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饮食水煮肉:历史见证:天安门80公斤大红宫灯喜迎开国大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7:07
 
天安门,新中国人们心中的圣地
 
 
这里曾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天安门,600年来见证历史长河里的波澜巨浪。
 

1949年10月1日,这里成为开国大典的核心舞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它作为新中国人们心中的圣地。

追忆

★600年见证历史变迁

它曾经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两度被毁,数次重修。1949年10月1日,它成为开国大典的核心舞台,毛泽东在这里用他那湖南味极重的普通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它作为新中国的圣地,被设计进入国徽,并成为亿万人民来首都拍照留念的背景。

它就是天安门。近600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历史长河里的巨浪与涟漪。

谁是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是蒯祥。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准备将都城从金陵(今南京)北迁的明成祖朱棣,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天安门前身)。

蒯祥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其父蒯富因技艺高超,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后来蒯祥也出任此职,并官拜工部左侍郎。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当时形制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五间式的五座木牌楼,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史料记载,天顺元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时隔8年,即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坐落在北京城传统中轴线上的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典雅,气势宏大。城台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马道”,下有5个拱形门洞。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两岸有两对威武的石狮及两座高近10米的华表。

在明、清两朝,天安门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启用。此外,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皇帝在这里召见、传呼新中进士。皇帝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足见其在统治者心目中显赫的政治地位。

天安门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行过一次大的重修。不过,它的辉煌在清末随王朝一起败落: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杂草遍布,满目疮痍。

★群众义务劳动整修天安门

1949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中共中央原定于1950年1月1日成立新中国中央政府,后决定提前到当年的10月1日,同时举行一个盛大的开国大典。地点就在天安门广场,而主席台就是天安门城楼。

从老照片上仍可看出,当时的天安门城楼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据说仅城楼上的野鸽子粪便就有几十吨之多。金水河也是河道淤塞,水面腐臭,天安门前垃圾成山,最大的竟有六七米高。

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对市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开国大典。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

这真的是一场热火朝天的群众义务劳动。资料显示,9月10日恰逢星期六,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平市学联通知各校组织4300名大中学生下午到广场参加义务劳动,结果有1.8万人报名,各校只好抽签决定谁能参加。在学生们的感召下,华北人民政府来了800余名工作人员、北平邮政局留用人员训练班来了300多学员,甚至还有150名儿童团员,一天内填平了广场内的309个坑。

数据统计,大清扫运动前后历时91天,共清除垃圾219280立方,重达20多万吨。到9月底开国大典举行前夕,一个可以容纳20万人、干净辽阔的广场诞生了。而经过10多天的紧张劳动,破败不堪的天安门城楼也被清理、整修和粉刷得面貌一新了。


★80公斤大红宫灯喜迎开国大典

作为开国大典核心的主席台,天安门城楼的装扮工作还得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的头上。当时年仅25岁的舞美队队长苏凡告别新婚的妻子、演员田华,立即带领舞美队到天安门进行实地测量,很快拿出了20幅各式各样的设计草图。

其中最具亮点的一个设计,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的10根红色廊柱中间悬挂8只红色宫灯。这一方案既符合中国传统和民族风格,又能充分体现出开国大典浓烈的喜庆气氛。周恩来总理也十分欣赏,并对设计图的一些局部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的设计是:在城楼装上8个大红的宫灯、8面红旗,天安门正面墙壁上挂两条横幅,中间是毛主席像。

此时距开国大典只有20多天了,苏凡连续几天在北京城里跑,扎灯的艺人们都说这么大的宫灯“做不了”。只剩下10天的时候,有人出了一个点子:请会做宫灯的老艺人帮忙,自己干。就在城楼上,七十多岁的老艺人带着徒弟并找来木工做宫灯的圆托,两位日本画家负责画宫灯的云头和制作流苏,连续奋战几天几夜,终于在离大典还有一天的时候做成了。十几名身强力壮的战士,几经周折才把这8个每盏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公斤的大红宫灯安全地挂在了设计的位置上。

10月1日下午,苏凡作为装饰布置开国大典主会场的负责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尽管他错过了和毛主席握手的机会,但亲自参与了盛典的设计、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始终是他这一生中最难忘、最自豪的记忆。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之际,著名导演叶大鹰将这段故事搬上了银幕。电影名叫《天安门》,片中男主角田震英的原型,正是苏凡。

■文/本报记者 周春林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制图/潘璠

(部分资料摘自《天安门广场断代史》、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图像

1950年“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城楼上,右起:毛泽东、张澜、周恩来、刘仁、刘少奇

重访

“自己上来走一趟,

感觉就是不一样!”

2011年5月24日。天安门城楼上。

来自重庆的贺先生和亲友一行11人集体出游,到北京后的第一站,就是登上天安门城楼。“以前只是在电影、电视里看过,自己亲自上来走一趟,感觉就是不一样!”到底什么感觉呢?他憨厚地一笑,说不上来。

和许多中国各地的游客一样,登上天安门城楼,似乎成了国人心中一种情结。在明清,这里是权力符号的核心,只有九五至尊的皇帝才有资格登临。而宣告新中国诞生的领袖,也曾多次在这个城楼上挥舞大手。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有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参加重大庆典和活动的资料照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座城楼的象征意义、政治意义非同一般。能站在伟人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无疑是一种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奇妙体验。

而今,他们只需花上15元门票(老人和学生价格更低),就可以登上城楼,亲身感受一把。资料介绍,1988年1月1日,天安门城楼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当时定价10元,头一年就接待超过60万人次的游客。

不过安保人员提醒,不得携带打火机、火柴等危险品以及录音笔和饮料等物品上去,包裹也必须寄存在西北角专门的场所。经过安检程序,沿斜坡上去就是检票口。下午3点半,仪器显示记者是当天的第4211名游客。工作人员说,一般每天游客在六七千左右,旅游旺季最高峰的时候,参观的人数超过一万。

站在城楼上远眺,正南面是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以及穹顶泛着金属光泽的国家大剧院。左右各四面红旗在风中漫卷,猎猎作响。

既然上来,留影是必不可少的。年长的多一脸严肃,整理衣衫,把它当成非常庄重的一件事情;年轻的则活泼许多,有的甚至摆出搞怪的造型,对他们而言,这里就是北京众多景点中的一个。城楼最中间的大厅,除了介绍天安门城楼建筑沿革、相关重大活动的展板、当年领袖们临时休息的茶几坐椅,最吸引游客注意的就是售卖纪念品的柜台。从20元的纪念章到298元的天安门城楼模型,以及正在播放的阅兵式碟片,应有尽有。

但只要上来过,就是一种体验。因为物理上距离的缩短,心理上的距离感也会相应变淡。天安门,它既是国家的象征,也是重要领导的观礼台,还是普通民众的游览地。事实证明,它们并不矛盾,而且紧密相连。

档案

★名称:天安门城楼

地址:北京天安门广场北端,

面临长安街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宫廷广场两侧紧闭的大门自然而倒,东西长安街变成交通畅行的要道。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前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广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次国庆阅兵式均是国家领导人检阅仪仗队及游行队伍的场所。

☆1961年,天安门城楼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次修缮中政府又重建了城楼上的木建筑、加厚城墙,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1988年1月1日开始,天安门城楼正式对游客开放。自开放后,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竞相登楼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