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吉他谱简单版: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3:52:40
       

童年的经历影响孩子一生

1.?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的关系处得很僵?

2.? 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

 

一位朋友和我聊天,她对自己的个性很不满意,说自己没有主见、没有个性、自卑,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一旦发生点事便急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有一次老公外出,家里的下水道堵了,她急得不得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她这种性格源于童年时父母对她的不当教育。父母对她总是否定,挂在口头的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能干呀,再看看你”这种类似的话,把她的信心摧毁得一干二净。由于成绩不太好,总被父母关在家里做作业,不准外出。她根本不能获得基本的人身自由,若是犯一点点过错就会被父母骂得一无是处。

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朋友自卑的性格就源于父母对她的精神摧残,父母一次次的否定和羞辱把她的自信一点点吞噬,父母的霸权做法让她失去了自我,所以成年后她毫无主见、遇事慌张。

我们身边很多人身上有种种心理缺陷,其原因都可以追溯至童年。

有兄弟俩,是我儿时的小伙伴。弟弟聪明活泼,从小备受宠爱。兄弟俩白天由奶奶照看,奶奶对弟弟格外宠爱一些,有好吃的东西会偷偷拿给弟弟吃,哥哥吃不到。弟弟很顽劣,喜欢打人、往别人脸上吐痰、喊别人外号,奶奶觉得孙子还小,这些顽劣行为很可爱,不但不制止,反而哈哈大笑。弟弟两岁多的时候,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分成很多块,全家人每人一块。弟弟很快吃完自己那块,飞快地抢走妈妈的那一块,躲到一边吃去了。妈妈以为弟弟还小,什么都不懂,并没往心里去,也没有对弟弟说什么。

后来,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两块糖,弟弟和哥哥每人一块,弟弟吃完后必定抢哥哥那块,为了这样的事情,他和哥哥经常打架。大人们总是要哥哥让着弟弟,理由是哥哥大,弟弟小。这时,弟弟抢得更心安理得了,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处处显露,出门看见零食必定吵着要买,不管家里家徒四壁的情况;吃的玩的都要强抢独占,从不和别人分享;想要某物或想做某事必得如愿以偿,否则就赖地打滚、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罢休;特别懒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干。而哥哥和弟弟截然相反,懂得体恤父母,出门从来不让妈妈买吃的玩的,常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某天,妈妈出门走亲戚,因为路远不能带孩子去,两岁多的弟弟非要跟着去,妈妈走出很远了,他哭着追了出去。哥哥看见弟弟追着妈妈走,心里着急,担心弟弟有什么闪失,就在后面追弟弟。追出去约两里地,哥哥没能追到弟弟,只好回家了。哥哥很担心弟弟的安危,就坐在大门口等着,直到邻居把弟弟带回来才放心地回屋。

一晃30年过去,哥哥事业小有成就并有了幸福的家庭,承担起赡养一大家子的重担。弟弟好高骛远,总是换工作,每次都不超过1个月;责任感缺失,有了孩子后,他烟照抽、酒照喝、槟榔照嚼、麻将照打,孩子的奶粉却没钱买;不反思自己,总抱怨别人,经常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有钱,对自己不够好,埋怨哥哥帮助自己不够,埋怨老婆太爱唠叨。熟悉兄弟俩的亲戚朋友都会慨叹: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天壤之别!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得真是不错,从两岁多的弟弟身上不就可以看到他30年后的样子吗?小时不懂分享,不顾别人,只顾自己,长大后也是如此,孩子的奶粉钱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他照样吃喝玩乐;小时不体恤家里,不顾家穷要买吃的玩的,长大后上不赡养父母,下不抚养孩子,毫无责任感;小时任性,要怎样就怎样,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长大后依然任性,工作稍不如意就换,生活中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哥哥则刚好相反。

同一个家庭,同样的生活环境,兄弟俩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分析主要是大人(尤其是奶奶)对他们不同的态度所致。如果

奶奶一视同仁,不偷偷拿糖果给弟弟,而是兄弟俩分享;如果在弟弟顽劣的时候能告诉他这样不对,让弟弟能明辨是非;如果在弟弟抢西瓜、抢糖果的时候及时引导,让他懂得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如果在弟弟吵着要买这买那时,大人能拒绝并引导孩子懂得适度,懂得体谅家里的困难;如果从小让弟弟承担一些应该他承担的事情如果以上都实现,弟弟的人生应该会是另一番景象。抢一片西瓜、一粒糖果,会让孩子学会自私;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做,要靠父母,会让孩子责任感缺失,没有担当;任性地要这要那,父母每每都满足,孩子会因为来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不体谅父母,变得冷漠自私。“教育无小事”,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教育不当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仔细观察周边的成人,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成人的心智、人格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的冷漠、有的胆怯、有的懦弱、有的自卑、有的懒惰自私、有的毫无责任感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经历。很多患有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的人,其主要病因是幼年时家庭的不当教养方式,譬如父母粗暴、家庭不睦、放纵溺爱、过分苛求等。

我一位亲戚的15岁的女儿,和父母闹得很僵。她宁愿住在亲戚家,也不愿待在自己家。这个孩子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对父母很冷漠。而且她的父母经常吵架,家里常年充满硝烟。刚开始的时候她感到很害怕,后来逐渐变得麻木,最后心里充满仇恨!有一次我问她:“如果你失去了爸爸或妈妈,你会是怎样的感受?”她冷漠地说:“无所谓,没什么感觉。”她和父母分别1个多月,再次见到父母时,对父母不理不睬,为此她妈妈伤透了心。这个孩子的冷漠就是孩子在幼年受到心理创伤导致的,她长期寄养在亲戚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所以她对父母没什么感情,就算“父母死了”她也无所谓。她之所以宁可流落在亲戚家,也不愿意回去,也是因家庭不和让她感到厌恶和仇恨,一心想逃离这个没有温暖的家。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生活非常关注,但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不太在意,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而有的家长非常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知识的灌输,对孩子的情感、心理等方面关注不够,对孩子遇到的变换,如搬家、上幼儿园、变换带养人等,很少有家长会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有的家长甚至长期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有的家长虽然天天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是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极少,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上班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来。有的家长虽然偶尔陪陪孩子,但是并不懂得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不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更多的家长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孩子相处,育儿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和苦恼。有一位“女强人”妈妈曾经给我留言:“4岁的儿子很孤僻,不和其他孩子接触。我觉得很失败,偌大一家公司我能管理好,而对一个4岁的小人儿我却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很多人牺牲掉陪伴孩子的时间,辛辛苦苦拼事业,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但是当他们事业成功后,却发现已经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重点提示:

 

“教育无小事”,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教育不当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生活非常关注,但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不太在意,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父母一次次的否定和羞辱会一点点吞噬孩子的自信,父母的霸权让孩子失去自我,所以成年后孩子毫无主见、遇事慌张;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做,要靠父母,会让孩子责任感缺失,没有担当;任性地要这要那,父母每每都满足,孩子会因为来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不体谅父母,变得冷漠自私。

回顾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我们一定都记得童年幸与不幸的事情,我们也一定感受得到,童年对于我们性格、修养、能力、价值观、择偶观等方面的影响。0 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创造宽松、自由、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有价值的投入。不要以工作忙、没时间而不陪孩子,光在孩子身上花钱而不花时间和心思会得不偿失因为事业可以重新开始,孩子的童年却不能重来;事业可以等待,孩子的成长却不能等待。

关于安全感

1.?人缺乏安全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2.?孩子内向、沉默,是因为什么?

3.?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

4.?父母的教育方法为什么要保持一致?

凌晨,我从噩梦中惊醒。梦境是这样的:我带着周周到一个医院看病,医生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太太。看完病后,我们到医院食堂吃饭,我打完饭一回头就不见了周周!我吓坏了,赶紧四处找,把医院里面找遍了,还是没能找着。我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只有几秒的时间,莫非是被人贩子拐走了?我掏出手机拨打了110 报案,接着发疯似的跑上大街寻找。怎么也找不到,我急得大哭起来,对着茫茫人海,我大喊:“快点找啊,快点帮我找孩子呀 ”喊完这一句,我惊醒了,醒来后发现我的手放在周周的小屁股上。当我清醒过来,发现这是一个梦,我眼泪都出来了!

我是一个轻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记得小时候,只要看见我妈妈躺在床上睡着了,我就会突然生出一丝恐惧:妈妈是不是就这样死了,永远不醒来了?妈妈出门,如果较晚没有回来,我就开始心慌慌,经常在黄昏的时候跑到村口,向远处张望,盼望能看到妈妈的身影,一定要等到妈妈才放心。

成年后,我的具体“症状”有:有些庸人自扰,凡事喜欢往坏处想,譬如怀孕的时候有先兆性流产,我陷入了重度焦虑之中,每天惴惴不安,唯恐保不住胎儿;容易焦虑,偶尔做噩梦,我担心的事情就会出现在我的梦境中。

其实我既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工作压力,婚姻幸福稳定,可我为什么还是会缺乏安全感呢?我知道人的很多特质比如性格、习惯及心理品质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我想一定是童年的经历影响了我,造成安全感缺失。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是极为苛刻的,不允许我们出一点错,如果出错便非打即骂,甚至罚跪。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路上很泥泞,我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巴。我用力甩,想甩掉鞋子上的泥,没想到把鞋子甩了出去,掉进了小河里。妈妈看见了,劈头盖脸地骂了过来。我觉得很羞辱!还有一次,我和弟弟在谷仓上玩,谷仓大约有两米高,弟弟把我推了下来。幸亏是泥巴地,我摔得并不严重,就是摔起了个包。母亲回来后,不问青红皂白,给了我们最严厉的处罚:罚跪。我们足足跪了大半天!从谷仓坠落就让我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然而,等待我的不是宽慰而是罚跪。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只要我不小心有个小失误,我的心里就会惴惴不安、诚惶诚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特别是3岁之前是一个人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这个时期出的问题。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特别关爱孩子,孩子一生都会特别有安全感。我想我的安全感缺失就是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关爱吧。写下这些童年旧事,并不是表达对我母亲的不满,我知道她很爱我,只是她不懂得要怎样来爱我。就如现在的大多数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懂得要如何去爱。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因为孩子只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后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关系。孩子只有觉得父母是可以信赖的,才会推及他人是可以信赖的。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妮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即: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幼儿就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幼儿更多地感知到孤独和被拒绝,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的行为,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也是导致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这里要讲到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经孩子妈妈的同意,我把孩子的事例发表在这里,给家长们做一个借鉴。

我的孩子3岁了,一直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两个星期换一次班。爷爷和外婆很宠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外公则有一些原则,但是外婆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骂外公。而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因为教育方式不同,谁也不听谁的,积怨很深。孩子从2岁开始变得内向、沉默,什么人跟她说话都不答理,对别人视而不见。我问她为什么不答理别人,她只说一句“不喜欢”。自从9月份上了幼儿园,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了,甚至都不怎么跟我谈心了,只要一说起有关幼儿园的事就完全避开我,或是转移话题。不但早上哭,半夜也哭。据老师说,因为一件衣服的事(她出了很多汗,老师要给她脱衣服,可是她坚决不肯,老师就硬给她脱),她大哭,脱了后也抓着衣服不放。而且时时刻刻要拿着她的书包,并且不断地拉书包的拉链。老师说平时她只要安静下来也会有这些动作,上幼儿园后手里也习惯抓着一条手绢不放,时不时就擦擦眼泪。还有就是老想着她的书包,明明摆正了她还要再摆,拉链拉好了也要再拉,活动完回来就要先去看看书包。这些都是白天的举动,晚上回家她也不会跟我们讲幼儿园的事,直到半夜大哭,把白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都演绎了一遍我们才知道这样。连续两个星期都是这样,每晚12点半准时开始,持续一个小时,而且就像中了邪似的完全不理会任何人。第二天问她晚上有没有哭,她都说没有。她恐惧上幼儿园,一早起来就歇斯底里地哭着说不去幼儿园。

我们跟老师沟通了,甚至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都没法解决她的焦虑和恐惧。这个星期她又开始发烧咳嗽,没上幼儿园才稍微好点,但早上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要上幼儿园”。我们真的是心力交瘁,不知该拿她怎么办。现在,她性格变得很不开朗,出去玩也不是很开心的那种,有时一边玩还一边发呆,也不爱跟别的小朋友玩了,只要有小朋友跟她玩,她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他(她)。”最重要的是她现在已经开始不太喜欢跟我聊天了,甚至晚上也不肯跟我睡了,我一直在找原因,可是她的回答是“妈妈会打我的”。我从来都没有打过她,也没说过类似要打她的话,但指责肯定是有的,可是这段时间肯定没有,不知为什么在她心里会有这个想法。即使白天和晚上我带她玩得挺开心的,睡前也跟她讲故事,一提要关灯睡觉,她就说要跟外婆睡或是爷爷睡了。我心里那个难过啊,虽然不跟我睡她会睡得更舒服,可是我还是希望她能跟我睡。医生说她现在已有一点焦虑症了,不知这么大了还好不好改正?我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个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并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幼年频繁变换带养人、成人教育方式不一致、过度保护和溺爱、父母陪伴太少、大人当着孩子的面起纷争,成人不懂得孩子,不会给孩子真正的爱,这些都是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尤其是父母陪伴孩子太少,孩子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排斥别人,不信任他人包括父母,认为别人都对她有着潜在的威胁,内心充满着恐惧和压抑。孩子妈妈说看了心理医生都没有用,看到我的博客后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不是救命稻草,能救孩子的只有父母!我和这位妈妈分析了孩子的状态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停止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从她强行脱掉孩子的衣服就可以看出,老师的粗暴会加重孩子的恐惧。第二,由妈妈全职带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获得孩子的信任,避免老人带孩子教育方法不一致。第三,父母教育方法保持一致,学会真正爱孩子。第四,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一切,试着读懂孩子的内心。第五,忽略孩子的“毛病”,克服自己焦虑的心态,耐心等待孩子的转变。

对于辞职当全职妈妈,孩子妈妈很是犹豫,说她在一家很好的单位,稳

定、待遇好,舍不得放弃。我说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我们辛辛苦苦奋斗不就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吗?如果孩子不健康快乐,我们能幸福吗?我们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孩子都到这个地步了,如果病情加重可能会引起精神病的。这位妈妈说要好好考虑。

第二天,这位妈妈告诉我,当天晚上她用我说的方法对待孩子,孩子居然同意和她睡了!这个变化让她很振奋,她突然想通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辞职是值得的。但是还要和家人商量,争取家人的支持。我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振奋,我是多么希望这个孩子能快乐起来呀。这位妈妈还告诉我,原来听同事说当全职妈妈很辛苦,她还曾经暗暗庆幸!可如今回过头来想想,那种心态是多么可笑。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这位妈妈的留言,她说孩子已经完全正常了。我问她孩子走向正常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她说主要还是她教育方式的转变。这个例子足以证明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重点提示: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如同万丈高楼的地基,地基不稳,高楼终有一天会倒塌。儿童早期(尤其是2岁以内)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好安全感。常有家长问我:“孩子怎么早教?”我说:“在2岁以内,主要任务就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安全感。”

有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陪伴孩子很少,甚至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有的家长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却早出晚归,很少陪孩子。有的家长虽有一点时间陪孩子,可也就是“管教”孩子,甚至是一边做事或者看电视一边陪孩子。如果我们给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却不给孩子精神的关爱,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其影响将是终身的!

总而言之,人的很多特质比如性格、习惯及心理品质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身体的疼痛不久就会消失,而心灵的伤害却像一个烙印,一辈子都不会消失。儿童时期,特别是3岁之前是一个人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这个时期出的问题。孩子只有与父母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后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关系。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经常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1.?你是否经常在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2.?孩子会反复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

“今天我又冲孩子发火了,还在她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我感觉自己都快崩溃了!现在回想,其实事情很简单:今天上午,孩子莫名其妙地在那儿哼哼,然后就哭了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叫我不要问,还要我走开。我走开了,她继续哭而且越哭越大声。我真不知道她想干吗,我又去问她,她还是那句你不要问我,而且还叫我滚出去。我不理她去别的屋也不行,她一定要我走到外面去,我还是出去了。这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哭,声音都快哑了。过了一会儿,她要尿尿,自己不脱裤子,也不要我帮她,自己在那里边哭边叫要尿尿。我真的忍不住了,拉住她,把她裤子扒了,就在她屁股上打了两巴掌,用高分贝的声音训斥她,再把她拉进厕所。在上厕所时,她也边哭边让我出去,不要我帮她擦屁股。我刚出去,她又大叫快来擦屁股。我想她可能拿不到纸,所以我又去帮她擦屁股了。擦好后我帮她穿好裤子,然后抱抱她,让她不要哭了,她慢慢平静下来。我问她刚才为什么哭,她说不知道。我又问她想做什么,她也说不知道。我就给她讲:妈妈不喜欢你哭,你耍赖皮妈妈也不喜欢,有什么事你就好好讲,你不讲我怎么会知道呢?每次有什么事我一问她,她就叫我你不要问我,有时她会说不知道,多问几遍她会特不耐烦地让我走开,这究竟该怎么办啊?”

我分析,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她在求证妈妈是否爱她。“妈妈不喜欢你哭,你耍赖皮妈妈也不喜欢”,从妈妈口中吐出这样的话,让孩子感到不安。孩子会觉得,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只要我不符合妈妈的要求,就会失去妈妈的爱。如果我耍赖,如果我哭,妈妈都不会爱我了。这位妈妈承认,她经常说类似的话。难怪这个孩子会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这些行为都是她在想方设法求证妈妈到底是不是爱她。妈妈要孩子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这个孩子不到3岁,对于内心的感受没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只是妈妈的忽略就会让她不安,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又怎么能表达清楚这种不安呢?

通常,6岁以前的孩子会反复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她),一定要得到验证才心安。周周3岁10个月的时候,就曾经常问我:“妈妈,你爱不爱我啊?”我每次都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她:“妈妈爱你。”有时候,我抱一下或者亲一下别的孩子,周周会“吃醋”,泪水哗哗地流,说:“妈妈,你怎么不爱我了?”我说:“妈妈爱你啊。”她说:“那你怎么抱别人不抱我?”我赶忙抱她,但是她小嘴一撅,赌气地说:“不要你抱了,你没有第一名抱我,我才不想当第二名!”然后还赌气地说:“你离我远一点,我不要你这个妈妈了!”我再三强调“妈妈最爱你”,通常她会装作没听见,要我大声说N遍,验证了我真的最爱她之后,她才破涕为笑。

有时,周周还问我:“妈妈,你最爱的人是谁?”我说:“是爸爸和你。”她生气了,“不行,不能让爸爸排第一名,我要排第一名。”我说:“那就是你和爸爸。”她又说:“不行,最爱的是我,爸爸排在第二名。”但是当我问她:“你觉得妈妈最爱的人是谁?”她会不假思索地说:“是我和爸爸。”孩子就是这样,希望妈妈最爱的那个人是自己。

 

不少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向我诉说过他们的苦恼,就是老大特别嫉妒老二。他们喜欢和老二抢东西,凡是老二有的,他一定要有,哪怕自己根本用不着;喜欢攻击老二,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迅速攻击,有的下手还特狠;和老二抢妈妈,在妈妈照顾老二的时候,老大闹着也要妈妈照顾。这些行为体现的是孩子对父母之爱的不确信,他们觉得,以前他是家里人关爱的焦点,而老二出生之后,大家的焦点转移到老二身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他。他小小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巨大的不安让他对老二产生强烈的嫉妒,他认为就是这个小婴儿抢走了他

们的爸爸妈妈,抢走了他的爱。他甚至以攻击和破坏行为来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

有的家长一着急,在老大闹的时候,尤其是攻击老二的时候,忍不住大打出手,这样一来,老大就更加失望了,攻击行为更频繁,对父母更加不信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嫉妒行为予以接纳和理解,反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以前一样爱你”,只是由于弟弟(妹妹)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更加需要爸爸妈妈多照顾他(她)一点。并且时常亲吻、拥抱孩子(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现感情饥渴了再来安抚)。孩子验证了父母还是如以前一样爱他,内心的恐慌就会解除,心里也就释然了。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记得有一次,周周也是莫名其妙地生闷气,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趴在床上情绪非常低落。任由外婆怎么哄,都不肯上餐桌。我走过去抱着她轻轻地问:“是怎么了?可以和妈妈说吗?”周周居然说要当婴儿,要我抱着她吃!我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己忙于写稿,关注她的时候比以前少了一点,她的小脑袋瓜里一定很疑惑,妈妈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爱我呀?我答应了周周的要求,抱着她开始喂饭,并且在她耳边轻轻地说:“妈妈爱你。”我拥周周入怀的那一刻,周周笑了。这种看起来无理的要求,其实就是她在求证我是不是如以前一样爱她,得到证实后,她就释然了。

有些成人喜欢逗弄孩子,骗孩子说“妈妈不爱你了”,这种话对孩子真是巨大的打击!晓晓5岁的时候,在弟弟出生1个多月以后的某天,突然跑过来问我:“姑姑,你说我妈妈还爱不爱我呀?”我说:“你怎么会这么问呢?你妈妈当然还爱你啊,和以前一样爱你。”晓晓眼眶里噙着泪,轻轻地说:“可是,姨妈说,我妈妈生了弟弟,以后只爱弟弟,不爱我了。”看着她心事重重、又担忧又惶恐的样子,我心生怜爱,连忙把她搂在怀里说:“姨妈是故意逗你的,这样做是不对的,她不应该这样逗小孩子。我可以保证,你妈妈和以前一样爱你。对了,姨妈是什么时候跟你说的呢?”晓晓说:“是家里来了100个人那天。”我猜她应该是指她弟弟做满月酒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于是我问:“是不是弟弟做满月酒,家里来了很多客人那天?”晓晓说:“是的。”

我问我妈是否知道这件事,我妈说确实有这回事,当时她对晓晓说她妈妈是爱她的,后来她就没在意了,没想到这么多天,晓晓还不能释怀。我一听心里就难受,事情都过去二十来天了,晓晓还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二十来天里,她心里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我领着晓晓去找她妈妈,在她妈妈的再三保证之下,晓晓还是半信半疑。所幸的是,经过我提醒后,后来一段时间,晓晓的妈妈特别注意给晓晓关爱,以行动证实了妈妈对她的爱没变,晓晓才释怀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因为成人的无知,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会让孩子多么不安,给孩子增加多大的痛苦啊!

“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好好吃饭,妈妈才喜欢” 类似的话是不是也很熟悉?是不是曾有类似的话从我们的嘴里冒出来过?这些话在孩子听来,潜台词实际是:爸爸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只有我乖乖的、符合爸爸妈妈的要求,爸爸妈妈才会爱我。如果我犯了错,如果我不听话,如果我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要求,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如果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孩子会感到非常不安,会千方百计地以哭闹耍横等莫名其妙的行为来求证爸爸妈妈是否爱他。

 

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就算孩子耍赖皮,就算孩子犯了错,就算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对他们的爱都不会减少一分,这样孩子才会心安。孩子们非常在意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尤其在犯错之后,心里惴惴不安,担心失去爸爸妈妈的爱。这时,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坚定的保证: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永远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因为

孩子的错误、顽皮、淘气减少一分;同时这种爱也应该是有原则的爱,孩子应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不仅要这样说,而且要这样做。

如果你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哭闹或发脾气,那你要好好想想,是不是你让孩子感到不安了,他在千方百计求证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呢。我们得给孩子吃下定心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一样爱你。光说还不够,还得用行动去证实。

重点提示: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父母如果经常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孩子就会认为妈妈真不再爱他了。有些成人喜欢逗弄孩子,骗孩子说“你妈妈不爱你了,她喜欢你弟弟”,这种随口说出的话会让孩子不安和痛苦。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在验证父母是否还在乎他,是否还爱他。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要去平复孩子这种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就算孩子耍赖皮、犯了错、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对他们的爱都不应该减少一分,这样孩子才会心安。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强行断奶给孩子所带来的伤痛。

 

 

 

大家都知道,母乳对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婴儿紧贴母亲乳房吃奶,心理上能获得安全感。母乳是最好的镇定剂、止痛剂,妈妈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婴儿烦躁、害怕、痛苦的时候,只要含住奶头就会安静下来。

断奶是宝宝生活中的一大转折,不仅仅关系到食物品种、喂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断奶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断奶,老一辈人的做法是把宝宝和妈妈隔离,宝宝看不见妈妈,就没办法吃奶,强行被断掉。

前面说过,我妈说我小时候断奶是强行“打”断的。我的小侄女晓晓也是这样断奶的,她哭了好几天,尤其是在夜里,烦躁不安,嘴巴到处拱,找奶,找妈妈。隔离了一个星期,被强行断掉。晓晓也缺乏安全感,她经常担心妈妈是不是会扔下她。一次从外婆家回来,晚上,晓晓一遍遍地问妈妈:“妈妈,你明天会带我一起走吧?妈妈,你不会把我留在这里吧?妈妈,你一定要带我一起上车 ”

关于断奶,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婴儿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奶,又找不到妈妈,她不知道她的妈妈去了哪里,她不知妈妈为何要如此对她,她感到痛苦、恐惧和不安。她多么想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但是不管她怎么哭、怎么闹、怎么伤心、怎么痛苦,她也拗不过大人。这对小小的婴儿来说,是多么大的心灵伤害啊!

 

在周周面临断奶的时候,我妈也要我这样强行断奶。她答应把周周带回老家一个星期,她说只要周周看不见我,没法吃母乳,自然就断掉了。她还说她做好了心理准备,让周周吵几个晚上。我不同意,我妈训斥我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断奶的,只有你,这么舍不得!我并不是舍不得,而是希望在我的耐心准备之下,周周能够无痛苦地断奶。

生周周的时候,我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长期严重失眠导致有些抑郁。由于身体和心理状况都非常糟糕,我的奶水一直不那么充足,到周周7个月的时候,基本上每次只能供应她吃几口的量了。原本想喂母乳到1岁以后的,由于母乳严重不足,在周周7个多月的时候,我便开始实施我的断奶计划。

第一步,先让周周接受奶粉。吃母乳的孩子几乎都排斥奶粉,周周也是这样,只要嘴巴沾到牛奶,她就把头别开,更不要说用奶瓶给她吃了。周周喜欢吃蛋黄,我就把一勺奶粉冲兑上适当比例的水,再和蛋黄搅拌在一起,调成“蛋黄奶”,用小勺喂。花了3个月时间,周周适应了奶粉,可以不加蛋黄喝牛奶了。

第二步,用逐步递减的方法,减少哺乳次数。周周7个月的时候,每天要哺乳4次,夜里不需要吃。由于奶水少,周周又能吃辅食,我特意把吃辅食放在哺乳之前,她吃过辅食再来吃母乳,咂巴几口就饱了。我先减掉中午那一餐,慢慢地,中午她不需要吃母乳了,然后再减早晨那一餐,然后再减下午那一餐。到了9个多月的时候,周周只要吃睡前那一餐了,白天不需要吃母乳了。那时,她已经不靠母乳填肚子了,每次都是叼着奶头吸一吸,象征性地吃两口,母乳对她来说,仅仅是心理上的依恋。

第三步,给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抚慰。说实话,当时能不能无痛苦地断掉奶,我自己也没什么把握。我想,对于孩

子来说,生理上的需求容易满足,不吃母乳,有其他的东西代替。而心理上的需求是需要妈妈细心观察才能做到的,任何一丝简单粗暴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关注周周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去了解这些动作背后的内心需要,并且及时满足她。我和她寸步不离,让她和我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

第四步,无痛苦断奶成功。2007年“五一”节的时候,我妈回了老家,原本她计划“五一”节带周周回老家断奶,在我的坚持下,她没有带周周走。断奶的“艰巨任务”就留给了我和她爸爸。经过前期的大量准备,断奶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2007年5月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晚上,每次都要叼着奶头睡觉的周周居然在她爸爸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顺势而为,当晚便由她爸爸带周周睡。那晚我睡得不踏实,担心周周可能会哭闹,随时准备起来去安抚她。没想到一整个晚上,周周都没有哭闹,安然睡到天亮。第二天早晨,周周睁开眼睛便看到了我,她高兴极了。我抱着她又亲又啃的,心想3个月的工夫没有白费啊。接下来的两天延续了之前的方式:白天我带周周,晚上继续由她爸爸带着睡。周周睡得很好,没有任何痛苦和不安,白天也玩得很开心。就这样,我成功地给周周断了奶,整个断奶过程没有一点痛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妈妈有心,做好前期的准备,孩子断奶不必强行,也不是难事。

 

 

重点提示:

 

断奶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婴儿紧贴母亲乳房吃奶,心理上能获得安全感。传统的断奶方式是“暴力”且“伤心”的,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孩子不吃母乳,有其他的东西代替,这是生理需求;而心理上的需求是需要父母细心观察。

其实孩子也可以无痛苦断奶:

第一步,先让孩子接受奶粉。吃奶的孩子都会排斥奶粉,妈妈要想办法让孩子自愿接受奶粉。

第二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孩子接受奶粉后,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增加喂食牛奶的次数。

第三步,给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抚慰。

第四步,断奶成功。

给孩子评价过多,会影响孩子评价自己的能力

1.?怎样去表扬孩子?

2.?怎样批评孩子?

3.?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如何和孩子交流?

4.?如何让孩子有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把“你真棒”挂在口头,无论孩子在什么时候,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家长都会来一句“你真棒”。不少家长信奉“赏识”教育,觉得好孩子就是“夸”出来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问:“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得到我的表扬,如果我没有表扬他,他就会大发雷霆。这是为什么呀?”

我问她:“是不是表扬太多的缘故?”她说:“是的,以前我批评得多,后来我发现这样不好,为了让他建立自信,给他的表扬就比较多了。现在他时刻关注我的情绪,如果我高兴,他就开心;如果我的情绪不太好,他就会暴躁。”

我跟这位妈妈说:“这说明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他的情绪都建立在你的情绪基础上。他的内心不自信,所以他需要获得别人的表扬来证实自己。你以前批评多,后来表扬多,两者都不对,走了两个极端。”

那位妈妈问:“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说:“你要减少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要对孩子进行主观的评价。外界的评价尤其是不客观的评价过多,孩子将会失去自我评价的能力。你的孩子就在逐渐失去自我评价的能力,所以他必须要你表扬他,才能证实自己。”

以前有家长跟我说过类似的情况,他们说孩子可能被自己夸得太多了,具体表现是,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看看妈妈,期待着妈妈的表扬。如果妈妈没有表扬,就会问妈妈:“妈妈,我很棒吧?”一定要得到妈妈的肯定答复后才如释重负。这样的孩子已经习惯事事被表扬、被赞美,如果他们做好某件事情,家长没有表扬的话,他们就会觉得很生气、

很失落。

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独立做好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成就感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赞美”和“表扬”之上。一个人格健全、具有较高情商的孩子是会当好自己情绪的主人的,而不被别人所左右。

 

什么是情商(EQ)?情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认识自我,一个人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认识自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知”。能自知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6岁以前的儿童正是构建自我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依靠外界对他的评价来认识和评价自己。孩子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如果外界对孩子的评价客观中肯、包容接纳,孩子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对孩子不能盲目“夸”,孩子的自信是建立在独立做好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成就感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赞美”和“表扬”之上。过度表扬会让孩子依赖于表扬,或自恋自大,或自卑。

那是不是不能夸孩子呢?当然不是,夸孩子是给孩子的积极回应,孩子需要父母的认可、肯定和鼓励,并通过父母给他的积极回应认识自己。这个“积极回应”要怎么去“回应”呢?怎样去夸奖孩子才是积极有益的呢?

首先,不能把“夸奖”当成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做某件事情一定是他自发的,是来自内心的驱动力,而不是为了成人的“夸奖”。夸奖孩子要在事后,不要在事前。很多家长喜欢用夸奖的方式去引诱孩子做某件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孩子不愿意画画,妈妈说:“妈妈觉得你的画画得可好了,来,画一张吧。”这样的方式影响孩子的精神自由,孩子能感觉到,成人在试图左右他。

事前需要的是鼓励,不是夸奖。记得周周刚学习轮滑的时候,掌握不了平衡,摔倒了很多次。她气坏了,哭着说:“我不要这双滑轮鞋了!我怎么老是摔倒!”我平和地对她说:“周周,学滑轮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难于掌握平衡,没能掌握平衡就会摔倒。但是,妈妈敢肯定,如果你练习很多次,摔倒了又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你一定能学会的。”在我的鼓励之下,周周勇敢地站起来,不断跌倒后不断站起来,不到一个星期就学会了滑轮。

在夸孩子之前,家长们一定要想一想,你夸奖他是真心赞美,还是试图通过夸奖来说服孩子做某件事!

第二,夸奖和赞美是来自你的内心,不是虚情假意的“敷衍”。夸奖应该是真实的、客观的,不夸大、不缩小。如果在周周学滑轮屡屡跌倒的时候,我夸奖她“你滑得挺好的”,这样名不副实的夸奖只会让孩子觉得大人的虚假,不值得信赖。

第三,夸奖必须是具体的。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不用“你真棒”“顶呱呱”之类的语言去泛泛夸。

当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就感让他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内心充满着自信和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对他最大的表扬了。我们只需要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一下他做好的事情就行了,表示我们知道了,并且向他表示祝贺。比如,周周那天学会了扣纽扣,她成功扣上第一颗纽扣后惊呼起来:“我会扣纽扣了,我成功了(这是她的口头禅,每做成一件事情必定说这句话)!”我也很惊喜,大声说:“周周终于学会扣纽扣了,你成功了!”并和她一起又蹦又跳,和她分享成功的快乐!

对于泛泛的夸奖,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屑。周周的好朋友思思上幼儿园一个学期后,我和思思有一段对话。

我:“思思,你喜欢上幼儿园吗?”

思思:“不喜欢。”

我:“为什么呢?”

思思:“因为老师总是表扬小希希。”小希希是她们班上刚来的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

我:“老师表扬了你吗?”

思思:“也表扬了,但是一句 顶呱呱 有什么用?我不需要老师的

表扬!”对于泛泛的夸奖,思思非常不屑。我试试具体的赞美看看她的反应。

我:“思思,你这件衣服搭配这条裤子看起来很美。”

思思笑了:“谢谢阿姨。”说完还亲了我一下。

对于老师的“顶呱呱”,思思不屑一顾,而对于我称赞她的衣服和裤子搭配得很美,她很欣喜。这就是泛泛的夸和具体的夸的区别。前者是无用的,后者是积极有益的。

第四,少夸先天存在的东西,譬如智力、外表,多夸孩子所做的努力。不少成人喜欢夸孩子聪明、漂亮,这样的夸奖多了,孩子容易自恋自负,聪明漂亮是天生的,不是孩子通过努力取得的,这样的夸奖没有任何激励作用。对于孩子的努力,家长不能视而不见,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认可她做出的努力。这对孩子就是积极回应,孩子将备受鼓舞和激励。

总的来说,夸奖不能滥用,用多了会让孩子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听得进赞美,听不进反对的声音。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他独立完成挑战,成人的夸奖是“锦上添花”。成人给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积极的回应,是客观的、真实的,成人的积极回应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这个过程中,夸奖不能过度,更不能盲目。

重点提示:

 

赏识教育不一定就能夸出好孩子,减少对孩子的评价,特别是主观评价,否则孩子将会失去自我评价的能力。

不能盲目夸奖孩子,因为孩子习惯事事被表扬、被赞美后,如果做好某件事情,没得到评价或者表扬的话,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生气、很失落。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来自于他独立完成挑战,而不是父母的“夸奖”。

对孩子也不能盲目批评,表扬和批评都是成人给孩子的评价,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父母要做的只是用平实的语言描述孩子做成功的事情就行了,表示父母知道了,并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

比肢体暴力更可怕的精神暴力

1.?小朋友突然变了,胆子小了,畏畏缩缩的,是怎么回事?

2.?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了,怎么办?

 

哲哲是和周周玩得最好的小伙伴之一,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这学期上幼儿园了。一段时间没遇到,感觉他不似以前那么活泼了。广场上很多人在跳舞,周周邀请哲哲站在队伍前跟着跳,哲哲不敢去,却站在角落里偷偷地跳;别人和他说话,他一声不吭,眼睛望着别处。

哲哲妈忧心忡忡地说:“最近哲哲变了,我们问他什么,他总是不回答,胆子小了,畏畏缩缩的。”

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呢,与上幼儿园有关系吗?”

哲哲妈说:“可能有关。有一次哲哲和我们玩游戏,他指着我和他爸爸说,你们站到厕所去,站到线后面,不许动!我问是不是幼儿园老师把他关到厕所过?他说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总是哭,老师把他关到了厕所。”

我很惊讶,“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哭是难免的。孩子到一个新环境,内心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时候最需要老师的抚慰,可老师不但不安慰,反而把孩子关到厕所,这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哲哲妈继续说:“哲哲还说,老师说吃饭一定要吃完,不想吃也得吃完!”

据了解,哲哲上的这所幼儿园还是公办的政府机关的幼儿园,需要找关系才能进去的。

我说:“这样的老师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你还是转个幼儿园吧,以免孩子受到更大的心灵伤害。”

哲哲妈说:“能转到哪里去呀,很多幼儿园不都这样吗?”

哲哲的爷爷在一旁插话,“也难怪幼儿园老师,我们在家带一个都觉得累,她们要带几十个,怎么不会烦?”

我说:“这是个客观原因,每个班的小朋友多,老师压力大,待遇低,无疑会影响工作情绪。不过,再怎样都不能把孩子关到厕所,这样会让孩子恐惧,变得畏缩,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远远超过肢体暴力。”

 

正说话间,哲哲拉着我的手,要求做游戏。我俯下身来问哲哲想玩什么游戏,哲哲说玩小螃蟹的游戏,说着便翻起了跟斗,说是小螃蟹在翻跟斗呢。哲哲妈开始催促哲哲该回家了,哲哲不愿意。

我说:“他一定是压抑得太久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可以让他放松、自由表现、懂得欣赏他的人,他想释放一下。”

哲哲妈说:“他爷爷都生气回家了,要是哲哲不按时回家,爷爷明天不会允许他出来玩的。”哲哲妈以前和我说过,哲哲爷爷性格暴躁,有时会打哲哲,而且比较固执,认为家长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应该做什么,让遵守什么就应该遵守什么,哲哲爷爷还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好。

哲哲妈接着催哲哲,“你要是还不回家,爷爷以后就不会允许你出来玩了。”

哲哲自顾自地玩着,没有理妈妈。

哲哲妈改变策略,开始“利诱”,“妈妈带你买糖吃去,我们回家吧。”

哲哲仍然不理妈妈,像没听见似的。

哲哲妈有些恼火,使出杀手锏,作势要走,“那妈妈先回家了,你在这儿玩吧。”

哲哲见妈妈要走了,惊恐地大哭起来。他害怕妈妈扔下自己,他用力扯着妈妈的手往回拖,央求妈妈还要玩一小会儿。

看到哲哲眼神里的恐惧,我感到特别难受,哲哲家物质条件算比较优越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他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应有尽有。而另一方面,老师和家人却对他实施着精神暴力:威

胁、恐吓、强迫、孤立 他真正快乐吗?

我劝住哲哲妈,拉着哲哲的手温和地说:“哲哲还想玩几次游戏再回家?”

哲哲见妈妈没走了,他可以继续玩了,挂着眼泪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玩三次吹泡泡的游戏。”

我微笑着说:“好,那阿姨要看看哲哲是不是说话算数,玩了3次就回家哦。”

我们开始玩吹泡泡游戏,我特意把游戏的儿歌改成:“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一个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二个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三个大泡泡。”

哲哲吹完“第三个大泡泡”,松开我们的手,主动说:“我要回家了。”我连忙肯定,“哲哲说话算数,很不错哦!”

哲哲妈总算松了一口气,牵着哲哲回家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终于明白为何哲哲会变得胆小、沉闷、畏缩了,是老师和家人的精神暴力对孩子的迫害所致呀!精神暴力对于孩子心灵的杀伤力远远超过肢体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深,影响更远,可不知有多少家长正在对孩子实施着精神暴力!

 

晓晓5岁的时候,在休了一段时间假之后,突然对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上原来那个幼儿园了。”她妈妈问:“为什么呢?”晓晓说:“因为那里的老师会把不听话的小朋友挂起来。”讲这些话的时候,晓晓的眼圈红了,嘴角往下撇了几次,好像要哭了,但强行忍住没哭出来。我很难过,知道她受了压抑,又委屈又害怕。

我问道:“怎么挂起来的?”晓晓说:“就是让小朋友的手撑在地板上,脚放在凳子上。”说着,晓晓拿过一条板凳演示了一下,就像做俯卧撑似的,脚抬得很高,手撑在地上,身体架空。这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变相体罚,对孩子的羞辱是不言而喻的!试想,一个孩子被老师界定为“不听话”之后,老师命令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挂”起来。

我问晓晓:“有没有挂过你呢?”晓晓摇摇头说:“没有,因为我不敢不听话。”杀鸡儆猴,虽然晓晓没被挂,但她看到别的孩子被挂,心里也产生了畏惧心理。让她在老师面前不敢放松,只得乖乖听话。

我对晓晓说:“老师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就算小朋友不听话,老师也没有权利让他们挂起来。对了,如果你不上这所幼儿园,你想上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呢?”晓晓说:“我想上老师好,不挂小朋友的幼儿园。”我忍俊不禁,小朋友太可爱了。虽然老师没有“挂”过晓晓,但事情过去了2个多月,晓晓的心里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情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多大的阴影。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成人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多么大。孩子受到了侮辱,尊严也没有了。在日后的日子里,孩子会觉得同学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那个时候的窘迫样,所以在同学面前,敏感的孩子再难抬起头来,慢慢地就变得孤僻、自卑、畏缩。一件成人认为只是体罚的事情,对小孩来讲,其实是精神上的折磨。相比于肢体暴力,精神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家长们在实施精神暴力时往往浑然不觉。

 

下面列出几种常见的精神暴力形式,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曾经对孩子实施过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的几种表现:

强迫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得听我的!”

羞辱

“某某都可以,你怎么做不到?”

“教了这么多次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瞧你这副德行!”

威胁

“再不回家,明天就不许出来玩!”

“别摘花了,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的!”

“快睡觉,不然大灰狼会来抓你!”

孤立

“妈妈不理你了!”

“妈妈先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吧!”

否定

“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你这是洗的什么衣服呀,说了你不会!”

“就凭你还想当科学家?你长大后能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

嘲笑(包括善意的玩笑)

“哈哈,他又弄错了,笑死人了!”

“看看你穿的衣服,纽扣全部扣错了,哈哈!”

重点提示:

 

一件成人认为只是体罚的事情,对小孩来讲,其实是精神上的折磨。精神暴力对孩子心灵的杀伤力远远超过肢体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越深,影响越远。

敏感孩子受精神暴力影响后再难抬起头来,慢慢地就变得孤僻、自卑、畏缩。

孩子为什么胆小

1.?有的孩子在家活泼,为何在外面金口难开?

2.?大人经常会暗示孩子,这个世界很危险。

3.?孩子胆小首先是大人出了问题。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胆小该怎么引导。他们为孩子的胆小头疼,千方百计锻炼孩子的胆量却收效甚微。

在改变孩子之前,我们得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孩子是天生胆小吗?还是由于后天的原因,成人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导致?我们先看看一个胆小孩子的转变。

文文是周周的好朋友,在周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她们就认识了。文文文静、内向、胆小,文文在认识我们的前两年里,从来没主动和我们说过话。每次文文妈鼓励她和我们打招呼,文文脸上便露出怯怯的表情,抿着嘴不敢开口。有时小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文文在旁边看着,不敢上前,尽管心里很羡慕,但是始终不能鼓起勇气。如果有人和她说话,她要么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要么一动不动,更别说吭声了。对陌生人更是退避三舍。

文文的主要带养人是奶奶,奶奶性格内向,对文文的限制过多,比如不允许到沟里玩、不允许到斜坡上玩、不允许总之是很多的不允许。奶奶还喜欢在旁边念念叨叨,总想左右文文的想法。文文的爸爸则保护过多,有一次,周周爬到约1米多高的石头上(大人完全保护得到),文文也跟着爬了上去,文文妈牵着她的手,文文爸在旁边担心得不行,“快让文文下来,小心摔跤!”看到周周坐在吊环上荡秋千(吊环离地大约有1米多高),文文爸惊呼“你们胆子真大”。其实不是我们胆子大,而是根本不危险,周周两只手抓得紧紧的,从来没有掉下来过,就算掉下来我们也可以接到。有一次,文文嘴角摔了一道小口子,不到米粒大,也不深。文文妈妈觉得没什么,文文爸则急得不得了,送到社区诊所缝了一针。文文爸不准文文做任何看起来有点“小危险”的行为。

文文妈为了改变文文胆小的性格,在文文2岁半时就送她去了幼儿园,这是一家教育理念比较科学的幼儿园。随着交往的增多,文文爸妈和我们逐渐熟络,交流也多了。文文妈的教育方式比较放手,但文文爸不放手,过度保护、包办代替(文文4岁了,吃饭还靠喂)。我对文文爸说,孩子的胆小就是因为家长的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其实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对孩子应该“放养”,不应该“圈养”。文文爸亲眼看到我们是如何对待周周的,逐渐接受了我的这些观点,态度慢慢转变了,对文文放手了许多,对一些有点小危险的游戏(比如爬高),只要周周被允许,文文也能被允许参加了。文文奶奶也有了一些转变,限制不再像以前那么多。随着家人教育态度的转变,文文的胆子逐渐变大了,不仅和我们打招呼,而且还会主动和我们说话,和周周在一起更是说个不停,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了。

由此看来,孩子的胆小先是成人出了问题,如果一心想着怎么纠正孩子的胆小,就好比头疼医脚,搞错了地方。若想让孩子不胆小,先得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胆小的孩子有几种类型:

不敢冒险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是他们谨小慎微,害怕未知的事物,不敢尝试新的东西,不敢冒险,不敢玩游乐场的大型玩具。

2岁半的苗苗聪明活泼、乖巧懂事,逢人就叫,大家都喜欢她。有一次,周周带了一只小鸭子到草地上玩,很多小朋友好奇地围了过来,摸摸小鸭子,和小鸭子打招呼。苗苗远远地看着,不敢过来。我热情地向她招手,“苗苗,快来看看小鸭子呀,真可爱。”苗苗哇的一声哭了,任凭我们怎么解释小鸭子是如何可爱、是不会伤

害她的,她都只是摇头,躲得远远的,不敢尝试去接近小鸭子。不仅是小鸭子,苗苗害怕所有不熟悉的事物,比如小乌龟、田螺、虫子等,甚至连看到风吹动石凳上的树叶、月亮出来,她都会害怕。每次到公园,苗苗都不敢玩游乐场的玩具。

怯于交往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在家里话还比较多,到了外面就“金口难开”了,更不敢在人前表现自己,如有不熟悉的人和他打招呼,他可能理都不理别人。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很希望和同伴接触的,通常能和伙伴们一起玩,但就是不肯说话。

文文以前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畏缩孤僻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格内向,既不敢与人交往,也不敢尝试新事物,对未知的人和事都非常排斥。不合群,内心不快乐,通常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笑容。

在一次聚会上,我看见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叫豆豆,3岁9个月。别的孩子欢声笑语吃着玩着,他毫无表情地依偎在爸爸身边,目光呆滞。周周走过去和他打招呼,“豆豆哥哥好。”并伸出手要和他握手。豆豆警觉地往后靠,用一种排斥的眼神看着周周。豆豆爸笑着说:“妹妹叫你呢,和妹妹打个招呼呀。”豆豆不理周周,眼睛不敢直视,躲到爸爸的身后。

后来,我们去游乐场玩轨道赛车,豆豆和周周坐前后排,车子开动,周周兴奋得大叫,丝毫不惧怕。豆豆吓得好像要哭的样子,但是强忍住没哭出来,脸上满是紧张和恐惧。从轨道车上下来后,豆豆再也不敢玩任何一种游乐玩具,包括非常安全的海洋球。孩子们在聚会上玩得很开心,唯独豆豆,游离在欢声笑语之外,脸上没见过一丝笑容。

后来,我又好几次遇见过豆豆,从来没有见他开心地笑过。就算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他的笑也很勉强,就是牵动一下嘴角。

以上只不过是说了几个胆小孩子的典型,事实上在我从教多年的生涯中,遇见过不计其数的胆小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胆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天生胆小,而是由于不当的教育造成的。

过于限制。比如,在户外玩时,孩子喜欢到沟里、斜坡、石头上等地方去玩,大多数家长会找各种理由拒绝,如那里危险、很脏、会摔跤等。苗苗的外婆就是这样,限制苗苗做一切不合自己意愿的事情。苗苗想玩沙,外婆说:“沙子会弄到你眼睛里面。”苗苗想闻闻花坛里的月季花香,外婆大喊:“别靠近,会刺到你!”孩子想收拾碗筷,家长就说:“别动,别摔碎了!”等等。这些限制实际上在暗示孩子:处处有危险。所以孩子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有威胁,不敢去尝试。

过度保护。家长非常紧张孩子的安危,不敢让孩子做出任何一点冒险的行为。文文爸就是这样,荡秋千不敢让文文荡得太高,稍稍高一点就大喊:低一点,会摔跤。不敢让文文爬攀登架,怕摔着。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异常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不敢与外界接触。

没有安全感。豆豆就是这样,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外婆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对孩子吼,孩子心里充满恐惧和压抑。另外,家庭不和、经常变换带养人和生活环境,也会让孩子安全感缺失,使孩子产生恐惧感,从而变得胆小。

与外界接触少。孩子的生活范围太小,接触外界的人和事都比较少,由于和别人交往的机会少,孩子怯于与人交往。

受家长尤其是主要带养人的影响。如果家长性格内向,比较被动,不主动与人交往,孩子潜移默化会受到影响,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胆小的孩子适应能力较差、缺乏探索精神,并且自信心不足,尤其是畏缩孤僻型的孩子,内心很不快乐,有一定的心理偏差,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如何才能改变孩子的胆小行为呢?

首先,家长得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过度限制、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某些看似危险、破坏性的行为实际是他在探索世界,应该鼓励孩子探索。全家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给孩子一个自

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不要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简单粗暴,更不要威胁恐吓孩子。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安全感。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不要当着孩子吵架。家长更不要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抽时间给孩子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的孩子,大都乐观自信。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和小朋友交往,比如,碰到不认识的小朋友,鼓励孩子过去打招呼。扩大孩子的视野,多接触陌生人,多接触外界。

最后,给孩子时间,耐心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要急于改变孩子的胆小行为,更不要当着孩子议论孩子的胆小,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应该忽略掉“胆小”这一缺点,抓住孩子某一次细微的改变及时鼓励。

重点提示:

 

孩子胆小主要表现为不敢冒险、怯于交往、畏缩孤僻,有的是天生的,也有的是后天成人教育小孩不当所导致的。孩子胆小首先家长应该自我检讨:胆小与家长对小孩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有很大关联。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当大人经常暗示孩子“这个世界很危险”时,孩子就会过度自我保护,对什么事情都怕,都不敢接触。孩子的某些看似危险、破坏性的行为实际是他在探索世界,应该鼓励孩子探索。

不要急于改变孩子的胆小,更不要当着孩子议论孩子的胆小。

排泄这件事

1.?教孩子正确认识吃喝拉撒。

2.?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确立正确的态度?

 

一位妈妈给我留言:“我由于工作原因,周末才能回家,儿子2岁半上的幼儿园,晚上我打电话回家,听说今天儿子由于吃东西没注意拉肚子了,而且在幼儿园拉在身上了,老师也没有及时通知家长,回家后才换洗的。我儿子是11月份才插班进去的,是他们班最小的。他有个习惯,回家拉大便,在幼儿园从没有拉过。我曾问他在幼儿园便便胀了怎么办,他说回家拉。以前他从没有拉在身上过,连小便都没有过,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在意。麻烦没什么,关键是现在我担心此事会伤到孩子的心灵。我儿子自尊心很强,有时候我们说话不小心都会让他泪花直闪,今天这个事情我就担心他在幼儿园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话,或者他害怕被老师取笑或看不起等,在他幼小心灵上留下阴影。现在我想让他休息两天,等这件事渐渐淡化或在其他小朋友那里渐渐淡化了,再让他去幼儿园。周周妈,你以前在幼儿园工作时也遇到过类似事情吧,怎么处理才能不给孩子留下阴影呢?”

正好以前也有一位妈妈聊到过这个话题,说她4岁的孩子不敢在幼儿园大便,担心大便臭,老师会厌烦。在幼儿园,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都是一些懂事、自尊心强、敏感的孩子。他们担心自己拉大便会给老师带来麻烦,老师会不高兴。因此,他们尽量在家里拉大便,实在忍不住拉在裤子上了,也不敢跟老师说,害怕老师不高兴。

这个问题看着是一个生活细节,其实是一个教育问题。对于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担心别人因为他的大便臭而不喜欢。或者是曾经有人(家长、老师或小朋友都有可能)不经意在他们面前流露出对他们大便的嫌恶之情,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大便是让人嫌恶的。

很多成人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对孩子大便的嫌恶。有一次在外面玩,周周说“我要拉屎了”,一位小朋友的奶奶听了此话哈哈大笑起来,“拉屎?哈哈哈!”我不解,“是拉屎呀。”奶奶做嫌恶状说:“嗯臭,应该说拉粑粑。”我说:“就是拉屎呀,这没什么不对的,人要吃饭,就要拉屎嘛。”大家看看,这位奶奶就在无心中表现了对孩子大便的嫌恶,甚至不能说“屎”这个字眼。字典里都有这个字,这个字又不是不文明的字,为什么不能说?

有的家长特别烦孩子把大便拉在身上,只要孩子拉大便在身上,轻则骂几句,重则要打几下的。一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对孩子的大便更是嫌恶。我们小区一位孩子,两岁多,就读于附近一所幼儿园。某天姑姑去接孩子,正好看到了这样一幕:孩子大便拉在身上了,老师满脸不耐烦地脱掉孩子的裤子,把孩子重重地放到凳子上,指着孩子破口大骂!很多素质较低的幼儿园从业人员都会对孩子的大便表现出嫌恶,就连给孩子擦屁股都会用手掩住鼻子。成人的这些行为带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我的大便是臭的,是让人讨厌的。所以他们害怕在幼儿园大便。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孩子了解: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个人都要拉的,就像每个人都要吃饭、喝水一样。每个人的大便都是臭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小孩子拉大便在裤子上是正常的,一点也不丢人。周周曾经在大便的时候问过我多次:“妈妈,为什么我要拉屎呀?我的屎为什么这么臭呀?”

我说:“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饭菜吃到我们的肚子里,慢慢消化,就变成了屎。屎是废物,要拉出来才好,如果不拉出来,人就会生病。每个人拉的屎都是臭的,这是因为屎里面有腐败菌,散发出臭味。”我还在网上搜索人体内脏器官的图片,对照图片跟周周讲解“消化”的过程。

 

孩子身边所有成人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大家都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大便,谨慎地说每一句话,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什么。当孩子大便拉在身上的时候,切勿动作粗暴地当众处理,这样是在羞辱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紧张害怕。应该把孩子带到无人处,安抚孩子,告诉孩子因为孩子还小,控制不好大便,拉在裤子上没关系,妈妈(老师)帮换掉就是。给孩子清洗和换裤子的时候,动作要轻柔。

这位妈妈提到,想停上两天幼儿园。这是不妥的,因为这是一种消极逃避的方式,这样做显然是在暗示孩子,幼儿园是一个伤心之地,也在暗示孩子遇到事情以消极的方式来面对。老师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比较妥当的解决办法是和老师做详细的沟通,找到具体原因,并且让老师及保育员和家长配合,宽慰孩子,告诉孩子在哪里都可以拉大便,家里可以,幼儿园也可以,在外面的公共厕所也可以。在幼儿园拉完后,老师可以帮助擦屁股,老师一点也不会嫌弃。家长不仅要这么说,还要真的这么想、这么做。

如果孩子能了解到拉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吃饭、喝水一样,同时孩子能有独立的思考,哪怕有人对此表示嫌恶,他也能坦然面对。有时周周拉完大便后,外婆帮她擦屁股,外婆会夸张地做掩鼻状,大呼“好臭呀”,周周咯咯地笑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堪或羞耻。再如那次周周在外面拉大便,被那位小朋友的奶奶做嫌恶状,周周也能坦然以对,并不觉得受伤害。我想就是因为她早就了解了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每个人的大便都是臭的,这没什么好嫌恶的。同时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会被别人的态度所左右。

重点提示: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个人的大便都是臭的,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个人都要拉,就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平常。

如何和孩子谈性 女儿看到了爸爸洗澡

1.?为什么有很多孩子认为一脱衣服就是羞?

2.?如何和孩子谈性?

3.?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从哪儿来的”?

 

某天晚上,周周爸在洗澡,周周无意中闯了进去。看到全身赤裸的爸爸,周周如同发现新大陆,大声尖叫:“啊,爸爸怎么是这样的?”爸爸面对这个小小的“闯入者”面不改色心不跳,微笑着说:“因为爸爸是男人啊!你发现爸爸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不一样了,是吗?”周周满脸惊讶,点点头说:“是的。”

这是周周第一次看见爸爸的身体,她的震惊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惊讶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好奇,她如同看外星人般盯着爸爸,上上下下地打量,眼珠子都不眨一下。我很佩服她爸爸的镇静,在周周这个“异性”的打量之下如同一座雕塑,非常从容淡定,没有丝毫窘迫。

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对于他们来说,赤裸的人体如同一棵树、一朵花,他们不会带任何色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们的“重大发现”:别人的身体居然和自己不一样!倘若此时周周爸嗷一声,羞愧万分地拿起浴巾裹住自己的身体或者夺路而逃,那一定会让孩子认为:人体是丑陋的,裸露身体很羞耻。我想起前段时间小侄女晓晓在我们家做客的时候,只要看见周周洗澡脱衣服就会连声说“羞羞羞”,周周首先的反应是不明所以,接着就跟着晓晓说“羞羞羞”。后来,只要看见我换衣服或者晓晓脱衣服,周周就会说“羞羞羞”。尽管我跟她解释脱衣服洗澡和上厕所是很平常的事,只要不在公共场所暴露身体就一点也不羞。可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一直认为脱衣服就是“羞”。我问晓晓为什么这么说,晓晓说是她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说的。我又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又是听谁说的呢,估计是成人吧。

现在,周周面对父亲的裸体,我正好可帮周周改变“脱衣服就是羞羞羞”这一观点。于是我凑了过去对周周说:“你仔细看一看,爸爸的身体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啊?”我们平静的态度影响了周周,她惊讶的表情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她仔细地观察爸爸的身体,那副认真的模样就像医学院的学生在研究一个标本。很快,周周找到了爸爸的身体和她的不同之处:尿尿的地方不一样。她还找到了爸爸的身体和妈妈的不同之处:爸爸的奶很小,妈妈的奶大一些。我们肯定了周周“观察得很仔细”,并告诉她“尿尿的地方叫生殖器”(以前她通通称之为屁股)。周周接着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实话实说:“人分为两种,男人和女人,男人的生殖器都像爸爸的一样,女人的生殖器就像妈妈的一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周周接着又问:“为什么妈妈的奶那么大,周周的奶这么小?”我如实回答:“妈妈小时候也和周周一样,奶也是小小的。到妈妈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奶就慢慢长大了,每一个女人都是这样。周周以后长到十多岁,奶也会慢慢长大的。”听了我的解释,周周释然了。接着我问她:“你看到爸爸的身体了,是什么感觉,觉得羞吗?”周周摇摇头,“不羞。”我又问:“丑吗?”周周摇摇头,“不丑。”这次“洗澡事件”算是成功解决了!在那以后,周周又碰到过爸爸洗澡,但是一点都不惊讶了,笑笑后就走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周逐渐发现男人、女人、小孩的区别,问过很多关于“性”的问题。比如“爸爸为什么长胡子”“天天弟弟怎么站着尿尿,而周周却是蹲着尿尿”“爸爸为什么长喉结”“我从哪里来的”,等等。她每提出一个问题,我都感到很欣喜,这说明她在观察、在思考。每次我都会先肯定她观察细致,然后力求准确地回答她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的:“你是妈妈生出来的。最开始是一颗

胚胎,很小很小,就如一粒黄豆大,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慢慢长出了头、身体和手脚,妈妈的肚子也一天天地变大,到了第10个月的时候,妈妈生出了一个小婴儿,这个婴儿就是你。”当见到孕妇的时候,我就引导周周观察孕妇阿姨的肚子,告诉她里面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并说原来妈妈的肚子也是这么大,里面就是周周。

也有出错的时候。有一次,周周问爸爸:“为什么爸爸长胡子啊?”爸爸当时正忙着干别的,随口答道:“因为爸爸老了呀。”我一听觉得不对劲,这个答案有谬误爸爸老了就长胡子,外婆更老为什么不长胡子?这不是会误导她吗?我赶紧更正,“爸爸说得不对,因为爸爸是男人,男人才长胡子。爸爸小时候是个小男孩,像天天弟弟一样,那时没长胡子,到十多岁的时候开始长胡子。每个小男孩长到十多岁都会长胡子。”爸爸经我提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郑重向周周认错,纠正了这个小错误。

对待孩子的“性”问题,大多数家长是持躲避、敷衍的态度,并且感到尴尬、难于启齿,或是连哄带骗。这样暧昧的态度会让孩子更好奇,并且觉得“性”是羞耻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小孩子是树上结的”,暧昧的表情和话语让我从小就觉得“性”是一件“丑恶、肮脏”的事情,这种心理阴影直到我婚后很久才消除。

 

对待孩子提出的和“性”有关的问题,如果家长的态度从容大方,不扭扭捏捏,实话实说,不夸张、不欺骗、不隐瞒、不说教,孩子也会像认知花草树木一样来认知人体和性。

目前的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性犯罪,其实都与不当的性教育有关,孩子就是这种心理:越是藏藏掖掖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要弄个明白。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孩子就会从“黄色”录像、视频中获取性知识,那才是真正毒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家长的态度落落大方,坦然面对孩子的疑问,对孩子的“性”问题如实相告,孩子就会正确地认识“性”,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及婚恋观,为今后的美满人生奠定基础。

 

重点提示:

 

对孩子来说,异性赤裸的身体如同一棵树、一朵花,他们不会用任何色情的眼光来看待。对待“性”,大人躲躲闪闪的暧昧态度会让孩子更好奇,并且觉得“性”是羞耻的。

适度和自律

1.?孩子一次性喝完了一整箱牛奶。

2.?有的孩子为什么非常没有自制力?

3.?如何管理孩子的零食?

4.?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和亲戚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带着孩子,他的三岁多了,比周周大一点点。路上,这孩子看见街边店里的玩具汽车,要求爸爸给他买。亲戚说这样类似的车子家里有很多,每次都只玩一会儿就扔到一边,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买了。他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孩子当街大哭起来,赖在地上不走。我过去和他解释了不买的原因,但他执意要买,躺倒在地上撒泼打滚。看这阵势,估计无论说什么,这孩子暂时是听不进去了。

亲戚说,儿子最喜欢使这一招了,尤其在他妈妈面前,妈妈每次都心软依了他,儿子每次都得逞。我说:“你既然决定不买了,那就要坚持到底,随他撒泼也好、赖地也好、哭也好,由他去吧。只要你不妥协,他觉得这一招无效,下次就不会使了。”亲戚听了我的,没管孩子,任他当街撒泼。我们一行人在旁边继续说我们的话题。过了一会儿,孩子见哭闹撒泼没用,渐渐偃旗息鼓,哭声愈来愈小,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当然,玩具车最终没有买。

这一幕大家应该不陌生,一些孩子不懂节制,在吃和玩方面最为显著:无节制地吃,无节制地玩。譬如看见新玩具就闹着要买,而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零食要买好多好多,吃到不想吃为止;到游乐场玩玩具,玩了一遍又一遍,玩到不想玩为止;把饭桌上好吃的菜都夹到自己碗里,最后却剩着我一位邻居说她家9岁的小侄子和8岁的小侄女曾经一次喝光了整整一箱旺仔牛奶!

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孩子不能对喜欢的事物保持适度,一味放任自己的欲望。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物质要求都会拼命满足。

 

一位朋友的儿子,9岁了,只要看到同学有了新的装备,哪怕他家里已有,仍然吵着要买。朋友说儿子根本不懂得节制,更不懂得珍惜。我问朋友:“是不是你们对他有求必应,比如要什么就买什么?”朋友非常吃惊,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任何孩子的问题都来自于成人的教育态度。孩子不懂得节制、不懂得珍惜,一定是因为家长满足了孩子的一切要求。家长有求必应,当然会让孩子毫无节制;任何事物得来太易,孩子自然就不懂珍惜了。”

适度是一种美德,在周周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她做任何事都要保持适度。我们到公园游乐场玩,每次玩之前我都会和周周约定,每种游乐设施都可以玩,但每种都只能玩一次。记得第一次到游乐场玩那种豪华转马,周周非常兴奋,玩了一次后还想玩。我对她说:“我们说好了只玩一次的,周周要说话算数。”周周想玩的心情太强烈了,哼哼唧唧的眼泪就下来了。我看她这可怜的小模样,差点要心软。不过转念一想,约定好了就要做到,如果现在满足她一时的欢愉,“适度”的美德就养成不了。我温和地拒绝了她再玩一次的要求,并且提醒她前面还有别的好玩的项目。周周见我非常坚决,便不再坚持,转而玩别的项目了。再大一点的时候,去游乐场玩,我们每次都约定玩几项游乐玩具,这个数目由周周自己定,有时是3次,有时是5次,玩满约定的次数就不玩了。就算是面对再诱人的游乐玩具,周周也能遵守约定,适可而止。

吃零食也是如此,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暴饮暴食,应该适度。大部分零食属于垃圾食品范畴,对于身体有害无益,我们并不严厉禁止,但是要求周周少吃。周周面对美食诱惑也能做到适度,她最喜欢吃肯德基,但每次她只要求买一个鸡腿。有一次带周周逛街,逛累了,我们到街边小吃店休息,顺便吃点东西。我们每人点了一杯冰饮料加一根油炸火腿肠,还有一些别的小点心。火腿肠的味道不错,吃完一根后我还想再吃一根,就跟服务员说了。这时周周大喊起来:“妈妈你不记得了,火腿肠是垃圾食品,不

能多吃的!”我有些尴尬,但又感到很欣慰。可不是吗,我怎么就不记得了呢,口口声声跟周周说垃圾食品要少吃,到了自己头上却禁不起美味的诱惑!我忙和服务员讲不要了,并对周周说:“妈妈忘记了,幸亏有周周提醒。”和我们一起的朋友故意逗周周,“要不,你再来一根?”周周说:“我不要,妈妈说过,垃圾食品不能多吃,不然会生病的。”朋友惊叹不已,她说从来没有看见一个孩子能抵挡美食的诱惑!

一位家长看了我的博客后,质疑我为什么规定周周坐玩具马只能坐一次,不是说要给孩子自由吗,为什么不让孩子坐个够?为什么在孩子想去小伙伴家的时候我又会欣然应允,这岂不是有些前后不一致吗?我说,这两件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培养孩子适度的美德,让孩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而去小伙伴家里玩,这是孩子正常的交往行为,不管发生在何时,只要没有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我们都应该支持孩子去小伙伴家玩,这是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由并不是让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在自由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保持适度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律能力。自律即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自律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 

一个自律能力差的人难以有所作为。我认识的一个人,自律能力非常差。有一次刚发了工资,他去玩老虎机,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输光,最后家里没钱过年。老婆得知后跟他大吵一场,差点离婚。他信誓旦旦地跟老婆保证,以后不赌了。可没过多久,他旧病复发,和人打麻将,又是一个晚上,输了一千多块,要知道这钱是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事后,他对我说,他知道打牌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个人天资聪颖,能力不错,坏就坏在没有自律能力,好赌贪杯,一直穷困潦倒,家庭也摇摇欲坠。

我非常重视培养周周的自律能力。从周周一岁多开始,我就刻意培养她自律,比如喝水,水还有些烫,我让她耐心等待水慢慢变凉;玩玩具时要排队,耐心等别人先玩。刚开始时她哭闹,我告诉她,我们要学会等待。一次在超市买了酸奶和蛋糕,周周想吃,我想试试周周能不能延迟满足,于是对她说:“如果你现在吃,就只能吃蛋糕;如果你愿意等到回家再吃,便可以吃蛋糕外加酸奶。由你自己决定。”周周想了想,选择了回家后再吃。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很多物质需求都能满足。如果全盘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会变得贪心和无法自控,所以我特别注意在生活细节方面培养周周适度和自律的美德。比如穿衣服,春、秋、冬每一个季节的外出服最多只有三套,夏天由于易汗湿,换得勤,多一套。衣服从来不买最贵的,只买舒适、漂亮、符合安全标准的。再如玩具,到目前为止,周周的玩具花费不超过800元;吃的零食我们几乎不买回家存放,只是出门时买一些,但也是少量的。由于从小培养周周的自律能力,周周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惊人的自律能力。有好几次由于她咳嗽,不能吃橘子,当大人们在吃橘子的时候,她虽然很想吃,但还是忍住了,主动提出来不吃橘子。一次,我带周周去买油画棒,买完出来她说要吃火腿肠,我说:“你今天感冒了,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我们吃玉米好吗?”周周欣然应允。回到楼下,周周看见小超市门口的摇摇车了,说:“妈妈,我要坐摇摇车。”我说:“我们今天花了很多钱了,买油画棒5元、故事书5元、笔3元、玉米2元,我们是不是要节省一点呀?下次再坐好不好?”她又愉快地答应了,当时周周只有两岁多!

周周3岁4个月的时候,我们到商场给周周买衣服,周周试了好几件衣服,其中有两件她特别喜欢。我问她要哪一件,

周周想了一下还没回答,旁边的营业员阿姨说:“要不两件都买了?”周周抬起头问营业员:“阿姨,哪一件贵一些呀?”营业员说:“米奇的这件贵一些。”周周指着另一件说:“那我要这一件。”营业员惊讶地说:“这孩子居然一点都不贪心,还知道选择便宜一点的那件!”我知道周周很喜欢穿新衣服,但是她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我的心里充满感动,抱起周周亲了一下她的小脸蛋,心里漾起幸福的涟漪。

周周2岁8个月的时候生病了,发烧、咳嗽。我带她到医院,医生让我们去做一个血化验。我们来到验血窗口,前面是一个阿姨在抽血,针扎在指尖上,护士在把血挤出来抽到试管里。周周看见了这个过程,脸上满是紧张的表情。我说:“抽血就是这样的,只有一点点痛,就像打预防针一样。妈妈觉得你也像这位阿姨一样坚强,可以忍住痛的是不是?不过忍不住也没有关系,想哭就哭啊。”周周点点头。轮到周周了,她的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睛瞪着护士阿姨的针,护士迅速地扎下去,周周抽动了一下,并没有哭!扎完,阿姨递给她一根棉棒,让她紧握着止血。我很佩服这小家伙,由衷地赞叹了一句:“周周真的很坚强啊,扎针都没哭呢。”抱着周周往回走的时候,我发现她被扎的手紧紧握成拳,我费了很大劲才掰开!其实她心里是多么紧张啊!

每个孩子都有惊人的自制力,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完全可以做到适度和自律。

 

 

 

重点提示:

 

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孩子不懂得节制,一味放任自己的欲望,这种现象跟家长的教育态度息息相关。家长有求必应的态度,会让孩子毫无节制,觉得任何事物唾手可得。事物得来太易,孩子就不会珍惜。

1.?孩子不忍和自己喜欢的人分离。

2.?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3.?“妈妈,我不摘花,它有生命呢!”

 

周周两岁多的时候,她爸爸下班后和同事去打羽毛球,回家时我们已经吃过晚饭。听到门铃声,周周就跑到门口迎接爸爸。爸爸刚进门,周周就拿拖鞋给爸爸穿,接着端了一杯茶递给爸爸,“爸爸喝茶。”然后跑到沙发旁边拍拍沙发对爸爸说:“爸爸请坐,休息一下。”我们乐坏了,我故意逗她,“爸爸还没吃饭呢。”她想了想,“哦,给爸爸盛饭。”一路小跑进了厨房,还真的端了一碗饭出来!爸爸感动地说:“哎呀,这个崽崽没白疼。”爸爸夹了一块排骨正准备吃,周周小大人一般“叮嘱”道:“爸爸,要把骨头吐出来啊!”

周周是个感情细腻的孩子,她特别懂得“爱”,爱爸爸妈妈、爱他人、爱花花草草、爱小动物、爱大自然,每天都有让我感动的事情发生。

周周三岁多的时候,有次半夜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周周突然坐起来说:“妈妈,盖上被子。”说完来帮我盖被子。我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她又指着我的肩膀说:“这里还没盖好呢!”原来是我的肩膀还露在外面。她不仅关心我们,对他人也很关心。我有个表哥得了鼻咽癌,过年的时候我们带周周去探望过一次,4月份我打电话问候表哥,她抢过话筒说:“舅舅,我想你了,你的病好了吗?”把表舅舅感动得一塌糊涂。周周对花草鸟兽也很怜惜。一次在鸟语林,我们看见一只鸟(长得很像鸭子,不知是什么鸟)病了,匍匐在地上哀鸣。周周看见了说:“鸟鸟好可怜啊!”有一次碰到悠悠姐姐摘了两朵山茶花、一枝迎春花,周周看见了对我说:“妈妈,我不摘花花,它有生命呢!”

 

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我想是“爱”。心中有爱的孩子心地善良,会关心别人,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同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与朋友、家庭成员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生活幸福快乐。

周周的爱心和悲悯之心得益于我们平时的以身作则。我和她爸爸都是乐善好施的热心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会伸出援手,譬如公交车上让座、别人推不动车提不动东西时搭把手、帮助残疾人过马路之类的小事,有时遇到没有车费回家的人,我们给掏路费,碰到乞讨者都会给个一元两元的。爱心不是用语言能表达的,而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就好比:你每天对孩子说,我们要有爱心,要学会爱人,但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却扭头走开或者冷漠旁观;遇到大街上乞讨的人,你说人家是骗子(有些乞讨者确实是骗子,但不是每个乞讨的都是骗子,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就算你对孩子说一万遍“我们要有爱心”,你的孩子也没法变得有爱心的。

有段时间,我在救助一个患地中海贫血的孩子小琼。小琼不到2岁便失去了妈妈,爸爸得了尘肺病,小琼需要巨额的医疗费来治病,由于没钱,父女俩在医院门口乞讨。我遇到了他们,把他们带回家,帮他们在网络上发帖求助。那一段时间,我放下了手头所有的事情来帮助这个孩子,为她四处奔走。周周是第一次接触小琼这样苦难的孩子,她和小琼成了好朋友。由于我在家里念叨着小琼的情况,周周对小琼的情况了如指掌,逢人便向人家介绍:小琼得了地中海贫血,她的妈妈死了,哥哥掉到井里淹死了,爸爸得了尘肺病

小琼来过我们家很多次,周周和她相处得很融洽。我对周周说:“小琼患了一种很严重的病,需要你照顾。”周周认真地点点头,有种使命感似的。在外面玩的时候,她让小琼走里面,自己走外面,她说,怕小琼被车子撞到。小琼下楼梯的时候,周周小心地扶着她,叮嘱小琼“慢慢的,小心摔倒”。我带小琼和周周一起去游乐场玩,我问周周要玩几次,小琼玩几次。周周说:“我玩4次,小琼玩5次。”我问:“为什么小琼比你多一次呢?”周周认真地说:“因为小琼生病了,得让她多玩一次

。”小琼的语言能力迟缓,她喜欢周周,但是她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她用打或者推的方式来表达。周周被小琼打了或推了之后,很少还手。如果对方是正常的孩子,她早就还击了。她知道小琼生了病,应该要宽容和谦让。周周总是问我小琼的妈妈为什么死了,小琼是不是很可怜,她还指着我对小琼说,你叫她妈妈吧。周周以前可从来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妈妈的,她一定是觉得小琼太可怜了,才愿意和小琼分享妈妈。周周知道同情弱者、保护弱者、让着弱者、帮助弱者,我非常欣喜看到这些,我觉得这些品质将对她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株洲义工联为小琼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我带着周周一起去株洲参加了活动。目的是让周周去感受募捐现场浓浓的爱的氛围,感受众多素不相识的人们奉献爱心,这是多么生动的“爱”的一课!路上,周周问我“捐”是什么意思。我说“捐”就是给困难的人送钱或者送物品。近百名义工参加了募捐活动,大家抱的抱募捐箱,喊的喊话,有的在地下厅奔走,有的在烈日下坚守。周周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她爱上了“捐”,在募捐现场她不断地要求捐款,直到捐得我们囊中空空如也。她还和一个义工的孩子一起,抱着募捐箱,站在商场门口给小琼募捐,很多人看到两个可爱的孩子抱着募捐箱,都纷纷捐款。

那天,在株洲募捐现场,我久未见面的株洲同学问我:“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小琼,为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我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不少善良热情的朋友,另外也给我的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她有机会亲眼目睹什么是宽广的爱、无私的爱,我相信这件事情对她的人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真正的爱是宽广的、无私的,是会传承和蔓延的。救助小琼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不少妈妈们和爸爸们都积极参与此事。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网友纷纷给小琼捐款捐物,还积极地出谋划策、持续关注,让我非常感动。长沙的曦曦妈出钱出力,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这个孩子。她甚至写信给她一直跟随的一个名博的博主(也是一位妈妈),那位妈妈的博客点击率有几百万,主要是记录儿子和她的生活点滴,据曦曦妈说,她的博客人气旺,很多人追随。她把小琼的事情和那位妈妈说了,希望她能帮忙为小琼呼吁一下。

那位妈妈拒绝了,理由是她害怕沾晦气,她不愿意她的儿子受到半点伤害。

这种迷信的说法不能不说非常荒唐,我在博客里放了小琼的求助文章及照片,还有不少家长放到了自己的QQ空间里,大家都没有沾晦气。我非常能理解这位妈妈爱子心切、护子心切,但是,这样的心态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真是不利!她太紧张焦虑了,一个外表华丽的妈妈,抱着这种狭隘的爱,唯恐伤害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在妈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他能学会爱吗?他今后有爱人爱己的能力吗?我相信这位妈妈是善良的,但是她没有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她的爱是狭隘的,她无法看到这个世界广博的一面。

每一个当父母的,都期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可是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是足够优厚的物质条件比如教育基金、房产、保险,还是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入上流社会?这些真的能保障孩子未来的幸福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心中没有爱,他能幸福吗?

我把这段写在这里,并无意指责这位妈妈,仅仅是提醒家长朋友:父母有悲悯之心,孩子才会有悲悯之心;父母会爱人,孩子才能学会爱人。

 

下面这段话是我的一个博友写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爱是需要培养与传承的,爱是人的本能,但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在自己失去爱的能力的同时,也教会了下一代冷漠和自私。其实爱人的终极是爱己,若无爱人之心,必失爱己之源。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因果循环往复。”

中有爱才会快乐,才会幸福。爱是一种能力,不少成年人丧失了这种能力,所以社会上才有那么多冷漠、自私、残暴、心狠手辣的人。我相信这些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一定是后天的影响让他们变成这样的。每一个孩子都带着爱和善良降生到人间,如果成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真爱的环境,保护他们爱的能力不受破坏,那么长大成人后,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重点提示:

 

心中有爱的孩子心地善良,会关心别人,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同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与朋友、家庭成员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生活幸福快乐。

爱是需要培养与传承的,爱是人的本能,但很多家长忽视了这一点,在自己失去爱的能力的同时,也教会了下一代冷漠和自私。

1.“妈妈,我想得第一名。”

2.“刚才不算,我要再来一次。”

 

周周3岁8个月的时候,喜欢下一种格子棋,规则是:下棋者可以是两人或三人,从起点出发,谁先到终点算赢。玩法是轮流掷骰子,掷到几点走几步。第一次下棋的时候,是我和周周两个人,周周旗开得胜,第一个到达,赢了。她高兴得不得了,又笑又跳,非常得意。第二局,我先到达,周周输了,她接受不了,大哭起来,“我不要输,我要得第一名!”真是“得意”时忘形,“失意”时泪奔啊。

我搂住周周,接纳了她“想得第一名”的心情,鼓励她勇敢地面对“输”的事实,问她要不要再来和我下一次。但是周周不敢再下了,她说“我怕输”。见她不愿意下棋,我不勉强,心想下次再找机会。

我知道周周的性格如同我,要强、好胜,这是优点,但应该有一个前提,一定要能输得起。人生旅程中没有常胜将军,输了后能把挫败化为奋进的动力,方能获得下次的成功。周周好胜,怕输,早在3岁的时候就初露苗头。那是她和佳佳、苗苗一起玩赛跑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站在终点,手里拿一根树枝,他们三人从同一起跑线起跑,谁先拿到我手里的树枝就算谁赢。他们的年龄分别是佳佳3岁半,周周3岁1个月,苗苗2岁半。比赛开始,佳佳冲在最前面,周周努力地想要追上佳佳,而苗苗落在最后面。最终佳佳先拿到了树枝,周周瘪着嘴要哭的样子。我问他们:“要不要再来一次?”

第二轮比赛,周周又输了,她哭着说:“佳佳哥哥又跑赢了,我要得第一。”佳佳爷爷把佳佳叫到一边说:“佳佳,你把树枝给周周,你不能参加这个比赛,害得妹妹哭了。”我马上制止了佳佳爷爷,“佳佳没错,不能这么说。”我想,如果佳佳把树枝给周周,会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对周周而言,她需要的并不是树枝,而是“胜利”。如果通过哭就可以获得“胜利”,这不是在暗示她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胜利”吗?这与“舞弊”有什么区别?以后她还会遵守规则吗?而对于佳佳而言,他遵守了游戏规则,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胜利,却要迫于大人的压力,将胜利让给他人,他会服气吗?他以后还会遵守规则吗?

每个孩子刚懂得“输赢”的时候都会想赢,这原本没什么错。错误的是,有的家长没有适当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输,如何从输中奋起,而是为了孩子的“赢”投机取巧。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真正输不起了。

1996年,我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班主任陈老师5岁的儿子小海在我们班就读,小海聪明活泼、争强好胜。有一次小朋友一起玩抢凳子的游戏,规则是:音乐开始,小朋友围着凳子转圈,音乐一停,小朋友赶紧找凳子坐下,每次都会有一个没抢到凳子的小朋友被淘汰。到了最后一轮,只剩下小海和另一个女孩书谊。音乐开始,两人鼓足了劲,盯着那把凳子,唯恐被对方抢到。音乐停,书谊略快一点,抢到了凳子。我宣布:书谊赢得了第一名!小海见自己输了,跑到妈妈面前大发脾气,嚷嚷着“我要得第一名”。陈老师安抚了一阵儿子,说下次争取拿第一云云。小海不听,赖地撒泼。陈老师见安抚不住,突然站起身来对全体小朋友说:“刚才不算数,我们重新来比一次。”我很吃惊,对陈老师说:“怎么能不算数呢?难道我们不要教导孩子遵守规则吗?这样对小海和书谊都没有好处。”陈老师说:“你看小海这副样子,拿他没办法呀。”说罢,她执意让书谊和小海重新开始游戏。书谊尽管很不情愿,但是慑于陈老师的威严还是来了。小海见又可以比赛了,立马止住了哭,如同按了暂停键一样。音乐开始,书谊和小海围着凳子转,陈老师瞅着小海走到凳子前时抓住时机按了暂停键。在妈妈的暗中相助之下,小海如愿以偿,赢得了第一名,他笑了。陈老师当众宣布,今天抢凳子游戏的冠军是小海!小海得意极了,炫耀地看了书谊一眼,那一刻书谊眼眶里饱含泪水。

小朋友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是这件事足以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会认为:只要有特权,可以不遵守规则,可以用舞弊的方式来达到“赢”的目的。对于陈老师的儿子来说,今后依仗妈妈的特权,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通过营私舞弊达到目的,他今后还能输得起吗?对于书谊来说,今后恐怕不敢相信规则,因为规则可以不算数!

 

社会上为了让孩子“赢”,替孩子营私舞弊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父母利用职权,盗用他人身份证和户籍信息,让孩子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有的父母给孩子的民族身份造假,骗取高考加分。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愿孩子过得好,可是,通过弄虚作假来帮助孩子,这实在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因为,你可以帮助孩子暂时的“赢”,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输”。营私舞弊还有一个最大的害处,就是扰乱了规则,导致不公。一个无视规则的孩子成不了大器,一个践踏规则的社会令人担忧。

“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走向成功。我认识一个人,他很聪明能干,但一直过得非常潦倒。造成他人生不顺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不够好,而是他的心理品质。他是典型的“胜骄败馁”,得意时,他忘形;失意时,他泄气。说白了,他是输不起。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一次次的“输”了之后才有“赢”的?

要让孩子输得起,家长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怕孩子输。自从那次赛跑失利之后,我便特别留意周周是不是输得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让周周公平竞争,不让她享受特权,就算是她和我们之间的竞争,我们也不让着她。

譬如下棋,我从来不让周周,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从小让孩子公平竞争,孩子在体验“赢”的成就感的同时体验“输”的挫败感,这样才能坦然地面对“输”的事实,才能输得起。

不过,我当时有些纳闷,尽管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公平竞争,为什么周周还这么怕输呢?好像有了轻微的心理阴影特别怕输。我后来又好几次找她下棋,她都不跟我下了,说“怕输”。

因为怕输就退缩,就逃避,这可不是好现象。那几天,我前思后想,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是我们平时喜欢说“谁想得第一名”之类的话,给了她一些暗示,让她觉得必须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她非得第一名不可。譬如,她吃饭磨磨蹭蹭,为了让她尽快吃完,我们就说,谁想第一名吃完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就是我们无心的话,对她却是一个负面的暗示,觉着第一名才好,非得第一名不可。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和家里人沟通好,不要再有关于“第一名”的消极暗示。同时,我也不急于再邀请周周下棋,以免给她压力。缓了几天后,正好晓晓邀请我下棋,我欣然应允。其实我很想让周周也参加,但是如果我邀请她,她反而会拒绝,我只能“诱惑”她。我和晓晓开始下棋了,我故意大呼小叫,让周周觉得下棋好玩得不得了。果然,周周过来了,提出她也要参加。哈哈,正中下怀!不过为了引起她对下棋强烈的兴趣和急切的心情,我还是欲擒故纵,故意让她先等我们下完这一盘,吊起她的胃口。果然如我所料,周周下棋的热情被彻底挑了起来,等我和晓晓下完那一盘,她就急不可耐地和我们开始下棋了。

这一次,我仍然不让她,周周小心翼翼地掷着骰子,第一局,周周第一个到达。看自己得了第一名,周周很开心。晓晓最后一个到达,不过晓晓不怕输,很坦然。我说:“周周得了第一名,不错。晓晓更不错,因为她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输了,但还是坚持把棋下完了,这是最可贵的。我得给晓晓鼓掌。”周周跟着我一起给晓晓鼓掌。

第二局,晓晓第一个到终点,周周输了,她这一次没哭,只是不再下棋了。我暗暗高兴,可能是看到我给输了的晓晓鼓掌,她

觉得“输”也不是那么丢脸。不再下棋说明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怕输,但是输了没哭已经算是有进步了。

那一天晚上,我把周周不怕输的“光辉事迹”当着她的面记在了日记本上,在结尾处画了一个笑脸。意在强化她的微小进步,促使以后更大的进步。这一招很管用,周周不识字,她要求我读给她听,看着自己的进步被记在本上,她很受激励。

一个星期后,周周和晓晓到户外玩,一个骑单车,一个骑滑板车,她们自发比赛,看谁绕一圈先回到起点。比赛了几十次,每次都以周周的“输”告终。每一次比赛开始的时候,周周使出全身的力气,奋力地蹬着,看得出来她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每一次都是晓晓先到终点,周周没有放弃,也没有减速,坚持骑到终点。看着周周一遍一遍地输,再一遍一遍地努力,又一遍一遍地输,而她始终笑对失败,我突然觉得非常感动。她坦然地面对“输”了,这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吗?

后来,我把周周每一次不怕输的“事迹”都记在了小本上,给周周一个很强的正面暗示:赢了固然好,不怕输更加了不起。再后来,不管是下棋、赛跑、攀爬,还是比赛骑单车等,周周都能坦然地面对“输”了。我相信,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和输得起的坦然心态,眼前一次次的“小输”能成就她人生路上的“大赢”。

 

 

重点提示:

 

父母平时说“谁想得第一名”之类的话,给了孩子暗示,让孩子觉得必须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孩子非得第一名不可。

让孩子知道:要强、好胜是优点,但也一定要能输得起。人生旅途中没有常胜将军,输了后能把挫败化为奋进的动力,方能获得下次的成功。

每个孩子刚懂得“输赢”的时候都会想赢,这原本没什么错。但家长必须适当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输,如何从输中奋起。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暂时“赢”,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输”。

1.?你的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吗?

2.?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呢?

 

傍晚,两岁多的周周在玩新买的积木,这种拼插的塑料积木是她第一次玩,由于拼插的接口不一,需要仔细观察找准相对应的接口才能拼插好,这对她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玩了一会儿后,周周碰到困难了两块积木怎么也插不进去!周周小脸憋得通红,用尽全身之力再试一次,还是不行!她气急败坏地把玩具往地上一扔,大哭起来,“这个玩具不好,拼不进去,我要扔掉它们!”

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是发发火便放弃,还是继续努力攻克难关?周周正在气头上,她需要宣泄,此时如果说什么,我想她也听不进去。我没出声,看她把“不顺眼”的玩具扔到地上,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我生气了!我发脾气了!”

宣泄完愤怒的情绪后,周周慢慢平复了。我说:“周周,刚才这些玩具拼不好,你生气了吧?”周周点点头。我接着说:“要怎么样才能拼进去呢,要不要想个办法再试试?”周周开始再次尝试,中途又碰到“挫折”好几次,她一边烦躁地哭泣一边动手,碰到她正确地拼插好一块积木,我及时肯定一下,每次拼插正确后,她都有种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随着拼插正确的积木越来越多,慢慢地她不再烦躁,嘴角露出笑意。最后,她成功地拼插了一组餐桌椅。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把她拼插的餐桌椅拍照保存下来。看着自己的“作品”,周周满足地笑了

很多孩子遇到困难也像周周这样,喜欢哭或者发脾气,比如扣扣子总是扣不上、玩玩具总也插不进、剪纸老是剪不好,碰到这样的挫折时,烦躁得不得了。孩子为什么一遇挫就哭呢?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项能力还不足,某些事情大人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对于孩子却无比艰难。前方的困难给他们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使他们感到沮丧和烦躁。

其实,遇挫哭闹比不哭闹直接放弃要好,只要孩子在哭闹的同时没有停止尝试,家长就应该肯定。孩子一边哭闹、一边尝试,说明他试图克服困难,此时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烦躁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耐心等待并鼓励孩子对困难发起“进攻”,直到最终克服困难。孩子在克服困难后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并激发下次面对挫折勇于挑战的信心。

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可给人以教益,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

 

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人的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抗挫折能力。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9岁的时候,父亲患尿毒症,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留下巨债。次年中考,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非常希望能上重点高中、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老师们考虑我的家庭条件差,欠着巨债,纷纷劝说我放弃上高中,直接考师范(当时师范的录取线比重点高中还要高),因为读师范的费用很低。考虑到实际情况,我觉得老师的建议有一定道理,为了不增加家庭的负担,我放弃了大学梦想,读了师范。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人生的第一个梦想破灭了。

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原本可以分配至一家机场的附属幼儿园,不过由于没有“关系”,被别人顶替了,这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时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被分配到一家国企的幼儿园,刚去时并没安排到幼儿园老师的岗位,而是被踢皮球似的在各个部门“客串” 食堂帮工、车间油漆工、拧螺丝工,工作非常辛苦。

对于出身农村、常干农活的我来说,辛苦不算什么,难以承受的是精神上的歧视。那时,我瘦瘦弱弱,经常有同事轻蔑地说:“这么个瘦瘦弱弱的小妹子到车间能干什么?”也有人同情地说:“可

惜呀,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来干这种活!”那些轻蔑的、怜悯的眼神和话语让我心里一阵阵刺痛。刚到单位的时候,没有安排宿舍,有个好心的大哥帮我占了一间宿舍,我在那儿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宿舍,看见自己的行李、铺盖全被扔在过道上那一刻,我有种“天下之大竟无我立锥之地”的感觉,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戚,泪流满面。

当时的工资只有100.9元,经常不能按时发。幸亏,我的骨子里是不认输的,我写了一句话放在床边鼓励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现在想来这句话有些幼稚,不过很符合当时的心境。每当我意志消沉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嘱咐自己不要消沉,希望就在前方!

不久后,我们车间用计件的方式计报酬,即工资和工作量挂钩。我的任务是组装耕田机的配件(拧螺丝),这个事情虽然不要太多的技术,但要组装得快还是需要方法的。我一边暗暗琢磨,找到效率最高的组装办法,一边暗暗憋足劲,告诉自己不要怕吃苦受累。一个月后发工资时,把车间的同事都惊呆了: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初出茅庐、瘦瘦弱弱的小姑娘拿了当月女工里面最高的工资!当时车间的女工工龄都比我长,工作经验比我丰富,个头也都比我大。就是这件事,让同事们对我刮目相看,后来大家都非常尊重我,再也没有轻视和怜悯了。

好景不长,3年后,我们单位处于半停产状态,我和大部分职工都被“放假”了(那时还没有“下岗”一说)。突然失去了工作,我心里非常恐慌,这算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次挫折吧。我到了一家私立幼儿园打工,那时幼儿园开给我的工资是每月300元,管中餐。这样的待遇仅仅够吃饭,不过我很满足,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现在我回过头来想那段经历,那些逆境和磨难真是我的一笔财富,磨炼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面对困境的处理能力。那几年里接二连三的挫折,让我有了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我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我又遭遇到很多重大挫折和打击,都挺了过来。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有的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挫折中奋起,越挫越勇、百折不挠。李嘉诚的经历就是一部逆境中的奋斗史:幼年家境贫穷,14岁丧父,1944年,16岁的李嘉诚到他舅舅所开的中南公司工作,从学徒开始做起,做扫地、烧水、倒水、跑堂等杂事,后来他跳到一间小工厂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做推销员。他每天都背着一大包样品,走街串巷。22岁创业开办长江塑胶厂,几年后濒临破产而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报道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和创业者,他们的传奇经历中有一个相同的部分,那就是他们在遇到强大的困难和逆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

不仅是成功,幸福的人生一样要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所以挫折教育也是在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自面对社会的压力,越能抗压,说明孩子越强大。但是中国的父母有的时候呢,却非常乐意去干那些为孩子扫清前进障碍的活。譬如孩子摔倒了,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赶紧跑过去扶起来,倘若看到摔破皮或有个包,便心疼得不得了,显露于脸上。孩子本来不想哭的,都被家长这副模样给吓哭了。“摔倒”,这是多么好的挫折教育机会呀,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是每个孩子本来应该会的,可家长们无意中剥夺了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爬起来的机会。多次摔倒都被扶起后,孩子再次摔倒就只会边哭边等着别人来扶了。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晚上被奶奶强迫拉大便,其原因竟然是担心孙子在学校拉大便自己处理不好。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拉大便后还不会自行处理,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是他能处

理的了!不知这样的家长想过没有:你在清除孩子前方的障碍时,同时也把孩子宝贵的磨炼机会给清除掉了,你能一辈子跟在孩子身边清除障碍吗?倘若有一天,你老了、不在了,孩子面对人生路上的诸多障碍时,他该如何是好呢?

家长们大都明白挫折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太多的励志书上写过这样的故事。但他们往往有时候管不住自己。他们对孩子爱之深、护之切,一见孩子有困难就忍不住要帮助孩子。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能耐挫折,一方面家长又不给孩子磨炼的机会,这其实是相互矛盾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挫折的时候也是孩子非常期望有成就感的时候,能独自战胜挫折比父母任何鼓励的话都管用。而现在很多孩子却在不断地失去这种独自战胜困难的机会。而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他们面临的却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

那么,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该如何入手呢?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要不要让他们吃苦锻炼呢?

挫折教育不必刻意制造挫折,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顺势而为即可。因为日常生活环节对于孩子而言,处处是挫折、挑战,譬如第一次穿衣服、吃饭、打扫等对孩子来说都是挑战,孩子做这些事情都需要经过多次尝试,经历多次失败,克服多次小困难,才能最终学会。日常生活中处处是挫折教育的宝贵机会,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除包办代替,不要伸手相助。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依赖思想严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只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依赖思想解除了,孩子才有能力和信心去战胜挫折。

 

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有家长说,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来求助,不帮他就哭。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帮不了你。这件事情妈妈相信你自己可以解决。”必要的时候适当离开,给孩子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

记得周周3岁的时候,和晓晓在小区花园玩“奥运宝宝向前冲”的游戏,她们把长凳当赛道,以长凳之间的一个个底边长约40厘米的水泥方柱为关卡,抱着柱子从一条长凳跨越到另一条长凳就算过了一关,最后那条长凳为终点。一人在“赛道”过关,另一人攀附在葡萄藤上曰“吊环”。她们大概是看了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获得的灵感。她们一遍遍玩着这个游戏,乐此不疲。这时,一位老奶奶走过来,在其中一条长凳上坐下来,周周发现了这个“障碍”,我远远地观察,看周周如何消除这个“障碍”。周周跳下长凳,走到老奶奶跟前,看着老奶奶,想说又怕说,犹豫了一会儿,转向我喊:“妈妈,妈妈。”我鼓励她,“你说呀。”周周说:“妈妈说。”我继续鼓励,“我觉得这个事情你能解决,你和奶奶说,奶奶一定会答应的。”说完,我走得更远了。周周眼看求助无望,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周周终于鼓起勇气对奶奶说:“奶奶,请让一下。”奶奶惊讶地问:“为什么呢?”周周说:“因为我要做奥运向前冲的游戏。”老奶奶笑了,“好,好,那你向前冲吧。”说完,奶奶愉快地起身走了。周周欢快地说:“谢谢。”转过头对我会心地笑了,我竖起了大拇指朝她示意。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身旁,孩子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这时如果家长伸出援手,就会剥夺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孩子会形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家长适时鼓励或适当离开,让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己寻求办法战胜困难,这样不仅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磨炼耐挫折的意志品质。

不过,“适当离开”还得把握好度,家长要预测这个困难是不是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克服。如果与孩子的实际能力相差太远,是一个不管孩子怎么跳也摘不到的“桃子”,那么就有些过度了。

 

 

重点提示:

 

挫折,一方面使人痛苦,让人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使人奋进,让人化挫折为力量,不

断进取。孩子遇到挫折了怎么办?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能耐挫折;一方面,家长又不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身旁,他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这时如果家长伸出援手,就会剥夺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孩子会形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

因此,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适时鼓励或适当离开孩子,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磨炼意志。

很多孩子遇到困难时,喜欢哭或者发脾气,家长不理解。那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项能力还不足,某些事情大人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对于孩子却无比艰难。孩子遇挫就哭闹,但没有放弃尝试,这时家长就应该接纳孩子烦躁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耐心等待并鼓励孩子对困难发起“进攻”,直到最终克服困难。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家长不必刻意制造挫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顺势而为即可。

1.“爸爸不要吃排骨,待会儿我没有了。”

2.?让孩子的吃穿住行与大人保持一致。

 

吃晚饭的时候,周周爸光吃青菜,不吃排骨,他总是喜欢把好吃的留给我们。我给他碗里夹了两块排骨,并给他舀了些排骨汤。周周见了,有些着急,大喊起来:“爸爸不要吃排骨,待会儿我没有了。”我轻声说:“周周,爸爸还没有吃排骨,而你已经吃了一些了。要是你不让爸爸吃排骨,只顾自己吃,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你说好东西是不是该和大家分享啊?”

周周听我这么说,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夹了一块排骨放到爸爸碗里,又夹了一块放到我碗里,嘴里说:“给爸爸分一块,给妈妈分一块。”夹到最后,碗里只剩下一块排骨了,我笑着问她:“只有一块了,这块分给谁啊?”周周毫不犹豫地夹起放到了我的碗里。我紧紧地抱了周周一下,“周周对妈妈这么好,妈妈好感动。”

我很感慨,这一次如果不及时引导,或许就在周周的心中种下了自私的种子。一个自私的人在群体中是不受欢迎的,家长们一定深知这一点,家长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自私的人吧。而在家庭中,孩子的“自私”往往能为父母所宽容。孩子与生俱来并不是自私的,他们只是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不懂得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他们会把好东西据为己有,并且多多益善。但这种情况不及时引导,孩子的自私将会转变为真正的自私。

 

前面说过的一个例子,我童年的小伙伴,小时候总是喜欢抢别人的食物妈妈的、哥哥姐姐的、奶奶的,大人们不懂得引导,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长大了自然就会好,加之大人们对他百般疼爱,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他吃。后来,他对独占好吃的、好玩的已经习以为常,变得异常自私。长大后这种自私变本加厉,做什么都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很难与人相处,后来几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一位妈妈问我:“9岁的儿子很自私,干什么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更不知道体恤父母的辛劳。”我反问她:“是不是他在家享受优待?是不是你们省吃俭用,在孩子身上却非常舍得花钱?”这位妈妈说正是这样。孩子在家很受奶奶“优待”,每餐都会格外做一个菜给他“专享”。奶奶对于孩子的物质要求也是有求必应。我说问题出在了大人身上,要改变孩子就得先改变大人的态度,不要再让孩子享受优待,而应该只是把他当做家庭中的普通一员。

而另一位4岁孩子的家长也曾说,他们家有时炖鸽子汤,基本上整只鸽子都留给了孩子,大人舍不得吃。后来儿子觉得好东西就应该由他独享。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长此以往,孩子就觉得他享受特权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某天父母没有给他创造好的物质条件,他就会埋怨父母。同时,他不会体恤父母的艰辛,也不会关心别人的感受。

 

我们对周周没有优待过,基本上和我们的吃穿住行保持一致。吃的方面,自从她能吃大人一样的饭菜了,我们就没有给她另外做过菜。有一次,我们做了周周最喜欢吃的猪脚,周周嫌放得太远,把盘子拖到了自己面前。我说:“你把喜欢吃的菜放到自己跟前,这样我们就夹不到了呀。请放到中间,这样大家都可以夹到。”我把盘子放到了中间,周周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拖盘子”的行为。当时周周两岁多,吃零食和水果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水果了,我们也要和周周分着吃,而不是让她独享。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让周周来分食物,一般情况下她都会先分给我们,然后轮到自己。而分多分少、分大分小,周周是不那么介意的,实际上她早就知道比较大小和多少了。

到了2岁半的时候,周周能区分我的、你的、他的、大家的东西了,这时我开始引导她分享了。首先是公共物品的分享或轮流,在外面,玩公共玩具,排队轮流玩,不独霸;在家里,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吃

,不吃独食。由于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没费什么力气就让周周懂得并遵守了这些规则。然后是自己的物品的分享,这个分享是建立在她自愿的前提下,我们不勉强。当她主动把她的东西给我们分享或给同伴分享的时候,我一定会大大肯定一番她的“慷慨大方”,同时也把和她分享的快乐感受告诉她。周周非常乐于和别人分享她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但前提是别人一定要先问她,或者是她主动提出。

由于我们不搞特殊化,同时尊重周周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不强迫她与别人分享,所以“好东西要与人分享”已经深入周周的内心。有一次,周周在客厅喝豆浆,我到厨房拿自己的那一份,可到厨房一看已经没有了,我问周周外婆,是不是没有豆浆了。外婆说没有了。我回到客厅,周周把自己的豆浆递给我,“妈妈,喝我的吧。”我心头一热,她听见我和外婆的对话了,把自己的豆浆分给我喝呢。我问:“你是看妈妈没有豆浆了,就把自己的豆浆给妈妈喝,对吗?”小家伙点点头,说:“我怕妈妈没有豆浆喝了。”我喝了一口豆浆,说:“嗯,这是妈妈喝过的最好喝的豆浆!”周周开心地笑了,我也幸福极了。

 

有的家长在孩子给他分享食物的时候,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接过食物假假地“吃”一口,然后把食物还给孩子。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拒绝,让孩子留着自己吃。这样做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妈妈)不爱吃我给他的食物,既然他们不喜欢吃,下次就不给他们了,留着自己吃。长期如此的话,孩子就会觉得独占是理所当然和心安理得的了。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是百般疼爱,总想把最好的留给他,好像这才是对孩子爱之深切的表达。其实,我们应该把孩子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让孩子事事享受特权。要知道,自私就是从孩子第一次独占开始的。

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心灵高尚、内心强大的人,而一个会给予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重点提示:

 

孩子与生俱来并不是自私的,他们不懂得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是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会把好东西据为己有,并且多多益善。在家庭中,孩子的“自私”往往能被父母宽容。要改变孩子的自私,就得先改变大人的态度。改变大人的态度从衣、食、住、行、玩开始,让孩子的吃、穿、住、行、玩与大人保持在同一水平,不让孩子搞特殊化。当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有物品。孩子自己的私有物品,如果要分享,应该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前提下,大人不应勉强。

1.?孩子为什么把唯一的一块蛋糕给小伙伴吃了?

2.?孩子没有要好的小伙伴怎么办?

 

黄昏的时候,金色的阳光洒在广场上,暖暖的。周周和乐乐及另几个小朋友在广场上玩。乐乐妈下班了,带了一块蛋糕和一袋小面包给乐乐。乐乐提着蛋糕和面包走到周周跟前,把蛋糕递给了周周。周周接过蛋糕,兴高采烈地大喊:“乐乐给我她的蛋糕!”

乐乐比周周大4个月,是周周最好的朋友。这块蛋糕是唯一的一块蛋糕,而那一袋面包有5个。在我们大人看来,也许我们会选择拿面包和朋友分享,这样自己和朋友都有吃。可孩子不这么想,虽然自己也很喜欢吃蛋糕,但是她很喜欢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朋友,宁愿自己不吃。我们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被孩子间纯洁的友谊所感动。

周周对乐乐也可谓情深意重。有一次我们和乐乐一家从公园玩了回来,周周舍不得和乐乐分开,邀请乐乐到我们家吃饭,乐乐非常乐意。乐乐妈客套地说:“我们就不去了吧,太麻烦了。”我说不麻烦,难得孩子有一个这么投缘的伙伴。乐乐妈说:“那好,不过我们先要到楼下诊所拆线(乐乐摔伤后缝了针),拆线后我们上来。”我说:“好,你们一定要来。”我们准备上楼,周周突然拉住我说:“我还是想在这里等乐乐。”我问周周怎么了?周周说:“我怕待会儿阿姨不带乐乐来了。”我恍然大悟,心里非常感动。乐乐妈得知了周周的想法也感动得不得了。孩子们如此重情谊,我们做父母的又怎么忍心阻隔?

乐乐特别懂事,对周周很照顾。周周上厕所,乐乐给周周拿纸;周周到乐乐家玩,乐乐拿漂亮的拖鞋给周周穿。乐乐对周周的好,周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乐乐关心她的时候,周周都惊喜地说:“妈妈快看,乐乐这么关心我呢。”两个小伙伴只要见了面就难舍难分。有一次,乐乐在我们家玩了一天,晚上乐乐该回家了,她舍不得走。我说:“要不我们送乐乐回家吧。”周周开心得不得了。我带着周周和乐乐一家一起下楼,走到半途,乐乐要骑到她爸爸肩膀上。看到乐乐有爸爸骑,周周也想骑爸爸,说要回家喊爸爸来。我给她爸爸打了电话,她爸爸说马上下来。当时外面很冷,而乐乐有些咳嗽。我建议乐乐一家先回去,我们等一下就来。乐乐不肯,一定要和周周一起走。最终等到周周爸下来,两个小家伙骑着“两匹马”,欢欢喜喜地往乐乐家去了。

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一次外婆带着周周在乐乐家玩,周周看到乐乐的写字板,想用写字板画画,没想到被乐乐拒绝了。周周气鼓鼓地把写字板往桌子上一放,拉着外婆的手说:“外婆,我们回家!”外婆领着周周和乐乐奶奶道别后回来了。回到家,周周还是气鼓鼓的。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我理解周周的心情。因为周周知道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允许后才能拿,所以她觉得乐乐不愿意,自己就不能拿乐乐的写字板。但是她又觉得乐乐这么铁的朋友,居然会拒绝自己,感情上接受不了,觉得很没面子。没多久,周周气消了,第二天又主动找乐乐玩去了。

 

除了乐乐,周周对晓晓姐姐的感情也很深。前文中提到过,晓晓要来我们家了,我们在马路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中间我催促周周多次,周周不肯回家,一定要等到晓晓姐姐。晓晓要回去了,周周很是不舍,说姐姐走了她会孤单的。此外,周周还有几个好朋友:思思、凯凯、希希、哲哲、楚瑜。楚瑜比周周大2岁,凯凯、哲哲、思思和周周差不多大。不过,这几个小伙伴在周周心目中的地位就没有乐乐和晓晓那么重要了。

大一些之后,周周结交朋友有了一点变化,她结交朋友的对象和方式跟小时候(3岁前)有了明显的不同。小时候通过分享食物、交换玩具很快就能和别的孩子玩到一块,三岁多后,周周交朋友渐渐有了倾向性,她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和每一个孩子都能玩到一块,她会去寻找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然后一起做他们共同

喜欢的事情。而和那些没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他们就算待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

孩子间这种有着共同兴趣点的朋友类似于成人间“志同道合”的友谊,能保持更长久。三岁多之后,思思成了周周最好的朋友,她们俩有着共同的兴趣点,喜欢玩娃娃家、医院等角色游戏,喜欢看书、画画、打扮、舞蹈等,两个好朋友一见面就不想分开。她们彼此都非常珍惜对方。我们买了新房子后,思思以为我们要搬家了,很忧郁地说:“妈妈,周周就要搬家了,我好舍不得她!”思思妈说:“周周家的房子还没建好,要两年后才能搬家,他们暂时不会搬。”思思听了高兴极了。

我创造一切机会让周周和小伙伴玩,经常领着周周去她的朋友家串门,也邀请她的朋友来我们家做客,还把周周的朋友相互介绍给对方认识。我们家经常来一大帮孩子,热闹非凡。随着周周和伙伴们感情的升温,我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经过沟通,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一致,我们抛弃了所有的客套,今天在你家吃,明天来我家吃,不去讲究那么多面子上的东西。在孩子的影响下,我们大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真挚而单纯。

伙伴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代替不了伙伴,亲情代替不了友情。一个孩子,纵使他住着华美的屋子,守着昂贵的玩具,拥有吃不尽的美食,但如果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长大,他也是不快乐的。孩子们的想法和视角是相通的,我们应当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与伙伴一起玩。

 

重点提示:

 

父母代替不了伙伴,亲情代替不了友情。孩子很喜欢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朋友。父母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小伙伴玩,比如经常领着孩子去小伙伴家串门,也邀请小伙伴来家做客。

1.?“妈妈,晓晓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

2.?好妈妈如何处理孩子间的冲突?

 

 

晚上,我在浴室洗澡。忽听周周敲门,略带哭腔地说:“妈妈,晓晓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我变成了一只落汤鸡!你快出来呀。”我说:“好,妈妈在穿衣服,你稍等一下。”我穿好衣服出来,周周满脸沮丧地站在门口,看见我,她迫不及待地向我控诉晓晓的“罪状”,“晓晓端着杯子给我喝牛奶,突然她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妈妈你看,这里,还有这里,到处都是牛奶!”周周指着那些沾满牛奶污渍的地方说。我蹲下来,拉着她的手说:“晓晓把牛奶泼到你的身上,你很生气是吗?”周周点点头,气鼓鼓地说:“我的衣服上到处是牛奶,我变成了落汤鸡,一点都不漂亮了!”

好一个“落汤鸡”,这是周周在《不一样的卡梅拉》里面学到的词,小黑猫被磨坊主装进麻袋,然后扔到河里,被小胖墩钓鱼给钓了上来。小鸡卡门给湿漉漉的小黑猫取名为“落汤鸡”。周周把被牛奶泼湿的自己称为“落汤鸡”,真是贴切不过。周周接着说:“妈妈,我要换衣服,这件衣服湿了。”我说:“好啊。”

换了衣服出来,周周已经没事了。我看见晓晓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外婆告诉我,刚才泼了牛奶之后,周周责怪晓晓,还打了晓晓。晓晓5岁,仅仅比周周大1岁半,她很懂事,处处照顾周周,给周周擦鼻涕、喂饭、喂药。有时周周打了她,她从来不还手,只是抓住周周的手,不让周周继续打她。我猜测晓晓应该是在给周周喂牛奶,只是不小心把牛奶泼了。晓晓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周周抓住她的失误不放,还打了她,她正委屈着呢。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对他人的无心失误,不要紧紧抓住不放,要宽容对方,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她能推己及人,尝试着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把周周抱在腿上,问她:“刚才晓晓是在喂你喝牛奶吗?”周周说:“是的。”我说:“那她是在照顾你了,她是不小心泼了牛奶的吧?”周周点点头,“是的。”我接着说:“你责怪晓晓,还打了她,是吗?”周周点头承认了。我温和地说:“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你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你很害怕,你说你是不小心的。妈妈有没有责怪你?有没有打你呢?”

周周小声地说:“你没有打我,也没有责怪我。”

我说:“妈妈宽容了你。如果你上次打破碗的时候,我狠狠地责怪你,还打你,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周周说:“我会伤心难过的。”

我柔声说:“今天晓晓泼了牛奶在你身上,也和你上次打破碗一样是不小心的。你责怪她,还打了她,你说她现在是什么感觉呢?你看看她现在快乐吗?”

周周侧过头看看晓晓说:“她不快乐。”

我说:“所以呀,对别人不小心犯的错,只要对方表示了歉意,我们就要原谅对方,这叫宽容。”周周专心地听着,没有说话,“宽容”对她来说,也许还需要时间来理解。

顿了一会儿,我接着说:“你觉得你现在该怎么做呢?”周周从我腿上下来,走到晓晓跟前,捧着晓晓的脸,说:“对不起。”说完还拥抱了晓晓一下。

 

晓晓依然闷闷不乐,5岁孩子的情感比三岁多的孩子更为复杂,更接近成人。周周早就忘记了“落汤鸡”的不快,而晓晓还没有忘记周周的责怪和打她带来的委屈,这种委屈的情绪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是一件好事,让周周明白: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的。经历了晓晓对她的冷落,也许能让周周更加懂得尊重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接下来是洗漱睡觉,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里,任凭周周怎么喊“晓晓”或是“晓晓姐姐”,晓晓始终没有理睬周周,周周觉得挺没趣的。

第二天早晨,晓晓早早地起床了,周周还没醒来。看起来晓晓的情绪不错,昨夜的不快似乎已经烟消云散。我笑着问晓晓:“昨天周周打了你,你不开心了吧?”晓晓说:“是的。”我说:“现在感觉怎么样?”晓晓的脸上露出

笑容,“现在没事了。”

不久,周周醒来了,一睁眼看到晓晓,对着晓晓笑。晓晓也笑了,她们俩“一笑泯恩仇”了。

父母在孩子起冲突的时候,父母在这里千万不要去充当一个判官的角色,很多父母以为自己很万能,他们希望孩子有问题了找自己来处理,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本身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重点提示:

 

让孩子知道:对他人的无心失误,不要紧紧抓住不放,要宽容对方。

父母在孩子起冲突的时候,去充当一个判官的角色,这万万不可。

1.?小朋友没有爱心,伤害小动物怎么办?

2.?6岁以前的小孩知道什么是虐待动物吗?

3.?怎么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爱”,提高“爱”的能力?

4.?让孩子明白“小麻雀的葬礼”是怎么一回事。

 

从公园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对母子。

孩子两岁左右,手里抱着一只小白兔。抱着抱着,孩子不知觉得哪儿不妥,一只手拎着小白兔的耳朵,把小白兔提了起来继续朝前走。孩子个子矮,小白兔的双腿在地上拖着,非常痛苦!小白兔弱小的身子挣扎了几下,无力地放弃了。对于它来说,孩子可是个庞然大物!我将目光投向孩子的妈妈,期望她能制止孩子的行为。可是这位妈妈满面笑容地看着这一幕,仿佛儿子干的是一件很好的事,一件值得赞许的事!

那一刻,我真想上前说说这位妈妈!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她又不认识我,弄不好会碰一鼻子灰。周周也看到了这一幕,我不忍再看,带着周周赶紧离开了。

周周感叹了一句,“妈妈,小白兔好可怜啊!”

周周的感慨让我很欣慰,我问道:“你觉得小朋友那样对小白兔好吗?”

周周不假思索地说:“不好,那样拖着走很难受。”

我接着问:“要是你,会怎么办呢?”

周周想了一下,说:“我会抱着它走。”

3岁孩子都懂的,一个成年人居然视而不见!

没过几天,在公园湖边我又看到了类似的一幕: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姑娘领着一只大狗,小女孩把没开包装的一盒牛奶扔到湖中,大狗赶紧冲进湖水里,朝着牛奶游过去,叼住牛奶游回来,把牛奶送到小女孩手中。很多人围观,并为这狗狗的聪明叫好!小女孩见这么多人叫好,暗自得意,一遍又一遍把牛奶扔到湖中,让狗狗一遍又一遍游到水里去“捡”回来!当天的温度很低,寒风刺骨,行人都穿着棉袄。可怜的狗狗不知主人是捉弄它,一遍又一遍义无反顾地跳到冷水里,把牛奶叼上来!看着狗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女孩视若不见,脸上得意的表情分明是在炫耀:我是多么能干啊,把狗狗调教得这么好!

上次小兔子的事情还萦绕在心头,这次我没有犹豫,准备上前制止。没等我开口,一声口哨响起,狗撒开腿跑了,女孩和她的同伴跟着也跑了,大概是真正的狗主人来了吧。

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是对世间万物都具有悲悯之心的。这两件事情似乎只是不经意虐待小动物的事件,但其实蕴含的东西太多了。

 

我无意谴责这些孩子,我想他们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心中有爱的,偶尔捉弄小动物也是因为不懂,并无太多恶意。我还记得我年幼无知的时候,曾经把蚂蚁撕成好几截;曾经把小狗扔进池塘,看着它落水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我只是在思考:倘若父母不及时引导,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很有可能变得冷漠而狠心,不善待父母亲人,甚至制造残暴事件。

哲学家康德说:“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一些社会学家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对动物残忍的人,成年后犯罪几率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小孩子捏死小鸡、弄死金鱼,有的家长会及时引导,但有的家长并没引起重视,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甚至认为就是只小动物嘛,死了再买一只就是

 

人的健全人格在6岁以前的幼儿时期形成。在童年时期,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爱”,有可能就失去了“爱”的这种能力。如果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没有及时调整,就容易形成人格偏离。6岁以前的孩子,偶尔捉弄小动物或者伤害到小动物,就如拖小白兔的这个孩子,以及我曾亲眼看见一位2岁的孩子捏死一只小鸡,这些都不是恶意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小动物造成怎样的伤害。

周周不到3岁的时候养过一只鸭子。刚买回来时她爱不释手,抓住小鸭子的脖子,没轻没重的,差点把小鸭子掐死!我以小鸭子的口吻对周周说:“周周姐姐,我是

小鸭子,你把我弄疼了,哎哟不过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可以轻一点吗?还有,我不喜欢被掐住脖子,那样让我透不过气,我喜欢被抱着。”周周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轻轻地抱住小鸭子。后来,小鸭子渐渐长大,不适宜继续养在室内,我计划把它送到乡下。周周十分不舍,在我们要送走小鸭子的时候都哭了,送了几次才被送走。

周周三岁多的时候,和几个小伙伴玩,在大树底下发现一只死麻雀,小小的身躯侧卧在水泥地上,已僵硬多时。孩子们围成一圈,好奇地观察这只一动不动的麻雀。他们可能大多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纷纷发表对死麻雀的看法,表情轻松。周周蹲下来仔细打量麻雀,她发现小麻雀身体僵硬、眼睛紧闭、爪子僵直。她抬起头问:“妈妈,小麻雀是死了吗?”我说:“是的。”周周表情凝重,同情地说:“它好可怜!它不能动了,不能睁开眼睛了,它再也看不见她的妈妈了!”

其他小朋友在周周的感染下,一个个都默不做声了,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哀思”了一会儿后,在我的建议之下,孩子们在花坛中的一棵树底下挖个坑把小麻雀埋了。埋上最后一抔土的时候,周周说:“小麻雀,好好睡觉吧。”大家庄重地一个个和小麻雀道别。

 

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出现伤害小动物的行为,家长只需稍作引导,就能把孩子拉回正常的轨道。首先,告诉孩子,小动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也知道痛,就如同宝宝被人打一样的感觉。如果孩子不小心弄死小动物了,家长千万不要有“再买一只就是”的想法,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其次,在出现孩子伤害小动物的时候,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孩子一般是没有恶意的,过于紧张会给孩子压力,觉得自己是“坏人”。最后,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做爱护小动物的典范,家长对世间万物的爱会传递给孩子,这比任何说教都要好。

 

 

重点提示: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心中有爱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捉弄小动物,都不是恶意的,而是身边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孩子有了虐待动物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引导,让孩子爱动物、爱世间万物。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变成冷漠而狠心的人,不能真心对待周围的人,甚至不善待自己的父母。

1.?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

2.?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3.?孩子“小气”的原因是什么?

 

懂得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分享,就算守着大堆的玩具和美食,他也是孤单的,是不快乐的。所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分享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权利的基础上。很多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分享,但是不懂得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结果是家长越“教育”孩子分享,孩子就越是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孩子其实是非常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大人们若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往往“好心办坏事”。周周4岁的时候,早上出门玩,外婆拿了一些周周的糖果揣到兜里,说是要带给小朋友吃。周周不乐意地说:“我不要给别的小朋友吃。”外婆说:“别的小朋友都拿过糖果给你吃的呀,你也要和别人分享嘛。”周周执拗地说:“就是不要给别人吃!”外婆生气地对我说:“这孩子不懂得分享。”

听到这句话,周周委屈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就是不愿意给小朋友吃!”外婆恼火地把糖果塞了回去。我示意外婆停止,我来处理这件事。

“不懂得分享”,这个帽子扣得有点大,有一棒子打死之嫌。这样来评价一贯慷慨大方的周周是不客观、不公允的,这是外婆有情绪时的表现情绪不好时,她评价任何人或事都会带上主观偏见,这在教育孩子上面是个要命的弱点。我知道周周平时很乐意和别人分享,这一次表示不愿意分享,是因为外婆从头至尾没有征询过她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把她的糖果带上欲分给别的小朋友。周周觉得外婆这样做没有尊重她“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所以她表示反对。

我蹲下来,眼睛平视着周周说:“你的糖果由你自己支配,如果你不愿意,你可以不带出去,留着自己吃。这件事由你决定。”周周停止了哭泣,说:“我愿意给晓晓吃,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还愿意给思思和乐乐吃,她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愿意给不认识的小朋友吃。”原来是这样!我笑着说:“外婆真的弄错了,周周是最慷慨大方的,可愿意和小朋友分享了。”

事情的结局是:周周带着一把糖出了门,先自己吃了几颗,然后分给晓晓2颗,再分给我1颗,最后还剩下几颗留给思思和乐乐。同样是引导“分享”,如果方式稍有不当,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很多家长比周周外婆更甚,喜欢强迫孩子分享。一次,苗苗带着2本书来到户外看,蕊蕊想看其中一本,苗苗不愿意。苗苗妈劝说苗苗借一本给蕊蕊,苗苗还是不愿意。苗苗妈说:“你真小气!你不借给蕊蕊,蕊蕊下次不会跟你玩了。”

还有一次,苗苗在吃豆腐干,分了一包给周周,另一包给自己。那天一起玩的还有蕊蕊,苗苗外婆见苗苗没有分给蕊蕊,拿过苗苗手里的豆腐干说:“分一点给蕊蕊吃吧。”苗苗说:“不行,我不愿意分给蕊蕊。”苗苗外婆说:“你又不乖了,怎么这么小气呢,蕊蕊是不是你的好朋友?”苗苗哭了,“就是不,就是不。”我上前对苗苗外婆说:“苗苗觉得豆腐干是她的,她有支配的权利,她不愿意就算了,不要强迫她。”苗苗外婆说:“那哪行呢,由不得她,养成这种自私的习惯可不好。”说完,她拆开包装,拿出两片豆腐干给蕊蕊,剩下的给苗苗。苗苗见豆腐干被撕开了,大哭不止,大喊:“就是不要给蕊蕊!蕊蕊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苗苗外婆说:“你不听话,这么自私!”

那天,苗苗委屈地哭了好久好久。

面对孩子的不愿意分享,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想方设法说服孩子分享,劝说无效后就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并且“威胁”孩子:“如果不分享,小朋友就不会跟你玩了”,或者“你不和别人分享,那以后别人也不会和你分享了”。这些话看上去都没错,这样的做法好像理所当然,但是造成的后果是:越是教育孩子分享,他会越发感到不安,把自

己的物品看得牢牢的,唯恐别人夺走他的物品。有了这种不安,孩子就越发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道理很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假如我们成人屈于某种压力而被迫与别人分享,这种违心的“分享”能让你感到快乐吗?你会心甘情愿地与别人分享吗?同样,孩子只有拥有了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之后,才会发自内心地乐意跟别人分享。孩子有权支配属于他的物品,要不要和别人分享得由他决定。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我们不能劝说或者暗示孩子,更不能强迫孩子。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被强迫分享的孩子也会强迫别人与他分享。事实上,那些喜欢抢夺别人物品的孩子,大多数曾经被大人强迫和别人分享过。津津就是这样,经常被妈妈强迫与别人分享。有一次,津津在骑单车,西西想玩,津津不愿意。津津妈让他借给西西玩。津津不愿意,但是架不住妈妈的劝说,最后还是向妈妈妥协了。没多久,津津转过头去抢西西的玩具在孩子看来,自己的东西可以被强迫分享,就意味着他也可以强迫别人和他分享。

 

那我们怎样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关于“分享”,我给周周的规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规则:对自己的物品有支配的权利,别人的物品要经允许后才能拿,公共的物品先到先得,后来者等待。在2岁以前,周周是不会分享的,因为那时她还没有“你的”“我的”“别人的”概念,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她都认为她可以拿。如果孩子连“你我他的”都分不清,他会觉得任何他喜欢的东西都是他可以拿的,根本不懂分享是什么意思,在这时候去和孩子谈分享,无异于对牛弹琴。

那时候,只要别人碰她喜欢的东西,她就会跑过去推开别人,大声尖叫以示抗议!有一次,晓晓在我们家住,裤子尿湿了,没有备用的,想借周周的穿,周周不肯,我们只好作罢,把晓晓的裤子用吹风机吹干了再换。有一段时间,周周在户外玩秋千,两个秋千,她居然要玩一个,占一个,空着的那个秋千也不准别人玩。我知道这是由于她不能区分自己的、别人的东西造成的,她认为这个秋千就是她自己的。

我们家的东西都得厘清权属,哪样是周周的,哪样是爸爸的,哪样是妈妈的,哪样是公共的。自己的东西由自己做主支配,谁都不能干涉;公共的东西按先后顺序轮流使用。凡是属于周周的物品,比如衣服、书、玩具、食物、颜料、笔等,都由周周支配,我们从来不擅作主张将她的物品借给或者送给别人。如果小朋友想借用周周的物品,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对小朋友说,这个是周周的,你得问她。如果她不愿意分享,我们尊重她的决定,不会劝说或暗示她与别人分享。我们不会给她贴上“小气”的标签,偶尔有旁人在周周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开玩笑似的说周周“小气”,我们都会耐心地替周周解释,消除旁人善意但不当的“逗”对周周的负面影响。

2岁半以后,周周非常乐于和别人分享她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但是前提必须是别人先问过她,或者她主动与别人分享。由于我们尊重她对自己物品的支配权,所以她也尊重他人的支配权,想借用别人的物品时必定先征询别人的意见,不会擅自拿别人的东西,更不会抢同伴的玩具、食物之类的。

那些被成人冠以“小气”之名的孩子,尤其是被强迫分享的孩子,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变得小气,彻头彻尾不愿意分享了。到那时,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纳闷:我没少教育孩子和别人分享,怎么会这样?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错,实在是成人没有好好尊重他们,把他们逼向了“小气”。

 

重点提示: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分享,就算守着大堆的玩具和美食,他也是孤单的,是不快乐的。

很多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分享,但是不懂得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分享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权利的基础上。

孩子只有拥有了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之后,才会发自内心地乐

意跟别人分享。孩子有权支配属于他的物品,要不要和别人分享得由他决定。

如果没有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那越是教育孩子分享,他会越发感到不安,把自己的物品看得牢牢的,唯恐别人夺走他的物品。

如果孩子连“你我他的”都分不清,他会觉得任何他喜欢的东西都是他可以拿的,根本不懂分享是什么意思,在这时候去和孩子谈分享,无异于对牛弹琴。

1.?孩子一切都“谦让”,是胆小害怕,还是美德?

2.?孩子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谦让行为?

3.?姐姐一定要让着弟弟吗?

4.?要谦让,也要有秩序规则。

 

 

谦让是孩子和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孩子能和同伴和睦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甚至明明知道不应该要自己的孩子谦让,但是碍于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谦让就说不过去。

哲哲妈就是这样。

一次,哲哲和周周坐在长长的石凳上玩“开火车”的游戏,哲哲当司机,周周当乘客。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奇奇走了过来,咕哝着要当司机,爬上石凳试图挤开哲哲。哲哲当然不乐意,死死占着司机的位置。奇奇没抢到司机的位置,哇哇大哭起来。哲哲妈闻声走过来,了解原委后劝哲哲,“你让给弟弟吧,他小一些啊。”哲哲很不高兴,闷不做声,坐在那儿没挪窝。哲哲妈试图再劝,我阻止了她。

我说:“是哲哲先在这里当司机的,如果奇奇想当司机,必须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和哲哲商量,然后等待。所以,你不应该劝说哲哲让出。”

哲哲妈惊讶道:“难道不要教孩子谦让吗?”

我说:“教孩子懂得谦让应该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不能教孩子向错误的行为谦让。”

哲哲妈说:“天哪,以前不管什么情况,我都是教育哲哲谦让的,譬如对方哭了、对方比他小、对方是女孩,等等。”我说:“对方哭了就该谦让?这不是暗示他哭可以得到谦让吗?下次他也会以哭的方式来要挟。而年龄小、对方是女孩等也不是谦让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的谦让会让孩子产生混乱,不利于建立规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不公正,感到委屈和压抑。”

哲哲妈疑惑地说:“是这样啊。我总是叫他让着别人,而他却总是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我说:“这个理所当然,因为你强迫他谦让,你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他也可以强迫别人谦让。”

哲哲妈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可是他和别的孩子争执起来,不叫他谦让都不好意思面对对方家长呢!”

我说:“那你得想一想,孩子明辨是非、遵守规则重要还是面子重要?你叫你的孩子一味谦让会让对方孩子思维混乱、不守规则,这对对方孩子也是不利的,明理的家长应该知道孰是孰非。”

哲哲妈说:“怪不得哲哲一不如意就总以哭闹来要挟,我是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家长们喜欢让自家孩子无原则地谦让,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小朋友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等等。这些荒唐的理由会严重误导孩子: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是客人就要让下次我到别人家做客,也要主人让着我。看看,这些理由是经不得一丝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时候,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殊不知,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己暗示的。

家长无原则地教孩子谦让,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我小时候,每次和弟弟发生冲突,家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我们分开,“各打三扁担”,然后“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你大一些,是姐姐,让着点弟弟。他们有时根本不问事情原委,有时是目睹事情的前因后果,明明知道是弟弟无理(譬如我的食物被他抢了),但处理方式都是清一色要我“让着弟弟”,理由是我大一些。那时,我的心里那个恨啊,觉得大人们真的很不公平,明明是弟弟不讲理,他们还要我让着他!内心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憋屈感受,积压在心里特别难受。由于家人的这种做法,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可笑的愿望希望妈妈哪一天给我生个哥哥或者姐姐,那样我比他们小,就不用让

着他们了!

前面说过孩子玩具被抢,家长不但不帮孩子要回,反而叫孩子让给别人,美其名曰为“谦让”“分享”。这好比成人在大街上被人抢了钱包,这个人不但不抢回来或者试图求助,反而将钱包拱手让人,你会觉得这个人是谦让吗?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人身上会觉得荒谬,成人却以种种荒谬的理由来要求孩子!

谦让是美德,但不要教孩子无原则地谦让。教育孩子谦让的前提是对方遵守规则,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客主,无关乎强弱,无关乎面子。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养成美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这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面对的问题。大人往往认为自己高孩子一头。站在大人的角度认为是对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对的。

 

 

重点提示:

 

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甚至明明知道不应该要自己的孩子谦让,但是碍于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谦让就说不过去。

家长无原则地教孩子谦让,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秩序,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这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面对的问题。

教孩子懂得谦让应该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不能教孩子向“错误”的行为谦让。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1.?孩子玩公共玩具为什么会自觉排队?

2.?为什么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3.?为什么孩子要“捡垃圾”?

4.?为什么孩子手里一直攥着垃圾?

 

阳光明媚的上午,周周和晓晓在麦当劳玩滑滑梯。一个叔叔抱着一个约2岁半的小男孩过来了,坐在滑滑梯旁边,叔叔说:“姐姐让弟弟玩滑滑梯好不好?”说了好多遍,晓晓和周周面无表情,都没理他。我走到周周面前问:“小弟弟想玩滑滑梯了,是不是让他玩一下啊?”周周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又问:“为什么呢?”周周理直气壮,“因为他没有排队!”多么充足的理由!我故意(说给那位家长听)大声地说:“因为弟弟没排队啊,那如果弟弟来排队,你会让给他吗?”周周说:“会!”叔叔听到了我们的对话,赶紧抱着孩子走了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排队,我们排队。”过了一小会儿,周周果然主动把滑滑梯让给了小男孩。

“玩公共玩具要排队,先到者先玩,后来者等待”,这个秩序在周周的心目中已经牢牢建立,她不仅自己严格遵守,还要求别人遵守。蒙台梭利说:“儿童需要秩序就如动物离不开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

这种秩序感需要成人维护,如果孩子的秩序被破坏,孩子会感到非常痛苦。

 

有一次,我们住在外婆家,为晚上睡哪张床折腾了很久。事情是这样的,周周先去的外婆家,那几晚都是跟外婆睡。我去了之后,她选择和我睡。外婆家有4张床,外婆一张,周周的表姐一张,舅舅舅妈一张,其中一张床没有铺好。外婆想省事,懒得铺新床,安排我们睡她的床,打算自己跟周周的表姐挤一挤。周周不肯,她说:“这张床是外婆的,不是妈妈的,妈妈不能睡。”我问:“妈妈带着你睡哪里呢?”我们楼上楼下转了一圈,看了那3张床,周周都说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不能睡。我又问:“那我们睡哪里呢?”她说:“我们睡沙发吧。”我说:“沙发太小了,睡不下呀。”

周周的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看得出来这对她是个难题:别人的床不能睡,我们又没有地方睡。她的内心秩序认定谁睡过那张床,那张床就是谁的了,而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用)。不管外婆怎么解释,她仍然坚持要睡沙发,她带着哭腔对我说,我们不能睡别人的床。看着她那痛苦而纠结的样子,我不忍继续为难她,也感动于她的坚持。我说:“你说得对,我们不能睡别人的床,我们再去看看别的地方是不是还有床。”我带她去看那张没铺过的床,我想这张床在她来之后没人睡过,她一定认为是“无主”的。

果然,周周看到这张床就破涕为笑。外婆只有苦笑的份儿,不能偷懒了,只得重新铺床。这就是孩子的秩序感,他们认为谁用过某样东西,那样东西就是谁的,其他人(包括自己)用就不行,不然就是破坏了秩序。

在周周两岁多的时候,只要看见外面草地上有垃圾,她一定要捡到垃圾桶里,有时外婆会嫌垃圾比较脏,不允许她捡。周周非常痛苦,执意要捡垃圾。在她的心里,垃圾就应该扔进垃圾桶,这是她内心的秩序,如果看到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而是扔在地上,她就觉得不符合她的内心秩序,让她感到痛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周周总是坚决地捍卫着她心中的“秩序”,凡是打破她内心秩序的事情,她一定会坚持,直到达到符合她的内心秩序为止。我非常注意帮助她建立清晰、稳定的内心秩序,譬如垃圾扔垃圾桶、玩公共玩具要排队、饭前要洗手等,一旦建立就不轻易改变,始终如一地要求她和自己都要严格做到,以免打破她内心的秩序,让她产生混乱。

 

某日偶遇一位香港妈妈,她跟我讲了一件关于秩序的事情,让我非常震撼。她老家是江西的,十几年前嫁到香港。我们聊到香港和内地环境差别的话题,这位妈妈说:“我带着孩子来内地姨妈家做客,一次我们上街购物,大街上偶尔可以看到乱

扔的垃圾。我们几个大人说说笑笑,边走边吃东西,包装袋随手扔在地上。说来惭愧,在香港到处干干净净的,我不会乱扔,而在这里反正到处是垃圾,我也就入乡随俗了。我们购完物后来到游乐场,准备带孩子好好玩一下,我拉着他的手,发现他的手里攥着什么东西,扒开一看,竟然是一个揉成一团的塑料包装袋!我惊呆了,要知道,从我们吃东西到我发现他这个包装袋,已经3个小时了!也就是说,他攥着这个垃圾袋已经足足3个小时!我问孩子怎么还抓着啊?孩子的回答让我们几个大人汗颜,他说他没有找到垃圾桶,不可以乱扔。我虽然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却是在内地长大的,骨子里还是和大街上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一样啊!而我的孩子虽然只有5岁,却比我们更能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我想这是因为他在香港长大,受到环境的影响吧要知道在香港,找不到垃圾桶就攥着垃圾可是普遍现象。他已经被香港的文化彻底影响了,这让我很欣慰。”

这个妈妈的话让我回味了很久,社会环境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个5岁的孩子在一个文明的、不乱扔垃圾的环境中长大,“不乱扔垃圾”的秩序已经深入他的内心,所以就算他来到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他仍然遵守心中的秩序,攥着垃圾不乱扔。反之,这位妈妈在一个“可以乱扔垃圾”的环境中长大,“可以乱扔垃圾”的秩序已经根植于她的内心,虽然她在干干净净的香港忍住不乱扔,但是一回到乱扔的环境就“原形毕露”。幼年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终生,这可以解释这位妈妈和孩子的反差。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如果您的孩子不遵守秩序,一定是某些成人没有严格遵守,带头破了例;或者是成人没有一致地要求孩子遵守。成人的世界有太多不守秩序的行为,无序的世界让孩子思维混乱、无所适从。为什么许多孩子有攀花折枝、抢人东西、随地吐痰等破坏秩序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所处的是一个无序的环境,无序的环境打乱了孩子的内心秩序,他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允许的。

社会上的许多成人有很多不文明行为,譬如公园里、大街上或公共绿地上四处是塑料袋和饮料罐等垃圾,在医院、车站售票窗口等处有插队现象,而违反交通规则的更是很普遍,比如随意变车道、过人行横道不减速、机动车开上人行道、随意鸣笛、乱停乱靠等。记得周周曾经多次批评过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有一次,我和周周走在人行道上,一辆小轿车开上了人行道,周周看见了,对我说:“妈妈,你看那辆车不文明,开到我们走的人行道上来了,它怎么不走自己的道呢?”还有一次,有辆公交车从我们身边经过,突然很大一声鸣笛,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周周很生气地说:“这辆车真没素质!”从她嘴里说出“没素质”三个字,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问她:“你觉得这辆车怎么没素质了呢?”周周说:“因为它这样 ”说毕,她用尽全力模仿车子鸣笛的声音,“嘀 它应该小声一点啊,那样才是礼貌的。”

还有其他不文明行为,譬如乱扔垃圾、闯红灯、践踏草坪等,成人种种不文明不守秩序的行为,周周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我每次都会肯定地告诉她,这些都是不文明的,是不允许的。我想,这些成人不守秩序的深层原因,也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成长在一个无序的环境里。

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人人都遵守秩序的社会,他们自然会坚守秩序,而如果每个孩子都遵守秩序,他们长大后也会遵守秩序,这样的社会自然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二者互为因果,反之则是一个恶性循环。

 

 

重点提示:

 

社会环境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幼年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终生。

遵守秩序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品质,否则长大后,孩子可能因为违反秩序而遭遇挫折,甚至是不幸。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如果孩子已经把遵守秩序当成习惯,一旦建立就不轻易改变,始终如一地要求

自己严格做到。

孩子遵守秩序,有些是父母培养的,有些是孩子被父母潜移默化影响的。如果有的孩子不遵守秩序,一定是某些成人没有严格遵守,带头破了例;或者是成人没有一致地要求孩子遵守,根本原因还在于孩子所处的是一个无序的环境,无序的环境打乱了孩子的内心秩序。

1.?教孩子独立,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

2.“妈妈,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

3.?

为什么孩子一两岁时哭嚷着要自己吃饭,大了又要父母喂呢?

4.?怎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来容易,坚持起来很难。周周刚学吃饭时非要自己吃,会吃了要喂;蹒跚学步的时候非要自己走,会走以后赖抱;刚学穿衣服鞋袜时非要自己穿,会穿了要我帮她穿小孩子就是这样,有挑战性的事情对她才有吸引力,当这件事情失去挑战性了,她就不感兴趣了。如果家长在相应的敏感期给孩子足够的机会来练习,并且趁热打铁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则较为容易养成。如果没有好好把握其敏感期,事后再来“培养”,难度则要大很多。

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试想,倘若一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事事要求助于他人,这个人谈得上自由吗?称得上独立吗?谈得上强大吗?同理,对于进入自理阶段的孩子,却不能掌握自理的基本技能,或者思想上存在依赖性不愿意自理,他们也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不能走向独立。而且,自己的事情由父母代劳会令孩子丧失起码的责任感,没有担当。这一点是某天周周对我大吼“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时我感受到的。

那是周周快3岁的时候,我们换衣服准备出门。我找了一条裙子给周周,让她自己换上。我和周周爸都换好衣服了,周周坐在床边,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质问我:“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她那气急败坏的表情、理所当然的口气让我着实吃了一惊。那时她已经完全能自己穿衣服了,她一定认为给她穿衣服是我们的职责,所以她才如此理直气壮地来质问我。正常情况下,对于3岁的孩子,她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这件事应该是她“分内”的事,而不是妈妈的事。她得对她没有按时穿好衣服一事负责,而不是由妈妈来负责。

我反思,周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由于我们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来做”,没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个错在我,有时赶时间或嫌麻烦或心有担忧,我偶尔帮她做了本该她自己做的事情,譬如喂饭、穿鞋、穿衣服。有时我控制不住出手相助的冲动,偶尔包办代替,那时候她的感觉是:这件事可以由我做,也可以由爸爸妈妈做。这样,依赖心理就形成了,难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我决心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冲动,要求周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能做的我们决不插手。这其实是与自己的抗争,我必须要克服潜意识里想帮她的冲动。

譬如吃饭,周周1岁2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小勺舀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拒绝我们喂饭,要自己舀。往往一顿饭下来,桌子上和地上的饭比她吃到肚里的多。饭后打扫的难度增加了好几倍,看到白花花的粮食被浪费,外婆心疼不已。我顶住外婆的压力,坚持让周周自己吃。终于在1岁4个月的时候,周周可以完全自己用勺吃完一碗饭了。这种情况持续了1个月。

好景不长,正当我为她如此小就会自己吃饭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周周病了,上吐下泻,食欲很不好,不肯自己吃。那时我的心态比较焦虑,最害怕周周生病。这种内心的恐惧让我放不开,在她不肯自己吃的时候就喂一点,一定要看着她吃点东西我才觉得病情不是那么重,才心安一点。后来想起这些事情,觉得那时太过担忧了,有些庸人自扰。孩子有食欲自然会吃,没食欲就不必勉强,在腹泻的时候,孩子的食欲本来就差,少吃或不吃只能顺其自然。

病中的喂饭留下了“后遗症”,让我前功尽弃。病愈后,周周不肯自己吃饭了,在我的要求之下,她前半碗自己吃,后半碗便不肯吃,由我喂完。这真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难,破坏一个好习惯容易啊。

这种情况直到周周两岁多,我的心态步入正常才得以改观。后来的方法是:

坚决不喂。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收了。在收走之前我会告诉她,要到下一餐才可以吃饭,中途除了喝水不能吃任何东西。不知有多少次,周周一口饭都没吃,只吃几口菜便下桌走了。我说服外婆,不给周周吃任何东西,让她尝尝饥饿的滋味。往往到了下一餐,周周早早地等着开餐,饭一上桌,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吃,不用多久就吃完了一碗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周周的吃饭完全能自理了。

周周2岁就学会了穿鞋袜和裤子,那时要是我帮她穿的话,她会哭着要求脱下来,自己重新穿。一段时间后,周周对穿鞋袜、裤子这些事不感兴趣了,每次都等着我穿,而我,不知不觉间就给她穿了好像一种思维定式一样。那次周周的一句“怎么还不给我穿衣服”把我惊醒了。我自嘲,这真是“自食恶果”啊!

后来,在周周要求我给她穿衣服的时候,我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须自己做。”周周哭了,哭得很伤心,大概是觉得我拒绝了她的要求。我有些心软,但转念一想,如果她现在不独立、没担当,日后会比今天痛苦一万倍!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学会了穿衣服的本领,你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妈妈帮忙,这样才是能干的孩子。”周周见我的态度非常坚决,一边抽泣着一边穿衣服。待她穿好后,我大大地肯定了她一番。

在周周快3岁的一个晚上,我试着让她自己洗脸(取毛巾、开水龙头、拧毛巾、洗脸、挂毛巾)、刷牙、洗脚(脱鞋袜、洗脚、擦脚),她完全可以自己胜任。我对周周爸说:“今天晚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周会自己洗脸、刷牙、洗脚了。”周周满脸自豪地在一旁补充,“我还会自己擦脚呢!”看来,她感受到自己做事的成功和喜悦了。

在养成自理习惯上面,我没有一贯坚持,由于诸多担心而不敢放手,有时嫌麻烦忍不住包办代替,走了不少弯路。把这些“教训”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义非常重大。有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这种观点极其错误。良好习惯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难以纠正了。我一个朋友的小孩,11岁,成绩不错,就是不会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次吃饭都是妈妈盛好端到桌上,他拿起筷子便吃,吃完放下筷子就走人。他不是一般的懒,不是一般的依赖。有次我在他家,他妈妈上班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他。早餐是馒头稀饭,馒头是我买回来放在餐桌上的,他吃了两个。稀饭我已经在他起床前吃过,我便没有特意去给他盛。我问他要不要吃稀饭,如果要吃的话,电饭煲里有。他说要吃,但就是不起身去盛,那架势似乎是等着我给他盛。我心想,11岁的孩子早就应该自己盛饭了,我就装糊涂,不给他盛,看他吃不吃。结果,到了中午他都没去盛稀饭!中午做饭时,我问他还要不要吃稀饭,如果要吃,赶紧自己来盛,不然我倒掉了。他这才不情愿地过来盛了稀饭。

这样的孩子不少,孩子若没有在幼年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大了就更加难以养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还要父母挤牙膏、叠被子,这样的孩子纵然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他们严重依赖于父母,心理上没断奶,精神上不独立,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离了父母便无法生活。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和成绩,不重视自理习惯的养成。孩子上学后,家长辞职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住,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这些孩子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一个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照顾不来的人,今后怎么立足于这个社会?

孩子能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果家长放手,信任孩子,坚持做到“孩子能做的决不插手”,不用家长刻意培养和说教,孩子自然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反之,如果家长不放手,不相信孩子,担心孩子吃不好、穿得慢、洗不干净,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孩子就无法做到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