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凉州:揭秘《山海经》:为山海经中的怪物们确认真身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8:46
揭秘《山海经》[12]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二)

    一、服章之美谓之华  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周书•君奭》载:惟文王尚克修德,和我有夏。
    《周书•立政》载:其在受德, 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得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奄甸万姓。
    《周书•武成》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说文》云:“华夏,中国之人也。”“蛮貊”,泛指四方少数民族的小国。
  《左传•定公十年》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域广阔与文化繁荣、道德兴盛为夏。
   
    有学者认为,从字源学上考察汉族的祖先华夏民族的命名,与“花”有关。“华”即古“花”字,由一朵盛开花朵的原始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文》释:“开花,谓之华。”华即植物花朵的代称。又释:“五色为之夏”。所以有人认为华夏即五色的花朵。“冕服华章曰华”,《尚书正义注》作者认为是指汉民族所穿的服装,即被今人所称的汉服,认为中国称“华夏”,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所讲也与服装有关,所谓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可以成为文明的代名词,五胡乱华之时,原先生活于中原地区的知识官宦阶层逃亡到南方去,也要以“衣冠南渡”来遮掩民族的耻辱。

    “夏”字最早见于大禹治水时期帝舜封大禹氏族名为“有夏氏”,其封地为“有夏之居”。如《国语•周语下》载:“昔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自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隅,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火单),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不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帝舜时期,大禹的父亲崇伯鲧跟着共工办坏事,被流放在羽山之地。后来,大禹受命治理洪水,在四岳部族的辅佐下,消除水患,治水成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帝舜为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夏国。
   
    山东大学庄春波先生在《华夏东西说》一文中提出:“华之作为族名,来自夏朝之前的(山东)虞(舜)”,依据的是《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是把帝舜之名认作了族名。
   
    华东师范大学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文中,指出甲骨文中的一个字为“华”字,源于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詹教授自己也说,晚清学者孙诒让把甲骨文中的这个“华”字释为“岳”字,罗振玉释为“羔”字,唐兰释为“岳”字,《说文》释为“釫”字,于省吾释为“冥”字,还有不少学者释为帝喾之“喾”字,只有詹教授自己把这个字释为“华”字。学者们自己都分歧太大,怎么能靠得住呢?但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文中提出的夏墟在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的说法,在今日很有代表性。
   
    古人对中华为什么叫“华”,林河先生的解释是:什么“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当人类还处在披树叶、裹兽皮的原始时代,哪有什么冕服采章?何况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找不到以冕服采章为民族族称的氏族。历史上常常提到的有巢氏是以巢居树上为特征的氏族,燧人氏是以击燧石取火为特征的氏族,伏羲氏是以食用葫芦为特征的氏族,神农氏是以始创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轩辕氏是以善于驾驭大车为特征的氏族。翻遍中国的古书,又几曾见过以服饰华美为特征的氏族呢?林河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和“大国曰夏”的解释也令人费解,为什么“有礼仪之大”要称“夏”?为什么“大国”要曰“夏”?依据在哪里呢? 我们如果总是在因袭前人这些不甚科学的解释,作为一个中国人,连“中华”为什么叫“华”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都弄不清楚,我们又何以面对世界呢?林河先生认为《春秋》、《左传》、《尚书》的一些注疏都不正确。

    林河先生认为:古书上常把“华”与“夷”并列,因此“夷” 与“华”是对应词,“夷”与“华”都应是“夷氏族”与“华氏族”的简称。这样我们就可以到历史文献上去寻找了。从《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上得知,在“五帝”之前是确有一个华胥氏的。她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的母亲,神农氏的祖母。华胥氏所在部落叫华族。但他的解释,最终也回到了植物开花上:华胥氏为什么要称“华”呢?《通训定音》有关“华”的解释是:“开花谓之华”,如《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含义是“桃花开得多茂盛啊,她的光华就像那灼热的火焰”。《尔雅•释草》的解释是:“木谓之华,草谓之荣”。《礼记•郊特牲》的解释是:“天子树瓜华”。甲骨文中目前还找不到“花”字,只有“华”字,画的是一棵长满了花果的大树。综合上面的这些解释,“华”字的原生含义,应当是指一切光彩夺目的自然现象。如“日华”、“月华”、“光华”、“瓜华”、“花华”之类。

    这就是古今学者对“中华”为什么要叫“华”的所谓的“科学定位”,全都是错的。


    二、居天下之中  四方入贡道里均

   《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少,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酆,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决定迁都洛邑,但武王灭商后不久死去,周公旦为了继承武王遗志,乃营建新邑,是为成周。“居天下之中,四方八贡道里均”,这本是写与焦作隔黄河相望的洛阳的,我拿它来写焦作。

    周族本是中国西北的一个部族,以少击多,以弱克强,灭了强大的殷商。虽然在战争上胜利了,但周人并不懂中原文化。周公吸收商代灭亡教训,改变商制,首开道德至上观念,实现了对殷人尚鬼文化的反拨,并且成为后世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历史依据。王国维就曾经认为,商周之际有过文化巨变。这个文化巨变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周公改制。周公改制的实质是把人变成鬼。商王朝的宗法制度是针对祭祀鬼神的需要,为人死后的世界建立了一套严整的秩序,而作为活着的人,王子或平民,都有着极大的自由性、平等性。武王、周公灭商后进入殷社,看到社中森严的鬼神礼仪秩序,便仿照商代阴间鬼神秩序去建立周王朝的人间秩序,以及朝规朝仪,到孔子时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商代之前,人是人,鬼是鬼;周代之后人是鬼。这是《归藏易》与《周易》推演转换之际的文化巨变,是作为易经体系的《山海经》退出历史舞台真实原因。  

    今人都知道越南河内,无人知道中国河内。今人都知道河内是越南国家首都,无人知道中国河内或许也一度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中心。《史记•货殖列传》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觽,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唐人指夏朝,殷人指商朝,周人指周朝。河东在王屋山西山西省境内,河南指洛阳,河内指哪里?河内就是焦作。上古时期,黄河流到焦作孟县、温县、武陟后,没有向南流,而是继续向东,过浚县大伾山后才离开太行山而去。焦作古代又称怀川、覃怀。称河内,是就黄河来讲,焦作一带在黄河的里面;称怀川,是就太行山来讲,太行山在这里如同怀抱黄河。“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定鼎中原,就是定鼎三河。且河内居三河之中。如果把夏商周三代称作三国,则河内为“中国”。
      
    《诗•大雅•民劳》:“惠彼中国,以绥四方。”
《诗•小雅•六月序》: “ 《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中国”一词最早而又最可信的应是1965年陕西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延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为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系名“何”者制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成周即洛邑,即今天的洛阳;大邑商为中国,商人所拥有的河内地域,被周人称作“中国”,即指今日云台山下一带。司马迁所讲“土地小狭,民人觽,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更像是形容焦作云台山一带山河之间逼窄的河内地理环境。

    《尚书•禹贡》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其中首章:“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覃怀志》记载,焦作古代属冀州。“覃怀厎绩”的“覃怀”,讲明了是焦作。覃怀作为地域名称,倒是自古无人与焦作争。大禹治水,当然离不开黄河,要在有黄河的地方治河,不会跑到没有黄河的地方去治河,不会跑到今天所指的河北冀州去治河。大禹治水,始自冀州,就是从焦作一带开始,从九州中部开始,治水乃至任土作贡。

    三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上古时期中原三河文明,河内有其一。但由于地理狭小,限于太行山与黄河之间,无可开拓性,加之黄河改道,早已经打破了山河自然环抱格局。一定的自然地理格局的丢失,也会造成它所诞生的文化的丢失现象?这或许是古河内文明在中国文化史上黯然失色、找不到踪迹的历史地理原因。所幸运的是,当代南水北调工程,自南来,穿越黄河后,走古代黄河过大伾山路线,太行山前,云台山下,弯月样的一道水,又被补足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云台山旅游开发初期,曾经有人预测,云台山不仅将会成为著名旅游胜地,更将会诞生中国新的文化,诞生新的易经文化。一定的自然地理格局的恢复,也会形成它所丢失的文化的复兴现象吗?
   
    通过上述考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焦作古河内一带,深藏有华夏民族之根。
  揭秘《山海经》【14】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三)


    一、华夏本义  说夔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我们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图画而来,把画面形式改造成笔画形式而有文字。这个“夔”字就可以复原为图画。
   
    夔字有四部分组成:(1)首;(2)止;(3)巳;(4)夋。把这个夔字复原成画面,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是画着一只回头用喙梳理羽翅的孔雀,并且这是一只雄孔雀,首字上部的两个点,是雄孔雀的羽冠,两点下面的一横,是孔雀弯着的脖子。首字下面的目字是孔雀的眼睛。止是回头梳理羽毛时惯常有的独立姿势,或者是侧身背对了我们的孔雀我们只能够看到的孔雀的一条腿或一只足。巳是孔雀用喙梳理羽翅时半张开的翅膀。夋是雄孔雀特有的长长的可以开屏的美丽尾巴。

    怎么样,试一试?画一只具有上面所描绘的姿态的孔雀,或者找一幅现成的以上姿势的孔雀图,分别标出首、止、巳、夋部位,看画面是不是一个字?看文字是不是一幅画?

    中国文字所谓的象形的象,原来是画面。

    易经中重要概念之一的卦象,也原来指的是画面。

  还有一个“夒”字,是不带羽冠的孔雀,是一只雌孔雀。

  夔,殷墟卜辞中称“高祖夔”,也就是卜辞中的“帝”、“上帝”,所以也可以合称“上帝高祖夔”或“上帝祖先神”。殷人的帝与祖先神,是合二为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帝,当然不是耶稣基督,而是缔结着我们的生命乃至与命运的祖先神。也由此可知,夔当然不是动物。那么,夔是一只鸟吗?夔是一只孔雀吗?这当然也是胡说八道。少儿课本上,时常有这样的启蒙课程:画了一把锄头,下面的文字是“农民”;画了一把锤头,下面的文字是“工人”;画了一幅航天画面,下面的文字是“科学家”……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常识性知识。比如我们画一幅画表示清代,可能画一个剃发人像就可以了;比如我们画一幅画表示明代,可能画一幅李时珍画像就可以表示。在远古时代,要画出养鸟的人、观察鸟类的人,是不是同样画一只鸟就可以表示——夔就是这个人。

    许慎忽略了这个,《说文》中对“夔”、“夒”的解释,乱七八糟。

    今天人们通常对夔字的字义下的定义是:(1)敬谨恐惧的样子。(2)肃立。(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4)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5)人名。为尧、舜时乐官,制作乐舞《箫韶》,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孔子听后依然大为赞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二、夔牛

    《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其上有兽,其状如牛……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夔确实又有着牛的形状。

    《黄帝内经》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尚书•虞书•舜典》载“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又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鼓在原始时代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制成。另有一种鼍鼓。1978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鼍鼓实物,距今4000多年,鼓腔用树干制作,外施彩绘,高约一米,径一端0.4米,另一端0.5米,出土时蒙面已朽。1977年在湖北崇阳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铜制贲鼓,可能是仿牛皮制作,形如贲字,鼓面条纹清晰,工艺精美。1960年和1975年,在云南祥云大波那和楚雄万家坝出土了16件战国时期的铜鼓,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少数民族铜鼓。在汉代兴起的鼓吹乐中,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纪时,又有腰鼓、齐鼓、羯鼓、达卜等流行。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所用到的就有节鼓、檐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连鼓和桴鼓等10余种,此时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鼓乐演奏者。宋时在民间某些器乐合奏或供统治阶级享乐的教坊乐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有铳鼓流行,明清以来,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古代常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由此,华夏后人几乎没有人不相信的的故事是,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九战不胜,后受玄女之教,黄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以鼓声响彻云霄、雷霆般的声音大壮军威,终于擒杀蚩尤。由此,人们不仅仅是想象,而且是“据记载”,夔就真的是一种牛了。《山海经•大荒东经》载:“雷泽有神,龙首人头,鼓其腹而熙。”夔牛皮可以制成鼓,响声如雷,又被“先民”奉为雷神和音乐之神。夔真的成了牛,并且在黄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一架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为装饰的虎座鸟架鼓。鼓身上为什么装饰羽毛?是说夔这个人不仅仅是上古时期饲养鸟、观察鸟的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驯服了牛的人。《黄帝内经》所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这句话,应该有的理解是:黄帝伐蚩尤不胜,玄女用一个名字叫夔的人驯养的牛,为黄帝制作出牛皮鼓。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殷墟卜辞中称“高祖夔”,《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王亥已经被王国维考证出是商代王族的先祖先公。王亥的“两手操鸟”,“托于有易、河伯僕牛”,王亥这个人,与鸟有关,与牛有关。夔这个人,这个被殷商王族世世代代给以祭享的殷墟卜辞中所称“高祖夔”,是比王亥更早的商族先公先王中与鸟有关、与牛有关的一个人,或者一个部族的代称。从黄帝时期直到舜的时候,这个部族依然存在着。

    我们的文化史,一次次地把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们,称作动物。

  三、黄帝四面  夔一足  

  《吕氏春秋•察传》载:“鲁哀公问於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於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佚书《黄帝四经》说:“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黄帝立四面。”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述战国时佚书《尸子》里面一段话,是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的回答是:“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孔子将“四面”变成“四人”。孔子这位儒家学说创始人,把“黄帝四面”说成是黄帝依靠四位贤人治理四方。

    跟“黄帝四面”关系最大的物象,还要数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人面方鼎。有人说这就是“黄帝四面”的造型。如饶宗颐说,此人面“像貌慈祥”,似乎在赞颂“仁君”,因此“此器即象征黄宗四面”。“黄宗”是黄帝的一个尊称,“黄宗”的物化也许就是“黄琮”,黄琮同样“四面”,所以,特定时空的“黄琮”可能也是“太阳神器”,是“黄帝的象征”。李零也说,“黄帝四面”跟“方鼎四面”完全一致,上古“四方”之祭就是“四望”之祭;这些礼仪或礼器,最终目的都是控制四方,掌握天下,融入宇宙。

  这些见解都很精辟,精辟得了不得呢!孔子时期已进入人文理性时代,述而不作的孔子对任何孔子之前历史文化,都要给出一个有道理的符合逻辑的讲解——这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基本方法,孔子运用这一基本方法,重新解释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等一系列上古文化概念。什么精辟,什么有道理,什么合乎逻辑?造成的结果有二:彻底要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命!做出一个孔子之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传统。“夔一足”解释为有夔一个人就足够,很有道理很合乎逻辑很符合理性很冠冕堂皇地一下子结束了夔的真相。黄帝四面,不也就可以有道理地合乎逻辑合乎理性地解释为黄帝四面而治天下、治四方吗?这同样是用合乎道理合乎逻辑合乎理性,割裂了历史的真实、文化的真实。黄帝四面,也是未出现文字之前的一幅图画,画面的意思是黄帝这个人、这个族群是做了什么事情的族群,是为人类做出过什么特殊贡献的族群。黄帝四面,讲的是易经体系中的《河图》,讲的是以《河图》为原理的阳宅四合院的宅居方法。这是人类走下山林,栖息于平原大地之后,易经体系《归藏易》也即《大荒经》的重要内容。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如同《山海经》在世人面前摆放了数千年却无人知道《山海经》是《连山易》、《归藏易》一个样,即便《河图》摆放在孔子面前,他会不会也不知道是《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