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枪杀哨兵:血肉磨坊罗店,非常惨烈的淞沪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2:27:07
血肉磨坊罗店,非常惨烈的淞沪会战
博客:萨沙 - [查看博客原文] - 时间:2012-02-16 10:27

-


 

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的,尤其火力上差别太大,完全被日军压制。

一战时期已经证明,战场上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伤亡来自于火炮等重武器或者说多人操作的武器,轻武器造成的伤亡是很有限的。那么基本只装备轻武器的国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当时国军靠什么支撑呢,说实在的就是,就是靠意志力,靠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一股劲。中国自祸国殃民的清朝末年开始的百年国耻,让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他们愿意以死报国,宁死也不做奴役!

也许有的朋友看过一部电影叫做《三毛从军记》,说的就是三毛参加淞沪会战的故事。在一开始接受新兵训练的时候,训练的教官用浓重的山东腔说:日本鬼子大兵压境,我们是国难当头,这种关头谁也不能有一点犹豫,谁犹豫,就是他娘的孬种!

不错,真正的中国人都不是孬种,就连三毛这样的流浪儿也知道学岳武穆,跟日本鬼子拼了,更不用说那些五尺高的汉子了。

可惜现代战争意志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并不能决定一切。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此次淞沪会战真是非常惨烈,国军为此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

如果说德械师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是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进攻阶段。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全力阻止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上海的登陆。

这个阶段也称作反登陆阶段,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和悲壮。

尤其罗店的战斗号称血肉磨坊,是激战中的激战。

而另外日军主攻方向的宝山战斗也是激烈异常,号称人肉搅拌机。

单纯一句激烈,惨烈,也许你感觉不到什么。用冯玉祥的话来描述一下吧!冯玉祥十几岁参军,戎马几十年,什么惨烈的战斗没有看过,心肠也绝对的硬。但回忆淞沪会战,冯老将军悲痛的说: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无数部队填进去就熔化了!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

冯玉祥的话,可谓是当时最好的描述。

 

日本军部在得知上海的1万海军陆战队无法支持,随时可能覆灭以后,最终决定全力增援上海。

同时,中国这边也在总动员,调动全国军队向上海进发。

而两国动员运输的速度,可以最好的看出两国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

日军由于军力国力强大,对于军队的动员能力和运输能力远比中国强大的多,他的增援是非常快速的,基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中日两军正式在上海开战是8月14日,仅仅4天后的18日,本来准备要在青岛登陆作战的日军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共两个大队约1400人就已经赶到上海增援。

而1天后的19日,另一股也准备在青岛登陆的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2000多人赶到上海来。

这两股生力军都是非常完整的成建制精锐部队,这近4000人的兵力勉强帮助上海的日军稳住了阵脚。

要知道当时在上海主攻的国军不过是逐次赶到36师,87师,88师和98师一部,最终总兵力不过3万多人,后来也不过约5,6万人。

而日军本来防御部队则有1万人,加上一边处于坚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防御,1个兵相当于进攻的3,4个国军,占了极大的便宜。

而且除了日军海军陆战队自己装备的大量重炮和坦克以外,日租界虹口和杨树浦核心工事背后1,2公里就是黄浦江,上面停靠着日本联合监督第3舰队的30多艘战舰,重炮总数数百门之多,是极为强力的火力支持,在加上东海上面四艘日本航空母舰,以及台湾地区的大约500多架飞机的空中支持,也基本掌握的制空权。

实际上,日军这1万人加上后来增援的4000多人加上海空军的重武器优势,其战斗力已经和这6万国军相当,国军在短短4天时间想要吃掉他们是不可能的。

不过因为国军德械部队进攻的英勇凶狠,日军在5日之内丢失了所有次要阵地,伤亡数千人,余部全部退守到以基础核心防御工事中死守。

中国的炮兵,海军,空军也是尽了全力,空军甚至采用自杀性攻击,驾驶飞机直接撞向日本军舰。

而日本军部见上海危急,随即下令派遣部队,而由于日军上海指挥官长谷川清中将认为自己最多只能支持3到4天,根本无法支持到6天以后的2个增援师团的到来。日本军部被迫将已经准备起航的4000多精兵全部投入上海,虽然挽救了上海的日军,但由此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在华北的作战。日军登陆青岛是3个多月后的事情了,当时淞沪会战已经早就结束了。

 

在调动一部分部队紧急增援的同时,日军增援的主力2个师团和大量额外配属的部队也在一周内全部集结完毕,轻重武器和满足的弹药全部装船。

这两个师团在8月21日从日本启程,8月22日到达浙江省的舟山群岛(日军在此处占领了一个最北方的岛屿做中转站)稍作休整,准备23日即全部登陆作战。

这2个师团组成了所谓的上海派遣军,由著名的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下属藤田进第3师团,山室宗武第11师团以及大量配属部队,总兵力近10万之众。

 

当时国军已经有36,87,87,98师,中央教导总队一部以及其他各零散部队在上海市区,浦东和郊区一带,兵力也不过10万人。

此时蒋介石已经下了全国征调令,约22个师的部队逐步进入江浙两省,并且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进入淞沪战场。

相比日军集结部队和运送到战场的迅速性,由于中国各方面远比日本落后,单单运输上就差了一大截。

以9月份赶到上海的桂军来说,他们早在七七事变已经就开始行军,但一路堪称长征。他们需要徒步从没有公路的省内边远地区赶到广西交通枢纽之一的全州,一路上所有辎重全部靠士兵和民夫自己肩挑背扛。到了全州以后,乘船赶到湖南的衡阳。再从衡阳下船,坐火车沿着粤汉铁路北上到达武汉,再换乘轮船渡过长江,然后转火车沿着平汉铁路北上再转津浦铁路前往南京,到南京以后换乘宁沪铁路(当时叫做京沪铁路)辗转来到京沪一线,最后一段因为日军飞机轰炸,被迫在常州无锡下车,冒着日军轰炸急行军100多公里进入上海。

这种方式行军,让人也没有话说!

所以国军一方虽然早在日军动员之前就下了命令,直到开战一周以后,绝大部分国军还在增援的路上,有的部队直到淞沪会战打完也没有赶到上海。

不过虽然说国军增援部队前进相当困难,毕竟50,60万大军都在向上海前进,迟早会到达目的地。

日本方面登陆的这2个师团加上之前的海陆军战队也就10万人,两军战斗力再次被拉近了。

 

一方面是在上海的日军情况危急,一方面是国军大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开往上海。

这样一个难题就摆在松井石根面前,他的增援部队到底要怎么用?

松井石根这个老家伙当时已经年近60岁。他早在1898年就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参加过日俄战争,是日军现有高级军官中资历最老的一个,当时的军衔为陆军大将。

松井石根在日军中的名气不小,是一个很有名的军事专家,在军内享有盛誉。

在淞沪会战前的1935年,松井石根由于年纪较大身体不好,已经退出现役,实则等于退休了。

不过淞沪会战开打以后,日本军部考虑到松井石根夫人军事能力在陆军中是顶尖的,加上他曾经担任过驻上海武官,也曾经在关东军长期服役,对中国各方面有相当的了解,是所谓的中国通。

能力加上经验,看起来松井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淞沪会战开始以后,日本军部在8月将其重新征召加入现役部队,稍后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

 

这个后来在南京下令屠杀无辜平民的老禽兽的头脑不笨,一般来说真正的大奸大恶之人都是很精明的家伙,蠢笨的家伙就是想害很多人也不太容易。

他认为此时增援部队如果单纯去解救被围困的海军陆战队,恐怕是得不偿失的,等于把自己部队送到烧着火的锅中,必将陷入苦战。

 

那么此时不如凭借日军海军空军的优势,强行在国军后方登陆,切断一线作战国军和后方的联系,随后将其全部歼灭,占领整个上海。

----------------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他出身于一个武士家庭,曾经在陆军大学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是日军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淞沪会战期间松井石根已经60岁,退出了现役部队。但由于他对于中国尤其上海的情况最为熟悉,日本军部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后来因为纵容日军在南京屠杀,被远东国际法庭以反人类罪判处绞刑。另一种说法是日本皇族朝香宫鸠彦大将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主使者,松井石根是次要人物,但朝香宫鸠彦身份特殊,所以被美国人放了。

他的对手是陈诚,因为个子小又为蒋的一号爱将,陈诚也被称为小号委员长,大元帅袖珍版。


 

 

这个计划并没有太注重被合围的日军海军陆战队,而是采用的所谓围魏救赵,连自己人也不管,松井可谓非常的阴沉狠毒!

 

随即,在8月23日,松井石根指挥2个师团大军,在40多艘军舰掩护下,分别在长江岸边的川沙河口,黄浦江边的张华滨,蕴藻滨等处强行登陆。

这股日军战斗力很强,本来这两个甲种师团就已经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他们还有大量额外配属部队。

大家都知道,一个师如果额外配属一个炮兵营,同一个师如果额外配属一个炮兵师,战斗力会相差很大。虽然都是一个师,但由于重火力上的差距,总战斗力却可能相差四五成。

日军在师团本身强悍战斗力的基础上,配属了强有力的额外部队,包括:

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150毫米榴弹炮24门)       

野战第5、6、7、8、9、10高炮队       

独立攻城重炮兵第5大队(240毫米重型榴弹炮4门)       

迫击炮第4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       

战车第5大队(坦克共60辆)       

独立轻装甲车第8中队(装甲车17辆)       

独立机关枪第7大队(重机枪24挺)       

独立工兵第8联队       

独立飞行第6侦察中队(从华北航空兵团中调来)       

架桥设备两个中队       

渡河设备两个中队       

甚至还有一个野战毒气第7小队(排)。

别的不说,单单这个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的重炮,就比中央军中唯一一支德式重炮团10团还要厉害的多。

而至于240毫米重型榴弹炮,整个中国也找不出来可以和其正面对抗的任何一门炮。

 

所以说,这两个师团具有极为强悍的攻击力,可谓当时日军中最强有力的进攻部队。

 

这里还要破除大家一个错误的观念

很多朋友从字面理解日军师团,认为师团就是一个师,甚至有些无聊的抗战著作中就直接将日军师团翻译为师,其实并不是如此。日军的师团本来是模仿德国的大编制师,一个师团兵力高达2.7万人,如果加上配属部队一般超过3万人。

以二战时期来看,其实这就是一个军。

当时国军中最精锐的德械36师,87,88师这种部队,一个师满员不过1万5000人,等于两个师构成的一个军才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

 

所以很多时候,日军说出动一个师团打败了中国好几个师甚至军,我们好像觉得国军非常没用,其实,日军出动的是一个整编军,如果他单挑国军一个师的话,就等于以众欺寡,自然是会赢的。

 

此次日军等于一次增援到上海2个军。

 

有了这两张王牌,松井石根随即下令强行登陆:第11师团从浏河、第3师团从吴淞地区登陆。

松井给两个师团的命令为:

11师团的作战目的是切断上海和国军后方通道。该师团需要在浏河登陆后,除巩固其登陆场地外,先头部队应迅速占领罗店、嘉定地区,然后向南翔、顾家宅地区前进,从西面迂回上海,完全切断上海国军退路。一旦第11师团完成任务,上海就是一块死棋,还在上海坚持作战的10多万国军就像仁川登陆后的北朝鲜人民军一样,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上海也就丢了。

 

 

第3师团的目的在于打开攻击上海市区的门户,进而全歼在上海的国军部队。该师团在吴淞登陆后,要迅速占领宝山以确保该地区,这样就可以保证之后援军源源不断赶赴上海。站住脚以后,该市团需要立即攻击大场镇,以占领上海市以北地区,再发动总攻,彻底占领上海市区。

 

 

可以说,对于日军登陆以后的进军方向,蒋介石看的很清楚。

他立即重新划分上海作战序列,由张治中负责黄浦江岸守备,陈诚负责长江南岸的守备工作。

但此时张治中已经明显表示出不能胜任这样的重务,甚至在23日前后突然从南翔指挥部失踪,找了两天以后在在后方苏州找到。

蒋介石愤怒之极的将其解职,由陈诚接替。

后来由于到上海的国军部队数量剧增,日军又继续登陆了3个师团重兵,蒋介石将第三战区的淞沪战场分化为左翼,中央,右翼三个兵团,分别由陈诚,朱绍良,张发奎担任司令官。

其中压力最重的就是陈诚领导的左翼兵团,他们直接面对着日军主力的打击。

 

此时陈诚头脑还是清楚的,他迅速停止对上海市区的海军陆战队围攻,将主力部队后撤,全力阻止日军的登陆。

日军虽然分为几路登陆,但其战略核心为两个地方,就是罗店和宝山,其中罗店比宝山更为重要。

罗店镇只是一个面积仅有3平方公里的小镇,也是标准的江南水乡,镇上水网纵横,光是水路的码头就有6个。罗店镇在江南也属于大镇子,也是一个标准的商埠。全镇有几百家大小商铺,各种民居千间,人口有5万多人

罗店镇虽然比较繁荣,但这种镇子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江南可谓到处都是,也不算特别。日军为什么主攻罗店呢?

这是因为罗店镇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当时的罗店还属于江苏省,它地处江苏省的太仓、上海的嘉定、宝山三县中间,向南可达刘行、大场,威胁张华浜、蕴藻浜,让上海市区坚持作战的国军处于绝对的战略劣势。

向西可到嘉定、安亭,占领宁沪铁路线,完全切断国军一线部队退路。

----------------日军在小川沙强行登陆,这个小川沙口附近都是平地,日军以空军和军舰重炮掩护,国军根本无力阻挡。


 

 

 

一旦罗店及其周边地区被日寇占领,国军在上海市区作战也就完蛋了。

而罗店镇因为这个倒霉的战略位置,历史上遭受过九次战争的打击,包括明末倭寇入侵,清明军队鏖战,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等等。

罗店镇在历史上多次毁于战火,甚至还因为留发不留头,被清军屠杀过一次,全镇1600多人被杀。

不过这些历史上的战役都远远赶不上这次淞沪会战。

此次为了争夺罗店,中日两军皆投入重队反复争夺,罗店前后经过13次易手,两军在这个小镇附近几平方公里伤亡高达数万人之多。

抗战时有句著名的宣传语叫做一寸河山一寸血,着看起来似乎夸大,实际上却并不能说夸张。别的不说,就罗店镇来说,真正做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烈士的鲜血。

罗店战斗,也被后世称为血肉磨坊!

主攻罗店的为日军第11师团,该师团全部兵员都来自日本四国的四个县(香川、德岛、爱媛、高知),军队编组地在善通寺又称为善通寺师团,是日军最精锐的17个甲种常设师团之一。

第11师团成立于甲午战争以后,到抗战时期已经有40年的历史。

在1932年128战役时,第11师团曾经赶赴上海作战,对上海有一定了解,此次作为打头阵的日军增援部队。

师团长为山室宗武中将,该师团是日军序列中战斗力最强的10个师团之一。

 

而防守罗店地区的,主要为罗卓英的18军。

18军是后来著名的五大主力之一,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的部队,也是陈诚绝对的嫡系部队。

陈诚本人曾经在1931年亲自担任18军军长一职,这支部队也是他最心爱的子弟兵。

18军是一支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前后战胜过包括各股红军在内的各路敌人,其强硬凶狠的作风完全是在实战中打出来的。

这股作风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解放战争后期,18军其实已经在淮海战场被全歼。但在江西重新编组后,传承18军原有的凶悍作风,该部仍然在金门战役作为中坚力量,歼灭了轻敌的9000多解放军。

18军装备精良,人员众多,作战凶狠,历史上曾经下辖过8个师,目前下辖4个师,是国军的王牌部队。

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响,该部就奉命增援上海,当时陈诚就对18军这支嫡系部队的高级军官们语重心长的说: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全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

23日5时,日军的第11师团强行登陆川沙河口,当时此处国军守军仅有56师1个连兵力,自然无力阻挡。

但这个连仍然奋力抵抗,同时紧急向后方要求增援,他们和周边部队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极为顽强的节节抵抗。

小川沙河口其实没有什么险要地形,除了几条小河以外,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不过日军11师团登陆以后,每前进一段都遭到国军小股部队利用村镇、河堤工事的有力抗击,随后又遭到国军飞机的拼死突袭轰炸,登陆也不顺利。

直到午后,日军才到达川沙镇附近一带。不要小瞧这几个小时的死守,却为国军增援罗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日军在23日中午占领罗店镇时候,国军18军主力也离镇子不远了。

当时陈诚的嫡系,也就是中央军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下属的第11师,第14师,第65师,第67师已经全部到达上海苏州附近,但只有彭善少将的第11师到达上海郊区。

当天,陈诚命令第11师师长彭善在98师配合下,率领两个团乘着大雨发动反攻。当时这股约千人的日军刚刚占领罗店,由于大雨的影响,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国军的偷袭,全军都在镇中修筑防御工事和煮饭。

进攻的11师部队乘着大雨摸进镇中,偷偷的架起轻重机枪,然后突然射击。在机枪射击的同时,国军士兵每个营都组织一批敢死队,他们每人不带枪,而是带着几颗掀开盖子的手榴弹冲在最前面,其他战士跟在后面。

日军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国军机枪火力打懵了,他们的轻重机枪和排挤刚还击几下,就发现国军敢死队已经冲了上来。

当时国军敢死队员冲的很猛,他们基本不做躲闪,遇到枪弹也只是稍微曲一下身子。

可以说,日军火力还是很强的。短时间内,这批冲锋的敢死队员中被击倒一半人,但剩下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畏惧,一面冲锋,一面拼命扔着手榴弹。

一片片手榴弹如雨一样扔入日军阵地中,出发巨大的爆炸声,日军的阵地顿时乱了,火力也一下子弱了下来。

此时敢死队员已经冲到日军阵地前,后面的国军战士离阵地也不远了。

但日军训练有素,此时还是很顽强的,他们被打乱以后,很快恢复了射击。在日军92式重机枪的射击下,二线冲锋上来的国军战士伤亡不轻。此时敢死队员虽然冲入日军阵地,但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他们用手榴弹猛烈的向日军机枪火力点投掷,尽全力击毁日军火力点。当时国军老兵亲眼看到,一个国军敢死队员向日军重机枪火力点连续扔了两个手榴弹,因为地形不佳,一个被日军弹药手扔回来,一个爆炸以后也没有炸毁机枪。而当时日军机枪手也很顽强,在国军手榴弹连续打击下,他们仍然疯狂向国军冲锋部队射击。此时这个敢死队员只剩下2个手榴弹,眼见战友被日军重机枪扫射伤亡惨重,这2个手榴弹如果炸不毁这挺重机枪,战友们就都完了。他大声骂了一句:我cao你妈啊!一下子响了手榴弹,两手紧紧攥着,纵身扑向日军重机枪。日军措手不及,甚至连枪也没来及开,眼睁睁的看着他冲到面前,随着一声巨响,这挺重机枪和三个日本机枪兵报销了,这名敢死队员也光荣的殉国了。

国军士兵奋勇冲过这个被炸烂的重机枪阵地,全线冲入罗店镇。

 

两军一下子就杀在一起,此时日军的武器优势就发挥不了了。

上千人猛烈的拼刺刀,到处都是喊杀声。目睹战友敢死队员的勇敢壮举,哪怕懦夫也有了勇气。

国军战士此时如下山猛虎一般,双方激战几十分钟,日军在肉搏战中不敌,再也坚持不住,轰的一下跨了下去,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此战日军伤亡数百人,被生擒3人,还击毙工兵上尉一人,余者狼狈退出罗店镇。

国军占领镇子以后,发现日军煮着饭的行军锅就扔在大街上,饭还没有煮熟,可见日军退出有多么匆忙。

国军在打死的工兵上尉尸体上发现一份作战地图,上面标注了进攻的路线,由此国军知道第11师团主攻方向就是罗店。

 

此战打的非常猛烈,冲锋在前的敢死队员数百人基本没有幸存的。战后检查他们的遗体,发现他们很多人直到战死还保持着冲锋和投掷手榴弹的姿势。有的拿着已经打开盖的手榴弹倒在地上,人还保持着投掷的姿势,埋葬烈士遗体时,怎么也取不下这枚手榴弹,因为抓的太紧了!有的阵亡时还保持着怒发冲冠的冲锋姿势,一只手撑着地往前爬,而胸部早已被子弹击穿。

观之让人忍不住要流泪!

 

 

日军也没有被彻底打傻,随着部队登陆上岸的部队越来越多,他们的战斗力也在激增。

仅仅1个多小时后,他们集中兵力在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发动了对罗店的第一次反攻。

 

 

当时国军尚没有时间修筑工事,只能依靠罗店的大量民房死守。

好在日军重炮由于大雨并没有都开到这一线,此次射击的轻重火炮数量不多,而用的最多的是日军的掷弹筒和迫击炮,仍然对没有掩护的国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激战1个小时,日军一部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击破国军的防御,突入罗店镇。

日军装甲车的机枪对国军士兵有很大威胁,而国军也没有平射炮,无力将其击毁,一度被装甲车压制的无法抬头。

当时刚刚14岁的王楚英还是一个见习排长,少尉军衔,进入部队不过10天时间。旅长找到他说特务排排长周大鹏已经阵亡,让他顶上他的职务,带着特务排里面的战士去消灭冲入镇里的日军装甲车。

王楚英带着排里的战友们,利用镇内河流多,巷子多,日军装甲车视线不良的优势,巧妙的用集束手榴弹连续炸毁日军3辆装甲车。

激战到晚上,眼见损失太大,日军又不擅长夜战,加上装甲车又被击毁多辆,他们再也支持不住,再次垮了下去,罗店在23日当天没有失手。

旅长知道王楚英没有阵亡还打了3辆装甲车,高兴的说:你这个娃娃排长还有些本事。

-----------------------罗店成为一片废墟,国军在废墟中誓死抵抗日军进攻。日军为了争夺罗店使用了大量重武器,他们的坦克装甲其实也不厚,但为了掩护步兵甚至敢直接冲入镇内,被炸毁数辆。


 

 

 

日军战败吃了亏,居然拿普通中国老百姓出气。

当时得知日军登陆以后,中国空军奋力赶来轰炸,大批日机立即赶来。

战斗中,国军飞行员苑金函驾驶美制霍克3型飞机击落一架日机,稍后却被两架日机围攻,不幸中弹坠落。

苑金函当时左手被打穿,左耳被打掉,浑身是伤,流血很多。他勉强驾驶飞机在农田中迫降,降落的一瞬间被抛出飞机数米远。

附近两个中国农民将他救起,送到罗店附近的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

这个救护队由一个医生和八个护士组成,医生是中国红十字会罗店医院院长苏克已。

苏克已是南洋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为人非常忠厚老实,医德很高,在罗店非常有威望。

当时他看见苑金函伤重垂危,就立即将其送上卡车,准备送到上海租界医院治疗。

但没想到,日军一股几十人的侦察兵突然杀到,苏克已赶忙带着护士将范藏在一旁的猪圈里。

本来这些医护人员属于红十字会,是受国际法保护的。

可惜日本禽兽自从登陆以来四处随意杀人,哪管什么国际法。日军刚在川沙口登陆,就是开始四面乱杀中国平民。随便举几个例子,看看日本畜生的暴行!

在登陆口附近的三桥村石家宅,31名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被日军赶到坟场,用铁链拴在一起,然后身上浇汽油,用火活活烧死。

 

赵家宅农民赵志冲带着即将分娩的妻子和2个孩子逃到淬杨坟躲避,不料孩子受惊吓哭,被日军发现。几名日兵对着这手无寸铁的一家老小又是开枪、又是用刺刀戳军刀砍。一个孩子一个被砍去头颅,另一个被拦腰砍成两段。更为残忍的是即将分娩的赵妻惨遭日军剖肚,没有来得及出世的婴儿被日军用刺刀挑出来甩来甩去作乐。

 

 

在合建村蒋家宅,十多名大人小孩被日军枪杀,8岁女孩王佩英目睹日军暴行后,受到极大惊吓,独自逃到田野里,过了几个月的野人生活。当乡亲们找到她时,她面黄肌瘦、眼珠深陷、满头白发,所以后来被称为罗泾的白毛女。

此次连红十字人员也没能逃过日本野兽的屠杀。

他们先是要求苏克已给他们带路,遭到拒绝以后,这些日本兵又要强奸女护士。

见这种暴行,连一向老实温和的苏克己都忍无可忍,愤然用手中的急救包砸向日军士兵。这股日军士兵大怒立即开枪杀人,将苏当场打死,又开枪杀死了3个护士,余者侥幸趁乱逃走。

更令人发指的是,由于兽欲没有满足,日军余怒未消,又将苏克已的遗体砍成6段,整个现场惨不忍睹。

所以说,未来的南京大屠杀并不是偶然,日军基本就是一路从上海杀到南京的,亏日本右翼分子还有脸面否定南京大屠杀。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登陆不到100天的时间里,仅罗径乡一地,就有2244无辜平民被日军杀害,占当时乡民数的80%。房屋基本彼烧光(约10908间),妇女被强暴者数以百计。后来,罗径人民把农历七月十八日定为总忌日,要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这笔血债。

屠杀红十字会人是也不是第一次了,日军飞机还曾经公然俯冲扫射 顶部有显著红十字标志的救护车。

南京大屠杀只是在军方高层指示下,日军官兵一次集中发泄兽性的杀戮狂欢而已。

而躲在猪圈的苑金函也被日军发现,由于看他已经昏迷,日军认为他已经死了,就当胸刺了他一刀,当时范已经重度昏迷,没有任何反应,不然估计也是被大卸八块的结果。

日军走后,范才苏醒过来,目睹孙克己等人牺牲,范泪流满面。他自己奋力爬了一段路,好运气让他遇到两个中国农民。

这两个农民将他扶起来,冒着日军轰炸送到国军阵地上,接着又送到后方。

后方的医生发现苑金函身上有30多处伤痕。

苑金函后来恢复了健康,继续在中国空军服役,成为飞虎队第三大队中方大队长,击落多架日机,直到抗战结束。

而罗店人民在战后也为临死不屈的爱国医生苏克己,修了一个纪念碑!

日军从登陆一来,一路就开始屠杀,见了男人基本开枪打死,见了女人就试图奸淫。这种禽兽的举动,更增加了中国老百姓的同仇敌忾。

 

 

在击退日军反攻以后,国军这方面赶快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应付日军下一次进攻。

可是上海海拔仅有4米,到处都是河流,全市水位都很高,刚挖到1米就有地下水冒上来,只勉强修筑了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

好在当地中国老百姓都非常支持国军,日寇的暴行也让他们对小鬼子恨之入骨。

他们冒着日军的炮火将沙袋,水泥,木头,甚至钢板送到阵地上来,一些老百姓还主动帮助国军修建工事。

最终2小时就修建好了野战工事,但没想到刚刚放下锄头,突然遭遇日军火炮的轰击。

此次开炮的日军火炮50多门,当场就有上百名国军士兵伤亡。

没想到,此次炮击不过是整整5天5夜激战的序幕,也是13次争夺的前2次而已。从此次开始,日军的大小口径火炮炮就再也没有停过!

 

 

24日到26日,日军登陆第11师团大部在登陆点站住了脚,随即集中重兵连续发动了5次强攻。

头一次强攻,日军就用重炮将镇内上千间民房轰塌大半,国军简易阵地也被轰毁大半,一次发射炮弹高达近万发,这种炮击强度是淞沪会战以来空前的。

由于国军阵地无法挖得很深,因此在日军火炮密集打击下伤亡很大,大部分阵亡的国军战士都是被火炮杀伤的。

驻守其中的国军一个主力营伤亡殆尽,大部分殉国战士都被炸得支离破碎。

日军以几个大队上千重兵在坦克掩护下全线冲击,镇中国军伤亡过大,仍然顽强抵抗。

可是日军的坦克上的火炮挨个将国军的重机枪击毁,日军掷弹筒和迫击炮的炮弹如雨点一般砸在国军轻机枪和普通步枪兵的身上,眼见就守不住了。

国军外围部队奋力向镇内中,但又被日军远程重炮的火网拦截,一时间也充不进去,罗店被日军攻陷。

为此18军67师师长李树森因为指挥不利被蒋介石撤职查办,由后来大名鼎鼎的副师长黄维接任。

黄维上任以后,立即命令201旅旅长蔡炳炎率部夜袭,这是一个重任。

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率领所部5000人随即强攻罗店。

蔡炳炎是黄埔一期生,安徽合肥人,到抗战时期已经戎马13年时间,是坚决的抗日派。他在赶赴淞沪战场之前就对该旅官兵们说:我们201旅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

由于日军炮火猛烈,国军过早开火会暴露目标,蔡旅长下令等到日军靠近50米再开火,然后立即冲锋。

但日军经过第一次被偷袭,已经有了很高的警惕心理。

国军在进攻途中即被日军发现,随即一顿150毫米重炮弹飞来,大地都被震动,四处弹片横飞,国军进攻部队遭受相当的伤亡,一大批战士被炸得满头满脸都是鲜血,一些当场殉国,一些在地上呻吟翻滚。

一些老兵回忆道,他们亲眼看见身前的战友被重炮炮弹一下子炸成两截,肠子被炸得的拖出十几米远。

伤亡虽大,却没人后退,国军还是突进日军阵地400米处。

由于日军火力很猛,到了这个距离一时间就冲不上去,双方在这么很近的距离激烈对射,子弹像泼水一样迎面飞来,战后发现日军几乎每个散兵坑都有几百个弹壳。

蔡旅长眼见战况紧急,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自率领1个营及特务排冲锋,试图一鼓作气打开缺口。

要知道,在日军这种火力下,不要说冲锋,就算是把头抬高一点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个营在蔡旅长的亲自指挥下,居然奋力冲出了一个缺口。可是激战中,蔡旅长被日军发现,子弹密集的射过来,他本人胸部中数弹,立即倒地不起。

当时周围的卫兵扶起他准备将其抬到后方急救,蔡旅长却不愿意下阵地。由于他伤重已经无法说话,他用手势阻止卫兵抬他,一面用手势指挥部下继续作战,直到停止呼吸,时年35岁。

这是开战以后国军继黄梅兴旅长后,第二个殉国的将军,国民政府追赠蔡炳炎旅长陆军中将军衔。

旅长的殉国鼓舞了201旅官兵斗志,他们含着誓死为旅长报仇的口号,拼死突击,一举冲破日军防线,终于在该日收复罗店。

当时罗店镇内除了残垣断壁以外,到处都是中日两军士兵的尸体,镇上河流里面满是鲜血,几乎成为了血河,整个小镇已经面目全非。

 

日军方面虽然失败,不过罗店是他们必须要占领的要地,自然不会坐视国军的成功,他们很快又组织部队发动进攻

 

由此中日双方在罗店拉锯,

27日,日军在火炮掩护下再次冲入罗店,18军军长罗卓英眼见形势紧急,亲自赴一线指挥,期间几发机枪子弹射过来,击倒罗的一个卫兵,罗本人被差点中弹。

在军长亲赴一线的激励下,短短几个小时后,罗店就被国军拼死反攻击退。可惜国军还没站住脚,日军又再次强攻打入罗店。

此时11军4个主力师中的67师和11师加上不属于18军的98师都已经伤亡近半,实在无力反攻。

好在18军主力16师霍揆彰部正好此时赶到,有了这支生力军,又可以再反攻了。

此次突击主要由师参谋长郭汝瑰指挥(他是◆潜伏的间谍),他使用一个团正面强攻,一个团背后突袭。

郭汝瑰有郭矮子的外号,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在当时是国府最有名的军事智囊人员之一,深受陈诚的器重。

郭汝瑰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了,但刚到战场不久,就被凄厉的战况惊呆。

当时日军重炮几乎整日整夜疯狂射击,一到晚上整个天空到处都是日军曳光弹的痕迹,就像节日时候放的烟火一样。

在日军重炮猛烈射击下,国军虽然修筑了一些野战工事,却不足以抵抗这么大口径的炮弹,伤亡还是比较大的。

日军重炮炮弹爆炸可以覆盖几十米距离,一炮就杀伤几人到几十人。

往往一个营经过一个白天的轰击,到了晚上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连了。

目睹前面的国军部队被日军重炮轰击,却不敢集中火炮还击,初来乍到的郭汝瑰感到很不可思议。

于是这个师参谋长郭汝瑰下令将全师仅有的山炮营8门山炮集中起来开火,全力掩护部队夜袭。

但没想到,这8门山炮刚刚齐射了不到3分钟,刚打了100多发炮弹,就被日军发现了国军炮兵阵地。顿时日军各种口径几十门火炮的炮弹劈天盖地般飞来,用郭汝瑰自己话来说,就是突然下了一阵炮弹雨。

好在当时是深夜,当时炮兵技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先进,日军只能根据声音估算,所以对国军炮兵阵地位置的判断不太准确。日军第一轮大部分炮弹没有击中,只有几发炮弹落在国军炮兵阵地上,把这个这个山炮营炸死炸伤了十多人,万幸的是8门火炮没有一门被毁。

如果是白天,恐怕这个营一下子就完了。

山炮营官兵赶忙将火炮移走,好在山炮可以迅速拆卸移动,几分钟时间就全部移走了。但就这短短几分钟时间,国军炮兵阵地附近留下了大大小小几百个炮弹坑。

师长霍揆章见状心疼地批评郭汝瑰说:参谋长,以后不能再这样拼了,我们是劣势装备,就这点家当。都打烂了,下面就没有了。

郭汝瑰以后再也没敢下令火炮集中使用!



 


 

------------------18军不愧五大主力之一,此次打的非常顽强,任你轰炸炮击冲锋,就是不退。由于国军重武器不足,仿德式的手榴弹居然成为突袭的重要武器,老萨还写过一篇它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


 

这样一来,进攻部队就缺乏火炮的掩护,16师夜袭日军部队没有成功。

正面突袭的83团被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拦住,唯一的桥梁被日军重机枪火力封锁。国军拼死冲击了几次,在桥边伤亡了200多人,却没有能够冲过去。

而侧面包抄的79团则负责突入日军背后,却也被一条小河拦住。由于水流湍急,又没有桥梁,最终他们用门板,板凳等搭了一个浮桥,勉强过去了一个营。

这个营乘夜突袭,一举捣毁了日军一个联队的司令部,缴获了大量辎重,毕竟兵力太少,不敢继续前进,在一处竹林隐蔽下来,等待命令。

郭汝瑰知道这个情况已经是几小时之后,他知道一个营没什么作用,命令79团赶快撤退。没想到传令兵在路上被日军火炮炸死,最终只有79团没渡过河的2个营退了下来,第3营没有接到命令。作为军人,他们虽然知道情况险恶也没有撤退,结果在天亮以后和日军主力遭遇,日军飞机也赶来轰炸。

该营奋力突围,结果第3营营长阵亡,该营伤亡过半。

 

 

战到28日中午,罗店还在日军手中。

而此时的日军11师团也遭受了惨重伤亡,无力继续进攻,双方由此对峙了10个小时之久。

罗店丢失,整个上海战局动摇。

在得知罗店丢失以后,蒋介石恼怒的下手令给陈诚,要求立即夺回罗店,不然军法处置。

陈诚接到命令以后汗流浃背,立即下令给他的嫡系18军军长罗卓英:拿不下罗店,我们两人都把脑袋交到校长那边去!

罗卓英急调18军和新赶来的五大主力74军王耀武51师在29日发动强攻,日军此时已经在罗店集结了重兵,但74军号称抗日铁军,又怎么是好热的。

两军上万重兵在罗店附近几平方公里内拼死厮杀,到处血流成河。

74军51师王耀武部作为一支主攻部队使用,王耀武很聪明,他先命令一个营乘夜色佯攻,这个营突入罗店南侧阵地,用各种轻武器猛烈扫射,并且冲上去拼刺刀。日军措手不及,慌乱中拿起武器四面乱射,慌成一团,还伤了不少自己,同时日军大部分火力点都在盲目射击中全部暴露。

王耀武则命令那个营赶快撤退,日军吃了一个亏,恼羞成怒,随即派兵追击。

随即74军集中优势火力向日军阵地猛烈开火,将追击日军杀伤大半,然后突然反攻猛烈攻击日军阵地,并组织夜袭,双方激烈夜战。

 

当时战斗无比激烈,甚至连团长一级指挥官也参加肉搏战,用手枪向日军射击。

双方杀红了眼,一些士兵甚至互相搂抱在一起厮打,戳眼睛,咬喉咙。小小的罗店四面都是喊杀声,肉搏声。

 

国军奋力进攻,终于在当日再次占领罗店。

日军随后发动反攻,日军大量飞机像乌鸦一样,几乎贴着树梢飞行,四处疯狂投弹,整个罗店成为一片火海,根本呆不住人,全镇已经找不出一栋好的房子,罗店再次失陷。

经过长达10天激烈的战斗,日军第11师团勉强占领了罗店镇,但双方阵地近在咫尺,日军还随时可能遭遇国军反击,阵地并不稳固。

 

9月2日当天,国军又准备反攻罗店,不过当日却得知宝山失陷的消息,那么此时淞沪的门户已经洞开,罗店侧翼也被日军威胁,再使用这么大的代价反攻罗店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只需将兵力集中在罗店附近一线即可有效组织日军11师团的前进。

 

后来日军11师团士兵回忆罗店战役说道:我们把罗店国军的阵地称作白色铁墙。这半个月来无论是炮击还是轰炸都不起作用。我们原以为他们修建了坚固的要塞,占领他们的阵地以后,发现只是一条有半米深水的战壕!

 

日军在罗店勉强站住脚以后,随即集中上万兵力强攻罗店附近的国军。

当时国军调集最精锐的部队防御罗店一带,比如号称第六大主力的胡宗南的第一军。

双方拼死争夺,国军誓死不退,往往一个阵地打光了才被日军占领,而晚上又被国军增援部队反击夺回。

这两个师团的日军都是甲种师团,配备大量重武器。他们不但出动重炮,飞机,坦克反复冲击国军阵地,还是用橡皮快艇沿着水道四面突进和骚扰。

而国军沿着水道设伏,这些橡皮艇纷纷被击沉。

当时战斗最为激烈的是胡宗南的第一军阵地,这是日军主攻的方向。

第一军也是国军主力部队,常驻西北对付当地各路诸侯和红军,下辖第1师,第78师,都是久经战阵的军队,很有战斗力。

此次本来是奉命增援宝山的第6师,可是该部在日军轰炸下行军困难,刚走到刘行附近,宝山已经失守。

于是该军奉命防守罗店附近的杨行,蕴藻滨,纪家桥一线,就在罗卓英18军的侧翼。

结果当晚刚到阵地,抢修了一夜工事,还没来得及修好,第二天日军就杀到。

这路日军火力更为强大,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军在的蕴藻滨一线正好在日军舰炮射程内,日军203毫米重炮一炮杀伤面积高达400米半径,第1军遭受很大伤亡,但又不能不守。

他们只能依靠上海群众乘夜色送来的木板,钢板修筑成简易工事死守。

白天阵地被日军火炮摧毁,晚上修筑好,第二天再打,再被炸毁,再修。

面对日军海陆军打击下,第1军奋力死守,每个阵地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日军也遭受很大伤亡,双方阵地犬牙交错,仅仅相距几十米远,互相都能听得到说话,但日军就是攻不进去。

由于日军强攻伤亡惨重,官兵普遍有了恐惧心理,不敢随意冲锋了。

此时日军居然开始土木作业推进,靠挖战壕一点点的接近国军阵地。

聪明的第一军士兵们就用绑腿绑上手榴弹,然后扔过去,巨大的威力顿时可以将日军战壕炸塌。

当时伤亡大到什么程度,第一军一个营400多人打了几天就剩100多人,四面问一下, 居然还是伤亡最轻的一个营。

当时旅长问能不能顶住,需要不需要增援?

该营营长知道旅长也就剩下一个警卫营,就说:我们顶得住,给其他部队吧。

-------------------上海附近很多小河阻挡了日军推进,但日军工兵部队很多,单靠这种小的自然障碍,是不可能长期阻挡日军的。


 

 

经过20天的激战,胡宗南第一军这支号称第六大主力的精锐部队拼死守住了阵地,阻挡了日军从罗店继续挺向大场的意图,但伤亡极为惨重,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从旅长一下超过百分之八十,仅以最精锐的第1师为例,2个旅长中的刘超寰旅长负伤,4个团长中杨杰团长,李友梅团长阵亡,王应尊团长负伤,而78师伤亡也和第1师类似,整个军基本全部打光了。

由于四面友军都很吃紧,胡宗南也没有向上级一味叫苦,只是咬牙死撑。

在增援部队陶峙岳的第8师赶到的时候,胡宗南才松了一口气说:跟你老兄说实话,你们要再迟一天到,连我都要拿刺刀上去跟小鬼子肉搏了。

此战以后,第一军元气大伤,被迫返回嘉定补充了数千陕西,江西新兵,稍后又参加了包围蕴藻滨以南,苏州河以北的战役,再次伤亡过半。激战以后,这个号称第六大主力的第一军基本伤亡殆尽,相当于整个换血一遍,活到淞沪会战后的战士不足百分之十。

 

第1军如此,边上18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再回到郭汝瑰这边,他所在的14师奉命撤退到罗店附近的南塘口,北塘口一线。郭被临时任命为42旅旅长一职!

从9月13日开始,42旅成为日军主攻方向。日军重炮轰,飞机炸,其中一发炮弹准确的穿入郭汝瑰的指挥部爆炸,房子差点被炸倒,幸运的是指挥部中十几个人居然无一受伤,郭汝瑰说是神仙保佑!

当时日军攻的很猛,往往首先炮击1,2个小时之久,炮击刚一停步兵就冲上来,跟着步兵一起冲上来的还有步兵炮,平射炮和坦克装甲车,这些火炮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是专门打击国军轻重机枪火力点的。

国军机枪只能射击几十发就立即转移阵地,导致火力中断。轻机枪转移阵地还容易,重机枪40,50公斤,转移谈何容易,往往被日军火炮打掉。战后统计,全旅36挺重机枪只剩4挺还能使用。

但就是这样也要打,机枪不行就靠步枪,手榴弹。迫击炮部队打几炮换一个地方,甚至连炮架也不敢用,像日军掷弹筒一样,用手托着炮口打。这种打法精度会下降,但便于转移阵地,拎起来就可以跑了。

这样日军被国军干下去以后,马上立即再次炮击,然后步兵再冲。

郭汝瑰命令一个团顶在一线,另外一个团作预备队。如果一线阵地失手了,郭就立即将预备队派出一个营发动反攻,将阵地打下来。

可是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料,郭汝瑰本以为顶在前面的团至少能坚持一天,却没有想到日军攻势太猛。留作预备队的那个团,只冲了三次就冲光了。

郭汝瑰外号郭矮子,平时以冷静沉着,足智多谋闻名于全军,据说是泰山崩于前也不动色。

可是此时的郭汝瑰手上无兵可用,眼见日军攻打过来,顿时急得满头大汗,汗水沿着钢盔流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这时候突然看见84团1营营长宋一中带着一个营败退了下来。

郭汝瑰认为宋临阵脱逃,下令将宋绑起来,准备枪毙。

宋营长见状求饶说愿意戴罪立功,不要枪毙他。

郭汝瑰命令将宋营长放掉,宋见后退是死,冲也是死,玩命的带着部队冲上去。日军刚刚击退国军进攻,做梦也没想到国军几分钟之后又有一次进攻,被国军一举占领阵地。该营伤亡也不大,仅有几十人,宋营长自己毫发无伤,运气真是非常的好。

可是这样终究支持不了太久,这种防御战国军日军伤亡都很重。

眼见部队已经不剩多少人,主力团84团团长找到郭汝瑰,要求撤下去,不然42旅眼见就是全军覆没。

郭不同意撤退,让他们撤走,自己留下,还写了一份遗书交给师长并且将自己手表摘下让其交给自己妻子作纪念。

这个84团团长看到遗书非常羞愧,面红耳赤,再也没提后撤一事,立即返回前线继续作战。

郭汝瑰也亲赴一线指挥!

当时在日军进攻下,14师由于兵力不足,被迫逐渐靠拢防线,周边三个旅逐渐靠在了一起,固守核心阵地。

由于伤亡惨重,郭汝瑰埋头指挥一段时间后猛然见发现,他的指挥部外几百米处居然还有阙汉骞和胡琏这两个旅长,三个旅长都挤在一起,可见当时伤亡有多么大。

最终激战七天七夜以后,9月19日,18军14师42旅最终奉命撤退,由第4军接防的时候,全旅8000多人仅仅剩下2000多人,而且还有一半都是伤员和在不参战的炊事员,整个旅基本拼光了。

 

由于国军这样顽强的防守,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敌。

就算是日军第11师团如此精锐强大的部队,有完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居然只向罗店以西以南推进到了不到3公里,相当于每天仅仅前进几百米,而伤亡却极为巨大。

 

本来日军官兵受训的时候是,一顿火炮以后立即冲锋,尤其冲锋时候小队长之流一般冲在前面。大家看电影《平原游击战》,老鬼子中队长松井在士兵都卧倒的情况下,自己第一个站起来,举着指挥刀挺直着胸部往前走,还高喊着:前进。

这不是虚构的,至少淞沪会战以前,日军军官都是这样。

现在经过这样的血战以后,日本没有改变的作战方式,丢掉了所谓皇军的荣誉。

日军每次冲锋至少等到火炮射击30分钟以上,而且冲锋一旦遇到国军拦截,立即卧倒或者后撤,继续调用火炮轰击。而敢于冲锋的小队长基本都被打死了,剩下的中队长小队长已经不敢冲在前方。

如果换成一个月前,日本士兵肯定会骂长官无能,耻辱,但现在他们也不认为军官有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日军从上到下已经不怎么敢冲锋了,被国军打怕了。甚至一线指挥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往往安排班长之流跟着新到战场补充的小队长,为了就是一旦他们冲锋就按住他。因为这时候冲锋,士兵们是绝对不敢跟进的,冲上去的只有小队长一个人,等于送死了。

 

 

 

罗店一线的血战远远超越了松井石根的预计,本来想突袭一举击溃上海国军,没想到却成为拉锯战。此时在上海登陆的日军虽然已经高达10多万人,配备火炮300多门,坦克装甲车200余辆,支援飞机也有200多架,但这几周以来却遭遇了惨重的伤亡,各线进展不大,实际处于被国军分割包围的态势下。

日本军官是最注重面子的,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向友军或者后方要求支援。

松井这支老狐狸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认为依靠现有兵力不足以击溃上海国军,甚至继续打下去还有可能被国军歼灭。

他再次向日本军部要求增兵。

日本军部经过再三商讨,最终决定继续增援第9,第13,第101共3个师团和包括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攻城重炮第1联队等在内的大量炮兵。这样上海日军数量增加到20多万人,已经接近在华北作战的日军数量了。

这3个师团部队从9月下旬到10月1日前后全部到达上海,在得知日军增援大军赶到以后,陈诚认为罗店地区阵地完全被摧毁,已经无法继续防守,随即下令全部撤退出罗店,转移到蕴藻滨右岸的二线阵地继续防守。

由此,历时1个月多的罗店战役结束,国军伤亡3万人,日军伤亡1万多人,11师团43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亦被击毙,一共伤亡5万人。

此战11师团伤亡近半,元气大伤,以至于没有参加后来的南京战役,被送回国内休整。

 

战后记者进入罗店镇,发现整个镇子全部成为废墟,没有留下一座好房子,残余的墙壁上布满了枪眼。

-------------------日军经过苦战,攻占吴淞炮台,宝山附近的激战国军基本是有死无退,很多部队全军覆没。


 

 

 

 

日军除了主攻罗店以外,一部以第3师团为主力登陆吴淞口的吴淞码头。

第3师团也叫做名古屋师团,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17个常设师团之一。

他的历史比第11师团还要长,经历过日军历史上所有大战,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山东事变等。

当时的师团长为藤田进中将,这个师团也是之后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

结果该部前锋第6联队遭到上海警察总队、第11师1个团、教导总队第2团的有力抵抗,当日仅仅推进了不到3公里。

日军第3师团第3旅团在23日于吴淞口外1.5公里的铁路码头和张华滨强行登陆。

在登陆前,日军军舰40多艘已经猛烈炮击,将此处国军阵地大部分击毁。日军原以为这样一打,国军这些非正规军肯定会放弃阵地逃走了。

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登陆时,在此处的上海保安总团,警察总队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

这两支部队战前不是正规军,战斗力不强,但作战意志极为顽强。

当时守军被日军密集的炮火压制的无法抬头,可是守军不怕死,拼死还击,一度将日军压制在滩头。国军重机枪部队为了发挥火力,居然将机枪架设在房顶上,向登陆日军猛烈射击。

要知道,这种打法基本等于自杀,屋顶上是非常明显的目标,日军那么多火炮,随便一炮就打掉了。

日军火炮还击,飞机也扫射,重机枪被迫一会对地射击,一会对空射击,就这样居然也击落一架日机。

而在日军炮火下,国军伤亡很重。连长,营长都亲自到一线开枪开炮了。

上海保安总团第二团中队长(连长)杨俊回忆,当时日军以集团形式从滩头冲锋过来,形式十分危急。

他连的重机枪射手不幸中弹阵亡,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亲自在屋顶上用重机枪射击。前后用马克西姆重机枪打了整整3条弹带(每条250发),把密集冲锋了日军打的血肉横飞,一片狼藉,败退了下去。马克西姆重机枪威力巨大,日军以此冲锋就被杨连长杀伤了200多人,遗尸近百具。

这可不是打电子游戏抢滩登陆,是有极大生命危险的。

射击期间,日军子弹如雨点一般打来,重机枪射手为了发扬火力根本不能躲避,每分钟都有中弹数十次的危险。除了枪弹以外,日军还连续用92步兵炮和小口径速射炮向杨连长所在房屋射击十多发,但由于此处房屋比较坚固,并没有将房屋打垮,其中几发炮弹还没有爆炸。

杨连长由此在上海打了三个月的仗,连续50多天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这样一直坚守到下午,整个吴淞镇被完全轰成了焦土,日军才勉强占领了滩头阵地。

 

而张华滨作战更为激烈,因为此处是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而根据当时军官回忆,中央教导总队有第2团紧急增援张华滨一线,同日军第3师团主力硬碰。

中央教导总队虽然号称德械装备,但第2团却基本没有德械武器,都是国产装备。

在日军重炮和舰炮轰击下,教导总队2团伤亡巨大,在冲往张华滨的路上,很多战士被日军舰炮轰碎。

日军第3师团上万兵力面对2团不过3000多人,血战数日,就是无法前进。

但教导总队2团死守了2天1夜,也基本全军覆没。上去的时候整整一个团数千兵力,整齐的德式钢盔,清一色的崭新武器,最终撤下来的时候最完整的就是一群挑着担子的炊事员,其他每个班至少伤亡二分之一。

这还是因为当时日军飞机四面轰炸,根本没有一个炊事班敢于开火做饭,该团炊事班全部留在后方,这才得以幸存。

 

 

8月24日,日军强攻占领吴淞炮台和宝山,主力进攻狮子林一线。

但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当晚罗卓英指挥18军在98师等部队配合下发动夜袭,一举夺回宝山,吴淞镇。日军差点没站住脚,被赶下了黄浦江。

之后一周,中日两军就在宝山,狮子林,张华滨一线拉锯战。

 

 

之后日军又被宋希濂指挥的36师1个团,87师1个团,钟松补充旅的1个团,在24日、25日的夜间连续反击,将其重创,两军在吴淞镇附近对峙。

国军以吴淞炮台,狮子林炮台为炮兵阵地,不断袭击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

 

 

日第3师团由张华浜以第68联队在海军舰艇及空中火力配合下,再次进攻以北的吴淞镇,于8月31日攻占了吴淞镇。随之,该联队即再次攻向宝山城。

当时宝山四面被日军合围,18军98师583团第3营500多人本来有机会撤退,但他们奉命死守,没有一人撤退。

姚子青为黄埔6期生,当时为中校营长。

9月5日下午日军68联队强攻宝山城,姚子青营长率领全营坚持了一天一夜。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姚子青见日军兵力太多,无法顶住,决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能打多久是多久。他对部下说: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

最终全营在巷战中全部殉国,仅有二等兵魏建臣奉命突围出城向上级报告得以幸存。

日军进攻的68联队伤亡也很大,联队长鹰森孝本人也中弹受伤。

宝山被日军攻陷以后,日军对也被宝山守军有死无退的精神非常钦佩,进城后他们将国军阵亡将士遗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国民政府追授姚子青陆军少将军衔!

98师除了姚子青营以外,全部4个团伤亡很很惨重,其587团团长侯思明、588团团长向敏思均负伤,583团团长路景荣、团副李馨远,以及一大批士兵英 勇牺牲于战场。

 

 

当时战斗无比激烈,战至9月1日,周岩第17旅死守吴淞炮台,寸土不让,伤亡高达3分之2。

炮台内部的守军明明有机会可以撤退,但他们就是不退,最后上百守军全部殉国。炮台外的保安团部队也有死无退,最终伤亡殆尽。

日军随即攻入狮子林,月浦阵地,当时狮子林炮台守军至此已经用尽了子弹和手榴弹,他们面对冲锋的日军,勇敢的拿起刺刀冲上去肉搏,没有刺刀的就用枪托砸。

一般肉搏战两人正面一拼,几秒到十几秒就分出胜负,能够互拼几分钟已经是非常长的了。

但狮子林炮台的肉搏长达4个多小时,最终国军守军全部殉国。

以肉搏战闻名的日军被此战吓得心惊胆寒,此后他们就不敢随便近战,也基本不再敢拼刺了。

此战日军第3师团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被击毙,日本方面追认少将军衔。


 

 

-----------------------国军在简易阵地防守,由于火力不敌日军,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肉搏战,拿大刀上去拼


 

 

 

由此国军防御的第一个阶段完成,虽然罗店,宝山先后被日军占领,但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松井石根都没有取得任何优势。

实际上他的2个师团还处于被国军分割包围中,自身也难保。

当时国军援军源源不断开来,并且逐步开始反攻,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已经激战一个月,除了伤亡惨重以外,官兵也非常疲倦,但是精神上疲倦就几乎无法支撑。眼见着两个师团独木难支,大有崩溃的势头。

松井深感兵力不足,随即继续增兵3个师团。可惜就算日军再强大,尚且不能在一两个月分别投入50万大军在中国作战。

本来石原莞尔等人一再要求全力在华北作战,以华北为战役的绝对中心。松井石根对此也并不反对!

可惜所谓当局者迷,一旦进入淞沪战场,再想冷静思考已经不可能。面对国军顽强防御和大量增援部队的赶到,松井深感如果不继续增兵,现有的近10万日军甚至可能被国军吃掉。

于是他再次向日本军部增援!

日本军部也算迫于无奈,除了命令将国内仅剩的第9,第13,以及新编组的101师团送到淞沪战场了,甚至驻守台湾的台湾旅团也被送来了。

这个台湾旅团并非真正的作战部队,而是驻守台湾各地的卫戍部队,由步兵5个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构成,总兵力约4000多人,训练装备虽然比国军要强,在日军看来和甲种师团更是有一定区别。

连这个旅团也派到上海,也是没有办法了,整个是倾巢而出。

 

而此时松井石根的处境也非常尴尬。

出发前他曾经宣称依靠2个师团配合空海军消灭上海国军绰绰有余,但现在血战近一个月,虽然攻占了罗店和宝山,但周围全部都是国军部队,占领这两个地方实际上也就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对这些兵力,松井石根是不满意的,他一再要求日本军部增兵。

 

日本军部没有办法,将本来要用于华北的3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大军增援到上海,由此华北的压力又少多了。

国军这边虽然也在增兵,但由于运输方面和日本相差太大,部队并没有及时赶到,双方战斗力仍然相差不远,日军略胜一筹而已。

 

不过在日军增援3个师团又1个旅团以后,日军在淞沪的战斗力陡增一倍,国军这边就处于绝对的劣势中。由此日军处于主动进攻的势头,国军开始处于被动的防御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淞沪会战中最惨烈,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个阶段,时间长达2个月,甚至比罗店和宝山还要壮烈的多。


 

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的,尤其火力上差别太大,完全被日军压制。

一战时期已经证明,战场上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伤亡来自于火炮等重武器或者说多人操作的武器,轻武器造成的伤亡是很有限的。那么基本只装备轻武器的国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当时国军靠什么支撑呢,说实在的就是,就是靠意志力,靠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一股劲。中国自祸国殃民的清朝末年开始的百年国耻,让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他们愿意以死报国,宁死也不做奴役!

也许有的朋友看过一部电影叫做《三毛从军记》,说的就是三毛参加淞沪会战的故事。在一开始接受新兵训练的时候,训练的教官用浓重的山东腔说:日本鬼子大兵压境,我们是国难当头,这种关头谁也不能有一点犹豫,谁犹豫,就是他娘的孬种!

不错,真正的中国人都不是孬种,就连三毛这样的流浪儿也知道学岳武穆,跟日本鬼子拼了,更不用说那些五尺高的汉子了。

可惜现代战争意志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并不能决定一切。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此次淞沪会战真是非常惨烈,国军为此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

如果说德械师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是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进攻阶段。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全力阻止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上海的登陆。

这个阶段也称作反登陆阶段,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和悲壮。

尤其罗店的战斗号称血肉磨坊,是激战中的激战。

而另外日军主攻方向的宝山战斗也是激烈异常,号称人肉搅拌机。

单纯一句激烈,惨烈,也许你感觉不到什么。用冯玉祥的话来描述一下吧!冯玉祥十几岁参军,戎马几十年,什么惨烈的战斗没有看过,心肠也绝对的硬。但回忆淞沪会战,冯老将军悲痛的说: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无数部队填进去就熔化了!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

冯玉祥的话,可谓是当时最好的描述。

 

日本军部在得知上海的1万海军陆战队无法支持,随时可能覆灭以后,最终决定全力增援上海。

同时,中国这边也在总动员,调动全国军队向上海进发。

而两国动员运输的速度,可以最好的看出两国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

日军由于军力国力强大,对于军队的动员能力和运输能力远比中国强大的多,他的增援是非常快速的,基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中日两军正式在上海开战是8月14日,仅仅4天后的18日,本来准备要在青岛登陆作战的日军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共两个大队约1400人就已经赶到上海增援。

而1天后的19日,另一股也准备在青岛登陆的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2000多人赶到上海来。

这两股生力军都是非常完整的成建制精锐部队,这近4000人的兵力勉强帮助上海的日军稳住了阵脚。

要知道当时在上海主攻的国军不过是逐次赶到36师,87师,88师和98师一部,最终总兵力不过3万多人,后来也不过约5,6万人。

而日军本来防御部队则有1万人,加上一边处于坚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防御,1个兵相当于进攻的3,4个国军,占了极大的便宜。

而且除了日军海军陆战队自己装备的大量重炮和坦克以外,日租界虹口和杨树浦核心工事背后1,2公里就是黄浦江,上面停靠着日本联合监督第3舰队的30多艘战舰,重炮总数数百门之多,是极为强力的火力支持,在加上东海上面四艘日本航空母舰,以及台湾地区的大约500多架飞机的空中支持,也基本掌握的制空权。

实际上,日军这1万人加上后来增援的4000多人加上海空军的重武器优势,其战斗力已经和这6万国军相当,国军在短短4天时间想要吃掉他们是不可能的。

不过因为国军德械部队进攻的英勇凶狠,日军在5日之内丢失了所有次要阵地,伤亡数千人,余部全部退守到以基础核心防御工事中死守。

中国的炮兵,海军,空军也是尽了全力,空军甚至采用自杀性攻击,驾驶飞机直接撞向日本军舰。

而日本军部见上海危急,随即下令派遣部队,而由于日军上海指挥官长谷川清中将认为自己最多只能支持3到4天,根本无法支持到6天以后的2个增援师团的到来。日本军部被迫将已经准备起航的4000多精兵全部投入上海,虽然挽救了上海的日军,但由此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在华北的作战。日军登陆青岛是3个多月后的事情了,当时淞沪会战已经早就结束了。

 

在调动一部分部队紧急增援的同时,日军增援的主力2个师团和大量额外配属的部队也在一周内全部集结完毕,轻重武器和满足的弹药全部装船。

这两个师团在8月21日从日本启程,8月22日到达浙江省的舟山群岛(日军在此处占领了一个最北方的岛屿做中转站)稍作休整,准备23日即全部登陆作战。

这2个师团组成了所谓的上海派遣军,由著名的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下属藤田进第3师团,山室宗武第11师团以及大量配属部队,总兵力近10万之众。

 

当时国军已经有36,87,87,98师,中央教导总队一部以及其他各零散部队在上海市区,浦东和郊区一带,兵力也不过10万人。

此时蒋介石已经下了全国征调令,约22个师的部队逐步进入江浙两省,并且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进入淞沪战场。

相比日军集结部队和运送到战场的迅速性,由于中国各方面远比日本落后,单单运输上就差了一大截。

以9月份赶到上海的桂军来说,他们早在七七事变已经就开始行军,但一路堪称长征。他们需要徒步从没有公路的省内边远地区赶到广西交通枢纽之一的全州,一路上所有辎重全部靠士兵和民夫自己肩挑背扛。到了全州以后,乘船赶到湖南的衡阳。再从衡阳下船,坐火车沿着粤汉铁路北上到达武汉,再换乘轮船渡过长江,然后转火车沿着平汉铁路北上再转津浦铁路前往南京,到南京以后换乘宁沪铁路(当时叫做京沪铁路)辗转来到京沪一线,最后一段因为日军飞机轰炸,被迫在常州无锡下车,冒着日军轰炸急行军100多公里进入上海。

这种方式行军,让人也没有话说!

所以国军一方虽然早在日军动员之前就下了命令,直到开战一周以后,绝大部分国军还在增援的路上,有的部队直到淞沪会战打完也没有赶到上海。

不过虽然说国军增援部队前进相当困难,毕竟50,60万大军都在向上海前进,迟早会到达目的地。

日本方面登陆的这2个师团加上之前的海陆军战队也就10万人,两军战斗力再次被拉近了。

 

一方面是在上海的日军情况危急,一方面是国军大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开往上海。

这样一个难题就摆在松井石根面前,他的增援部队到底要怎么用?

松井石根这个老家伙当时已经年近60岁。他早在1898年就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参加过日俄战争,是日军现有高级军官中资历最老的一个,当时的军衔为陆军大将。

松井石根在日军中的名气不小,是一个很有名的军事专家,在军内享有盛誉。

在淞沪会战前的1935年,松井石根由于年纪较大身体不好,已经退出现役,实则等于退休了。

不过淞沪会战开打以后,日本军部考虑到松井石根夫人军事能力在陆军中是顶尖的,加上他曾经担任过驻上海武官,也曾经在关东军长期服役,对中国各方面有相当的了解,是所谓的中国通。

能力加上经验,看起来松井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淞沪会战开始以后,日本军部在8月将其重新征召加入现役部队,稍后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

 

这个后来在南京下令屠杀无辜平民的老禽兽的头脑不笨,一般来说真正的大奸大恶之人都是很精明的家伙,蠢笨的家伙就是想害很多人也不太容易。

他认为此时增援部队如果单纯去解救被围困的海军陆战队,恐怕是得不偿失的,等于把自己部队送到烧着火的锅中,必将陷入苦战。

 

那么此时不如凭借日军海军空军的优势,强行在国军后方登陆,切断一线作战国军和后方的联系,随后将其全部歼灭,占领整个上海。

----------------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他出身于一个武士家庭,曾经在陆军大学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是日军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淞沪会战期间松井石根已经60岁,退出了现役部队。但由于他对于中国尤其上海的情况最为熟悉,日本军部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后来因为纵容日军在南京屠杀,被远东国际法庭以反人类罪判处绞刑。另一种说法是日本皇族朝香宫鸠彦大将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主使者,松井石根是次要人物,但朝香宫鸠彦身份特殊,所以被美国人放了。

他的对手是陈诚,因为个子小又为蒋的一号爱将,陈诚也被称为小号委员长,大元帅袖珍版。


 

 

这个计划并没有太注重被合围的日军海军陆战队,而是采用的所谓围魏救赵,连自己人也不管,松井可谓非常的阴沉狠毒!

 

随即,在8月23日,松井石根指挥2个师团大军,在40多艘军舰掩护下,分别在长江岸边的川沙河口,黄浦江边的张华滨,蕴藻滨等处强行登陆。

这股日军战斗力很强,本来这两个甲种师团就已经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他们还有大量额外配属部队。

大家都知道,一个师如果额外配属一个炮兵营,同一个师如果额外配属一个炮兵师,战斗力会相差很大。虽然都是一个师,但由于重火力上的差距,总战斗力却可能相差四五成。

日军在师团本身强悍战斗力的基础上,配属了强有力的额外部队,包括:

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150毫米榴弹炮24门)       

野战第5、6、7、8、9、10高炮队       

独立攻城重炮兵第5大队(240毫米重型榴弹炮4门)       

迫击炮第4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       

战车第5大队(坦克共60辆)       

独立轻装甲车第8中队(装甲车17辆)       

独立机关枪第7大队(重机枪24挺)       

独立工兵第8联队       

独立飞行第6侦察中队(从华北航空兵团中调来)       

架桥设备两个中队       

渡河设备两个中队       

甚至还有一个野战毒气第7小队(排)。

别的不说,单单这个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的重炮,就比中央军中唯一一支德式重炮团10团还要厉害的多。

而至于240毫米重型榴弹炮,整个中国也找不出来可以和其正面对抗的任何一门炮。

 

所以说,这两个师团具有极为强悍的攻击力,可谓当时日军中最强有力的进攻部队。

 

这里还要破除大家一个错误的观念

很多朋友从字面理解日军师团,认为师团就是一个师,甚至有些无聊的抗战著作中就直接将日军师团翻译为师,其实并不是如此。日军的师团本来是模仿德国的大编制师,一个师团兵力高达2.7万人,如果加上配属部队一般超过3万人。

以二战时期来看,其实这就是一个军。

当时国军中最精锐的德械36师,87,88师这种部队,一个师满员不过1万5000人,等于两个师构成的一个军才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

 

所以很多时候,日军说出动一个师团打败了中国好几个师甚至军,我们好像觉得国军非常没用,其实,日军出动的是一个整编军,如果他单挑国军一个师的话,就等于以众欺寡,自然是会赢的。

 

此次日军等于一次增援到上海2个军。

 

有了这两张王牌,松井石根随即下令强行登陆:第11师团从浏河、第3师团从吴淞地区登陆。

松井给两个师团的命令为:

11师团的作战目的是切断上海和国军后方通道。该师团需要在浏河登陆后,除巩固其登陆场地外,先头部队应迅速占领罗店、嘉定地区,然后向南翔、顾家宅地区前进,从西面迂回上海,完全切断上海国军退路。一旦第11师团完成任务,上海就是一块死棋,还在上海坚持作战的10多万国军就像仁川登陆后的北朝鲜人民军一样,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上海也就丢了。

 

 

第3师团的目的在于打开攻击上海市区的门户,进而全歼在上海的国军部队。该师团在吴淞登陆后,要迅速占领宝山以确保该地区,这样就可以保证之后援军源源不断赶赴上海。站住脚以后,该市团需要立即攻击大场镇,以占领上海市以北地区,再发动总攻,彻底占领上海市区。

 

 

可以说,对于日军登陆以后的进军方向,蒋介石看的很清楚。

他立即重新划分上海作战序列,由张治中负责黄浦江岸守备,陈诚负责长江南岸的守备工作。

但此时张治中已经明显表示出不能胜任这样的重务,甚至在23日前后突然从南翔指挥部失踪,找了两天以后在在后方苏州找到。

蒋介石愤怒之极的将其解职,由陈诚接替。

后来由于到上海的国军部队数量剧增,日军又继续登陆了3个师团重兵,蒋介石将第三战区的淞沪战场分化为左翼,中央,右翼三个兵团,分别由陈诚,朱绍良,张发奎担任司令官。

其中压力最重的就是陈诚领导的左翼兵团,他们直接面对着日军主力的打击。

 

此时陈诚头脑还是清楚的,他迅速停止对上海市区的海军陆战队围攻,将主力部队后撤,全力阻止日军的登陆。

日军虽然分为几路登陆,但其战略核心为两个地方,就是罗店和宝山,其中罗店比宝山更为重要。

罗店镇只是一个面积仅有3平方公里的小镇,也是标准的江南水乡,镇上水网纵横,光是水路的码头就有6个。罗店镇在江南也属于大镇子,也是一个标准的商埠。全镇有几百家大小商铺,各种民居千间,人口有5万多人

罗店镇虽然比较繁荣,但这种镇子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江南可谓到处都是,也不算特别。日军为什么主攻罗店呢?

这是因为罗店镇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当时的罗店还属于江苏省,它地处江苏省的太仓、上海的嘉定、宝山三县中间,向南可达刘行、大场,威胁张华浜、蕴藻浜,让上海市区坚持作战的国军处于绝对的战略劣势。

向西可到嘉定、安亭,占领宁沪铁路线,完全切断国军一线部队退路。

----------------日军在小川沙强行登陆,这个小川沙口附近都是平地,日军以空军和军舰重炮掩护,国军根本无力阻挡。


 

 

 

一旦罗店及其周边地区被日寇占领,国军在上海市区作战也就完蛋了。

而罗店镇因为这个倒霉的战略位置,历史上遭受过九次战争的打击,包括明末倭寇入侵,清明军队鏖战,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等等。

罗店镇在历史上多次毁于战火,甚至还因为留发不留头,被清军屠杀过一次,全镇1600多人被杀。

不过这些历史上的战役都远远赶不上这次淞沪会战。

此次为了争夺罗店,中日两军皆投入重队反复争夺,罗店前后经过13次易手,两军在这个小镇附近几平方公里伤亡高达数万人之多。

抗战时有句著名的宣传语叫做一寸河山一寸血,着看起来似乎夸大,实际上却并不能说夸张。别的不说,就罗店镇来说,真正做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烈士的鲜血。

罗店战斗,也被后世称为血肉磨坊!

主攻罗店的为日军第11师团,该师团全部兵员都来自日本四国的四个县(香川、德岛、爱媛、高知),军队编组地在善通寺又称为善通寺师团,是日军最精锐的17个甲种常设师团之一。

第11师团成立于甲午战争以后,到抗战时期已经有40年的历史。

在1932年128战役时,第11师团曾经赶赴上海作战,对上海有一定了解,此次作为打头阵的日军增援部队。

师团长为山室宗武中将,该师团是日军序列中战斗力最强的10个师团之一。

 

而防守罗店地区的,主要为罗卓英的18军。

18军是后来著名的五大主力之一,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的部队,也是陈诚绝对的嫡系部队。

陈诚本人曾经在1931年亲自担任18军军长一职,这支部队也是他最心爱的子弟兵。

18军是一支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前后战胜过包括各股红军在内的各路敌人,其强硬凶狠的作风完全是在实战中打出来的。

这股作风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解放战争后期,18军其实已经在淮海战场被全歼。但在江西重新编组后,传承18军原有的凶悍作风,该部仍然在金门战役作为中坚力量,歼灭了轻敌的9000多解放军。

18军装备精良,人员众多,作战凶狠,历史上曾经下辖过8个师,目前下辖4个师,是国军的王牌部队。

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响,该部就奉命增援上海,当时陈诚就对18军这支嫡系部队的高级军官们语重心长的说: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全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

23日5时,日军的第11师团强行登陆川沙河口,当时此处国军守军仅有56师1个连兵力,自然无力阻挡。

但这个连仍然奋力抵抗,同时紧急向后方要求增援,他们和周边部队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极为顽强的节节抵抗。

小川沙河口其实没有什么险要地形,除了几条小河以外,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不过日军11师团登陆以后,每前进一段都遭到国军小股部队利用村镇、河堤工事的有力抗击,随后又遭到国军飞机的拼死突袭轰炸,登陆也不顺利。

直到午后,日军才到达川沙镇附近一带。不要小瞧这几个小时的死守,却为国军增援罗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日军在23日中午占领罗店镇时候,国军18军主力也离镇子不远了。

当时陈诚的嫡系,也就是中央军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下属的第11师,第14师,第65师,第67师已经全部到达上海苏州附近,但只有彭善少将的第11师到达上海郊区。

当天,陈诚命令第11师师长彭善在98师配合下,率领两个团乘着大雨发动反攻。当时这股约千人的日军刚刚占领罗店,由于大雨的影响,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国军的偷袭,全军都在镇中修筑防御工事和煮饭。

进攻的11师部队乘着大雨摸进镇中,偷偷的架起轻重机枪,然后突然射击。在机枪射击的同时,国军士兵每个营都组织一批敢死队,他们每人不带枪,而是带着几颗掀开盖子的手榴弹冲在最前面,其他战士跟在后面。

日军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国军机枪火力打懵了,他们的轻重机枪和排挤刚还击几下,就发现国军敢死队已经冲了上来。

当时国军敢死队员冲的很猛,他们基本不做躲闪,遇到枪弹也只是稍微曲一下身子。

可以说,日军火力还是很强的。短时间内,这批冲锋的敢死队员中被击倒一半人,但剩下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畏惧,一面冲锋,一面拼命扔着手榴弹。

一片片手榴弹如雨一样扔入日军阵地中,出发巨大的爆炸声,日军的阵地顿时乱了,火力也一下子弱了下来。

此时敢死队员已经冲到日军阵地前,后面的国军战士离阵地也不远了。

但日军训练有素,此时还是很顽强的,他们被打乱以后,很快恢复了射击。在日军92式重机枪的射击下,二线冲锋上来的国军战士伤亡不轻。此时敢死队员虽然冲入日军阵地,但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他们用手榴弹猛烈的向日军机枪火力点投掷,尽全力击毁日军火力点。当时国军老兵亲眼看到,一个国军敢死队员向日军重机枪火力点连续扔了两个手榴弹,因为地形不佳,一个被日军弹药手扔回来,一个爆炸以后也没有炸毁机枪。而当时日军机枪手也很顽强,在国军手榴弹连续打击下,他们仍然疯狂向国军冲锋部队射击。此时这个敢死队员只剩下2个手榴弹,眼见战友被日军重机枪扫射伤亡惨重,这2个手榴弹如果炸不毁这挺重机枪,战友们就都完了。他大声骂了一句:我cao你妈啊!一下子响了手榴弹,两手紧紧攥着,纵身扑向日军重机枪。日军措手不及,甚至连枪也没来及开,眼睁睁的看着他冲到面前,随着一声巨响,这挺重机枪和三个日本机枪兵报销了,这名敢死队员也光荣的殉国了。

国军士兵奋勇冲过这个被炸烂的重机枪阵地,全线冲入罗店镇。

 

两军一下子就杀在一起,此时日军的武器优势就发挥不了了。

上千人猛烈的拼刺刀,到处都是喊杀声。目睹战友敢死队员的勇敢壮举,哪怕懦夫也有了勇气。

国军战士此时如下山猛虎一般,双方激战几十分钟,日军在肉搏战中不敌,再也坚持不住,轰的一下跨了下去,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此战日军伤亡数百人,被生擒3人,还击毙工兵上尉一人,余者狼狈退出罗店镇。

国军占领镇子以后,发现日军煮着饭的行军锅就扔在大街上,饭还没有煮熟,可见日军退出有多么匆忙。

国军在打死的工兵上尉尸体上发现一份作战地图,上面标注了进攻的路线,由此国军知道第11师团主攻方向就是罗店。

 

此战打的非常猛烈,冲锋在前的敢死队员数百人基本没有幸存的。战后检查他们的遗体,发现他们很多人直到战死还保持着冲锋和投掷手榴弹的姿势。有的拿着已经打开盖的手榴弹倒在地上,人还保持着投掷的姿势,埋葬烈士遗体时,怎么也取不下这枚手榴弹,因为抓的太紧了!有的阵亡时还保持着怒发冲冠的冲锋姿势,一只手撑着地往前爬,而胸部早已被子弹击穿。

观之让人忍不住要流泪!

 

 

日军也没有被彻底打傻,随着部队登陆上岸的部队越来越多,他们的战斗力也在激增。

仅仅1个多小时后,他们集中兵力在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发动了对罗店的第一次反攻。

 

 

当时国军尚没有时间修筑工事,只能依靠罗店的大量民房死守。

好在日军重炮由于大雨并没有都开到这一线,此次射击的轻重火炮数量不多,而用的最多的是日军的掷弹筒和迫击炮,仍然对没有掩护的国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激战1个小时,日军一部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击破国军的防御,突入罗店镇。

日军装甲车的机枪对国军士兵有很大威胁,而国军也没有平射炮,无力将其击毁,一度被装甲车压制的无法抬头。

当时刚刚14岁的王楚英还是一个见习排长,少尉军衔,进入部队不过10天时间。旅长找到他说特务排排长周大鹏已经阵亡,让他顶上他的职务,带着特务排里面的战士去消灭冲入镇里的日军装甲车。

王楚英带着排里的战友们,利用镇内河流多,巷子多,日军装甲车视线不良的优势,巧妙的用集束手榴弹连续炸毁日军3辆装甲车。

激战到晚上,眼见损失太大,日军又不擅长夜战,加上装甲车又被击毁多辆,他们再也支持不住,再次垮了下去,罗店在23日当天没有失手。

旅长知道王楚英没有阵亡还打了3辆装甲车,高兴的说:你这个娃娃排长还有些本事。

-----------------------罗店成为一片废墟,国军在废墟中誓死抵抗日军进攻。日军为了争夺罗店使用了大量重武器,他们的坦克装甲其实也不厚,但为了掩护步兵甚至敢直接冲入镇内,被炸毁数辆。


 

 

 

日军战败吃了亏,居然拿普通中国老百姓出气。

当时得知日军登陆以后,中国空军奋力赶来轰炸,大批日机立即赶来。

战斗中,国军飞行员苑金函驾驶美制霍克3型飞机击落一架日机,稍后却被两架日机围攻,不幸中弹坠落。

苑金函当时左手被打穿,左耳被打掉,浑身是伤,流血很多。他勉强驾驶飞机在农田中迫降,降落的一瞬间被抛出飞机数米远。

附近两个中国农民将他救起,送到罗店附近的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

这个救护队由一个医生和八个护士组成,医生是中国红十字会罗店医院院长苏克已。

苏克已是南洋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为人非常忠厚老实,医德很高,在罗店非常有威望。

当时他看见苑金函伤重垂危,就立即将其送上卡车,准备送到上海租界医院治疗。

但没想到,日军一股几十人的侦察兵突然杀到,苏克已赶忙带着护士将范藏在一旁的猪圈里。

本来这些医护人员属于红十字会,是受国际法保护的。

可惜日本禽兽自从登陆以来四处随意杀人,哪管什么国际法。日军刚在川沙口登陆,就是开始四面乱杀中国平民。随便举几个例子,看看日本畜生的暴行!

在登陆口附近的三桥村石家宅,31名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被日军赶到坟场,用铁链拴在一起,然后身上浇汽油,用火活活烧死。

 

赵家宅农民赵志冲带着即将分娩的妻子和2个孩子逃到淬杨坟躲避,不料孩子受惊吓哭,被日军发现。几名日兵对着这手无寸铁的一家老小又是开枪、又是用刺刀戳军刀砍。一个孩子一个被砍去头颅,另一个被拦腰砍成两段。更为残忍的是即将分娩的赵妻惨遭日军剖肚,没有来得及出世的婴儿被日军用刺刀挑出来甩来甩去作乐。

 

 

 

在合建村蒋家宅,十多名大人小孩被日军枪杀,8岁女孩王佩英目睹日军暴行后,受到极大惊吓,独自逃到田野里,过了几个月的野人生活。当乡亲们找到她时,她面黄肌瘦、眼珠深陷、满头白发,所以后来被称为罗泾的白毛女。

此次连红十字人员也没能逃过日本野兽的屠杀。
 

他们先是要求苏克已给他们带路,遭到拒绝以后,这些日本兵又要强奸女护士。

见这种暴行,连一向老实温和的苏克己都忍无可忍,愤然用手中的急救包砸向日军士兵。这股日军士兵大怒立即开枪杀人,将苏当场打死,又开枪杀死了3个护士,余者侥幸趁乱逃走。

更令人发指的是,由于兽欲没有满足,日军余怒未消,又将苏克已的遗体砍成6段,整个现场惨不忍睹。

所以说,未来的南京大屠杀并不是偶然,日军基本就是一路从上海杀到南京的,亏日本右翼分子还有脸面否定南京大屠杀。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登陆不到100天的时间里,仅罗径乡一地,就有2244无辜平民被日军杀害,占当时乡民数的80%。房屋基本彼烧光(约10908间),妇女被强暴者数以百计。后来,罗径人民把农历七月十八日定为总忌日,要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这笔血债。

屠杀红十字会人是也不是第一次了,日军飞机还曾经公然俯冲扫射 顶部有显著红十字标志的救护车。

南京大屠杀只是在军方高层指示下,日军官兵一次集中发泄兽性的杀戮狂欢而已。

而躲在猪圈的苑金函也被日军发现,由于看他已经昏迷,日军认为他已经死了,就当胸刺了他一刀,当时范已经重度昏迷,没有任何反应,不然估计也是被大卸八块的结果。

日军走后,范才苏醒过来,目睹孙克己等人牺牲,范泪流满面。他自己奋力爬了一段路,好运气让他遇到两个中国农民。

这两个农民将他扶起来,冒着日军轰炸送到国军阵地上,接着又送到后方。

后方的医生发现苑金函身上有30多处伤痕。

苑金函后来恢复了健康,继续在中国空军服役,成为飞虎队第三大队中方大队长,击落多架日机,直到抗战结束。

而罗店人民在战后也为临死不屈的爱国医生苏克己,修了一个纪念碑!

日军从登陆一来,一路就开始屠杀,见了男人基本开枪打死,见了女人就试图奸淫。这种禽兽的举动,更增加了中国老百姓的同仇敌忾。

 

 

在击退日军反攻以后,国军这方面赶快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应付日军下一次进攻。

可是上海海拔仅有4米,到处都是河流,全市水位都很高,刚挖到1米就有地下水冒上来,只勉强修筑了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

好在当地中国老百姓都非常支持国军,日寇的暴行也让他们对小鬼子恨之入骨。

他们冒着日军的炮火将沙袋,水泥,木头,甚至钢板送到阵地上来,一些老百姓还主动帮助国军修建工事。

最终2小时就修建好了野战工事,但没想到刚刚放下锄头,突然遭遇日军火炮的轰击。

此次开炮的日军火炮50多门,当场就有上百名国军士兵伤亡。

没想到,此次炮击不过是整整5天5夜激战的序幕,也是13次争夺的前2次而已。从此次开始,日军的大小口径火炮炮就再也没有停过!

 

 

24日到26日,日军登陆第11师团大部在登陆点站住了脚,随即集中重兵连续发动了5次强攻。

头一次强攻,日军就用重炮将镇内上千间民房轰塌大半,国军简易阵地也被轰毁大半,一次发射炮弹高达近万发,这种炮击强度是淞沪会战以来空前的。

由于国军阵地无法挖得很深,因此在日军火炮密集打击下伤亡很大,大部分阵亡的国军战士都是被火炮杀伤的。

驻守其中的国军一个主力营伤亡殆尽,大部分殉国战士都被炸得支离破碎。

日军以几个大队上千重兵在坦克掩护下全线冲击,镇中国军伤亡过大,仍然顽强抵抗。

可是日军的坦克上的火炮挨个将国军的重机枪击毁,日军掷弹筒和迫击炮的炮弹如雨点一般砸在国军轻机枪和普通步枪兵的身上,眼见就守不住了。

国军外围部队奋力向镇内中,但又被日军远程重炮的火网拦截,一时间也充不进去,罗店被日军攻陷。

为此18军67师师长李树森因为指挥不利被蒋介石撤职查办,由后来大名鼎鼎的副师长黄维接任。

黄维上任以后,立即命令201旅旅长蔡炳炎率部夜袭,这是一个重任。

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率领所部5000人随即强攻罗店。

蔡炳炎是黄埔一期生,安徽合肥人,到抗战时期已经戎马13年时间,是坚决的抗日派。他在赶赴淞沪战场之前就对该旅官兵们说:我们201旅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

由于日军炮火猛烈,国军过早开火会暴露目标,蔡旅长下令等到日军靠近50米再开火,然后立即冲锋。

但日军经过第一次被偷袭,已经有了很高的警惕心理。

国军在进攻途中即被日军发现,随即一顿150毫米重炮弹飞来,大地都被震动,四处弹片横飞,国军进攻部队遭受相当的伤亡,一大批战士被炸得满头满脸都是鲜血,一些当场殉国,一些在地上呻吟翻滚。

一些老兵回忆道,他们亲眼看见身前的战友被重炮炮弹一下子炸成两截,肠子被炸得的拖出十几米远。

伤亡虽大,却没人后退,国军还是突进日军阵地400米处。

由于日军火力很猛,到了这个距离一时间就冲不上去,双方在这么很近的距离激烈对射,子弹像泼水一样迎面飞来,战后发现日军几乎每个散兵坑都有几百个弹壳。

蔡旅长眼见战况紧急,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自率领1个营及特务排冲锋,试图一鼓作气打开缺口。

要知道,在日军这种火力下,不要说冲锋,就算是把头抬高一点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个营在蔡旅长的亲自指挥下,居然奋力冲出了一个缺口。可是激战中,蔡旅长被日军发现,子弹密集的射过来,他本人胸部中数弹,立即倒地不起。

当时周围的卫兵扶起他准备将其抬到后方急救,蔡旅长却不愿意下阵地。由于他伤重已经无法说话,他用手势阻止卫兵抬他,一面用手势指挥部下继续作战,直到停止呼吸,时年35岁。

这是开战以后国军继黄梅兴旅长后,第二个殉国的将军,国民政府追赠蔡炳炎旅长陆军中将军衔。

旅长的殉国鼓舞了201旅官兵斗志,他们含着誓死为旅长报仇的口号,拼死突击,一举冲破日军防线,终于在该日收复罗店。

当时罗店镇内除了残垣断壁以外,到处都是中日两军士兵的尸体,镇上河流里面满是鲜血,几乎成为了血河,整个小镇已经面目全非。

 

日军方面虽然失败,不过罗店是他们必须要占领的要地,自然不会坐视国军的成功,他们很快又组织部队发动进攻

 

由此中日双方在罗店拉锯,

27日,日军在火炮掩护下再次冲入罗店,18军军长罗卓英眼见形势紧急,亲自赴一线指挥,期间几发机枪子弹射过来,击倒罗的一个卫兵,罗本人被差点中弹。

在军长亲赴一线的激励下,短短几个小时后,罗店就被国军拼死反攻击退。可惜国军还没站住脚,日军又再次强攻打入罗店。

此时11军4个主力师中的67师和11师加上不属于18军的98师都已经伤亡近半,实在无力反攻。

好在18军主力16师霍揆彰部正好此时赶到,有了这支生力军,又可以再反攻了。

此次突击主要由师参谋长郭汝瑰指挥(他是◆潜伏的间谍),他使用一个团正面强攻,一个团背后突袭。

郭汝瑰有郭矮子的外号,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在当时是国府最有名的军事智囊人员之一,深受陈诚的器重。

郭汝瑰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了,但刚到战场不久,就被凄厉的战况惊呆。

当时日军重炮几乎整日整夜疯狂射击,一到晚上整个天空到处都是日军曳光弹的痕迹,就像节日时候放的烟火一样。

在日军重炮猛烈射击下,国军虽然修筑了一些野战工事,却不足以抵抗这么大口径的炮弹,伤亡还是比较大的。

日军重炮炮弹爆炸可以覆盖几十米距离,一炮就杀伤几人到几十人。

往往一个营经过一个白天的轰击,到了晚上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连了。

目睹前面的国军部队被日军重炮轰击,却不敢集中火炮还击,初来乍到的郭汝瑰感到很不可思议。

于是这个师参谋长郭汝瑰下令将全师仅有的山炮营8门山炮集中起来开火,全力掩护部队夜袭。

但没想到,这8门山炮刚刚齐射了不到3分钟,刚打了100多发炮弹,就被日军发现了国军炮兵阵地。顿时日军各种口径几十门火炮的炮弹劈天盖地般飞来,用郭汝瑰自己话来说,就是突然下了一阵炮弹雨。

好在当时是深夜,当时炮兵技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先进,日军只能根据声音估算,所以对国军炮兵阵地位置的判断不太准确。日军第一轮大部分炮弹没有击中,只有几发炮弹落在国军炮兵阵地上,把这个这个山炮营炸死炸伤了十多人,万幸的是8门火炮没有一门被毁。

如果是白天,恐怕这个营一下子就完了。

山炮营官兵赶忙将火炮移走,好在山炮可以迅速拆卸移动,几分钟时间就全部移走了。但就这短短几分钟时间,国军炮兵阵地附近留下了大大小小几百个炮弹坑。

师长霍揆章见状心疼地批评郭汝瑰说:参谋长,以后不能再这样拼了,我们是劣势装备,就这点家当。都打烂了,下面就没有了。

郭汝瑰以后再也没敢下令火炮集中使用!



 


 

------------------18军不愧五大主力之一,此次打的非常顽强,任你轰炸炮击冲锋,就是不退。由于国军重武器不足,仿德式的手榴弹居然成为突袭的重要武器,老萨还写过一篇它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


 

这样一来,进攻部队就缺乏火炮的掩护,16师夜袭日军部队没有成功。

正面突袭的83团被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拦住,唯一的桥梁被日军重机枪火力封锁。国军拼死冲击了几次,在桥边伤亡了200多人,却没有能够冲过去。

而侧面包抄的79团则负责突入日军背后,却也被一条小河拦住。由于水流湍急,又没有桥梁,最终他们用门板,板凳等搭了一个浮桥,勉强过去了一个营。

这个营乘夜突袭,一举捣毁了日军一个联队的司令部,缴获了大量辎重,毕竟兵力太少,不敢继续前进,在一处竹林隐蔽下来,等待命令。

郭汝瑰知道这个情况已经是几小时之后,他知道一个营没什么作用,命令79团赶快撤退。没想到传令兵在路上被日军火炮炸死,最终只有79团没渡过河的2个营退了下来,第3营没有接到命令。作为军人,他们虽然知道情况险恶也没有撤退,结果在天亮以后和日军主力遭遇,日军飞机也赶来轰炸。

该营奋力突围,结果第3营营长阵亡,该营伤亡过半。

 

 

战到28日中午,罗店还在日军手中。

而此时的日军11师团也遭受了惨重伤亡,无力继续进攻,双方由此对峙了10个小时之久。

罗店丢失,整个上海战局动摇。

在得知罗店丢失以后,蒋介石恼怒的下手令给陈诚,要求立即夺回罗店,不然军法处置。

陈诚接到命令以后汗流浃背,立即下令给他的嫡系18军军长罗卓英:拿不下罗店,我们两人都把脑袋交到校长那边去!

罗卓英急调18军和新赶来的五大主力74军王耀武51师在29日发动强攻,日军此时已经在罗店集结了重兵,但74军号称抗日铁军,又怎么是好热的。

两军上万重兵在罗店附近几平方公里内拼死厮杀,到处血流成河。

74军51师王耀武部作为一支主攻部队使用,王耀武很聪明,他先命令一个营乘夜色佯攻,这个营突入罗店南侧阵地,用各种轻武器猛烈扫射,并且冲上去拼刺刀。日军措手不及,慌乱中拿起武器四面乱射,慌成一团,还伤了不少自己,同时日军大部分火力点都在盲目射击中全部暴露。

王耀武则命令那个营赶快撤退,日军吃了一个亏,恼羞成怒,随即派兵追击。

随即74军集中优势火力向日军阵地猛烈开火,将追击日军杀伤大半,然后突然反攻猛烈攻击日军阵地,并组织夜袭,双方激烈夜战。

 

当时战斗无比激烈,甚至连团长一级指挥官也参加肉搏战,用手枪向日军射击。

双方杀红了眼,一些士兵甚至互相搂抱在一起厮打,戳眼睛,咬喉咙。小小的罗店四面都是喊杀声,肉搏声。

 

国军奋力进攻,终于在当日再次占领罗店。

日军随后发动反攻,日军大量飞机像乌鸦一样,几乎贴着树梢飞行,四处疯狂投弹,整个罗店成为一片火海,根本呆不住人,全镇已经找不出一栋好的房子,罗店再次失陷。

经过长达10天激烈的战斗,日军第11师团勉强占领了罗店镇,但双方阵地近在咫尺,日军还随时可能遭遇国军反击,阵地并不稳固。

 

9月2日当天,国军又准备反攻罗店,不过当日却得知宝山失陷的消息,那么此时淞沪的门户已经洞开,罗店侧翼也被日军威胁,再使用这么大的代价反攻罗店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只需将兵力集中在罗店附近一线即可有效组织日军11师团的前进。

 

后来日军11师团士兵回忆罗店战役说道:我们把罗店国军的阵地称作白色铁墙。这半个月来无论是炮击还是轰炸都不起作用。我们原以为他们修建了坚固的要塞,占领他们的阵地以后,发现只是一条有半米深水的战壕!

 

日军在罗店勉强站住脚以后,随即集中上万兵力强攻罗店附近的国军。

当时国军调集最精锐的部队防御罗店一带,比如号称第六大主力的胡宗南的第一军。

双方拼死争夺,国军誓死不退,往往一个阵地打光了才被日军占领,而晚上又被国军增援部队反击夺回。

这两个师团的日军都是甲种师团,配备大量重武器。他们不但出动重炮,飞机,坦克反复冲击国军阵地,还是用橡皮快艇沿着水道四面突进和骚扰。

而国军沿着水道设伏,这些橡皮艇纷纷被击沉。

当时战斗最为激烈的是胡宗南的第一军阵地,这是日军主攻的方向。

第一军也是国军主力部队,常驻西北对付当地各路诸侯和红军,下辖第1师,第78师,都是久经战阵的军队,很有战斗力。

此次本来是奉命增援宝山的第6师,可是该部在日军轰炸下行军困难,刚走到刘行附近,宝山已经失守。

于是该军奉命防守罗店附近的杨行,蕴藻滨,纪家桥一线,就在罗卓英18军的侧翼。

结果当晚刚到阵地,抢修了一夜工事,还没来得及修好,第二天日军就杀到。

这路日军火力更为强大,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军在的蕴藻滨一线正好在日军舰炮射程内,日军203毫米重炮一炮杀伤面积高达400米半径,第1军遭受很大伤亡,但又不能不守。

他们只能依靠上海群众乘夜色送来的木板,钢板修筑成简易工事死守。

白天阵地被日军火炮摧毁,晚上修筑好,第二天再打,再被炸毁,再修。

面对日军海陆军打击下,第1军奋力死守,每个阵地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日军也遭受很大伤亡,双方阵地犬牙交错,仅仅相距几十米远,互相都能听得到说话,但日军就是攻不进去。

由于日军强攻伤亡惨重,官兵普遍有了恐惧心理,不敢随意冲锋了。

此时日军居然开始土木作业推进,靠挖战壕一点点的接近国军阵地。

聪明的第一军士兵们就用绑腿绑上手榴弹,然后扔过去,巨大的威力顿时可以将日军战壕炸塌。

当时伤亡大到什么程度,第一军一个营400多人打了几天就剩100多人,四面问一下, 居然还是伤亡最轻的一个营。

当时旅长问能不能顶住,需要不需要增援?

该营营长知道旅长也就剩下一个警卫营,就说:我们顶得住,给其他部队吧。

-------------------上海附近很多小河阻挡了日军推进,但日军工兵部队很多,单靠这种小的自然障碍,是不可能长期阻挡日军的。


 

 

经过20天的激战,胡宗南第一军这支号称第六大主力的精锐部队拼死守住了阵地,阻挡了日军从罗店继续挺向大场的意图,但伤亡极为惨重,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从旅长一下超过百分之八十,仅以最精锐的第1师为例,2个旅长中的刘超寰旅长负伤,4个团长中杨杰团长,李友梅团长阵亡,王应尊团长负伤,而78师伤亡也和第1师类似,整个军基本全部打光了。

由于四面友军都很吃紧,胡宗南也没有向上级一味叫苦,只是咬牙死撑。

在增援部队陶峙岳的第8师赶到的时候,胡宗南才松了一口气说:跟你老兄说实话,你们要再迟一天到,连我都要拿刺刀上去跟小鬼子肉搏了。

此战以后,第一军元气大伤,被迫返回嘉定补充了数千陕西,江西新兵,稍后又参加了包围蕴藻滨以南,苏州河以北的战役,再次伤亡过半。激战以后,这个号称第六大主力的第一军基本伤亡殆尽,相当于整个换血一遍,活到淞沪会战后的战士不足百分之十。

 

第1军如此,边上18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再回到郭汝瑰这边,他所在的14师奉命撤退到罗店附近的南塘口,北塘口一线。郭被临时任命为42旅旅长一职!

从9月13日开始,42旅成为日军主攻方向。日军重炮轰,飞机炸,其中一发炮弹准确的穿入郭汝瑰的指挥部爆炸,房子差点被炸倒,幸运的是指挥部中十几个人居然无一受伤,郭汝瑰说是神仙保佑!

当时日军攻的很猛,往往首先炮击1,2个小时之久,炮击刚一停步兵就冲上来,跟着步兵一起冲上来的还有步兵炮,平射炮和坦克装甲车,这些火炮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是专门打击国军轻重机枪火力点的。

国军机枪只能射击几十发就立即转移阵地,导致火力中断。轻机枪转移阵地还容易,重机枪40,50公斤,转移谈何容易,往往被日军火炮打掉。战后统计,全旅36挺重机枪只剩4挺还能使用。

但就是这样也要打,机枪不行就靠步枪,手榴弹。迫击炮部队打几炮换一个地方,甚至连炮架也不敢用,像日军掷弹筒一样,用手托着炮口打。这种打法精度会下降,但便于转移阵地,拎起来就可以跑了。

这样日军被国军干下去以后,马上立即再次炮击,然后步兵再冲。

郭汝瑰命令一个团顶在一线,另外一个团作预备队。如果一线阵地失手了,郭就立即将预备队派出一个营发动反攻,将阵地打下来。

可是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料,郭汝瑰本以为顶在前面的团至少能坚持一天,却没有想到日军攻势太猛。留作预备队的那个团,只冲了三次就冲光了。

郭汝瑰外号郭矮子,平时以冷静沉着,足智多谋闻名于全军,据说是泰山崩于前也不动色。

可是此时的郭汝瑰手上无兵可用,眼见日军攻打过来,顿时急得满头大汗,汗水沿着钢盔流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这时候突然看见84团1营营长宋一中带着一个营败退了下来。

郭汝瑰认为宋临阵脱逃,下令将宋绑起来,准备枪毙。

宋营长见状求饶说愿意戴罪立功,不要枪毙他。

郭汝瑰命令将宋营长放掉,宋见后退是死,冲也是死,玩命的带着部队冲上去。日军刚刚击退国军进攻,做梦也没想到国军几分钟之后又有一次进攻,被国军一举占领阵地。该营伤亡也不大,仅有几十人,宋营长自己毫发无伤,运气真是非常的好。

可是这样终究支持不了太久,这种防御战国军日军伤亡都很重。

眼见部队已经不剩多少人,主力团84团团长找到郭汝瑰,要求撤下去,不然42旅眼见就是全军覆没。

郭不同意撤退,让他们撤走,自己留下,还写了一份遗书交给师长并且将自己手表摘下让其交给自己妻子作纪念。

这个84团团长看到遗书非常羞愧,面红耳赤,再也没提后撤一事,立即返回前线继续作战。

郭汝瑰也亲赴一线指挥!

当时在日军进攻下,14师由于兵力不足,被迫逐渐靠拢防线,周边三个旅逐渐靠在了一起,固守核心阵地。

由于伤亡惨重,郭汝瑰埋头指挥一段时间后猛然见发现,他的指挥部外几百米处居然还有阙汉骞和胡琏这两个旅长,三个旅长都挤在一起,可见当时伤亡有多么大。

最终激战七天七夜以后,9月19日,18军14师42旅最终奉命撤退,由第4军接防的时候,全旅8000多人仅仅剩下2000多人,而且还有一半都是伤员和在不参战的炊事员,整个旅基本拼光了。

 

由于国军这样顽强的防守,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敌。

就算是日军第11师团如此精锐强大的部队,有完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居然只向罗店以西以南推进到了不到3公里,相当于每天仅仅前进几百米,而伤亡却极为巨大。

 

本来日军官兵受训的时候是,一顿火炮以后立即冲锋,尤其冲锋时候小队长之流一般冲在前面。大家看电影《平原游击战》,老鬼子中队长松井在士兵都卧倒的情况下,自己第一个站起来,举着指挥刀挺直着胸部往前走,还高喊着:前进。

这不是虚构的,至少淞沪会战以前,日军军官都是这样。

现在经过这样的血战以后,日本没有改变的作战方式,丢掉了所谓皇军的荣誉。

日军每次冲锋至少等到火炮射击30分钟以上,而且冲锋一旦遇到国军拦截,立即卧倒或者后撤,继续调用火炮轰击。而敢于冲锋的小队长基本都被打死了,剩下的中队长小队长已经不敢冲在前方。

如果换成一个月前,日本士兵肯定会骂长官无能,耻辱,但现在他们也不认为军官有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日军从上到下已经不怎么敢冲锋了,被国军打怕了。甚至一线指挥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往往安排班长之流跟着新到战场补充的小队长,为了就是一旦他们冲锋就按住他。因为这时候冲锋,士兵们是绝对不敢跟进的,冲上去的只有小队长一个人,等于送死了。

 

 

 

罗店一线的血战远远超越了松井石根的预计,本来想突袭一举击溃上海国军,没想到却成为拉锯战。此时在上海登陆的日军虽然已经高达10多万人,配备火炮300多门,坦克装甲车200余辆,支援飞机也有200多架,但这几周以来却遭遇了惨重的伤亡,各线进展不大,实际处于被国军分割包围的态势下。

日本军官是最注重面子的,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向友军或者后方要求支援。

松井这支老狐狸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认为依靠现有兵力不足以击溃上海国军,甚至继续打下去还有可能被国军歼灭。

他再次向日本军部要求增兵。

日本军部经过再三商讨,最终决定继续增援第9,第13,第101共3个师团和包括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攻城重炮第1联队等在内的大量炮兵。这样上海日军数量增加到20多万人,已经接近在华北作战的日军数量了。

这3个师团部队从9月下旬到10月1日前后全部到达上海,在得知日军增援大军赶到以后,陈诚认为罗店地区阵地完全被摧毁,已经无法继续防守,随即下令全部撤退出罗店,转移到蕴藻滨右岸的二线阵地继续防守。

由此,历时1个月多的罗店战役结束,国军伤亡3万人,日军伤亡1万多人,11师团43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亦被击毙,一共伤亡5万人。

此战11师团伤亡近半,元气大伤,以至于没有参加后来的南京战役,被送回国内休整。

 

战后记者进入罗店镇,发现整个镇子全部成为废墟,没有留下一座好房子,残余的墙壁上布满了枪眼。

-------------------日军经过苦战,攻占吴淞炮台,宝山附近的激战国军基本是有死无退,很多部队全军覆没。


 

 

 

 

日军除了主攻罗店以外,一部以第3师团为主力登陆吴淞口的吴淞码头。

第3师团也叫做名古屋师团,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17个常设师团之一。

他的历史比第11师团还要长,经历过日军历史上所有大战,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山东事变等。

当时的师团长为藤田进中将,这个师团也是之后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

结果该部前锋第6联队遭到上海警察总队、第11师1个团、教导总队第2团的有力抵抗,当日仅仅推进了不到3公里。

日军第3师团第3旅团在23日于吴淞口外1.5公里的铁路码头和张华滨强行登陆。

在登陆前,日军军舰40多艘已经猛烈炮击,将此处国军阵地大部分击毁。日军原以为这样一打,国军这些非正规军肯定会放弃阵地逃走了。

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登陆时,在此处的上海保安总团,警察总队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

这两支部队战前不是正规军,战斗力不强,但作战意志极为顽强。

当时守军被日军密集的炮火压制的无法抬头,可是守军不怕死,拼死还击,一度将日军压制在滩头。国军重机枪部队为了发挥火力,居然将机枪架设在房顶上,向登陆日军猛烈射击。

要知道,这种打法基本等于自杀,屋顶上是非常明显的目标,日军那么多火炮,随便一炮就打掉了。

日军火炮还击,飞机也扫射,重机枪被迫一会对地射击,一会对空射击,就这样居然也击落一架日机。

而在日军炮火下,国军伤亡很重。连长,营长都亲自到一线开枪开炮了。

上海保安总团第二团中队长(连长)杨俊回忆,当时日军以集团形式从滩头冲锋过来,形式十分危急。

他连的重机枪射手不幸中弹阵亡,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亲自在屋顶上用重机枪射击。前后用马克西姆重机枪打了整整3条弹带(每条250发),把密集冲锋了日军打的血肉横飞,一片狼藉,败退了下去。马克西姆重机枪威力巨大,日军以此冲锋就被杨连长杀伤了200多人,遗尸近百具。

这可不是打电子游戏抢滩登陆,是有极大生命危险的。

射击期间,日军子弹如雨点一般打来,重机枪射手为了发扬火力根本不能躲避,每分钟都有中弹数十次的危险。除了枪弹以外,日军还连续用92步兵炮和小口径速射炮向杨连长所在房屋射击十多发,但由于此处房屋比较坚固,并没有将房屋打垮,其中几发炮弹还没有爆炸。

杨连长由此在上海打了三个月的仗,连续50多天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这样一直坚守到下午,整个吴淞镇被完全轰成了焦土,日军才勉强占领了滩头阵地。

 

而张华滨作战更为激烈,因为此处是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而根据当时军官回忆,中央教导总队有第2团紧急增援张华滨一线,同日军第3师团主力硬碰。

中央教导总队虽然号称德械装备,但第2团却基本没有德械武器,都是国产装备。

在日军重炮和舰炮轰击下,教导总队2团伤亡巨大,在冲往张华滨的路上,很多战士被日军舰炮轰碎。

日军第3师团上万兵力面对2团不过3000多人,血战数日,就是无法前进。

但教导总队2团死守了2天1夜,也基本全军覆没。上去的时候整整一个团数千兵力,整齐的德式钢盔,清一色的崭新武器,最终撤下来的时候最完整的就是一群挑着担子的炊事员,其他每个班至少伤亡二分之一。

这还是因为当时日军飞机四面轰炸,根本没有一个炊事班敢于开火做饭,该团炊事班全部留在后方,这才得以幸存。

 

 

8月24日,日军强攻占领吴淞炮台和宝山,主力进攻狮子林一线。

但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当晚罗卓英指挥18军在98师等部队配合下发动夜袭,一举夺回宝山,吴淞镇。日军差点没站住脚,被赶下了黄浦江。

之后一周,中日两军就在宝山,狮子林,张华滨一线拉锯战。

 

 

之后日军又被宋希濂指挥的36师1个团,87师1个团,钟松补充旅的1个团,在24日、25日的夜间连续反击,将其重创,两军在吴淞镇附近对峙。

国军以吴淞炮台,狮子林炮台为炮兵阵地,不断袭击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

 

 

日第3师团由张华浜以第68联队在海军舰艇及空中火力配合下,再次进攻以北的吴淞镇,于8月31日攻占了吴淞镇。随之,该联队即再次攻向宝山城。

当时宝山四面被日军合围,18军98师583团第3营500多人本来有机会撤退,但他们奉命死守,没有一人撤退。

姚子青为黄埔6期生,当时为中校营长。

9月5日下午日军68联队强攻宝山城,姚子青营长率领全营坚持了一天一夜。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姚子青见日军兵力太多,无法顶住,决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能打多久是多久。他对部下说: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

最终全营在巷战中全部殉国,仅有二等兵魏建臣奉命突围出城向上级报告得以幸存。

日军进攻的68联队伤亡也很大,联队长鹰森孝本人也中弹受伤。

宝山被日军攻陷以后,日军对也被宝山守军有死无退的精神非常钦佩,进城后他们将国军阵亡将士遗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国民政府追授姚子青陆军少将军衔!

98师除了姚子青营以外,全部4个团伤亡很很惨重,其587团团长侯思明、588团团长向敏思均负伤,583团团长路景荣、团副李馨远,以及一大批士兵英 勇牺牲于战场。

 

 

当时战斗无比激烈,战至9月1日,周岩第17旅死守吴淞炮台,寸土不让,伤亡高达3分之2。

炮台内部的守军明明有机会可以撤退,但他们就是不退,最后上百守军全部殉国。炮台外的保安团部队也有死无退,最终伤亡殆尽。

日军随即攻入狮子林,月浦阵地,当时狮子林炮台守军至此已经用尽了子弹和手榴弹,他们面对冲锋的日军,勇敢的拿起刺刀冲上去肉搏,没有刺刀的就用枪托砸。

一般肉搏战两人正面一拼,几秒到十几秒就分出胜负,能够互拼几分钟已经是非常长的了。

但狮子林炮台的肉搏长达4个多小时,最终国军守军全部殉国。

以肉搏战闻名的日军被此战吓得心惊胆寒,此后他们就不敢随便近战,也基本不再敢拼刺了。

此战日军第3师团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被击毙,日本方面追认少将军衔。

 

 

-----------------------国军在简易阵地防守,由于火力不敌日军,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肉搏战,拿大刀上去拼


 

 

 

由此国军防御的第一个阶段完成,虽然罗店,宝山先后被日军占领,但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松井石根都没有取得任何优势。

实际上他的2个师团还处于被国军分割包围中,自身也难保。

当时国军援军源源不断开来,并且逐步开始反攻,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已经激战一个月,除了伤亡惨重以外,官兵也非常疲倦,但是精神上疲倦就几乎无法支撑。眼见着两个师团独木难支,大有崩溃的势头。

松井深感兵力不足,随即继续增兵3个师团。可惜就算日军再强大,尚且不能在一两个月分别投入50万大军在中国作战。

本来石原莞尔等人一再要求全力在华北作战,以华北为战役的绝对中心。松井石根对此也并不反对!

可惜所谓当局者迷,一旦进入淞沪战场,再想冷静思考已经不可能。面对国军顽强防御和大量增援部队的赶到,松井深感如果不继续增兵,现有的近10万日军甚至可能被国军吃掉。

于是他再次向日本军部增援!

日本军部也算迫于无奈,除了命令将国内仅剩的第9,第13,以及新编组的101师团送到淞沪战场了,甚至驻守台湾的台湾旅团也被送来了。

这个台湾旅团并非真正的作战部队,而是驻守台湾各地的卫戍部队,由步兵5个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构成,总兵力约4000多人,训练装备虽然比国军要强,在日军看来和甲种师团更是有一定区别。

连这个旅团也派到上海,也是没有办法了,整个是倾巢而出。

 

而此时松井石根的处境也非常尴尬。

出发前他曾经宣称依靠2个师团配合空海军消灭上海国军绰绰有余,但现在血战近一个月,虽然攻占了罗店和宝山,但周围全部都是国军部队,占领这两个地方实际上也就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对这些兵力,松井石根是不满意的,他一再要求日本军部增兵。

 

日本军部没有办法,将本来要用于华北的3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大军增援到上海,由此华北的压力又少多了。

国军这边虽然也在增兵,但由于运输方面和日本相差太大,部队并没有及时赶到,双方战斗力仍然相差不远,日军略胜一筹而已。

 

不过在日军增援3个师团又1个旅团以后,日军在淞沪的战斗力陡增一倍,国军这边就处于绝对的劣势中。由此日军处于主动进攻的势头,国军开始处于被动的防御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淞沪会战中最惨烈,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个阶段,时间长达2个月,甚至比罗店和宝山还要壮烈的多。

 

 

本文网友收藏,原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