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光芒信徒狩猎塔:中国美术馆的“邓氏珍藏”展出了哪些极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59:42

                         中国美术馆的“邓氏珍藏”展出了哪些极品?

 

    邓拓,新中国新闻战线的高级领导人,集历史学家、诗人、杂文作家于一身,堪称中共党内的大文人、大才子。人们都知道邓拓本人的学问、文章水平是极高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收藏大家。1964年,在未经任何仪式与报道的低调中,邓拓将个人珍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140余件捐献给国家。但从此,这批价值无量的文化宝藏便杳无音信,直到48年以后,2012新春佳节前夕,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人们才得以对当年的“邓氏珍藏”一窥全豹。

    众所周知,中国美术馆以收藏和展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为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向非其长项。但此次展出的“邓氏珍藏”,其中名家精品之多,艺术品位之高,却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在这批邓氏珍藏当中,首屈一指的极品当属苏东坡的传世孤品《潇湘竹石图》。苏轼作为中华古典文明高峰期的宋代文人的代表,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造诣之高,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属超一流的顶尖人物。单就绘画艺术而论,苏轼开创了中国画艺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大传统:文人画。大家知道,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长期流传并行发展的有两大主要的画风传统(或者说两种艺术追求的倾向),一种是以职业画工、画师和画家为主的讲究技巧、法统,追求细腻写实和逼真形似的“院体画”(名称来自宋代成立的皇家画院,汇集全国最好的职业画家),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品。还有一大传统,就是由苏轼奠定基础的文人画风格。苏轼第一个表达出将文人士大夫绘画与职业画家相区分的愿望,主张绘画不是简单地为画人画物而画,而是反映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抱负、情趣格调等内心世界,反对完全追求形似技巧的画工匠气,强调追求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与绘画意境的结合。由于苏东坡的巨大影响力,抬高了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地位,自宋以后,在中国画的艺术评价当中,文人画的地位始终被认为要高于院体画,这也导致中国绘画艺术向着一个独特的方向演进发展。

    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宋画流传极少,收藏地以台北故宫的五百多幅为最多。苏东坡本人的画作传世者,到目前为止仅发现两幅。一幅《枯木怪石图》于抗战时期流入日本,而目前留存中国本土的苏轼作品的唯一孤本就是邓拓收藏的这幅《潇湘竹石图》。近千年来,这幅画辗转流传至现代,被原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收藏。据说,1961年白家有人到北京卖画,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的邓拓以写作《燕山夜话》的稿费2000元,加上变卖十四幅古画所得,共计5000元的当时天价,从白家人手中买下了这幅《潇湘竹石图》。购画后邓拓对画卷上的多款题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证,写出《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组织谢稚柳、启功、杨仁恺、刘九庵、徐邦达等文物大家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认定邓拓保存并捐赠的这幅古画是苏轼的真迹。

    这幅绢本《潇湘竹石图》采用长卷式构图,长105.6厘米,宽28厘米,画作以潇湘二水交汇处的云水烟雨为远景,描绘了千钧怪石压抑不住顽强生出的几枝瘦竹,隐隐传达了某种逆境不屈的文人心境,可谓苏轼主张的文人画追求境界的典范。



    除了艺术上的不凡造诣,《潇湘竹石图》最难能可贵的是画卷上有多达二十六家共计三千多字的题跋,这些题跋出自从元至明的众多藏家之手,或叙收藏经过,或赏析作品发赞赏之情,使这幅作品虽然历经辗转,但呈现出传承有序的清晰面貌。若论市场价值,不久前有宋代的书法作品拍出数亿元的天价,苏轼绘画的孤本,其价值根本就无可估量。

    二十六家题跋,共计三千余字,始于元惠宗元统甲戌年(1334年),止于明世宗嘉靖辛酉年(1561年)。据邓拓先生的考证,画上留跋的二十六人分别为:湘中杨元祥、天台叶浞、浙右李烨、闽郡郑定、吴郡钱复、钱唐高让、庐陵吴勤、榜李钱有常、庐陵蔡源、古椿李景让、华亭吴仲庄、豫章包彦肃、永嘉陈琦、温陵张仲宾、宜隐轩、独善、云安后学、钟山幻居师、南昌熊冕、复庵、赜庵、月坡道人、临川黄阳、升庵杨慎、松泉夏邦漠、古濠胡桐。
    画上最早题跋者为湘人杨元祥,他于元惠宗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题跋,跋中提到:“东坡竹石戏墨始见于湘中故家,绫背象轴如旧。越十五年,其家子孙物故,使归售于市,偶予见之,岂造物相成于予耶?惜绫轴已剥落,唤党坠石木易之,坡馔笔迹亦然,……予不能留意,专备梁台杜安君德甫,献德甫,……”大意为该画十五年前始见于湘中老家,现在老家人欲将其出售,杨元祥便引荐南京人杜德甫购之,并作题记。

     二十六家题跋中多有针对东坡潇湘竹石图的艺术评论。如月坡道人(道号起宗)说:“有兴正忆孙同年,起来淋漓泼醉墨,写出一幅潇湘烟。”叶浞说:“百年翰墨留真迹,应写潇湘雨后枝。”李烨说:“好似湘江烟雨后,令人不厌倚蓬看。”梁复初说:“天高洞庭月,地远潇湘云。”




    由于题跋众多,原画接上拖尾,延为长卷,多数题跋者明确认定此画系东坡贬谪到黄州后所作。有位名叫钱有常者题诗赞誉东坡画作空前绝后,妙至毫端:“千载眉山一伟人,流传遗迹总为珍。雄文自是倾前辈,戏墨犹堪绝后尘。山石似沾春雨润,凤枝应濯晓岚新,春雷变化蛟龙后,始信毫端妙入神。

    再如明人高让的题跋亦属难得。高让字士谦,明代洪武初年曾任西湖书院长,累官至翰林院编修,能画,工墨竹。其题跋四言诗云:“秀毓峨眉,文鸣韶武。永叔齐名,与可为伍。竹比翔鸾,石如蹲虎。适兴一时,清风千古。

    吴勤字盂勤,庐陵人,少负英名,明洪武初试经学第一,召入史馆,门生满天下,著有《巨山樵者集》、《黄鹤山樵集》、《幽翁集》、《六义斋集》。其诗文温淳平易,书法有晋人遗风,此处墨迹便是明证,其诗写道:“坡仙昔在黄州时,居闲每访孙莘老。竹石曾将写赠之,遗墨到今真是宝。”


    题跋中有许多名家墨迹,今所罕见,如元代福建十大才子之一的郑定。郑定字孟宣,福建闽县人,为人有侠气,善击剑,工篆隶,能诗词。其跋为草书七绝一首,笔舞龙蛇,令人遥想其当年的舞剑雄姿,非常难得:“苏老才名重古今,人间遗墨若南金。山云挟雨溪头过,石上琅纤起夕阴。”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四川新都人,于正德、嘉靖两朝,因抗疏力谏,遭廷杖、下狱、削籍、流放云南。公元1558年,年已七十的杨慎乞归老于新都桂湖,途经泸江,游江山平远楼,遇金陵李甲峰,出示东坡画卷,慎即席题七言排律竹枝词一首,诗曰:“东坡学士湖山暇,南国清游继颜谢。舟楫行供苕零吟,云烟坐入潇湘画。越人翠被雨波寒,官奴锦瑟歌声阑。挥毫写尽风中态,掀舞犹疑掌上看。琅歼落纸珠生唾,画绝名缣诗实和。未论名价重三都,先遣风流惊四座。仙翁去后几百秋,江光清澈鱼龙收。三湘夜冷黄州梦,九疑云远苍梧愁。君从何处得真迹?云是世传珍且惜。金陵携来到江阳,卷示当风开盈尺。江湖散人天骨奇,抹月批风画里诗。散花楼上新知乐,且共离筵听竹枝。” 杨慎与苏轼相去五百年,却彼此身世如一。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杨慎为此画题跋之时,云南巡抚已奉旨派骑追捕杨慎重返戍所。翌年七月,杨慎便死于永昌(今云南保山),留此长跋竟成遗墨绝笔。

    历任明朝工、户、吏三部尚书的夏邦谟,在题诗中更将潇湘景色作了形象化描写,令人无限感慨:“东坡逸迹天下奇,竹石点染潇湘姿。恍惚二妃倚薄暮,林间或有泪痕垂。风枝露叶真洒落,金相玉质无倾危。龙蟠肯令牙角露,凤舞会见羽毛披。精绝愁惊山鬼寿,幽玄不遣冯夷知。尘凋色暗人何在,空遗绢素浮光采。锦苞玉轴庄束新,流传已绐邻千载。如君珍护久更全,生阅麻姑几桑海。”

    《潇湘竹石图》这幅由文豪苏轼创作的伟大作品,能够历经九百多年辗转保存至今,历代藏家功不可抹。而三干余字的历代题跋,见证了中华文脉之延续不绝,更是一部弥足珍贵的文化专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