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中的道理:邓小平哪段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7:02

核心提示:他从16岁到21岁,在法国生活5年多,由一个质朴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5年的时光,决定了邓小平一生的命运。

本文摘自《跨出中南海》 作者:顾保孜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邓小平从联合国回来以后,又接受了访法的任务。他是替老战友、老大哥周恩来去完成这一宿愿。周恩来对邓小平的访问十分重视,为他配备了有经验摄影记者

中国领导人在很多场合里,对戴高乐没有能实现访华这一愿望都表示了深深的遗憾。同样,法国的各界友人对周恩来不能来法访问也表示了深深的遗憾。

法国曾是周恩来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很想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重温过去的时光,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未能实现。特别是他身患癌症时就永远再也不能踏上那片土地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为了保证7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他没日没夜地工作,由于过度疲劳,终于摧垮了自己的身体。

在运动的后期,为了不让“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实现,周恩来促成了与他一起在法国战斗过的战友邓小平重新复出,担任党和国家的要职。没有多久邓小平就开始参与国务院日常的重要事务。

1974年4月6日,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美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10日,他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讲坛发言,他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受到参加会议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欢迎,外电作了大量报道,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邓小平从联合国回来以后,第二年他又接受了访法的任务。可以说他是替老战友、老大哥周恩来去完成这一宿愿。周恩来对邓小平的访问十分重视,为他配备了有经验摄影师。据新华社记者杜修贤回忆说:

“邓小平从联合国开会回来后,我听说他对新华社派去的摄影记者不太满意。当时总理还没有住院,他为此事专门将我叫去,严肃地批评了我的工作,说我派去的摄影记者不是得力记者。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邓小平复出后第一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重大会议,可是却没有拍出令他满意的新闻照片,这的确是我的失职,至少我在配备记者方面有责任。以后一直想找机会补救。第二年,邓小平要去访问法国,我决定随同前去,亲手为他拍摄一些新闻照片。我在中南海给领导人摄影,空余时间也拍拍领导人和子女的镜头。这次邓小平出访法国时,夫人卓琳和孩子都到机场送行。邓小平十分疼爱第三代,他在机场将孙女抱在怀里亲吻,我觉得这一幕挺感人的,就抢拍下了这位传奇人物七旬季节的天伦之乐。”

1975年5月12日上午,邓小平应法国政府邀请前往法国进行正式访问,乘专机到达巴黎,在机场他受到了法国总理希拉克的热烈欢迎。

晚上,邓小平出席法国总统德斯坦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中法两国社会制不同,但是我们都愿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在国际上,我们都反对超级大国垄断世界事务。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都应一律平等,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理,任何国家都无权对别国进行侵略、控制和干涉。中国坚决支持西欧联合。法国政府和欧洲人民可以相信,在他们维护独立和加强联合的事业中,总是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的。正是根据这种精神,最近中国政府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关系。我们希望联合的欧洲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接着,德斯坦总统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他对邓小平说:希望您的这次法国之行能唤起您对法兰西的回忆。

德斯坦总统这句话勾起了邓小平对往事的回忆,其实当他一踏上法兰西的土地时,他就激动不已,当年在法国留学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1920年8月27日,从重庆留法预备党校毕业的83名川东子弟,告别家乡,乘船离开了重庆。邓小平是他们当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9月11日,他们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启锚的那天,大雨如注。10月19日,“盎特莱蓬”号在历经39天的海上航行后,终于到达了法国南部城市马赛。

当时法国的《小马赛人报》是这样报道中国留学生:

100名中国青年,他们的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静悄悄地站在“盎特莱蓬”号的甲板上。

到法国不久,邓小平就和他的叔父邓绍圣一起来到了法国西部诺曼底大区的一座小城,在巴耶中学补习法语。小城的风光有点像四川的广安,对于只有15000人口的巴耶来说,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中国学生,在当时的确成了新闻。其实,邓小平只在这里读了五个月的书。1921年3月13日,在巴耶中学读学的中国留学生一起离开了学校。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经济萧条,大批的复员军人返乡使得法国国内失业率上升,那么留法学生所面临的只能是失学、失业和饥饿。

法兰西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

于是,邓小平等19名中国留学生不得不离开学校,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重工业城市克鲁梭,在一个名叫施奈德的钢铁厂里工作。

施奈德钢铁总厂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军工企业,还不满17岁的少年邓小平,在这里当上了一名轧钢工。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体验到做工的酸辛,体验到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不久,他辞去了这份工作,离开了克鲁梭。

1921年2月,在赵世炎、蔡和森等人的领导下,留法学生中爆发了“反饥饿运动”。当时邓小平也参加了这场运动。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接触到了一些马克思议主义的书籍。

就在这次访问中,邓小平还特意去了巴黎意大利广场边上的戈德弗鲁瓦街,对这条小街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还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从小街上的这间咖啡店里买咖啡给他喝。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年他和他的战友们曾经住在这里,并经常到这里喝咖啡。

实际上,这个咖啡店的楼上就是当年旅欧党团组织的机关所在地。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直接参加革命工作,是他一生革命生涯的开始。在《赤光》编辑部,他得到了周恩来等较年长的共产党人的直接帮助和指点。同时,耳濡目染使邓小平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也是在这个岗位上,他以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信赖和尊重。

这段时间,邓小平和长他6岁的周恩来十分接近,经常是深夜工作完成后,邓小平就在这小房间里打上地铺和周恩来住在一起。邓小平很敬重这位兄长式的同志和领导,为他那坚定的信仰,那对现实问题清晰正确的分析把握和那英姿勃勃、思路敏捷、谈吐文雅、彬彬有礼的风度所深深吸引,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60年后,邓小平谈到周恩来时还深情地说:“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周恩来也十分喜欢这位年轻的伙伴,对精神饱满、谈吐直率、成熟沉稳、工作认真的邓小平,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邓小平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给他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还给邓小平“油印博士”的美号。

1924年下半年,由于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国内急需大批干部,周恩来等即将回国工作。于是,邓小平等一批年轻的同志补充进入旅欧党团组织,并逐渐成为负责人。

……

星移斗转,五十多年过去了。此时,邓小平想到了他的战友、兄长周恩来,他正躺在病榻上与病魔在做最后的拼搏,他永远不能再来法国了,不能再来看看他们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地方了,邓小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惋惜。在法国,邓小平应主人邀请访问了巴黎郊区的农场和里昂汽车制造厂。

当他来到里昂时,他发现这里变化真大,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依稀辨出当年的面貌。1925年上半年,邓小平来到里昂,曾担任里昂区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夏天,邓小平和中共旅欧支部的其他同志共同组织领导旅法勤工俭学生、华工和各界华人掀起了声援国内“五卅”运动的斗争浪潮。组织了旅法华人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内示威。几百名旅欧华人分乘20多辆汽车向位于巴比伦街57号的中国驻法公使馆进发。

一到使馆,立即分头行动,有的把守大门,有的占领电话机,有的负责切断对外交通。在使馆外面担负援助侦察的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旗帜、标语悬挂在使馆大门和围墙上,上面写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等口号,并向行人和围观者散发法文传单。

旅法华人这场斗争震动了法国,也几乎震动了整个欧洲。法国当局惶恐不安,派出大批警察,四处检查搜索,掀起了一场逮捕和遣返的浪潮。

法国当局的逮捕和镇压,并没有吓倒旅法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们认真总结经验,重新组织队伍,以新的斗争策略和方式继续开展斗争。

邓小平是1925年夏这场轰轰烈烈的声援国内“五卅”运动反帝斗争的积极组织者和参加者之一。尽管他没有被逮捕和驱逐,但是同样受到了法国巴黎警察局的跟踪和监视。邓小平不得不搬到了比扬古紧挨着雷诺汽车厂的卡斯特雅街3号一家全是中国人居住的旅馆内。这是邓小平在法国生活工作岁月的最后一站。在5号房间,他和傅钟、杨品荪住在一起,共同领导着旅欧党团的工作。当时的法国警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和邓小平住在一起的有他的两个同胞,这两个人似乎同他有着共同的政治观点。邓外出时,他们总是陪着他。”

1926年1月7日,邓小平和傅钟、李卓然、邓绍圣等20人离开了巴黎,结束了在法国的勤工俭学生活,向着久已向往的列宁的故乡进发。

就在邓小平等离开巴黎几个小时之后,一批法国警察闯进了卡斯特雅大街3号的旅馆内,直奔邓小平等住过的5号客房。他们在房间中发现了“大量的共产党的中、法文宣传小册子,如《中国工人》、《孙中山遗嘱》、《共产主义ABC》等等,以及一些中文和俄文报纸,特别是莫斯科出版的中共刊物《前进》”。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了两架带钢板和滚筒的油印机和几包印刷纸。警察局在这次搜查后的报告中写道:“这些人似乎感到自己已被怀疑,就仓促出走了。”10天之后,巴黎有关当局签署了驱逐邓小平、傅钟等人出境的命令,并注上“有待通知”的字样。虽然,它永远不会通知到被驱逐者本人了,但作为一种历史资料却一直保存到今天。

短短5天的法国之行很快就要给结束了,这里带给邓小平的是太多太多的回忆。

他从16岁到21岁,在法国生活5年多,由一个质朴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5年的时光,决定了邓小平一生的命运。

就在快要结束访问时,邓小平突然决定购买大量的法国面包,他的举动使很多人感到奇怪,他带这么多面包干什么·是不是自己爱吃·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面包是带给当年一同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战友们----周恩来、聂荣臻和李富春、蔡畅夫妇。可惜陈毅去世了,不然这不同寻常的面包也有他的一份。也许,他是要大家在分享法国面包的时候也分享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光……

80年代,邓小平会见了密特朗。这次会见给密特朗留下的印象与当年他与毛泽东会晤时所得的印象同样深刻――邓小平是当代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进入八十年代,一位资深的法国政治家悄悄来到中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第二次登上长城,并且风尘仆仆南下山东,来到孔子的故里,朝拜这位已故的中国着明圣人。此情此景不仅使人们联想到二十年代,中国那批热血青年来到法国取“圣火”……

是位法国政治家是谁?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吸取政治营养?

原这位法国政治家就是前总统密特朗。

在法国政治家中,密特朗可算得上同中国关系比较深的一位。早在1958年,他就同前总理富尔等人一起在法国国民议会创立了“发展法中关系委员会”1961年1月,密特朗以私人身份首次访华,为期三周。他主要想了解中国的农民革命问题。当时,正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处于低谷的时期,便利用外出旅行和着书立说来打发时光。其实,他玩的是韬光养晦之计,目的是为了积蓄力量,能够登上法国总统的宝座。

1961年1月23日,密特朗乘坐图-104飞机来到他向往已久的东方古国。格罗苏弗尔。

那次访问,在整整三周内,他参观了不少农业单位和工厂,浏览了许多名胜古迹。

毛泽东主席在杭州接见了密特朗。那时,还没有一个法国政界人士受到这样高的礼遇。

密特朗同毛泽东主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他们无所不谈,谈到了阿尔及利亚战争、西方形势以及社会主义等问题。

毛泽东主席给密特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密特朗回国后,对他的好友详细讲述了这次会见。他说,毛泽东“安详的圆脸和温和的声音”使他着迷。

密特朗还在《快报》周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他同毛泽东主席的这次会见。他写道:“毛泽东把严谨的学说同现实主议相结合,同具体经验相结合。他怀着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毛泽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当年,他撰写了《中国面临挑战》一书,记述了他的访华观感。他指出:同西方报刊的胡言乱语相反,这个国家再也没有往日的大饥荒。他还写道:“共产党通过统一语言和使用拼音,通过思想工作和宣传手段成功地铸造了中国的灵魂。它继承的是一个衰弱的、腐朽的、四分五裂的帝国。现在,它把这个帝国彻底改变了面貌。”他的结论是:“中国正接近于第二次恢复活力。”与这个结论相呼应,他在法国参议院提出了在外交上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

密特朗第二次访华是在1981年2月,也就是在他当选总统三个月之前。当年1月24日,法国社会党特别代表大会提名该党第一书记密特朗为总统候选人。这次竞选,他只能孤注一掷了,这是他第三次竞选总统,再不成功,他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此完了。不过,他是一个不肯认输的人,他坚信这次必胜。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他早已恢复了活力。他总结了以往的教训,政治经验已炉火纯青。他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不过,他还要到东方来寻找灵感,汲取政治营养,在精神上为他最后一次硬仗作好充分的准备。

密特朗于2月9日率领法国社会党政治代表团第二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访问期间,他再一次登上了长城。在浏览长城时,他脚步迈得很快,看上去精力充沛。接着,他从北京乘火车专程赴山东曲阜,来到孔子的故乡。现在,他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这地球的另一端准备迎接即将来到的大选,他为自己的命运欢欣鼓舞。

好像中国的孔子和万里长城给了他梦寐以求的灵感。他对随行的法国《新观察家》周刊社长让·达尼埃尔吐露心迹说,他坚信能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这可说是他第二次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果然,从神秘的东方古国回去以后,密特朗有如神助,每次竞选活动都很成功。他最终当上了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第二次访华,中国面貌与他二十年前所见到的已大不一样,中国在昔日留法精英邓小平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长征”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对所见所闻无不为之感慨,因此印证了他二十年前访华时的结论:中国终于恢复了活力。

访问期间,邓小平会见了密特朗。这次会见给密特朗留下的印象与当年他与毛泽东会晤时所得的印象同样深刻。他认为邓小平是当代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1983年5月3日,密特朗率领大型官方代表团再次踏上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他的心情同前两次大不一样。对他来说,中国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国家。他曾从这里汲取过营养。密特朗在中国主人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说:

“1961年我以私人身份第一次访华,1981年我代表法国社会党第二次访华,这次我作为总统,代表法兰西共和国访问贵国。现在,我的地位虽然变了,但是我对中国的感情始终没有变。”

他还说:“1961年第一次访华时,我是极少数来华的人之一,那时离中法建交还有三年。从那时起,我们开始踏上了中法关系发展的道路。”

5月5日,邓小平再次会见密特朗,双方都表示要广泛发展两国合作关系。

5月7日上午,密特朗总统在着名的南京大学向八百名师生发表了演讲。这是他第三次访华的高潮。

简短、生动的开场白过后,密特朗总统给南京大学一番颂词。他说:

“本世纪初,一些为中国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思想家和学者便在这里培养出来。

“在我们当代人中间,我要提到今天在座的何如教授,他是把毛主席诗词译成法文的翻译家。他是法国着名教授、作家保尔·瓦莱里的学生。

……

接着,密特朗总统从现实谈到历史,他说:

“一个法国人不能像一个普通旅游者那样来看待你们的国家。他所看到的一切都表明了你们伟大的业绩和你们民族的希望。而且,他所观察到的那一切又常常使他联想到法国。

“这种感受,昨天我在参观举世皆知的历史名城西安时已经有了;现在,在你们南京城,在贵校,我再次同样强烈地感受到了。

“刚才,我踏上了通向中国明代皇帝朱元璋陵墓的壮丽墓道,登上了孙中山陵墓的石阶,过一会儿我还要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这三个地方可以了解昔日的中国,以及今日的中国。这三个地方也正是中国的三个象征。

“一个是帝王的陵墓,它向人们表明中国十分珍惜自己的历史和尊严;另一个是对一位爱国者和思想家的怀念,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继续寻求统一的坚强意志;还有一个代表了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希望。这个国家和人民不愿意听从任何厄运的摆布,而向大自然发出挑战。

“以上正是你们这个古老国家的主要形象,它决不排斥过去的文明,相反,它从贵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中找到了振兴的源泉。”

讲到这里,台下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法国留学生阿兰说:“密特朗对别人的赞扬是很吝啬的,但我相信他的一番颂词不是出于外交辞令。”

密特朗的这次中国之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梅尔马兹称之为“中法关系的新的转折点”。从此,两国关系在邓小平和密特朗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