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这坑爹的游戏结局:电脑发展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5:53:12
1943-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底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前期开始至今) 

回答者: nibushi38 - 二级   2006-9-27 19:00

电脑的发展历史1.电脑的英文名称为 Computer,直译的意思是计算机.电脑由早期的机械式电脑发展到现在所使用的个人电脑,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最早的计算机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国数学加巴斯卡所发明的巴斯卡机,这台机器是由许多的齿轮与杠杆所组成的.一般我们对电脑世代的分类是以制造电脑所使用的元件不同来划分,共分为四个世代: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制造.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电晶体制造.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积体电路制造.第四代(西元1970年~) :使用超大型积体电路制造.第一代电脑:真空管时代:使用真空管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为外部储存媒体以磁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程式语言为机器语言及组合语言第二代电脑:电晶体时代使用电晶体为材料开始使用磁带磁碟的发明以磁蕊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硬体的模组化高阶语言的出现第三代电脑:积体电路的时代使用积体电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业系统的出现 软体的快速发展 迷你电脑的出现第四代电脑:超大型积体电路的时代微处理机的出现以半导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微电脑的流行套装软体的发展资料转载於:http://mail.csjh.tpc.edu.tw/a90/a90021/www/pcl.htm2.电脑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定义及特性A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a.简称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b.包含了输入,输出,控制,记忆及运算逻辑等单元.c.计算机与计算器(Calculator)的差异项目计算器计算机(电脑)运算能力简单的数值运算复杂的数值与非数值运算储存能力没有或很少有很大的储存空间显示能力仅能在有限的小萤幕内显示可在高解析的萤幕画面显示操作方式人工逐一输入可内存程式,由电脑来自动产生结果其他功能没有或很少功能多且完整B.电脑的特性a.快:处理速度快.b.准:精准度及正确性高.c.大:储存容量大.d.可减轻人力,降低作业成本.e.能提供资料保护之安全措施.C.电脑的限制a.只有正确的资料输入,才有正确的结果输出(GIGO).b.问题必须量化.c.计算机非万能:人类必须提出解决方法,并将其程式化,电脑才能处理.2.电脑的发展史及趋势A.美国社会学家杜佛勒,将人类社会的变迁形容成「波」:第一波是农业革命,第二波是工业革命,第三波是资讯革命.回答者:清杉浪子 - 举人 四级 5-29 09:02电脑的发展历史1.电脑的英文名称为 Computer,直译的意思是计算机.电脑由早期的机械式电脑发展到现在所使用的个人电脑,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最早的计算机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国数学加巴斯卡所发明的巴斯卡机,这台机器是由许多的齿轮与杠杆所组成的.一般我们对电脑世代的分类是以制造电脑所使用的元件不同来划分,共分为四个世代: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制造.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电晶体制造.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积体电路制造.第四代(西元1970年~) :使用超大型积体电路制造.第一代电脑:真空管时代:使用真空管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为外部储存媒体以磁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程式语言为机器语言及组合语言第二代电脑:电晶体时代使用电晶体为材料开始使用磁带磁碟的发明以磁蕊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硬体的模组化高阶语言的出现第三代电脑:积体电路的时代使用积体电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业系统的出现 软体的快速发展 迷你电脑的出现第四代电脑:超大型积体电路的时代微处理机的出现以半导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微电脑的流行套装软体的发展资料转载於:http://mail.csjh.tpc.edu.tw/a90/a90021/www/pcl.htm2.电脑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定义及特性A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a.简称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b.包含了输入,输出,控制,记忆及运算逻辑等单元.c.计算机与计算器(Calculator)的差异项目计算器计算机(电脑)运算能力简单的数值运算复杂的数值与非数值运算储存能力没有或很少有很大的储存空间显示能力仅能在有限的小萤幕内显示可在高解析的萤幕画面显示操作方式人工逐一输入可内存程式,由电脑来自动产生结果其他功能没有或很少功能多且完整B.电脑的特性a.快:处理速度快.b.准:精准度及正确性高.c.大:储存容量大.d.可减轻人力,降低作业成本.e.能提供资料保护之安全措施.C.电脑的限制a.只有正确的资料输入,才有正确的结果输出(GIGO).b.问题必须量化.c.计算机非万能:人类必须提出解决方法,并将其程式化,电脑才能处理.2.电脑的发展史及趋势A.美国社会学家杜佛勒,将人类社会的变迁形容成「波」:第一波是农业革命,第二波是工业革命,第三波是资讯革命.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81937.html回答者:土卫一号 - 助理 三级 5-29 09:03过去:大、笨、慢、贵。现在:小、聪明、快,便宜。over回答者:痒西西 - 经理 五级 5-29 09:04计算机发展史早期 1854年-1890年 1890年-20世纪早期 20世纪中期 20世纪晚期-现在1666年,在英国Samuel 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1673年, Gottfried Leibniz 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 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 ,把巴斯卡的Pascalene 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1773年, Philipp-Matthaus 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1775年,The third Earl of Stanhope 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1786年,J.H.Mueller 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1801年, Joseph-Marie Jacquard 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1854年,George Boole 出版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是讲述符号及逻辑理由,它后来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概念。1858年,一条电报线第一次跨越大西洋,并且提供了几日的服务。1861年,一条跨越大陆的电报线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连接起来。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 发明了电话并取得专利权。1876至1878年,Baron Kelvin 制造了一部泛音分析机及潮汐预测机。1882年,William S. Burroughs 辞去在银行文员的工作,并专注于加数器的发明。1889年,Herman Hollerith 的电动制表机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并被用于 1890 中的人口调查。Herman Hollerith 采用了Jacquard 织布机的概念用来计算,他用咭贮存资料,然后注入机器内编译结果。这机器使本来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得到的人口调查结果,在短短六星期内做到。1893年,第一部四功能计算器被发明。1895年,Guglielmo Marconi 传送广播讯号。1896年,Hollerith 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1901年,打孔键出现,之后的半个世纪只有很少的改变。1904年,John A.Fleming 取得真空二极管的专利权,为无线电通讯建立基础。1906年,Lee de Foredt 加了一个第三活门在Felming 的二极管, 创制了三电极真空管。1907年,唱片音乐在纽约组成第一间正式的电台。1908年,英国科学家 Campbell Swinton 述了电子扫描方法及预示用阴极射线管制造电视。1911年,Hollerith 的表机公司与其它两间公司合并,组成 Computer Tabulating Recording Company (C-T-R),制表及录制公司。但在1924年,改名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IBM)。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 Kamerlingh Onnes 在 Leiden Unversity 发现超导电。1931年,Vannever Bush 发明了一部可以解决差分程序的计数机,这机器可以解决一些令数学家,科学家头痛的复杂差分程序。1935年,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引入 "IBM 601”,它是一部有算术部件及可在1秒钟内计算乘数的穿孔咭机器。 它对科学及商业的计算起很大的作用。总共制造了1500 部。1937年,Alan Turing 想出了一个 "通用机器(Universal Machine)” 的概念,可以执行任何的算法,形成了一个"可计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 的概念比其它同类型的发明为好,因为他用了符号处理(symbol processing) 的概念。1939年11月,John Vincent Atannsoff 与 John Berry 制造了一部16位加数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计算的机器。1939年,Zuse 与 Schreyer 开鈶制造了"V2”〔后来叫Z2〕,这机器沿用 Z1的机械贮存器,加上一个用断电器逻辑(Relay Logic)的新算术部件。但当 Zuse完成草稿后,这计划被中断一年。1939-40年,Schreyer 完成了用真空管的10位加数器,以及用氖气灯(霓虹灯)的存贮器。1940年1月,在 Bell Labs, Samuel Williams 及Stibitz 完成了一部可以计算复杂数字的机器, 叫“复杂数字计数机(Complex Number Calculator)”,后来改称为“断电器计数机型号I (Model I Relay Calculator)” 。它用电话开关部份做逻辑部件:145个断电器,10个横杠开关。数字用“Plus 3BCD”代表。在同年9月,电传打字 etype 安装在一个数学会议里,由New Hampshire 连接去纽约。1940年, Zuse 终于完成Z2,它比运作得更好,但不是太可靠。1941年夏季,Atanasoff及Berry完成了一部专为解决联立线性方程系统(system of simultaneous linear equations) 的计算器,后来叫做"ABC (Atanasoff-Berry Computer)”,它有60个50位的存贮器,以电容器(capacitories)的形式安装在2个旋转的鼓上,时钟速度是60Hz。1941年2月,Zuse 完成"V3”(后来叫Z3),是第一部操作中可编写程序的计数机。它亦是用浮点操作,有7个位的指数,14位的尾数,以及一个正负号。存贮器可以贮存64个字,所以需要1400个断电器。它有多于1200个的算术及控制部件,而程序编写,输入,输出的与 Z1 相同。 1943年1月 Howard H. Aiken完成"ASCC Mark I”(自动按序控制计算器 Mark I ,Automatic Sequence -- Controlled Calculator Mark I),亦称“Haward Mark I”。这部机器有51尺长,重5顿,由 750,000部份合并而成。它有72个累加器,每一个有自己的算术部件,及23位数的寄存器。1943年12月, Tommy Flowers与他的队伍,完成第一部“Colossus”,它有2400个真空管用作逻辑部件,5 个纸带圈读取器(reader),每个可以每秒工作5000字符。1943年,由 John Brainered领导,ENIAC开始研究。而 John Mauchly 及J. Presper Eckert负责这计划的执行。1946v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ENIAC)在美国建造完成。1947年,美国计算器协会(ACM)成立。1947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存储真空管O 1948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半导体。1949年,英国建造完成"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器"(EDSAC)1950年,"自动化"一词第一次用于汽车工业。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制成磁心1952年,第一台"储存程序计算器"诞生。1952年,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宣布建造完成。1952年,第一台符号语言翻译机发明成功。1954年,第一台半导体计算机由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功。1954年,第一台通用数据处理机IBM650诞生。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计算机IBM705建造完成。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学704计算机。1957年,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问世。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学计算器IBM620研制成功。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IBM1401研制成功。1961年,程序设计语言COBOL问世。1961年,第一台分系统计算机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完成。1963年,BASIC语言问世。1964年,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制成。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机PDP-8。1969年,IBM公司研制成功90列卡片机和系统--3计算机系统。1970年,IBM系统1370计算机系列制成。1971年,伊利诺大学设计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计算机。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1972年,微处理机基片开始大量生产销售。1973年,第一片软磁盘由IBM公司研制成功。1975年,ATARI--8800微电脑问世。1977年,柯莫道尔公司宣称全组合微电脑PET--2001研制成功。1977年,TRS--80微电脑诞生。1977年,苹果--II型微电脑诞生。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应用。1978年,磁泡存储器第二次用于商用计算机。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1984年,日本计算机产业着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