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荐贤原文及翻译:和大学生谈谈为什么要上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41:46

      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四川农村一位寡妇为供女儿上大学,活活累死在田地里。看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母爱无疑是伟大的,但子女就应该这么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之爱吗?母亲有病,就在家务农,对母尽孝,不上大学行不行?!我们现在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不当工人、农民,就是不当普通的、平凡的公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组织过一次世界中学生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中国中学生写出来的理想首先都是上大学,以后当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解放军……总之,就是没有一个要当工人、农民的。美国的孩子没有说一定要上大学,却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到非洲帮助灾民的、有想打NBA的、有想开宠物店的……;韩国学生的理想最为平凡,不少想种庄稼或养牛养羊,其中一位的理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理由有三:1、当司机可以游遍韩国的山山水水;2、当司机可以尝遍韩国的美味小吃;3、当司机可以看遍韩国各地的美女。可以想象,这个学生当了司机以后一定是一个快乐的司机。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到的是:如果这个人的理想是当领导,当老总。今天却以开车为生,他一定是满腹牢骚,抱怨命运不公。这样的心态不把车开到沟里去才怪呢。

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走下精英教育的神坛,向大众化发展了。大学教育既然大众化了,大学生们上大学的目的之一就应该是学会一门大众化的谋生技能。而不能仍然认为自己是世上少之又少的“天之骄子”。

一次,我在天津一所著名的学校听一节公认很好的课,讲的是天津的空气和水被污染的程度在逐年加重。这节课的“亮点”是,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如果你是天津市的市长,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办?学生们对此问题津津乐道,一个个站起来慷慨激昂、侃侃而谈:如果我是市长,我就要怎样怎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该学校的领导也准备象往常一样纪录大家的赞颂之辞。但在评课时,却没人发言。理事长突然点名要我发言。由于我没有准备,就想到什么说什么了。我说: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环境问题是当官的事。如果我们有幸遇到“好官”,环境问题领导自会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好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呢?为什么不能把问题改为:我们老百姓遇到环境污染现象怎么办?环境不是市长一个人的事,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事,谁污染就让他承担责任。环境的恶化,市长本来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向老百姓道歉,而不是象个救世主似的,似乎解人民于倒悬;这个市长搞不好环境,我们早就应该把他赶下台。不能认为当了市长才能解决环境问题。我们把学生设想为市长,学生也站在市长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将来我们的学生有几个能当上市长呢?讲完,全场沉默。宾主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们都不当农民、工人,难道将来我国教育发达了,全国所有人都去当领导、当科学家和老总,谁来当工人、农民呢?!难道引进外国人来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教育我们的孩子当一个普通劳动者?

我们平常总说不读书的人没有文化。其实,读过书的人不一定就有文化;没有读过书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文化。最早给文化以科学定义的是英国的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爵士。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我们目前的教育与此相比,显然不能称为文化。也就是说,学了“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文化。

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在全美选择天才儿童,从八年级开始给他们全额奖学金,一直到读完博士,每人三十万美金。这些天才儿童在假期不是补课,学数理化;而是学习法律,还有就是每周至少有一天要到贫困收容所为无家可归者服务,或是到残疾儿童医院去陪残疾儿童做游戏。反观我国,成绩好的孩子读书不花钱,还可以获得很多奖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认为去为无家可归者服务或是到残疾儿童医院去陪残疾儿童做游戏会耽误了天才们的学习。可是,人格与知识究竟哪一个重要呢?

几年前,美国一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课老师就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生物课为零分。支持她的老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程更加重要。

上海市人事局从前年开展人才诚信调查和人才业绩档案建设,在他们为用户出具的六千余份人才职业诚信报告中,查出近百个伪造学历、学位、业绩和经历的案例。他们为金茂集团、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公司等企业提供人才诚信调查服务时,更是鉴别出多名“高学历、高技能、低诚信”的“人才”。

人才、人才,做人是第一位的,才学是第二位的。有人说,大学是培养人才的。这话不错,上大学首先是要学怎么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