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lue:耐人寻味的史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58:26
金星金笔的诞生:

金星金笔诞生于1932年的春天,最初并不是民族资本的产物,而是由朝鲜人金星建、金星斌、金星文兄弟合伙经营的小厂生产的。厂房是一单开间三层楼的小住宅,地点在当时“法租界”的葛罗西路(今延庆路)。从日本进口笔尖,向美国定购赛璐珞半制品长杆,稍加加工,做一点零件,装配成笔。是个只有十多人的手工业工场。

2. 代销起家的周子柏:

周子柏,江苏常州人,1907年7月23日生于一个南货店店员的家庭,家境清寒,中学没读完就来上海谋生。在一家钱庄里学生意,由于工作勤恳,为业师赏识,满师擢为跑街,交友渐广,兼太平洋保险公司代理人。1932年秋经济危机冲击,钱庄停业,一天,有一个带来一盒金星笔的冯绍周来找他代销,在钱庄同事周尚明、潘驾宾的支持下开设“颍源”字号,开始代理金星金笔销售业务。

3. 买下股份,成为民族资本企业:

金星难以为继,建议周子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厂资作价二万五千元,另招现金股二万五千元,合成总资五万元,分为二千股,每股二十五元,双方合作,共同经营。

1933年初冬第一次股东大会,九个发起人中,潘驾宾、周尚明当选为监察,其余为董事,贺聚道为董事长,周子柏兼经理主管销售业务,方善兴兼副经理主管财务,金星建兼任厂长。
1933年底,朝方七折全部让出股本,钱由贺聚道、姚铿二人分担百分之六十。余由周子柏、方善兴分担。金星厂完全转入到中国人手中。

4.发展:

1934年1月,董事会改组,把厂址搬到打浦桥徐家汇路,租锦同村四幢住宅作厂房,继续生产。职工三十多人,月产金笔五百打左右。
1937年抗战军兴,一度停工;三个月后逐步恢复生产。
1945年胜利前夕,职工超过一百,月产达二千打左右。此间曾在准备建厂购瑞金二路南端地产,后有“法租界”征地之说,于1947年高价售出,改在斜土路买进二十六亩地,1948年全厂由锦同村迁往斜土路;后期资本总额从六万元增加到二十五万元。
1954年7月公私合营时,清产核资的资本总额为一百万元,职工有三百五十多人;月产五千打。
1952年在北京设分厂,姚铿任厂长,1955年公私合营。

文革中,上海金星金笔厂转业为上海电视机一厂,北京厂改名为北京金笔厂。

周子柏1980年11月去世。

附:
金星金笔的品种:金星产品,有几种不同牌号,各有其不同目的。
(1) 26号和28号:笔杆黑色,一般称之谓“大金星” 、“小金星”,这是用来同“派克”竞争的主要产品,。用料制作力求精美,销路最广,是“王牌”。
(2) 46号和48号,笔杆彩色,是“金星”的花式笔,除笔杆色泽不同外,其余和26、28号笔完全相同。“金星”饮誉海内外,成为名牌,靠的就是上面的四种笔。

上面的四种笔笔尖含金量为50%,大号笔尖每枚重2.1分,内含纯金1.05分;小号笔尖重1.6分,内含纯金0.8分,规格固定。

(3) 50号黑杆笔:质量稍差,售价也廉。这是为适应清寒学生需要,目标针对“关勒铭”学生笔争夺市场。
(4) 爱国牌:有大小14、16两个型号,也是以学生为销售对象,而以“华孚”的503号笔为竞争对象。
(5) 国权牌:有204和206号两种。价格特别便宜,作为向“关勒铭” 、“华孚”进攻用。

50号、爱国牌、国权牌笔尖的净重和外观质量与上述相同,只是含金量减少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