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是什么意思:魅力长治文化丛书——《太行寻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3:25:23
第六章 太行精神在 精英柱其间
                  ——叱咤风云的太行抗日群英 三 新文艺运动山花烂漫




1954年赵树理在中国作协院子里

  抗日战争初期,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活跃在太行根据地,宣传、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的抗日和反顽作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38年秋,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到敌人后方去”,于是延安的一批艺术家辗转来到了太行山。其后,太行山成立了晋东南民族革命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艺术人才。在邓小平的关心和支持下,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各种文化组织纷纷成立,如“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区分会”、“中华美术界抗敌协会太行分会”、“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晋冀豫分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等。文艺团体的建立和积极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太行区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

          当年,邓小平与文化人对话

  太行山的革命文艺运动的兴盛,是与邓小平同志分不开的。邓小平的务实品格与开拓精神,为中国的革命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在文艺方面,他也是务实、创新的。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有不少开创性的理论和富于成效的实践。其中以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为代表,着力解决文化工作者对文化工作方向、道路和认识问题,使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太行山上。
  太行根据地的文艺工作一直是比较活跃的,配合抗战反顽,涌现出了大量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优秀作品。但在涌现优秀作品的背后,根据地的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毛病。一些群众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不同的批评意见,如认为文化工作的进展在迈“八字步”,赶不上战争与人民的“跑步走”;一些根据地的文化工作者只知道关起门来写作,不接触群众,不能够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工作,等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太行山抗日文化运动的健康发展,邓小平于1941年5月在一二九师全师模范宣传队初赛会上,作了《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的报告。接着又于1942年1月16日在黎城县清泉村召开了太行文化人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有来自边区22个文化团体的代表,八路军总司令部、一二九师师部、六旅、太行分区、冀南军分区、边区政府、太行区6个专署28个县、新华日报社、华北新华社、太行抗战学院、鲁迅艺术学校等各机关团体代表,边区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如杨献珍、何云、徐懋庸、罗青等,共计420多人。
  这次座谈会开了4天。代表们总结与讨论了抗战4年来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与探讨今后文化工作的任务和方向。会议上畅所欲言,讨论热烈。争论的主要问题有: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对理论的要求;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化斗争的策略与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修养等等。邓小平始终关注着大会的发言和争论。他每天听取汇报,看会议简报,他的致词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可以说,太行文化人座谈会是抗日战争4年来,由邓小平倡导召开的敌后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的盛会。 邓小平在太行文化人座谈会上,指明了文化运动的方向,较早地提出了当时文艺界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位伟人,在文化方向、文艺创作问题上的看法惊人地一致,并且两个座谈会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毛泽东、邓小平的讲话对当时的新文艺运动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革命家与文艺家对话的重要意义。



彭副总司令为《小二黑结婚》一书的题词

 

          赵树理———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

  赵树理是太行山先进文化的代表人物。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在本村上学,高小毕业后,曾当小学教员。1925年(19岁)考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即长治师范),因参加反对校长的学生运动而被开除,后又被捕,在狱中开始小说创作。一年后出狱,改名“树礼”为“树理”。并开始致力于文艺通俗化的工作,立志要创作“使老百姓喜欢看”的作品。这以后,创作了叙事诗《打卦歌》、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金字》、《打倒汉奸》等,还有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蟠龙峪》。
  1937年,赵树理参加牺盟会上党中心区宣传队,不久调任阳城县第四区牺盟会特派员。1939年到长治任第五专署民宣科长兼烽火剧团团长、后任《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山地》编辑。从1940年起,先后任太行区新华日报社《抗战生活》(半月刊)编辑,一人独办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中国人》(周刊),后调入北方局调研室。这期间,创作了上党梆子现代戏剧本《万象楼》。这是赵树理运用他心爱的上党梆子形式创作现代戏的第一次尝试。



赵树理和他的《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小说在根据地文艺界受到重视,是他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完稿于1943年5月,描写农村青年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和掌握村政权的地头蛇的刁难和迫害,最后在民主政府支持下终成眷属。小说写成后,赵树理先把它交给了当时最器重他的北方局党校校长杨献珍,后经北方局妇救会负责人浦安修,推荐给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彭总认真阅读了作品,还了解了小说的创作过程,然后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当时新华书店出版的文艺书籍一般以2000册为限,由于有彭总的题词,《小二黑结婚》初版就印了2万册,但马上脱销。第二年3月又重新排版,加印了两万册,仍供不应求。特别是在被改编为上党梆子戏和各种秧歌剧之后,在根据地农村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赵树理因此而一举成名。
  一颗根据地新文艺的新星,就这样冉冉升起在太行山上。
  同年10月,赵树理又完成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他在根据地文艺界的影响和地位。
  在最初的评论文章中,影响较大的是当时太行区负责宣传工作的李大章的文章《介绍〈李有才板话〉》。他认为,这个中篇较之《小二黑结婚》“更有收获”,“更有向读者介绍的价值”。1946年,《板话》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转载后,文艺批评家冯牧在他的评论文章《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中,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部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解放区农村中的农民生活和农村关系的急剧变化的图画”。
  1945年底,赵树理又完成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并在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旦由华北新华书店立即付印,随后北方的各大新华书店以及上海、香港等地出版社都竞相翻印,其出版速度和发行范围都超过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右)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陈荒煤在一起


  之后,郭沫若、周扬、茅盾都发表了赞扬赵树理作品的文章。1947年7月25日,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举行了一次文艺座谈会,专门讨论赵树理的创作。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实事求是的研究作品,并参考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对赵树理创作的评论及赵树理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的自述,反复热烈讨论。”8月10日,主持文联日常工作的副理事长陈荒煤,集中大家的意见,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发言,他说:“我们觉得,应该把赵树理同志的方向提出来,作为我们的旗帜,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为了更好的反映现实斗争,我们就必须更好的学习赵树理同志!大家向赵树理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吧!”
  1947年,赵树理生平第一次接受了外国记者的采访。因为外国记者发现,在解放区除了毛泽东和朱德,赵树理就是最有名的人物。
  被誉为“铁笔圣手”和“语言大师”的人民作家赵树理,他的创作的理想:就是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为农民而创作,做一个“地摊文学家”。赵树理从抗战开始到1970年9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的一生也始终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而写作,为农民而鼓呼,并把他的看法体现在自己的“问题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他的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具有新颖独特的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抗战时期的太行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高沐鸿,1947年在给北方大学(该校当时驻长治郊区高家庄)演讲时所说:“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推荐赵树理的作品出来,作为当时以迄现在这阵地上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太行山上的文化人

  抗战时期,太行山巅集合着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也聚集了一批文学艺术的精英。
  1939年春,从延安“鲁艺”先后来了两个文艺团体,一个是鲁艺的实验剧团,团长是剧作家王震之;一个是鲁艺文化工作团,团长是作家陈荒煤,还有作家黄钢、梅行、葛陵、杨明、乔秋远等。在此前后,来到太行根据地的还有:剧作家李伯钊、作家徐懋庸、苗培时、刘白羽、伊林、洪荒(阮章竞)、王春;美术木刻家彦涵、罗工柳、胡一川、陈铁耕、赵青、刘韵波等。知名作家陈克寒、吴伯箫、朱光、袁勃、卞之琳、叶以群、杨朔、周立波等也先后来到太行区工作或采访。



太行区的部分出版物


  剧作家李伯钊是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的夫人,也是最早一批来到太行山根据地的作家。1939年11月,在李伯钊、陈荒煤、刘白羽等的努力推动下,在武乡下北漳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在此前后,晋东南根据地还成立了“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及太行区文联等组织,并办起了《华北文艺》、《华北文化》、《太岳文艺》、《抗战生活》、《文化哨》、《战场画报》等油印刊物,新文艺运动空前活跃。与此同时,上演新戏、扭秧歌、木刻和漫画活动也篷勃地开展起来。
  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热情宣传抗日救国,还勇敢参加战斗,先后有何云、张衡宇、陈默君、蒋弼、高咏等90余名作家和新闻记者为国捐躯。
  如青年作家蒋弼,湖南人。1931年参加“左联”,曾发表了许多宣传抗日的作品。1939年到太行,出任文协分会负责人和《华北文艺》主编,1942年5月在反扫荡中被日军俘获,押往太原,坚贞不屈,被敌人残酷杀害。
  青年作家、诗人高咏,湖北人。曾著有反映抗战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随粮带征》等作品,1939年以国际新闻社特派员身份来太行,在《新华日报》(太行版)写出了多篇通讯和文艺作品,并写出了万行长诗《漳河牧歌传》。1942年5月在反扫荡中牺牲,年仅22岁。
  青年诗人史轮,山东人。全民抗战开始后,与诗人田间等参加战地工作团。出版了诗集《杂技》及剧本、鼓词等大量作品,同样是在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或被敌生俘杀害)。
  1842年5月,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出了一条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使太行革命文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文学史家常常把毛泽东《讲话》的最初收获,归纳为三部代表作:歌剧《白毛女》、小说《小二黑结婚》、诗歌《王贵与李香香》。三部作品中,其中两部与太行山有关。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自然源自于太行山。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李季,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县人。1937年抗战爆发,投笔从戎。1938年到陕西洛川的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一分校学习,同年冬,随军队到达晋东南沁源,1939年元月到今长治郊区黄碾镇故漳村。从此开始了他4年转战太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李季当时叫杜寄,先后随部队到过屯留、黎城、武乡、襄垣、潞城,几乎走遍了今天长治市各县。他是1943年春天回到延安的,以后又去了陕北三边。三年后写出了《王贵与李香香》。李季若是没有在太行山战斗生活的实际体验,也许就不会有这部著名长诗。
  在太行山还出了另一位著名诗人,他就是优秀长诗《漳河水》的作者阮章竞。阮章竞,笔名洪荒。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一个贫苦家庭,抗战前即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到太行山区,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过许多剧本。1947年春,连续创作了长诗《圈套》、《送别》和《盼喜报》等短篇诗作,受到人们的注意和称赞。
  写于1949年3月的《漳河水》,是继《王贵与李香香》之后,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又一部长篇叙事诗。这是一部妇女解放的颂歌,反映了太行山区妇女在封建传统习俗的压迫下遭受的苦难,热情地歌颂了她们在党的领导下获得的解放和新生。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荷荷、苓苓、紫金英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妇女,从封建传统习俗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过程。阮章竞还写了优秀的新歌剧《赤叶河》,也是以农村妇女为主角,倾诉她们在封建压迫下的深重苦难,写出了她们从不幸走向解放的历程。
  这里,还要对八位在太行根据地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本地籍作家、艺术家作一简介———



著名作家高沐鸿(前)同部分文教工作者合影


  高沐鸿(1900———1980年),亦名高成均,武乡县故县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1917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受“五四”运动影响,与学友结社办刊,出版《共鸣》杂志,抨击旧世界。1924年夏与高长虹等创办《狂飚》月刊,并在《狂飚》上发表了许多作品。1828年到上海继续办《狂飚》杂志,出版诗集《天河》、《风》等。1933年返回武乡从事革命实践,创办《武乡周报》,宣传革命。抗战时期曾任榆社县抗日县长、《黄河日报》总编辑、太行文联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文联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改革开放后任山西省图书馆馆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高沐鸿的主要作品有:《少年先锋》、《回春室诗抄》、《武乡随军杂记》等。
  冈夫(1907———1998年),本名王玉堂,武乡县故城镇人。14岁到太原求学,1927年开始发表诗作,在北平参加“左联”。因宣传革命被逮捕关押国民党北平“军人反省院”,在狱中坚贞不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经北方局并报中共中央批准,他与狱中的61人发表出狱抗日声明。出狱后回山西参与组建“牺盟会”,后任武乡临时工委书记。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冈夫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组织、领导工作,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诗人。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国文联组联部长,1966年调回山西,任省文联副主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授于“人民作家”光荣称号。冈夫的主要著作有:《冈夫诗选》、长篇小说《草岚风雨》等。
  史纪言(1910———1983年)黎城县东阳关镇人。1925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1931年考入山西大学教育系,1937年出任黎城牺盟会协助员,后任牺盟会上党中心区宣传部长、《黄河日报》、《太岳日报》、太行《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解放后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山西日报》社长、总编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省革委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史纪言为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王中青(1910———1990年),长治市捉马村人。1926年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因闹学潮被校方开除,后考入山西大学。1936年与赵树理、史纪言在上党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中青参加八路军一二九师,后到太岳军区任政治部宣教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太原市教育局长、省文教厅副厅长、省人委文教办公室主任、山西省副省长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副省长职务。王中青有专著《评三里湾》等出版。
  杨蕉圃(1911———1980年),原名杨纸田,黎城县东阳关人。其父为当地名医,杨蕉圃在长治四师时,因闹学潮与王中青、史纪言等同时被学校开除,在太原上山西大学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担任黎城县牺盟游击队指导员等职,此后任《中国人报》、《战斗报》编辑、武安县委书记、《新华日报》(华北版)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48年出任太行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随军南下,先后任衡阳地委宣传部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后又任山西师范学院代院长、党委书记。“文革”后复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段二淼(1898———1969年)平顺县赤壁村人。他幼年贫寒,10岁入戏班学戏,15岁初露头角,成为上党戏著名演员。1935年秋天,潞府戏以潞城任超三乐班为基础,由段二淼、平福成、张桂枝、曹二土等艺员组班赴太原演出。段二淼声震省城,荣获缎匾“誉满并门”。日军进攻长治,段二淼回乡隐居。1942年,领导胜利剧团,积极宣传抗日。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生前任晋东南戏校校长,为著名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
  张万一(1917———1997年)原名张万镒,武乡县人。太行根据地早期剧作家。1942年入武乡光明剧团,第一个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改编为秧歌剧搬上舞台,轰动一时。解放后张万一先后任华北文联专职编剧、省歌舞团副团长、戏研室主任、省剧协副主席等职。主要剧作有《小二黑结婚》、《义务看护队》、《哑姑泉》等50余种。有《张万一剧作选》出版。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于他“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常苏民(1910———1993年)原名常效春,出生于长治市区的一个贫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常苏民投身革命。曾担任鲁迅艺术学院晋东南分校音乐系主任,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南下,后任四川音乐学院院长。他是一位从战火里走出来的音乐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音乐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中国现代史上,太行山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文艺人才。以上仅是挂一漏万的介绍而已。



段二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