰拉什、迦太基等地,你会发现其城市建筑的布局、风格和功能都比较类似。似乎希腊化的时代是开放和融合的时代,文化繁荣而多元;而罗马帝国统治的时代则是治理有序、政治严谨的时代,大家有了一个标准和范例。

佩特拉正是处于一个时代和地理的十字路口,将各个强势的文化融入其本土传统当中,造就了其独特性,伟大而不朽。

纳巴泰人的王国在北方还有一个首都,现今在叙利亚的布斯拉。同样在2世纪初王国被罗马征服后,布斯拉被并入帝国的阿拉比亚行省,并成为其首府城市。如今造访布斯拉时,已看不到纳巴泰风格的建筑,只有建于2世纪的罗马剧场了。这里还保留着37排完好的座位,可以容纳多达1.5万名观众。与参观过的其他罗马剧场不同的是,布斯拉的剧场是用这里特有的火山玄武岩建造的,黑色的石头更增加了历史厚重感。

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中转站,在1世纪上半叶被并入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即使巴尔米拉最出名的统治者,被认为罗马时代最高贵、最美丽的东方美女Zenobia女王意图摆脱罗马的统治也没有成功。她是巴尔米拉王子、罗马叙利亚行省长官奥迪纳图斯之妻,于267年掌权后即与罗马当局对抗,完全控制了叙利亚地区,并夺取了西到埃及、东至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的广大土地。不过在272年,罗马皇帝奥雷里安反攻,俘虏了Zenobia,并在罗马的凯旋式上让她带着金锁链以炫耀战功。

巴尔米拉的叛乱使罗马很愤怒,帝国对该城实行高压统治,使其逐渐衰落了。如今只留下依然挺拔的神庙、气派的凯旋门、两侧高耸的石柱、精工细作的雕刻和美轮美奂的壁画。荒凉的沙漠中,四散着美丽的文明残骸。高高的凯旋门是城市主要街道的起点,矗立在道路两旁的750根石柱骄傲地高昂着头,在早上金色阳光的渲染下,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它昔日的辉煌。

巴尔米拉是作为连接波斯、印度、中国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城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该城因处于罗马与波斯的帝国交界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艺术和建筑既有古罗马恢宏大气的风格,又有本地传统和波斯文化的神秘与华丽。今日到访看来,它的建筑风格,还是以罗马为主,本地传统和波斯影响为辅。

就遗址规模最大的贝尔神庙来说,看似是一座典型的希腊一罗马神庙,如围廊式的形制,四周为圆柱环绕的长方形大厅,内殿爱奥尼亚柱式的采用等。但屋顶侧缘最高处遗留的四个锯齿状的三角构件,在其他希腊罗马式建筑中绝对罕见,这一建筑装饰风格应该是两河流域及波斯特有的。著名的巴比伦城门顶端的城垛,就是这种样式。

罗马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它征服的拥有灿烂悠久古文明的中东地区,即使这一地区如今已经伊斯兰化,仍然留下了星罗棋布的罗马遗存。然而,罗马乃至世界的面貌却被孕育和发展在这片帝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宗教永久地改变了。虽然这微弱之光,早期是那么弱小、飘零,被罗马强权压制、扼杀,但它仍然在帝国内部顽强地繁衍传播着。终于,到了公元4世纪早期,基督教结成正果,成为了罗马帝国的正统。

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于324年成为罗马唯一君主的君士坦丁大帝。他只是因为两件事就无愧位居世界帝王排行榜之首位: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迁都君士坦丁堡。前者将希腊一罗马文明和基督教相结合,奠定了如今在世界居于优势地位的西方文明的基础。后者永久改变了欧洲和中东地区宗教和政治生态的面貌: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分裂基本划定了今天西欧与东欧的分野;而君士坦丁堡又催生出了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这两个共称霸世界达6个世纪的帝国。

罗马、罗马帝国及东罗马帝国

罗马最初只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在不断学习友邻先进文明的过程中,罗马成长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开始了对外扩张之路。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等战役,攻克强邻迦太基、西班牙的大部分、马其顿、希腊等地,称雄地中海。

学者们一般认为,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为罗马共和国,实行类似于现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制,国家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公元前27年,贵族屋大维自命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结束罗马的共和政体,罗马从此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版图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达两河流域,南自非洲北部,北迄多瑙河和莱茵河一带。横跨亚、非、欧三洲。

3世纪,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和君士坦丁(306~337年在位)先后即位,他们实施的部分政令影响了罗马乃至罗马灭亡之后西方的命运。戴克里先将国土一划为二,东半部归他自己管辖,西半部由他任命的共同皇帝分掌。君士坦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营建新者——君士坦丁堡,这里成为日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引以为傲的首都。君士坦丁还颁布米兰赦令,作出了与基督教合作的重大决定,最终促使基督教在4世纪之后成为罗马国教。

395年,衰落的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476年毁于日耳曼蛮族。东罗马帝国作为希腊—罗马文化的嫡系传承者,一直存在到1453年,最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迦太基

古国,地处东西地中海要冲。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纪到前4世纪,迦太基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垄断了西地中海海运贸易。公元前3世纪,罗马对外扩张,成为迦太基的劲敌,两者闻爆发了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最后罗马取胜,迦太基灭亡,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不但踏波地中海,还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经常出没于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腓尼基人最大的贡献在他们使用的文字——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去掉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外观,抽取简单符号,构成了22个字母,是今天欧洲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

土耳其:东方与西方的交汇

逸风

很喜欢土耳其旅游广告的一个主题:where east meets west。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接要害,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文明的交汇之地;它从来都不是纯正的文明发源地或中心,但却在各文明冲突与融合的风云变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文明嫁接的成果。从地理位置对一个古文明的影响来看,土耳其和中国恰好是两个类型的极端:古代中国处于欧亚大陆东端,地理位置被四周的天堑相对封闭,成为一个独立内向发展的文明,与其他大文明的融合与交锋比较少;而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地理上四通八达,始终是一个多种文明交汇冲突的焦点。如果对照一下世界地图,看看土耳其周边地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文明都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史诗时代的恩怨

正西是爱琴海,西北与巴尔干半岛相连,土耳其与希腊的恩怨从史诗时代的特洛伊之战就开始了。而后爱琴海东岸城市逐渐被希腊化,以弗所等希腊城市就发展起来,并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阿耳忒弥斯神殿;同时荷马、伊索、希罗多德等希腊文明的重要人物也是在土耳其境内诞生的。

土耳其一直是希腊和波斯争霸的战场,亚历山大大帝与大流士三世(波斯帝国君主)的决战就发生在这里,马其顿人对波斯帝国决定性的胜利将希腊文化推广到了北非和中亚。而继承亚历山大帝国最大遗产的塞琉古王国的首都安条克就在今天土耳其境内奥伦特河畔。

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的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希腊人为主体、以希腊语为主要语言发展出了拜占廷文明。其后征服拜占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希腊进行了长达368年的统治,直到1829年希腊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而1897年与i919年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最终奠定了现代土耳其与希腊的国土划分;但两国的关系始终有些对立,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在塞浦路斯的角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地中海的沧桑

土耳其南面的地中海在古代世界很早就已经是通途,罗马帝国更是把它变成了内湖。罗马人统治土耳其的时间很长,影响也非常深远。如今在土耳其东部和南部沿海旅游,罗马遗迹星罗棋布。像此行的以弗所是罗马帝国时代小亚细亚行省的省会暨最大城市,也是目前世上保存最好最大的古罗马城市遗址;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保留了2~3世纪古罗马的温泉中心,今人还可在布满古罗马石柱的露天温泉里享受;阿斯潘多斯的古罗马剧场至今仍在使用;西代的阿波罗和雅典娜神庙更是传说中埃及艳后和罗马统帅安东尼幽会的地方。

当然,罗马帝国对土耳其的最大影响还是君士坦丁大帝决定迁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首都君士坦丁堡建成了,这座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就成为了罗马的新都。而后来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将整个帝国分开,395年他将东西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

在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肢解后,拜占廷帝国延续着罗马帝国之梦,查士丁尼一世在6世纪还一度收复了大片原来西罗马帝国的领土,甚至夺回了罗马城。拜占廷帝国的统一与繁盛让当时的西方邻居倾羡不已。帝国屹立欧亚两洲长达1130年,但最终于1453年陷落于奥斯曼土耳其人之手。拜占廷帝国的艺术家创造出了世上最庄严宏伟的建筑、最精致华美的壁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卡里耶博物馆就是这个逝去帝国曾经的伟大与辉煌的见证。

基督教的崛起

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最东端紧接“流着牛奶和蜜”的圣地,那是诞生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地方。这片土地早就进入犹太人的视野,《圣经》里诺亚方舟的停靠地点就被认为是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而土耳其更是早期基督教传播的最重要地区。由于受到罗马统治者和犹太教的迫害,耶稣的信徒们只好离开耶路撒冷,终于在帝国版图内的这块地方寻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圣约翰、圣保罗和圣彼得都曾经在小亚细亚东部和南部传教,据传说圣母玛丽亚也在塞尔柱小镇终老。此行我们就参观了纪念圣徒的圣约翰教堂,而以弗所博物馆也向我们展现了这段希腊罗马诸神与基督共存的历史。

对基督教历史意义最为重大的一幕在土耳其发生了:公元325年,改宗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在尼西亚召开了空前盛大的宗教会议,订立了《尼西亚信经》。从此基督教有了官方的经典和组织,并走向了政教结合的道路,开始了光大之路。之后比天主教更信守传统本原的东正教在拜占廷帝国成为正统,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东欧等地区。在伊斯坦布尔我们见证了帝国宏教的盛大与辉煌,而在有着神奇喀斯特地貌的卡帕多齐亚我们感受了民众质朴而执著的信仰。

帝国争霸的战场

土耳其的东南部依次与叙利亚和伊拉克接壤,恰好最强盛的两个阿拉伯王朝——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就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时代,拜占廷帝国只能勉力支撑,丢失了大片领土。我们参观的卡帕多奇亚的地下城就是基督徒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而建。当然,源于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最终让这片土地改宗。

土耳其东部接壤伊朗,波斯在土耳其的征战更是历经三千年。居鲁士开创的波斯帝国占领了小亚细亚;大流士一世为巩固对小亚细亚的统治与希腊人展开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大流士三世则在战败后将王国丢给了亚历山大大帝。

而后崛起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争夺小亚细亚失败。再后萨珊波斯帝国与拜占廷帝国连年征战,最后两败俱伤,坐视阿拉伯人崛起。

中世纪之后的两大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与萨非王朝进行了200多年的浴血战争,其结果是悲剧性的,曾经无比鼎盛的伊斯兰世界,曾经从欧洲人手中夺走了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基督教圣城的伊斯兰世界,从此衰落并被西方势力所控制。

土耳其人的帝国

土耳其东北部与两个前苏联国家(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接壤,经过这块黑海和里海夹住的区域就是俄罗斯南部草原,属于欧亚大草原的西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游牧民族对农耕定居民族的入侵就发生在欧亚大草原的南部边缘。

可以说,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15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人类文明发端以来有两波最大规模的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入侵和文化融合。第一次是汉帝国北击匈奴引发了草原上的连锁反应,日耳曼人的被迫西迁颠覆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历史从此改写,而此时小亚细亚在比较强盛的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所受打击不大。第二次由突厥人和蒙古人主导的入侵则彻底改变了土耳其的面貌。

这次的起端也来自于中国,强盛的唐朝瓦解了突厥汗国后,突厥各部被迫西迁,中亚逐渐突厥化,而后突厥部族又开始了自上而下的伊斯兰化。10世纪的时候,突厥一支乌古斯人的一个部落在首领塞尔柱的率领下向西迁移,所过之处,所向披靡,直到亚洲的最西端小亚细亚,遂以科尼亚为都,建立起了塞尔柱土耳其帝国。该帝国的建立开启了土耳其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进程。我们此行也恰好路过科尼亚,参观了塞尔柱风格的清真寺。

蒙古在13世纪的崛起后横扫中亚,使得另一支乌古斯人部落也被迫西迁,走到小亚细亚时,在一次偶遇中打败了一小队蒙古骑兵,凑巧解救了塞尔柱王的危难,获得一小块封地。正是这一块地,奠定了整个奥斯曼帝国以至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基础。奥斯曼土耳其人发迹于与蒙古的战争,并阻止了蒙古人对小亚细亚的占领——当时在陆地上还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以及安南(今越南)。之后奥斯曼人逐步取代塞尔柱人成为小亚细亚的霸主,并更进一步建立了纵横天下六百余年、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虽然奥斯曼土耳其人曾在本土惨败于帖木儿(横跨中亚和西亚的帖木儿帝国的开国君主)的部队,但又迅速恢复实力,并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终结了拜占廷帝国。土耳其人将该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新首都。之后帝国继续扩张,到了1566年苏莱曼大帝逝世时,奥斯曼占有世界疆土的六分之一,版图包括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西亚、北非和南高加索等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参观的托普卡珀王宫、多玛巴切新皇宫和苏莱曼清真寺、蓝色清真寺正是这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王权与宗教的象征。

帝国四处征战严重耗费了国力,又没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在近代逐渐衰落了,终被西方列强肢解。但20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起来的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民族认同基础就来源于奥斯曼土耳其人。

黑海的归属

在土耳其北部,黑海的对岸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均源于东斯拉夫人的古罗斯部族。罗斯人在10世纪前后均皈依了拜占廷的东正教,也接受了拜占廷文化。拜占廷的宗教遗产被俄罗斯等民族继承直到今天。而在蒙古帝国衰落后崛起并疯狂扩张的两大帝国一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自然要在黑海沿岸争夺霸权。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克里木战争就发生在那里,俄国和土耳其均损失惨重。当然,土耳其还是落了下风,黑海的制海权被俄国的黑海舰队所控制。

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两者之间的马尔马拉海)是黑海连接地中海的唯一出口,土耳其在一战失败后失去了对该海峡的控制权,让其成为了国际共管的海域。今天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已不见硝烟,只见两岸美丽的城区,唯有时而过往的军舰还向人们提醒着该处的战略重要性。

古代文明的“环形岛”

土耳其历代面临的周边形势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即使强盛如拜占廷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要疲于应付来自各个方向的挑战。而除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外,欧亚非大陆上的各主要文明都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古代文明存在两个“环行岛”,即各种文明交流和冲突最密集的地方。小亚细亚、叙利亚(包括以色列和黎巴嫩)以及两河流域这片呈新月状的区域算一个。另一个在中亚,大致是联接中亚河中地区与印度河流域的区域,包括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亚五国等国家的部分领土;这里是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交汇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这两块地方最后都被伊斯兰化了。

不幸的是,这两个“环形岛”至今仍然战乱频仍,是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而幸运的是,在凯末尔等领导下的土耳其共和国,在这片伊斯兰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又以来自东方的突厥为民族认同的小亚细亚的土地上,积极推行世俗化政策和“脱亚入欧”的战略。现在的土耳其已成为伊斯兰世界最稳定、政治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看一看承载了那么多历史风云的土地,我不由得对土耳其这个亚洲最西端的国家投以最关注的目光。

从爱琴海到地中海,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到横跨欧亚大陆的海峡,一路上美景奇观让人赞叹不已。当然,我在土耳其的主旋律还是亲历文明之遗存,体味历史之兴衰变幻,也感受土耳其人的前世今生。

而这一切的焦点在伊斯坦布尔,这个横跨欧亚,伟大的帝国之都、宗教中心、艺术圣地,现今又是那样魅力无限,风情万种。我的记忆不仅会留给那些历史遗存的宏大与辉煌,也难忘历史城区狭窄的青石板路旁极具格调的小酒店与咖啡馆,清真寺建筑的灰色石墙内烛光点点的餐桌,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绿树掩映中带私家游艇码头的豪华别墅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宫殿错落……一种东方与西方混合的时尚,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气氛在这个城市弥漫,让我们沉醉。

我们的这次历史行旅,在今日的伊斯坦布尔结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文明的融合,东西方的交汇,伊斯兰帝国的辉煌,罗马东部的荣耀,在伊斯坦布尔都能找到最好的注脚。

在伊斯坦布尔我们见证了帝国宏教的盛人与辉煌,在卡帕多齐亚我们感受了民众质朴而执著的信仰。

看一看承载了那么历史风云的土地,我不由得对土耳其这个亚洲最两端的国家投以最关注的目光。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王国国王,生前不断开疆拓土,不但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还一路东征,灭亡波斯,侵入印度,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古代波斯

历史上第一个波斯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于公元前550年,即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世纪,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击败后,波斯帝国灭亡。其后,从亚历山大帝国分离出来的塞琉古王国统治波斯,直至安息帝国将其取而代之。安息帝国与其西邻罗马帝国一直战争不断,后于226年被萨珊王朝取代。萨珊王朝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与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导致两败俱伤,最终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消灭,成为其一部分。其后波斯又先后被蒙古帝国和萨非王朝统治。1935年,波斯更名为伊朗。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于1299年建立的帝国。之后200年,奥斯曼帝国持续扩张,在1453年灭亡了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并将其首都君土坦丁堡易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正式迁都至此。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大帝国。它地处亚欧交接带,控制东西航路和贸易路线长达6世纪之久。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对东西商路的封锁,促使西欧积极开拓新航路,由此连锁引发世界剧变。

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浪潮下,逐步分裂,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先后脱离帝国独立,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地区也被列强以各种名目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凯末尔领导国民起义,在1922年推翻了帝国统治,废黜末代苏丹,建立起今土耳其共和国。

小亚细亚

亚洲西部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战略和交通枢纽地位重要,连接亚欧两大洲,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交战、豪强竞夺之地,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过这块区域。

[阅读地球]

探寻澜沧江的源头

——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纪实(二)

成海宁

澜沧江,东南亚第一巨川、世界第六大河,它的支流数量超过了长江黄河,仅扎曲上游便有大大小小近400条河流汇入。在三江源头中,澜沧江的源头是争议最少的一个。争议之所以少,不是因为它完全符合专家们提出的确定源头的标准,而是因为它的源头太难寻找了。澜沧江源的枝杈极多,就连长江、黄河也难以与之相比,而且道路艰险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到达那里。

科考队离开黄河源区,向澜沧江源头进发。澜沧江源区位于三江源区的最南边,地处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境内,距长江最长的源流——当曲的源头大约一百公里。长江流域的当曲河违背了中国东高西低的整体地形走势,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流出后,和通天河一起将澜沧江源区三面包围。两河之间,缺少高大的山脉阻隔,细小的支流漫布河谷间,有时识别它们究竟流人的是长江还是澜沧江都十分困难。

科考队的目的地正是杂多县。杂多县是距离澜沧江源头最近的一个县城,而澜沧江上游在当地叫做扎曲,就从城中穿过。

夜里,当地的向导——杂多县旅游局局长达英、多杰和小宝来到了科考队驻地,研究未来几天澜沧江的考察计划。三位向导经验丰富,熟知当地的民情地理。有了他们的意见,科考队制定了步步为营梯次行进的计划:先乘越野车前进,最后由体力最好、经验丰富的几名队员组成冲锋队,骑马进入澜沧江的源头点。

在晨霭中,科考队出发了。出了县城不久,澜沧江就开始展示它源头的神秘,滔滔的溪流不断出现在科考队员们的眼前,流淌在山谷中。为了避免陷车,车队小心翼翼地行进。

第一站是杂多县扎青乡昂闹村。这里说是个村,其实只有村长一家人居住。村里接收捐助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学校也就建在村长家的旁边。这是方圆几百里内唯一的一所小学,学生都是牧民的孩子。牧民们以游牧为业,居无定所,现在在哪,孩子们也说不清楚。不过假期一到,家长就会来校把他们接回家了。

科考队的一号大本营营地就扎在了小学里。来自青海师范大学的科考队员给孩子们上了课,大概在整个杂多县,听过大学老师讲课的小学生只有昂闹村这几十位幸运儿。

沿澜沧江溯源而上,昌都以上的干流就叫扎曲,在扎曲最上端有两条支流,分别叫做扎阿曲和扎那曲。在扎阿曲与扎那曲的汇合处尕纳松多的上游地区,共有近400条大小支流。如此之多的支流,到底哪一条通达的雪峰冰川才是真正的澜沧江正源呢?

扎那曲,藏语的意思是红色的河水。在扎那曲的两个源头中,长度和流量更大一些的,是一条名为加果空桑贡玛曲的小河。根据确定正源及源头的依据和原则,加果空桑贡玛曲应为扎那曲的源头。

科考队测绘组几名队员决定前往加果空桑贡玛曲源头。出发前,队员们查阅了大比例尺地图,认为越野车可以直接开到源头。但是,在距离源头大约十五公里处遇到了麻烦。一处长约五十米的山谷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山谷非常狭窄,车辆根本无法通过。怎么办?是先撤回驻地,还是徒步前往?如果撤回等明天再来,那么又要耽误一天的行程;当时已经是下午接近五点了,如果徒步前往,来回近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工作势必会持续到深夜,为了赶路,大家中午就没有吃饭,体力能吃得消吗?

困难重重,然而队员们毅然决定徒步前往源头,立即出发!

茫茫原野,这是一次不能停歇的急行军。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源头,否则单凭GPS的指引,也无法判断那流淌出第一滴水的源头所在。

匆匆的脚步里,科考队员们跋涉的身影开始和历代探源人的身影重叠。这里恶劣的气候、复杂的地形、稀薄的空气,使得包括直升机在内的许多现代交通工具都无法进入。因此,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测绘人也必须时刻准备用这种最为原始的方式,如同膜拜一般接近那神圣的大河之源。

三个小时后,科考队终于赶在天黑前找到了加果空桑贡玛曲的源头。刚架好测绘仪,打下“国家地理标志”的钢锭,天就完全黑了,并且开始下起了小雨。GPS显示,这里距出发点直线距离整整14公里。

完成了源头点的寻找和定位,返回就成了大问题。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荒原,狼和熊等猛兽随时都有可能与人狭路相逢,七名手无寸铁的队员时刻面临生命危险;更糟糕的是,由于气温骤降,刚才的小雨突然就变成了雪。

如果说从出发到寻找源头的过程是对体能的挑战,那么返回的路程就是对意志力的考验。脚下不是砺石就是沼泽草甸、河谷,稍不留神就会扭伤脚踝或者跌入沼泽。雨雪无情地落在队员们的身上,寒冷和饥饿威胁着科考队。两小包压缩饼干是队员们十几个小时里唯一的一次进食。拿出对讲机呼叫,也因为距离太远,无法收到信号。

继续前进是唯一的办法。

渐渐地,身边的河水开始变得宽阔和湍急起来,从河宽和流量判断,距离出发的山谷应该不远了。终于,对讲机里传来了山谷那一头的呼叫声,司机师傅打开应急探照灯,为这些探源的勇士指引方向。

等七名队员安全到达出发点时,已是凌晨二点一刻了。来回直线距离28公里的徒步,使队员们疲惫不堪,不等脱下湿透的鞋袜,便睡着了。

扎阿曲由郭涌曲、昂瓜涌曲组成。科考队建立的二号营地就驻扎在昂瓜涌曲边的高岸。天气是三江源对科考队员的又一大考验,高原天气瞬息万变,高寒多雪,每年都有不少的牛羊死于雪灾。而前往源头的最后一段路车辆难以行进,队员们只能骑马进入。没有汽车躲风避雨,一旦大雪降临,后果不堪设想。

科考队之所以要探险郭涌曲和昂瓜涌曲的源头区,是因为1999年有人发现那里有两个很可能是澜沧江距离人海口最远的源头,它们一个是发源于果宗木查山的拉赛贡玛曲,一个是发源于吉富山的谷涌曲。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好,对科考队来说,这意味着好运。然而.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在行进到海拔接近5000米处时,雨雪和大风又降临到科考队员的头上。湿滑的沼泽地,就连马也很难平稳地走在上面。有两名考察队员还因此从马上摔了下来,幸好没有受伤。

黄昏时分,科考队终于到达了吉富山山脚下的谷涌曲,这应该是澜沧江距离人海口最远源头。这次科考测量了果宗木查和吉富山两个源头的精确地理坐标,并分别以这两个位置为基础,对两个支流的长度数据进行了对比。

根据确定正源及源头的依据和原则,谷涌曲应为扎阿曲的源头。而扎阿曲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均大于扎那曲。因此,扎阿曲上游郭涌曲的支流谷涌曲应为澜沧江的正源。澜沧江距离人海口最远的第一滴水便是从这个小山坳中流出的。

印加吊桥,悬吊的风景

郑伟忠

在15世纪的时候,印加帝国从南美洲南安第斯山脉的库斯科(Cuzco,秘鲁南部城市,一直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地区开始强盛并扩张到中安第斯山脉,其最大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但这个局面仅仅维持了百余年,随着1532年由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领导的西班牙征服者的到来,帝国也宣告了结束。

印加文明的遗迹

印加帝国虽然不存在了,但它的一些文明成果却在人们生活中以特有的形式延续了下来——那就是古印加人创造的极其宏伟的道路系统。这套交错绵延达25000公里的古道系统,把坐落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高地上的印加首都库斯科和帝国广袤的领土连为一体。

在山势陡峭的安第斯山脉中,古印加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当道路推进到高峡深涧边时,印加人选择了一种最为可行的方案——架设吊桥,这些吊桥遂成为印加工程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印加吊桥从其材质的角度来看,可称其为绳桥。因为吊桥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当地所产的富含纤维的植物,但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所采用的植物也是有所差异的。无独有偶,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地民族也因地制宜,建造了多种材料和形式的吊桥,两者在这一方面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默契。

收集植物材料往往是建桥工作的前奏,对收集到的植物材料进行一些预处理后就开始了绳索的制作。制作绳索采用的是古老的编织技术,绳索的长度和直径有一定的规格,印加人所建吊桥绳索的直径一般可以达到30~60厘米,通常情况下,建造一座吊桥需要三条或者更多数量这样规格的绳索。

一旦绳索制作完毕,实质性的筑桥工程就开始了。起初,先在主绳索的一端系上一条轻细而结实的绳索供牵引之用,由一名壮汉游泳或乘筏将其带到对岸指定的位置上;然后,两岸的人们齐心协力把沉重的主绳索拉直,并将两头固定在桥墩后由自然岩石凿出或人工砌筑的锚碇上,这条主绳索是用来支撑桥面的;此后再将两条稍细的绳索穿过石砌的桥塔并固定在桥面上方的位置,左右各一根,可作为过桥时的扶手,同时通过编织与主绳索相联以分担桥面走道的压力,附带着也是防护栏,这样一个吊桥就完成了。在一些大型的吊桥走道上,将木条垂直于主绳索牢固地编织在一起,会使得桥面更加宽阔和安全;在此基础上,再铺上草席,既保护绳索免于磨损,又有利于人畜的通过;桥面两侧的绳索与其上方的绳索通过无数的细绳连接编织成牢固的栏杆,保护了人畜通过时的安全性,也稳固了整个吊桥。

由于印加吊桥的建筑材料是植物纤维,容易在日晒雨淋下腐坏,所以这些吊桥一般每两年就完全重建一次,而平时的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印加帝国时期多数吊桥的建造和维护是通过一项系统的用工制度来保障的,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被赋予维护乃至建造吊桥的使命。为数众多的村庄同心协力完成这项任务,并将其视为献给帝国的一份礼物。同时,这种公共性的建桥工作,还使得两岸的村民更加团结、融洽。这项传统直到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也不曾有多大的改观,而且很好地持续到了20世纪。

吊桥的建造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届时,整个建桥过程还添加了节庆和仪式的成分,以祈求吊桥的安全和长久。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吊桥建设过程中,为了管理和协调整个建桥过程,还专门委派了全职的监工。战争时期,一些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吊桥频繁受到攻击并焚毁。为此,在这些吊桥附近驻扎了守卫的军队,他们常备有造桥的植物材料和编织好的绳索,以便随时修复或重建被敌军破坏的吊桥。另外,不知是因为军情紧急,还是技术的熟练,这些军队建造吊桥的速度很快。

飞跃峡谷的风景

对于第一次踏上印加吊桥的人们来说,过桥似乎并不比造桥显得轻松。在上面每移动一步,都会使桥面产生相应的震动,而且,桥面是一个弧面,上去后先是下坡,后又上坡,如果有风吹过的话,桥身晃动不定,更是惊心动魄。因此,不少大型的吊桥在午后起风的时候会停止使用。当年,西班牙征服者面对这些桥身中间下垂、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吊桥,一个个胆战心惊,不少是爬着过桥的。而对于那些有如“神行太保”一般的印加皇家信使来说,穿过这些吊桥的身影却是矫健而迅疾。

最大的印加吊桥位于秘鲁库拉瓦西(Curahuas)附近,横跨咆哮的阿普里马克河(Apurimac River),是连接帝国心脏地带和西北疆土的重要通道。阿普里马克吊桥长约45米,桥身最低点距离河面约35米,在桥的两岸各建有一座巨大的石砌桥墩和两个桥塔。据记载,这座吊桥每隔一年就要重新建造,这个任务需要2个星期的时间和250人以上的劳动力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到达这座吊桥的小路,确切说是隧道,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条隧道是沿着岩石的自然断层开挖的,每隔一段距离,隧道顶部凿有透光的穴洞,走在隧道里,忽明忽暗,别有一番情趣。由于新式桥梁的建成,这座伟大的吊桥在使用了数百年后,约在1880年被完全废弃,它那伟岸而优美的身姿只能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今人也只能通过那些古老的画片和破损的遗迹来遥想这座曾经承载着无数辉煌的阿普里马克吊桥了。

另外一座著名的印加吊桥是跨越潘帕斯河(Pampas River),连接秘鲁Orcos和Chinchero两地的潘帕斯吊桥。这座吊桥长约41米,桥身最低点距离河面约13.7米,在殖民地时期,这座吊桥还因其归属权而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一度备受瞩目。有关潘帕斯吊桥的资料相对其他吊桥来说,较为丰富,我们今天有幸通过Squier先生的两张照片来一睹它往日的英姿。这座吊桥相对于阿普里马克吊桥,寿命要长一些,直到1906年,还建造了新的石材灰浆结构的桥塔。今天,人们还可以看到潘帕斯吊桥残存的石砌桥墩,同时,通往吊桥的道路也保存完好。

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的筑桥技术,比如说拱券技术。但是,分布在安第斯山脉的吊桥在数个世纪里却很少有改变。这是因为,以拱券技术造桥,一是花费太大;二是容易被季节性洪水所冲毁。19世纪以来,钢铁的大范围使用为吊桥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钢索和钢缆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植物绳索,并使吊桥的形式发生了改变。钢质绳索比起植物绳索更加平稳、牢固、安全,更不需要每隔一两年就更新一次。20世纪中期后,汽车的大范围使用彻底改变了当地的道路和桥梁系统,现代化的桥梁取代了往日吊桥的风光。传统的吊桥只有在现代交通尚未普及的偏远地区才有所保留,而印加帝国时代开创的那些吊桥维护和重建的传统仪式也随着一座座现代桥梁的竖起而逐渐废弛了。1994年8月,Nova系列的纪录片制片方赞助并拍摄了Quesuachaka吊桥(quesua意为草,chaka意为桥,二者合意为草桥)的重建过程,整个过程全都采用印加时代的传统工艺手段,这一举动不仅增进了草桥两岸人们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深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印加吊桥作为印加帝国辉煌历史的一种代表,承载了异常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时代的骄傲,也是一个民族的自豪,更是一抹飞过安第斯山间高深峡谷的别致风景。

[城市触点]

威尼斯一场缓慢沉淀的视觉狂欢

Caino  丛义哲

如今的威尼斯,吸引全球目光的,除了浪漫风情与历史古迹之外,还有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与双年展。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座不折不扣的艺术之都,洋溢着激情与创意!

安坐在从尼斯出发的Euro Star里,目送窗外蔚蓝海岸舒缓而逝的波浪,列车一路向东,穿越冬日里银光闪烁的阿尔卑斯山南麓,走走停停,依次掠过北亚平宁半岛上的重镇热那亚和博洛尼亚,终于止步在亚得里亚海的入口处。此行前来的我,不为浴火重生的凤凰歌剧院,不为徐志摩笔下忧伤满怀的叹息桥,不为彰显文艺复兴气质的圣马可广场,更不为贪婪享用贡多拉午后泛舟的惬意,只是期待接下来的几天里,自己真如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一般,能在繁花似锦的狂欢节人潮中与面具后面的某人如期邂逅,谈谈情、跳跳舞,于灯火阑珊处,共度一场视觉盛宴。

水城威尼斯,名副其实的水网缭绕

118座岛屿、177条水道、404架桥梁,威尼斯这位充满魅力的海上女皇,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落脚,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为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这位意大利东北部的“伟大女神”轻而易举地俘获了世人的芳心。水都La Serenissima的称谓,成就了她前世今生所有的浮光与繁华。14至15世纪,她是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16世纪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毗邻地中海的威尼斯才开始逐步衰落。如今的威尼斯,吸引全球目光的,除了浪漫风情与历史古迹之外,还有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与双年展。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座不折不扣的艺术之都,洋溢着激情与创意!

威尼斯的风情终究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伴随流动的清波,就像漂浮在酽酽碧涛上的梦,氤氲起一派欧式的诗情画意。这座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一百多条蛛网密布的运河分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靠桥梁连接,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很快就会迷失在“水巷迷宫”中。好在有那条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的大运河(Grand Canal)的指引,沿河行走,可以尽情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7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一览无遗,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浸没在水中,宛如水中升起的一条艺术长廊。

徜徉在大运河上的叶叶扁舟是威尼斯的独特风景,威尼斯市内禁止任何车辆出入,因此城区的交通工具,只剩下船。除却有着固定线路与停靠站的公交艇Vaporetti,贡多拉是唯一可选的水上Taxi,当然,前提是你的预算足够充裕!几百年前,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绫罗绸缎的贡多拉互相炫富。为了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黑色小船。它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饰,头戴有着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娴熟。贡多拉的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原料,用黑漆涂抹七遍方成。限坐六人,加船夫一人。乘着贡多拉,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古色古香的的水河道,满眼舒缓的生活画面像是刻意慢放的长镜头,让人不知不觉就要忘记自己,跟着这座城市缓慢下沉。

傍晚,乘坐一小时贡多拉的花费足以乘公交艇Vaporetti绕威尼斯30圈,可即便昂贵,又怎么舍得放弃夜游威尼斯的这桩终极浪漫?夜晚的大运河月色倒影,日间的喧嚣倏地隐却,此时的河面重归平静,一人、一浆、一船,华灯初上,推波缓行,两岸爬满青苔的古老墙根发出特殊的潮湿气味,仿佛伸手可触。里亚尔托桥上往来穿梭的人群,四遭游船上甜言蜜语的情侣,岸边小酒馆里飘出的悠扬乐章,让人忍不住时光重现,飘飘然幻想起自己是某位王公贵族,正乘着贡多拉,赴一场假面舞会,约一位曼妙佳人……恐怕只有撑船的小伙儿在狭窄水巷拐弯处的一声吆喝,才能把人又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原来铅华洗尽之处,正上演着历史与现实交织着的缠绵,你我沉醉其间,自顾自般浮生若梦。

面具狂欢节,今夜与你共沉醉

在威尼斯街头,除了数量众多的玻璃工艺品商铺,面具店是最摄人心魂的地方。威尼斯的面具流行很早,披着斗篷,戴着面具工作和生活是当时威尼斯人的日常场景。最早,面具代表着虚掩、矫饰的另类性格,很多人带着面具以躲避追债、密会情人。后来,政府出台了禁止日常穿戴面具的法令,人们就只能在化妆舞会和狂欢节上看到面具。狂欢节上,人们戴上夸张的面具,穿着华丽的复古装束,聚在河边或乘船夜游。面具掩盖了各自的真实身份,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恣意狂欢,整晚的音乐,整晚的欢庆,仿佛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夜宴。

我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而来,正是为了赶上2月初的“威尼斯嘉年华”。它是丝毫不逊于威尼斯电影节的盛大节日,虽然没有红地毯、镁光灯,却拥有更多夺人眼球的“明星”妆扮;虽然没有狂热的影迷,却有更多肆意狂欢的自由之民。据说就连长期蜗居在欧洲皇室里的公子哥们,也全都耐着性子等着它的降临。因为只有在威尼斯,因为只有这一天,因为只有戴上面具,他们才能真正“与庶民同乐”,相逢命运之外的艳遇和刺激。

威尼斯最早有史可载的面具狂欢节可以追溯到1268年5月2日。当时的狂欢节条条框框还很多,基本算是有礼有节,待到14世纪许多道德限制逐步取消后,意大利贵族们才疯狂地把这个活动往“骄奢淫逸”的方向发展。到了1458年1月24日,政府实在看不下去了,颁布法令禁止男人打扮成女性的样子进入女修道院,免得修女们遭殃。

到了18世纪,面具狂欢节的发展达到顶峰,在这个节日里,各阶层的人们抛下顾虑尽情享乐,不过后来狂欢气氛过于热烈,以致面具节甚至变成了最自由、最合法甚至不需要付费的性交易场所。由于人人头戴豪华漂亮的面具,女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分辨不出眼前的男人到底是贵族子弟还是流氓混混。1797年,拿破仑的部队攻破了威尼斯共和国,在这样的丧国气氛中,威尼斯狂欢节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直到1978年,一群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威尼斯开设了第一家现代面具商店,面具狂欢节才再次兴盛了起来。800年面具狂欢,至今愈演愈烈。

面具狂欢节中的面具大致分为下面几类:第一种,即兴喜剧面具,主要以浪子夏力(Harlequin)和小丑皮洛(Pierrot)的形象为基础;第二种,幻想型面具,主要出白面具制造者们的想象,有些受到历史设计的灵感启发;第三种,传统威尼斯面具,比如那些遮住一半脸的白色半脸面具,像“瘟疫医生”面具就用夸张的男性生殖器形状作为强调。在威尼斯,买这样的面具很简单,尤其是在狂欢节期间,你可以在街道上随处看到卖面具的摊贩。当然,如果你希望买到一个精工细作,质量上乘的面具,那就得去Mondonovo和La boratorto Artigiano Maschere这样古老道地的面具手工作坊排长队了。一尊造型诡异的面具,绝对能让你混迹于人群中,却依然“星”光熠熠。

不过老实说,如今的威尼斯面具狂欢节已经收敛黯淡了许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威尼斯狂欢节曾经相当鼎盛,戴着面具的年轻人会向其他不戴面具的人投掷各种各样的杂物,马路两侧站满了各种各样自发组织的乐队,一有动静就鸣乐助兴,气氛异常火爆。后来在政府各项条款的管制下,威尼斯狂欢节逐渐有所“收束”。面具狂欢节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推广城市形象的大型表演。尽管如此,狂欢节还是让人终生难忘,无数的派对,无数的面具,无数的美食,烟火璀璨里,不相识的人们打破禁忌互相拥抱慰藉,就像诗人拜伦曾说的:“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

就像诗人拜伦曾说的:“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

海风沉醉在厦门

姚微粒  苏小飞

厦门,它像一杯清鲜的椰子茶,轻快如风。浮光儿日,舒心散意,似一场若有似无的梦。

沿海公路,单车和海鲜夜排档

初来乍到,颇有点不能适应闽南当地燥热的地气,幸好高崎机场离市区并不多远,车行不到半小时,习习海风就不再矜持退忍,拂上面来,多少驱散了一些躁意。带一双人字拖是很必要的事,毕竟进入沿海公路就开始错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海滩。绿化带上多是高古榕树和棕榄植物,穿过宽马路就看到海。踏进沙滩的那一刻,就把烦扰的开关自动关上了。不免俗地会看到被埋在沙子城堡里的大学生、追逐嬉闹的小孩、花花绿绿的比基尼。要小心随身携带的lomo相机不被放肆的浪打湿,也要慷慨地为妈妈旅行团当一回义务摄影师,按一下快门,取景屏里的碧海蓝天,孩子脸上的笑,都是过于美好的画面。

花几十块租一辆单车,让脚程变得轻松起来吧。双肩包在背,车轮沿着树荫的轨迹,polo衫的领子呼呼作响,偶尔会超过共骑双人脚踏车的情侣,也互相投以微笑。似这般闲情雅兴,很难想象这片疆域曾经是兵战要地。等骑过了写着“曾厝垵”的路牌,很容易就找到著名的胡里山炮台。这座修建于清末的军事建筑,见证了近代以来多次中外战争,东西两个炮座均有隧道相通,配备有兵营、护城壕等完备的战备设施。台基筑材坚韧牢固,当地政府保护得当,古迹保存得十分良好。在景区信步浏览,摸一摸斑驳陆离的筑墙,穿梭在当年的一线战场,看周围气势恢宏的炮架,想象无数热血儿女的英勇豪迈,不禁让自己热血澎湃起来。最后登上高处,看到伟岸的郑成功石像,耳旁风声猎猎,凭栏遥望,碧海蓝天,别有一番壮阔和宽广。

忘了看了多久的风景,日已西落。海鲜排档纷纷打亮了灯招揽生意,摊位有大有小,但价格甚少差别。最喜欢由着性子在铺满海鲜的点餐区驻留。那就先拣几把白嫩的蛏子洒上椒盐吧,大竹蛏也是很人味的盘中物,手掌宽的巨蚝更是要烤上的。斑花蛤最有性价比,价廉味美,炒出一盘,个个甜香厚实,绝非平时吃到的干瘪小货可比,豪气地点上三五斤上桌都不为过。珊瑚蟹肉质虽不如清水湖蟹那么细致,但肉质紧,唇齿甘鲜。嚼一嚼香脆人味的炸鳗鱼苗,灌一大口清冽的啤酒,无比惬意。不久,每一人面前都便堆起了鱼骨壳山,这时候起身出店,拍一拍撑饱的肚皮,踱在根须摇曳的榕树下,听谁人家依依呀呀地播着什么调调,晚间的海风清爽拂面,几近沉醉了。

鼓浪屿的帆,春暖花自开

依稀记得小时候,年长的亲戚很爱念叨鼓浪屿的风景,像是工作辛劳了多年,才换得一次珍贵的疗养,那么地依依不舍,让听者也心存想念。从厦门本岛码头渡船,MP3里放过两首歌的光景,就踏上了这座名闻遐迩的小岛。

登陆的时机很妙,早前淅淅沥沥刚落了一场雨,游客稀松,整个岛屿也像是朦朦的没睡醒。很反骨地走了一条背离常规的游览路径,逆繁闹的龙头路向东,沿小路盘旋向上,雨势涣散,鲜有路人和岛民。阴云下参差茂密的南国乔木,鸟啾虫鸣,搭配神出鬼没的红砖深筑,是有些怕人。久时碰不到住家,指点手绘地图也摸不着头脑,然而继续走,便依稀听到有游客跌宕起伏的说笑声,渐升的路面,居然在日照下,蒸腾起白花花的水汽,给后景打上了一道自然柔光,猫咪们也识趣地统统跑出来戏玩,像是一个个经验老道的临时演员,各尽其态,倾力演出。

抬头能望见蚂蚁大的游客在攀登高处的日光岩,人声嘈杂,高阳明媚,心情瞬然间被调动起来。日光岩也叫“晃岩”,是整座鼓浪屿岛的最高处,站在岩顶的圆台上,日光磊落下胸怀远志,尽情抒意一番,很是舒畅。从日光岩往下看,整座鼓浪屿像一艘彩船,竖起金帆,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此番秀色美景,果真不负厦门胜景的美誉。

从日光岩下来,取道东向,经过沿途那些废落的旧庄园和别墅,还遇见一所岛中疗养院。过了立着巨大红十字的礼拜堂,往下行路,尽头是海。这片北岛的细沙滩胜过厦门本岛的所有海滩,海水也清澈。沙滩边绿草高台上,一棵桑葚树经不起季候的催度,将绛紫色的果实打落满地,随手拾来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朝南走,是岛民们的屋宅,错落着不少木棉树,花盛时期,鲜艳的大朵木棉落红满地,煞是好看。在贯山的龙山洞走了好久,钻出来竟是出发点。闻饱了龙头路市场的新鲜海腥味,就在称得上名号的店里吃一碗龙头鱼丸。鱼丸大且圆润,白白嫩嫩,咬一口放进嘴里嚼,鲜Q弹牙满嘴鱼香,内馅是醇厚的肉糜,一口鱼丸,一口清汤,再看看老板娘麻利轻熟的动作,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不敢试尝更有味的土笋冻,俗喇地跑去麻糍摊排队。“张三疯奶茶铺”那只可爱的猫没看见,所幸奶茶还是点得到,而老字号黄胜记的伙计还在大方地派发猪肉脯试味。

厦大的夜,拍打心头的浪

这一天睡过了头,起床已渐至中午。去著名的“八市”是早就制定的行程,满载海产的市场仿佛新人的海鲜认知课堂,所有叫得出和叫不出名字的鱼贝虾蟹,都叫人懊恼怎不多生几个胃出来。看摊主剥蚵仔肉是一件很得趣的事情,这里出产的蚵仔饱满大颗,即便是仅仅看着一只只白嫩的蚵仔肉挤满一瓷盆,也能让人双颊生津。谈个好价买回,找个店家烹煮,鲜活入锅,哪怕只有葱姜盐也唇齿鲜甜。

从海鲜市场出来,往中山路行进,临街可以找到口味纯正的台式绵绵冰,满满一盆,芒果和花生都很密实和好味。沿着思明南路一路东行去南普陀寺,路程不短,但沿途最能感受闽南风俗。买一杯鲜榨的绿皮甘蔗汁来喝,擦肩而过的中学生像是下午没有课业的样子,结对谈笑,有几个调皮的也会跑来跟你抢一块刚出油锅的虾子饼。

在南华路的半坡上挤着好几个咖啡馆,零零落落的好几处,叫人欢喜得要命。不管拿铁上的奶泡是不是浓郁,巧克力布朗尼的口味够不够特别,但伴着天光,坐在长满各色植株草木的院子里出神,满眼恬美,就值回票价了。各家走一趟也是领略不完每家的别致,但哪怕只是进去某一处绿景满溢的小院子拍照,随性的老板也会很乐意关照几句旅行要领,穿梭在店堂里的小狗崽,看到新面孔拼命地摇起尾巴。写完花花绿绿的明信片,将墨迹吹干,然后塞进沿路的邮筒,昭告一下到此一游的快乐。

再往北面,人就多了起来,原来是到了。南普陀寺建于唐末五代,经过近千年的扩建和发展,南普陀寺构成了现在三殿七堂的禅寺格局。走进去观览,殿堂楼院分散建于山坡上,肃重的主殿居于正位,别院高低相伴,错落有致。寺内亭台水榭俱全,别有一番风景。敬祝几株素香,诚心祷念一番。寺前的放生池栖浮着大大小小的龟,晒得阳光,却又在你对焦它的时候噗通跳进森绿池水中,划一划不见影了。

厦门大学几乎是与南普陀比邻而居,走在中国最美校园的学区里,意气风发。厦门本就以丰富的亚热带植物闻名,厦大则像是一个集中展示区,校区绿意盎然,地势起起伏伏,一走神会将这里误作植物园。开满校园的三角梅浓媚繁盛,头顶上的高山榕和椰子树高耸挺拔,各种高高低低的灌木草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学生们是无暇管顾路过的游人的,芙蓉湖畔裙角飞扬,或有几许欢笑从紫藤树下传过来,青葱转角曲径通幽,怎么样都是看不完的美丽。

入夜,校区内开始变得静谧,转出校区,过一座人行桥又是海滩。夜风轻凉,夜的浪像练习过的节奏,拍岸有声。又去海边,听一听看一看,零星地看得到几只背影,有是在依偎,有是朗朗一人。一切白日的风貌又忽然换了一副模样,也是心驰神往的海夜。

心却叹是,明天日出之后,再想留一天,可不可以。

[在路上]

流坑,华夏耕读文明的最后孤本

李继勇  贺泽劲

耕读文化,这种多少带着浪漫高蹈色彩的生存形态,曾有如田园诗,为中华文明抹上了冲淡灵动的一笔。

无论是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还是躬耕南阳的诸葛亮,都足以引发后人对农耕文明的遐想。亦耕亦读,“耕”为安身生存之本,“读”为升迁济世之道。耕读文化,这种多少带着浪漫高蹈色彩的生存形态,曾有如田园诗,为中华文明抹上了冲淡灵动的一笔。

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愈演愈烈,耕读文化却成为渐行渐远的一个抽象概念了。有如漂泊迷失的游子,我们怀揣着对消逝的耕读文化的强烈追忆情怀,走过一个又一个古村古镇,试图看清那隐逸在历史深处飘逸且模糊的背影——尽管更多的是只能寻找到一些耕读文化的碎片,抑或只是被旅游包装抽去了血肉与骨头的“标本”。

直到我们走进了流坑,走进了这个被称作“浓缩华夏耕读文明的最后孤本”的千年古村……

岁月在建筑上凝固

流坑地处盆地,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经过村口大古樟步入村落,便宛若步入了桃花源般的田园意境。第一印象当属扑面而来的古色古香,260余幢古建筑鳞次栉比,像是一支从明清驶出的庞大舰队,历经风雨,最终搁浅在了乌江岸边这个叫流坑的小村,远远便散发出古朴凝重、儒雅恬淡的气质。

流坑堪称江南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的典范,村民绝大多数姓董,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村里喊一声“小董”或“老董”,估计半个村子的人都会停下来望着你。古村规模很大,要不然难以容下九百余户、五千余村民,其布局是由明代董燧规划的,依照城邑里坊格局设计,南北是一条主干宽街,东西有七条窄巷,形成横七竖一的棋盘格局。巷与巷之间还有很多纵横交织的小巷,乍到者行走其间,很快就能体会到不知今夕是何夕的迷失感。不过,不用担心迷路,似乎任何一条街巷都能直通古老。在这儿,迷路也是件美好的事,因为有种穿梭历史的感觉。

古村民居是典型的赣式建筑,大都青砖灰瓦——这是一种能经历岁月斑驳的色调,不细看,难以发现历史沧桑的痕迹,唯有仰望时,视线会被高峻的马头墙和萋萋芳草分割得极具美感。这时便会恍悟,历史是不需要张扬的,沧桑还有一种典雅内敛的表现形式。

村中的古民居不但数量众多,难得的是大都有绝对年代可考,自明万历年间至清乾隆年间几无缺坏,让我们仿佛去到建筑博物馆参观实物展。与它们擦肩而过,又有如阅读一本被岁月摩挲得起毛了的线装书,书的内容便是一部精彩的穿越小说,让每一位游人都变成了书中的主角:也许是落魄的书生、高中的士人、富商巨贾或耕者樵夫,总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穿越到那个战乱不断的五代南唐时期,感受着迁徙时发现这块风水宝地的惊喜,体验着先民开埠定基的艰辛……

耕读文化在此定格

随便走进一处古宅,便不难领略到流坑的精美细腻。流坑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与徽派建筑中的精品相比也不逊色。但最好的、永远不会被风雨侵蚀的装饰,当数流坑那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

历史上,流坑董氏文风鼎盛、仕宦如云。自宋至清,流坑兴建书院28所,共出进士34名、举人78人,入仕者多达300余人,其中官爵显赫者有2个宰相、6个尚书。来这个偏僻小村的名士如过江之鲫:文天祥在村中的书院读过书,朱熹题写过“状元楼”的匾额,村中至今保留着400余幅(块)历代名人题字、题匾,著名的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真迹。

村民多喜欢收藏,不懂什么保值升值,只为珍藏老祖宗的辉煌。记得我们2003年第一次去流坑时,看到一些本该放进博物馆玻璃柜中的藏品,竟很随意地挂在墙上、搁在桌上。当我们抚去落在藏品上的积尘,发现落款居然是某个光耀千古的名人时,吃惊得简直要以为是赝品了。

对功名的渴求,对耕读之道的张扬,对诗书传家的执着,使得流坑上空宛若笼罩着一团催生了一代代文人名士的“酵母”。时至今日,游人仍能从无处不在的匾额、题榜和楹联上,很直观地感受到流坑高雅尊贵的文化底蕴。所以,村里的建筑不管如何雕梁画栋,看起来都很沉稳内敛、隐逸淡泊,有着精致且不繁复、灵动却不张扬、壮观却不奢华的独特韵味。

从一位老人嘴中,我们得知了古村起起落落的兴衰。流坑的几次衰败,特别令人肃然起敬,1276年元兵攻打杭州,流坑董氏举兵勤王,兵败遭元军血洗,有元一代,董氏无一人人仕,家道自此衰败;清代,董氏士人仍守节不合作,拒绝科考,转而经商;民国,军阀孙传芳部下欲强占民女,董氏举族造反,被火烧总宗祠。

董氏总宗祠被烧得只剩下五根石柱了,对我们来说,却是个很好的适合冥想的地方。在这里看夕阳西下,巍峨的石柱刺向苍天,是在传递着文章节义的凛然,还是在无谓地守望呢?

一千年太漫长,一千年太匆忙;一千年可以过得云卷云舒,一千年可以过得惊心动魄。或许,这些石柱便是被耕读文化拉长的投影;或许,这些石柱便是文章节义随着时光流逝的最后定格。

看的不是风景是生活

看多了旅游开发把一些古镇涂脂抹粉得像个倚门骚首的艳妇,流坑就愈发地显现出本真的个性,它是活着的古村,在这里能昕到诸多民俗的艰难喘息。

村中还有叮叮当当的铁匠铺,有气味浓重的皮匠铺,有做石匠的,老人喜欢用古钱币当牌局,各家也都有自己织布的机械,鸡鸭牛羊当然更是齐备。村落中间有一条巷子,平时与其他巷子看不出任何区别,但到了赶集的日子,这条巷子就成了村中的商业街,鸡蛋、粮食和一些器皿、布匹都摆在巷子边进行交换。所有这些物资,都是同一村落的村民所生产的,流坑几乎是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村民们的生活节奏相当缓慢,太阳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堆人在某家的屋檐下排开,有站着也有蹲着的,随意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除了聊天,就是晒太阳了。老人们往往会选个没有暗角的地方,摆下一张藤椅或直接靠在墙根晒太阳,如果停留些时间,你就会看到老人一点一点地随着太阳挪动位置。

一个古村应该活在古代,还是活在当代?对这个问题,游人是无法指手划脚的,这是得由当地人做出的一个两难选择。

流坑村民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似乎打鸿蒙初辟以来就是如此,从来没有什么变动。村民们对自己的时间也从不像城市人那样计较和急躁。大概受到熏陶,匆匆的游人一到此地,也会感觉时间便是用来挥霍打发的。看到古老的石板涂着岁月溜走的痕迹,几百年都那么过去了,回忆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轻,就不着急脚下这两步路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就慢了下来。不经意地与人撞了一下肩,恍惚如擦肩而过的青春、初恋抑或是岁月。

流坑最有特色的民俗要算傩舞了。流坑傩被称作“玩喜”,跳傩舞的人从头至尾玩的就是戴着令人生畏的狰狞面具做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当地但凡有添丁娶妻、嫁女等喜事,都要去傩神庙请来傩神和傩班。傩班先要给喜家“走报”,娶亲的“走报”送上个祝其早生贵子的泥娃娃;考上大学的“走报”送“状元及第”红匾或贺词对联……然后在喜家的厅堂里表演一番傩舞,演完要焚香祭拜傩面具,一个时辰后再到村中戏台为全村人演。

流坑傩戏表演细腻传神,动作夸张诙谐,服饰考究精美,伴奏也是管弦乐和打击乐齐上,很富戏剧性。看流坑的傩戏,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幽默、滑稽、欢快,令人有冲上台与之共演的冲动。

流坑旅游开发后,每天都可以在古戏台看到傩戏表演。表演傩舞的无一例外地全是老人,当被外人问及傩班情况时,便难掩失意与落寞。他们担心,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傩戏就会后继无人了。

来过古村几次,每次都能看到旅游开发的新成就,村子整洁了、规范了,不用再担心踩上鸡屎了,可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了一些原始质朴的东西正在消失,比如那些看到游人就害羞的孩子,那弥漫在空中带着青草芬芳的牛粪昧……

一个古村应该活在古代,还是活在当代?对这个问题,游人是无法指手划脚的,这是得由当地人做出的一个两难选择。我们只有期盼着,流坑能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嬗变中,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夏特之恋

伊瑜

牧群游云般擦过黑绿色森林边缘,听不见声音,我坐在草地上,目眩神迷;而脚前,黄色的野花灿然奋开。

翻过了有惊无险的乌孙山,我们前行的目的地就是夏特。

知道夏特,是从一位摄影师拍的片子开始。片名:天堂行旅。画面是鲜花盛开的时节,羊群行走在夏特古道的草原上,涌向远方的山谷,山谷远处是晶莹洁白的雪峰,近处是绿色如黛的山影,更近处层层亭亭玉立的苍翠雪松……

对着这张照片,我竟然看呆了!真想不到在世界上竟然还会有如此美丽的地方,真像是天堂啊!于是,夏特,成了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梦。穿山过岭,车越夏特古道

作家张承志曾在《夏台之恋》里写道:“夏台是一个天山中的山口,一个聚落和地点……位于新疆西极的Mongolkulai(意即蒙古人的草场,汉译是昭苏县)的一隅,与查汗乌苏、阿合牙孜等地相接……夏台和它的近邻——当时称为三公社的阿合牙孜、四公社的阿克苏、红旗农场的木扎尔特一字并肩,组成了天山北麓最美丽的一条风景线。”

夏台,即夏特,蒙古语“沙图阿满”的译音,为“阶梯”之意,原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西南70多公里处,邻近天山主脉,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天然峡谷,长达50多公里,一直延伸到冰山脚下。它不仅是一个乡一个公社,而且是西域史上的一条著名通道的起点。唐玄奘西游取经,清军与准噶尔的最后一战,都是以夏特为缺口,翻越冰大坂,进入南疆。夏特其地,不仅是南北新疆的交通咽喉,而且是中国与印欧之间、丝绸之路的要冲。于是,“小镇如巢,众鸟来栖。夏台的两条土路、百十座散落泥屋,便成了许多民族的浪人居留的家乡。”

我抵达夏特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因还没到鲜花盛开的夏季,草原上花儿还在含苞,牛羊也还没进入这个夏季的牧场里,因此,夏特古道里很安静。进入夏特峡谷,幽长的峡谷状如甬道,左边是深不可测的森林峡谷,几十米高的雪岭云杉只能从车窗内看到尖尖的顶儿;路的右边是垂直陡崖,山路夹在其间显得很有些局促,颇让人心惊胆战。峡谷内水流湍急,不见河流身影,却闻到轰隆隆之声。再往前走,山岭壁立,如斧劈刀削。云杉间不时有雪兔、黄羊等动物出没。

夏特河在进路的左下方,翻着乳白色的浪花,气势比下游平缓。河底是石灰岩的地貌,那流水便像乳汁一样凝重,让人产生雪山是伊犁河谷生命之母的联想。行进中,视野开阔起来,雪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散射出晶莹洁白的光。没有了现成的路,车子反而可以奔跑了,一些类似小老鼠的动物从洞穴里钻出来,像看热闹一般聚拢在一起注视着一闪而过的车,司机说那是些旱獭。

入峡谷30公里处,就是夏特温泉了,温泉位于峡底,正对着木扎尔特晶莹剔透的群峰,似是一处与天对话、洗浴心灵的绝佳位置。下车的瞬间,我被这壮丽无比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连绵的雄伟磅礴的雪山,冰川裸露、紫气升腾、气象万千,真像进入了仙境。面对着雪山,让我闭上眼睛吧,静静地与大自然相融,让心也能够变得像雪山一般晶莹洁白、通透空灵。

云涌星垂,身临夏特峡谷

夏特峡谷里有个温泉度假村似可住宿,说是度假村,也不过是二排小木屋和几座毡包,接待能力很有限。这儿仅住着一户柯尔克孜族人家,山谷里的马、牛都是他家放养的。每天挤出的牛奶,就正好卖给小木屋中开客舍的老板接待游客熬奶茶用。夜幕下小木屋炊烟袅袅,是夏特峡谷唯一的“厨房”和“宾馆”了。两三个哈萨克特色的毡包,白天放上桌子可以吃饭,晚上铺下铺盖可以睡觉,空间利用得很充分,最大的毡包可以同时容纳30多人。夜晚,峡谷中,深蓝色的夜空云涌星垂,弥漫着无边的寂静,间或也会传来一两声狗儿低声的狺吠。

清晨早起,在奔流的雪水边眼瞅着太阳光移下山峰,灿然照射到河面翻浪而来,那是无比壮阔的一分钟。峡谷顶端横亘着大墙般的雪山,阳光炽燃,云蒸霞蔚。河的这岸和那岸,早起的鸟儿一拨拨飞过,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丝瑕疵。尤其是对岸,牧群游云般擦过黑绿色森林边缘,听不见声音,我坐在草地上,目眩神迷;而脚前,黄色的野花灿然奋开。

度假村里有两个小孩子,一个柯尔克孜族,另一个是维族(这是帮工做饭的维吾尔族女子带来的孩子),他们咿呀说着他俩各自不懂、我也听不懂的语言,争吵着抢什么东西,我抓出一些糖,哄住了他们。柯尔克孜孩子大概有妈妈在身旁,也知道自己是这里的主人,显然活泼许多,很爱笑但也很爱哭,后来他和我混熟了,等他妈妈挤牛奶时,就肯让我背着他去找阿妈了。只是,他对我给的糖果感兴趣的时间并不长,再哭时,是他妈妈塞给的一把“奶疙瘩”才哄住了他。柯尔克孜族人管那东西叫“恰巴恰克”,就藏在他家木屋房檐下的横梁上,主人见我好奇,就从那梁上再掏出一把递给我尝,呀,好酸!不过略带一点点奶味儿,我很吃不惯。见我皱着眉头悄悄往外吐,他们都笑了。那东西是牛奶脱脂、再分离山清奶后,剩下的奶渣凉干而成的。我真不明白,那小柯尔克孜为何不喜欢我那甜甜的糖果,而贪恋这酸酸的“奶疙瘩”?

化外之境,生活在夏特

有位去过夏特的朋友曾经跟我交流——在夏特峡谷,遇见两个维族男人,他问其中一个会说简单汉语的:有没有翻过冰大坂到南疆去过?维族男人说:十七次;问他穿什么衣服?维族男人指指身上,一件夹克里头套着绒衣,下边一双松紧口青年式皮鞋;问他途中怎么睡觉?答曰:树下;问翻山到南疆阿克苏去干什么?回答:赶牛赶羊。朋友汗颜:那么多城里来的大侠浑身专业名牌户外装备,防水衣裤鞋帐篷炊具俱全,走一趟“夏特古道”好像是多大的伟业,而牧民一身素常衣装,一双廉价皮鞋,赶着牛羊翻山,老子所说的“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概就是指这样的事情吧。

柯尔克孜族衣食起居具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饮食主要为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食品,辅以面食。我出外拍摄同来,见女主人已在等着给奶牛挤奶了,夫妻二人各司其职,分工有序,倒也有意思。挤奶是累活可也是巧活,必须由妻子干,男人只是潇洒地站在一旁,管住小牛犊别去抢牛妈妈的奶就行了。当女主人把奶牛牵来时,那几只正在吃着草的花色小乳牛们可急坏了,迫不及待地就往牛妈妈的肚子底下钻,这时才见识到什么叫“使出吃奶的劲儿”啊,小牛犊发起蛮力连那高壮的柯尔克孜汉子都不一定能制住。

张承志在《夏台之恋》中写到:“夏台河上有一座木桥。在阳光曝晒的桥边泥地里,每天每天,总是有两个光屁股的小孩在玩耍。”那是一座用伐来的天山松树和杉树一层层斜着垒起的、像汽车弹簧一样的古老木桥。夏特几日,我几乎每天都去找个叫巴三的厄鲁特老头闲谈。巴三老人是个守桥的。他无家无业,不知道是怎样最后到了夏特。每逢秋夏之交天山上的洪水下来,他就住进桥边的一个木头屋子,守上白沫喷溅、雪水咆哮的三四个月,挣上百十元钱。

巴三老人的小木棚屋和另外两家人的房子搭在一起。那两家,一家是维族,一家是回族。两家都各有一个一两岁的光屁股小男孩,说他们是小男孩不如说他们是两个小动物。每天,除了吃和睡,以及可能爬向各自的母亲以外,他们与人类社会似乎毫无关系。在桥边的泥地里,天山的强烈阳光晒着两个光溜溜的小动物。他俩永远快乐地玩在一起、滚在一起、哭笑在一起,并且总是在吱呀吱呀、吧唧吧唧地,不知说着什么。

巴三老人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吸着莫合烟,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玩。我问,他们说的是什么呀,巴三老人说:“那话嘛,人长大了就再也不会说了。”细琢磨,巴三的话真的很有意思。这两个小婴儿长大以后无疑将成为bilingualiSt,双语持有者,对彼此民族的语言精通得入骨入髓。但是,他们也将忘记在夏特,在那原始古朴的老木桥旁,在耳畔惊涛如雷、世界单纯至极的一小块泥地里,他们使用过的语言。那语言也许被树干砌筑的老木桥记住了,也许被夜以继日地奔流的雪水河冲走了,但我想那是人类原初的语言,人和人初次对话时的语言,像夏特一样,纯真而无邪,干净而纯粹。

中国最美的古村落(十三)

桃源飞瀑上西村

陈平

上西村坐落在浙江省西部淳安县屏门乡海拔5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是千岛湖风景区的一部分。从秋源村沿陡峭的山路盘旋而上,穿过进村的石龙背隧洞,群山环抱中的上西村便呈现在眼前。村落依山坡而建,梯田、村舍、溪流层叠有序,两株数人合抱的红豆杉像哨兵立在村脚,感觉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以上西村为中心方圆1.5公里的绿色峡谷内,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2处风格各异、形态多样的瀑布群。上西村所在的“九咆界”景区,就是取“九瀑”之意,“九”是虚指,意为瀑布既多又集中,咆哮出山,声如雷动。

上西村历史相当悠久,据说村里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王姓。相传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为避战乱迁居到这个深山幽谷中的桃花源,繁衍至今。难怪村里许多人家门前的照壁上都写着王羲之著名的一笔书法“鹅”字。更奇的是,因山势较陡,房宅地基层次悬殊,所以房屋立面分明,前后如叠加在一起,上面的房子一开门就会看到别人家的屋顶,仿佛一出门就要踩到下面人家的屋脊头。我们住宿的一线天农庄就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四层农家小楼。农庄主人老王带我们来到不远处的王氏宗祠,看到了王氏家谱,上西村王氏先人中确实有王羲之的名字。

第二天,我们在古村中四处游逛。沿村边的石板路行进,看到一座“公社食堂”。原来是个旅游餐厅,墙上写着不少毛主席语录,还有个画着巨幅主席像的舞台。其实村里的“文革”元素处处可见,村口就有“文革”时期建成的“大寨田”,层层梯田环绕山间,非常壮观。还有座茶厂旧址,外面写了“破私立公”、“农业学大寨”等主席语录。听老王说,在20世纪70年代,屏门公社上西大队曾经是浙江省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下午,我们来到瀑布最集中的甘草湾瀑布群游览。出村前行不远,只见路边高耸的石崖上,一条银亮的细瀑从50多米高处飞泻而下,落人碧绿的潭中,这就是瀑群中最有特色的“一线瀑”。据说在隆冬时节,一线瀑从高处落下的水珠在空中就结成了冰,落下后堆积成高高的冰垛,冰与水的结合,煞是好看。再走数米,老远就听见惊天动地的“雷”声,走近了才发现有条瀑布隐藏在一个巨大的石洞里,像龙嘴中吐出的白练,故名“龙喉瀑”。接着,沿曲折的栈道穿行山中,依次可见“小黄果树瀑”、“夫妻瀑”和“龙顶瀑”。景致最美的是小黄果树瀑,高20来米,贴石壁倾泻而下,水势滔滔。水流飞泄时,因碰撞凹凸不平的山岩水花四溅,飞飞扬扬,犹如大雾弥漫,雄浑瑰丽。下午的阳光斜照,我们几次看到瀑布飞溅形成的迷人彩虹,真是“雨后飘仙雾,晴日现彩虹”。最有意思的是“夫妻瀑”,两条瀑布汇流在一起,一条宽一点,一条细一点,刚柔相济,朝夕相处,犹如夫妻一般。从“一线瀑”到“龙顶瀑”,虽飞流着五条瀑布,但由于彼此相距不远,所以虽是上山路却一点也不觉得吃力;又因为这些瀑布形态各异,令人一路走来都充满着新鲜和惊喜。

下山时村中已是炊烟袅袅。回农庄吃晚餐,才听说到了最高处的龙顶瀑还可以往上爬,上面是一片平原,溪水缓缓流过,又是另一番景象。当地人爱用葫芦作为装茶水的器皿,用山上的溪水泡上自种的绿茶,加入几片薄荷叶,格外清香爽口。晚上贪嘴多喝了几杯,夜里居然睡不着了,于是乘兴爬到楼顶的露台去看星星。露台墙边立着许多成卷的凉席,摊开一卷在露台中央,仰卧其上,漫天的繁星立刻映入眼帘,近得好似伸手就能摘取。村中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间杂着虫鸣蛙叫,清凉的夜风不时抚过,整个身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上西村历史相当悠久,据说村里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王姓。相传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人为避战乱迁居到这个深山幽谷中的桃花源,繁衍至今。

村中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间杂着虫鸣蛙叫,清凉的夜风不时抚过,整个身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陈平,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

[人生驿站]

莫理循:一个影响近代中国的澳大利亚行者

唐博  窦坤

1915年2月10日,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处宅院的会客厅。

两位洋人见面,寒喧了几句。目光相遇,主人心领神会,抛下一句“对不起,我去一下书房”,随即离去。客人发现,会客厅桌案一角摆着一份文件。他好奇地伸出手,刚要细看,忽听门廊里传来脚步声。他赶紧把文件藏进外套,故作镇静。主人归来,连声致歉:“对不起,老兄,让你久等了。”“好吧,老弟,我也该走了。”待客人跨过门槛,回首致意,宾主双方日光对视,会意一笑,好似特工接头。

两天后,《泰晤士报》、《芝加哥日报》、《曼彻斯特卫报》、《字林西报》等多家世界级媒体同时刊出爆炸性新闻——日本逼迫北洋政府当局签署“二十一条”,旨在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指望背地里生米煮成熟饭的日本人,顿时陷入列强抗议指责的外交被动中。他们万没料到,泄露天机的既不是袁世凯,也不是内鬼,而是这两位洋人。其中的主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就是澳大利亚人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年)。

一个洋人,为何会在危急关头帮助中国呢?为何会有如此胆量和能力,迅速搞到当时中日高层头等机密,并公诸于众呢?这个洋人,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用文字报道中国:

周游华夏的无冕之王

1894年2月11日,上海码头。

莫理循由此溯江西上,开始了长途旅行生活。这个家资殷实的年轻人,虽然专攻医学,拿下博士学位,平生却最崇拜英国探险家斯坦利。16岁起,他便成为郊野“暴走族”。从在城市间徒步40英里,到沿海岸线徒步652英里;从驾驶独木舟在墨累河漂流1500多英里,到徒步2043英里穿越澳大利亚沙漠腹地;甚至在报社资助下前往人迹罕至的新几内亚岛。丰富的探险经验和不断猎奇的兴趣,始终吸引着他感受未知世界。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来到中国。就像澳大利亚民歌waltzing Matilda唱的那样,背起行囊去流浪,一边当驴友,一边找工作。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100天的时间里,他途径武昌、宜昌、重庆、宜宾、昭通、昆明,经由边境小镇八莫抵达缅甸首都仰光,行程3000多英里。他泛舟三峡,亲历湍急水流的阵阵惊险,欣赏“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旖旎风光;翻山越岭,体验西南少数民族的质朴风情,徜徉云贵高原的壮丽山川。然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既不是宜宾壮观的梯田景象,也不是云南贫民的热情好客,而是“洋药”与“土药”交相肆虐,官吏与牧师勾结作恶。

在重庆,莫理循参观了传教士办的一所医院,这里“有一间用墙围起来的隔离病房,专门治疗那些渴望采取强制手段戒绝鸦片的吸烟鬼”。他目睹了三名瘾君子在这里戒毒时的痛苦状态。英国驻重庆总领事给出的数字令他大吃一惊:这座西南重镇50%的男人和5%的女性整日沉湎于烟雾缭绕之中。就连他的轿夫也烟瘾不断,必须抽两口才能继续赶路。强制戒毒的三名瘾君子受不了墙外的诱惑,疗程还没结束,他们就跑了。莫理循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澳大利亚的宗主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恶果。当然,地方官为了增加税收,鼓励就地种植罂粟,生产“土药”,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对此,他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

汉阳铁厂开工,铁路修到江边,就连偏僻的云南,也开始铺设电报线。莫理循赞扬了中国人的改革精神,同时又担心改革夭折。保卫海关的炮艇,名单列了80人,实际只有24人在上班,管带是按名单领薪水,吃空饷成了他的生财之道。原先中国人打仗总输给洋人,大多归咎于“技不如人”,船不坚,炮不利。待到洋枪洋炮装备军队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士兵们的步枪“扳机弹簧坏了,因此拉不动扳机;即使扳机弹簧是好的,也没有子弹供铁槌冲击射击;即使有子弹也没有用,因为针孔是生锈的;即使针孔是张开的,来复枪仍然没有用,因为枪上没有装弹药,很可能因为没给它备有弹药;即便备有弹药,它也被卖掉,换点钱买米吃,因为皇帝忽视应该发给士兵的粮饷”。这种军备水平,如何打得赢反侵略战争?清末的官场已烂到根,这令莫理循非常失望。

莫理循把自己旅途上的见闻,统统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伦敦出版,轰动了英国出版界。正是这本书为他赢得了一份差使——《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其后的十几年,他先后走遍中国17个省。甘肃的邮局和学堂、西安的咨议局、兰州的织呢局、哈密的小贩和叫花子、新疆的集镇、东北的鼠疫,无一不是他拍摄新闻图片和撰写新闻报道的关注点。他为中国留下了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给西方带去了一个变革中的中国形象,也让自己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身处20世纪初,莫理循已经感到清王朝大厦将倾,万劫不复。他预言一场严重危机为时不远,满族皇帝将会被推翻,一个汉族皇帝将会登上皇位。这段叙述,可能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一个政治人物在民国初年的所作所为。虽然莫理循此时还不认识他,但其后在中国的经历,与这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袁世凯。

推动中国参战:

在北洋政府当顾问的口子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挥师南下,与革命军作战。《泰晤士报》总能第一时间报出猛料:南北议和开始策划,宣统皇帝即将退位,清朝官员开始剪辫,甚至连孙中山身边外国顾问的名单、隆裕太后赐给袁世凯的菜谱也登了报。一时间,《泰晤士报》在远东销量大增。报社老总当然要把头功记到这些报道的撰写者——莫理循头上。

莫理循是从哪淘换来这些情报的呢?

多年来,莫理循必须想尽办法结交各种权贵,以便捕捉新闻素材,撰写独家报道。总税务司赫德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给了他很多帮助。每周三傍晚,赫德会在自家花园举行游园会,各国外交官及其夫人会应邀前来,欣赏铜管乐队演奏。久而久之,这里成为外交官们交流时事、沟通看法的场所。莫理循有幸跻身其问,结识各国外交首脑,并通过他们结识李鸿章、袁世凯、唐绍仪、伍廷芳、丁文江、梁士诒等中国官员及其随从、翻译、秘书、车夫等。难怪当时有学者认为,“莫理循可能是当时在中国交游最广泛的人”,甚至超过总税务司赫德、各国外交官和传教士。这个圈子给他提供了第一时间、独家、丰富而可靠的新闻资源。他在中国政界和新闻界的名声和影响力日渐增大,甚至可以动用自己的关系网鼓动日本挑起日俄战争,帮助英国平衡遏制俄国的扩张势头,平衡列强在华势力。

袁世凯看中的正是《泰晤士报》的国际影响力和莫理循广泛的关系网,于是授意秘书蔡廷干向莫理循透露大量情报,希望借莫氏的报道向世界宣传自己,赢得列强承认和支持,拉抬在南北议和中的身价。莫理循当然投桃报李,把袁描绘为对光绪帝忠心耿耿的大臣。可以说,他是康梁主导话语权的那个时代里为袁世凯翻案的第一人。

1912年的中国,天翻地覆。清王朝垮台了,孙中山的南京政权仅仅维持了三个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莫理循的命运随即发生重大转折。不久,他成为袁世凯政府政治顾问,并在22名外籍顾问班子里排位第一,不仅拿着比记者更优厚的3500英镑月薪和数不清的福利和补贴,而且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高层,了解政情内幕。当然,他必须进行职业转型,死心塌地为袁世凯出谋划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悉数卷入,无暇东顾,袁政府获得了振兴实业的黄金机遇。然而,1915年1月,日军借口对德宣战,突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未经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旦条约付诸实施,日本在华势力将扩展到中国中东部腹地,并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日方威胁袁世凯,不许泄露条款内容,否则兵戎相见。没有强大国力作后盾的袁世凯,只能虚与委蛇,求助列强。作为英国利益代言人的莫理循,当然不希望日本把势力扩展到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长江流域。1月28日,莫理循向袁世凯提议,把日本阴谋的真相公诸于众,迫使日本让步。原本还指望通过私下透露的方式博得列强同情的袁世凯,此时幡然醒悟,改变想法。2月5日,袁世凯会见莫理循,谈了1个多小时,透露了“二十一条”的完整内容。事后,莫理循很快将其整理成备忘录。于是,就发生了2月10日类似间谍接头的那一幕。莫理循的好朋友,《泰晤士报》驻京记者端纳拿走了那份备忘录。两天后,《泰晤士报》独家披露了“二十一条”。

消息一公布,国际舆论哗然。美、俄、英三国电令本国驻日公使向日本外务部要求,希望获知中日秘密谈判的内容,尤其是日本的条款。日本经不住国际社会的压力,就将其中较为普通的十一款以正式文书通知各国,隐瞒了其中的第五号内容。日本的官方表态蒙骗了列强,重新赢得了舆论主导权,北洋当局到底没能抵挡住日本人的压力,被迫接受“二十一条”。虽然莫理循没能挽回恶化的事态,但他依然赢得了中国政府的尊重。

尽管“二十一条”交涉失利,但莫理循仍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积弱地位。因此,他极力主张中国参加世界大战,加入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在给袁的备忘录中,他强调参战可以提升中国的世界地位,借此振兴经济。显然,对于饱受列强欺凌的旧中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良机。正如莫理循所说,“我实在渴望中国别错过这次机会,加入今后行将掌握世界命运的国家行列”。

为了扩大在华势力,日本政府反对中国参战。为此,莫理循一面先后向总统府和国务院提交建议,一面专程赴日游说,且向英、美、俄等国驻华公使宣传。1917年2月,美国对德宣战,战争形势逆转。北洋政府先是对德国的潜艇政策提出抗议,接着宣布对德绝交,收回德国在华的一些权益,并在多年犹豫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继美国宣战6个月后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莫理循几年来的“参战”努力终于实现。不过,此时此刻,他的“老上级”袁世凯已在一年前死去。

战争很快结束。中国得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莫理循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随团与会,并认真修改了代表团向大会宣读的说帖。虽然中国没有派出作战部队赴欧,也没能获得巴黎和会更多的发言权,但对于挨打多年的中国而言,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正在寻求结束奴役、走向自由的正确道路。莫理循无疑在其中贡献巨大,正如后人评说的那样,“此时的莫理循,既希望中国加入到英国一边以增加协约国的力量,也希望中国由于参战而改变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为自己取得应得的利益。他的双赢原则在中国参战问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遭受冷落,办图书馆:

莫理循在中国的最后岁月

莫理循经常强调优越感:“住旅店时,除了最好的房间外,其他房间我是不住的,如果只有一个房间,我就要占据房间里最好的床位,因为我认为荣誉应该给予我……如果只有一张饭桌,我理所当然要坐名分最高的位置,而拒绝在其他任何位置上坐。我的确礼貌而坚决地要求中国人承认我的价值地位……他们承认我的优越地位。”可是,这种优越感在当顾问的几年里荡然无存。他必须附和雇主袁世凯,逢场作戏,掩盖真相,歪曲事实,甚至有一种给袁政府装点门面的感觉。政治地位固然提升了,但心情更郁闷,处境更尴尬。他这个顾问,只是被人“雇来问问”;他的忠告,还不如报社的广告。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对现在的职务已经感到厌倦”。

在军阀混战的中国,莫理循无力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只有“躲进小楼成一统”,把他热爱收藏、热爱排场的个性发挥到极致。他把自己买下的一套位于今天王府井百货大楼南侧、价格750英镑的宅院进行了改造,腾出阁楼专门藏书。到1917年,藏量已达24000多册图书,110种期刊和报表,1000多种各类地图、画册和原始照片,大部分为国立图书馆无法找到的古籍文献,成为东亚规模最大的私人图书馆。一些政客、学者纷纷来此借书、查阅,从而把这里当作名流聚会之所。由于莫理循及其图书馆的名气,王府井大街也被洋人们称为“莫理循大街”(Morrison Street)。1949年以前,王府井大街南口路西店铺的墙上还钉着“莫理循大街”的英文路牌。

对政治心灰意冷的莫理循打算回国。图书馆卖给日本富商岩崎久弥男爵,成为后来享誉世界的东洋文库的前身。他带走的,除了出售款3.5万美元,还有年轻的妻子罗宾小姐,留下的,却是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力。值得欣慰的是,悉尼米歇尔图书馆获赠并收藏了莫理循的全部日记、信函和手稿,让我们能够重温他的传奇经历,以及那个时代的中国历史。

[尚古情怀]

酒具的历史

霍建瀛

酒是人类饮用历史极长的一种饮品,数千年来,那些随酒而生的各式各样的酒具绝非仅仅是酒的盛器,在它们身上还浓缩着历史长河中的时代痕迹。

原始酒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1979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中,发掘出了大量4000多年前的陶质酒具。其中包括发酵用的大型陶尊,滤酒用的漏缸,贮酒用的陶瓮,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考古工作者认为墓主人生前应是专职的酒具制造者。

然而,这并不是最早的酒具,专家认定在5000至6000年前的陶器中,就有装酒的器皿。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酒具中,早已空空如也,人们不知遭它所装载的酒类是随风而逝,还是化入泥土之中。人们甚至到今天也弄不清,数千年来可以汇成江河的酒出自何时,源在哪里。

在中国关于造酒的起源,一直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猿猴造酒”和“仪狄造酒”说。

前者说是山中猴子在洞穴中储存的花果自然发酵,生成了果酒。人类发现后受到启发,从猴子那里找到了酿酒方法。后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22世纪末的大禹时代,一个名叫仪狄的人,奉禹王女儿之命,研制一种饮品,作为女儿孝敬父王的礼物,因而酿制出了酒类。

神话般的起源传说,不仅没有解开酒的来源之谜,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酒像一个神奇的怪物,一直困惑着古人。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酒忽而被奉为神品,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忽而又被视为误人误事的祸根,遭到严厉禁止和无情鞭挞。

青铜酒具——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在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771年的商、西周时期,有大量青铜器出土,引起史学家们注意的是,各种奇形怪状的青铜器中,竟有一半是酒具。而在那个时代,青铜器的贵重程度不亚于今日之黄金。

古代青铜器主要用于制作兵器、礼器和乐器等重要器物。礼器是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同时也是拥有者身份、地位和等级的标志。

在商代,酒具不仅是礼器,同时也是奴隶主贵族豪华宴会的用品。青铜酒器按照用途可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等几大系列,每一种又有许多样式,还有许多动物造型器皿,如:虎、象、犀牛、牛、羊、鸮等。这与古人对自然崇拜有关,凶猛的兽类被认为是权威的象征,并有辟邪作用,而牛、羊等家畜则象征富有,并有吉祥含义(在古代祥、羊二字通用)。

青铜酒器,无论是动物造型,还是普通型,器身上都铸有精美花纹。除常见的饕餮纹(传说中一种好食的怪兽)、云雷纹(多为连接的回旋状线条几何图形)外,还有夔纹(龙形怪兽)、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装饰花纹的。商代青铜酒器,一般器型都比较大,高的可达50多厘米。

商朝人好酒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饮酒成风。商墓中酒具放置在比食器更为重要的位置,给人一种喝酒比吃饭还重要的感觉。

史书记载,商纣王曾修建过装满酒的池塘,不分昼夜纵酒取乐。灭商的周武王认为,是无节制的酗酒导致了商的灭亡,因此颁布了以死刑处罚饮酒者的命令,对酒具的制作也严加控制。然而无情的事实是,仅凭一道严厉的禁酒令,无法抵御酒对人的诱惑。就连周武王的后代子孙中,也出了不少酒色之徒,西周的末代国君幽王,也是个以纵情酒色著称的亡国之君。一个始自禁酒的王朝,最终也没能逃出酒的祸害。

繁华盛世出名品

不可否认,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封建时代,酒对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把国运的兴衰归咎于酒,是有失公允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而酒风之盛也空前绝后。开创大唐盛世的太宗李世民,就从未把酒视为洪水猛兽。他清醒地认识到开明的政治、繁华的经济、百姓的拥戴,才是立国之本。他非但不禁酒,还曾用美酒奖励救驾有功的少林寺僧人,允许他们破戒饮酒。在唐人看来,离开诗和酒,生活似乎就会变得乏味。生于唐朝的中国古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无不以饮酒著称。“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首描写唐代西北边境戍边将士军旅生活的边塞诗。诗人借酒抒情,居然可以在战事不断的荒凉大漠中,奏出一首绚丽多彩、豪情满怀的优美乐章,不能不说唐人对酒的体会和认识,确有超凡脱俗之处。

诗中提到的“夜光杯”是酒具中的名品,产于甘肃酒泉,该市因城下有泉,其味如酒而得名。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却是另一种说法。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大获全胜,汉武帝送来一坛御酒犒赏他。霍去病认为,打了胜仗功在全体将士,于是将酒倾于泉中,与众人共饮,酒泉也因此得名。该泉至今犹存,是酒泉市一处著名景点。

夜光杯,用玉石作成。玉质酒器历来被列为酒具中的上上之品。大诗人李白曾在诗中赞道:“兰陵美酒郁金香(一种带香味的药草),玉碗盛来琥珀光。”夜光杯原是周代时西域进贡的宝物,用润如羊脂的美玉制成,在月光下可泛白光。

酒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沟通东西方的商贸中心,产自西域的葡萄在这里加工成美酒,从西域运进的玉石则作成了夜光杯。

在唐代上层社会,除玉器外还经常使用金银酒具。朝廷也常用金银酒具赏赐给文武官员和有名气的诗人。1970年在西安南郊,一次出土了270件金银器,其中有不少做工精细的酒具,有的金碗重达400克。有个银酒壶,造型是按照游牧民族常用的装水皮囊制造的,可见胡文化在唐代影响之广。

1982年,在江苏丹徒县出土的银酒筹器,是饮酒行令的用具。由龟型座和一个圆筒组成,筒内装有银质鎏金酒筹50枚,上面刻有《论语》语录和酒令的具体内容,酒令包括“自饮”、“劝饮”、“处罚”、“放”等四项规定。这是唐代文人饮酒聚会时的游戏器具,用来决定喝酒方式,谁喝及喝多少。

陶瓷酒具——源于生活用具的回归

中国早在周朝时就出现过装酒用的瓷酒器,但那时的瓷器是介于陶、瓷之间的原始瓷,质地欠佳,无论是实用性和艺术性都与金属器具无法相比。中国制瓷业在宋代进入高峰期,但少有专用酒具,宋代人受唐代遗风影响,对金银酒器仍格外垂青。

宋代虽然瓷制酒具不多,但也有精巧之作。如倒装壶,它没有壶盖,装酒时从壶底一个漏斗状小孔注入,因斗管很长几乎接近壶顶,所以注酒后将壶正过来,酒不会从底部流出。另外,还有一种皇宫中使用的“鸳鸯转心壶”,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据说,曾有人把这种酒壶当成用毒酒害人的“暗器”,所以虽构思巧妙,但名声不佳,很少见到。

到公元14世纪中叶以后的明清时代,瓷制酒具几乎一统天下。金银玉质酒具逐步被高档工艺名瓷酒具代替,进入宫廷和上层社会,而物美价廉的普通瓷酒具则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一时期的酒具除更加注重实用性外,器型也变得小巧,这同古人饮的酒从淡到浓的变化有关。

中国烈性酒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13世纪前后的元代。在此之前古人饮用的都是低度酒,度数一般都在10度以下,所以能大杯大碗地喝。烈酒出现后,人们的饮酒量和饮用方式也随即发生变化,小型酒具应运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古以来人们赋予酒和酒具的那些光怪陆离的色彩也渐渐褪去,酒具在今天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通的餐饮用具。始自质朴陶器的酒具重受青睐。目前,在市场上售价极高的“酒鬼”酒,在包装设计上就采用了陶器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