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英雄克韩信:初中语文《猫》教学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12:36
《猫》教学方案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相关标准陈述】
《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最相接近的表述:
理解·体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质疑·探究: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鉴赏·领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最相接近的表述:
创新·拓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事物特征,感受情感历程。
2.辨别是非因果关系,感悟作品蕴含的人生哲理。
3.探究运思过程,领会艺术表现方法上的创意。
【评价活动方案】
1.带着初步阅读的感受,运用进行角色描述或出示读书卡片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三只猫特征的认识理解状况和是否具有了独特的感受。
2.在阅读体验和筛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呈现关于作者情感的列表和描画的曲线,检验学生对作品情感脉络的把握程度。
3.通过准备辩论词和模拟辩论,锻炼和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内涵的理解程度和辨别事物是非因果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利用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情境,展示考量学生对作品构思和写法的认同领会水平。借助设置的与自我对话的平台,评价学生精神情意上受到的浸染熏陶。
【教学过程方案】    一课时
一、导入
生命有强大与孱弱之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达尔文说:“对动物的人道是人类所能继承的最高贵的美德。”一个对弱小动物的生命毫无同情心和责任感、甚至是残暴地对待动物的人,是不可能去关爱宽容他人的。郑振铎的《猫》就是一篇写人与动物相处故事的文章,它能给予我们怎样的心灵触动和人生启迪呢?
二、欣赏探究
1.读“猫”——理解形象特征。
活动:角色描述或做读书卡片。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猫,请你从来历、外貌、性情、经历等方面说一段话作自我介绍,要注重让不了解你的人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你。做读书卡片要合理设置卡片项目内容,如名字、来历、外貌特征、性情、相关事件和结局等。
2. 体“情”——感受作者情感历程。
先从文中画出有关“我”及家人对猫的表现和亡失的态度和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句,有情味地读出来,然后梳理出三次养猫作者情感变化发展的轨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可用自己的话进行概述,可通过列表做呈现,也可画一个大致的曲线表示出来。
结果预设:
列表:
养猫经历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情感变化
喜欢、愉快→酸辛
喜欢、担忧→怅然、愤恨
不喜欢→恼怒→愧疚
曲线:
更喜欢
喜欢
酸辛      怅然、愤恨      不喜欢
愧疚
3.探“因”——领会思想内涵。
从上面的探究可以看出,第三只猫的亡失,对“我”的触动最大、影响最深,因为“我”冤屈了这只无辜的猫。那么,这件事猫就没有责任吗?老师认为第三只猫的亡失,大半责任不在“我”,而在于猫自身。我相信会有支持我的同学,也有的同学不支持我的观点,我们不妨开展一场辩论。
4.寻“道”——感悟方法创意。
与作者对话。假如你是郑振铎时代的一位学生,请你就《猫》这篇课文的立意构思、写法语言方面你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与“他”探讨。
①如果要表达“反对主观臆断、明辨是非”的意旨,只写第三只猫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写前两只猫?
②不管三只猫是否讨人喜欢、自身性情有没有缺点,但都有一个“亡失”的悲剧结局,这有必然性吗?这告诉我们什么?
③你认为阅读文章,领会作品要旨有什么方法的启迪?
三、拓展升华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像“我”一样误解过别人或者像第三只猫那样被别人误解的经历?你是怎样对待和处理的?说给同伴们,听听他们有什么看法。
结语:郑振铎的《猫》哪里是在写猫呢? 简直就是人生世态的生动写真。三只猫相继亡失离作者远去,郑振铎先生也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在我们灵魂里却留下了宝贵的种子:那就是在生命的天平上,人与动物没有轻重,不分贵贱,当爱护生命,不欺弱小。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让我们的心始终向着真诚、善良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