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放西游记歌曲叫什么:武当太极功行功歌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4:46
 .keysearch{ border:1px solid #E6E7E1;padding:4px; width:500px;}.keysearch_title{ background-color:#1E4B7E;padding:2px 0; height:24px;}.keysearch_title form{padding:0px; margin:0px;}.keysearch_title h3{color:#C3D3E4;font-size:12px;margin:0px;padding:5px 0 0 10px;}.keysearch_title h3 strong{font-size:14px;}.keysearch_form{ float:right;margin-right:10px;}.keysearch_content{font-size:12px;}.keysearch_content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keysearch_content li{ line-height:34px; border-bottom:1px solid #E6E7E1;padding-left:8px;}.keysearch_content li a{color:#444;}.keysearch_content li span{color:#1E4B7E;}.keysearch_more{ border:none !important;}.keysearch_more a{color:#09C !important;} 武当太极功行功歌诀
1 、太极行功法
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
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悟大道。长生不老之基,即胎于此。若才得此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挈置不顾,此无异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绝不能成就。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互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一. 两气未分时,浑然一无极。阴阳位即定,始有太极出。人身要虚
灵,行功主呼吸。呵、嘘、呼、哂、吹、加嘻成六数。六字意如何?治脏不二诀。治肝宜用嘘,嘘时睁其目,治肺宜用哂,哂时手双托。
心呵顶上叉,肾吹抱膝骨。脾病一再呼、呼时把口嘬,仰卧时时嘻,三焦热退郁,持此行内功,阴阳调胎息,大道在正心,诚意长自乐,即此是长生,胸有不老药。
二.春嘘明目木滋肝,夏至呵心火自闭。秋哂定知金肺润,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食。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命丹。
三.肝若虚时目睁睛,肺知哂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吹肾还知抱膝平。脾症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莫生惊。仙人嘻字真玄秘,日日行功体渐宁。
四.肝本青龙旺在春,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嘘法行功
效若神。肺生咳嗽作痰诞,胃膈烦焦喉舌干。却病急行哂字诀,上焦火
降肺安然。心神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灵更莫过。喉病口疮并热痛,行之
渐觉体安和。肾为水府是生门,保命藏精养蒂根。眉蹙耳鸣兼黑瘦,吹
之精气返昆仑。脾家属土太仓名,饮食成痰湿热生。泻痢脾鸣兼吐水,
调和四季得和平。三焦火症报君知,静坐蒲团须用嘻。此法通玄传上古,
清凉三部是良医。
3、太极打坐法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
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须从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
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
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
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
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
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状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人
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哉?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崩,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则无精
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结,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有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
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
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
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细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
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
君子必慎其独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功夫
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
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
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4、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
煎。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
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妁,婴儿姹女两团圆。美不尽,对谁言?浑自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龙又叫,虎又欢,仙药齐鸣非等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期间。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本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生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天机妙,非等闲,泄露天机罪如山。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丹。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5、太极早功法
日将出即起,面对太阳光,吸气三口,即将口闭。提起丹田之气到上,即将口闭之气与津液咽下,然后将身往下一蹲,两手转托腰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转左足。
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转右足。将头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两手不用就拿开。立起之时,将右手掌慢慢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又左手慢伸,将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松),然后一步一步作一周围,一步步完,将两足在圈圈内一跳,静坐片刻,取药服之。
6、太极午功法
正午,先盘膝坐,两手按膝,腰直起,闭目运气,一口送下丹田,念曰:“本无极之化身,包藏八卦真
因。清通一气精其神,日月运行不息。阴阳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
扫除六贼三尸,退避清净。开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圆明有象,净彻无垠。养灵光先在顶,三慧照于三清,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污秽之侵,水火既济,妙合地、天、人。学道守护五方,主令元神,四时八节,宰治之神,养我魄,护我魂,通我气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气十二辰,妙应灵感,观世音,太上老君,道祖吕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化作太极护法神王,日月普照来临。”(念七遍)开目,运动津液,徐徐咽下。将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后将两足并合,往前一伸,头身后一仰,立起。
将两掌擦热,往面一擦,擦到两耳,左右手各按其耳,两手中指上下交,各弹三下,往项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后两手放开,头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头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后前足换后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气,复面东吸进一气,闭鼓气一口送下,此导阴补阳也。
7、太极晚功法
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两足并,先提起一气,运津液,待满口,一气咽下。两手左右一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弯弓之状。左手放前,对定心。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竖,右掌朝下,捻大小指,中三平竖。两手相对,如龙头虎颈抱合之相。头于此时侧转,面向东,往前一起一蹲,起七步,立正,将两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头勾腹胸前、两目靠臂膀中间,呼吸一回。将两目运动,津液生起,以舌尖抵腭,上下齿各叩四五下,将津液徐徐咽下。两手一抄,踪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轮换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将腰扭转一次。乃呵气一口。收转气,两手在膝上各捻两三下,左边走至右边,右边走左边,共八十步,此要对东北走,东北对西南走,完,坐下。略闭神一会,将两手对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药。以清水漱净口,仰众到寅,再住,翻动睡之,此通养神功,收魂聚魄也。
8、太极走功法
迈步如猫行,轻捷似鹤立,灵脚神鹿意;起步活跃莫抬高,行时如风才逍遥。昂首舒步,眼平视含而非露;身形要活,胸心开张;放松两臂,两手轻握,微屈肘垂肩下。心指腰意,精力集脐下,气实丹田中;腰引胯动,股引小胫,腿灵脚活,脚落要轻,脚底低平;先脚跟着地,存想涌泉穴,时抓十指,顺理呼吸,以神驭气,神气混凝,气运双腿,与丹田之气上下循环呼应,让血脉流通,而不伤筋,使意达松活,且微轻灵力。集中存思小腹丹田或脚底涌泉而健步不知疲倦也。
9、太极睡功法
若习睡功玄诀者,不拘于日间及夜间,或一阳来复之时,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面侧卧。闭目垂帘,舌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指如钩,一手掐子午诀,掩生门脐,一手握剑诀,屈肱而枕之。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心目内观。要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要虚静自心,勿为一毫虑念所扰,绵绵呼吸,默默行持,以至虚极静笃。至人之睡,留藏全息,饮纳玉液,金门牢而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户。苍龙守乎青宫,素龙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呼甲丁以直其时,召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如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遨游,飘飘其闲云出没,坐甚昆仑紫府,遍履福地洞天。
咀日月之精华,观烟霞之绝景,访真人问方外之理,期仙学为异域之游。看沧海以成尘,提阴阳而舒啸。兴索欲返,则足蹑清风,身浮落景。故其睡也,不知岁月之迁移。
古传之睡功之法,用五龙蟠体之形,面南背北,首东足西,侧身而卧。左掌劳宫穴紧贴左耳(劳功穴为心经窍穴,耳为肾之外窍),右手劳宫穴贴于腹部神阙穴,神阙穴亦是肾经之俞穴。如是,上下皆致心肾相交。右足微伸,左足卷曲,置于右足之上。息念(呼吸与意念)注于神阙,以神阙吸气,毛孔呼气,乃至人之息深深,无声之中独闻知也。静察出人之息,有声则听,无声则守,不即不离,如疏雨滴梧桐,有意无意,如微云浇河汉。寄心于耳,寄耳于息,心息相依渐人心息两忘。至于大定之境,及至静极而动,恍然一阳生,蒸薰如醉,睡功之大成也。
10、太极四季功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三载:“《真诀》曰:凡春三月肝气旺。肝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肝。若遇木日,甲乙克土,于辰戊丑未之时,依时火起炼脾气,余日兑卦时,损金以耗肺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坎卦时,依法起火炼肾气,震卦时,入室,多入少出,息住为上,久闭次之,数至一千息为度。当时内观如法,一任冥心闭目,青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寅至辰,以满震卦(一千息以上优佳,以息息渐微为度,如息佳不须连数)。凡夏三月心气旺。心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心。若遇火日,丙丁克金,于兑卦时,依法起火炼肺气,余日坎卦时,损水以耗肾气,是时不可下功也。
震卦时,依法起火炼肝气。离卦时,入室依前行持,赤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已至未,以满离卦(一千息以上尤佳,其说如前)。凡秋三月肺气旺。肺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肺。若遇金日
,庚辛克木。于震卦时,依法起火炼肝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巽卦时,依法起火炼脾气。兑卦时,入室
依前行持,白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申至戌,以满兑卦。凡冬三月肾气旺。
肾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肾。若遇水日,壬癸克火。于离卦时,依法起火炼心气,余日辰戊丑未时,损土以耗脾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兑卦时,依法起火炼肺气。坎卦时,入室依前行持,黑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亥至丑,以满坎卦。《道要》曰:凡行此法,不限年月日时,一依前法,以至见验方止。其气自见,须是谨节不倦,弃绝外事,止于室中,用意测其时候,用两个纯阳小子,或结交门生,交番往复,供过千日,可了一气。一以夺一,一百日见功,五百日气全,可行内观,然后聚阳神以入天神,炼神合道,入圣超凡。炼气之验,但觉身体极畅,常仰升腾,丹光透骨,异香满室。次静中外观,紫霞满目,顶中下视,金光罩体,奇怪证验,不可备记。”
太极阴阳宗总纲(太极阴阳诀)--五行儒阴阳宗主
书云: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死;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道者,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是以物极必反,福祸相倚。然老子之无为,庄子之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胡来子五千精妙,庄周三卷寓言?唯是创造不占有,功成不自居耳。是故先贤大哲体《道德》精妙,明《黄庭》《周易》之易理,集众家拳法之大成,创太极拳而声名不显。
太极拳,道者之用。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而臻至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非我逍遥自在之至人境界。
夫无极者,混沌未分,阴阳混元一气。两仪者,阴阳两成,清浊分定。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此是时,阴阳似成非成,将分未分;旋流互变,动静交缠。太极拳,拳如其名。起势于无极,无阴无阳。进而身行意动,阴阳交缠。行拳时,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神意鼓荡,体态圆活。拳势连绵不断,阴阳交缠不止。及至终势,收于无极,泯于混沌。
太极拳起于陈姓,传至后世渐分陈、杨、吴、武、孙五氏太极拳,至于其它名号太极者不知凡几。太极拳五大分支,陈缠、杨圆、吴柔、武正、孙开合;各有精妙,各成一家。五氏之内,高人辈出,拳势拳理著述甚详。其中,前辈王公宗岳、武公禹襄、李公经纶、杨公露蝉、陈公品三、孙公禄堂之著作真乃太极拳谱之圭臬。凡太极门中弟子,不可不精研之。
太极者,阴阳将分未分之时也;然初行太极拳,一招一式不可不分出阴阳。何谓太极拳之阴阳?无他,正反云手耳。正手为阳,反手为阴;或可称阴阳云手耳。太极拳八门五步,各式拳势皆由此出。行拳之时,正反互变,阴阳交缠;步法转换,手法折迭;久后神意相融,渐进至太极境界。故以名之,太极门阴阳宗。
太极拳各招式精妙,攻守兼备皆有其诀窍。独正反云手两式,既不可攻,亦不可守;且不见于其他内外各家各派,唯太极门独有,何也?曰:此二者,太极拳之纯阴阳也。太极拳杀场放对,攻守制敌;须阴阳互济,倚为表里;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用谋使诈,无所不用其极。唯此二式可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故不能以之对敌。然此两式又为太极拳之根本。如纯以养生,精熟此两式则备矣。如以击技,须由此二者变化出,太极拳八门五步。
八门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以阴阳云手解之。阴阳云手,非只手足分阴阳,身躯本身亦分阴阳。身躯内敛外绷为阳,反之外敛内绷为阴。由是,左手左足之阴阳,右手右足之阴阳及躯干本身之阴阳,是为三爻,从而阴阳三变而成先天八卦。
掤者,外(手)阳内(手)阴,阳攻阴守,体驱外绷。是为离卦,离者,火也。机脱百变,炎火燎原。掤劲一出,动如火舌窜动,吞吐不定;两手互换,沾衣则顺势而燃,连绵不断,不尽不休。一旦得机得势,一发不可收拾,势要变成燎原大火。离者,亦为日也。掤劲亦要气势如日中天,坦坦荡荡,一身浩然正气。
捋者,外阴内阳,体驱外敛;阳守阴攻,是以守为攻之法,卦相为坎卦,坎者,水也。流动无形,随圆成圆,随方是方。天下至柔莫若水,然水滴石穿。坎者,亦为月也。捋劲也要如清辉明月,皎洁无尘,静夜无声。
掤捋二者,是为八门中基本两门正劲,势如水火,相生相克;亦如炎阳明月,缺一不可。
挤者,双阳外封,体驱外绷,是以三阳齐出,饱满圆撑,为乾卦,乾者为天,似空非空,有隙则充;天意一发,无所遁踪,是以挤劲一出,势要应者肘之上,让彼挡无可挡,避无可避。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劲之用,在于外劲无可借亦或身退无可退之时,以己力发出解困或者圆撑求变。务必内外一体,借无可借。
按者,双阴外闭,体驱内绷,是以三阴并来,气机沉雄,为坤卦,坤者为地,深沉雄厚,托载万物。是以按劲,力道向下,厚重沉雄;后劲绵绵,又有托载之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劲之用,关键在厚、载二字耳。
挤按两劲,为八门中另外两门正劲,仿如乾坤,一上一下,周身整劲。掤、捋、挤、按四正手,合为先天乾坤坎离四卦。非正无以交兵,非奇无以制胜。用正为根基,用奇
为变着。采者,一阴一阳,上下两分,体驱内敛,四隅劲之一。为兑卦,兑者,泽也,水草交厝,土上而水下,视坚而实陷,是以采劲为一陷劲,运劲用谋出奇,着者立仆。
挒者,双阳弹抖,中驱内绷,四隅之一。为巽卦,巽者,风也,是以挒劲如狂风迅疾;扫落叶,一扫空。肘者,阴阳凝收,中驱外敛,四隅之一。为艮卦,艮者,山也。
发劲时,劲整如山,劲力亦如山;即使山在眼前,若着此劲亦要崩去半边。
靠者,双阴以内,仅以体驱放阳劲击人。为震卦,震者,雷也。
隐忍不发,一发必要如惊雷一声,震动天地。采、挒、肘、靠四门隅劲,是为奇兵。兵法云,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营而离之,并而击之是以沙场制胜。平解先天八卦,乾坤坎离,南北西东,挤、按、捋、掤;此为正四门。震巽艮兑,靠、挒、肘、采;此为隅四门。人守中定,足踏太极阴阳鱼。立解先天八卦,乾为上为首,挤劲内力上提挤出,而又有以上变下之意;坤者为下为丹田,按劲内力归于丹田,同时又有由下起上之意;坎离为左右,是以捋掤不离左右。兑巽为肩,采挒劲不离肩;艮震为足,肘靠闪进依脚步。腰胯圆转换阴阳,变化八门战八方。
辞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门互用也有此意。五步者,“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进后退用阴手,阴臻极处阳始生;出击反击蕴其中。左顾右盼用阳手,阳到绝境阴回首,横击化打才轻灵。中定唯要阴阳合,阴阳和谐才两全。
诗曰:前进后退反为先,左右顾盼正相联。阴阳和谐身中定,圆融、自在、太极、仙。
故吾太极阴阳宗弟子,修习世间各式太极拳时,不可不察各招各式之阴阳。身意体察各招式之阴阳乃习拳之根基。其后,更要体认各招式阴阳流变,动静交缠之机。太极拳,阴阳交缠互变也。阴阳已明为定式,正反流转是过式。转换折迭两仪变,道心惟微神意现。知其各式阴阳交缠之机后,进而可脱拳架之规范,各招各式随意转换,前招不接后招;左招不接右招;招招拳势皆在拳谱,然招招顺序又不见于拳架。与此更进一步,一招不似一招,式式都现拳意。至此太极拳已有小成。
太极攻守之道,先辈论述甚丰。前述六先贤之著作为吾太极门之典籍,吾宗弟子不可不精研之。门宗弟子欲以太极拳克敌制胜,仅习拳架者需达招招见于拳谱,式式次序不见于拳架之境界,方能散手放对;达至一招不似一招,式式皆现拳意之境,方窥杀场制胜之门径。否则,宜兼习太极散手、形意、八卦等诸拳以速其成。
杀场放对之时,神意不可凝滞,尤需活泼。行如水中之游鱼,动若天空之飞鸟,而心似井中明月,映照一切。一旦放对,心灵气势牢牢锁死对手,手中有人,目中无人
。举手投足莫不毁心摧势。
阴阳者,太极之根也。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阴阳圆转是为守,生裂阴阳以为攻。放对之时,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是谓发人拿人;及至生裂阴阳,贯阴阳之劲入彼敌之身,损彼之阴阳,伤彼之和气,动彼之筋骨,毁彼之气血,破彼之心法,夺彼之心志,一战而定。此是时,伤人违天和,摧心损寿禄,不可姿意为之。
杀场放对有胜有败,然吾宗弟子切记“输身输神不输心”。身意神意见功夫,功夫不到自然输。然心法心志不可摧不可毁。心法,体认世间万物(拳法)之境界也;心志,拱卫心法之坚持也;两者随生随长,坚定活泼。身意神意之败,是为小败。小败势能知耻而后勇,复益精进。心法心志之败,是为大败。大败易于损心伤气,精神颓唐,意气消沉,诸事俱废。但如能破而后立,败而后成,势必迅猛精进,脱胎换骨,别出机枢,另辟天地。然能做到此点者,何其少也。
练太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拳。
练太极,首重神意。神是心神,意是身意。每出一拳,全身随之,心神合之。身意乃过往所有刻苦锻炼和实践经验之总成果。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然若仅偶一为之,仍未是大家。只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拳法才可随心所欲。
有法为地,无法为天。有法暗含无法,无法暗含有法,是为天地人混合为一。亦只有人才能贯通天地,无法而有,有法而无。
所谓有法,就是循早已拟好之招式出手,即使临阵随机变化,也是基于特定的法规而衍生出来。无法则是不受任何招数成规所限,随心所欲的出招而不落窠臼。然天有天理,物有物性。理法非不存在。只有当尔驾驭理法之时,譬如解牛之庖丁;牛非不在,而是他已晋入目无全牛境界,得牛忘牛,得法忘法。是以练拳最重拳意。但若有意,只落于有迹。若是无意,则为散失。最紧要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由有入无,由无入有,似有似无,出入于有无之间。于全身全意行拳之刻亦能觉察监察行拳之自身;神意身意,精神肉体;一分为二又是合而为一,似在非在。
庄周曰:材与不材,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力量。浮游乎万物之间,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累耶!
所谓材不材,指的是有用无用,亦是太极拳有法无法,无法有法的精义,但此仍不足以形容太极拳的妙处,故似是而非,未免乎累,只有在千变万化中求其恒常不变,时而龙飞九天,时而蛇潜地深,无誉无毁、不滞于物,得法后而忘法,才可与天地齐寿,物我两忘,逍遥自在,由武入道;是为太极阴阳宗之本意。
附太极七诀等。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双环一套十字生,十字四端皆弧形;唯有当中是实点,还要围绕环边行;十字交点一错位,四两千斤亦可乘;掌中乱环横竖找,乱环法术在于通。
第一句,太极拳的运用,以圈环方式为变化的基础。乱环是表示太极拳没有固定的圈环方式,例如在手法上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都走圈形,而圈是变化的,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和有形圈与无形圈的区别,并且又分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什么是无形的圈?就是在出手动作中,随时都在螺旋力量的范围之内,这和螺丝力量要成为动作中的习惯力量,所以虽然用手直入直出,但是只要接触对方的某部,便显示出直进是由螺旋力在推动的。由于这种螺旋力的主导作用,就能随着对方的来手上下进退,并能在顺随之中相机地发挥螺旋力以入手克敌。
第二句,此句说明将对方诱入我的无形圈内,对方失去了主体力量,受我乱环螺旋力量牵制以后,即可随时达到得心应手的机会。而且,这时只要以四两的劲,即可发动对方的千斤之力。俗语所谓“四两拨千斤”是以小力胜大力之意,并非纯四两来拨真千斤。拳诀说“练成千斤力,只费四两功”。是说要有千斤的收获,只用四两的力量达到成功。例如对方以全身整力如同千斤之势来袭我时,因我用圈环法,滑走来力,使他失去重心,就可以用四两之力拨动千斤之势,达到制敌之目的。倘若四两的力量不成功时,尚有似千斤
之力在后接应周旋,也并非以纯四两敌真千斤的说法。
第三句,此句说明在用乱环时发出整力的方法,按发力可以分全部力与局部力,全部力是把全身整力发出去,局部力是四肢单发的力量。要想发全身整力必定手脚齐到才可以。拳诀上说:手到脚也到,打人如蒿草。手到脚不到,打上不得妙。就是说要发全力冲击对方,需要手脚齐到,才可奏大效。横竖找:是找对方的横侧方,来进我的坚正方,就是向对方横侧进击,可以使对方失去重心,而不得守其中心。在我用乱环时,虽然对方陷入我的圈环内,但必须向对方的横线处发击,用我正直线的力量,再加上手脚齐到的方法,才可以以小力胜大力,着法才不致于落空。
第四句,究竟怎样运用乱环的方法,才可以得心应手的运用呢?例如当我向对方横侧身发击时,所进击点为发点,并且要找准对方的跌落之点,由发点用全力直向对方的落点猛击,才可以收获全功。
本门太极功夫,出手招招成环。所谓乱环,便是说拳招虽有定型,变化却存乎其人。手法虽均成环,却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之别。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无形圈之分。
临敌之际,须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每一招发出,均须暗蓄环劲。我以环形之力,推得敌人进我无形圈内,那时欲其左则左,欲其右则右。然后以四两微力,拨动敌方千斤。务须以我竖力,击敌横侧。太极拳胜负之数,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万物都分阴阳。拳法中的阴阳包含正反、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伸是阳,屈是阴;上是阳,下是阴。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劲进击,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陷入,似牛吐草。均须冷、急、快、脆。至于正,那是四个正面,隅是四角。
临敌之际,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倘若正对正,那便冲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若是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对手,定然吃亏。若是以角冲角,拳法上叫作:‘轻对轻,全落空’。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以我之轻,避敌之重。再说到‘闪进’二字,当闪避敌方进击之时,也须同时反攻,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击之时,也须同时闪避敌方进招,这是攻中有守,此所谓‘逢闪必进,逢进必闪’。拳诀中言道:‘何谓打?何谓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谓闪?何谓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若是攻守有别,岂是上乘功夫?武功中的劲力千变万化,但大别只有三般劲,即轻、重、空。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拳诀言道:‘双重行不通,单重倒成功’。双重是力与力争,我欲去,你欲来,结果是大力制小力。单重却是以我小力,击敌无力之处,那便能一发成功。要使得敌人的大力处处落空,我内力虽小,却能胜敌,是为高手。
虚实诀(七言八句)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太极拳九个要诀原文
一、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左蹬脚踢左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园撑。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十三字行功诀》
掤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三前:手前、足前、眼前。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於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圆?半浮半沉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内外如一)。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磬(海阔天空)。虎吼猿鸣(锻炼阴精),水清河净(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神充气足)。

太极推手各种练习方法动作图解
太极推手有定步推揉、活步推揉、采浪花三种。定步推揉有单人单手平圆练法、单人单手立圆练法、单人双手四正手练法、单人双手四隅手练法、单人大捋练法、双人单搭手平圆推揉法、双人单搭手立圆推揉法、双人双搭手四正推揉法、双人双搭手四隅推揉法。活步推揉法有活步四正推揉法、活步四隅推揉法和大捋。采浪花有定步随意推揉法和活步随意推揉法。
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为基础,分为四正、四隅方向,配合手法循环不息地推动着。
学习推手,必须先由单人练习开始,也就是说在前述八法单式练法纯熟合规合度的情况下,把八法连贯起来进行练习。然后再进入双人单搭手和双搭手的各种推手练习,才能把功法练扎实,使自己在推手运动中能准确、稳健地发出八法的各种劲力,巧妙、柔和地化解对方发出的八法的各种劲力,有效地达到引进落空的目的。
1、定步推揉法
①单人单手平圆练法
A、由预备式开始,右手立掌向前上方斜推,掌心朝前,大指指甲对鼻尖,随即掌心转向内,大指肚对鼻尖。同时,右足前移,足跟着地,足尖翘起。左腿屈膝下蹲,重心完全寄于左足,右足能抬而不抬,上体中正安舒,尾骶骨对正左足跟,收腹溜臀。手心斜向上,沉肩坠肘,目视食指尖方向。想象自己右腕与对方右腕相贴,左臂自然下垂。
B、由上式,右膝前弓;同时右手内旋,使手心朝向外。想象翻手向对方头面扑按(图80)。
C、由上式,重心后移,左腿屈膝下坐,右足尖上翘,足跟着地;同时右手臂外旋,随坐身之势,手心转向左肩井,上体微向左转,想象对方以右手扑按我头面,我转身翻手把对方劲力引开,使其落空(图81)。
D、由上式,下肢姿势不变,向右转体,右手心随转体之势由左肩井前平移至右肩井前,随即向前按出,想象对方进攻之力落空,回撤之时,我顺势转身前按。如是反复循环练习。
右式练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右足收回向左足靠拢,收式。改为左式练习,方法规范同右式,惟姿势相反。
②单人单手立圆练法
A、由预备式开始,右手立掌向前上方斜推,掌心朝前,大指指甲对鼻尖,随即掌心转向内,大指肚对鼻尖;同时,右足前移,左腿屈膝下坐,收腹溜臀,上体中正安舒,右足跟着地,足尖上翘。松肩坠肘,手心斜向上,目视右手食指方向(图84、85)。
B、右膝前弓,右手内旋向前推按,想象向对方头面进攻(图86)。
c、上式不停,设对方以右手向右上方引导,使我之右手落空,复立圆向我右胯进攻推按,我则顺势坐身吸胯右转,以右手引对方进攻之手于右胯外侧落空,对方必坐身抽手,我复再借势,立圆向其面部进攻推按。如此反复循环练习。
D、练习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再改为反方向立圆练习,即下肢姿势不变,惟手之运动方向改为由上向下推按对方腹胯。
E、右式立圆正反方向练完后,再换练左式立圆正反方向,练完后改式(图略)。
③单人双手四正手练法
A、掤
面南背北站立,右手自右肋旁向前伸举,大指遥对鼻尖,掌心向内,两膝松力,身体下蹲,右脚向前踏进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同时左掌向前伸举,至大指贴近右臂弯处,掌心向前,随之右脚落平,屈膝略蹲,左腿舒直,形成右弓步。这时右掌掌心转向前方,眼看右掌食指尖,意在左掌心。
B、挤
接上式,步法不变,右掌以小指引掌向下降落,至与肘尖相平为度,掌心向内,指尖向左,使前臂于胸前屈成90。:同时左掌向前移动,至腕贴于右臂弯上边为度,掌心向外,指尖向上,眼神顺左掌食指上方平远视。重心在右脚,意在夹脊(图94)。
C、捋
接上式,右掌以小指引导向前下方移动至臂舒直之后,右掌心翻转向上(意想托着对方左肘),跟随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左后上方划眉移动,至左掌遥对左额角为度,两掌相距约10厘米,掌心均向外,指尖斜向上。与此同时,左膝松力,往后坐身,体重移于左腿,右腿舒直,足跟着地,足尖翘起,形成左坐步式,眼神注视左掌食指尖,意在左掌心(图95)。
D、按
接上式,步法不变。眼神从左手食指移到右手食指,重心仍在左腿;同时两掌间距离不变,松肩坠肘,两掌自动向下降落,向后转动,身体随两掌边落边转而向右转动,至转向正前方(正南)时,两臂微屈,掌心均向下,横于胸前,左掌与两乳相平,右掌与肚脐相平,眼神仍注右食指尖,意在膻中穴(图96)。
如此按上述动作规范反复循环练习,练时要想象是在与对方两手沾粘推化,不丢、不滞,注意神意。右式练完后,可改为左式练习,动作规范相同,惟姿势相反。
④单人双手四隅手练法
A、由预备式开始,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右足前迈,足跟着地;同时右手螺旋前伸,手心斜向上,大拇指肚对鼻尖,松肩垂肘,左手置于右肘内侧,手心斜向下,目视右手食指方向(图97、98)。
B、由上式,上体右转,右手松腕上提至虎口贴近耳门,左手姿势不变,随转体移至右腹前。随即右腿前弓,左手立掌下按(掌心向右),右手姿势不变,随势以意下贯,意想双手沾闭对方右肘,向其右胯处推逼,目视左手方向,使其处于不利之势(图99、100)。
c、上式不停,上体松腰左转,上体前伏,双手随转体之势向上悠举,右手由右上方降至左腹前,掌心仍向左,左手升至左前上方,掌心向右,两手间距离不变,目视左上方,意想随对方化解我之斜按之势,沾粘就势(图101)。
D、上动不停,吸右胯,翘右足,上体向右拧转,左肩找右胯,左腿尽量屈膝下坐,两手随势向下复向右上方引动,右手旋腕使手心转向外,右手姿势不变,随势下移,手心仍向右,两手间距离不变,目视右手方向(图102)。
E、上述动作是意想双方各推按对方右隅角一次(也可如是做多次重复循环练习)。然后想象双方以双手向左画一平圆换手再改为向左隅角推按。即上动不停,上体左转,两手随势向左平圆旋转。随即右膝前弓,左手置于右肘上侧,手心向内,想象以左手背沾接对方左手指。随右手下降于左肘下向右前方伸展,手心向上,意想以右手沾托对方之左肘。随即身体后坐,重心移于左足,左手上提至虎口贴近耳门,右手置于左腹前,开始打两个左隅角。动作规范要求与打右隅角相同,惟方向相反。打完左隅角再画圆换手打右隅角,如此反复循环练习。此式腰腿运动幅度较大,练此式时要特别注意旋腰与坐胯的协调配合。
⑤大捋单人练习法
A、掤
由预备式开始,右臂由下向前上方抬起,手心朝前,至大指对正鼻尖时,将手心朝后转;同时左手自动抬起,以中指指肚扶在右曲池穴上。与此同时,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足跟先着地,随之脚心、脚掌、脚趾依次落地。此时,意想命门穴与右环跳相合,右手心自动转向前方,鼻尖与膝盖尖、右脚尖三尖形成垂直线。右手大拇指指甲和右鼻孔前后对正,左手大拇指指甲对正心口窝,横着对向右肘尖,眼神看右手食指指甲内侧,不可过高或过低,右腿屈膝前弓,左腿伸直,体重全在右腿,两脚形成弓箭步。
B、挤
由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步,随之屈膝前弓,右腿向后伸直,成左弓步。与此同时,意想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肚好像依次接触地面,再想夹脊穴(脊背大椎下边)往前脚上落。此时左手脉门便会随着身体的扭转而自动地贴在右臂的曲池穴上(即屈肘横纹尽头处)。右手背与左手指尖形成两个接触点,前脚必须落在两点正中,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前冲之力。
C、肘
由上式,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屈膝前弓,左腿后伸,成右弓步。与此同时,右臂屈肘,向右前方顶出,左掌卧立,中指尖置于右肘内侧,与右肘曲池穴相贴。同时想右手心回够右肩井穴,右肘尖直向前穿透无阻,头顶百会穴要上贴天,右脚之涌泉穴要向下入地,三条线无限延长,眼神沿肘尖方向往前平视。
D、靠
由上式,右手向前方抬起与肩相平,意想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五个指甲盖向上托起。之后意想右臂的腕、肘、肩等关节好似折断了,而依次脱落下来;同时左手向前抬起与肩平,两眼朝身后回顾右手食指指甲,左手也随之由左向右移到右胯旁,手心朝下,虎口向后。右手虎口朝前,手心朝后下方,两手虎口遥遥相对。此时,,左脚自动往左横跨半步,左肩也自动转向正前方,意念在脑后玉枕穴。
E、捋
由上式,以左手食指肚触摸右眉梢、右眉攒,两眼要注视左手的食指肚,这时手和眼的距离自然拉开;同时右足蹬地,顺势后撤一步,与左足并拢,身体直立,右掌自然垂于体侧。继之,左手食指肚转向外,以食指指甲盖对正左眉攒、左眉梢,眼神转到左食指指甲盖上。与此同时,右手自动抬起,以右手中指和左手大拇指相平,两手中间相隔一掌宽;右脚也自动地朝右后方撤退一大步,左腿屈膝,右腿伸直,体重寄于左腿,两脚形成左弓箭步。
F、按
由上式,左脚后撤一步,与右脚靠拢;同时两手向左后方平摆,左臂伸直,掌心向下,右臂屈肘,置于胸前,目视右前下方。随即左足向左后方撤一步,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前俯右转,两掌向右前方绕弧下按,两掌分落在右脚两侧,掌心向下,左手大指与膻中穴平,右手与肚脐平,两眼顺右手食指尖内侧往下注视,意欲入地三尺。
G、采
由上式,左脚向左后方撤一步,脚尖点地外摆。两臂前后分展伸直,掌心均向左,目视前方;右脚踏实,身向后坐,左腿屈膝略蹲,左膝盖尖与左足尖上下垂直,右膝盖尖与右脚腕内踝骨上下垂直,松右肩坠右肘,右臂屈肘,指尖朝天,大指与鼻尖前后对正,中指指肚与右肘尖上下垂直,左手推至右肘外侧,以虎口贴近右曲池穴,两眼顺左手食、中指的空隙间往下注视,意欲人地三尺。随即上体左转,玄关窍与左肩井意欲相合,两手姿势不变。
H、挒
由上式,上体略向左转,同时左掌经前向左上方扬起,掌心内旋置于左耳后侧,如似拢小辫子。右掌向左腋下横移,掌心向下,目视右前方。上体右转,两掌同时向右膝上方平按;随即右足蹬力屈膝上提,垂悬不落,左足独立支撑,两掌姿势不变;随即上体右转,右膝向左横摆,两掌平移至右胯外侧,右掌向后扒,掌心向后,意在左手心,两掌遥遥相对,目视右手食指尖。以上是大捋的右式练法,练完后可再如是练习左式。左右式换练之间需加一个采、挒的动作,具体练法如下。
I、采
由上式,右脚向右后方落一步,脚尖点地;同时两臂前后水平伸展。右脚踏实,屈膝后坐成半马步;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成立掌收于头前,右手经前绕弧摆于体前,置于左肘外侧,目视前方。上体右转,左掌心找右肩头,目视右肩井。
J、挒
上体略右转,左掌向右腋下推按,右掌经前向右上方扬起,置于耳后,掌心向上,目视左前方。左膝前弓,两掌同时向左膝上方平按。随即蹬左足,屈膝上提,垂悬不落,右腿独立支撑,两掌姿势不变。随即上体左转,左膝向右横摆,两掌平移至左胯外侧,左掌后扒,掌心向后,意在右手心,两掌遥遥相对,目视左手食指尖。
K、左前掤:
左脚向前落下,左膝前弓,右腿向后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前方掤出,左手亦前推,规范要求同右式之“掤”。
从此式开始练习左式大捋,规范要求与右式大捋完全相同,惟姿势方向相反。以上为左式大捋,如若再接练右式大捋还要再加练一个“采、挒”式。
孙式拳传人寿关顺的真人呼吸法(胎息功法)
一.无极式(沙地立竿)
1.站立方法;两脚根靠拢,两脚尖分开成90度。此时不能扣脚趾。两膝微弯,两髋根微向后缩,腰部稍塌,就是身子要直一点。头要向上顶。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侧。
2.两肩夹骨向两侧打开,两肩微向里合。不可露形。此动作正确了,前胸自然松空。两肋自然抽紧了。所谓的含胸拔背,不是把胸弯着,而是靠打开后面的肩夹骨而使前面松下来空下来。这和外家拳就是一个道理了。所以孙老说拳术无内外家之别。
3.直项,顶百汇,即向天顶头。不可扬下颚。目视前方或下视前下方。
4.舌卷顶上颚,扣齿,嘴微闭。意守丹田。气沉丹田。
5.呼吸方法;吸气法;气自会阴处向上,自身体后顺脊柱上去,经后项直上百汇。
呼气法;自百汇起,缓缓由前脑向鼻,口,喉,胸,腹,经丹田而后至会阴。稍停于会阴处,再吸气重复。吸气时髋根稍有内缩,人的重心缓缓向脚后跟移去;呼气时,两髋根稍稍向前移动,人重心缓缓向脚前掌和脚尖移去。如此反复移动,以求静中有动。不可有意为之,只可自然形成。
此法练习久之,便走通为小周天了。
此式最少重复二十次以上,有时间者最好做十五分钟以上。再做下动。
二.太极式
1.双掌外旋手心朝前打开双肩夹骨,双肩自然尽量下垂,可看出明显肩下沉。双手内旋,回到原处,手心向大腿两侧,两肩夹骨微向里合,向里合不可露型。
2.左脚尖向里转动,将脚尖对前方,右脚不动,两脚成45度夹角。左手慢慢抬起,手心向里,放于肚脐前。不是靠在身上,有一点空隙。呼吸两三次再接下动。
三. 两仪式,虎抱头式
1.缓缓下蹲,蹲到三体式的高度就行了。同时左手和右手同时缓缓上抬,手心向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的中指和左手的食指重叠。手指向前。
2.扣脚趾,用真人呼吸法。多做几次。全身要放松。此时如能走通小周天,可感觉自身重心是会由呼吸而动的。即吸气时重心向后根移,呼气时重心向两前脚掌移动。不可有意去做,练习久之自有分晓。也是动中求静。此动最好也是多做几次呼吸为佳。
四.三体式
我画的图不好,请大家以孙老的老年三体式为准。我讲一下寿先生的做法和呼吸法,他的三体式与一般的的确不同的。接上动;
1.左脚慢慢向前伸出,落下,前三后七的重心。同时左手向前推出,成立掌。右手同时向下按掌,大指后侧靠在肚脐前。要扣脚趾。就是用脚的五趾扒住地面。双膝微展,两脚跟微向外撑,不可露型。
2.沉肩坠肘,打开两肩夹骨微向内合。两肋自然抽紧,头顶,项竖。立掌圆虎口,掌面斜如劈斧。不可掌面正对前方。意识上左手两指挑眉,右手两指挑肩。挑右肩。
3.真人呼吸法,走通小周天,此时重心也会吸时向后,呼时向前。呼吸越长越好但是不可不均衡。即每次一样。重心移动熟练后可以吸时前三后七分重心;呼时前四后六分重心。全为自然为之,不可强行为之。时日久了自然功成。站不动时收回。方法正确,便有身备五弓之势了。目视前方,神态安祥,思想集中。
4.收回如虎抱头,再回到左手在肚脐,右手在身右边,左脚尖向前。
5.再回到沙地立竿。
再从头做右边,完全一样。只不过是左右相反而已。扣趾后,人的重心不在脚后跟,而是在两脚的前脚掌。至少是在前脚掌和后脚跟之间不停的变换之中。孙式八卦的步法也是如此。重心在前脚掌,是跑的步法,在脚跟是走的步法。跑法肯定比走法更大程度上能闪展腾挪,窜跳自如。
久练后可再练走通大周天。将来再慢慢介绍给大家。
注:寿关顺先生强调不要急,但是一上来是要用些意念的,不然你就守住丹田也行。练这功法一开始也用意念,不然这气的走向就没法控制了。久了就自然而然了。
太极玄门周天功
万事开头难,修炼内丹最难莫过于河车运转并致通小周天。通小周天后要达到练神还虚的境地虽然也很难但炼功者已尝到炼工的甜头,容易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探索前进。
太极玄门周天功是道家动静双修之上乘功法,它内健精气神与五腑六脏,迅捷完成河车运转并打通小周天,是修炼丹道的筑基功夫。
一、预备功
本功法采用仰卧式,全身平直,两脚伸直微开,与肩同宽;两手垂直,置于身旁,手指伸直,掌心向下贴在床上;两眼微闭,注想下丹田。舌抵上腭,行功中如口中生津不要吞津,功毕后分三口用意念送入下丹田。口闭,微叩齿,呼吸绵绵不可闻声。这样静卧片刻,使周身肌肉及神经放松,使气血舒畅,滋润内外全体。渐至物我两忘,身心俱泯境界。至此预备功结束,而进行下一步功。
二、通任脉功
将裤带解开,上衣掀起,使胸腹全部裸露。(1)左手兜外肾,右手平放在脐下的肚皮上,掌心向下,掌肚贴紧。两目向鼻尖凝视片刻,然后将意念入手掌直透下丹田。右手自下而上,自右而左,以脐为中心绕脐按摩一圈为一次,共行三十六次。行功中要求手行神行,神住手住。
初学者功力不够,可能感觉不到热流的运行,这可用外练的方法补救。具体的方法是行功前将双手心擦热,在行此功,用外热导引内部的真气。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可以内外交融。
(2)左右换手,右手兜外肾,左手置脐下,方法如(1)。此二段功法旨在培炼下丹真气,暖外肾而固阳生精,热丹田而补气和血。
(3)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手置脐下。由任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推摩,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三十六次。自下而上,手至心窝止,向下推摩时至阴毛际处为度,上推使肾气至心,下推使心气入肾从而达到心肾相交坎离相合的目的。此功的主要目的是通任脉,同时对心肾胃肠均大有益处。
(4)不换手,方法同(3),且是右手掌推摩路线往左平移,即沿左侧肋骨线,自下向上推时到左肺部止,往下推时至肾根毛际处。本功的目的是使肺肾之气交流,对肺有明显的好处。次功亦做三十六次。
(5)左右换手,此次沿右侧肋骨线。
(6)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手掌平置脐下,循左侧肋骨线自下而上,至左乳部分,横向右摩至右乳部,转向下按揉,至起手出为一周,如一长方形,共做三十六次。
(7)左右换手,方法同(6);(6)、(7)两段功法称作大周天法。
(8)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掌横掌置右腹侧,以手掌后半掌用劲,自右向左推按,至左腹侧止。在用前半掌与四指用劲,从左往右拿回。一推一拿为一次,共三十六次。
(9)左右换手,重复(8)的动作,唯方向相反。
(10)恢复预备功姿势。吸气随自然,呼气时意念一股热气从心窝沿任脉降至丹田。如果热感很强,则让呼气也随自然,只似守非守丹田片刻即可转入下部功法
初学者可能没有热流顺任脉而下,这表明气未通任脉,不可转入下部功法,只有通任脉者方可行通督脉功。
行此功时,外阴容易勃举,勃举时切不可起淫念。行百日功内最好禁房事。初练者可能不举。不举的原因是阳亏过甚,更应加紧修炼,不可贪一时之欢。
三、通督脉功
本功取坐式。姿势以舒适为度,但必须用硬凳,其高度应使大腿近似与地面平行为度。坐式最好盘坐不能盘坐者应慢慢练习。
(1)接上功,待心定神怡时,即用两手互搓极热,以两掌心擦左右两腰俞穴约十六次。再搓再擦,共搓擦九到二十四次。此功法称做擦内肾法。此功的目的是壮内肾,去腰疾。
(2)两手互搓到很热的程度,用双掌沿督脉摩擦。上行时两手掌分开,沿背脊骨两侧往上搓,至夹脊关止。下行时两掌重合,沿脊骨往下搓,至尾闾穴止。此功的目的是充髓实神,助阳生精,称做外修督脉功。
(3)两手相叠,手心向上,两手劳宫穴重合,两大拇指轻轻相抵,放在脐下,先将头向前下俯,自左向右转十二次,再反向旋转十二次,前后俯仰十二次,左右偏弯十二次,最后以两手十指捏揉全部玉颈。此功称为摇转玉柱法。
(4)两手捧头,十指张开,大拇指在后脑上,余四指在前脑大脑部,指头微微用劲,由前向后捏拿整个头部,自发际起到后颈止,均匀捏拿揉擦。以手前四指与大拇指会合为一次,共做九到二十四次。
(5)姿势如上,但不用捏拿,而改为弹排叩击。弹用手指,排用手掌,叩用指头,击用掌角。使力适度,过重则伤头,过轻则功效差。做功次数同(4)。
(6)以两手搓热,捧熨颜面。十指尖向上,指间与法际平。两掌相并与鼻,分行向左右擦摩之,至耳后止。每次回约十次,在搓热在擦,共擦九回。再照同法自下逆擦,手掌至头额时再分行左右,共擦九次。务必使全部面都擦到。
(7)将手搓热熨双眼,并分行向左右摩到耳朵根止。反复九次为一趟。在搓在熨,共做九趟。再闭目用运睛法,上下左右缓缓运转。共二十四次。最后行鸣天鼓法二十四次。
(8)两手结手印,姿势同(3)。澄心默坐,存神泥丸。当心平气和后,先耸一下右肩,再耸一下左肩,最后双肩一起耸动为一次,共行九至三十六次。耸肩时务必使大脑受到轻微震动。在整个行功过程中应保持存神泥丸的意念不变。行功至此,外修周天已经结束。往下进行内修周天功。
(9)默坐静心,凝神照下丹田,片时便觉气透尾闾,上夹脊,循玉枕而达泥丸。此时把意念转至泥丸使元气氤氲满顶,遍及头面,渐即与髓海之气融合为一,继行周天法。至此全公毕。
玄门太极长生功
玄门太极长生功,为青城派门人修炼丹功证果之基先功夫,乃台湾著名养生学家萧天石早年在大陆时访问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据秘藏抄本并得李道人传述所抄记,后经整理作为附录刊与其专著《道家养生学概要》一书中。全功原分四部,但第三部下元功已残缺,而萧氏未及抄录,第四部神元功则据说在宋朝以后已失传。
青城派创自青城丈人,据薛道光注《悟真篇》云:"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是则张紫阳亦曾师事之也。青城派功法入门下手即以清静为宗,已虚无为体,以简要为用,以平实为功;力主自最上乘起修,修上乘则中、下二乘自亦兼举两得。玄门太极长生功即为道家动静双修之上乘功法,寓神奇与高明于简易平实中,铸气功与按摩于一炉,内健精气神于五脏六腑,外健筋骨皮及四肢百骸,可自然打通任督二脉。
一.几点说明
1.玄门太极长生功,又简称玄功。系道家动静双修功之上乘功法。其内容包括气功、揉功、导引、按摩、推拿、槌击、捏弹、扣拍等功夫,与练精、练气、练神,以及补精、补气、补神等诀法。易形换神之效,却可立竿见影。不但有动静交养之益,且可收南北两宗双修合参之效。却可谓为最简易而极高明,最平凡而极神奇者也。
2.本功又名青城派太极玄功,青城派丹道之士无不以此为入圣登真之基先功夫。有如达摩祖师秘传易经洗髓二经,以为进道证果之基先功夫者然。全功凡四部,曰神元功,曰上元功,曰中元功,曰下元功。若全得其诀要,在参修以丹法,由脱换而登圣城,直反掌之事耳。相传最后一节神元功,自宋以后既已失传。
3.本功不尚虚渺而切实际,不尚玄奥而合至理,与当今之医学科学,亦无不若合符契者也。青年人行之,易见神效;中老年行之,尤为适宜,以其有百利而无一弊,即无不良反应与副作用也。行之不得其诀要,充其极,只是见效缓慢或微而难证耳,决无不效者也。
二.先行功(即预备功)
修练本门功夫,分立、坐、卧三部分。卧功部分,亦可用坐或立式行之。三式均需先静坐半小时,以澄心静虑,凝神一志。全功凡四部,曰神元功,曰上元功,曰中元功,曰下元功。一般修养生安乐法门者,只修上元及中元两部功即足。开始先修中元功,即初九段。次修上元功,即中九段。次修下元功,即后九段。最末修神元功,乃最后九段。当修初九段功时,静坐片时毕,即采仰卧式(用硬木板床,厚铺被垫)。全身平直,两腿伸直,两脚微开,与肩同宽。两臂垂直,置于身旁,手指伸直,掌心向下,平贴于床。两目微闭,注想下丹田。呼吸绵绵,不可闻声。口闭,齿微叩,舌抵上腭,意存丹田,如津生满口时,即行吞津法。周身肌肉及神经放松,使气血周流舒畅,润滋内外全体。渐至物我两忘,身心俱泯境界,便得大休息之效。至此便为先行功毕,而可修中元功矣。
三、中元功
中元功共分九式,故又曰初九段,每式动作,均简而易行,以锻炼脏腑为主。初视之,以初为练形之功,实则乃有练神之功在。而且练气练精之功亦赅焉。本功如能终身行之,可使五脏六腑之凡百疾病不生。此乃由外练内,而收外壮内实之效也。兹分述如下:
第一段:左手兜外肾,右手置脐下(裤带解开,上衣掀起,使胸腹全部裸露,裸体更佳),掌心向下,肉贴肉,皮贴皮。两目向鼻梁视片刻,引神下注掌心直透下丹田。右手自下而上,自右而左,以脐为中心,绕脐按摩一圈,默数一。手行神行,手住神住;神行气行,神住气住。徐徐摩之,不可过快(此则以下皆同)。既按又摩,既摩又揉,使肠胃均受按摩为功,共行三十六次为度。
第二段:左右换手,右手兜肾囊,左手置脐下,式如上。行功时,左手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绕脐按摩一圈,默数一。诀法则如上式,共行三十六次为度。第一、第二段行功。如太极图,又称揉太极,又名揉小周天。
第三段:左右换手,左手兜肾囊,右手置脐下。由正中,自下而上,复自上而下直推摩之,默数一。自下而上时,以至心窝上,两乳之间止,复向下推摩之,以至肾根毛际处为度。向上推摩使肾气至心,向下推摩使心气入肾,使心肾之气交流互贯为诀法,共三十六次为度。
第四段:左右手不必换,惟右手掌推摩时宜循左侧肋骨线,自下上推摩至左肺部止,复自上往下推摩至肾根毛际处止。诀法在使肺肾之气交流互通,共三十六次为度。
第五段:左右换手,以右手兜外肾,左手置脐下,循右侧肋骨线,自下而上推摩至右肺部止,复自上而下推摩至肾根毛际处止,亦为三十六次。
第六段: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手掌平置脐下,循第四段路线,自下而上,至左乳部上后,横向右推摩至右乳部上,转向下按揉,至起手处止为一周,恰如一打长方形圆圈,默数三十六次止。
第七段:左右换手,右手兜外肾,左手掌平置脐下循第五段路线,自下而上,至右乳部上后,横向左推摩至左乳部上,转向下按揉,至起手处为一周,默数一至三十六次止。第六、七两段,又称揉大周天法。
第八段:左右换手,左手兜外肾,右手掌尽量右移,横掌至右腹侧,以手掌后半掌用劲,自右向左按推,至左腹侧止。复用掌之前半掌及四指用劲,向右按拏回,劲道全用在腹部一推一拏,一来一回,默数三十六次。
第九段:左右换手,右手兜外肾,左手掌移放胃部左侧(法如上),用手掌自左向右按推,复又用按拏回,劲道全用在胃部上。一推一拏,一来一回,默数三十六次止。至此,为初九段之中元功毕也。
注:
⑴行此功夫,外阳易勃举,勃举时切不可起淫念,一百二十天内,切忌行房,如不举者,亏损过甚也。此功主在固护体内脏腑,实畅任脉路线,暖外肾,固阳固精,生精和血,补气定神。对心肝脾肺肾与胃肠,均有大益也。全为内健内壮、内实内固功夫。动作极简易平实,毫无玄妙处,而功之所至,常有意想不到之神效也。
⑵此九段功毕,尚有"余功",余功在用捏拿法与捶击法,前法用指劲,后法用拳力。凡行功所到之处,均需加此余功。
四、上元功
上元功,共分九式,故又曰中九段。中元功练习纯熟(约一百二十天),感身心受益后即可加修此功。古真谓:"子欲不死,修昆仑",此亦即玄门中之修昆仑法也。其动作亦极简易平实,而功效则无穷,惟以行之有恒为最要。此于初九段同,皆系养生日用功夫也。
前述中元功,皆系卧式为主用;本篇所述上元功,则系以坐式为主用。不谙跏跌坐者,采方便坐亦可。惟必须用硬凳,其高度以使膝以上之大腿,能与膝齐平为度。
然究以跏跌坐为殊胜,故以逐日徐徐行之,渐次加长时间,并先用半跏跌坐(半盘坐),而渐至用全跏跌(双盘坐)为宜。跏跌坐,坐床上亦可行之。
中元功毕,行大休息片时,以息心宁神养气颐真后,不可贪睡。以此时易生睡意,多有于不知不觉之间,而悍然入睡乡者,道家修定,有炼睡魔之诀,并切戒贪睡荒功,即以行静定之功,待心无一念时,即易睡去也。没有睡意,即宜坐起行功,不必久休也。本功主在昆仑及背部,兹分述之如左:
第一段:跌坐片时,待心定神怡时,即用两手互搓极热,以两掌心擦左右两腰俞穴(又称背精门),约十数次(宜袒上衣,使肉贴肉,皮贴皮为要)。再搓再擦,共行九之二十四次为度。此为双擦腰俞穴法,又名擦内肾法。并以"神宜随手,心不外驰"为诀,此则以下各段均然也。
第二段:两手互搓极热,并擦尾闾穴,上下行之,下行以手指擦至尾骨止,上行以两掌能擦至夹脊关止。上行时间手即分,下行至尾闾穴时,两手又并。每擦热一次,约擦摩数十次,共行九至二十四次为度。此为双擦尾闾夹脊法。此二段功,可壮内肾,祛腰疾,实髓充神,助阳生精,亦即外修督脉法也。
第三段: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掌上,两大拇指相拄),背脊竖极直,而行摇转玉颈之法。其法先将头向前下俯,自左向右转十二次,复自右向左转十二次,再前后俯仰十二次,左右偏弯十二次。然后以两手十指捏揉全部玉颈(此法乃运动颈神经丛、甲状腺,并防食道癌及甲状腺肿瘤等诸病)。
第四段:用两手捧头,十指张开,大拇指在后脑上,余四指在前脑大脑部,指头微微用劲,由前向后捏拿整个昆仑玉劲,自额上发际起,及后脑接近颈际止,均匀捏拿按揉之。由前按至后,各指约十余次,使两手之前四指能按捏之后脑与大拇指会合为度(按:大拇指亦须行按捏之功,非固定在一处也)。此为一回,再如起手式,反复施行,以九至二十四次为度。
第五段:姿势如上,惟改捏拿按揉,而用弹拍叩击之法,每次均以不轻不重分行满玉顶为度。亦以九至二十四次为满段。其法为弹用手指,拍用全掌,叩用指头,击用拳脚。行时切忌用劲使力,斯为至要。轻则为功,重则为伤。不轻不重,即为适度。
第六段:以两手搓极热,捧烫颜面,十指朝上,指尖约与颜齐,两掌接并于鼻,而分行向左右擦摩之,至耳后止,每回约五至十次,再搓再擦,共九回止。再照同法自下逆擦之,手掌至额时,便分行向左右擦之,数亦如上。务使全面都能均匀擦揉为度。其中,并宜酌加按捏之功。
第七段:以两手擦极热汤两眼(宜闭目),并分行向左右摩至耳止,反复行九至十二次为一回,共九回止;再闭目用运睛法,上下左右缓慢运转,反复各行十二次止。
再行鸣天鼓法(两手抱头后方,掩住耳朵,十指叠交中指,鼓打后脑)二十四次。
第八段:两手结三昧印,澄心默坐,存神泥丸。本段功法为先耸一下右肩,次耸一下左肩,再两肩齐耸一下为一回。两肩齐耸一动,务使脑神经中枢感受到轻微之震
波,而直到脑皮质神经,共行九之三十六回止。次法两肩及上背部与脊髓,均各受益。
第九段:默坐澄心,凝神寂照气穴,片时便觉气透尾闾,上夹脊,循玉枕而达泥丸。即存神于泥丸,使元气氤氲满顶,遍及头面,渐即与髓海之气融和为一,继行周天
法。此时,最易忘人忘我无思无虑,身心寂然为合度。其时间之久暂不拘,惟以二十至三十分钟为最宜。
五、下元功
下元功,原抄本略有残缺及虫蛀不全,前住天师洞未及抄录,今已不复记忆矣。就其大体言,不外内炼外炼,与自养彼养之四途。其中大体系与南派东派功法无大差异
,对于铸剑,髓亦有煨炉一法,惟非其所重而。精微处再重自养而不重彼养,重内炼而不重外炼,全属正宗,能保仙家风范于不坠也。
六、神元功
神元功,原本只存一目,全缺佚,此或相当于"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二部功法。惟当时李道人亦未谈及,亦未敢臆测其功法之异同也。
七、尾语
最后,原抄本甚简单,并无上述各段之许多词句。今之不嫌繁复,予以详为述说,复将隐语喻词,改用现代术语者,在使读者对此简易养生功夫有兴趣者,阅后易为练习耳。其中行气服气之诀,用劲用神之法,按窍揉穴之诀,亦仍有未尽者在。功行纯熟圆满,到时自会体贴的出来。形之于文字,总有无从下笔,无从形容惟妙之感,殊深歉然!
太极点按擒拿法歌
人身上下分三部,穴有一百单八名。三十六处天罡穴,七十二处地煞星。拿手共有三十六,起死回生三把真。点法内外十二时,阴阳手法定分明。凡穴只隔二寸五,三
寸五寸是真传。此是先师真口传,变化无穷妙更生。
太极点法秘决
左脚略弯右脚松,双目紧上观其胸。周身莫用丝草力,出手寻方步移从。懈又懈来松又松,我手不动似病翁。进点其指春雷动,四海之内称英雄。
点按擒拿七决歌
子午真决神莫测,封闭神机鬼魂惊。子午钩回擒拿决,箝住来人莫放松。食指似自弯,斗子销出命归阴。太极掌归五虎决,反背阴阳不留情。
七诀名称
1子午决2擒拿决3珠子决4斗子决5五虎决6、7反背阴阳决。
手指属五行决
1食指属肝、木,木为春,令春主发生,故食指象春主动。2中指主心火,火为夏,令中指特长故象夏日长。3无名指属肝、金为秋,令秋能坐享秋成,故象秋主。
4小指属肾水,水为冬,令小指短,故象科日短。5大指属脾土,土主旺,运用四时与四指配合,故能拿物。
面上属五行
1左颧属东方甲乙木,按人身左边受点按伤重,左颧色必发青。2右颧属西方庚辛金,按人身右边受点按伤重,右颧色必发白。3天庭属南方丙丁火,按人身上部受点按伤重,天庭必发红。4地额属北方寅水,按人身下部受点按伤重,地额必色发黑。5鼻子属中央戊己土,按人身中部受点按伤重,鼻子色必发黄。
七窃属五脏(死穴)
1两眼精华属肝木,如被点伤左乳下,血俞穴,两眼直视,目不转睛。2两耳朵属肾水,如被点伤命门穴,两耳发响如雷。3舌音丹田属心火,如被点伤包络穴,则舌尖不能发音。4鼻通清气属肺金,如被点伤右乳下气命穴,鼻窍不通,呼吸不通。5口似纳容属脾土,如被点伤死门穴,口唇不动。
以上五穴,被点过,从此则发生此等现象,不能救,切须注意,乃勿在无意中失手摧残人命以遗身累,千万千万注意,千金莫传。
太极混元功
一、概述
混元功即是简易的“开合功法”。它在传统开合功的基础上几经提炼、深化而形成。其练习总的方法共分为二种:一是分解练习,名曰“三大法”。二是三法的综合性练习,简称“混元功法”。也就是说,心拳学的混元功既可以分解练习又可以组合练习;它已集中而高度地体现了简易之道的精神实质,并充分地展示了训练时的灵活性与机动
性。
三大法的划分,一曰“缩骨法”,二曰“阴阳大法”,三曰“发声”。如果初学者通过上述“三法”的初步练习,只需在数日内便能正确地掌握“混元功”的基本要领和练功方法。
“混元功法”,它是心拳学体系中的万法之基础,并以此作为制造或一切矛盾的总机关、集中体现出了“浑身无处不矛盾的精神实质”;而这种浑身无处不曲的基本矛盾间架是“整体攻防技击”之必备或所需,否则万法皆非矣。
初学者通过混元运动的训练,方能改变零散的枝节运动并逐步形成为一个高度严密的有机整体形态;它既含盖了颇为独特的实战技击内涵,又蓄藏着致简而高深的养生妙法。现将基本内涵摘录概括如下:
1、总旨
浑身无处不矛盾:如“合紧一个蛋、鹅头凤膀、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两臂如抱树,两脚阴阳中、起翅一大遍、常修一阳气、盈之于命中”。
2、内涵实质
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中以“炼谷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
3、呼吸
在混元运动中,是以身体的吞吐或发声而形成的自然呼吸模式,不必人为去追求“呼”与“吸”的训练行为。
4、混元与技击
混元形态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整体技击的基本间架,也是形成整体劲的主要手段或模式;它不但有利于身形技术训练,更有利于实战技击日趋完善的合理化、科学化,学者之成败就在于对“心拳学”的精神实质认识的程度与深度。因此,混元运动与实用技击、养生等方面是一个“血肉”相联的重要关系。
5、混元与养生
混元功是要求学者做不断的身体的前后“吞吐”练习,从而将其“胸膜、腹膜与及五脏六腑”进行着反复的上提或下放,并达到了自我性按摩的重要目的。同时通过发声导气的方式使吸入或所炼之精“气”下沉丹田,能够达到强身体、滋五脏的重要目的;并对较多的慢性病有特殊的康复疗效,如“风湿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胸膜炎,腹膜炎,脾胃虚弱,肾虚阳萎,神经衰弱,体虚习惯性滑精,肺痨”等。所以说,混元功法不但是技击之必备或所需,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最佳功之一。
6、松紧
松紧不仅仅只是在“劲”的收发中得以体现,若要深刻洞悉之,还存着“内松外紧”和“外松而内紧”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心拳学的“混元功”为例,如在全身绷圆弯曲时是“形紧而心平自然之松”,这是形与意的松紧关系;再如身体站直时的发声,是意紧形松的关系。所以说,在同一功法中,不单单只是存在着动作与劲的收发的矛盾关系。
7、心神
在混元功的练习中,“心神”的微妙处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说练功时出现烦燥、东张西望以及心神不定等现象,其练功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学者的“成败以及层次、火候”等,匀与“心神”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以心拳学“混元功”为例,在运动中“心神”是处于自然平和状态,而在不动时的间架中却是以诱异作为内动的核心。其目的是要求学者用心去体会练功中的各种反应,如此才有助于“内听、内视、专注、入定、内守”的最佳练功状态,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练功效果,亦能真正体验出其中的“无穷之乐或无穷之奥”。若然学者要想达到“心神入定”,就必须从”专注”修炼着手;因为“眼为心之苗”,而眼神的自然专注非常有助于“入定”。所以说,凡是热爱心拳学这一运动的爱好者更应加强对自我的“心神”方面的修炼。
二、混元分解练习
(一)、缩骨法
1、要领:坐式缓慢进行吞吐松紧练习,同时以双手抓住所坐凳子的前端边并提拉和放松辅助身子作开合练习,禁用暴力,以免拉伤脊椎。在吞缩时吸气、前吐身子时呼气放松。
2、目的:训练脊椎的伸缩功能,改变人体“S”型脊椎并促使向“弓”形婴儿状脊椎发展或定形。因为“弓”形脊椎状是形成整体运动和整体劲的主要手段或方法。其中它含盖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似的半混元体的主要结构性运动。
3、练习动作说明一
初学者首先取一个高方凳坐在靠前的边沿,略呈前扑身状,同时向前顶伸充分拉伸“脊椎骨”,双手置于档前放松,双脚自然分开略宽于两肩并稳住自身,目视下前方地面,全身保持自然。见图1的正面与侧面图。
4、练习动作说明二
接上,然后双手抓住凳子前端的边下沿用力向上提拉使两肘横向绷展,并促使肩下沉,与此同时,身子随着双手的提拉向后作吞缩身子而背向后弓凸的动作,并伴有细细的吸气感觉,身子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沉肩横肘状即可,头部略昂,目望视上前方,全身有微紧感觉。见图2正面与侧面图。
当完成了上述的后吞动作之后,再放松双手,身子随之向前吐出略呈前扑状态,头前顶,目视前下方,呼气外出,放松全身,再返回到图1。如此需做反复性的开合吞吐练习。
(二)阴阳大法
1、要领:在缩骨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全身性的整体开合阴阳站立吞吐模式练习。在全身后吞时浑身有缩紧感,当身开前扑时放松;吸气是在缩身时进行,呼气是在开身时进行。练习身体的吞吐动作,初学者应缠绵缓慢,久则以自然轻快为佳。
2、目的:通过全身性吞吐训练共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求达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肌蓄肾、弓凸腰背脊椎,脚的阴阳变换、松紧”,使之最终达到浑身的节节相催相合的紧密协调,故曰“外三合”矣。其二是通过自然的松紧收发训练来成就“整体劲”。
(3)动作练习说明
首先两脚分右前左后站立,左脚掌着地并抬脚跟,重心以落在前右脚为主,两脚前后相距两尺左右(根据自身的高矮而定两脚间的距离),身体略呈前扑状,双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保持自然状态的松。见图3正面与侧面图。
(4)然后双臂作平行环抱至两手臂及腕部相贴,十指直对心窝,与此同时身体向后吞缩,后左脚跟落地曲膝蹲立为主,前右脚跷起脚尖跟部着力蹬地;身子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缓缓吸气、全身绷圆而略紧”,头略昂,目向前上方望视,见图4正侧面。注意,练习时的展臂环抱,吞身弓背,重心后移,吸气、目望、头昂等动作,是同时连续一气呵成的方式来完成。
完成了图4动作后,再蹬腿趋身前吐,重心又移在前右脚;后左脚前掌蹬地,抬起后跟,双手自然下滑垂于大腿外侧,头向前顶,目视前下方,放松全身,呼气:再返回到图3。如此“一吞”“一吐”做反复练习。
(三)发声
(1)要领、初学者以长声为主,动作缓缓、徐徐吸入(气),如昂头、挺脖、目望长空、直立身体、吸气。发声呼气,诱导气流沿腹之中线,由上向下随声直入丹田,身体须由上到下逐层放松。
(2)目的:吐故纳新,一字打通三焦,贯通“任督”二脉;强五腑,壮六脏,祛病延年等。
(3)练习一、两脚自然平肩站立,头向上昂,目望远方,意注体内,缓缓吸气,挺颈,双手自然于大腿外侧,见图5。
(4)练习二:然后用丹田之底气发喊“一”字长声(又称雷声,当声从口中发出时,意念从天突穴起向下奔行,下沉直入丹田,声停即止。在发声意念时,头随声向前移至顶出,目视前下方。稍停,自然换气,待心情平静后,方能再进行一度发声训练。见图6。然后再返回到图5,直站、昂头、吸气。如此反复练习。)
三、混元功组合练习
1、要领:呼吸是随着身体的“吞”与“吐”而自然进出,速度要求“轻柔、缓慢、合顺、松紧自然”。动作方法是以单脚式的前后移动,左脚单脚进退相同,无须做走步练习。
2、练习预备式:两脚自然平肩站立、目视前方,意注体内,双手自然下垂,呼吸自然,全身放松。见图7。
3、注意下面是整体后退吞身动作。然后左脚后退一步,曲膝蹲立,重心以左脚为主,右脚跟部蹬地,跷起脚尖,膝关节向前曲顶,两脚前后相距一尺五;与此同时身子随之吞缩呈含胸拔背,双手配合后退动作做平臂曲肘环抱,直至两手掌背及两腕背关节相贴,十指直对心窝,达到沉肩坠肘为准,头略昂,目向前方望视而上,注意在做吞身动作时,呈缓缓的自然吸气状态。见图8。
4、完成了上述动作后,再做向前上步吐身动作;以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子同时向前开挺,双手自然向下滑落垂于大腿外侧,两脚呈半弓步状,重心平分,身子直立头顶,目光平视前方。见图9。
5、保持图9间架不变,下面开始发声导练,发声又称“一”字雷声,其声应均、细、缓、长为佳;当发喊出一字声起,设想着一股气流从咽喉处向下沉入丹田,此称为“呼气”,声停意上,稍停再做后退吞身动作。如此进行“一吞一吐、发声”的反复练习即可。
太极
第一章内功修炼精要
大凡内功修习,首先应明其理、掌握其精要之处,尤其高层次的内功因义理高深更应掌握其精要之处,修炼之时必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应。
内功修炼必须强调意气形的关系,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意气形的统一协调要始终贯穿于动功和静功之中,因为动静功只是动作形式的不同,意气形三者,是以意所主导的,意则是由心所生,所以平时要锻炼自己的心性,如此才能做到心专意纯。意指导气行,而又指导形的运动,三者同步统一配合得法才能达到意气相随和静性导引以疏通经络的目的。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内功修炼要呼吸中和、缓形从体,调阴阳二气入腹,意在无意之中。调阴阳二气入腹从表看来,即为深呼吸之法,实则以吸进之气(后天之气)结合体内固有之气(先天之气),在腹内合成尚未混元之气,则先排挤出体内废浊之气,当浊气呼出之时,其第二次吸进之气则下沉入腹,推压第一次进入之气,使第一次吸入之气正式与先天之气合成,以形成“混元一气”即“纯阳一气”或称为“真元之气”。如此循环、滋生、促进,称为“后天补先天,先天补后天”的交换玄机,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正是如此。调阴阳二气入腹,要运用柔和、缓慢、深细的方法进行呼吸之功,吸气之中身体要保持松静自然,动作舒畅,心情平静,吸气入腹如同“闲庭信步”一般,又如仙鹤飞起之势,神领、意随、形付,如飘然之状使全身处于至柔至松而不懈之境界;呼吸也要在缓慢、深长中进行,但要化柔为刚,阴极阳生松柔之体通过呼气而集中气力的运行,充实丹田内气的鼓荡作用,从而将逐步地悟出其中有意或无意支配意识的内景内现,进入意在其中的高级之境,即称为“动形静性”的高级境界。这时产生全身以丹田为中心的收紧感,这种收紧感,使丹田在意气力形的综合作用下,得到气充力足,练功至此运动气力,则丹田内气横溢,奋发于所调用之部位,令行则行,令止则止,上下左右任意运行,皆出丹田所凝练之内气。
精气神是炼养内功的实质所在,本功把精气神作为内功之宗,本功打破世法,以采宇宙高能速补自身,使其精足,精足结丹.功力自可进展神速.外练筋骨皮是内功修炼显形于外
的重要体现.首先,集结丹田内气,内气能贯达周身,五脏内气充实形成极大的内气反馈,从而使内气渗入皮下,通过外力排打形成肌肉,内气,皮肤融为一体。外练至此则意气形合一,意止则止,意行则行,全身各处连通一气,意在柔则纯柔,意在刚则无坚不摧,柔中寓刚,刚中寓柔,是谓阴阳两仪之象,刚柔相寓之体。
内功修炼能焕发出体内的潜在力量发挥其应有的威力,通常称之为“功力”,功力是通过内功修习所产生的,这种通过凝结的丹气贯达周身推动周身四肢骨骼集中形成的力,称之为内力,运用在技击上则称之为“整劲”。这种力是气运用的结果,是通过周身柔活的运气推动,快速集中后以形成刚猛的劲力。它在人体可以保护身体抵抗外来袭击,在外可以攻击对方。通过本教材的内功修炼,功深者可聚气成剑伤人无形,并能激发出各种异能,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神通,这皆属小法。切记万般神通皆小术,惟有空空是大道。以上种种效应非一朝一夕所能取得的,需要习者的精研深悟、苦练、修炼内功的要旨、功效,也非一两句话所能概括的,需要习者在修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正所谓一层功夫一层理,正是这个道理,希望习者明白从本功中体会到无穷妙意,刻苦修习终能以武入道。
第二章无极聚气功
此功是一切功法的基础,首先把本身元气聚集丹田接通宇宙高能,修补本身集结高能信息能量,具上乘根器,为以后功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姿势: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脚内侧),两膝微屈,合膝撑跨。腹部放松、命门后抵、提肛收阴、含胸拔背、舌舐上、两目微闭(不可太睁、全闭,太睁则神易外驰,全闭则神易昏沉),两手重叠放于下丹田(男左手在里女相反)。呼吸要深长细匀、息息归根,意守片刻后吸气时意念:宇宙中的高能光、气、电以螺旋波动式从全身毛孔进入下丹田,呼气时若有若无,仔细体悟身体的细微变化。
注意:刚开始修持要把姿势整理好,任何功法都应从形入手,意念不要太强,要若有若无,一片虚静。呼吸采用顺腹式体呼吸,即吸气时腹部外鼓呼气时腹部内收。
收功:吸气两手从身体两侧徐徐上举到头顶成抱球状,呼气两手从体前下放至丹田,重复三次,意念全身高能依动作汇聚丹田。
通劲三式
本功三式是通过独特的方法来调整自身、强化其经脉、筋骨、肌肉等达到意、气、形的统一协调发挥本身潜能威力。本法绝不同于世俗硬气功,蛮练、横练的功夫。
经前辈古人修习验证,因其威力强大,诸多消息尽在三式之中,所以又命名为“震天泣鬼三式”。
第一式
预备:面朝前方,脚并立,身体中正,松静自然,宁神定志,自然呼吸。
动作:1)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提肛收阴,下颔微收,左掌置于右掌之内,两掌放置丹田处开始吸气。 2)两掌同时从体前向上划弧上举,同时脚跟提起,举至头顶,掌心向外,两掌划弧上举同时两腕向上,向外转腕,头上抬眼望双手同时吸气(至头顶时吸满)。(3)接上动,双掌变拳(四指并拢,拇指端节压在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拳面要平整)。经体侧屈臂曲肘向两肋猛然夹紧,拳心向上;与此同时,双脚脚跟下落猛震地,身体重心下沈曲蹲,鼻同时猛然喷气发“哼”声,全身随之瞬间绷紧,以丹田为中心象要爆炸一样的感觉,随即放松吸气。
注意:要鼻吸鼻呼,吸气是要深长细匀直入丹田,呼气要短促有力但不可呼尽。意念:自己被巨石所围,喷气时(呼气)意念丹田内气向四肢百骸绷发,以身体把巨石震碎震飞。
第二式
预备: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静息片刻。
左势:身体稍前倾,脚跟微离地面,两膝微屈,合膝撑跨,命门后抵,含胸拔背,松腰坐臀,收颔直项,舌抵上 ,松肩坠肘,目视前方。两臂前抬至胸前,右手胳膊弯曲横置胸前,拳心向下,拳面向左。左手胳膊微弯曲肘向外撑指向前方,拳心向下,拳面向前,吸气全身绷紧,牙齿紧咬,怒目圆睁,洞穿一切。呼气保持绷紧状态,意念:自身顶天立地高大无比,头欲破天,脚欲裂地,外形不动,内里气血膨胀,背部靠到大山,腹部震飞巨石,也可以意念“仇敌”被你凶狠的目光洞杀,铁拳打飞,钢腿将其踢烂。右势与左势相反。
注意:意念配合呼吸,吸则蓄劲,呼则迸发。通过本功的修习可造就出以一抵万之勇,以威慑敌之功。最宜胆小怯战者修习并能培养超速反击,提高抗击能力,反应能力,增强内力外发。修习一段时日,随着呼吸就会真切体会到气血灌注手部的感觉。
第三式
预备:同第二式。
左式:左脚独立,右脚抬起屈膝横于体前,成侧踢式,双手握拳,左臂曲肘握拳,放于体前左侧,拳面向右上方,右臂曲肘握拳,放于体前右侧,拳面向左上方。起初修习时呼吸自然。第一段:意念:吸气时意想宇宙间的真气齐聚丹田,呼气气行右腿。第二段:吸气时意想宇宙间的真气齐聚丹田,呼气全身绷紧,意气力达于右腿,设想体前巨石、高山被自己踢飞、踢碎(右式相反)。
注意:第一段应修习数日再进入第二段,第二段呼气三次后要静养七次再发,修习日久呼吸时就会感到气血向腿部奔流,此时应注意不得轻易发腿,发则制人死伤;
修习本三式因十分消耗内力体力,所以必须勤修无极聚气功与采气才不会引起头昏、脑胀。
第三章眼法
拳谚有云:“心为元帅,眼是先锋”又云:“一打胆、二打眼”可见眼在实战中确实非常重要,通过本法习练可对敌了如指掌,占尽先机。
功法:1。本法适合晚上练,坐站均可,但均需头正身直,舌舐上腭,下颌微收,提肛收阴,脊柱中正。取香一根点燃,放于眼平凝神端视,眼睛尽量瞪大,坚持不眨,
过一会眼泪、鼻涕就流出,不用管他,这时的眼泪是咸酸臭的叫渣滓,可排出五脏之病,修两三分钟闭眼意守丹田呼吸绵绵,一念不生。收功:两手搓热放在双眼上过一会
轻揉双眼,气收丹田。
眼瞪月亮,姿势同无极聚气功,双眼凝视月亮,意想把精华之气吸进双目,呼气意想浊气从眼中射向天边。修习日久则眼睛润滑,炯炯有神,收功同一。
收日精:每天红日将出之际,于空气新清之处,面东而立,凝神待日出,(眼通肝、肝属木,所以想目健必须吸收东方之木气)。当霞光射出时,意东方木之青气与日
光之精气从双目吸进。左右横看,上下看,左转右转看各15次。吊一小球于体前与眼平,摆动小球,以眼凝视之。泛视,初习时,可令同伴站立体前,眼视对方头上三寸,
将对方笼罩在你视线之下,不要死盯一处,要泛视全部。让同伴随意而动,你发声应之,当你声与同伴动作同时产生时或快于对方时此功即告成功。熟练后对方稍一动你
就有感应在先,再与其交手即可永立不败。
第四章拳法于步法
拳法于步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者缺一不可,今打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的陈规,使习者有耳目一新之感。本部拳法以强大功力为后盾,以精妙技法为先锋
,再配以本功秘传步法,用于实战则打人如拨草,招招精妙,任君游笑于刀枪之间。
铁拳功:功前最好先练习一会“震天泣鬼第二式”以使气血运行,进功神速,本功可增强拳面硬度,增加拳的渗透力,其威力极大,杀伤力极强,技击威力无穷,能碎
砖断石,用于实战,能一拳定音,致其死残。
功法:全身俯卧于地面上,以双手拳面及双脚趾尖着地支撑身体,使全身与地面呈水平线壮,鼻吸鼻呼,吸气时意真气入丹田,呼气气行双手,双拳紧握,意念气达
双拳把大地震裂,当拳能撑10分钟时进行下势。右手以拳面撑于地面直
臂,双脚腿伸直靠拢,以右脚外侧着地,左脚伸直以内侧覆盖于右脚内
侧上面,身体呈侧卧势,左手则握拳向上伸直,与右手臂上下成一直线,
鼻吸鼻呼,吸气意念同上,呼气右拳穿透大地左拳把天穿洞,左壁而力,
以双拳面着地双臂直立,双脚贴于墙上,成倒立式。
呼吸意念同俯卧式,当倒立半小时则金刚拳已成,每拳都有惊涛骇浪之势,以此为后盾则可化平凡拳法为神奇了。
拳法:1。两人对击时,我方静立不动,以静制动,对方以右拳击我面门,我不闪不躲,以左拳从其右手内侧击其面门,记住左拳要有外撑之力,则对方拳被我方之拳撑开、击肩以下部位,则我用手臂尺骨压住对方小臂向前用力挫去,击其相应部位达到我不受击而独击人。
2.两人对击,我方采取主动,出拳击其面门,对方以左拳格挡,从里向外格党,则我右拳顺势向里转弧击其下颔;向里格挡则我右拳顺势向外转弧击其太阳穴,我方可意哪击哪,就势顺势,不着不发。拳碰着对方则猛然发力将其击倒。
以上两式仅是一守一攻的例子体现出攻击是最好的防守,希望从中悟出拳理,守则万夫莫开,攻则畅通无阻。
步法
步法在实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步法的技击功效也是多方面的,一则可调整体位移惯性增强打击力度,强化发力,二可用于防御躲闪,练习步法要“上欲动下自随,下欲动上自领”的整体运动,所以说。
1.三角步(移身换影)平行而立,成立正姿势,然后双手抬起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成龙形掌(上体成形意之三体式)膝微屈,内含顶劲,左脚抬起,沿45度角向自身之左前方迈出,脚尖向前,足底与地面平行,当左脚站稳后,右脚跟上,首先落于左脚跟部,然后再向自身之右前方迈出,与此同时右手前伸猛然呼气发力,意将敌人震飞,其路线为三角形故名三角步,又因其能出其不意,转至敌后又名移身换影。
例:敌用拳或脚攻击我,我则运用三角步向斜侧闪进,以右脚先进为例,当右脚行至敌左侧时,左脚也先行一步同时转身向敌,这时敌之后脑就在手边任你处置。
注意:1)应以身带步,行步前,要把注意力放在手发力的中段与末段之间,待对手前力将竭后力未发时,再突然斜拉变步,令敌无暇应变。
2)运用三角步,向斜侧闪进时要紧贴对方身体,行步要大,力求控其后路,练习时注意身体重量的转移,和手部的发力,发力时全身绷紧力达掌根。
3)善于作假动作,欲斜先直,欲左先右,飘忽不定,才能把三角步运用至妙处。
4)本功特点,是步法与发力并练,有利于形成活性发力。
2.八卦趟泥步 首先画一直径约为3米的圆,以左势为例,自然站在圈上任意点,身体里转,双手抬起,左手在前,肘微曲,后手护于胸前,双手成龙形掌,掌心向前下方,眼视圆中心(开始时可绕大树练习,眼睛凝视大树)。略起重心,催动前脚循圆轨迹前行,似趟稀泥而不浮,约尺余处呈里扣状下落,身形回转做单换掌,意想:双足似在泥水中走动,而杂草混杂其中,绕缠足踝,我则缓缓而行,体会其阻力,左右交替练习。
注意: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圆心一面,拧成一股旋劲,前行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膝部要屈曲大腿与小腿成钝角三角形;向前进步必须贴紧前脚胫骨里侧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的过高或过宽。曲腿趟泥,足心含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意如旗飘,步似水中,腹及气根,气似云行,行走时要意想身体中有一根细微的立轴,修习日久则身虽有研转之形,千旋万转而此轴却感到没离开原地,即自己虽是绕物体转动,却感到物绕人动。而且步有犁地之感,功力至此就会步到人翻。
3.九宫步练习者先站于中正北方木桩前面,此木桩名为坎一宫,然后由坎一宫向西南坤二宫走去,从坤二宫的北面穿过,由此坤二桩南面绕向正东震三宫,由此宫向东南方巽四宫绕行,再由此宫的南面向西北方干六宫走去,由此向正西方兑七宫,再向东北艮八宫,再向正南离九宫,再由此回归坎一宫,如此循环往复练习,直至步履九宫由慢到快、由拙到熟为止,正所谓“百日通灵,功在日积”。练功时,如能腿负沙袋,则效果更佳。如果达到化境,就能赤手空拳出入于剑戟刀戈之中,与敌周旋,而不受损伤。其妙处,在于闪避二字。功成之后可命数十人持械围攻,而空手出入其间,一举之间,即可夺其械,而为己用。
九宫图:
顺行、逆行
浑圆力修炼
浑元桩
神态自然,心平气和,两脚平行站立,脚内侧与肩同宽,足心上吸,足趾轻微抓地,双膝微弯,上体微前倾,双肘环抱于胸,手指分开如抱一球,自然腹式呼吸。
要领:臀部微敛,大腿有内裹之力将胯部关节打开,膝盖有前倾之暗劲亦要悬提。小腿随大腿内裹之力外翻。尾闾下沉背部后靠,上下对称拉拔的后绷形态,从而带动四肢和腰背部的肌肉连通放长。肩松向下垂撑,肘尖向外翻滚,十指微弯每一节都要有向外顶之暗力,全身关节都成钝角三角形。
霸王挥鞭
在粗树或桩上缚上棉垫并固定后,两臂下垂,意念集中在两小臂,之后两小臂一左一右轮流击树,由轻至重,练至两小臂无处不热,无处不红为止。功能挥臂可断棍棒。
本部功法历代口传心授不立文字,实属六耳不授之秘,此书旨在传法传功,不是写小说,所以至简至易,望习着珍之秘之,日后自可鉴其珍贵所在。本篇以一系列功法修炼出高层混元力,这种力不同于上篇之混圆力,上篇之混圆力是形体力的混圆力是世俗之混圆力,而本部秘法须练出混圆气(即腑脏混圆气、经络混圆气、丹道混圆气、周身混圆气)。通过混圆桩的修炼打通生死玄关,形成“真气周天”。古人云:“三关一过必圣贤”即指真气周天(非世俗感性的经络周天)再经过形神合一法的修练打通全身经脉,此时内力雄浑沉厚,柔和深透,再配以静功修习,可达到天人合一,一动无有不动,全身无处不太极之神明境界,对敌时纯以心意制敌,无招无式而又千招万式,并能聚气成“剑”伤人无形,千里追命。
混圆桩
功法:两脚分开,侧与肩同宽,脚尖内扣,脚趾抓地,脚心上收;两膝微屈前顶,两股下坐里收,提肛收阴,含胸拔背,命门后抵,下颔微收,头微上领,舌抵上腭。
双肘环抱于胸前,松肩垂肘,涨腕指撑。意想宇宙间真气从头顶百会穴进入丹田。呼吸要深长细匀,息息入腹(意想丹田内有一红丹球随呼吸变亮变暗)。待丹田气盈就可引动丹球经会阴—尾闾 —命门—大椎—玉枕—百会—颤中—复归丹田,打通真气周天。
采气秘法
通过本功练习,可速集宇宙间真气为己所用疏通经脉,其上功之速实不可言表,修习功深中脉自通,望习者自鉴。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于体侧,全身松力,舌抵上腭,下颔微收,头微上领,脊柱中正,开始行功两手从体侧慢慢抬起,手心向下,抬至与肩齐(成侧平举),意想大地之灵气被手引起,呼气翻掌使手心向上,意想大地之气与太空之气相结合。吸气两手向头上部拢,在头顶形成抱球状,意念大地与太空结合之气被拢至头顶。呼气双手下放从百会进入体内沿中脉沈至丹田。反复练习,收功,意念全身之气聚集丹田,活动全身。
玄武桩
以左式为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膝微屈(重量前三后七),脚尖皆向左前方,右手前伸肘微屈,掌心向前下方,左手成掌护于用腹部,手心向下,眼视前方(要领同上)。右式相反。
形神合一(无极混圆球)
本功为三盘合练,全身上下、左右、前后、作圆弧形转动,使全身关节随之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磨练自身经脉,以外练内,以内促外,达到形神合一,全身无处不太极的神明阶段。
功法:两足开立比肩稍宽,两手抱球胸前,左脚蹬地,右转至90度(身体重量移至右脚),右转时左手划弧下移,右手划弧上移;身体左转,右脚蹬地,左转90度(身体重量移至右脚)开始行动,身体右转。左转时右手划弧下移,左手划弧上移,双膝均向外划弧,这样左右绵绵不息,反复练习。两手掌始终相对,两臂保持微屈。意念:意想宇宙灵能把自己包围,体会全身被灵能包围之感,吸气进丹田,呼气若有若无,修习日久自可一动无有不动、形神一体。当修一段时间后可意想强敌来犯自己,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将对方击出,要以膝摧胯,以胯促体,以体带手。
注意:两手在体前经过的轨迹是两个重叠的圆,每只手所行路线均是圆。练时要连绵不绝,如行云流水,慢而不僵,连而不断。
当练习至有一定基础后应配合八卦淌泥步、九宫步或踏罡步斗等勤加练习。初练时一定要按要领练习,只有如此才能功至上乘。
现以八卦淌泥步为例望习者能触类旁通。
功法:双手环抱站与圈上,迈左脚向右转体。右手向右划弧,迈左脚向左转体左手向左划弧,上体要尊形神合一法的要领,下身尊八卦淌泥步的要领。
舒筋易骨洗髓法
本功有伐毛洗髓之功,脱胎换骨之效。勤加修习可使人面色光辉,毛发润泽,耳目精明,百病皆除。
姿势采取站、坐都可以,全身放松以后,加意念把天门百会穴打开,观想宇宙间的光能、真气沿着百会穴往里灌,在往里灌的过程中,加意念把自己身体百脉,四肢百骨,连你的骨髓里的病气、浊气、疲劳,统统带走,从涌泉排入地下,光气从百会穴源源不断的往里灌,透皮入肉,至骨至脑,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下。
聚丹功(黍珠造化法)
本功是打坐静修收纳外界高能,在体内转化成功力成为超能量,直达大道,修习本功能脱胎换骨改造本身命运,直具上乘天赋,无论从行
动和谈吐上等都具有浩然正气,黍珠造化法。
功法:刚修持时可用散盘、单盘,但能双盘时应尽量双盘。上体端正,头微上领,下颔微收,舌抵上腭,含胸拔背,双目微闭,呼吸要深长匀,切忌轻浮,两手重叠放于下丹田部,吸气意想宇宙间真白之元气,齐集身体周围,从毛孔进入骨髓再从骨髓进入丹田,丹田有一颗火球发光发亮,呼气若有若无,丹田真气充足自可打通全身经脉,功深者可在身体周围形成十几丈的白亮光,此时功力之深实不可言表,用意聚“剑”可伤人无形,能看光者可看到“剑”的气形,决不同于世上的感性气功。
清微禅功
此部乃至极无上大法,正所谓:“万般法术皆下品,惟空混然是大道”。
功法:面南背北采用双盘坐法,要领同“聚丹功”,将左掌放在右掌上两手大拇指头相拄坐时不得左倾右斜,前俯后仰, 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目须微开,免致昏沉,一切善恶,切莫思量,尘缘皆放下,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功中任何幻相都不要理它,任其自生自灭。一心不二,专心致意,什么都不要想,一心专注自己身体中脉兆光,直至发现。光的大小不一,因人而异,而发动的位置也不一,光点出现在何处就要专注何处,这时什么也别想,只专注光点,直待天机发动,心境光明证得“空性”,空与光明不分,明空不二,洞察心性,获无上智能,此时无法即是法,无为而无不为已达至上乘。
发力训练
劈抖:左式站立,右手在上持杆,发力向左斜下劈出。右手发力下劈,左手猛烈上提,腰胯向左旋震发力,右手到腹前突然止动,使大杆前端向左斜下抖颤;左手发力下劈,右手猛烈上提,腰胯向右旋震发力,,使大杆前端向右斜下抖颤。
挑抖:右手小幅度猛力上提,左手下按旋胯力,并突然止动,使大杆前端向上抖起。
拦抖:左手逆时针向内向上向外提旋,右手向外向下按旋,腰胯向左旋震,整体短促发力并瞬时止动,使大杆前端逆时针弧形向内向上向外抖颤。
拿抖:左手顺时针向外向上向内按旋,右手顺时针向内向下向外提旋,腰胯向右提旋,整体短促发力并瞬时止动,使大杆前端顺时针弧形向外向上向内抖颤。
内扫抖:两手于腹前平持大杆,并使大杆前端微向身后。左手发力向体前平推,右手猛然向后平拉,腰胯短促发力向右旋震,使大杆前端向前平抖颤。
外扫抖:两手于腹前平持大杆,杆前端微向体前。左手发力向身后平拉,右手发力向前平拉,腰胯短促发力向左旋震,使大杆前端向外平抖颤。
电气功修习练习时,用调压器一个(可选用250伏调压器)练习者双手分持通风了调压器的电流导线两端,另一助手小心拧旋调节器的升压旋钮,一伏一伏地升压,练习者应始终保持指麻的感觉,麻部最好不过腕部,如此,由36伏人体绝对安全电压上调,快者半日左右达150伏。第二天如法练习,即低于所练电压伏数继续上调,待能调到250伏,练习者一直保持指麻的感觉时,可用日用220伏电压通电表演无任何危险,练时可穿平常所穿的鞋或者脚踩绝缘物质,一般半月内可练成,练习时意想电流所在的能量会聚丹田。
药物防身术
此术简便有效,能够防身退敌,是专门为没武功的人出门旅行,外地出差,夜间行路或身带贵重物品等即使身怀绝技也不愿动手之人而设制,现介绍两种简易之法:
一、配方:高锰酸钾,溶于95%的酒精50毫升中,樟脑水40毫升,驱风油50毫升,指天椒研成极细粉末10克,上述药一起放入瓶中浸泡半月后,用时装入胶瓶藏于身上,遇到歹徒即可旋开瓶盖射歹徒之眼,不要当心会弄瞎其眼,立即洗掉就会没事,不洗也只会维持药效一二个小时之久。
二、配方:生草乌、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醉仙桃(又名曼佗罗花)、闹羊花,各等分(各中药店中有售)共研成细粉。另外到化学试剂店购买浓氨水一瓶,揭开盖以后迅速将上述药粉倒入瓶中,马上盖严,封口勿漏气,浸泡半月后备用,临用时放入胶性瓶子,如遇持凶歹徒,突然伸出打入匪徒鼻内,歹徒会立即晕倒,重者鼻会立即出血,药效维持两三个小时。注意:要向其鼻孔部挤射,不要向其它部位,自己应屏住呼吸一会,解药,生姜一斤捣碎,甘草而两同煎成汤齐灌下或洗涤鼻孔。
一、问:太极拳命名之原因从何而定?
答:此拳基本原理分横竖劲,轻重劲,刚柔劲,快慢劲,此外又有左右转,左右进,斜线形,弧线形,环线形,螺丝形,并生一动,手一转身,互相往来,处处周而复始。万法归一,统统循环不己,生生不息,此理吻合太极阴阳之道,故而命名之。
二、问:太极拳只见柔软,从未见其刚硬,但不知刚劲有无,在于何点,如何应用?
答:此拳分轻、软、绵、柔、慢、快、重、刚八劲、分述如下:
轻:一抬手,一动脚,以及各样动作,纯用自然支配天然力,毫不用后天勉强之力。俗谓不用力,又谓不用劲。轻入骨,硬刚反是。
软:如按在棉花堆上,其质极软,毫无抗力,此指进攻时我破敌而用。俗谓软化。又软形随,息息相挨,时时不离既软中有随之意,然有随而不软之变。
绵:在进退动作变化时,绵绵不断,使对方无隙可乘,但我进攻对方,使其感觉困难,辨别不清而用。
柔:慢之进攻,或一点一点,加重天然力。这叫柔,缓进也是柔,又叫柔和劲,此法使对方感觉不出我进攻利害,和他危险之需。又叫暗攻,或叫暗手。
慢:动作迟缓,一防御危险谨慎而用,二视对方动作以便趁机进攻。俗谓听着劲。此法多用在推手内。
快:速也,与敌交手时,我顺人背,乘隙进攻。必须快速,迟则失机。如我被人制,变换要快。迟则受损,故快如电也。
重:稍用后天勉强之力;或用力而慢是也。犹如山岳之重也。
刚:尽量用后天勉强之硬力。而且急烈速快如雷,一往无回,不顾一切危险是也,又不轻谓之重,重大谓之硬,太硬不顾一切,谓之刚。此拳推手或对敌时,完全以破人为首,攻人为末,以柔软随为主,快重刚为辅,以轻虚为先、以重实为后。以弯 曲为 君,竖直为臣。此太极拳攻守,运用各劲时基本原则。此八字互相连带。彼此扶助。并不单独行动。譬如棉柔中混涵轻。重刚中混涵快。
三、 问:外家拳各种动作快而刚,不知太极拳用何法破之?
答:外家拳虽快,多数皆舍本求末,绕远而来,虽快不快。太极拳坐等,以逸待劳,虽慢不慢,且各招皆走弓弦,省事又近,更为迅速,外家拳手法重刚,似乎可畏;不知太极拳有卸
力之法,吉能破之,卸力有三如下:
(1)随或转对方之力,其中混涵拐湾。敌方之力集中,我方用随或软之法,将其力分散,失去能力。对方力大用随法,力小用软法,便能破之,即力大则圈大,力小则圈小也。
(2)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法,即在彼刚动,意而未达目的时。我趁此时先动手制彼,使其招法及力量均不能用出。不得动作,任我运用,自然易于取胜矣。
(3)对方进攻,顺伊之方向着拐湾,如铁路之岔道,摇动彼之重心,重心摇动,全身失主,则彼易于跌倒矣。
四、问:凡外家拳皆有密秘绝招,奉为拿手,用其打人,但不知太极拳之绝秘神招何在?
答:太极拳以软随粘黏为绝技,软随二法前己述明,兹不再赘。粘黏二劲,用其制敌之重心,使其下部如同醉后之腿脚一般,黏劲是连随两劲相合而成。粘劲是弧线形劲,斜线形劲,螺丝形劲。以上各劲用时处处扶助,时时连环关照,不是各个独立而行。
五、问:何谓太极拳中心功夫重要课目?
答:太极拳以推手术为中心功夫,重要课目。原因推手法术,千变万化,无无尾,弯弯曲曲无孔不入。并且运动相恰,丝丝入扣,彼此适当,毫厘准确,如此能奥妙。显其神奇,於此足见,推手之难,不易运用,没有真传手法,及相当时期;何能奏效。故推手程度高深,尽得绝妙,运用神奇。则其它一切何难之有。
六问:推手术中以何为中心,工作紧要手法。推手术是否比武性质?
答:推手术中以练习软随粘黏为中心工作。使之全身感觉灵敏,运劲恰当,无过不及为主旨。如此追求,细中求精,始能出神入妙。如果认为推手为比武性质,以胜负为得失,则轻巧日失。拙力日长,根本错误,门路入左,进益毫无,何能奥妙,韶光不再,光阴虚舍,良可叹也,顾习者,三思斯理,而后行之。
七、问:金肩、银胸、锡拉肚怎么解释?
答:此指推手中易于制彼而言。原因制肩部容易借力,且能使对方全身拧着,动转不变,自然易于取胜,此之谓金肩是也。胸部次之,肚部则无可取。又回对方直而硬制梢即可,软轻制根则易。此指动手或推手之臂膊而言。
八、问:太极拳何处与科学暗合?
答:共分两种,一、力学。此拳首要明劲。(俗谓懂劲)劲之起点落点,以及当中经过情形,必须分明认识清楚。然后胸有成竹,知重知轻,则易于取胜矣,明劲的原理与机械学的办学暗合。二、重心。对方动手时,趁势使其身体歪斜,腿脚动摇,全身失主。则易于攻打矣,要使其身不自主。腿脚动摇须运用重心之法,使其身体不能,保持体重平衡,则彼自然摔倒矣!
九、问:推手术中,练习运用各劲,但不知练习全身何部分为紧要?
答:练习掌、肘、肩、三部分为紧要,原因动手时,三部用处最广,动作最多,所以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
懂劲:是太极拳推手劲法术语,指辩证地运用劲法变化规律于克敌制胜的能力。王宗岳《太极拳论》:"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以听劲为基础。运用时,先通过听劲察知对方动作的来路去向和劲力大小,随以对立而互生的帖走动作来应答对方。
按劲:太极拳基本劲法,是一种向前、向下推捺的力。按劲用于推手,既具有捺压对方来力、使其向下而不能上犯的抑制作用,又有沾随其去而推掷之的进攻作用。太极拳手法中将两手向前(其间略经向下)的推按动作称为"按"。此式是按劲的基本用例。按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眼神须注视按捺方向。
听劲:"听劲"太极拳推手劲法术语。指推手时感知对手劲力变化的能力。《陈式太极拳》注:"所谓听劲,乃是由皮肤的触觉和内体感觉来探测对方劲的大小,长短和动向的意思。"听劲是懂劲的必由之阶,练习听劲须由学习沾黏劲入手。运用听劲时,应"先将己身呆力俗气抛弃,放松腰腿,静心思索,而敛气凝神以听之"。
走劲: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劲法,是一种边柔化、边退引的力,运用于化解对方进攻的动作。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云:"人刚我柔谓之走。"陈鑫《葛手三十六病》:"人以手来,我以手引之使进,令其不得势击,是之谓走"。运用走劲须注意随其来劲,或变其劲向,再顺其去向引之。他进一分,我退一分。毫不顶抗,也不离开。使对方毫不得力,处处落空。此外,还要注意以松腰转胯来加大走化的幅度。
凌空劲:是一种太极拳推手劲法术语,是一种借助精神作用、先声夺人的击发方法。欲发此劲者,先须以沾黏等劲吸引住对方,使之无可抵抗,进而威慑对方精神,此时发者仅须口中一哈,对方即因感觉而致双足离地或后退。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捍散手合编》云:"被发者必须先明沾黏等劲,……否则发者仍无效。此劲虽奥妙莫测,但学者不必深求,仅作进戏观可耳"。
长劲:长劲是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劲法之一,是在原有化、发劲力的基础上,继续伸长的力。它能加大化、发劲动作的幅度,使对方随之不及、化之不尽而受制。例如,太极拳四正推手的"按"、"挤,俩式,均可附以长劲发之。让两臂蠕蠕出击,不断延伸,使对方愈退愈促。运用长劲时,要随其势,不丢不顶,有隙即进。还要注意保持自身中正,沉肩垂肘,用腰腿劲,以意气配合;切忌前倾后仰,左歪右斜。
沾连粘随: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沾连,是沾连住对方,顺从不离,不与之发生抵抗,以感知对方劲路去向和大小,其中含有走化对方的"化劲"。所谓粘随,是如胶一样粘住对方,彼去我随而不使逃脱,其中含有粘逼对方的"粘劲"。王宗岳《打手歌》:"沾连粘随不丢顶"。推手时不仅双手要沾连粘随,身法、步法也要有沾连粘随之意,随人之动而伸缩进退,不先不后,处处顺应对手的变化。
粘劲:是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劲法,亦名粘化劲,或粘黏劲,是一种通过本体感觉粘住对方不丢不顶的力。运用于人走我随的动作。王宗岳《太极拳论》云:"我顺人背谓之粘"。意即当我走化开对手进攻动作时,我势顺,彼势背而欲逃走。此时要粘住对方,随其屈伸而伸屈,不使离去。迫使彼继续陷入不利之境,直至重心歪斜,失去平衡。在运用粘劲时,要全身放松,心静神凝,沾连不断。
化劲:传统太极拳的技法通过推手练习来掌握。在推手练习的过程中,初学者必须掌握四种劲。用传统的武术术语来说,这四种劲分别为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从技击的角度讲,四种劲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化劲和发劲。黏劲和走劲属于化劲;引劲和拿劲属于发劲。
作为推手练习的初学者,在这四种劲中,首先应掌握黏劲。所谓黏劲,即太极拳书上常说的"不丢"。与对方交手时,招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即知己知彼。如何才能做到知彼?这就要求使用黏劲,黏住对方的皮肤,体会对方劲的走向和强弱。这也叫听劲或懂劲。拳谱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掌握黏劲,要在平时的推手练习中悉心体会。做到不顶劲,不丢劲,不让先,不落后,静心以求同步,这是感觉双方劲力消长变化的高级知觉运动。练习者务求两臂放松,周身绵软,不用力,求轻灵。通过长时间的磨炼,去掉身上的强硬、拙力,化僵为柔,完全做到用意不用力,这样就能轻灵奇巧,内劲暗藏,相随不背,对对方的劲道了如指掌。因此,做到"不用力"几字最难。很多练习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喜欢用蛮力,不能做到舍己从人,如果遇到对方力大于己,便败下阵来,这和太极拳要求的四两拨千斤,相去甚远。所以,练习黏劲,除了勤习不辍,还要用心参悟。练拳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
所谓走劲,即"不顶"。在对抗中,一旦感觉到对方使蛮劲向我逼迫过来,千万不可硬顶。应该顺着对方劲道的方向,把他的劲引到另一边去。打个比方,就好像治水,洪水汹涌袭来,光靠筑坝抵挡,毕竟不是良策。如果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水流引向低处,便可起到长久的缓解作用。走劲的道理也是这样,对方大力袭来,如果硬顶,势必有受伤的危险。倘若把对方的劲引向一边,则对方的劲力必然落空,我则可以乘虚出击,事半功倍。因此拳谱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双方使劲硬顶,就双重,这是我们太极拳练习者要竭力避免的。走劲练习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稍微有一点劲加在身上,都可以化去。练习走劲的关键在于学会用腰。腰脊要做到垂直中正而放松。垂直中正,则易转动;拉长放松,则不易受力。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提到"虚领顶劲",指的便是腰脊的垂直中正和放松拉长。
在化劲中,黏劲是走劲的基础,走劲是黏劲的目的。黏劲是感受对方的劲道,为走劲做准备。走劲又是为发劲做准备。
太极心法
太极拳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互根,至刚至柔。太虚寥廓,肇基化元,阳动阴摄,法轮常转。至道在微,恍兮惚兮,有如是空,无形无象,推之大之,其原其要,本乎阴阳。阴阳者,自然之道也。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视之似有形,探之别无物。如水之无常形,按之则柔,斫之则激,且愈斫愈激,而克天下之至坚。上者左行,下者右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此乾坤之象也。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故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如环球之无端,虽变化万千,‘而唯其一理:阴阳相济,阳固而阴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阳之使也;阴在下,阳运化;阳在上,阴收藏。从阳而引阴,从阴而引阳;以左制右,以右制左;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上下相随,进退若鹜;自然相应,以至无形。用阴则沉虚固静,用阳则轻捷猛厉。先则用阳,后则用阴。攻必守,守必攻;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移形换位,左右旋转,双手互搏,无分阴阳,是谓乱环。行功走架,须去世离俗,自然松静。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以意领气,虚实开合,圆活连贯;用气不用力,动则分,呼也,静则合,吸也,一呼一吸,均匀柔缓。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使丹田之气鼓荡,布达周身百骸,四肢末梢,勿忘勿助,自然而然。由阶而渐进,则功夫日深,最忌浅尝辄止,一暴十寒。修炼不辍,则真气从之,内力渐生渐长,形与神俱,内外若一。由始悟而初觉渐入佳境,入佳境而大悟大觉,然后知其法而忘其形。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虑之患,恬淡虚无,积精全神,浑元一气,太极生焉。虽百岁而形体不衰,精神不倦也。遇敌守中,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丢不顶,能收能放,粘连沾随,随曲就伸。乘隙而趁势,懂劲而借力,四两拨千斤。顺势曰走,一走即活,而无重滞之病。内格反空,逆从阴阳。
我顺人背,人刚我柔。曲中求直,意在敌先。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内固精神,外示安仪,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蓄势而动,后发先至,一收即放,迅雷贯耳。胜在敌,不胜在我。察阴阳,审刚柔,避重而就轻。正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是也。斯技虽为有法,而无法.法无定法,非法,法也,尽在得机得势。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太极拳内功的几种练法
台阶上,两脚齐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练习方法: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
提脚跟时为吸,翘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提脚跟时督脉升,翘脚大趾时任脉降。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 技击作用:在稚手时,拿人时则提脚跟,发人时则翘脚大趾(指前脚、虚脚)。
二、运睾丸
练习方法:意注睾丸。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女子运会阴穴,也是一提,一松。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可。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
练心方法:意注肚脐。收肚脐,稍停。松开肚脐,稍停。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心9次。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技击应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四、劳功呼吸法  
练习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功吸气。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感觉:当做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时,要展指凸掌劳宫吐力,抓筋闭脉时,要空手心气贯指梢,甲欲透骨。健身作用:十指连心,手指通内脏,练指掌同时也在练内脏;手是人脑的外在表现,练手指同时也在锻炼人脑,脑是人体重点保健部位。
五、鼻尖人中呼吸法
练心方法:意法鼻尖,转想人中,再想鼻尖、复想人中。如此反复练习9次。感觉:当想鼻尖时,感觉肺叶张开,当想人中时,感觉小腹之丹田充实。想鼻尖为吸,想人中为呼。健身作用:练此法可醒脑提神,宽胸畅怀。技击作用:在推手时,在拿人时则想鼻尖,发人时则想人中,意想人中则气长,气长则功夫长,长短相差一秒钟则决定胜负。
六、眼晴呼吸法
练习方法:收眼神(看鼻根),放眼神(先往远放,然后看耳朵,左眼看左耳,右眼看右耳,看不见也看)。然后再收眼神看鼻根(看不见也看)再放眼神。如此一收一放,反复练习9次。感觉:收眼神时,两手腕、两脚腕无力,放眼神时,两手腕,两脚腕有劲。保健作用:练习此法,可调整眼晴的屈光和视野,改善眼区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功能。眼区也是内脏全息区,故此法对内脏也有益处。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是则放眼神,拿人时则收眼神。
七、顶心旋转法 
练习方法:意注百会穴,百会一有感觉(得气感)然后转想右、前、左、后沿四神聪旋转三圈(意念转),之后反转三圈(即右、后、左、前)最后转想百会穴,随即忘掉。转想肩井、曲池、合谷、千手指梢、活动活动手指。功毕。
功用:(1)培养提顶(顶头悬、虚领顶劲的感觉)。可使身体平衡稳定。(2)培养头手结合,顶打人的习惯性。
八、四肢穴道呼应法  
练习方法:意想右劳宫,转想左涌泉;意想右曲池,转想左阳陵;意想右肩井,转想左环跳;意想左肩井,转想右环跳;意想左曲池,转想右阳陵;意想左劳宫,转想右涌泉;意想左曲池。转相右阳陵;意想左肩井,转想右环跳;意相右肩井,转想左环跳;意想右曲池,转想左阳陵;意想右劳宫,转想左涌泉……如此四肢大关节穴道左右交叉呼应,来回反复3次。
功用:打通四肢穴道,培养内外三合的意念习惯,增强条件反射的灵敏性。在推手时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浑身如牵线,出合劲,出整劲,增强打击效果。以上八法,全属意念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养成习惯,临战防卫反应自然。到时只取一种自感得意的方法即可,不必全顾。须知"得一,则万事毕"。以一法代万法。以一念代万念。以不变应万变。"一觉独照,万籁俱寂。"
身轻气沉平自然,上轻下沉不倒颠。任他剧烈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遇敌上前逼近打,步入三前任敌行。
云手两臂要横冲,动静虚实任意破。打手云开提掌使,一遇难招势难得。来势凶猛敌手弱,揉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策应击手,揉化敌人不意精。敌人逼近来打我,展开正路有横路。被敌十三是中打,即惜死活叫吭声。
丹田练气法
丹田练气法是炼丹小周天术和筑基之功。仙家曰:“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根据实践,过120天左右的习练,即可收到防治病患、强身健体、散布内气的绝佳效果。
丹田练气法着重练丹田之气。古书云:“昔日逢师传口诀,只教凝神入穴”。穴即下丹田,它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之根,产铅之地,千变万化之道,神妙莫测之机,尽从此出。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穴,内有坎离精。”仙家云:“内炼之道,至简至易,唯欲降心火入水丹田耳。”
第一步:调身
1、坐式,单盘、双盘、散盘均可,须选择最无痛苦的坐法,以双盘效果为最佳。
2、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拇指指端相对,微微接触,放在腿上,靠着下腹部,十指微微张开。
3、身体须端正,脊柱勿挺勿曲。肩宜平、腰宜伸、头宜正、坐宜稳,舌抵上腭,闭目垂帘。
第二步:布场
1、意念坐在椭圆形的莲花宝座之上,宝座中间有一太极八卦,宝座外围有一圈正燃烧着的香。作此意念,就如坐在一个人很强的场能之中,练功效果极其明显。
2、开天门闭地户:先提肛收缩会阴,先意念百会穴打开。开天门以采先天,闭地户以守胎息。
3、接着,意念在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个人在练功,四周布满了真气。默念并观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三遍。纳四方之正气以归正室,以养胎真。
4、整体放松:接头→颈→肩→双臂→前胸→后背→前腹→后腰的顺序,一一意念放松,面带微笑。轻松、愉悦,利于入静,利于气血运行。
5、排浊纳新,调和身心:“先开口把气呼出,一方面缓缓地绵绵不绝地把气吐出,一方面心想体内的疾病和气息一同吐出去,吐出气息之后,再闭着口从鼻孔吸收清气,三遍。呼吸和缓、气息均匀,快速进入气功状态。
第三步:收神固精养气
1、意念下丹田有一轮红日,光芒四射,照亮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驱走病气,全身融汇在一片祥光之中。
2、接着意念地层深处有一束月光携带地阴之气从会阴处直射下丹田,头顶上空有一束阳光携带宇宙阳刚之气从百会处直照下丹田。丹田红日与阴阳之气相融合,丹田更加暖融融。“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3、保持“1”与“2”那种状态,做到知而不守、先存后亡、虚心凝神、不着色相、不落空之、虚灵不昧、存养寂照,以半时辰(1小时)为佳。但觉呼吸和缓、空洞畅快,即是真正存神达化之功。
如此夜夜勤行,日日寂照,少年不过月余,中年不过百日,老年不过期年,自然而然,不知不觉无中生有,天机发动,玄关窍开,而其种产矣!其妙之处,非笔者文字所能描绘。
收功:
1、意念宇宙所有真气都回归丹田,然后关闭全身毛孔,勿令内气散失。
2、口中有津液,漱口数遍分三次咽下,意念引到下丹田。
3、双手搓热擦面部三十六次,然后搓双耳三十六次。
4、从前到后轻轻拍打头部九次。
5、双手握空拳一前一后轮流捶打前胸、后背,共三十六次。
6、握空拳捶打两肋、腹部、腰部,各三十六次。
7、分三次张口吐出体内热气,恢复练功前状态。
8、最后默念:“真气护身,邪气不入内”三遍。收功完毕。
注意事项:
1、练功前后半小时内切勿饮食(包括饮水)。
2、少食或不食过腻、过酸、过辛、过辣、过苦的食物。
3、饮食切勿过饥过饱,做到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4、练功前解尽大小便。
5、衣带勿紧勿松,以感到舒适自然为佳。 收藏 分享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