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租最便宜的地方:8?楞严经修学法要(净界法师)〈耳根圆通,念佛圆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5:21:26

8 楞严经修学法要(净界法师)〈耳根圆通,念佛圆通〉

 

(八之二)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是根本。那么从唯识的角度──唯识所现的关键在「唯识所住」。在〔唯识学〕的思想──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住在事相,而是住在道理。我们从事相思考,你是障碍重重,永远跳不出去的;你从道理上思考,你会发觉每一个法,都是顺逆皆方便,对你都会有帮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在你的生命成长过程中,都扮演一种不可缺少的增上力量,就是从道理来思考。

从经文上来看──弥勒菩萨他出家的时候,烦恼是不轻,『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啊!但是伟大的「日月灯佛」并没有去诃责他,因为诃责也没有用,他也不是故意的,他的习气!佛法重视的是方法,你掌握了一个正确的方法,你就会出现真实的功德,「诸法因缘生」嘛;你上了正确的高速公路,他就会被带到一个正确的目标去!所以他就告诉他说:没关系,你烦恼重不怕,佛法多的是法门啊,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嘛。佛教里面不怕你烦恼重,就怕你不修学。所以他就不断的告诉他,你现在老是遇到这些名利啊、权贵啊…你不要住在外境,你就观察你这一念心,只要把心安住在真理就可以了。那么他这样子做,会有什么样结果?我们看经文:

修久定成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圆证唯识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徧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那么『历劫以来』,他就是不断的观察这一念心,经常把心安住在真理,而不是住在事相上,以这个真理为住,『历劫以来,以此唯心三昧来侍奉恒沙诸佛』。这时候,他这种追求世俗名利的这种习气、这个颠倒想,消灭无余啊!因为你一个人,他会产生烦恼,他肯定向外攀缘,一定住在事相。所以《楞严经》它是从根本对治,把你那种「有所得」心除掉以后,这些枝叶花果自然消失掉了。

不过蕅益大师说:这里的『歇灭无有』是指他远离粗的烦恼,就是远离「徧计执」,但是没有离开「依他起」。他知道外境是内心所变现的,所以没有什么好执着的,都是虚妄的。但是他对于「能变现」的那一念心──「依他起」的心,还是有所住;他远离「外境的住」,但是他没有远离对「内心的住」。

他在什么时候才有真实的成就呢?等到「燃灯佛」出现于世的时候,他把那个能变现的、明了的心──「依他起」,也把它放掉,这时候远离外境的执取,也远离内心的执取,成就『无上妙圆识心三昧』。这个以《唯识学》来说,是证得「圆成实性」,远离「徧计执」也远离「依他起」。徧计执──指的是外境的执取;依他起──是内心的执取。

这时候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呢?所有的圣道,一定是对真理的觉悟,我们看他是怎么觉悟的?他能够看到无穷尽的虚空,在虚空当中十方的国土,这个国土当中有『净秽有无』;这个『净』是清净的四圣法界,这个『秽』是染污的六凡法界,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有』──从「依他起」的角度、从因缘果报,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叫做「因缘有」。

从「本性」来观──它是自性空,叫『无』。

所以说: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那得看什么角度来看。从「因缘」来看,它的确有它的假相;但是从它的「真实义」来看,它的确是本来无一物的。那么这些『净秽有无』,都是怎么回事呢?都是我当下一念心之所变现,所以我了如是『唯心识观』的缘故,我现在能够一念心识流出无量的功德庄严。

佛陀在《楞严经》的前文,有一段讲到:凡夫的一念心啊,流出种种的障碍,你『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你就烦恼重重?为什么佛陀心一动,那是无量的功德自在呢?这个地方佛陀说,你应该去好好反省,你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本质」是没有差别,但是我们的心,怎么就被我们操作得这么的一个复杂障碍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有所住」,不是我们本质有问题,是我们的作用出了差错。如果我们能够把心带回家,你看──一念心识流出无量的功德庄严,而蒙佛陀授记、次补佛位,是贤劫未来的第五尊佛。释迦牟尼佛第四尊,他是第五尊。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我整个下手处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我一念心所变现的,而成就『识心圆明』;从一念的心识当中,成就圆满的智慧,而悟入了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就是二空真如,就是我们回归到一念心性叫「圆成实性」。那么远离「依他」跟「徧计执」,我们前面说过──先远离「徧计执」,再远离「依他起」。『得无生忍,斯为第一』,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斯为第一。

那么中间的「颠倒想」──「唯识所住」,是怎么回事呢?凡夫是怎么住的?怎么执取的呢?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执取。什么叫「局部」的执取?叫「随所生所系」──它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相貌,它就住在它自己所变现的相貌。比方说蚂蚁,你看蚂蚁牠的世界,牠就去住在这个糖果、饼干;你给它一个黄金,你说:欸!黄金比饼干值钱,它不管你,它就喜欢饼干;你看这个鸟,鸟它的住就住在那个虫,它(它)整天只看到虫;那么猫它的心就住在这个老鼠。忏公师父以前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讲《唯识学》,他讲一个实际的譬喻:他说这个猪啊,公猪看到母猪扭扭捏捏,就觉得这个猪很丰满;他说这个蛇,公蛇看到母蛇,欸…这个蛇长得很苗条。这就是「随所生所系!」你变成一个什么果报的时候,你说我今生很喜欢什么,其实你来生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今生喜欢钱,你变成蚂蚁你还喜欢钱吗?不可能。但是那个「攀缘」的本质没有变,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有一个小故事说──说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即将要结婚,后来这个女众在结婚的前一个礼拜,跟另外一个男众结婚了。这个男众打击很大,他觉得受到重大的创伤,就一病不起了。当然这个心病没办法治,他的母亲很着急,找很多医生给他看,也看不好。后来刚好有一个出家人,一个行脚僧从他的门前经过,他母亲就觉得这是一个希望,就把这个师父请进来,希望这个师父跟这个年轻人开示、开示。

这个行脚僧,他一入定啊,就知道,哦!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了。他就叫这个年轻人睡一下觉,休息一下…你太累了。那么这个年轻人在睡觉当中,这个出家师父就以他的神通力,让他看到他过去生的因缘。这个年青人在睡梦当中,看到───一个茫茫的大海,就在大海的岸边,出现一个女众的死尸;这个女众,可能是一时不小心掉到海里面死掉了,死掉以后,大海就把她冲到岸边来。欸,有一个人走过来了,这个人看到死尸以后,动了悲悯心,摇摇头,哎呀!真是可怜,就走掉了。过没多久,又来了第二个人过来,看到这个死尸,又动了慈悲心,慈悲心是更强烈了,就把衣服脱掉,盖在这死尸上,给她几句祝福就走了。没多久,第三个人又过来,看到死尸,他起了非常强烈的慈悲心,就挖了一个坑洞,把她埋在坑洞里面,入土为安,把它盖好,上面再放个十字架就走了。

这个年轻人在梦中,看到这些之后,他就醒过来了,师父就对他说:「你看到你前生了?」「是啊!」他说:「你是第二个人啊,你衣服给她,所以她陪你三年,你也够了!她嫁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帮她埋葬,她要用一生来陪伴他。因缘不同啦!对不对?」

我们经常会觉得────好像别人对我们不够好,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说,我们过去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因缘?所以一个人要能够认命,很多事情是很好处理的。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你先相信你今生是业力变现的,你要先相信;一个人不能认命,你就很难修行。

其实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是息息相关,你今生你脱离不了过去的;我把过去切割…只有佛陀做得到,你肯定被过去业力所牵引的,那么今生当然也会牵动到来生,所以我们对于今生的因缘,真的是要「认命放下」,但是你的重点是在未来──开创未来。

当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不够用心,随随便便的去做,你来生你就不要去埋怨,为什么你的功德是这么少,别人的功德是这么大,因为别人在因缘当中,所付出的「心力」是不同的。所以过去可以让我们当检讨,为什么我的生命的因缘是这个样子?他的因缘是这样子?他就是多一份的用心嘛!同样一件事,同样的拜佛、同样的持咒,为什么他来生是这么一个广大功德,而我今生是这么微小呢?就是你是不是把那个「心」放进去。

所以说『万法唯心』──你前生的用心,把今生的果报创造出来了,这一部分认命,反正过去也不能改变了;但是你今生点点滴滴的用心,又开始在累积来生的果报,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了!

这就是「唯心识观」的整个思想──「唯识所现,唯识所住,唯识所变」三个内涵。

己二、开显真实(分三:庚一、值佛禀教。庚二、依教修证。庚三、牒证结答)

前面的整个圆通,佛陀所开显的,都是在「破妄」,破除对假相的执取。以下的「耳根圆通」它偏重在对真实心性的观照,以「观照真实」来破妄,对于真实的发明就比较详细了。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修「耳根圆通」的值佛禀教:他是遇到了佛陀而禀受教法,当机的菩萨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有两层含义:

首先,从「因地」上来说──因为这位菩萨在因地当中,依止耳根的「反闻闻自性」而证入圆通,从耳门而入,所以叫「观世音」。

其次,从「果地」的妙用来说──这个菩萨在救拔众生的时候,他是靠别人称念他的圣号,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就观其音声令其解脱,所以在果地上,菩萨是寻声救苦,从音声当中来救拔众生,所以叫「观世音」。

这位菩萨即从座位而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回忆我过去,在做凡夫的时候,在无数恒河沙劫之前,有一尊佛出现于世,这一尊佛是古佛观音——观音如来。我在那个时候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这时候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修三昧」的三个次第: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一、蕅益大师说:什么是「闻慧」呢?听闻法义觉悟自性。我们刚开始听闻到《楞严经》法义之后,知道…原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有一个真实的心性。刚开始是一种信心,所以闻慧本身没有调伏烦恼的力量。哦,原来我心中有一个家,但是你还没有回家,你知道有个家。

二、「思慧」──「安住真如,调伏妄想」,你开始念念起观照了,遇到事情你不再马上住下去了,你遇到事情,先把心带回家──回光返照,问你自己你当下的念头,是从什么地方来?开始做「回光返照」的功夫,把我们一念心,安住在真理,先把心安顿好,再来处理问题。

三、「修慧」──就是「旋根脱尘,断惑证真」,加上禅定的加行,开始断惑证真、脱离外尘、脱离六根。

这就是整个修学三昧的次第——闻慧→思慧→修慧三种次第,这是他过去一个简单的因缘,再看他的「依教修证」:

庚二、依教修证(分二:辛一、总叙圆修。辛二、别明破阴。)

依止闻思修入三摩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

辛一、总叙圆修

先看第一段,拢总的叙述他整个修学的方法: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耳根圆通」的重点,就在这一句话──『初于闻中』。

我们整个《楞严经》的修学就是:要「把心带回家」,把生灭的、妄想的心,一个住在事相的心,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周徧法界」的一个离相的心性。但是问题是──心性是无相的,你怎么观呢?所以肯定要「借假修真」。这里他所假借的是什么呢?『闻』。

『闻』是什么呢?

比方说──我们现在请维那师,敲一下引罄…「锵」…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不要住在声音,你回光返照,你为什么听得到声音?「能听是谁?」「听声音的是谁?」把那个「谁」找出来。说:为什么桌子听不到声音?为什么你就听得到声音呢?『闻』,因为我们「耳根」当中有个听闻的功能,你就从那个地方进入。生死凡夫是从『闻』里面出来,听到声音就向外攀缘──「住在外境」,然后被外境绑住,不得自在。

这里的『初于闻中』──就是从「耳根」当中「能闻」的功能,然后『反闻闻自性』,从这个地方去找到我们的家。怎么找呢?『入流亡所』。前面是讲那个「门」,那么这个「门」进去以后,怎么办呢?「入流」──就是观照真如,叫「入于真如之流」,不是入于生死之流,入于法性真如之流。那么「入流」──指的是它的「观照的智慧」;「亡所」──是指它的一个所破的执取。什么叫「所」呢?就是「五阴」──对「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执取的心叫做「所」。所以他念念「正念真如」的时候,就把他对五阴的执取消灭了。

我们看附表第七:

「耳根圆通」就修这一句话──『入流亡所』

你要把「妄想」破坏──

你一定是先要有智慧──先有「入流」;就是你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方法,慢慢的入于真如佛性之流,也就是──你慢慢的安住清净的真如、无相的真如。

这样有什么功德呢?消灭了五阴假相的执取,把这个五阴的妄想慢慢的消灭了。

这个「五阴的妄想」──在本经当中是配合「六结」,比方说「色阴」:

从『眼根』来说──是「明、暗」,光明跟黑暗。

从『耳根』──来说是「动、静」,「动」就是有声音,「静」就是没声音。

从『鼻根』来说──是「通、塞」,是畅通的或阻塞。

从『舌根』来说──是「恬、变」,平淡无味叫「恬」,「变」就是酸甜苦辣…各式各样变化的味道叫「变」;「恬」是没有滋味,「变」是有滋味,这个是舌根的两种障碍。

从『身根』来说──是「合、离」,你跟身体是合—接触,或者是分离。

从『意根』来说──是「生、灭」,「生」就是有想,「灭」就是无想。

一、这「色尘」当中,以『耳根』来说──是「动静二结」,就是动结跟静结两个结。这个「结」就是绳子打结那个结。二、「受阴」──受阴有一个叫「根结」。三、「想阴」──叫「觉结」,它为了显那个明了的觉性,觉心现前,这个是「想」也是个结,你要住在这个地方就变成障碍。四、「行阴」──是「空结」,一种无相的、空的相状出现,它也是一个结。五、「识阴」是「灭结」,所有生灭的因缘消灭了,一种不生灭的相状现前,这也是一种结。所以在『耳根』当中是六个结──动、静、根、觉、空、灭,刚好配合五阴。

辛二、别明破阴(分五:壬一、圆破色阴超劫浊。壬二、圆破受阴超见浊。

壬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壬四、圆破行阴超众生浊。

壬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壬一、圆破色阴超劫浊

我们在回家的时候──第一个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但是要从外面先破坏。古德讲一个譬喻说:我们现在穿五件衣服,你当然先脱最外面那一件,你不可能先脱里衣!五阴它是一层一层的,色阴破了→受阴才现前;受阴破了→想阴现前…。所以我们现在把心带回家,是五个次第──先从「外在的尘相」当中带回来。那怎么带回来呢?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所入』就是我们对于「六尘的执取」,叫作「所入」。我们住在耳根来说叫做「动相、静相」,坚固的把它执取,别人一讲什么话,我们心就住在上面,即便没有人讲话,我们也是住在一个没有声音的相状。那么这种有所住的心「既寂」,被这个回光返照的智慧给慢慢的破坏了,这时候我们对于外在的动相、静相,清楚分明,但是我们不再受到它的干扰,『了然不生』,就是不再生起执取了。有声音也好,没有声音也好,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善用这个声音来弘扬佛法,我们善用声音来赞美佛陀,但是我们不再被声音所系缚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天德山禅师去参访龙潭禅师。看这意思…走了很久的路,所以他到龙潭禅师道场的时候天黑了,龙潭禅师慈悲啊,就亲自为他安单,拿一个蜡烛走在前面,德山禅师走在后面,快到寮房的时候,龙潭禅师突然间把蜡烛吹熄!本来是光明的嘛,突然吹熄…一片黑暗,德山禅师当下开悟!因为我们一念心性本身──不是明相、也不是暗相,但是我们随缘遇到光明就看到光明,遇到黑暗看到黑暗,所以他从明、暗的变化当中,回光返照──「见到明、暗的是谁?」他从他遇到境的刺激──回光返照,看到他「离相」的心性。

《楞严经》的意思是说──

其实: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事情,都不是你生命的全体,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乃至于你今生,也只是你无量的心性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看那么重呢?你今生只是一个心性当中的一个小水泡,一个大海的一个小水泡,如此而已。当然你好好利用这个水泡,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功德,但是你要住在上面,那你就是一个小水泡,如此而已。你要无所住,这个水泡才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把你带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对于五阴的执取,只有两个字,就是──

要你「放下」。你不放下──你回不了家,你就永远在那个地方打转!

你一个广大的大海,你只认那个水泡,那你就很狭隘了!所以我们首先要放下的是什么?外在的六尘,动静二相,明暗二相,放下!但是放下,可没叫你去把它破坏,你还是清楚分明的。不是说放下,我现在眼睛把它闭起来,耳根不要听,不是这样!你照样听,「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你的心不要住在上面,关键在这个地方。

 

壬二、圆破受阴超见浊

前面是一个外在的「色尘」,这以下是「内心」的作用──感受、想象、造作、了别,这都是内心世界的放下。前面是放下外境,这里是放下内心。我们看「感受」: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其实《楞严经》它整个方法都一样,只是过程不同,就好像我们回家坐火车,经过了台中站、桃园站、台北站,但是火车是一样的,方法都是回光返照,没有什么差别。它的整个过程,「色阴」一破,『如是渐增』,这个『渐增』,什么渐增呢?你「回光返照」的功夫渐增了。

所以:『闻所闻尽』,第一个『闻』就是耳根当中「能闻」的功能;第二个『所闻』,是所闻的动静二相。前面是把「所闻」的动静二相消灭,这个地方把「能闻」的那个「受」——那个根的受给消灭了;前面叫「脱离外尘」,这个地方是「脱离内根」。「感受」──我们一个人被感受牵缚,在《楞严经》上说,就好像一个人作恶梦。你看你作恶梦的时候,双手都在、双脚也在,但是你不能动,手足虽在却不能动;表示说,我们明明知道说这样做不好、我们也不想起烦恼,但是你就一定要起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住在感受,你不得不被这个感受来牵引。这时候我们慢慢对感受,也慢慢这个感受也放下,这个是『闻所闻尽』。

壬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

这是放下对心中的「想象」──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尽闻不住』──第一个『尽』指的是动词「穷尽」;穷尽这个『闻』,这个「闻」是『感受』。这等于是把前面的文再重复一次…『尽闻』——穷尽对于感受的执取,把这个执取给消灭了、穷尽了,叫『尽闻』。『不住』,就是你内心不生满足之想,你继续的回光返照、继续的走回家,不要住在这里。

到最后有什么好处呢?『觉所觉空』。我们一个人「感受」消灭以后,就产生一个『觉』──灵灵觉觉的一个明了的心现前,这个就是你的「想象」,这时候『觉所觉空』──「能觉的心」跟「所觉的境」,都把它空掉,就是把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想象」,也把它消灭掉,或者说把这个「想」给放下。当我们把这个「想」放下以后,古德说是「如鸟出笼啊,生死自在啊!」

「净土宗」的祖师说──我们凡夫的想象,不管你怎么想,想好的、想坏的,一定跟贪恋娑婆有关系,一定带有一种贪恋的心。所以我们要建立对净土的想象,第一个先把娑婆世界彻底的放下,然后重新再提起来。

        壬四、圆破行阴超众生浊

这更微细了──「行阴」,这个「行阴」就是内心的一种生灭的造作: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空觉极圆』──是承前面「想阴」的文。『空』就是「空观的智慧」;这个『觉』我们前面说过,「觉结」就是──想阴。他把跟「想阴」相应那个「觉」,空掉了,而且空到一个圆满(『极圆』就是圆满)。对于心中那个灵灵觉觉的「觉心」,是彻底放下了。那么「觉结」一破坏,「空结」现前,类似那种「无相的虚空」的相状现前,这个『空』就是──行阴。

这时候『空所空灭』──第一个『空』是空观的智慧,把这个「所空」,对这个空相的执取,也消灭了。那么空相消灭以后,这个时候是什么相貌呢?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有为」的生灭之相就没有,这个时候「无为」的不生灭相现前。但是这个「无为的不生灭相」还不是真如,它还是「识阴」。

行阴──是我们整个生灭因缘当中的所有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不断在动?就是因为有「行阴」,这个行阴是一种很微细的执取。要以「净土宗」来说,带业往生,你把「想阴」消灭了,你肯定就可以达到临终的正念,不一定要破坏「行阴」。当然「圣道门」那这五关都要破,但是你今天以「净土宗」的角度,你只要把「贪恋娑婆」的想法放下,就可以。所以「净土宗」它是带业往生的,它是不断惑的。「净土宗」要你把外境放下、把感受放下,把心中对娑婆世界的想法放下,然后再提起佛号,基本上你是临终「正念分明」是可以做到的。

壬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识阴」──就是那个寂灭的相状: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那么『忽然』──这是一个关键。这位菩萨从一路走来────放下了外境、放下了内心的感受、放下内心的想法,也把那个依稀彷佛「空的相状」也放下了,这时候『寂灭现前』,内心当中一片的寂灭。这个菩萨还是不能住,因为你还没有彻底回家,所以他继续的回光返照,他还是问这个寂灭相:「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时候突然间,在打坐的一念寂静心当中,啪!一念「无生」的智慧现前,最后就把那个「寂灭相」…那个假相也给破坏了。超越世间的「有为诸相」,也超越出世间的寂灭的「无为诸相」。『十方圆明』是指他的功德──「一念心性」就是指的十方圆明,这种大圆镜智,真俗双照,他的心性开始对一切法观察「即空、即假、即中」。那么在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中,他内心成就两种殊胜的功德:

一者,『上契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他能够跟十方诸佛,分享无量无边的「常乐我净」的功德,本来微妙、本来觉悟的一念心性,跟十方诸佛具足无量的安乐。这个『慈力』,就是有成就安乐的力量,这是约──自受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那么他又有一种大悲心,能够随顺一切众生,能够拔众生苦。也就是说,他能够作普门示现,他能够变成一只蚂蚁来教化蚂蚁,他也可以变成无量无边的相貌,来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所以,佛菩萨的心,他是超越的:第一个他通于佛陀。第二个通于众生。通于「佛陀」是约着他「自受用」,他能够跟佛陀「三乘共坐解脱船」,共同安住在一念心性的解脱船当中,但是他又同时能够跟众生产生「感应」来救拔众生。

庚三、牒证结答

这个『十方圆明』有什么好处呢?

正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兼明授记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结示名称

「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徧十方界。」

佛陀问我圆通的方法──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从耳根修学『圆照三昧』。

什么叫『圆照三昧』?从「耳根」听闻当中,我不向外攀缘,而是「反闻闻自性」。我就经常问我自己一句话──我为什么能够听到声音?我那个「能闻的功能」是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结果成就了『缘心自在』。我那一念心,不再被外在的「尘境」干扰,也不再被内心的「根、识」所干扰,而入于法性之流,成就真如三昧,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

这时候,他就称念一句:释迦世尊!彼佛,(这个「彼佛」指的是古佛观音如来)彼古佛观音如来,他赞叹我善巧成就圆通法门,在整个大菩萨法会当中,就正式授记我的名号为『观世音』。因为我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听」,从观照「耳根」而成就十方圆明(十方圆明──我们前面讲过「上合十方一切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上合下化,所以叫做「十方圆明」)故观音名徧十方界。

这个地方等于说出了──整个圆通所成就的功德,就是「一念心成就十方圆明」。

说:我们今天的「妄想」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我把心带回家,我把世间尘劳的相状都放弃了,我把我应该享用的「名」放掉了、「利」也放掉了,我该享用的都放掉了,那我得到什么呢?你得到了『十方圆明』。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就知道什么叫「十方圆明」,一个有关『大悲咒』的故事:

大概在十五年前,台中莲社有一个叫普爱姑的居士。这个普爱姑有一个媳妇,住在台东,这个媳妇身体很健康、很喜欢做事。后来怀孕八、九个月,有一天她就坐在客厅想啊:我即将要生小孩,我生小孩就不能去工作,所以我应该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生产之前,把家里整理一下。她就里里外外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但是一个人一工作就很投入,就忘了自己的身体,等到她工作完之后,她想:坏了!太劳累了。结果她就觉得:不对啊,怀孕八、九个月,这个胎儿应该会动的啊!手会动、脚会踢,怎么一整天胎儿都不动了呢?结果如是过了三天,胎儿都没有动静,她就有个不吉祥的预兆,赶快去看妇产科医生。妇产科一扫瞄说:妳这个胎儿已经死掉了,动了胎气,太严重了,妳现在要赶快开刀把他拿出来。

这时候她的媳妇就很紧张啊,不知道该怎么办啊,赶快找她的婆婆,就是普爱姑。普爱姑赶快带她去大医院作检查,答案也是一样,胎儿已经是胎死腹中了,要尽快拿出来。这时候普爱姑居士就对她媳妇说:妳现在啊,反正妳就最后一个关卡,冲冲看,持『大悲咒』!她们两个在那一天当中,就持了一整天的『大悲咒』。当然那个时候心力很强,持了一整天之后,再把大悲咒水喝下去。第二天起来,胎儿又开始动了!去检查,欸…这胎儿活过来了!

所以:这尊菩萨是怎么样?「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一念心,跟『大悲咒』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加持力啊?因为佛菩萨功德是双向的!我们说阿罗汉的功德是单向的,你看我们忆念阿罗汉没有什么感觉,阿罗汉他的心,可以从生灭的因缘,回到不生灭的功德,但是他没有回来的路。

你看!佛菩萨的心是双向的: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双向的。

「双向的心」他怎么办呢?他就把他的功德安住在他的圣号,安住在他的咒语。所以你看我们跟佛菩萨就能产生感应,为什么?因为佛菩萨心本来就是双向的。

我们在成佛之道这当中,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们真的是要离开娑婆世界的因缘,但是你是怎么离开的,会影响到你未来是什么功德。你是用断灭的方式,把它全部都断灭的方式而离开的,你以后要回来就很难,你把你的成佛之路,全都断了。你可以选择逃避,当然可以啊!你可以充满着厌恶离开娑婆世界,当然可以,但是你总有一天你要回来,你要成就十方圆明,你就很难回来了。

我希望我们在成佛之道,你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而不是说我赶快先出去,不是这样!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是「从假入空」,但是你有一天还要「从空出假」。

《楞严经》这一条修行之路,有什么好处呢?

它的方法就是你要在「不坏假相」的角度离开娑婆世界。假相没有错,你现在用一种极度厌恶的心来破坏假相,那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后半段──你要成就菩萨阶位,你怎么走呢?你想过这个问题?你怎么回入娑婆呢?

所以本经的方法,提供我们成佛之道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破坏它,你只要「不随妄转」就好——「无住」。你到极乐世界去,你下一次再回到娑婆世界,你还是可以跟众生结缘,「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因为你刚开始离开的时候,你就没有破坏众生的假相,你还回得来。

《楞严经》的好,不是只有断烦恼,如果是要断烦恼,那小乘方法多的是,它这个断烦恼是没有后遗症,问题在这里。小乘的方法用非常激烈的方法,其实那个问题后面很麻烦。你看在《维摩诘经》,佛陀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阿罗汉对自己的悔恨,他当初不应该用这个方法来断烦恼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想要成就大乘的功德,你的目标就是追求『十方圆明』,那你未来的功德是双向的──「上合十方诸佛,下合六道众生。」当然,你要成就这样的功德,你的因地就是不能坏假相。

我希望大家要知道:我们不是「断」烦恼,我们是在「转」烦恼。

人生是「转」,而不是要你去「断」,你断了它,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对于因缘所生法,你怎么办呢?

「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圆满的方法,你自然产生圆满的功德。

你选对了正确的方向,你自然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结果」不是问题,你的「过程」会影响到你的「种性」,也就影响到你成佛的快慢。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不是这样子的!你看看《法华经》你就知道,先走的,不一定先到啊!看你坐什么车乘,你坐了大白牛车,你就很快!有些人他烦恼就断得很快,而且他修行是修得很正常,有些人是越修、个性越奇怪,这就是有问题了,方法不对啦,不够善巧!

 

 

(九之一)

本经的修学方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那么在理观当中,又分成「自力法门」跟「他力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圣道法门』;「他力法门」就是属于『净土法门』。那么这两个法门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本经把我们生命的现象,分成两部份:

第一个、我们讲的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就像一个水泡一样,我们由于过去善恶的业力,把今生的五阴身心给创造出来,你现在有你的色身,你内心有一时的感受、一时的想法。

「五阴身心」它的特色是什么呢?它是有固定的相状──可能是一种安乐的相状,也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相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邪恶的相状,有各式各样的相状。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有它的相状,因为你一定是有时间相、空间相,在时空的交集下,才构成你的个体生命。当然有相状的东西,它是变化的、是狭隘的,这是事实。

第二个、生命的现象就是我们的「一念心性」──那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虽然没有相状,但确是具足了无量功德之法。如果以「圣道门」的思考模式──它一定是直接契入「无相」──「从空性入门」,没有一个例外。我们看〔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修学,其实道理只有一个,就是──把你从五阴身心的相状,带回到「无相的真如」;唯一的目标,都是要你离一切相,「返妄归真」──把心带回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以修〔净土宗〕的人,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你没有相状,你没有办法修净土。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第一个、你对『名号功德』的相状要建立起来。什么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也是一个相状。

第二个、什么是『净土的庄严』?

一个〔净土宗〕的人,你对「名号的功德」、对「净土的庄严」,这两种相状没有建立起来,你根本不可能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是一个「阿弥陀佛本愿」摄受的法门。也就是说:修〔净土宗〕的人,你所有的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所以修〔净土宗〕的人,只要做一件事情──

想尽一切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以你的「心力」启动「佛力」!

如果你心中没有相状,你怎么感应道交?你跟谁感应道交呢?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

〔净土宗〕的修学特点是──你在「无相的真如」当中,要建立两个重要的相状,就是名号的功德、净土的庄严,来建立对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启动阿弥陀佛的加被。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二十五圆通当中,这个「念佛圆通」是特别的,其它二十四个圆通,都是无相三昧,而念佛法门是有相三昧,你心中是要有相状的。所以古德说「念佛法门」是从有相入无相,虽然它表面上是有相,但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从有相慢慢的趋向于无相,道理是一样。

    戊二、他力法门(分三:己一、白佛归敬之仪,己二、正述所修法门。己三、结答

圆通方便)

己一、白佛归敬之仪

第一段,先说明这位菩萨白告佛陀,表达他内心皈依、恭敬的一种身口的仪式: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个「念佛法门」的当机菩萨是「大势至菩萨」。为什么叫『大势至』呢?因为这位菩萨他具足广大的威德之力,他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够震动一切魔王的宫殿,乃至于能够震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威德之力,这叫『大势至』。

这时候,他『与其同伦』;『同伦』是指「同类」,就是同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五十二个阶位;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五十二个阶位。『五十二个阶位』是什么呢?就是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跟等觉,这表示「念佛法门」摄机特别的广,从干慧地的凡夫位,乃至于到等觉位,都是依止念佛而成就圆通的。这么多菩萨就『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是说明对佛陀白告之前的一种皈依、恭敬的仪式,以下才正式的叙述他所修的法门:

己二、正述所修法门(分四:庚一、陈白古佛授法。庚二、详喻感应道交。庚三、

法合显示深益。庚四、述己自利利他。)

庚一、陈白古佛授法

先陈述古佛所传授的法门,也就是说──每一种法门,在佛教里面都是要有「本」,不像外道。外道的法门是「无本之学」,哪一个外道在山洞打坐,突然间看到什么影像,持牛戒、持狗戒…外道的法门,是在禅定中,妄想出来的,不是一个「道」,没有通往涅盘的力量。而佛教的法门,它肯定是有「传承」的,一定是每一尊佛、每一尊佛传承下来的。那么这尊佛是谁呢?是古代的一尊「超日月光佛」。我们看经文──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势至菩萨」回忆他过去在凡夫位的时候,这样恒河沙劫的时间,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叫「无量光佛」。从「无量光佛」到「超日月光佛」,这中间这一小劫的时间,有十二尊如来,相继的出现于世间。而这最后一尊佛对大势至菩萨的启发是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告诉我:所有的法门当中,『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你直接从「有相行」,契入无相的三昧,这个是最容易得到成就的。

『念佛三昧』蕅益大师解释说──实质上从本经的教义来看,是有三种的差别:

(一)、「惟念自佛」:「惟念自佛」就是他在念佛的时候,是忆念他内心的「佛性」;『自佛』就是自心的佛。所以我们看〔禅宗〕他也念佛,但是他念佛不是一种皈依的心,他念佛的时候,把佛号创造出来──『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他就开始思惟,「欸!我为什么能够念佛呢?」「念佛是谁?」他从音声当中去找那个「能念的心」。所以他是依止佛号的假相,从这个佛号的假相当中,把心带回家。所以这个「惟念自佛」蕅益大师说,跟前面二十四个圆通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说他的下手方便是从「佛号」回家而已,从「音声」回家。因此「惟念自佛」是属于「圣道门」所收摄。

(二)、「惟念他佛」:「惟念他佛」是我们一般人比较习惯的──忆念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当然它的缺点就是有一点「心外求法」,你心是向外攀缘的;向外攀缘的心,就容易被破坏,因为它是生灭变化的,就不牢固。所以「惟念他佛」的缺点,就是你那念佛的心,在临终的时候,很容易被你的烦恼,跟外境的障碍所破坏。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

(三)「自他俱念」:「自他俱念」是最圆满的。

什么是『自他俱念』呢?蕅益大师说:首先先忆念自己的「佛性」──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回光返照我一念心性,跟诸佛的心性「平等无二」;那么从「自他不二」当中,提起佛号,所谓──「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在「禅净双修」当中,我们所要观的第一个是「禅观」,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都是先「把心带回家」。

你一定要把你五阴身心──攀缘的心,带回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提起佛号!

忏公师父在打佛七的时候,常常开示一句话──

念佛人,要紧的就是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

「提起佛号」不是在那个乱七八糟、那个颠倒心中提起佛号,不是啊!你在颠倒的心中提起佛号,那个佛号是没有力量的!那是生灭心啊!你的佛号要在「本来无一物」的当中,提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

这三种念佛有什么特色呢?其实「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属于净土念佛法门。我们看它的特色:附表第八──「净土念佛法门」之特色:

          

「净土法门」在整个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是特别受到重视的,它是一个胜异方便,那么它的殊胜处有两个,什么叫『殊胜处』呢?就是它不共于「圣道门」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个:它是「他力门」。

第二个:它是「果地教」。

他力门──这个「他」是谁呢?就是「佛陀本愿」的摄受力。

果地教──这「果地」是什么呢?是「净土」的摄受。

所以念佛人基本上,你那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如果你方法正确,你应该是启动两个力量,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的加持」,第二个是「净土的摄受」,两个都要具足才是正确的。首先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心中跟佛号接触的时候,我们启动了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能够成就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成就现世的安乐;有这个「灭恶生善」的效果──消业障、增福慧。其次,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累积的一个往生的力量,临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种「解脱道」—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安乐道、解脱道」这两个,我们简单做一个说明:

在佛教的历史当中,最早把「净土法门」列入判教的是龙树菩萨。什么叫「判教」呢?把这个教法的它的「定位」、它的「重要性」,把它安立下来,叫做「判教」。

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沙论》当中,他首先为整个大乘,判定了「难行道」跟「易行道」。他说依止「自力」的修学,这个勤苦久远,这个过程非常的辛苦,时间非常的久远,谓之「难行道」,因为「过程」很多障碍,你所花费的「时间」是多生多劫。那么「易行道」的特点是超越而迅速,它的「过程」是超越,因为佛力加被,那么「时间」也特别的迅速——是一生成就的。所以在「难行道」跟「易行道」的比较,龙树菩萨讲出一个譬喻说:难行道就好像一个人陆道步行──一个人徒脚去爬山一样,你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你稍微一懈怠,一不小心,可能会从山上一下子,一脚踩空就落到原点,所以「圣道门」的退转是很快的。「净土门」它不一样,它是水道乘船,即便你稍微在船上打个瞌睡、休息一下,这条船有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轻松的可以达到彼岸。

不过,在龙树菩萨的「难行道」跟「易行道」判教当中,他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他的时代背景是「正法时代」。龙树菩萨是出生于佛灭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时代的人,他的特点──善根强、烦恼淡薄,所以他在这个时候念佛,只是用来「破除障碍」。「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叫做「多障众生念佛观」,所以在正法时代的念佛法门,并不是为了求生净土。欸!我最近有障碍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念本尊咒来破障,它正式的修学,还是修习「一心三观」。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门,在正法、像法时代,整个忆念佛菩萨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启动「他力门」,以他力为助力。

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法门」就不是这样了,开始重视「净土的往生」。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道绰大师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是昙鸾大师的弟子)。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当中,提出了「圣道门」跟「净土门」的思考,他说:我们念佛不再只是消业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要离开五浊恶世」。他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他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思考。他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是正法、像法时期,外在环境对你的刺激、对你的干扰,达到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会使令我们善根退化。你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时代,你那个心在修习止观,运转得很顺畅;你把这个明了的心,放在末法时代,糟糕了,这个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扰太厉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这是第一个「内因力」的羸弱。所谓的「魔强」,这个『魔』不是魔王,这个『魔』是指世俗的诱惑、人事的干扰,叫做「魔强」,这是五浊恶世的思考。

第二个、「去佛久远」,就是「外缘力」。我们生长在离佛时间越来越远了,到末法时代,被邪师恶友的思想所误导。就是说: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判定「谁说的话是对的?」,末法时代的特点是「各说各话」,他这样子讲、他那样子讲…我们在这样的一个「魔强法弱」时代,法门的力量特别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经渗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来越少。因为我们虽然有善根,但还是要靠「法的力量」──虽然有「内因力」,你得有「外缘力」。

所以在这样「魔强跟法弱」的两个因素之下,道绰大师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啊,终为所折。」这个幼苗…说「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萨道!」志向可嘉,但是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呢?你没有判定现在是什么时代,你这样讲不合时宜,你要是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些话是对的。所以在末法时代,你不求生净土,那就好像说──你一个菩提的幼苗这么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风雨中去摧折,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这样白白牺牲掉,对佛教、对众生没有好处。

道绰大师这时候,提出了往生净土的思考,这一点对我们「净土法门」太重要了。所以「念佛」跟「求生净土」在早期是两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的人,少部分为了消业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菩提道,求生净土」。这个「果地教」到末法时代更是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我们开始以智慧来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到一个比较好的国土,去成就圣道,再回来广度众生,这是一个「果地教」的思考。

 

基本上,念佛的人──

你内心的准备,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的「信心」;第二个、你的「愿力」。当你具足了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当然「信心」指的是谁?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愿力」指的是谁?对净土法门要有愿力,要有「往生的愿力」。你有信心,你启动了「他力门」;你有愿力,你同时启动了「果地教」;所以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所以一个真正念佛的人,他应该同时要具足信心跟愿力。这个时候,他跟佛号接触,他同时消业障、增福慧,同时也积集了往生的资粮,这才是一个真正会念佛的人。他于对佛陀的信心,对于净土的愿力都要具足。

龙树菩萨他提出一个概念说:佛陀有两种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德」。他说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人家分享的;佛陀说:「我把智慧送给你」不可以!佛陀要把智慧传给众生,佛陀只能「开方便门,示真实相。」顶多讲一些语言文字,让你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去觉悟。

所以「智慧」别人帮不上忙,说我把智慧回向给你,没有这回事情,你要打妄想,谁也救不了你,你自己要跳火坑,佛陀在你旁边也没有用。

蕅益大师说: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到「你心中的妄想」,把你带出来!谁有那个力量?

你活在你自己的妄想当中,你一定要住在你的妄想,说实在,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走出来。但是福德就不同,佛陀所修的「福德」是可以跟众生分享的。

所谓的「他力门」跟「果地教」──

是约着佛陀所成就的「福德」:他因地当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波罗蜜的福德,这些广大的福德力,他把它放在一句佛号当中。所以我们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只要你把「心」准备好,你就可以启动「他力门」,你也可以启动「果地教」,净土大德把这个称做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即』是什么?就着一个苦恼的、没有资粮的心,当我们正确的忆念佛陀名号的时候,就能进入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之海中,是这个意思。

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中,讲一个小故事:

他说在桐城的地方,有两个好朋友,这两个好朋友一起到外地去做生意,其中一个朋友,突然间生病,就死掉。死掉之后,另外一个人就把他埋葬,继续去做生意,做完生意,他把赚的钱,分一半给他往生朋友的夫人,如是、如是…的报告;说:「很遗憾,你先生病死了,我把这个钱分一半给你!」但是他往生的朋友的太太,对这件事情心存疑惑。说:「你是不是谋财害命啊?」他觉得很冤枉啊,就说:「我带他去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啊?而且我也如实的把钱分一半给你们啊!」他太太还是不相信,他没办法啊,跑到他死掉的朋友埋葬的地方,跪在那边哭诉,说:「我实在很冤枉,你看我把钱分一半给你同修,你同修还冤枉我。」欸!哭着、哭着,他朋友就在阴暗的地方现身了,变一个鬼神现身了,说:「没关系,我替你作证,你改天把我带回家,我跟我太太解释。」这时候,这个鬼神就跟这个人回家。在路中,突然间遇到一些障碍,他就念『阿弥陀佛』!念佛的时候,身上放大光明,那个鬼神看到光明就怕啊…弹出去好几公尺。后来他停止念佛的时候,这个鬼神就跑回来说:「欸…某某人啊,你不要念佛,你一念佛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把我推开来,我不能靠近你。」他那朋友说:「好,那我尽量不念佛好了!」但是过了一段的时间,又遇到一个障碍,他又念佛,这个时候又产生强大的光明,又把这个鬼神弹开来。后来鬼神就说:「你这样子,我真得没办法跟你回去;这样子好了,你把我太太带过来,我就住在这个树上,你把我太太带过来,我就跟她说明,洗清你的清白。」他那个朋友就把他太太带过来…

蕅益大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说:这个叫做什么呢?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换句话说说︰阿弥陀佛有大悲心想救拔我们,但是他必须在佛跟众生之间,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谁?就是『名号』!阿弥陀佛他也不能经常在人世间住世,所以阿弥陀佛必须把凡夫跟佛陀中间,要有一个「彼此感应的桥梁」,就是这个万德洪名,所以就把这个功德放在名号当中。当众生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启动了「他力门」──消业障、增福慧;同时也启动了「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就是整个净土「念佛法门」的特色,成就这两种的功德。

庚二、详喻感应道交

那么「念佛法门」它是「有相行」,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由这个相状构成所谓的「感应道交」。这个相状,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把感应道交的过程,它整个「心地」的方法描述得很清楚,我们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佛陀把这个「感应道交」的相互因缘,他讲出一个譬喻说:比方说世间上有两个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内心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一专为忆』──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的好处;

但是某乙呢,却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那么感应道交当然不是单方面,某甲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去忆念其它的事情。这两个人未来因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方,乃至于彼此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因为没有缘,没有缘就算你见面也没有用!为什么叫「没有缘」呢?因为某乙没有忆念某甲。这是一种情况,再看第二种情况…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假设某甲跟某乙,『二人相忆』──就是偶尔的彼此互相忆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后,偶尔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的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产生一个因缘,当然因缘就比较浅,比较浅未来的相逢,可能是一生、两生,比较少生的相处、相遇。假设是『二忆念深』──就是经常的忆念,某甲经常的忆念某乙,某乙也经常的忆念某甲,这两个因缘就深啦!那么这种情况,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从生至生』,这个『生』是一生,下面那个『生』是多生;因缘浅的话是一生、两生,因缘深的话叫多生,他们两个之间的因缘,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样,就彼此不会分开而经常相逢。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人跟人之间的相逢,那是得有缘的啊!你看:为什么他会跟你做夫妻、他会跟你做子女,他会跟你做朋友,因为你们两个过去生,都有彼此在忆念对方。

有人问我说:「欸,师父啊!你看我会不会出家?」我说:「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未来出家的因缘,出家不是绝对的好,但它也是一个因缘。如果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的忆念是──出家很枯燥、很无聊,那你今生不会出家,你来生也不会出家;如果你心中去忆念出家法的时候──欸…不错哦,出家很清净、享清福。忏公师父说的:「世间人享鸿福,出家享清福。」鸿福是「带业」,虽然有福报,但是很躁动。所以如果你忆念「出家法」的时候,你是一个美好忆念,你今生即便没有出家,你来生一定有因缘出家。

其实:你世间的因缘,你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心中的「想象」已经产生一定的力量。就像你做母亲的,你最在乎子女什么?你说,这个子女很会读书,这个是最重要的吗?未必吧!一个做母亲的、做父亲的最在乎的:你这个儿子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是嘛!你心中没有我的存在,你结了婚,你心中只是忆念太太。欸!他心中没有你的存在,你们的因缘就淡了。他再怎么会读书、怎么有用,跟你就没关系。所以我们看人跟人之间的因缘,最重要就是你心中有没有「我」,这个是合乎佛法的缘起论,因为他心中没有忆念你,你跟他因缘就淡了,即便他名义上是你的儿子,有这个儿子等于没有这个儿子。所以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这个因缘的关键就是心中的「忆念」!

有些人观念不正确,他说:「为什么我们应该要往生到弥勒净土?」「弥勒净土在三界比较近,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土比较远。」其实你「往生」跟「远近」没有关系。你心中不忆念,就算它在你隔壁都没有用,你相不相信?

「往、不往生」──是你心理的问题,跟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都没有关系的。

我们这一念心「竖穷三际,横徧十方」,哪有什么距离?

「往、不往生」── 跟距离没有关系,是你自己心理准备好没有?障碍是来自于你心;

你心中不忆念佛陀,佛陀在你前面都没有用、住在你隔壁都没有用,当面错过!

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会不会去救拔某一个人…关键就是你心中有没有佛的存在,你有没有把阿弥陀佛当一回事,问题在这个地方。下一段就讲很清楚了,前面只是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

佛陀,他把他的内心世界──他要怎么度化众生讲出来,他说: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说:身为一个佛陀,在一念的寂静的涅盘心中,我那个大悲心啊,不断的忆念十法界众生,就好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但是佛陀也讲出一问题是『若子逃逝,虽忆何为?』佛陀不断的忆念众生,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但是身为儿子,他一心一意只想在外面攀缘,甚至于想要离家出走,那么母亲单方面的忆念,这样子彼此间也没有相逢的因缘。所以问题就是──这不是单方面的。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假设身为一个儿子,心中不断忆念母亲的好处,就如同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那么母子两人,生生世世,就经常相逢而不再分离了。为什么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为什么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会跟佛陀同时出世呢?事出必有因──因为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在过去生经常忆念释迦牟尼佛。不过我们也不错,末法至少还有佛法,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因缘是在尾端,至少「法」还在,没有跟人结缘,跟法结缘。所以说,佛陀跟众生的感应道交,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它是平等的照耀一切众生,它释放了很多的光明来加被我们,但是我们手上的水,如果是波动的或是平静的,产生月亮影子的光明就不一样。

这里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感应道交」──「能感的」是我们一念心,我们一念至诚恳切的信心跟愿力;「所感的」是佛号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

那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

「感应道交」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心力」跟「佛力」,谁主动?心力主动,还是佛力主动?「心力」。答对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能主动救拔我们,你要记住这一句话,因为佛陀是无念的。说,欸!佛陀主动救拔你,那佛陀动念头了,那他就不是佛了。佛陀的心是安住在一个无念的心体,他是永远存在法界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他不能主动救拔你,一定是你释放一个力量,他才能够有所响应。

我看有些人在解释〔净土宗〕,他讲「他力的摄受」,讲到最后…我听那个意思就像外道的思想…佛陀可以完全把你…好像你不想去…他硬把你带去那种感觉!没有这回事情!

即便是「他力门」──也是你自己要有所准备──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我们一定要把前后的因果搞清楚,佛陀的心,他是不动念头的,他常游毕竟空;那么是在众生心垢净的条件之下,佛陀影现中、诸佛影现中。你看《阿弥陀经》也是这样,《阿弥陀经》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临命终的时候,你要先不颠倒──正念分明,然后才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一段经文,你一读就知道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我讲实在话:你今天没有把自己内心准备好,阿弥陀佛光明是进不来的,进不来!即便他是「他力门」,但是他永远也是被动的,你读这一段经文就知道。佛陀『忆念众生』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你不忆念佛陀,这个是没有用的,不能构成感应道交的。

我们从这段经文,我们深深的知道──

佛陀创造了四十八种广大的功德力在法界当中,但是这个功德要变成对你的一种加持,你一定要释放一种「信心」、释放一个「愿力」,才能够「转他成自」──把佛的力量转成你的力量。这个关键在于什么呢?启动佛陀的功德最关键是什么?『忆念』──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启示了,你要忆念佛的功德,你要忆念净土的庄严,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庚三、法合显示深益

那么假设我们正确的忆念以后,产生了感应道交,这样子有什么功德利益呢?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到一个念佛的方法,就是你要透过一个正确的忆念,以你心中忆念的力量,来启动阿弥陀佛的「他力门、果地教」这两种的加持。前文是讲方法,这以下是讲它的果地的功德。

众生明了的心,他能够产生一个正确的忆佛、念佛;『忆佛』它是心中的想象,它是一种「观」;『念佛』是一个「止」,对于佛号的一种专注、一种无分别住。那么我们透过「忆佛」跟「念佛」这两个方式,能够使令我们『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约着平时,平时的感应道交;『当来』指的是临终。「感应道交」之后…『去佛不远』,你跟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彼此相应不再分离了,结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必假借其它的方法,你就可以成就心开。

『心开』有两层意思:

一、约着现世来说「消除业障」:它能够帮你打开你心中的业障;你一个人有业障的人,心是打不开的;也可以说心开,约着消业障来说。

二、约着你往生以后「华开见佛悟无生」:这个心开约着「破无明证法身」,更深了。

所以所谓『心开』,第一个是打开你的业障,第二个打开你心中的无明妄想。一个是约现世的安乐,第二个约来世的解脱,都可以叫「心开」。关于这一点──「忆佛、念佛」,我们用附表来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