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觉醒牛头虚白11阶:百年辛亥图片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9:37:37

一. 百年辛亥影像之书

二. 王朝垂暮异国情调与历史记忆

三. 共和元年武装革命与政治妥协 

 

一. 百年辛亥影像之书 

南方都市报 2011-09-17 作者:综合 佚名

摘要: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说,历史研究应以图像为先,因为惟有通过图像,才能更清晰、更敏锐、更富有历史感地理解过去。1839年摄影术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夜,恰逢其时地介入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强行剪辫子,南京,1911年12月3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一天,南京的军警开始在街头强行剪除路人的辫子,以此宣告清王朝的终结、共和国的开始。佚名 

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说,历史研究应以图像为先,因为惟有通过图像,才能更清晰、更敏锐、更富有历史感地理解过去。1839年摄影术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夜,恰逢其时地介入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段历史的绝大部分照片出自西方人之手,百余年来散落各处,借辛亥革命百年的契机得以系统性地梳理结集出版,殊为不易。正如编者刘香成先生所言,如果说这些照片仅仅是外国人用有色眼镜将中国人视为“异国情调”的证据,则失之简单。时间赋予我们更开阔与更富纵深感的视野,足以让这批照片在本有的语境中还原一个血肉丰满的近代中国,书写中国历史“影像之书”的重要篇章。 

二. 王朝垂暮 异国情调与历史记忆 

南方都市报 2011-09-17 作者:综合

摘要:如果说这些照片仅仅是外国人用有色眼镜将中国人视为“异国情调”的证据,则失之简单。它们铭刻着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让人洞见前人文学作品或集体话语中抽象表述的“百年屈辱”。 

《壹玖壹壹: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百年影像史》 刘香成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被俘的清军士兵,平壤。1894年9月16日,平壤陷落后,约有600名在朝鲜作战的中国军人被俘。小川一真摄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率军穿过午门进入紫禁城,1900年。詹姆斯·利卡尔顿摄 

弓箭手,1872年。此时欧洲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火炮和步枪已大规模装备于军队,而中国的士兵仍以弓箭为最基本的武器。约翰·汤姆逊摄 

地方武装,山东,1906- 1912年。米歇尔·梅纳德摄 

《辛丑条约》签字现场,北京,1901年9月7日。佚名,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 

正阳门牌楼,北京,1901年。被义和团烧毁的前门箭楼还没有重建,正阳门牌楼中间的牌匾也在大火中散失。尽管城市还没有从动乱中恢复,但是百姓的生活似乎已经恢复如初。伯顿·霍尔姆斯摄 

美国士兵围观清军砍杀义和团成员,1900年。佚名,赫尔顿图片档案藏。

 如果说这些照片仅仅是外国人用有色眼镜将中国人视为“异国情调”的证据,则失之简单。它们铭刻着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让人洞见前人文学作品或集体话语中抽象表述的“百年屈辱”。 

编者按:

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与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在拉斯金的年代,摄影方兴未艾,他自然没能洞悉影像书写历史的潜能,如今他所言的“艺术之书”若修正为“影像之书”,亦颇为恰当。

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则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应以图像为先,因为只有通过图像,我们才能真正“窥见”往昔;唯有通过图像,我们才能更清晰、更敏锐、更富有历史感地理解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向刘香成先生致以敬意,他编撰的《壹玖壹壹》这本画册,虽仅迈出了第一步,但却足以成为近代中国“影像之书”的重要篇章。辛亥百年只是一个契机,一个理解历史的框架,这批图像的意义显然不止于一场推翻帝制的革命,而是作为辛亥前后一百余年中国历史的视觉底稿。

历史条件决定了这批影像绝大部分出自外国人之手,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视角的异域想象,但置于长远的历史语境中,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读取丰富的历史细节,时间赋予我们一种更开阔与更富纵深感的视野,足以抵消跨文化观看带来的阻隔。这些照片让我们越过历史文本挂一漏万的概括性描述,得以窥见一个血肉丰满的近代中国。

借此契机,南都《视觉周刊》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对系统性地拍摄过近代中国的西方摄影师的作品予以整理推介,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回顾19世纪直至1911年的照片,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总体上看,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基本是外交官、商人、军火商、冒险者和旅游家这几类人,只有屈指可数的照片是职业摄影家拍摄的。中国及其民众有时被塑造成异国的、粗鲁的,有时把自己描绘为英勇的。1904年,年轻的法国医生维克多·塞加朗(V ictorSegalen)驶向远东,在中国和南太平洋度过了不寻常的14年,其间写下《论异国情调》(1951年)一书。在书中,他说“异国情调是差异性的证明”,人总是容易被所有“异国、意外、奇异、神秘等”的东西吸引,“一切都是‘另一个’”。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 einberger)在介绍米奇·爱泼斯坦(M itch E pstein)摄影作品(史泰德2006年出版)的书中说道,异国情调是无知的一种类型,因此带来莫名的震撼。进而,“摄影具有文本记录的真实功能,既承载了异国情调,也部分地将其瓦解”。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义和团运动和美国国会1882年5月通过的《排华法案》都对摄影负面甚至时常是种族歧视性地表现“中国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照片中的绝大部分拍摄并聚焦于通商港口(广州、厦门、福州、上海、青岛)、欧美租界以及日本军营的生活。读者朋友可以在本书中看到这种风格化照片的范例。收录和遴选这些照片,为的是能展示西方摄影师如何描绘中国的物与人。通过这些照片,本书展示了1911年前后各历史事件的场景和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日常生活、社会时事、习俗传统,以及中国第一个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动荡。重要的是,这些照片为当今读者提供了那个时代的视觉影像,促使人们思考百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海外形象。如果说这些照片仅仅是外国人用有色眼镜将中国人视为“异国情调”的证据,则失之简单。它们铭刻着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让人洞见前人文学作品或集体话语中抽象表述的“百年屈辱”。有关这个话题的论著非常之多,我也引用了其中一些作为资料,本书则用影像来全面“视觉”描述,努力成为最完美的一部摄影史。

本书希望通过展现1911年前后看得见的历史,让文字与图像都能出现在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中。素来对“东方主义”持批评态度的美国外交事务评论人理查德·卡根(Richard Kagan),在新近一篇题为《多重的中国,多重的美国》(Multiple Chinas,Multiple Americas)的文章中写道: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面对不恰当的对比、套路化的描述、过度的恐惧、对事实有选择的雕琢以及泛泛之言所带来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现”中国所用的范式仍然左右我们的观念。泾渭分明的是,一些人积极地看待其中国经验,愿意访问中国,帮助中国发展;而另一些人则视中国为威胁。作为教师和公民,我们应当远离盲目憎恶和过度夸赞这两个极端。

我希望这本影像集可以用看得见的方式,为研究现代中国史的历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作一点补充。

(节选自序言———刘香成《通往一九一一年的动荡之路:一部看得见的历史》,有删节) 

三.共和元年 武装革命与政治妥协 

南方都市报 2011-09-17 作者:综合

摘要:辛亥革命并不像国民党所说的完全由革命党所主导;也不像有些史学家所说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有长期的思想酝酿过程,参与者来自不同的阶级,并为了不同的目的参与进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一句话表示:革命成功乃汇集各种势力形成,其中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则或为自保,或为维持秩序,起而响应。 

训练中的“维新军”,加州鹰岩,1904- 1905年。1899年,康有为在美国成立“保皇会”,美国人荷马·李(Hom er Lea)支持康梁保皇运动,被康有为封为“大将军”。1904年11月,荷马·李在洛杉矶成立了“西方军事学校”,为康有为、梁启超保皇党的“维新军”提供军事训练。佚名,斯坦福大雪胡佛研究所藏。 

大清海圻舰水兵在纽约接受市长检阅,1911年8月。海圻舰是中国第一艘以访问英国、美国、墨西哥、古巴等国而完成环球航行的大型军舰,也是清朝海军中唯一全舰官兵都剪掉辫子的军舰。佚名,华盖创意供图。 

清军通过浮桥,汉口,1911年10月。清军节节胜利,待袁世凯亲抵孝感后,他们在新沟一带汉水上架设浮桥,图攻汉阳。此时汉口已被清军控制,汉阳也岌岌可危。清末编练的新军已装备先进的浮桥,以折叠的小船为桥墩,上搭木板,供军队通过。佚名,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传道会藏。 

年轻的革命军士兵,汉口,1911年10月。这些革命军士兵穿着统一的军装,还有制式的连帽大衣,腰间挂着子弹盒,斜挎汉阳造步枪。丁乐梅摄 

孙中山等谒祭明孝陵,南京,1912年2月15日。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一身戎装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因此孙中山一行在清帝退位后即来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一个月后,临时政府即宣告解散。佚名,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临刑前的黄花岗烈士,广州,1911年4月。照片中每人胸前都挂有写着名字的纸条,左起陈亚才、宋玉林、韦幺卿、徐满凌、梁伟、徐亚培。但实际上只有徐满凌一人的名字可在黄花岗烈士墓中找到,也有资料认为这些名字多系化名,甚至有人认为右二即林觉民。施塔福 摄 

辛亥革命并不像国民党所说的完全由革命党所主导;也不像有些史学家所说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有长期的思想酝酿过程,参与者来自不同的阶级,并为了不同的目的参与进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一句话表示:革命成功乃汇集各种势力形成,其中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则或为自保,或为维持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妥协之下获得了成功。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黄克武 

鸣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