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urlsessiond:西方對「中俄結盟」草木皆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7:04

西方對「中俄結盟」草木皆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16]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歐亞大陸的聯合將是美國的噩夢。」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這個觀點曾被美國戰略界認同為美國獨霸世界的最大危險。而這個「噩夢」的影子在俄中對敘利亞問題上聯合行使否決權後似乎變得清晰了一點。普京去年曾提出歐亞聯盟的設想,而且在宣佈參加總統競選後便立即訪華,兩國經濟政治關係越發熱絡,現在又在敘利亞等國際問題上互相支持,這些都讓西方擔憂中俄「否決聯盟」會走向長期的戰略結盟。在俄羅斯內部,有人認為面對美國的壓力,兩國結盟沒什麼可顧慮的,但也有學者擔憂結盟可能令俄與西方直接對抗。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兩國都沒有把西方界定為必然的敵人,也從未放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俄只是有戰略協作的夥伴關係,未來沒有結成同盟的可能。

西方擔心中俄說「不」

「注意了,全球以後需要習慣中俄經常說『不』。」在俄中此前對敘利亞問題在安理會上一致使用否決權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樣評論說。這篇文章稱,自從中俄聯合否決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敘利亞提案後,「俄中同盟」的冷戰記憶在美國被喚醒了。在涉敘決議草案被否決後,英國《泰晤士報》的社論稱,俄中這次否決票是冷戰結束以來,東西方之間最嚴重的對峙。

令西方恐慌的不僅是兩張否決票,更是以後中俄之間可能形成的戰略默契,並成為美國在全球佈局中隨時可能出現的「絆腳石」。美國infowars網站說,中國面臨美國對東亞地區的「侵犯」,俄羅斯則面臨著美國對東歐的插足,中亞地區美國和北約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更是對兩國的威脅。文章以另一個美國關心的熱點———伊朗問題為例稱,伊朗對俄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能源與戰略合作將使三國成為「歐亞鐵三角」。文章稱,制衡北約反導系統佈局、美對中亞石油控制以及戰略擴張野心讓俄中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德國《漢堡晚報》稱,對美國來說,俄中結合始終是一個致命的危險。二戰後不久,蘇聯和中國曾結成戰略聯盟就曾是美國的噩夢。近年來的上海合作組織被認為「針對北約」。文章稱,儘管俄中在利益和文化心態上有競爭,但俄國熊和中國龍聯盟意味著世界政治的大轉變。西班牙《國家報》稱,普京去年在宣佈競選總統後首先訪問的就是中國,這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就像俄羅斯的國徽一樣,鷹的一個頭朝向西方,另一個頭則朝向東方。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提起2008年的8月8日發生在中俄的兩件大事:北京奧運會開幕以及俄羅斯進攻格魯吉亞。文章稱,人們將因此銘記「後美國時代」就從那一天開始。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帕拉格·卡納稱,在未來的全球秩序中,「世界已不會等待美國下任總統規劃出路線圖」。

「否決同盟」是戰術還是戰略

實際上,俄中之間的接近一直被西方猜測。去年,普京選擇中國作為其宣佈參加總統競選後最先訪問的國家,就引起西方的懷疑。雙方曾宣佈加強戰略合作以應對亞太地區的競爭的共同宣言,儘管沒有直接提到美國,但一些西方媒體認為宣言無疑是針對美國的。在東亞,俄領導人頻頻視察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被認為是暗中支持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之前俄中在紀念二戰結束65周年的共同宣言中,稱抗日戰爭為「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被日媒解讀為「針對日本的統一戰線」。

但是,法國瑪麗安-2電視台引述多名國際關係學者的分析稱,作出「中俄軸心挑戰美國霸權」的結論為時過早,畢竟中俄兩國在很多問題上態度不一致,甚至相互提防。但兩國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立場一致,比如對主權和領土完整都十分看重,認為主權高於人權,外國不得隨意干預。文章稱,當美國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在各地行使霸權,打壓中俄勢力傾向時,中俄出於一致利害關係,才會協調動作。儘管中俄的實力相加也遠不如美國,但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國向西方展示了一個事實,即中俄在它們認為有必要時,是有決心和力量聯手對美國說「不」的。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施瓦布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之間只是出於短期權宜之計的「方便婚姻」,而不是長期的戰略性結盟。施瓦布說,中俄之所以共同否決敘利亞決議草案,主要是擔心「阿拉伯之春」蔓延到本國,而且兩國對主權,特別是互不干涉內政也持有傳統的看法。他認為,實際上是美國和西方的壓力促使中俄加強合作,但這種壓力下的合作更多是戰術性的,儘管這類合作今後將經常發生。

2月11日,日本NHK電視台播出一場國際形勢專題討論會,其中俄中在國際上的關係成為討論的焦點。該台俄羅斯問題評論員稱,俄羅斯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崛起,但這並不意味著俄中會完全信任,比如俄羅斯在重大能源開發項目中,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合作共同開發,卻沒有和中國共同開發的,架設石油管道等也曾一定要通過第三國。這表明俄對中國抱有一定的警戒。前日本駐俄大使館公使河東哲夫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俄這次投否決票只是因為不想按照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行事。中俄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兩國外交主軸之一,但雙方認為對美關係也同樣重要。俄中是夥伴不是盟友

在俄羅斯,是否與中國結成聯盟也成為各媒體和學者爭論的話題。其中,贊成聯盟的觀點中都有「對抗美國壓力」的因素。俄羅斯「西伯利亞」網站稱,2012年一開始,美國就高調宣佈新軍事戰略,其主要針對中國和伊朗。同時,美國拒絕在歐洲反導系統問題上向俄羅斯做出讓步。文章稱,面對美國的壓力,中俄結盟也沒有什麼可顧及的,因為結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保護國家安全。俄羅斯「亞洲記者」網站題為「俄羅斯與中國結盟:傳說還是美國的噩夢?」的文章稱,是美國的野心把俄中相互推向對方的懷抱。

不過,俄羅斯iarex網站引述俄戰略發展模式中心副主任特羅弗姆丘克的話稱,俄中目前都沒有做好結盟準備。文章稱,20多年來,兩國意識形態已經不同,許多民調也顯示俄民眾認為中國是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潛在對手。文章還稱,與中國結盟將令俄與西方出現直接對抗。因此,建立俄中全球聯盟不可能的。俄學者馬斯林表示,俄中是大國,兩國都有複雜的利益。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只有小國才會尋求與大國結盟的機會,大國之間在沒有強大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難以形成長久密切的同盟關係。」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14日對《環球時報》說,中俄結成同盟的說法和擔憂恐怕都站不住腳。所謂同盟需要滿足兩個要素:一個是共同的敵人或者假想敵,但冷戰結束後,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沒有把西方界定為必然的敵人,政治結盟的基點首先就不存在。結盟的第二要素是主權的讓渡,即放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中俄這種可能性也不存在。中國在某些國際問題上並沒有完全認同俄羅斯的做法,投票也不是為了跟著俄羅斯走。現在中俄是有戰略協作的夥伴關係。在這種關係下,雙方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和關注,會發出同樣聲音;但在許多情況下,雙方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