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拧不开用热水:文化资源保护:树立“柔性”资源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4:48

树立“柔性”资源观

常 海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07 版)

  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一些人在对资源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比如过分注重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或硬性资源,而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文化资源等柔性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与开发和利用重视不够。对资源的片面认识往往导致资源依赖型发展,在自然资源枯竭后失去发展优势。因此,要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树立“柔性”资源观,即更加关注自然资源等传统资源之外的有形及无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文化资源等。

  科学取舍,善用柔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硬性资源由于能够直观地转化为产值,故而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但区域发展要做到厚积薄发、后劲持久,就要更加注重发掘、利用柔性资源,并将其“植入”硬性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同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也需要发挥柔性资源的独特优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突出了文化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也提示我们,对一个区域来说,既需要立足于矿产、土地等硬性资源来布局产业,更需要利用柔性资源,即当地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善于创意与经营的人力资源、充裕的资金资源、优惠而合理的政策资源等,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发展在主要围绕新型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展开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开发优势文化项目,这可以有效拓宽产业范围,将工业、农牧业与文化生态结合起来,形成农牧文化产业。应当看到,内蒙古文化资源的丰富性、悠久性、独特性较之全国其他地区毫不逊色。比如,内蒙古长调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全可以以此为核心,整合、打造独有的文化景观。在今后的发展中,只要科学取舍、转换视角,着眼文化、景观、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柔性资源,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就能从资源大区向工业大区、文化大区迈进。

  内建外引,丰富柔性资源。内建,就是通过科学规划,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硬件与软件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的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百年企业,打造在全国、在世界有影响的品牌,而品牌就是区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柔性资源,它可以吸引更多的柔性资源如人才、资金等。外引,则是通过优化环境,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吸引人才、项目、资金等落地。做好柔性资源的内建外引,可以达到“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优化产业布局的中心任务是打造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提出“靠城不入城,沿黄不入黄”,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园区整合、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等问题,并在财税、资源配置、土地等方面保持政策一致。在这样一个经济带内,不仅应发展依赖硬性资源的产业,还应开发利用本地柔性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这不仅有助于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会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惠及民生,巩固柔性资源。在区域发展中发掘利用柔性资源,一方面是为了扭转“竭泽而渔”式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比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种普惠式的文化福利。这种文化福利,是建构于文化资源之上的“柔性福利”。让民众享受到这种“柔性福利”,无疑有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内蒙古是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内蒙古经济社会要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实现多民族和谐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进行区域产业布局时尊重、保护、善用各民族特有的柔性资源,把文化、人才、资金、政策作为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黏合剂,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