駄作所有结局:陶淡、陶公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16:38
陶淡,字处静,太尉侃之孙也。父夏,以无行被废。淡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养一白鹿以自偶。亲故有候之者,辄移渡涧水,莫得近之。州举秀才,淡闻,遂转逃罗县埤山中,终身不返,莫知所终。
    《晋书·列传六十四隐逸第》(唐·房玄龄等)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朗梨镇,相传两晋时,陶侃(259-334年)之孙陶淡,自幼好道,求养生之术,与其侄陶煊像为肉身(木乃伊)、昔人奉其遗脱建庙于临湘山峰巅以祀之,被历代皇室、官府敕建、加修。信男善女称陶淡、陶煊为“陶公真人”,常进香叩拜。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八月十七为传统的庙会,相传是陶公真人的诞辰日。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拜祭活动,庙里香火烛天,钟鸣鼓响,进香信众,摩肩接踵。陶公庙的春秋庙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受到各方重视。陶公庙于1986年初定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

古庙由正殿,山门、戏楼、石级等组成。山门的中门门额悬有“临湘山”一匾。山门两侧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这副对联说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齐,后入梁,隐居茅山,屡经礼聘不出。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辄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晋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因其忘怀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门分别横嵌“紫府”、“丹邱”门额,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则名”和“六朝遗庙,千年名山”的楹联。

陶公庙鸟瞰图

据《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距今差不多有1500年历史了。几经扩建、修复,现在陶公庙占地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偏殿等六个部分组成。

庙宇的建筑,无论屋脊、爪角、照壁、照梁、吊檐、踢脚、栏杆、藻井、斗拱、门窗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恢弘气,古香古色,鬼斧神工,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档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戏楼,原名“大观”,后易现名,其“古楼”两字系光绪皇帝之师翁同和亲笔书写。台口这副对联为我省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先生手书。

传说中,每年的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为陶公叔侄生日。所以每到这两个生日之时,陶公庙都要举行庙会。现在榔梨镇陶公庙庙会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融入了更多的健康文化内容。从1997年起,长沙县人民政府将陶公“生期庙会”定为“陶公庙文化庙会”,引导成为传播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的群众性的节日。

陶公庙戏台

陶公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及其侄陶煊。据《晋书》,陶淡,字处静,与侄专心修养,结庐临湘山,相传在这里“羽化升仙”。后人在此“建立祠宇”,并“洁布仙躯”,即供奉他们的“肉身”(木乃伊)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陶公二真人庙,在明道都六甲朗梨市………相传庙建自梁天监中,迄今千馀年矣。清乾隆中众姓捐资重修………亢旱水灾,祈祷辄应。咸丰二年以保护危城,真人叔侄与同县李公真人俱膺封号。十一年三月礼部议奏,准予列入祀典。”   

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一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每次庙会,古戏楼上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整天整夜连演连喝。正戏开唱三天,接唱还愿戏文,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采。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商品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鞭炮不绝(正月庙会不行香),香客或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郎梨镇。因此,有民谣云:“郎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陶公庙 - 景观

《陶公庙的历史和传说》

陶公庙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和偏殿5个部分组成,占地11亩,建筑面积1852平方米。 

山门为五间七柱三门三开砖砌牌楼,高大华丽,正脊置琉璃幡龙宝顶,两侧列琉璃八仙,个个神态生动,两档鳌鱼收尾,檐下层层堆塑。门墙明间上方汉白玉阴刻贴金竖书“临湘山”。额缴置居中,周围为五龙盘绕,构成传统收“五龙棒圣”图案。中门联分别用南朝陶弘景和晋代陶渊明典故切陶姓。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左门门额“丹邱”,门联为:六朝遗庙;千古名山。山门两侧成直角延伸成围墙,左侧门署“康衢”,门联为:鸦林滴翠,狮岭流丹。右侧门署“道岸”,门联为:竹林春霭;朗水波深。

门墙之后紧接门屋,正中为一戏台,大门自台下可入内庭。戏台左右为天井,其外为东西两间明屋,为单檐硬山拉弓门墙。戏楼高14.6米,歇山顶,出檐深远,翼角高翘,翼角下飞龙舞风塞角,微风吹拂,颈下风铃叮当。屋顶采用歇山与硬山结合手法,与两侧的“弹弓墙”及外墙的“山字墙”,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建筑工艺的独具匠心。戏楼正脊中为五色葫芦宝项,两端正吻为丹书铁剑,正脊堆塑北向为“蟠龙”,南向为“狮戏球”,屋面北向为黄色琉璃瓦,南向为小青瓦,檐下如意斗拱,层层交叠。拱端饰以龙凤,相间排列。戏楼上精致的木雕更具匠心,额枋、吊檐、栏杆、隔扇到处都有精美雕刻,成为民间木雕艺术集锦。整个戏楼共雕戏文58出,中央隔扇上刻有“临湖山八景”。八景为:狮岭仙踪、鹅湖夕照、梨江双渡、茆港孤舟、撑云石笋、夹岸桃花、东岗晚跳。古寺疏钟。

陶公庙碑

进入山门,穿过戏楼,有一殿坪。通过殿坪,就是依山而砌的石阶,沿48绣花岗条石石阶而上,为月台。台上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大殿,外檐石柱,内檐用卷棚装饰,空花隔扇。正殿为前后两殿,地面全部由花岗石条石铺成,前段供奉陶公真人,后殿为观音殿。殿内集道教楹联之大观,富含哲理。

陶公庙中原有很多匾额,大多由名家题写。大殿外檐正中的“德化无疆”匾,为朱熹于宋乾道五年(1169)题写。左侧“御甾捍忠”匾,是民国11年(1922)时任湖南省长的赵恒惕所题献;右侧“仙骨佛心”是道光二十上年(1847)由湖南布政使万贡珍题写。大殿内檐正中是“钦颁祀典”大匾,上面记载着同治十一年十月由礼部钦颁敕封陶公叔侄封号“昭显”、“灵应”的圣旨。前段有两列匾额,前列正中是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御书“民赖恩福”,右侧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巡抚吴大徵题写的“三湘霖雨”;左侧是同年湖南布政使何枢题写的“慰满三农”。这些联匾,连同庙内雕刻、堆塑、壁画均毁于“文革”十年浩劫。   

1988年市政府开始拨款修复戏台和山门,1990年恢复宗教活动,1994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联匾均按历史资料予以补书。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陶公庙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两次的庙会亦已恢复。


在湖南长沙市梨镇,有一座陶公庙,里面供奉着陶淡陶垣二位仙人。据《晋书本传·隐逸》记载:陶淡,字处静,晋太尉桓公之孙,夏公之子。幼孤,好导养之术。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却婚娶,家累千金,僮客数十人,淡终日端坐,曾不营问。好读书易,善卜筮,结庐临湘山中,养一白鹿三白鹤以自随。亲故有候之者,辄渡涧水莫之近。州举秀才,遂趋隐罗县(今湘阴)埤山中与侄垣专心修养,若将终身焉。
  另据《湖南省志》和《长沙府志》称,陶淡字炎芝,江西鄱阳人,生于晋武帝太康(280-290年)九年(288年)戊申八月十七日。陶垣字太仁,生于晋愍帝建兴(313-317年)四年(313年)癸酉正月十三日,与靖节先生陶渊明为从兄弟。陶垣精医术,习天文,随叔父淡隐迹潜修于临湘山。梁天监(502-520年)三年(504年)甲申陶公叔侄同时尸解,肉躯不朽,遗蜕如生。乡民既惊为异事,又感其遗德,由是景仰,立庙以祀。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梨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相传为晋武帝时晋太尉桓公陶侃之孙陶淡修炼之处,据《临湘山志》载:陶淡,陶恒叔侄,曾在此修道辟谷,炼形尸解,庙内祀二肉身,传说其遗蜕久存不坏,显灵于群生之愿,大而旱干水溢,小至个人疾苦,有祷辄验,于是乡民筑庙祀之搭台演戏酬神之灵,特别是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陶真人圣诞)自然形成的庙会,前往进香朝拜的香客游人日达万余人,千余年来其"肉身"显灵于民间,香火鼎盛不衰,被称" 山中宰相,陆地神仙"处所。

陶公庙渊源释疑

作者:柳克文 加入时间:2004-10-15 14:22:53

    陶公庙座落湖南省长沙县槊梨镇临湘山,庙中主祀晋代大司马长沙郡公八州都督桓公陶侃的后嗣陶淡和陶垣叔侄。据《晋书·隐逸传》载:“陶淡,夏子,字处静,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结庐临湘山中,养白鹿以自偶。州举秀才,淡避居埤山(在今湘阴县境),与侄烜专心修养,若将终身焉。”其说并见于《湖南省通志》和《长沙府志》,也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1980年上海书店版),但俱未具生卒年月。民间自古传说:陶淡生于晋武帝太康九年戌申(288)八月十七日。陶烜则诸书未载,传说字太仁,生于晋愍帝建兴四年癸酉(313)正月十三日,精医术,习天文。又传,南
北朝梁天监三年甲申(504)陶公叔侄同时尸解,遗蜕如生。
    据此,陶淡存世216岁,陶烜存世191岁,这即使在早婚的古代,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陶侃是陶淡的祖父,据《辞海》,陶侃生于公元259年,殁于公元334年(魏甘露四年至晋成帝咸和九年),享年76岁,据此推算,陶侃29岁时就做了祖父(姑不论陶淡是否长孙),未满花甲(54岁)就做了曾祖父,这似乎难以理解。总之时代久远,手头又无陶氏族谱,因此还待继续考证。
    陶公叔侄,以簪缨世胄,翩翩浊世佳公子,为什么能舍却功名富贵,辞荣耽寂,隐逸山林呢?前人认为“迹其用心,无非国运之弱,欲尽忠而君已非;伤家道之衰,欲尽孝而亲已殁。忠孝之心莫能达,悲愤之念所由生。古往今来,弃家修道,皆士大夫不得已之所为。”(黄德溥引临湘山记》)又李光宝《陶公真人庙碑记》云“当晋室兆乱,铜驼荆棘,朝士相率挂冠,至草泽俊民,沿东京激诡之气,遁为清谈,清谈既悔,而幽岩孤特辈,遂蹈长生退着,是皆大不得于君臣朋友间……。”这些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分析,绝非妄自揣测。
    陶公庙属道?抑或属佛?至今犹存异议。然考其究竟,应属道教无疑。陶公庙山门门额历为“临湘山”,称“山”也是道家独有的称谓。陶公庙则为民间俗称,1947年出版的庙志,也叫《临湘山志》而不作陶公庙志,也即本此,考该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当初仅茅庵一椽,此距佛教人长沙,早300余年,民间祭祀,纯为纪念性质。再考现存之后殿大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梁的中心,绘一太极图,太极图为中国道教之特有标志,又清咸丰二年(1852)清廷初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又分别加封“昭显”和“灵应”,真人之称,据《辞海》解释,系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可见陶公是修道而非学佛,又山门左右门额,分别为“紫府”、“丹邱”也都是道家指仙人所居,据此种种,陶公庙(正名应作临湘山)无疑应属道教宫观。
    陶公叔侄,都是“尸解后,肉躯不朽,遗蜕如生”而“肉身成圣”。此事解放初期经长沙县文化馆取样鉴定,1958年被毁后骨殖抛残,认定确为“肉身”无疑。对陶公肉身的存废,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据曹孟其《述临湘山》一文介绍:“(辛亥)革命之初,诸新贵颇倡破除迷信之说,以告文经纬、吴作霖,至欲毁二真人,持议未决,且以召余,时方汹汹,以为必如是乃可,余谓日本游就馆(按即博物馆)得埃及木乃伊,费至数十万    金,今二陶为晋代高士,名列史册,历年一千八百,曹豁衣钵,   宁是比拟,公等乃欲毁之,何其迕也。于是相对默然,事遂中止……。”   
    谈到肉身,即死而不朽者,在浏阳河流域似乎是一种费解的特殊现象,不仅陶公是肉身成圣,还有多处如此,如石灰咀的李    公真人、星沙杉仙庙的陈公真人,跳马涧的阚公真人、黄花市的    王公真人……等等,这种现象,在别处几乎没有,这需专家们从自然环境与历史根源上去查找原因。   
   榔梨镇与陶公庙的关系,历来推断是“因庙成集,因集成 市”。也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依托的关系。一年两次春秋庙会,历来官府提倡,商户重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历史上清、民两代的地方官吏,包括巡抚、督军、省长、知府、知县每逢水旱虫灾,迎请陶公进省求晴、求雨、驱蝗,有史可查的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就有十一次,每次迎送,都是摩肩接踵,道为之塞,因而名气也就无远勿盖,香火绵延,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陶公庙自梁朝初建,至1958年,中经1500余年,虽几经战乱,其建筑群一直完好无损。但经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破坏以后,已经是凄凉空荡,岌岌可危,后由县安全部门鉴定为危房而予以封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各方呼呈,才于1986年定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次年由文物管理部门修复山门和戏楼,但资金无着,大殿修复只能是纸上谈兵。直到1990年始由长沙县人民政府及有关统战、宗教部门协调由县道协部分使用,但两家管理,事多掣肘,修复工程无法进行。几经周折,到1994年8月,始再经协调,全面交由道协接管,由此开始了全面修复。当年即开工修复48级台阶。1995年由镇政府出资修复河边山墈挡土墙。1996年重置殿前香塔两座,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1月,因三清、关圣二殿峻工,举行了盛大的“开光法会”,有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香港来宾出席祝贺。目前,后期修复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估计全部修复需费资金逾两百万元,其中,70%来自于香港善士及宫观。
    预见不久的将来,陶公庙将以古香古色、金碧辉煌的面貌呈现于世人眼前,不仅是雄踞长沙近郊的首屈的道教活动场所,而且是一处人关注的旅游景点。


黄柏强:浏阳河畔有仙山(一)

 




 

湖南频道 ( 2008-07-09 11:06:42 )

作者:

稿件来源: 湖湘网







 

 

    “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据说世外有天仙……”,一首《八仙过海》主题曲,勾起过多少人的遐想。唐朝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海客谈瀛洲(传说东海三仙山之一),烟涛微茫信难求”之句,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亦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之句,仙山似乎总是与人若即若离,无缘走近。

        然而,这里的仙山既不在海上,也并非虚无飘渺。

    它载诸史册,仙封于圣上。

    一 仙山盛会

    长沙县朗(下加木)梨镇临湘山,距长沙市十五公里,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

    其地虽名为山,实谈不上高,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座小山丘,海拔才41.4米,唯峙于九曲蜿蜒的浏阳河畔,自河仰望,有巍然耸立之感,山之出名,非以其高其雄,实以其上陶氏二仙之祠。

    该祠名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为“六朝遗庙”,是江南一带最早的道教宫观,湖南省最早的道教活动场所。据史书记载,晋太尉长沙郡公八州都督桓公陶侃致力于收复中原,壮志未酬,饮恨而逝,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惨死于战争中。侃之孙陶淡与其侄陶烜(侃之曾孙)既痛国仇,又伤家难,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炼气导引,修炼辟谷,相传叔侄俩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在临湘山尸解成仙(道教称死后肉躯不朽遗体如生)。乡民以为奇异,又感其遗德,由是怀思敬仰,于梁天监六年(507年)自发建庙祭祀,迄今1500年。历朝历代,风雨沧桑,祭祀不断、香火绵延,特别是清咸丰二年(1852年)封陶淡为 “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 真人,据《宗教词典》解释,指道家、道教称“修真得道”或“成仙”之人,其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咸丰七年又列入长沙县祀典,其祭品银两,照例报部核销。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封陶淡为 “昭显真人”; 陶烜为“灵应真人”,此后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和正月十三,陶淡、陶烜叔侄俩圣诞日,前往瞻仰、朝拜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前者正值春节将尽,余兴犹浓,后者正值秋高气爽,农事已毕。

    正月庙会(道教常有固定的祭祀、庆典等活动,称为庙会)十二日开始,那天一早,各店铺正式开业,满街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燃放鞭炮,迎接庙会开幕。庙内庙外早几天就摆满各色摊担,这天起唱湘戏,正戏唱三天外,还有还愿戏,因此可延续至十天半月。但正月庙会不行香。

    八月庙会从中秋节开始,街上四方商贾云集,百货土产杂陈,斗艳争奇,琳琅满目。十六日起,通宵达旦都是来自四面八方,远至江西、浙江的善男信女求神拜寿。城里有专开朗(下加木)梨的轮船,运送各行值年率领的祀神队伍。庙里彻夜香火烛天,钟鸣鼓响,鞭炮声数里外犹清脆可闻。远看恍如烟云缭绕的仙山楼阁。进香信众,摩肩接踵。朝拜香的随着抑扬顿挫的唱咒声,在四十八级台阶上一级一拜,祈求保佑。

    十七日午后行香,队伍相当庞大,却秩序井然,队伍最前面为火流星、玩镗队开路,家家户户摆设香案,虔诚迎送。队伍依次是玩龙舞狮的、耍地花鼓的、踩高跷的、再就是八台“故事”、举大香的、烧肉香的、执万民伞的、然后是两条护驾神龙、高脚牌、点锡执事、香亭、炭盆煮醋,托着香炉法器的道人,簇拥着三乘供着陶杜(名杜济世,襄阳人,陶氏叔侄的道友)三真人牌位的绿呢大轿。后面又是一长串持香的男女信众和乐队。

    队伍中的“故事”就是抬着走的戏剧造型,由各行各业分别组织,轮流主办。如纸、屠、药业的《白蛇传》;京广杂货业的《双龙台》;南货业的《洞宾戏蚌》;牙行业的《桃园结义》;绸布业的《荡秋千》;理发业的《张果老骑驴》;香烛业的《裴航跨凤》,还有《天女散花》等。无不惟妙惟肖,精美动人,角色都由不过十岁的儿童扮演。如《白蛇传》这台故事,下面当中是须眉皓白的法海,双手高擎,右持禅杖,左执拂尘。上面右为白素贞,眉目含嗔,满怀愁怨;左为青儿,凛然傲立,怒气横生,她俩巧妙地被安置在法海的禅杖和佛尘上,走动时阿娜婉转,摇曳多姿。

    每台故事前后左右都有许多举着上结彩球的“荡子”保护;后面则有一架扎着彩绸花朵的锣鼓棚子跟随奏乐。

    陶公庙春秋庙会,就老百姓而言,受惠不浅,一则看了戏,大饱眼福,二则这两个“生期”,商贾云集,是买卖交换物资的好机会。至于朗(下加木)梨市的居民,更是“得天独厚”—— “朗(下加木)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因此,陶公庙春秋庙会历久不衰,成为每年人们翘首以待的两大盛事。

    查新华字典,“朗(下加木)”的意义独一无二,专指地名“朗(下加木)梨”,在湖南省长沙县。朗(下加木)梨,旧称朗梨市,朗指声音响亮、热闹,梨则为开白花的落叶乔木,果可食,又可药用,有润肺、消痰、降火等作用,唐玄宗将训练歌舞艺人的地方称为梨园,旧时用来泛指有关戏曲方面的事物。朗梨市则是有戏曲欣赏的热闹非凡的地方,显然,是临湘山陶公庙造就了经乐朗朗、庙会集市、人声鼎沸、一派繁华的朗梨市。

    历史上唐武宗辟佛毁寺四百八十座,却留得两晋衣冠,蒙古的铁骑踏破长沙城,却没有毁坏陶公庙的一砖一瓦,八旗兵剃光了汉人的头发,却没有动两位“肉神”一根毛发,日本兵把朗(下加木)梨镇烧成焦土,却在陶公庙的墙壁上画上禁止纵火的标志。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使一代暴君和这三次残暴的民族入侵者低头敛手呢?为什么清代咸丰、同治两皇帝要对两具千年以前的遗蜕赠给封号、赠给御匾,列入礼部春秋祭祀名单?为什么历代湖南的军政长官很多都要到这儿顶礼膜拜?为什么过去春(农历正月十三)秋(农历八月十七)两期庙会竟会使成千上万善男信女如醉如狂,赣、鄂、川、桂、粤、闽、豫各省都有人千里迢迢来赶庙会,朝拜香,甚至用骇人听闻的“朝肉香”(将小香炉用线吊着穿悬于手肘皮下)来表达自己对真人的虔诚?这与陶公历史、“陶庙七奇”、“梨江八景”有关。

    二 仙路历程

    陶公史迹

    关于二位真人的文献记载,陶淡最早见之于《晋中兴书》,陶烜则在清代以前之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主要记载在清《湖南通志》、《长沙府志》、《长沙县志》、《湘阴县志》等。《晋中兴书》为南朝宋何法盛所撰。何法盛,宋孝武帝(454——464年在位)时为奉朝请,校书东宫,并曾任湘东太守。湘东之辖域,当包括后世之长沙、浏阳等地。《晋中兴书》曰:“陶淡字处静,太尉侃之孙。一身孑然,无有同产。髫龀之时,雅好导引,谓仙道可祈。至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居长沙临湘山下,去家十里,于山中立小草屋,裁足容身。时还家,设小床,常独坐,不与人共。于野得白鹿子,驯而养之。至七八岁时,恒与之俱往还,遂乃不复还家。”

    此后,除成书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之房玄龄等所修之《晋书》(见卷九十四“列传·隐逸”之《陶淡传》)外,关于陶淡生平事迹之历史文献主要有:宋太宗时所撰《太平御览》中,有四处关于陶淡的记载。如卷五百三“逸民部三”:“又曰:陶淡字处静,侃之孙,雅好仙道,年十五六,便服食。于山中立小草窟,设小床独坐。故旧入山候者,辙移渡涧,莫得近。本州举秀才,淡闻,遂逃罗县山中,终身不返,莫知所终。”

    宋真宗时所撰《册府元龟》、南宋高宗时所撰《通志》、明代万历年间所撰《万姓统谱》等都有记载。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所撰之《陶氏五隐传》,传主分别为陶淡、陶潜、陶弘景、陶岘及陶九成五位著名陶氏隐逸者。陶淡传置于《五隐传》之首:“淡生而冲静逸迈,十五六即好读《易》,善卜筮,时时行导引之术,谓冲举可立致也。服饮丹液,辟谷,不嫁娶。”

    关于陶淡的隐居地,宋代文人邓忠臣(字慎思,湖南汨罗人)在《同文馆唱和诗》中有诗云:“吾庐高对玉池峰,日听诸天奏鼓钟。海外鹤归青嶂觉,洞中花落碧溪逢。翻经夜对高禅请,采叶晨邀老圃从。说与群仙如画出,纷然归思乱云浓。”最为凑巧的是,邓氏在汨罗(1966年前属湘阴县)白鹤山的住宅,便是晋代隐士陶淡的旧居。这就是张耒在唱和诗引中所说的“慎思兄别墅在长沙白鹤山,晋陶淡旧居。”

    《湘阴县图志·营造志》记载:陶淡故宅,查晋书,淡结庐长沙临湘山中,州举秀才,转逃罗县埤山,中盖由隐居山转入白鹤洞,今白鹤洞下有淡故宅。郑国贞诗云:“层峦回互处,争传陶隐居。四山云水合,白鹤还有无。寒烟蔽崇冈,灵泉绕丹炉。宏景既已遐,渊明亦云徂。寥寥千载后,邱壑长空虚。”

    埤山,据《湘阴县志》今为西隐居山,尚有陶公故宅及采药处,旧称埤山者,盖埤附于长沙境内之隐居山云尔。山上有石洞数个,方圆五百平方米,名“九间房”,洞内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炉,寒气袭人,传为陶真人修仙炼丹之处。

    陶公“仙迹”

    至清雍正间《湖广通志》则开始将其称为“真人”而列于“仙释志”中。卷八十“古迹志·长沙府·湘阴县”下载:“白鹤观,在县东六十里。宋叶时记略,湘阴白鹤山在长沙之下、洞庭之上,峻拔二十里,周匝二百余里。陶淡真人之故庐在焉。”然而,将陶淡视之为仙家,却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如宋代著名文人张耒就有“千年骑鹤老仙翁”之说。在宋代《同文馆唱和诗》集中,收录的张耒、蔡肇、晁补之、曹辅、余干、商倚、耿南仲等七人的诗中,陶淡已经被仙化,故有蓬莱、骑鹤、壶里、道骨、腾踏、辽鹤、华表、御风、烂柯等深蕴汉魏六朝仙家典故的语词;而陶淡因其养一白鹿而被称为“白鹿真人”,成为时人心目中的“老仙翁”。宋人叶时正是据此记载了陶淡曾隐居湘阴白鹤山修道并称其为“真人”,可谓仙史悠久。

    在古人心目中,白鹿是一种瑞兽,并与老子过函谷关所骑之青牛一道常成为仙家的一种符号。如汉代古乐府《长歌行》诗:“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晋·葛洪《神仙传》卷二:“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驾白鹿集于殿前……”唐·王昌龄、明·胡奎均有“仙人骑白鹿”诗,明·李攀龙有《题仙人骑白鹿图赠魏使君》,如此,便有了“青牛道士”、“白鹿真人”的仙家称谓。略查史籍,被称之为“白鹿真人”的有两位,其一为葛洪《神仙传》所载之汉代仙家卫叔卿,其二便是陶淡。陶淡之隐逸因白鹿而更加显得超凡入圣。

    爱屋及“仙”

    除陶公仙史悠久且超凡入圣外,感于陶公祖上之德而爱屋及乌亦是一重要的原因。

    陶淡和陶烜两叔侄并没有什么大建树,“生无益于时”,弃家修道,也并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但两人馨香百世,俎豆千秋,除了其成“仙”以外,不能不说没有人们爱屋及乌的成份。他们的祖先是汉初陶舍公,舍公后人陶丹为三国时的名人,是吴国的扬威将军,为官清廉,死得很早,妻湛氏,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母。生两子,其中陶侃官至太尉(全国军事最高长官),任八州都督,封为长沙郡公。陶侃有个曾孙陶渊明,是晋末的大诗人。传到清代,又出了一个陶澍,曾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

    这里先介绍湛氏这位历史上极著名的贤母。因陶丹为官清正,死后留下寡妇孤儿,一贫如洗。湛氏教子甚严,使陶侃在幼年就具有很好的品德和学识。她对待故旧和儿子的朋友,总是尽心招待,诚恳感人。一个大雪天,她这位当时靠打渔为生的穷儿子来了一位富贵朋友——范逵,他是鄱阳的孝廉,陶侃因没有好酒好菜待客,心里焦虑,怕怠慢了这位朋友,湛氏却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的。”她把头上的长发剪掉,去换了酒肴待客,又切了床铺草喂饱了范孝廉的马。这些事当时范孝廉还蒙在鼓里,只感到陶侃谈吐不凡,陶母待人热情,他的马夫是个精明人,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汇报给范逵听。范后来到处宣扬这件事,说:“非此母不生此子”。陶侃也由此知名于世,后来也被人推荐为孝廉,并当上了“监鱼池”的小县吏。

    刘义庆(403——444年)著的《世说新语》的《贤媛》篇中载有一个故事:陶侃做了渔梁吏后,就用陶罐盛了点鮓鱼,派人送给母亲吃,湛氏把鮓鱼打了封条退回,写信责备儿子:“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这件事给陶侃以很深的教育。

    这就是称颂千年的“截发迎宾”、“ 封鮓责子”的故事。长沙市天心区灵官渡曾建有“贤母祠”,奉祀的就是湛氏这位贤母。

陶公庙--散落江南的千年小庙(2)

(2010-10-23 19:39:48)

转载

标签:

临湘山

陶公庙

榔梨镇

旅游

分类: 走南走北

    陶公庙座落湖南省长沙县榔(其实这个榔字,是“朗”字下加个“木”字,专用于这个古镇,但几种输入法里都没有这个字)梨镇临湘山,庙中主祀晋代大司马长沙郡公八州都督桓公陶侃的后嗣陶淡和陶垣叔侄。据《晋书·隐逸传》载:“陶淡,夏子,字处静,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结庐临湘山中,养白鹿以自偶。州举秀才,淡避居埤山(在今湘阴县境),与侄烜专心修养,若将终身焉。”其说并见于《湖南省通志》和《长沙府志》,也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1980年上海书店版),但俱未具生卒年月。民间自古传说:陶淡生于晋武帝太康九年戌申(288)八月十七日。陶烜则诸书未载,传说字太仁,生于晋愍帝建兴四年癸酉(313)正月十三日,精医术,习天文。又传,南北朝梁天监三年甲申(504)陶公叔侄同时尸解,遗蜕如生。
   据此,陶淡存世216岁,陶烜存世191岁,这即使在早婚的古代,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陶侃是陶淡的祖父,据《辞海》,陶侃生于公元259年,殁于公元334年(魏甘露四年至晋成帝咸和九年),享年76岁,据此推算,陶侃29岁时就做了祖父(姑不论陶淡是否长孙),未满花甲(54岁)就做了曾祖父,这似乎难以理解。总之时代久远,手头又无陶氏族谱,因此还待继续考证。
   陶公叔侄,以簪缨世胄,翩翩浊世佳公子,为什么能舍却功名富贵,辞荣耽寂,隐逸山林呢?前人认为“迹其用心,无非国运之弱,欲尽忠而君已非;伤家道之衰,欲尽孝而亲已殁。忠孝之心莫能达,悲愤之念所由生。古往今来,弃家修道,皆士大夫不得已之所为。”(黄德溥引临湘山记》)又李光宝《陶公真人庙碑记》云“当晋室兆乱,铜驼荆棘,朝士相率挂冠,至草泽俊民,沿东京激诡之气,遁为清谈,清谈既悔,而幽岩孤特辈,遂蹈长生退着,是皆大不得于君臣朋友间……。”这些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分析,绝非妄自揣测。
   陶公庙属道?抑或属佛?至今犹存异议。然考其究竟,应属道教无疑。陶公庙山门门额历为“临湘山”,称“山”也是道家独有的称谓。陶公庙则为民间俗称,1947年出版的庙志,也叫《临湘山志》而不作陶公庙志,也即本此,考该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当初仅茅庵一椽,此距佛教人长沙,早300余年,民间祭祀,纯为纪念性质。再考现存之后殿大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梁的中心,绘一太极图,太极图为中国道教之特有标志,又清咸丰二年(1852)清廷初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又分别加封“昭显”和“灵应”,真人之称,据《辞海》解释,系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可见陶公是修道而非学佛,又山门左右门额,分别为“紫府”、“丹邱”也都是道家指仙人所居,据此种种,陶公庙(正名应作临湘山)无疑应属道教宫观。
    陶公叔侄,都是“尸解后,肉躯不朽,遗蜕如生”而“肉身成圣”。此事解放初期经长沙县文化馆取样鉴定,1958年被毁后骨殖抛残,认定确为“肉身”无疑。对陶公肉身的存废,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据曹孟其《述临湘山》一文介绍:“(辛亥)革命之初,诸新贵颇倡破除迷信之说,以告文经纬、吴作霖,至欲毁二真人,持议未决,且以召余,时方汹汹,以为必如是乃可,余谓日本游就馆(按即博物馆)得埃及木乃伊,费至数十万金,今二陶为晋代高士,名列史册,历年一千八百,曹豁衣钵,宁是比拟,公等乃欲毁之,何其迕也。于是相对默然,事遂中止……。”   
    谈到肉身,即死而不朽者,在浏阳河流域似乎是一种费解的特殊现象,不仅陶公是肉身成圣,还有多处如此,如石灰咀的李    公真人、星沙杉仙庙的陈公真人,跳马涧的阚公真人、黄花市的王公真人……等等,这种现象,在别处几乎没有,这需专家们从自然环境与历史根源上去查找原因。    
   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四年(505)。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陶煊。相传二人结庐修炼于此,后羽化为仙。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陶淡,字处静,与侄专心修养,结庐临湘山,在这里“羽化升仙”。后人在此“建立祠宇”,并“洁布仙躯”,即供奉他们的“肉身”(木乃伊)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陶公二真人庙,在明道都六甲朗梨市,相传庙建自梁天监中,迄今千馀年矣。清乾隆中众姓捐资重修,亢旱水灾,祈祷辄应。咸丰二年(1852)以保护危城,真人叔侄与同县李公真人俱膺封号。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煊为福佑真人,并列祭典。十一年三月礼部议奏,准予列入祀典。”庙依临湘山而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布置山门、戏楼、前殿、后殿等建筑物共1570平方米。平面作二阶梯,左右辅以崇垣,弓形封火山墙,庙貌更加赫然,故史有“狮岭仙迹”之谓。戏楼是陶公庙建筑群之精华,台的平面呈方形,以花岗石支撑台枕,以减少四根落地圆木金柱的负荷,台面铺木板,歇山顶,覆黄琉璃筒瓦,正脊和垂脊均有脊饰,正脊中立宝瓶,两端鳌鱼收尾。台的四檐翼角高翘,檐下饰如意斗拱和龙凤,天花有藻井作描金双龙戏珠图饰,金柱和檐柱的正面均悬近现代名家楹联,戏台的踢脚线都做成镂雕山水人物故事花板,间以坐狮栏柱,可谓极精之雕刻艺术品。前殿是陶公庙的主体部分,面阔5间,进深2间,小前瓦,抬梁式屋架,前檐下的券棚作饰,檐枋上雕刻极繁,正面格扇门上亦雕八仙人物和山水图案,殿内金柱为花岗石方柱,柱础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原殿中祀陶真人像,额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题“德化无疆”、清穆宗载淳御笔“民赖恩福”等匾,惜毁于文革。陶公庙已历1400余年,各代均予修葺。1986年,长沙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维修山门、戏台,并得到香港同胞李伯忠的资助,二期工程正在进行,长沙地区民俗博物馆亦在此筹建。榔梨镇与陶公庙的关系,历来推断是“因庙成集,因集成市”。也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依托的关系。一年两次春秋庙会,历来官府提倡商户重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历史上清、民两代的地方官吏,包括巡抚、督军、省长、知府、知县每逢水旱虫灾,迎请陶公进省求晴、求雨、驱蝗,有史可查的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就有十一次,每次迎送,都是摩肩接踵,道为之塞,因而名气也就无远勿盖,香火绵延,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前一次到陶公庙,还是二十年前.那时我正好在榔梨镇工作,进入古庙两次,第一次是慕名去参观,第二次则是带着一班学生去当群众演员,是拍摄电视剧《帅大姐》。只是这电视我至今也没看到过。那时的陶公庙还没有改建,前面的山门是后来新修的,山门前的大坪也是后来改建的。二十年后再去参观,感觉是很现代化了,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准备建成个新的古镇。所以很脏也很乱,全没有了过去那种古老宁静的气息。也许到所有建设都搞好后,又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吧。但有些东西,却是怎么仿也仿不出来的...

  记得当时的戏台上,有这么一幅对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需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许是觉得过于出世或消极,于积极的人生和革命者的情操不合吧。这次看到的是另外一首“世事何需认真,境过追维成梦幻;人生莫以为戏,眼前法戒当箴规。”记得那时是书置于内柱的,现在却放到前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