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刘老师讲因果:高中语文课程纲要--必修4模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6:09
高中语文必修4模块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   李光奎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必修4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
授课时间:40课时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一(1)(7)班学生
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本模块属于“必修课程”系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该系列有“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关规定,此处从略。
学习目标
1.了解宋词、戏曲戏剧剧本、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相关背景材料并正确应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能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本语境,感知文本中塑造的形象,品味其语言,体悟其内涵及艺术表现力,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的角度审视、鉴赏和评价作品。
3、了解议论性散文的主要文体特征和常用论证方法,能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分析并做出判断,能有意识地将常用论证方法运用于写作表达(作文)实践。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中国古代人物传记内容,积累、梳理其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翻译相关文段。背诵和默写指定的传记文段和宋词。
课程评价
评价任务:
1、过程作业:每课导学案,作文写作练习(4篇)。
2、阶段性及全模块纸笔测试:
题型可有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诗歌鉴赏题、简答题、作文写作。
作业和评价细则:
1、过程性表现与作业。
(1)课堂学习表现和学案完成情况。每课10分,共计130分。
(2)篇章背默。40分。
(3)作文练习。4篇,每篇20分共计80分。
(4)阶段性测试(2次)每次50分,计100分。
2、课程测试(1次)。
测试内容包括:(1)古文阅读理解(对教科书中古代人物传记原文的字词句的理解);(2)古诗词欣赏(对教科书中宋词或其作者其他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技巧的鉴赏评价);(3)补写名篇名句(指定背诵篇章的默写);(4)现代散文阅读理解(对议论性散文文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5)作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测试形式为闭卷笔试,150分。
3、修习合格认定。课程作业和测试满分500分,满分300以上为合格,否则须补考或重修。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发行的高中语文必修4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进度(课时)
学习 内 容
关键学习目标
1
分享本学期《课程纲要》
明晰本课程学习内容及要求
2-3
剧本
1.窦娥冤
品味、分析语言及其折射的心理,把握形象特征和作品主题。
4-5
2.雷雨
6
3.哈姆雷特
7-8
作文训练1
了解“横向论证”的方法
并主动尝试运用于写作练习
9-10
宋词
1.柳永词两首
品味语言,分析表现技巧,把握文本塑造的形象特征和背后的抒情主人公特征,把握情感内蕴和作品主题,达成默写。
11-12
2.苏轼词两首
13-14
3.辛弃疾词两首
15-16
4.李清照词两首
17-18
作文训练2
了解“纵向论证”的方法
并主动尝试运用于写作练习
19-20
阶段性纸笔测试1
按照试题要求完成
21
散文
1.拿来主义
明确观点,辨识论证方法并尝试分析该方法对观点的论证效果,从分析结构入手理清论证思路
22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3
3.短文三篇
24-25
作文训练3
了解“反驳(论证)”的方法
并主动尝试运用于写作练习
26-28
古人
传记
1.廉颇蔺相如列传
积累梳理文言文基本知识,
读懂并翻译文本,
背默指定文段。
29-31
2.苏武传
32-33
3.张衡传
34-35
作文训练4
了解“辩证分析”的方法
并主动尝试运用于写作练习
36-37
阶段性纸笔测试2
按照试题要求完成
38-40
课程(全模块)纸笔测试
按照试题要求完成
课程实施
一、主要依托《导学案》贯彻实施。
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依据课时目标辅助相应的《导学案》,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导学案》并提前一周印发,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案、检测案。四个部分不必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篇目删减。
通过课前检查、课上观察、预习交流、提问回答、板演、课堂小测和练习、学生讨论质疑等途径及时跟踪、反馈《导学案》使用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课后通过导学案作业检查批改、师生对话交流、面谈面批、课后辅导和单元过关测试等途径来巩固。
二、采用朗诵、分角色表演、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加深对戏曲戏剧剧本的内容的理解、形象特征的把握和剧中人物及作家感情的体味。
三、议论性散文写作训练中分别侧重于横向论证、纵向论证、反驳、辩证分析四个方面组织题目和评价批阅。高一阶段联排课节(2节)每周一次,故列表中的作文训练安排可灵活处理,原则上安排在联排课上。
四、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创设条件在早读、课堂或其他自修时间增加诵读的频次,注重逐字逐词的落实和意义用法的整理归纳,每篇均指定翻译段落并形成书面译稿,在分析把握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的同时,引导关注概括人物的共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