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英文是:将军作家朱增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53:39
将军作家朱增泉
         
    在军队里他是威严睿智的将军,在文坛上他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这位将军在入伍前只有小学文化,他30多年的戎马生涯铸成了诗一般的经历印证:在血与火中“分娩”了辉煌的灵魂,产生了诗的壮美。他感情深切地把自己成长的过程归功于党的哺育。    “逾垠忘亲,指敌忘身,为将忘家。”传统的将才美德,融入了当代军人的革命内涵,也成了朱增泉的一种崇高的自觉意识。出生在锡山后宅镇董家弄村的朱增泉,小学毕业后便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担任生产队干部。几年困境中的锻炼使他显现出非同一般的能力,也成为乡亲们心中依托的带头人。1959年,20岁的他怀着满腔的热情报名参军,也就在这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岁月里,他带着同龄人的梦想,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士兵逐级走上领导岗位。为了弥补文化的不足,他如饥似渴地自学,先后读完30多部马列著作及许多的历史和文学名著,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成人自学考试。那年他在河北省被评为自学成才的标兵。“哪怕是在最艰苦的战火里我也随身带着《辞海》。”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使自己积聚起升腾的动力。    作为一个军人,在和平年代打仗是最值得荣耀的“本钱”,朱增泉曾接受过战火的洗礼。这位从没想过要成为诗人的将军,正是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开始写诗。时任某军政治部主任的他,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壕里组织发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战士们的斗志。在前沿阵地上看到了一群面对生与死考验的年轻战士,在“猫儿洞”里他看到了战士们临战前一刻写在战壕壁上的豪言壮语,极富诗意。朴素的语言是军人们保家卫国的情感写照,他将此收集起来细看慢读,由此激发了作诗的灵感。在他的倡导下,所在部队创办了战地诗报《橄榄风》,他当初的作品大多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致描绘了“猫儿洞”艰苦的环境、“猫儿洞人”英勇的奉献和博大的胸襟,他的作品以诗的空灵和感人的情韵,表现了当代军人们壮美的灵魂。《战争和我的两个女儿》、《老山风靡相思豆》、《阵地上的一窝鸡》等诗篇,都浸润着浓郁的人情美。“现在想起来,当时在前线看书写作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当他率领着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之际,他所著的诗篇陆续在国内的许多报刊登载发表,他把爱国主义和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视为军人的最高价值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把自己丰富的体验浓缩为精湛的诗句。此后,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他一发而不可收,这么多年来,他在业余时间作诗、写散文,先后出版了7本诗集,2本散文集,曾获得“中国诗人奖”、第九届“八一文艺奖”等殊荣。    他是一位职业军人,一个真正的职业军人本身就可以是一首诗。1988年他晋升为少将,1996年他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颗耀眼的金星。他谦逊地说:“我是军人,不是诗人。因此,家乡人不知道我的这一爱好。”
------------------------------------------------------------------------------------
将军豪情倾笔端   他是一位将军,他还是一位诗人、散文家。  硝烟弥漫的战场催生出他诗的灵感,而雄浑大气的诗作与散文则成为他军旅生涯的最好注脚。  朱增泉一直强调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作家。  
  在自学中“发掘自我”
  谁也不会想到,著作颇丰的朱将军在学校里的正规读书生涯只有短暂的六年,此后的不断提高,完全靠他的广泛阅读和勤奋自学。  朱增泉1939年出生于苏南农村,高小毕业时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化运动,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他被“命运之神”送回农村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那一年他才14周岁。从互助组记工员开始,到18岁参军时,他已是管理着十几个自然村的人民公社生产队队长了。虽然年纪轻轻便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出类拔萃,但没能上更多的学一直是朱增泉最大的遗憾,所以在赴部队之前,他在简单的行李中塞进了一套初中课本。到部队后,朱增泉很快发现单纯学课本远远不够,他到团部图书馆去办了一张借书证,每个星期借一本书来读,把训练之外的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那是一段辛苦但快乐的日子,他把借来的书籍杂志狼吞虎咽地读下去,遇到不认识的字便翻字典,当时27军很多人都知道,有个战士因为自学竟然翻破了两本字典。在这一时期,朱增泉阅读了大量鲁迅、茅盾、孙犁、艾芜、周立波、赵树理等人的作品及俄罗斯文学作品,文字水平有了飞速提高,他自己也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部队干部。“文革”开始后,文学作品是不能读了。当时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学马列,开列了两份书目,一份是9本,另一份是30本。朱增泉暗自定了一个目标:用四年时间读完毛泽东主席开列的30本马列著作,结果三年多就“啃”完了。他发现这种系统的读书方法比以前毫无目的的泛读效果要好得多,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鉴于此,他用第二个四年来读中国古典文学,第三个四年来读历史。在年复一年的大量阅读过程中,朱增泉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文学修养不断提高,在部队中的职务也一路高升。到80年代中期,他已经成长为2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在战场上“发现诗歌”
  有人称朱增泉是继郭小川后最好的政治抒情诗人。有的评论家则说他是在用责任感写作。  对此,朱增泉表示:我的经历和职务在这里摆着,我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命运前途的思考,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他同时也强调,诗歌就是诗歌,缺乏真情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果没有上前线的经历,朱增泉或许会因为受鲁迅文字的影响去写些杂文,却不可能与诗歌结缘。是独特的战争环境使他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诗歌种子。  1987年,时任2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朱增泉随部队奔赴前线参战。作为前线一名政工战线的指挥员,朱增泉目睹年轻的干部战士从和平环境一下子进入战争环境后,直面流血牺牲,每一位年轻官兵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人人都想找到一种方式来宣泄汹涌而来的报国之志和战斗激情。在深入前沿阵地看望战士时,朱增泉发现战壕边、猫耳洞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战士们用小石子镶嵌在炮阵地上,或用小刀刻在堑壕壁上的各式各样既像战斗口号又像诗句的豪迈文字,这令他深受感动。面对战争,他开始深深思索祖国、民族、历史、人生这样一些严肃问题,他内心深处诗歌的种子也由此而开始渐渐萌动。  1987年1月31日是朱增泉至今记忆清晰的一天。那一天,他与“诗神”不期而遇,于不经意间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首诗。  当天傍晚,到前沿各部队转了一天的朱增泉,爬到附近山上准备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当爬上山顶展目四望时,眼前壮观的景象立刻震撼了他——连绵不断的喀斯特地貌上,那一大片圆顶山头,个个都像头戴钢盔的士兵,恰如千军万马列队完毕,静默坚定,整装待发,出征在即。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动在瞬间冲击了朱增泉从来都理性十足的军人大脑,当晚回到驻地后,从来没写过诗的他忍不住把这种喷涌的感觉付诸笔端,题为《山脉,我的父亲》的处女诗作就这样诞生了。他在这首诗的题注中说:“人说,大地是母亲。我说,山脉是父亲。山脉与战争,有着不解的缘分。我踏着山脊,去约会死神……”喷涌而出的战斗激情在诗句中漫溢。  当时朱增泉所在部队的指挥所是山坡上的一处木板房,不远便是部队宣传处,当晚他一挥而就写下诗后仍难耐激动,便去念给宣传处的干部们听,他问大家:你们说这是不是诗?真情流露的诗作自然引起大家共鸣,也由此引发了朱增泉隐藏着的汩汩诗情。  这首诗在战地小报《胜利报》副刊发表后,朱增泉很快又写下了《钢盔》和《迷彩服》这两首成名作。这两首诗被到前线采风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刘立云带回发表后,很快引起强烈反响,朱增泉的诗歌创作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此后他在前线陆续写成了《猫耳洞奇想》系列长诗,均以当时那场战争为背景,带有浓郁的丛林战斗气息。战争的激情加之理性思考,使朱增泉的诗歌很快在全国“热”起来。不久,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奇想》,此后数年间,《国风》、《黑色的辉煌》、《世纪的玫瑰》、《前夜》、《世纪风暴》、《地球是一只泪眼》等诗集相继出版,迄今为止已经有八本诗集问世。其中,诗集《地球是一只泪眼》先后获得中国诗人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朱增泉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充满对国家、民族、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前夜》是朱增泉的一部重要作品,这是一首两千多行的政治抒情诗,写于世纪之交。这首长诗将一位将军诗人深沉的良知和对即将步入21世纪动荡不安世界的种种忧虑与期冀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呈现一种拥有思辨力度的冷峻色彩,同时又不乏热切期待和奋斗之志。 
  在散文领空“独辟佳境”
  2006年9月,朱增泉的散文集《血色苍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已经是他的第六本散文集。朱增泉的诗歌具有较强的叙事风格,因而他将创作重心逐渐过渡到散文是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一如其诗歌的大气磅礴,他的散文同样以气势恢弘、挥洒自如为鲜明特点。但与诗歌略有不同的是,朱增泉的散文在依旧紧贴军事题材的同时,更多地把视角转向历史的天空。  面对复杂敏感的重大历史题材,朱增泉敢进敢出收放自如:“秦皇驰道遗迹仅存约一公里,缰绳一抖,我的思路冲出秦皇驰道,跑到大秦帝国的万里原野上去了。”——这篇被置于《血色苍茫》一书篇首的文章是朱增泉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其雄浑气势与洒脱文笔可见一斑。  朱增泉的散文很讲究韬略,《渥巴锡东归》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渥巴锡举族万里东归,本是一个具有史诗规模的复杂而重大的历史事件,需要一部长篇民族史诗才能够梳理清楚,但朱增泉在不到三万字的篇幅里就声情并茂地展示了出来。他从依稀可辨的征尘中打捞起西蒙古土尔扈特部落血浪翻滚的涛声,随后又从断壁残垣中扬鞭催马,穿越她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五月的新疆,读者在他笔端的指引下沿着悠悠天山游历,一转眼已经把读者带入了古老的西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先是跟着和鄂尔勒克一起率领土尔扈特部落五万人马西征,后又随着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落十几万人马万里东归,一忽儿是中国天山,一忽儿是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文章的结尾,则  然停在作者所游历的天山深处的巴音布鲁克的天鹅湖畔。  有评论家论及朱增泉散文特点时指出:其作品之所以能居高临下,对历史题材驾轻就熟,关键在于作者对兵家韬略理解之深邃,这是他散文的独特魅力所在。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作品,朱增泉始终紧贴军事题材。实际上,要想理解像朱增泉这样一位经历从士兵到将军全过程历练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军人作家,体味他寄寓于作品中的军人情怀和英雄情结,真的需要深入其作品中细细体味。  除了对历史题材的青睐,朱增泉也不断把笔触伸向彭德怀、朱可夫等这样一些功勋显著经历坎坷的军中人物。朱增泉毫不讳言自己对朱可夫的崇敬:“他有摧不垮的钢铁意志,他有洞察战场复杂形势的深邃目光和敏锐感觉,他有将战场险境、绝境化为胜利的铁腕和奇谋,他是一位真正的战神。”而对于彭德怀这位出身寒微但德高望重的前辈,朱增泉则将其视为自己最崇敬的中国军事家,他既佩服这位疆场猛士的刚正不阿,又为这位军事奇才的悲惨命运而心痛不已。他为这些真正男儿所作的最好注解是:战争中英雄同情苦难人民;和平岁月,人民同情并缅怀落难的战争英雄。  从士兵到将军,从野战军到科研部队,风雪山林,戈壁高原,多年来金戈铁马的兵营生活锻炼出朱增泉的铮铮铁骨,同时也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文学之路。他先以军旅诗步入文坛,后转向散文,虽身居高层,但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可以这样说:作为一名合格军人,他当之无愧;而作为一名优秀作家,他同样不枉此名。 
------------------------------------------------------------------------------------
将军故事:一次铭记终生的被批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拿破仑的名言,多少年来在军营广为流传。朱增泉将军说,他不认可这句话。若让他说,老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将军说,道理很简单,当兵走进军营,就像投入熔炉,只有经过炉火冶炼,才能成为一块好钢。军营还是铁砧,当了兵,还得在铁砧上经受锻打,去掉杂质,而后才能成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所有的艰难困苦都会轮番向你袭来,检测你的意志,考验你的承受力。熔炉是军事环境,铁砧是军队纪律。无私,无畏,无我,排除杂念,一往无前,需要时不惜流血牺牲。还有,在这个生命进程中,如果你不能通过凯旋门,那就意味着走向墓碑,对于一名军人来说,你别无选择。不能设想,脑袋里老想着当将军的士兵,他能走完这漫长的道路?    50年前的初夏,地上天堂的苏州。刚入伍的朱增泉得到一次周末休息的机会,晚饭后,他请了假,与二班长一起在剧场里看了一场沪剧。将军至今清晰地记着,剧目是《狸猫换太子》。吴侬软语,缠绵的唱腔,一千多年前的传说,让新兵朱增泉着实陶醉了一番。要命的是,这是一出多本连台戏,一句话:长!散场时,已经过了请假的时间。回到连队时,已经熄灯了。朱增泉不敢弄出半点声音,悄悄地躺下了。他知道,今夜,他站第二班岗,很快就会有人来叫他接岗。谁知道,这一躺,竟睡着了,而且一觉睡到天亮。站头班岗的同志告诉他,是班长见他睡得沉,没让叫他,替他站了一班岗。朱增泉有些过意不去,想找班长道一声“谢谢”,道一声“对不起”。然而,没等他找班长,班长先说话了,是在晚间的班务会上。班长说,朱增泉请假外出回来晚了,违反了纪律,还说他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班长没什么文化,不知怎地,那天竟转出这么一句文绉绉的话来。对班长批评他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朱增泉至今仍感到有些过了。但朱增泉没有反驳,班长说完后,他便站起来真诚地向全班道歉。将军说,那是一次使他铭记终生的被批评。    以此,可以推出若干个假设来,他还以每一个假设,推出若干个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自此,在他50年的军旅生涯中,在执行纪律方面,他再没发生过一丝一毫的轻心与疏忽。将军说,纪律约束,是一个军人的必修课,不管你怎样看它,但你必须适应它,顺应它,自觉地去遵守,去执行,因为这是战斗力的基本保证。一年后,朱增泉当了班长,而且是直接由战士担任班长的。严格遵守纪律的朱增泉成为一名好兵。后来,好兵朱增泉成为一名将军。朱增泉说,不管做什么,要紧的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而不是好高骛远,总盯着天边的云彩。
------------------------------------------------------------------------------------
朱增泉:我写战争史是为了祷告和平
  我从士兵到将军,经历了50余年军旅生涯,平生有两个心愿:一是经历一场战争;二是把中国的战争史“捋”一遍,否则对不起这身军装。谢天谢地,这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第一个心愿是在我盛年时实现的。我当时是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我和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老山轮战。我听到了枪声炮声,闻到了呛人的硝烟。我走遍了前沿阵地,经历了许多次生死危险,做好了血沃青山、骨埋疆场的心理准备。我见到了官兵们被战斗激情燃烧,于是把我燃烧成了“将军诗人”。  第二个心愿,想法早就有了,真正着手却是在我退出现役之后。我从2007年至今,花了近5年时间,经历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推掉了一切应酬,避开了各种热闹场合,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穿行,一路跋涉,写完了这部五卷本的《战争史笔记》。我写这套书的过程,真有点像是投入一场“战争”的味道。  我为什么要写这部书,以及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已在第一卷的《自序》中说过。我最初定下的首要目标,是把中国战争史的“史路”打通,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过去不熟悉、不清晰的一些段落,这次下功夫理了一遍,理出了一个粗线条的基本脉络,但愿能为年轻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和近代战争史当个“向导”。我写作的重点在史不在论。书中的议论部分,或宏观或微观,都是随感而发,或深或浅,不成体系,没有模式,纯属一己之见、一孔之见,不足为训。   写完这部书,久久萦绕在我脑际的是中国历史上几种不同类型的战争。第一类,为统一中国固有疆域的战争。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显示,分裂时间无论多久,最终都以一场气势恢弘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段统一、稳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中国取得重大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阶段。因此,我崇敬中国历史上每一位开创大一统局面的历史英雄。第二类,中国内部的民族战争。中原汉族与匈奴、突厥、回鹘、鲜卑、契丹、女真、党项、藏、蒙古、西南夷等不同民族的战争,都属于这类性质的战争。我在书中对这类战争持有如下看法:这些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类战争都属于中国统一战争的范畴,它们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国历史的战争。因此,我在书中对长城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实是为北方游牧民族建造的一座伟大纪念碑,纪念他们顽强不息地参与缔造中国历史的伟大精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各民族团结,就是维护中国统一。第三类,底层老百姓被逼上绝路之后揭竿而起的战争,这类战争不绝于史。治国当政,惜民者兴,践民者亡,千古一理。第四类,封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的战争。每一个称得上辉煌的朝代,都是在鼎盛时期就开始积累矛盾,以致积重难返,不得不通过一场战争来更换另一个新的朝代。但是,以战争来解决社会危机,毕竟代价太大。因此,方兴未艾之时常存忧患意识,天下太平之际常兴除弊之策,不要使矛盾堆积成山。天天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其实比移山的愚公更加伟大。第五类,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的无休无止的战争。这类战争都使历史倒退、人民遭殃(大概只有李世民、朱棣二人发动的“夺位”之战例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皇位传承制度的根本性弊端所造成的,这类战争的根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六类,外部入侵者肆意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一再重演的惨痛经历。阅读晚清战争史,中国受辱之深,任人宰割之惨,真可谓惨不忍睹,怒从心生,忍无可忍。中国有过如此惨痛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要去欺负别人,中国的地盘已经够大,把自己的家园看好,已经足够。但中国必须要有一支能够保家卫国的强大军队,不能容忍外部入侵者再来欺负中国,不能容忍晚清的屈辱历史再次重演。对此,千万不要被世界上一些别有用心者以蛊惑人心的种种说法所迷惑、所欺骗、所吓倒。不明此理者,请重读一遍晚清战争史!  我写这部笔记体战争史的目的,是为中国的长治久安、进步发展、人民福祉祷告和平,而不是鼓吹战争。
------------------------------------------------------------------------------------
朱增泉:眼中的杨利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著名军旅作家朱增泉,与航天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对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杨利伟可谓了如指掌。他聚焦我们的航天英雄,相信读者不仅能看到杨利伟的本真面貌、成长历程,也能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不凡侧影,作者充溢全篇的诗情画意希望能印入读者心灵,启迪人们深思。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杨利伟的“首飞”壮举,是中华民族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飞行。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杨利伟的“首飞”成功,终于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嫦娥、万户到杨利伟,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前苏联的加加林1961年就上了天,美国的阿姆斯特朗也在1969年登上了月球,中国的航天员什么时候才能上天?世界在问中国,中国在问自己。直到今天,迅速崛起的中国,终于具备了这样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可以去实现载人航天。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    谁去完成中华民族首次太空飞行的壮举呢?历史选择了杨利伟!                            精挑下的“首飞”
    人们是否知道,我们遴选“首飞”航天员的工作进行得多么慎重,多么庄严,因为我们是在挑选一位天之骄子。第一轮遴选工作是在2003年7月初进行的。几本厚厚的航天员考评报告,交到了“首飞”航天员评选委员会每一位委员手里。会议室里坐满了航天医学专家、航天员训练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领导,各位评选委员听取了详尽的介绍和汇报。经过逐人逐项认真分析比较,从十四位航天员中选出了综合素质最优的五人。其中,杨利伟的评定指数名列第一。2003年9月初,又进行了第二轮遴选。在对第一轮选出的五位航天员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后,根据“强中选强,好中选好”的原则,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又从中选出三人: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我国的“神舟”号飞船返回舱是按照三人乘员组设计的:一名领航主任、一名飞船驾驶员、一名随船工程师。此次“首飞”虽然只上一人,但选出的三名航天员都要进入飞船发射准备的最后程序,都要做好太空飞行的一切准备。一直要到飞船点火发射前的最后时刻,再根据他们生理、心理的检测情况,选择状态最稳定者,担任“首飞”。2003年9月下旬,航天员们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 “人、箭、船”模拟发射合练回来,杨利伟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合练一切正常,感觉很好。”这时,我越来越确信,杨利伟最有希望担任“首飞”。     “天”生的航天员
    杨利伟生于1965年6月,正团职,中校军衔,现年38岁,正处在航天员的最佳年龄段。他的家乡是辽宁省绥中县,这里背靠蜿蜒于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面对浩淼无际的辽东湾万顷碧波。古代秦始皇在此修过长城,近代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海防前沿,当代是辽沈战役的广阔战场。杨利伟是这片英雄土地的优秀儿子。他个头不高,理了一个“航天员式”的平顶发型,肤色白净得像江南人似的,每次见了我都是一脸微笑。他父母都是教师出身,教子严格而得法。他小学毕业后考入绥中县重点中学尖子班,曾多次参加全县中学数学竞赛并获奖。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扎实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为杨利伟后来的学习成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杨利伟似乎与生俱来就具备“当第一”的超常素质,但这绝不是天生的。从尖子飞行员到航天员的非凡经历,造就了杨利伟的优秀品质:既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又有精细严谨的生活作风。    “在航校,每一个飞行课目我都是第一个放单飞。”他在航校是尖子学员,毕业后先后分配到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飞行部队,几乎飞遍了祖国的广阔蓝天。他飞过强击机、歼击机,飞行时间达到1350小时,飞行技能出类拔萃。有一次,他在新疆某飞行训练基地参加强击机超低空课目训练,刚飞到艾丁湖上空,只听“砰”的一声爆响,飞机一抖,一台发动机突然停车,飞机侧滑着往下掉,与塔台的无线电信号也被天山隔断,只能靠空域内的其他飞机为他导航。他沉着冷静,靠一台发动机将飞机慢慢拉起,又艰难地拔高了500多米,顺着干沟安全飞回机场,将飞机降落在跑道上。当他从机舱下来时,浑身衣服已全部湿透,战友们拥上前来同他拥抱,师首长当场宣布给他记个三等功。事后检查,是飞机发动机的一个叶片折断了。后来,他调到四川某飞行部队改飞歼击机,担任领航主任。全团训练空中打靶时,每次都由他驾机拖靶。训练结束后,他必须先把空靶扔掉,然后才能驾机返航降陆。他每次将空靶投到指定地点都投得特别准,新飞行员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是飞强击机出身,练的就是投得准嘛。”这让那些新飞行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选拔航天员时,我到北京参加体检,也争了个第一。”人生的重大机遇一旦出现在杨利伟面前,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当时,他参加选拔航天员的体检初选合格后,又通知他到北京进行复检。他提前好几天就到北京空军总医院报到,当时医院接待他们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护士就说他:“你也太积极了。”他笑着说:“争当航天员,我能不积极吗?”他报到了两三天,其他人才陆续来到。    “航天员训练开始后,我第一次考试就争了个第一。”谈起这一点,杨利伟特别感激他当时的飞行师师长邵文福。1998年1月,他到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正式报到之前,去向师长告别。师长对他说:“我对你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术都不担心,你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习,你将学习大量载人航天的相关知识。”他把师长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做好了发奋学习的思想准备,在心理上打了一个主动仗,一开始就争得了主动。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一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教材,杂志一样的大本子,厚厚600页,涵盖了载人航天各方面的相关知识: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宇宙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天体力学、航天器轨道理论、火箭推进原理、载人飞船系统组成、飞船结构、空间导航、太空飞行测控通信等等。杨利伟回忆说,教材里面有些内容很深奥,许多都是当飞行员时没有接触过的,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因此最初三年,他晚上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第一次考试,除了从俄罗斯留学回来的两位教练员,他在新入选的十二名航天员中名列第一。在学习基础理论这个最艰难的阶段闯过来了,他的成绩是全优。上天难,上天确实难。中国老百姓常形容某件事“比登天还难”,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进入太空飞行,更比攀登蜀道难上万万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除了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素质,掌握深奥的相关知识,还必须接受一系列严格的特殊训练。杨利伟在航天员训练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他那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精细严谨的生活作风充分发挥了作用。    他同我谈到航天员训练时,经常用到一个词叫做“走程序”。这是他在当飞行员时就养成的习惯,每次飞行训练前都要在脑子里先把程序走一遍。他每个飞行课目都能第一个放单飞,奥秘就在这里。在航天员训练中,他做得更仔细了,每次在脑子里“走程序”可以做到不漏一个动作,不错一个程序。他宿舍墙上贴满了飞船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的图标,整天看啊,背啊,记啊,弄得很熟很熟。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还要把操作程序在脑子里“复走”一遍,自己先检查有没有错漏的地方,然后再去听教员讲评。经常是这样的情况,教员拿着考评记录先问他:“你这次做得怎么样?”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次没有差错!”教员对他笑了:“你的训练没的说。”    他胜人一筹之处,表现在他总能通过仔细分析客观条件来找准突破点,通过主观努力去争得主动。在模拟舱训练中,十四名航天员轮流进舱操作,每个人轮到的时间有限。为了使自己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他用摄像机把模拟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拍摄下来,输入电脑,编辑成模拟舱直观景象,自己可以利用更多时间熟悉、默记。他对我说:“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马上会呈现出一幅清晰的舱内景象,什么按钮在什么位置、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都记住了。甚至连哪个按钮上被手指磨出的发亮痕迹也都印在我脑子里了,闭着眼睛也能操作了。”强化训练中,有一个“数管失效”应急程序,一旦飞船进入太空后计算机管理程序失效,马上要改为手动操作应急返回,一共有30多道指令、50多个动作,他做得分毫不差。强化训练阶段进行了五次考试,他第一次得了99.5分,第二次得了99.7分,后面连续三次得了100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我说:“我对自己越来越充满信心。”     超常意志完成超常飞行
    首次太空飞行,毕竟是一项超常任务,需要具备超常意志的人去完成。杨利伟对完成“首飞”任务充满了必胜信心。他的自信不仅表现在热情和意志上,更表现在他对自己适应能力的冷静分析上。他说,“首飞”中对他最大的挑战将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进入太空后的“空间运动病”,另一个是一旦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对于这两项挑战,他都早就做好了主动适应的准备。所谓“空间运动病”,通俗的说法就是进入太空后犯迷糊。如果抗不住它,到了太空肯定会影响操作。他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转椅训练是最难受的,但他每次都坚持做最长的时间,做最大的动作,以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强度。练到后来,教员说他这个课目可以免试。    为了抵抗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他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也有了这方面的体能储备。飞船升空后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急弹道式返回时航天员可能要承受8.5G(千克力)载荷。他说:“我属于兴奋型体质,能在短时间内爆发能量,百米速度现在仍能保持11秒97。平时训练,我在离心机上做到8G载荷时心率仍可控制在110次。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抗住8.5G载荷是有把握的。”    当笔者和他单独交谈时,也谈到了太空飞行的风险。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冷静的、科学的、坦然的。他说:“载人航天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啊,我会坦然面对这种风险。我过去当飞行员的风险就很大,更何况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无论多大风险也值得。祖国要我去‘首飞’,我义无反顾。”此刻,我听到的是一位祖国之子的肺腑之言。    当谈到朝夕相处的航天员战友们,他说:“我们十四位航天员是一个光荣群体,互相之间即使有些差距也不会很大,让谁担任‘首飞’都能完成任务。最后选上我‘首飞’,我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我要当好这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