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在丝足脚上的精华:迷失在阿拉伯古老的巷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12:59



作为朝觐者的中转港而兴盛的吉达,每年约有15万以上的海外穆斯林在此登岸前往相距约70公里外的麦加朝觐。



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建于647年,在17世纪起,曾为东西方贸易的中途港,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

  
漫步在青砖铺就的老城街巷,仰望两旁的门窗,仿佛又来的了几年前去过的桑给巴尔的石头城。

 


老街与老人,营造出和谐的古城气氛。

一个慈善组织在给孩子们分发礼物与食品。显然这些儿童都属于“外来务工人”的子女。
 
尽管一次次迷失在这些古老的阿拉伯小巷内,尽管走得两条腿酸疼,但还是百走不烦、百看不厌。
 
市区主要建在珊瑚礁上。气候炎热,冬季最低气温12℃,夏季最高气温41℃。刮尘暴时气温高达50℃。


这座红海之滨的城市行政上隶属麦加地区管辖,是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街巷的拐角或门旁,常常安放着高高的“太师椅”,供无所事事的当地人坐在一起闲聊。


 刚到吉达的第二天正值周五,白天所有商铺都关门打烊,街上极少行人,南亚的非穆斯林劳工便凑在一起打板球
沙特阿拉伯妇女的标准打扮,拍摄她们的正面或反面是一样的。无论哪个角度,都是一个黑色的剪影。


我知道,此刻不是在其他穆斯林国家行走,即使宗教势力统治的伊朗也不会这样,唯独沙特阿拉伯才这样。 
这些索马里的妇女虽然不一定非蒙面黑衣,但也是裹得严严实实。

 
傍晚,南亚人经营的餐馆开门营业了。虽然是南亚人经营,但餐馆环境比在南亚要卫生。

安静了一白天的吉达,黄昏时分突然热闹起来。在这个外籍人口约占1/3的古城内,人们游行似的比肩接踵。

 

茫茫人海中,看不到中国同胞。这里有外来劳工,但没有外来游客,哪怕无处不在的欧美游客也看不到。

经营商店的原来不是沙特阿拉伯本国人,基本是也门人、埃及人、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

 
商业街熙熙攘攘,但没有高音喇叭或小贩的大喊大叫,出声的只是街口的机动车。

 


同桑给巴尔岛上的石头城一样,沙特阿拉伯各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流浪猫,它们最爱占据的地方就是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