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论语》中的为官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6:22

《论语》中的为官之道

        读《论语》,知道了如何做人,他也谈到了为官之道,道理相仿,但比做人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官呢?也就是说,做官者具有哪些素质呢?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具备多种才能。“君子不器”,不能只具备一种才能,而是“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只有具备了多种才能,才可以担当起领导的重任,否则,即是走到了领导岗位,也是不会有政绩的。

    第二,要注意个人形象。也就是说,你在领导岗位上,不要有官架子,但要有官样子。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要有规范。比如,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闻其言也厉”;要“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要“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为官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尊敬、信任,才有亲和力。

    第三,要严格要求自己。干部干部先走一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者自己首先要成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为政者自身要端正,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不能胡作非为。

    第四,要杜绝物质诱惑。作为领导要清正廉明,是一个君子。那么区别君子与小人,就看他对物质的态度和追求的境界。君子生活中肯定离不开物质,但君子绝不仅仅为物质而生活。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之,不去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作官不能只想着自己得利,要想着如何做好本质工作,天天想着多吃多占,不是君子所为,也不是一个领导人所具备的品质。

    第五,要加强学习。关于学习问题孔子的论述最多。他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任务,他自己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作为领导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业务水平,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孔子围绕学习,讲述了学习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效能。在学习态度上,他认为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其次要虚心而不满足,“学而不厌”,力戒“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做到“以能问欲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第三要有毅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第四要不耻下问。“子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学元常师”,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治学严谨的态度。在学习方法上,他提昌“温故而知新”等等。

    第六,要勤政敬业。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先之劳之,”,就是要在位不懈怠,做事不松弛。

    第七,要目光远大。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要求从政者处理政务不要图快,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要眼光远大。

    以上几个方面是孔子的为官之道,让那些当领导的同志看一看,会不会悟出一些道理。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第五》七 

    子产是两千年前的官员,其实两千年前的官员与现在的官员一样要面临几个维度的问题。一是自己的行为、二是与上司的关系、三是与百姓的关系。如果,我们现在的官员都能做到子产这样的话,那么也可以算是好官了,对自己庄重、对上司尊敬、对百姓惠义。孔子说,这就是君子之道,可见君子之道不仅仅是口头的仁义那一套。在实际的行动中只要有可表的品德,给别人活着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某一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这都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国是孔子的理想,而君子之道并没有一定的规矩。就如基督教和佛教的核心是劝人向善一样,君子之道就是一门修身让自己处理好自己和别人关系的学问。怎么修身?以忠孝礼仪廉耻等为准则,与善为伍是大方向。忠孝礼仪廉耻都是表,而善却是核心和要义。如果有什么能超越善的话,那我以为就是美了。善是一种美,但美要超越善。老子的善就是一种超越的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亦。”这样的善就是一种超越善的美吧!

    说到做官,我们现在的官没有几个有君子之风的了。都是大腹便便,一副贪样。其实并不是只有我们现在的官员这样,从各方面来看,历史上的官员大致如此。我想也只有儒家的教育才能出“海瑞”等这样的官员把!也可以说,清官是反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首先为自己谋福利,但清官却为大众谋福利,这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支撑他呢?君子的道德标准。但能如此做的人是如此之少,以至于,我们的君子的标准形同虚设。 

    所以,我一直以为,我们儒家的基础不扎实。儒家的基石是人性的善。人性的善我是能看到一些,但人性的恶更明显一些。所以,我们的君子之国的理想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虚无缥缈。不是,我们不理解和不能达到,而是我们的人性和人文素养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GCZY和SHZY也是如此,不是这样的制度和理想不好,而是,我们的人性和人文素养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阶段。再此之前,我们只能等待,或者尽力的去适应社会和人性而去做一点事情。(以后再论)

    老子的骑青牛遁去,也许就是看到这样的情景吧!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庄子最逍遥,自己逍遥的同时,而稍有作为。再高深的智者,也不应该厌世弃世,努力的去完善人性,这是智者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社会需要孔子和庄子这样的人,他们在为活着的天堂在努力,而不是宗教里死后的天堂。这也是儒家与基督和佛陀的区别,君子之国是活人的天堂,人们生活其中,其乐融融。与孔子比起来,老子就算是龙是神仙又如何呢?从智慧上来说,他比孔子有智慧,也许辩论孔子会输,但孔夫子的兢兢业业的治学做人态度,真的应该是我们万世的楷模。虽然,他的理论还有诸多不完备的地方。我辈当继续努力啊。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