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子查询关联:与粟裕写作有关的几个问题答某报记者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0:01
2012-02-15 22:09:50
归档在 真实粟裕 | 浏览 942 次 | 评论 2 条
与粟裕写作有关的几个问题答某报记者问
问:张老师,我也经常逛您的新浪和凤凰博客,非常喜欢看,点击量和人气都很高啊。我有一个感觉,您的博客大多是以您写粟裕为主线,围绕这一方面来讲的,是不是意味着您的生活也是笼罩了粟裕的色彩?或者说就是“粟裕化”了?
答:有那么几年,我的生活基本上的确只与粟裕以及和他相关的人物有关,特别是在北京念书与粟裕的亲属、老部下接触之后。成天就是翻看、抄录与粟裕有关的记载和资料(曾经在国家图书馆抄录了一个月),夜深的时候又开始写这一天得出的心得或者新发现,文章发到博客后才睡觉。但是这三年好些了,平时也关注其他事情,不过没有在博客体现罢了。
我的新浪和凤凰博客定位是粟裕研究,因此其它东西极少发上来,就给人一种“笼罩了粟裕色彩”的印象了。
问:因为我经常看您的博客,也知道您通过还原真实的粟裕将军,与很多老将军有了很深的友谊,在他们身上,您觉得您除了还原真实的粟裕之外,还有没有发现更多的与历史或者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
答:谢谢您常常光顾。我的确发现过更多的与历史或者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这些老将军们写文章、作报告或者在公开场合很有“党性原则”,大多中规中矩,不敢挑战内心并不认同甚至完全反对的结论和说法,但私下闲聊时基本能义正言辞说出自己真实的见闻和想法。特别是军事科学院一位现职干部,在我们提出录音录像的要求时,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有如惊弓之鸟。例外是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他能面对摄像镜头侃侃而谈,说出许多令人震惊的真相,针砭的对象直指他父亲长期共事的那位大人物。
问:您就粟裕将军,采访了他身边的众多亲人,以及老战友,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或是哪几位?可以说说吗?
答:粟裕的夫人楚青、侄子粟刚兵以及身边工作人员朱楹、鞠开、刘祥顺、秦叔谨、老部下周克玉等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原文化部对外文化司司长、《粟裕战争回忆录》的整理者吕韧敏。这位老前辈是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军老部下,他是一个娃娃兵,成年后已经江山初定,共和国宣布成立了。他在北京军区退休后和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住在一个部队大院里,快人快语,爱憎分明。
80年代初,他头上还有一顶“帽子”没有摘掉就被选为《粟裕战争回忆录》的整理者之一,书籍出版后,考虑到他的身份“特殊”,粟裕夫人楚青没有将他列入整理者的名单之中,他无怨无悔,继续为粟裕的蒙冤鼓与呼。直到这次为我的《名将粟裕珍闻录》写序才作了说明,楚青老人给他电话说,应该如此(也就是做个说明)。
他对我的帮助和鼓励相当之大。
问:我看过您很多的采访,访谈,知道您是要为粟裕大将的历史正本清源,恢复其本来面目,您觉得到现在为止,您真正还原了真实的粟裕吗?或者,还有什么需要您进一步去挖掘的?
答:从《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毛泽东粟裕与淮海战役》相继出版问世后,粟裕的真实历史基本得到了恢复,当然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粟裕与他麾下十几个纵队司令员(军长)的交往等。
问:每位少年都有将军情结,张老师您在访谈中说以后会继续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比如说国民党的将军等,这是不是也圆了您少年时候的梦呢?
答:说到圆梦,好像有点,但又不尽然。写粟裕的书,完全是基于中国人同情弱者,好打抱不平的传统。粟裕是战功卓著的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却因为挨“好人”整而长期不得平反,声名远远低于他对共和国创建的贡献,因此我竭尽全力搜集材料撰撰写恢复他真实历史的书籍。这些材料其实大多是公开的东西,只是散落于各种书刊中,只言片语,不能给人整体的粟裕印象,我将其归纳整理成书后,形成了集中的视觉冲击,从而给对粟裕了解不深的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已。
至于您说国民党的将军等,倒的确有点圆梦的心理。
问:研究粟裕,研究了近20年,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如此认真和“执着”的?您觉得您这些经验对当代的浮躁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启发?
答:正如前面所说,我之所以认真和“执着”,源于对这段历史的好奇以及强烈的打抱不平的心理。一个想法就是让粟裕这么一个刘伯承称之为“我军最优秀的将领”的人为天下人知晓,如同大家熟悉的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一样。当然,正因为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也就很少有人去“锦上添花”,我去“雪中送炭”也就容易出成果。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或许还是那句老话吧:有志者事竟成。
问:《粟裕大将》这部20集电视连续剧何时播放?您是不是主创人员?
答:《粟裕大将》这个电视剧我没有参与,不过,我和制片人张军安先生及主演郭广平先生熟悉。郭广平先生说,他在该剧拍摄时,一直把我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一书带在身边;张军安先生则将我写的几本粟裕书籍都找了过去,准备在播出时作宣传用。《粟裕大将》早已通过政审,目前在中央电视台等候播出的日期,张军安先生说,可能作为中共“十八大”的献礼片播出。
问:张老师,秀秀您的书柜吧!在研究粟裕将军之外,您平常喜欢看些什么书?
答:我的书柜基本上是文史类书籍,特别是和粟裕有关联的军史,很多是外地的研究机构知道我研究粟裕时赠送的,最珍贵的是一些内部书刊,是暂时通不总政的审核不能公开发行的东西,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一些浅见的人当然见不到,也就成为说我“造谣”的根源。
阅读粟裕书籍之外,我喜欢看《鲁迅全集》、《红楼梦》与《何其芳散文》,特别是《红楼梦》,我所作的札记有20余万字。我的文章写法基本上是向鲁迅、曹雪芹、何其芳学的,受曹雪芹影响尤其大,我特别喜欢他那种干净、爽利的文字。
问:研究粟裕这么多年,我也发现网上有些读者有争议,有褒有贬,您觉得褒能给您带来什么,贬能给您带来什么?
答:您说的是这是一些网络闲人聚集的贴吧之类吧?我曾在《无冕元帅》后记里写过一种“印刻效应”的现象,“贬”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粟裕的发现,摧毁了这些人过去的“偶像”在军史的地位而为之。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有关将帅的书籍必须经过总政交权威专家审定合格后才能出版,因此粟裕书籍的问世,并非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也是代表了总政的意见,若有问题,他们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可以肯定,网络中间的那些翻来覆去饶舌一般“贬”的声音,基本都是几个业余的军史“发烧友”在所见所闻有限或者“粉丝”情节下复杂的情感宣泄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至于权威专家,我至今没有听到一个说否的声音。
当然,即便是这种个人的感情宣泄,也促使我有所思考,即我本人是否坚持了真理,若事实俱在,若干年后,无足轻重的他们自然消失了;若有所缺漏,则及时予以补正。总之,也是不无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