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视频ig: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9:53:36

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

(2010-03-09 22:39:47)  中医是中华民族自伏羲黄帝时代创立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医学体系;西医是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医学在内的西方医学体系,学术界称它为现代医学体系。虽然中医与西医都是研究

人体科学,但是各自在基础理论、内容、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却好似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的不能水乳交融一样,有着本质与形式上的不同。讲得通俗、直观一点就是,西医把人体看作一台机器,把人体的各个部位看作机器零件;中医则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的各个部位及毫毛肢节与人体的关系看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医不以解剖实物命名人体器官

中医学的解剖学开始于上古时代,五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记载了人体内脏和骨骼的部位、长度、重量、体积等知识,明确使用了“解剖”两字,其中有关消化道长度的数据与近代解剖基本一致。中医学将人体内的脏器统称为五脏六腑(只是在论述经络理论时,才称六脏六腑),认为支撑人体生命和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是“经络”(也称经脉)。并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象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见图1)。

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是就解剖所发现的实际物质,来命名人体的内脏、血管、神经系、感觉器官和内分泌器官、运动器官(肌肉、骨骼与骨连接)的名称。

在中医学中,根本没有现代医学中的所谓盲肠、十二指肠、胰腺、神经线之类名称,所有器官的生理、病理内容,全都包容在脏腑、经络、气血等学说之中。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理论中,也无法找到中医的“命门”、“三焦”这一对脏腑。尤其是经络,在解剖中,根本不象现代医学的神经线一样,能够找到它的踪迹,但是,经络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具有生命活力的机体之中。

中医学不以解剖实物来命名脏腑、经络被外国学者认作是:据内经记载,人体的内脏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为脏:肝、心、脾、肺、肾、命门;另一类为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其中的“命门”、“三焦”这一对脏腑,是中医“想象的器官”(1)其实,按照现代医学的认识方法,中医“想象的器官”,并非只有“两个”,就连其他十个与现代医学名称相同的脏腑、“经络”,就中医学所论述的脏腑、经络的性质与功能而言,几乎大部分会被现代医学称之为“想象”的理论。

二、中医不以细菌、病毒、红白细胞增减异常等作为致病因素

尤其是中医学把脏腑、经络理论与玄奥、艰深的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相提并论。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将五脏配属五行;奇经八脉配属八卦;五脏五腑配属十干;十二正经配属十二支。几乎是言必称阴阳五行,说到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即认为脏为阴,腑为阳;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则与五行生克相一致,如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又如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心火克肺金,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并认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四时之气直接感应,如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而且人的怒、喜、思、悲、恐这五种情志直接与五脏相通,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肝气主宰人体“筋”的正常活动与病变;心气主宰人体“血脉”的正常活动与病变;脾气主宰人体“肉”的正常活动与病变;肺气主宰人体“皮毛”的正常活动与病变;肾气主宰人体“骨”的正常活动与病变。如果人体在春天患病,那么主要原因在肝。春天要注重肝的保养。肝气足,“筋”也柔和。肝气不调,就会出现“筋”的迟缓或者拘急,甚而萎缩;如果人体在夏天患病,那么主要原因在心。夏天要注重养心。心气足,血脉环周不休,营养全身,就会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脉象就会鼓动无力,面色无华,甚而晦暗,唇舌青紫,胸闷憋气和心区刺痛等。心失所养,就会面无光泽,心悸不宁。……人在天底下、地面上,生存于天地之中。人体的气血运行系于天地四时之气的运行。天地之气失去常规,比如春不暖,夏不热,秋不凉,冬不寒,就会导致人体的生理异常,甚至发生病变。如此等等,就更难为现代医学所认同。用现代医学的认识方法,同样会称之为“想象”的理论,因为现代医学认为细菌、病毒与红白细胞的增减异常,等等,是人体致病的原因。

三、中医不以生理、病理、生物化学作为基础理论

对中医学颇有造诣的学者,尽管精通脏腑、经络学说,但是却没有明确地论述中医学的这些脏腑、经络理论,是依据什么而建立起来的。只有医学大家李时珍先生《奇经八脉考》曾谈到“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2)即人体内部的经脉,只有练气功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够体察到。但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医学著作,也没有告诉我们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是由那一位高超的气功大师体察出来的。在各门学科都要求有科学依据的当代,学术界也只是差强人意地解释说,中医学术理论是依据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然而照此逻辑推断,继承中医学术事业,就只能对古人所经验过的病症照猫画虎,从故纸堆里找出治疗理论和方法;对古人没有经验过的病症,如近些年出现的艾滋病、因毒气而导致的人体高位截瘫,当前肆虐的“非典”等疾病,中医学则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前去问津。简而言之,就是“光靠临床实践,病历分析,不能创造新医学。”(3)如果仅仅以感性直观的经验为科学依据,那麽没有经验过的疾病就无法找到有效的医治方法,中医学就只能停留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之上,不会再有新的发展与创新。这种仅仅以感性直观的经验为科学依据的肤浅认识,不知不觉抽掉了中医学活的灵魂。

不是中医学没有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作依据,而是现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询方法走上了歧途。学术界对中医学科学依据的探询,不是从中医学术理论的根本上去做文章,而是从中医学的哪些内容与现代医学的内容相一致上下工夫。全然不顾两种体系之间根本就无法一致起来。比如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西医也不乏医疗实践经验,可是对中医学的理论却无法认同。中医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同样也无法接受。这究竟是为什麽呢?当然是各自的科学依据不同使然。中医是依据阴阳五行,西医是依据组织、器官、细胞、分子。比如中医学的历史上并没有“非典”的记载,但是在广州的首例“非典”病人发烧、憋闷,现代医学使尽全身解数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是 “银翘”等祛邪退热的中药,为病人解了燃眉之急。尽管西医一直在研究“病毒学”,但是面对“冠状病毒”却束手无策。虽然中医学不以“病毒”作为致病原因,在中医学中也从未见过“冠状病毒”的名称,但是没有经验过的病症依据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只要对症下药,仍然可以速见疗效。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前瞻性吗?

被现代医学认为中医学缺乏科学依据而“想象”的中医学脏腑、经络,其数目、性质与功能,不是与解剖出来的器官、神经相吻合,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的数目分毫不差,而且其功能性质与这些数目所标示的天地之气的功能性质也是直接对应的。这种对应在中医学界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种对应的原理却不是众所周知的。那麽这种对应的原理是什麽呢?是“天地之阴阳五行”与“人体之阴阳五行”相参相应,人体之阴阳五行就是指五脏。

《内经》则一再强调:“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4)即不懂得年节律,不懂得气的盛与衰,不懂得人体虚实因何而发生,就不可以做医生。

人体的脏腑直接与阴阳五行相参相应,由人体肝心脾肺肾的脉象体现出来。即“春脉玄、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谓四时之经脉也。”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不是实物学说,而是气化学说。中医学中被现代医学称为“想象”的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依据“天地之阴阳五行”与“人体之阴阳五行”的代名词——五脏相参相应“想象”出来的,这两个五行的相参相应,即是通常学术界所说的“天人相应”,也称“天人合一”。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脏腑、经络、气血、荥卫、八纲(阴阳、表里、虚实、标本)辨证等学说,都是在阴阳五行根基之上生发出来的。尤其是对脏腑、经络的名称和功能、性质的认定,药理性能的认定等,都取决于阴阳五行八卦这个根本(5)由此可知,中医学是自成体系的学说,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是“阴阳五行”,中医学自成体系的特殊性也正在于此。这一特殊性与西医的科学依据是细胞、生理解剖、病理、生物化学等没有丝毫的共同点。

四、中医与西医的医理无法相通

中医依据人的先天禀赋如体质强健或虚弱、后天环境的不同特点、脏腑相对强弱的具体情况等条件,着眼于十二经这一人的整体来进行诊断与治疗。仅举咳嗽为例。

西医认为,咳嗽可分干、湿两种。干咳,会有昏昏沉沉、灼热的感觉,又咳不出痰。经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长时间持续干咳,可能是肺结核。若干咳的症状加剧,会演变成湿咳。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咳嗽是常发生于肺部、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的疾病。咳嗽严重或咳嗽时痰中带血或呈绿色,须留意有无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西医治疗一般用止咳药枸椽酸喷托维林片,右美沙芬、氨茶碱与抗组胺类药物合用,如异丙臻、苯海拉明等消炎、安眠药物来治疗。有时效果并不明显。因而中国的医生(包括西医)往往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不单单在肺。五脏六腑都可以引起咳嗽。比如《内经》中黄帝问:肺的令人咳嗽,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五藏六府全都会令人咳嗽,不单独只有肺。黄帝说:想听听这些病的症状。岐伯说:皮毛,是肺在体表的显现;如果皮毛先感受了邪气,邪气就进入肺。如果寒凉的食物进入胃,由肺脉向上传达则肺寒,肺寒则外与内的邪气合在一起而停留在肺,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所对应的时节受病,不是其所对应的时节,则各自相传以受病。

人与天地之气相参,故五藏各以其所对应的时节感受寒邪得病,轻微的为咳嗽,严重的则为泄泻、为疼痛。逢秋季则肺先感受邪气,逢春季则肝先感受,逢夏季则心先感受,逢长夏季节则脾先感受,逢冬季则肾先感受。

黄帝问:如何进行区别?岐伯答:肺咳的症状,咳嗽喘息而有声音,严重的则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咙中如有东西梗塞,严重的则咽喉肿痛。肝咳的症状,咳则两胁下痛,严重的则不可以扭转身体,扭转身体则两胠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痛,掣引着肩背,严重的则不能动弹,一动弹咳嗽就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嗽则腰与背相互牵引着疼痛,严重的则咳吐黏液。

黄帝问:六府咳的症状什么样?怎样受病?岐伯答:五藏之咳时间长了,就会移入六府。脾咳不愈,则胃受病;胃咳的症状,是咳嗽并且呕吐,呕吐严重了则会有长虫吐出。肝咳不愈,则胆受病;胆咳的症状,咳嗽时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嗽且遗粪便。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咳嗽而气短、上不来气。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嗽且遗尿。久咳不愈,则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部胀满,不想吃饭喝水。这些全部积聚于胃,关乎于肺,这是使人多鼻涕痰涎而面部浮肿气机上逆的病因。

因为以上这些病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时所用的药物与针刺时所取的穴位也不相同。比如中医将咳嗽分为寒、热、湿、燥等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治疗。治疗热咳时用橘红丸等,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时用白果丸等。运用针刺治疗时,属于胃咳的,在针刺时除取肺经的主要穴位以外,还要配合胃经的一些穴位;属于胆咳的,则要配合胆经的一些穴位。诸如此类,即是中医治疗原则的方无定方,穴无定穴,同样的病,比如都是咳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治;同样的药也可以用来医治不同的病症,比如“六味地黄丸”,既可以治疗由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又可以治疗由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

这其中的道理就好比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可以从植物类食品,也可以从肉类食品,植物类中有麦类、谷类、薯类、豆类等;肉类中有猪、牛、羊、兔等,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只要能够保证各种体质人的身体健康,是无须必须强行规定人们食用某种食物的。而且与生俱来的自然疗法是中医中药的根本属性。然而,这些道理在迷信西医学的方舟子看来,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不科学”、“伪科学”!方舟子崇尚西方科学的标准化,崇尚西医学的统一标准、定量、定性问题。

应该明确,定量、定性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几斤、几两。诸如湿性、燥性;热性、寒性、硬性、软性等的认定也都应该包括其中。比如,评剧《杨八姐游春》中,宋朝皇帝要娶八姐为妃时,佘太君机智地用要彩礼予以拒绝,唱道:“我要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当然,凭借今天的高科技,弄一两“星”或二两“月”,已经不成问题。但是“风”、“云”、“气”怎样用斤两来称?即使能用斤两称,称出来又有什麽意义呢?何况气对有形质物体的化生化灭,如同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无重量、无声音、无体积、无面积、无形质,又如何来为它定性呢?!

然而古代中国贤哲却依据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来为天地之气确定出了四时的规律性、五行的根本属性。当然也包括人体脏腑、气血、中草药等事物的属性。定斤、两;湿、燥;热、寒;硬、软的量与性的方法,是很难适用于古代中国传统科学中的相当一部分事物的。至于中草药的斤两不是十分精确,也自有可以不精确的道理,因为相当大的一部分中草药,就是用来作为食物的植物、动物、矿物,尤其是中医的食疗,就如同吃饭一样,谁又能将饭量定得准斤准两呢?!又有什麽必要定得准斤准两呢?!当然这样讲决不是反对对中草药剂型施行量化规定措施。笔者想说明白的是:既然中医与西医的医理无法相通,又何必依照西医的基础理论、制药方法、治疗原则来异化中医、毁损中医呢?!

五、结语

有一位著名京剧演员在拜师学戏时,老师问他说:“你跟我学,是把你揉碎了象我,,还是把我揉碎了象你呢?” 这位演员不假思索马上作答:“当然是把我揉碎了象你。” 老师说:“不对,应该是把我揉碎了象你。”这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对待中医的态度吗?!

我们只有揉碎了中医学术理论,条分缕析的透视清楚本真中医学术理论科学依据,才能知道中医学的精髓是什麽,掌握了中医学精髓,才能够灵活运用中医学原理,一方多治,多病一方有效地为患者解除病痛。而不至于象方舟子那样,迷信科学系统只有一个,治病的医学也应该只有西医,即使治不好,也要用西医方法治到死!其实相当一部分被西医判了死刑的患者,在有病乱投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被中医起死回生的!

只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以现代医学解释中医”,中医丧失了“以中医解释中医”的能力,中医学术理论沦为被现代医学任意解释的对象,中医渐渐成了“西方的中医”,中医学术理论成了西方文化视野下的中医学术理论。中医异化的国内国际背景,导致中医在回应现代医学挑战的过程中,自己先乱了自己的解释系统,中医和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文化知识变得整体性地失语了。这种失语使得中医学术的言述方法、思维方式和制度方式丧失了科学性而走向异化,使原本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中医、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文化知识被丑化、被践踏、被桎捁,从而失去了昔时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和穿透性的世界性魅力。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文化知识中的关键词,如不停歇地动感的“阴阳五行”被僵化为固体的“五种物质元素”;双向的“阴平阳秘(阴气平和,阳气密固)”被释义为单向的“阴阳平衡”(有另文分析);“十二支”、“二十四节气”被戴上了希腊“黄道”、埃及“地平”的“桂冠”6;“天地”被“自然界”、“大气层”所取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中医的经络,尽管高层次的专家学者也知道在解剖中找不到它的踪迹,但是能享受高等教育者毕竟不占多数,我们的初、高中生在接触这些知识时,首先能理解到的是他们曾经接触过的“神经线”知识。如此西化的国内国际背景,又怎麽能够不使中医异化、又如何不使像方舟子一样长期接受西化教育的“精英”一定要使中医灭绝才肯罢休呢?!

时至今日,认为“中医有很好的临床经验,有些验方很灵验,但中医将要在21世纪取得大发展,走向世界,为世人所接受,就必须经过分析化学、近代生理、解剖学、生物学的洗礼,把《黄帝内经》中朴素直观的五行、阴阳、三焦、虚实、表里等辨证施治经验,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才可以丰富医学知识,为人类造福。”7这一“中学西范”观念似乎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文化精英和普通百姓的共识。而且,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一般只注重社会科学领域如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的研究,很少注重对自然科学领域如天文、医学等的研究。在涉及到“自然科学”一词时,多是称“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中国传统科技在近代明显落后于西方” 8羞羞答答地不敢称中国有传统科学,勉勉强强承认有“中国传统科技”,处处比西方要矮一节。

关键是他们认为:各国的信仰冲突来源于人文科学方面的差异。“众所周知,有中国哲学、有美国哲学、有法国哲学,但是似乎没有中国化学、美国化学、德国化学之说,自然科学是通用的。人文科学差异却不可抹掉……”9这些学者不会不经常听说“中国医学”、“西方医学”,也一定承认在医学领域,有中、西医的不通用。只是不太了解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的独特性一样,不与西方国家的相同,尽管中医与西医同是自然科学,却无法象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那样相通。作为权威性的学者,一定不会懵懂到只要声音大的群体认可这种道理,那么这个道理就会变成社会的公理的地步。只不过隔行如隔山,不可能亲自探讨深层次中医学术理论的奥妙,只能听从运用中学西范方法研究出来的现代中医理论的误导,故而不是对中国传统医学避而远之,就是随声附和。

如果真正弄懂弄通了“阴阳无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朴素直观”的认知,而是对客观物质世界本质属性的科学认知,我们就会发现,东西方人文科学方面的差异来自自然科学的不同认知方法和体系(有另文分析)。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研究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学者应该携手并肩,正视处在西方强势语境的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西方科学用语包装得置之于“盲点”之中,要想保持中医的特殊性而不被西方观念所牵引和异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应该恢复我们中医固有的解释系统。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这“根”置身于充满灵性之光的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文化的沃野之中。用现代学术界的习惯用语讲,就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传统科学取得最高成就的基础之上。只有明确中医与西医是两套根本无法合二为一的医学体系,才能依据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科学知识和语言,用我们真正的母语,透析中医学术理论的脏腑、经络、气血等学说与阴阳五行八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及其用药治疗原理,真正恢复中医固有的解释系统,建立健全真正科学的中医学术理论体系。让那些致力于“告别中医”的精英们心服口服地认可中医的科学性,中医这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高科技精品在国际国内的重振雄风才能够得以成为现实!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c272ee0100i94q.html) - 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_透视中医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