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花圣殿调离牡丹视线:语感──最重要的语文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43:39

       语感──最重要的语文素质

                                     王兴泉

 

        匈牙利学者盖伯曾提出“全息论”的语言观点,他认为语言就像摄影的全息照片一样,任何一个微小的部分都浓缩了一个社会历史的景观,体现了群体的思维程度。汉语更是如此,她在信息的多元、丰富、立体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汉字的每一个符号都是一件艺术品,都具有生命力,都与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紧密相关,都有一方自足天地,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汉语每个词汇都蕴含着浓浓的情味,都有着独特的“感觉情调”,都是中华民族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甚至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历时性积淀。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未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们过分依赖主题解释而将文本间的信息压制了。常常是对语言作静态语义学的解释多,作动态语用的理解少;作抽象理性的分析多,作具象直觉的感悟少。忽略主题外信息开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语感的钝化及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狭窄、固定、低效和偏差。

        叶圣陶先生早指出:“从意义、情味上说,原字原辞和字典辞典的解释必然多少有点距离。”“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①而体会一个字一个辞的“情味”靠的即是语感。叶老明确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②

       作文中良好的语感也同样重要。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习惯,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自觉,写文章时即使是“所谓‘斟酌’也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直觉地感觉这么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③这就如同踢球,“球感”好的运动员在射门的一刹那是不可能去计算角度、力量、击球点的,他是凭籍在千百次的训练、比赛中获得的感觉一蹴而就的。

        近年来的语文高考也加强了对语言感悟能力的考查,如 95-97三年试题中的4-8题对语言规范、清晰、流畅的检测,10- 11题的古诗词鉴赏等就是直接考语感的例子。

        语感是如此重要,他决定了听、说、读、写的质量和效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均没有这一词条。倒是叶老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语言文字……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叫做‘语感’。”④也就是说:语感是人们对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的正确丰富而又敏捷的感悟能力。这里,“正确”“丰富”“敏捷”是分别就接受主体对语言信息感受、把握、领悟的“准确度”、“深广度”和“速度”而言的,“感悟”是就语感的非理性、非自觉性而言的。

        灵敏的语感要求我们不仅要快速感受、把握、领悟一个词的最低层的指称意义,还要能够快速感受、把握、领悟它的再现层面、表现层面乃至哲理层面的意蕴。譬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⑤中的“伊人”, 在语感敏锐的读者心中就不仅是“此人”的意思,它会具象为抒情主人公辗转反侧,求之不得的“意中人”,或者更进一步抽象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或人生的“企慕之境”。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不仅是长满荷叶的池塘;那是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那也是逃避纷繁、排泄孤独苦闷的出世之所;其中那逃避与无可逃避的处境与中国古代文人失意时遁迹山林却又心在庙堂、忧国忧民心态是同样无赖的。

        从创作的过程看,写作实际上就是作家“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而“选择”就意味着“舍弃”。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在选择“绿”的同时,就意味着舍弃了“到”、“过”、“入”、“满”等等。所谓语感,就是接受主体既能感知“在场”的“绿”,也能感悟“缺席”的“到”、“过”、“入”、“满”。至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境外之象,大美不言,大音息声就更需要有敏锐的语感去把作者没有说出或无法说出的部分“感”出来。我们要能够由“出墙”的“一枝红杏”去感出那墙内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由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去感出那水下的整座冰山。

        怎样培养和训练语感呢?

        “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⑥吕叔湘先生在他的多篇论文中反复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模仿的重要意义。语感培养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模仿和实践。

        要模仿首先必须输入可供模仿的语言范例。输入的内容必须是典范的文言文、白话文著作或传诵千古的名句。因为“童子雕琢,必先雅制。”⑦“阅乔岳以形培  ,酌沧波以喻畎浍。”⑧(游览过大山就更清楚小丘,欣赏过大海就更明白水沟)输入的主要方式是听读背抄,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华。中国古代的书生之所以能把与口语相去甚远的文言运用纯熟,主要得益于熟读成诵。据统计,古代书生要背诵43万多字⑨的经书以及几倍于经书的注释和其他经典史书和文学书籍。苏霍姆林斯基是反对死记硬背的,但他也认为为了增强阅读能力,小学四年里至少要积累2000个常用词,读书2000个小时,朗读200小时, 主张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几十本他喜欢反复阅读的书。⑩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⒒整日里含英咀华、潜心涵泳,自然会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从而对烂熟于心的文字由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有全面的感知,最终也就能够深得语言之三味。大量的积累,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承袭语言文字中浓浓的文化积淀,强化对语言的丰富的了解力。“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⒓

        此外,“人与读书时熟,作文时亦熟。”(林纾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没有材料就无法进行加工,没有信息就无法处理信息,没有储存,也就不会有输出。并且“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⒔王勃6岁善辞章,骆宾王7岁能赋诗,康有为7岁能属文,梁启超9岁能日缀千言,除了天赋以外,主要的恐怕是于熟读背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作文的能力。也就是诵读的内容已经“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⒕了。

        教学实践中,笔者长期坚持“输入贮存──制模迁移──自由生成”三步作文自悟自得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要求学生听读抄背名家名作及大量名言警句,开展“一月一文”、“一日一句”、“一日一词”、“一周一篇”四个“一”(每月背诵一篇文章、每天记一句诗文名句、一个成语、每周写一篇随笔)活动,并在其基础上让学生对记诵内容进行转述、品评、仿写,最后自悟自得出作文之法进而能自由地写作随笔、供料作文、命意作文和命题作文。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作文水平明显提高,每年都有3-4 篇学生习作在各类报刊上发表。

        有的老师常喜欢对学生说写作文没什么难的,怎么想就怎么写,把你想说的话变成文字,就成了。其实,这是外行话。写文章绝不是照搬生活,更不是将口头语言原封不动地写在纸上,书面语言更具科学性更具美学性。“如果机械地理解‘写话’,把现想现说的话一个一个字记下来,那是决不会成为一篇好文章的。”因为“说话往往习惯于支离破碎,乱七八糟,写下来也就不可能很好了。”⒖作文的最好老师是科学著作和文学著作,也就是要模仿典范的书面语言。

        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并不一定会导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因为我们对输入的材料强调的是全面感知、自悟自得,并非从中抽象出几条作文秘诀,也没有对名家名作进行“尸体解剖式”(钱梦龙语)的理性分析。语感的直觉性和个人性保证了这种模仿不会浇灭个性的火花。这就如同儿童学说话一样。儿童学语言,最初也是模仿,但这模仿不是鹦鹉学舌式的,不是照搬,儿童学的是说话的本领,即说话的规则。这些说话规则,往往是语言学家殚精竭虑,努力以求的目标,但儿童却在模仿大人说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

        当然,在对学生实施正面影响的同时,还必须净化语言环境,以减少不良语言习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陧,与之俱黑。学语言最忌一傅众咻。正确、丰富、敏捷的语感是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的。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妙在一个“悟”字,“诗道亦在妙悟”⒗。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透过语言信息悟象、悟情、悟理的过程。对语言有了正确、丰富、敏捷的感悟能力,才不至于入语言艺术之宝山而空手归,才能说有了良好的语文素质。

──────

 

        注:①②④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见《叶圣陶、吕叔湘、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以下引三老言论均出自此书      ③⑥⒖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    ⑤《诗经·秦风》    ⑦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⑧⒒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⑨其中《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7900字, 《诗经》    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    ⑩转引自《中学教学法大全》,科技出版社    ⒓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⒔    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⒕《荀子·劝学》    ⒗严羽《沧浪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