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和中国的时差: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1:52:29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2009-09-16 20:12:27  

何为肠道传染病   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的一类疾病。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肝、戊肝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动物;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多数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病从口入”,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室内及环境的卫生:粪便、垃圾要日产日清,消灭老鼠、清除苍蝇、蚊子、虱子、跳蚤、蟑螂的孳生地。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食品;食物要贮存好,防止苍蝇蟑螂叮爬;瓜果要洗净或去皮再吃;盛装食物的容器和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清洗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发现传染病及时调离;食品生熟分开,夏秋季不做生拌菜,剩菜要加热煮透等。

4、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食物,经常剪指甲,不要用手直接抓熟食或食品,把住病从口入关。

5、加强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的污染物品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免疫,开展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如口服痢疾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等。   

6、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各院系辅导员或班干部如发现同学有缺课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扩散,防止传染病流行。

7、预防用药:氟哌酸每晚两粒,连服三天。

如果有腹泻及时按腹泻检疫登记表要求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要点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是怎样感染的?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出现了人传人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3、甲型H1N1的症状

人类感染甲型H1N1病毒后,其症状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4、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

5、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人的感染。甲型H1N1病毒加热至160华氏度/70摄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它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6、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可疑症状,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7、有什么治疗药物?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疾控中心建议使用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

如果有发热及时按发热检疫登记表进行登记并上报校医院。

结核病的防治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皮肤粘膜、淋巴结、骨骼等均可发病,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所以,通常所说的结核病,是指肺结核。患了肺结核,轻则影响劳动力,重则危及生命。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结核病宣传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明工和学生,共享健康”。

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经空气、接触、尘土等传播,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肺结核病。

患结核病后出现的可疑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查痰、做结核菌检查、X线胸透或拍片。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周,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我校校医院配备有管理督导校内师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医师,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访视,督导治疗。但是,阻击结核病,还是要从预防开始:

1、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核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糖尿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差的人,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被感染,应及早治疗。

2、要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消毒。

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

耗资达五百亿元,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而且保护率达95%。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乙肝的接种对象:新生儿、中小学生和院校、军队、运动员等青少年和成人。为保护以上人群健康,阻断乙肝传播,这些人群应按0、1、6月程序接种(即:“0”: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注射第三针)。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乙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接种地点:犀浦校区在犀浦校区校医院三楼防疫科。

          九里校区在九里校区校医院二楼防疫科。

 甲肝 预 防 知 识

甲肝是甲型肝炎(HA)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急性黄疸型病人、急性无黄疸型病人、重症肝炎)和亚临床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春、秋季为甲型肝炎感染和发病的高峰季节。

人感染甲肝病毒后3周至4周,大便和血液即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患甲肝后一般表现为厌油、厌食、黄疸、皮肤黄、尿黄、全身乏力、可有腹泻等,一般需住院治疗一个月以上,半年左右方可完全康复,少数人死于暴发型甲肝;全球每年甲肝病例超过一千万,中国是甲肝的高度流行国家之一。怎样预防甲肝呢?

1、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凡是自己感到身体有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在流行期间不做生菜、拌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把好“病从口入”关,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流动摊点和无证经营户出售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4、各食品摊点不准出售无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过期食品。

甲肝是可以预防的,大家不必恐慌。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特异预防方法,接种对象是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及两岁以上未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五年以上的人群,如有自愿接种者或有关甲肝接种方面的问题,请到西南交大校医院防疫科咨询,电话:87600483。

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默认分类 2010-04-26 08:14:30 阅读57 评论0   字号: 订阅

 

 家长的一封信

        -------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春季是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活跃的季节,也是呼吸道、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省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请把好“病从口入”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2、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剩饭、剩菜要煮沸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4、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春季预防这类疾病的主要方法:

    1.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保持教室、居室内空气流通。    4.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5.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6.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7.衣、食细节要注意。(特别是学生课后或上体育课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及时脱穿衣服。衣服湿了,又开窗通风,一吹就容易得病)    8.切莫讳疾忌医。(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9.家里发现了呼吸道传染病人,可在室内用食醋熏蒸。

预防春季传染病学校采取的措施:

    1.加强晨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有疑似病例及时上报、隔离。

    2.教室要指定专人负责通风,每天通风时间必须保证在2小时以上。

    3.出现疫情要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要教育学生不要观看或入内。紫外线照射对眼膜、皮肤及内部组织都会造成损伤。桌面、门把手可用1:200的84消毒液擦试消毒。

    4.做好教育工作。不要跟疑似或有传染病的学生接触。

    5.复学时要凭正规医疗机构证明,先进校医室确认,然后回教室上课。

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典型经过分3期。1.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2.出疹期:于第4日左右开始出疹,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体温高达40度。3.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天降至正常。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症全程10~14天。本病潜伏期为10~14天,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是一种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的病毒性传染病,容易被人们甚至临床医生所忽视。风疹的典型症状是经过16~18天潜伏期后出现轻度发热,卡他、皮疹、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孩子发病往往首先发现皮疹。(而麻疹为先发热)。风疹的皮疹第一天即可布满全身,第二天先出现于面部的皮疹开始消退,3日内基本消失。故有“3日麻疹”之称。风疹的典型症状与典型麻疹的3-3-3现象有明显区别。风疹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以上。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材不适症状。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本病潜伏期约14~21天,隔离期:自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

    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染。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经7~10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    水痘和蚊子块的区别:1.观察非裸露部位是否有红色斑疹。2.观察24小时,看红色斑疹是否出现水疱。

    水痘的隔离期为: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患儿头面部已愈,但身体部位还没有全部结痂,应当继续隔离。

    5.手足口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临床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经过较短,约4~10天,多在一周内痊愈。预防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

    6.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防治知识

    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等的常见病原体。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甚至引起死亡。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肠道病毒71型感染后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患儿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多在38度左右。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往往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性心肌炎等,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儿咽喉分泌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传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

    预防措施: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的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0人  |  分享到:         阅读(57)| 评论(0)| 引用(0) |举报  传染病防治 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 怎样预防传染病
  • 传染病防治
  • 狗的常见传染病
  •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 如何预防秋季传染病?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

×信息提示·风格控,你今天“艰难决定”了吗?·手机写博  Word写博  LiveWriter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