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周边酒店:毛泽东用兵如神:“兵不血刃取长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20:39

“辽沈战役”之时,长春的国民党守将是郑洞国。郑是与孙立人、戴安谰、杜聿明、廖耀湘齐名的抗战名将。是对中国抗战立了大功的人。  
解放军利用人海战术把长春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放一个人出城。其目的是为了迫使城中百姓与守军争食,造成长春粮尽而降。最后直到满州全境解放之后,郑洞国才被迫出降。说起来,郑将军也真是一员骁将,只可惜了我们的长春百姓,平白无故地被饿死了这么多人。  
长春围城之战究竟饿死了多少老百姓,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中校作家张正隆在《雪白、血红》里说的十五万。因这一部书,差点儿把命丢了。由于他的所著有可能被改,所以他书中所说不足为信。  
另外75年被释放的战犯段克文在他的《战犯回忆》一书中说,长春围城饿死了六十五万。他当时就在围城之中,有一天忽然听说城中有一家店铺在卖熟肉,大家闻讯都蜂拥去抢购。段克文带人去了那家店铺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卖的是人肉,当场就把老板拉出来毙了。段克文在书里说,他当时听说有个解放军连长实在看不下去这么多老百姓被活活饿死,忍无可忍,拔枪自杀。段是被押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战犯”,释放后绝不留在国内,第一批就出去了。他当然乐意扬仇之短,所以他的六十五万说也不足为信。  
日本曾出版过一些满州回归者的回忆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后来任日本一家大保险公司总裁的回归者写的。当时他在满州国首都“新京”,即现在的长春。国民党进城后,解放军把长春包围了起来。国民党本想遣送他们这些残存日本人回国,但长春的交通已被完全切断。后来城里的粮价飞涨,呆在城里已活不下去,他就和三个日本人一起想逃出去,结果城外共产党军设置了铁丝网防线,不让他们出去。他们身上带的一点粮食又被中国强盗抢走。他们在长春城外的荒野上露宿了三个星期,每天靠吃野草度日。他的两个同伴后来都饿死了。他自己最后从野狗挖的狗洞中爬出铁丝网防线,一路讨饭来到沈阳,找到日本人遣送团,才得以生还回国。据他说,长春城外到处都是饿死者的尸体,他亲眼看到中国人吃人肉的情景。当时日本新闻界估计在包围长春期间饿死约二十到三十万人,留在长春的日本人也大部份都被饿死了。因为日方已经无条件投降,与国共双方都无关系,再加上日本新闻从业人员的竟业精神相对较好,相对比较客观,所以日本估计的长春围城饿死二十到三十万人应该说是比较准的。  
如果我们把张正隆中校所说的十五万和代表国军的段克文所说的六十五万两个向不同方向的夸张值取一个算术平均值,则是四十万。取一个几何平均值,则是三十一万。那么中国方面国共两党的估计值应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日本方面的估计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则三十万人正好是两个估计之间的值:日本估计的最高值与中国估计的最低值。这个数字和中国报导出来的南京大屠杀的数值差不多。  
长春解围以后,城中的百姓熟人见面总要问“你们家还剩几口人?”就如唐山大地震以后熟人见面都问“你们家还剩几口?”一样。长春满城百姓没有人家不饿死人的。唐山大地震是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长春围城呢?纯粹是人为制造的灾害。而饿死的人数竟然和唐山大地震砸死的二十八万人不相上下。“辽沈战役”的总指挥是林彪。后来“九一三”林彪叛逃出境,所乘专机的安全性能应该是有保障的。然其却坠机而亡。林彪的这种下场,未使不是其指挥“辽沈战役”,饿死三十万长春百姓的报应。那饿死围城的三十万冤魂郁结了三十年的冲天怨气,也不能放林彪活□逃出去。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一部对驻守吉林省长春市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以军事包围为主,与政治攻势、经济封锁相结合的军事行动。

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收复永吉(今吉林市)、攻克四平后,长春成为一座孤城。

由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新编第7军、第60军及地方保安部队共约10万人驻守,企图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使其不能南下作战。

共产党的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为解除长春之敌对后方安全构成的威胁,于5月下旬以野战军第1前线指挥所(8月中旬改称第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萧华指挥2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准备夺取长春。

24日开始,以第1、第6纵队和独立第6、第11师试打长春,攻占了西郊大房身机场。东北军区决定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的方针。,组成党政军民联合围城斗争委员会,以发挥整体力量。
第12纵队及立第5、第7、第8、第9、第10师开始对长春国民党军紧缩包围,控制要点,封锁机场,打击出城骚扰、抢粮和企图突围的守军。同时在政治上展开宣传攻势,瓦解守军;在经济上加紧封锁,阻止粮草入城。

9月,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铁路(今北京—沈阳)沿线作战,随着辽沈战役整体部署的调整,第12纵队南调,长春方向增加独立第1、第3、第4、第12、第13师和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及14个独立团,连同原来的部队共16万人参加围城,连营数百里,形成严密的围困和封锁线。长春守军饥饿动摇,军心涣散,厌战情绪和逃亡、投诚现象与日俱增。至10月中旬,围城部队共瓦解守军1.8万人,歼灭试图突围的守军4300余人。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后,蒋介石派飞机到长春空投手令,严令郑洞国率部突围南撤。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利用守军内部派系斗争,加紧争取工作。16日夜,守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派人出城与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洽谈起义事宜。17日率军部及第182师和暂编第21、第52师共2.6万余人起义。当晚,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第8师悄然接管长春东半城第60军防区。19日,守军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率军部及新编第38师和暂编第56、第61师投诚。长春遂告解放。21日晨,郑洞国率第1兵团部也放下武器。

长春围困战历时5个月,围困战配合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在主要方向上的作战,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经过长久围困、瓦解守军、解放大城市的先例。

长春围城是指发生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的长春围困战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的事件。

  1948年,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政府军控制的长春城实行围困,6月5日,林彪、罗荣桓下达《围困长春办法》,决定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方针。要求采取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手段,围困长春。长春围城历时五个月。造成大批城内平民因饥饿而死亡。全城700余万平方米建筑,230万平方米被破坏。一切木质结构,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而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如树皮、树叶之类,都被吃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围城的初始阶段,国军曾限制居民外出,但后因城中发生饥荒,随对居民放行,并限制其返回。其间也发生国军士兵抢夺居民粮食的现象。对企图逃出长春求生的平民,共军开始曾进行搜查审问后放行,但后来采取了围阻“捆绑”以及射杀的行动。大批饥民被迫滞留在两军控制的环城中间地带,其间遍布腐烂的饿死民众的尸体。据一些当事人的回忆证实,围城期间包围圈中曾发生食人悲剧。围城最后以国民党军投降而告终。

  长春的居民人口由围困前的50万左右(包括围城前从周围地区逃至长春以躲避战乱的难民)锐减到围城后的17万人。饿死居民的人数,目前尚无确切统计。作家解放军中校张正隆在《雪白血红》里分别引用时任长春市长尚传道的回忆录称“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和国民党《中央日報》战后的报道称城外“尸骨不下十五万具”;日本媒体的估计为二十至三十万人(战前滞留长春的日本人约3千,据说其中很多战后被饿死)。1975年被釋放的戰犯段克文在《戰犯回憶》一書中說,長春圍城餓死了六十五萬。

  国民党方面认为,中共军队在围城期间的行为构成战争犯罪;

     共产党方面则认为其军队为“解放”长春而采取的行动是正义和积极的,造成饥民死亡是次要的,在中共官方宣传口径中,有“兵不血刃取长春”之说;

     而很多非国共人士及国际舆论则认为,长春围城是二十世纪最惨重的战争灾难之一。


转自辑文馆博客

http://hi.baidu.com/qingsongqing/blog/item/da718709164e842e6b60fb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