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三刀流教学:一代砚雕宗师胡震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4:33

一代砚雕宗师胡震龙

 

被誉为文房四宝中的歙砚与徽墨,都是盛开在徽州的奇葩,它承载着徽州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现代的歙砚,不仅秉承了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是书法的工具,而且是体现着雕刻艺术的载体;不仅风靡九州,而且走向世界;不仅是一般文人的用品,而且是收藏品、很好的馈赠礼品,恋国家领导人出访,也携带歙砚作为国礼赠品……

砚雕宗师胡震龙从事砚雕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雕琢了数以千计的砚台,传世精品难以计数,形成了一派独特的风格,他对歙砚的制作、研究、发展、创新,功不可没!他不仅开创了砚台的艺术雕刻,而且将诗词书画移植之中,使歙砚成为传播徽州文化的载体,赋予歙砚更多的欣赏与收藏的价值。

胡震龙是安徽歙县鲍坑村人。字石泉,号帘青轩居士,乳名成炳。国民党(民革)党员,县政协委员。青年时代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战争,任少尉、中尉文书。抗战胜利后,又被征兵,他不愿意打内战,在途中悄悄逃回家,在家乡任小学教师,后在文化部门工作。风雨兼程数十年,钟情于砚雕事业,最后在歙砚厂退休。

他精工于歙砚创意、设计、雕刻,兼作壁画、木雕、石刻;爱好古诗词,能背诵许多名篇,常以填词、吟诗抒发情感;擅长国画,深得新安画派精髓,晚年作品,糅合了黄宾虹的技法,深得行家赞赏;爱好戏剧,许多京剧名段,都可以自拉自唱,还能编导戏剧,是位难得的人才。

一、情系婺源六十载

在抗日烽火遍及大江南北之际,热血男儿纷纷投笔从戎,就在抗战最激烈时候,胡震龙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跟随队伍,驻扎在婺源。由于他能写作,又会画画,喜欢唱戏拉琴,活泼能干,入伍不久,很快就提升为少尉文书。

在此期间,他接触到婺源的龙尾石,那些千姿百态的纹理,使他爱不释手。他从小就喜欢治印,于是,雕琢成砚,或制成印章、摆件,分送朋友,屡屡获得好评。从此一发不可收,深深地爱上这门砚雕艺术,最终使他成为闻名遐迩的一代砚雕宗师。

在婺源逗留期间,萌发了他的初恋,虽然这次朦胧的初恋,没有开花结果,却深深地铭刻在心灵深处,直到老年,双方都念念不忘。他的词《一罗金》及小序,记叙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余青年从军,抗战初军次婺源,与邻女互生爱慕,然三年中未互敬一语。不久战线转移,余随军开拔,别前伊以手织云形书签相赠,一别四十余年,互失音问。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放《歙砚砚雕名师胡震龙》专题片,伊于千里外见余琢砚、讲学、著作镜头,旋以函询始得联系。越二年,重会于婺源分手处,互视均垂垂老矣!何日再见,不可知也!”

“半杯浊酒消常昼,饯别伤情,初试编云手。泪似窗前檐滴溜,一江春水风吹皱。  青山依旧黄昏后,四十三年又是春时候。重见婺源江上柳,他年再会能知否?”(见胡震龙著《步声集》p.12.。)

当时的情感,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时空间隔,青春不再,但是,青山依旧,情感弥深。婺源不仅仅是胡老情感始发地,还是他日后专事歙砚雕刻、功成名就的始发地,有《忆旧》作证:

“忆昔着戎装,星江寄语长。东铺获龙尾,南门琢砚堂。一汲虹井水,几点腊梅桩。春秋数十易,印月永难忘。”(同上P.22。)

他还没有诉尽衷肠,陆续填了《烛影摇红》等数首词,抒发感慨,集砚情、人情于其中。

由于中央电视台介绍胡老雕砚的电视片,方始得当年情窦初开的人,重聚分手地。时间越过近半个世纪,中间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风风雨雨,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往事如麻,一并化作泪水,哗哗哗地流淌……,四十余年隐情,怎么可能一时尽诉!适才相聚,又是新的分别时刻,他年再聚能知否?此时此地,感慨万千,怎能不让他感叹!

二、才艺超群露锋芒

抗战胜利后,胡震龙返回鲍坑老家,担任小学教师。

那年鲍坑明经胡氏家族,重新制作了两乘灯轿,轿面蒙上绫罗,在上面画画、写字,大小百余幅字画,全是由老师负责绘制,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花草鱼蝶,工笔细致,栩栩如生。当桥灯点亮后,更加光彩夺目。家乡的元宵节,都有玩灯的习俗,这两乘崭新的灯桥,被年轻人耍起来,出尽风头,博得大家交口称赞,铭记于心。

解放初期,为了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他在教学之余,指导学生排演节目,在当地演出,引起极大反响,得到众口一词的好评,其他乡村纷纷来邀请前去演出。

当时影响最大的戏剧,当属大型戏剧《血泪仇》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血泪仇》是反映地主恶霸压迫穷人的故事。他将话剧改编为当地群众喜闻乐道的越剧,独自担当导演、操琴、剧务等等工作。演员都是小学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效果非常好,大大超过预期,在剧情高潮处,台上演员演得声泪俱下,台下观众看得哭成一团,高呼口号:“打倒恶霸地主!”“血债要用血来还!”

越剧《梁祝》更是久演不衰,春节期间演过不停,许多村庄都来邀请,直到开学,还有一些偏远乡村前来邀请演出。老师不怕麻烦,不顾路远,带领学生前去演出,不收一点报酬。

一些戏迷跟随而去,再三观看,兴趣不减。

那时每年寒假,他都要编写黑板报和墙报,图文并茂,过往群众,都会自觉地驻足观看,效果很好;他还要尽义务为当地筹办几台节目,以便在春节期间上演,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也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文化活动的骨干。

他还根据民间传说,编写了神话故事剧《斩尾龙》。

正是他在书法、绘画、写作、编剧、导演等等方面的特出才能,善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得到上级领导赏识和重视,于是将他调到区文化站工作。

 

三、艰苦磨砺廿余载

正当老师勤勤恳恳、年轻发奋之时,风云突变,大祸临头。由于他的政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先后被劳教、遣送回乡,管制改造,直到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换新天。老师犹如枯枝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在那漫长的二十多年生活中,他经受了许多超人的磨练,锻炼出刚强的意志和多才多艺的本领。

那时的困苦生活和极度艰难的政治环境,为了家庭生活,迫使他掌握了多方面的才艺,除了琢砚,他还从事着理发、扎扫帚、采药、木雕、壁画等等劳动,真是文武全能。可以这样说,乡邻凡有困难之事,前来求助,他都能为人排忧解难。而他自己在集体劳动之余,得到的微薄收入,还要上缴给生产队一部分。同时还遭到种种非难。他强忍着政治压力,甚至于处罚。但是,他心底明白,无罪无过,对得起苍天,对得起父老,是非曲直,总有一天可以弄明白。他一直默默地劳动,拼命地劳动……,为了一家人的生存,他顽强地拼搏。“无事不串门,提笔捉刀刻画。”(同前P.63.

他的苦楚,何处得以倾诉?只有填词抒发感慨:

“老夫问心无愧,为何冤受遭折。如今百事受支派。修路、挑柴、扫雪。   全家衣食难图,倚门无言对月。今朝不饱望来朝,采药、卖帚、掐蕨。”

“绳儿刚死不久,琴、笛麻疹放绝。天灾人祸一齐来,游街、挂牌、扣摺(注:购粮凭证)”。

他的妻子、儿女也受连累,遭歧视,妻子同样要被“批斗、烧饭、站月。”(均见《步声集》P.66.

许多义务工都落到他的头上,生活就更加困苦,正是:一餐不饱两餐饥,五类分子被人欺。在当时,五类分子就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上,什么惩罚和人格侮辱,随时都能发生。时时提心吊胆,日日忧心忡忡。

为了寻求活计,他不得不四处揽活。当他承揽到歙砚的厂外加工业务时,窃喜在心,却丝毫不能表露,将那沉甸甸的砚石担回家,已经精疲力尽。

于是乎,家中厅堂成了工场,雨天、夜里从事砚雕工作。一锤一刀,全是手工操作,不仅辛苦,而且灰尘飞扬。在最简陋的场所,用简单的工具,以原始的生产方式,创造出许多一流的砚台,为歙县赢得先机,率先成立专门生产歙砚的歙县歙砚厂。

他与歙砚结下深厚情缘,以此为乐,以苦为荣,在《望海潮》词中有形象生动的记叙:“赤膊上阵,叮叮咚咚,凿得石碎横飞,灰粉染眉发。……脸似三花,辨不煞。”(同前P.65.

为了歙砚有所创新发展,他忙里偷闲,一边学习古诗词,传统书画,一边设计歙砚图案、精心雕刻,将写字工具制作成工艺品,根据石材形状制作成就形砚,充分利用石材的特点,显得生动活泼,一改传统歙砚中规中矩的长方形。

为了增加收入和赶制任务,他指导年幼的子女都来参与。

一方方歙砚精品,融诗词书画于一体,在他手下诞生。限于条件,许多精品都没有留下痕迹,全都由歙砚厂卖到五湖四海。

乡邻要做老式的屋斗床,需要雕刻床栏板,就来请他帮忙,他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制作,设计图案追求个性化,既继承传统,又有独到创新之处,因人而异,各家不同;

他雕制的木屏风,古韵浓郁,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都是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饱含徽文化的底蕴;

有人家新屋落成,需要彩绘门楼、屋角,前来恳请,胡震龙有求必应,绘画得又快又好,浓墨重彩,配上诗文,分外出众。他竟然能够“一日之间,作壁画四幅,盆景画十一处,其中夹填即景词二首”(P.28.);

有人需要刻碑文,胡震龙不但能写,还能雕刻得十分美光;

他制作的石牌坊,将实物际按比例缩小,雕刻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其细腻、传神,胜过一筹;

他给人家雕刻寿材头,也能突破福禄寿的老传统,结合实际,独具匠心。邻居少妇,不治身亡,为了安抚家属,他在棺材头上镌刻上嫦娥奔月,栩栩如生……

六十年代,他制作了以《潇湘月夜》为名的砚台,为歙县赢得率先建厂的资格;七十年代制作的《阿房宫赋》砚,被日本国博物馆以七万美金收藏……。有谁知道,这些国宝级的砚台,竟然是胡震龙制作的!此时,他还是在农村承受着种种压力,过着超人的生活。

《太常引*寒窗研刻》词云:“槐枝黄叶愈来少,剩片风相扰。麦盖新洲,波明水浅,小闭窗不闻啼鸟。     

“火篮添炭,知寒取暖,翻翻老书好。学些古人句,砚台画刻灵芝草。”(同前P.34.

他的执著、自信、刻苦……,无容赘述,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这一段难以忘怀的苦楚经历,使他看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品尝了人生百味,见到人生百态。然而,他没有消沉,在心灵深处,蕴藏着春天的希望。

就砚雕艺术而言,技艺更加娴熟,作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他正在寂寞之中,悄然地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严寒的日子,同时造就了胡老及其子女的才艺,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磨难可以转化为财富。

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人受得千般苦,石破天惊歙砚台

 

胡震龙给胡笳传授琢砚技艺

 

 

四、春风拂面展宏图

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城市吹到乡村,全国各地,一片春意盎然,这春风也吹进胡震龙的心坎里。从此,他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虽然年近半百,却有比年轻人更加成熟的活力。

落实工作单位时,领导征询他的意见:是到文化站,还是当教师?他已经舍不得陪伴他度过艰难岁月的工作——琢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份工作。

在歙砚厂高档车间,他是无冕之王,像他这样通晓诗词韵律、善于书法绘画的人,在工艺人中,真是寥若晨星。他的设计,不仅因材而异,凝聚着浓厚的古文化的气韵,而且彰显了徽文化底蕴,从砚名到布局、从雕到镂,层次分明,以实带虚,虚实结合,诗画相彰,每一处、每一刀都独具匠心,兢兢业业,从不马虎。

他的作品不仅构思巧妙,大气磅礴,而且诗情画意,神形兼备,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他的刀法细腻,一把刻刀,好似画笔,得心应手,刀下生辉。他不仅善于雕琢就形砚,巧用砚石纹理、星晕,雕制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擅长将石料的瑕疵转变为闪光的亮点,真是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他刀下的画面,细腻、甜韵,与众不同,凝聚着明显的艺术气质,饱含国学风韵,发散着徽文化气息。

八十年代的代表作品《枯木逢春》砚,将他那种获得新生的心态,倾注到作品中,一首无言的诗歌凝聚其上,参加全国轻工业产品展览会,一举夺魁,为歙砚厂夺得金奖;利用石材的特殊品质制作的《八仙过海》砚,被许多艺术家称之为“国宝”,工艺美术大师张仃看了赞不绝口,并在拓片上题签“天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在拓片上题写“通神”二字,时任轻工业部部长杨波,美术评论家王伯敏、鉴定家曹益丞等等,都在拓片上题签,这张拓片也成为重要的艺术结晶。

赵朴初在他的《寿星砚》拓片上留下墨宝真迹。

一方《砚乡怀古》砚,砚池砚面正好是如同波光潋滟的眉纹,恰似一江清水,周围雕琢了古松翠柏,山崖亭台,宛如新安江的山水画廊,背面镌刻了《砚乡怀古词》,洋洋洒洒数百字,记述了歙县的历史渊源,以及他的心情,“有党重视、民关怀,复业二十余载,如风顺扬帆”。(《步声集》,插页)

花甲之年,他应邀赴京,成为佳话。“万里长城今登,钦古人莫杰。全凭肩和手,创斯大业。”(P.56.

他“六上黄山求深造”,深入考察、写生,黄山的景物烂熟于胸,成为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填词抒怀,记录了当时景况:

“机难征,感激党恩典。……同行者,十男二女,写生实习黄山行。迈步从容,拾级而上,走走停停。  

“观观说说画画,峭壁云飞,深谷泉鸣。石形妙肖松姿劲苍,处处栽下恋情。”(同前P.16.

“画过了清凉台,登狮子林,上曙光亭”(P.15)

“一峰画过一峰青,玉屏同叙一室,兴致蒸蒸。”(P.16.)

依据邓小平的指示,要把黄山牌子打出去。他先后以黄山为题材,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些砚台,著名的有《黄山颂》和《清凉台观日出》,一时轰动四方,中央电视台为之拍摄电视,并多次重播,以此祝贺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

除了琢砚之外,他还利用零星石料,雕刻了人物摆件,如李白、杜甫等文人雕像,也有普通的渔翁、小和尚等雕像,他用砚石雕刻的维纳斯像,也十分传神。

二零零一年,江泽民视察黄山期间,来到他女婿王祖伟的“砚雕世家”参观,翁婿二人受到极大鼓舞,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愿望,以江泽民登黄山诗句为题,旋即合作设计制作出《日破云涛万里红》砚,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将黄山的著名景观,移植到一方硕大的砚台上,利用砚石的自然色彩、纹理,体现出黄山的特有景色,呈现出红日照耀锦绣黄山的奇妙美景,巧妙地与砚名诗句吻合得天衣无缝,真是出自天然,高于天然!此砚曾经被选调到北京等地巡回展览,好评如潮,一浪高过一浪。多次有人出高价收购,皆因藏品、展品而婉拒,现作为黄山市的文化瑰宝留存。

正是:枯木逢春满树花,芬芳四射到天涯。通神杰作缘天趣,骚客方家赞赏她。

 

五、诲人不倦桃李艳

胡震龙老师十分重视技艺交流,既看重一帮一的师徒传授,更重视大数量的人才培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曾经两度受聘于歙县行知中学,为歙县培养砚雕新人。

这是时隔四十多年后,老师重返杏坛。当初活跃在乡村小学,如今却是在国家重点的高级职业中学讲课,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在饱经风霜之后,竟然能在高职任教,那种幸福、愉悦的心情,别人是难以体会的。虽然年已花甲,但是,从他那兴冲冲的步伐上,从他那满面春风的形态上,从他那诙谐风趣的课堂语言中,从他那倾情编写的教材上……不难发现他的快乐与自豪!也不难发现他的勤奋与刻苦!

从工厂到学校,往返几十里,都是以步当车,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按时到校,有诗记载:

“年暮培桃李,孜孜忘腹饥。清风吹我袖,过岭月偏西。”(《步声集》P.67.

他讲课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讲述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深得学生欢迎,培养出一批砚雕高手,不仅使许多农家子弟找到生财之道,为歙砚的传承发扬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

在教学中,他经常采取启发式的讨论,而后归纳提高,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编写出独一无二的教材《砚雕十谈》,前言中这样写道:

“砚雕十谈内容为:心绘、巧作、破立、石艺、文技、规章、心学、承启、半留、刀法等十个方面。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学生去向的需求,以便他们通过学习,有恃无恐地走向砚雕这条路,去继承和发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产业,从而能放出更为绚丽的异彩。”

“这《十谈》仅仅是我的工作体会,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我想,歙县的宝贵传统名产——歙砚的制作,应该由歙县人来继承、发扬光大。我是歙人,愿就此与受业人共同勉励。”(同前P.81)

迄今为止,这是唯一的研究砚雕技艺的理论著作。

对于他的教学工作,歙县行知中学予以很好的评价:“他把自己深厚的诗、书、画、印功底,再加上他长期从事砚雕的丰富实践,整理成一本约五万字的自编教材《砚雕技艺浅说》和约两万字的《书法教材》。这两本教材有理论,有实践,具有较高的价值。二年的教学工作,不仅为歙砚厂培养了一代技术人才,而且为发掘和振兴古老的砚雕事业做出了一番贡献。”

由此,歙县涌现出一批有文化、高素质的砚雕人才,营造出歙砚的春天氛围,迎来了歙砚创作的大繁荣。此后,随着黄山旅游的开发,歙县、屯溪的大街小巷,歙砚商店鳞次栉比,洋洋大观,本身就形成了一大景观。

当年行知中学工艺美术班的弟子,已经成为艺坛新秀,活跃在歙砚雕刻艺坛中的有:王祖伟、王高峰、潘玉中、吴春雷、张泽球、程春风、周晖、张春韶、洪波等。

四川省攀枝花市发现一种苴却石,纹理细腻,花纹独特,适合做砚台,却苦于缺乏技术人才。他们慕名来到歙砚厂,聘请了以胡震龙为首的一批高级工艺人才。老师不顾路途遥远,条件艰苦,毅然前往,为攀枝花市筹建、开发苴却砚,付出了辛勤劳动,为当地培育了一些人才,使得新生的苴却砚,很快就跻身名砚行列。他看到这些成绩,喜吟心扉:

“金沙江畔,大渡桥边,攀枝花结蕾稠。……悠悠,苴园新建,看玉砌银阶,龙凤鸾俦。……掏瑰宝,休给淹流。补余遗,钩沉再世彩绘神州。”(同前P.68.)

可见:琢砚不忘培育人,“十谈”灼见露精神。砚坛奇葩四时艳,古艺新晖万户春。

 

六、誉满九州常感恩

由于胡老的杰出工艺,歙砚焕发出青春活力,名扬全国,远销海外。歙砚厂不断接到日本、香港等地订单,迎来砚厂的鼎盛时期。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刊登了胡老的雕刻歙砚名品的报道,地方报纸也常有专题报道,一时蜂起,影响极大。一个小小县城的手工工厂,竟然有人上了国家级报刊,真是翻天覆地的大喜事。

中央电视台专程前来采访,并拍摄了专题片《歙砚砚雕名师胡震龙》,以胡老的砚雕为主线,报道了歙砚厂和歙砚开创的新局面,宣扬了胡老在歙砚上的创新业绩。这个专题片,从中央电视台到省台,多次播放,影响深远,使众多文人墨客闻风而至。

消息传到婺源山城,使得音信隔断四十余年的朋友重逢,两人在星河岸边,当年经常来往的柳荫下,执手相看泪眼。

许多地方电视台纷至沓来,争相拍摄胡老的奇人奇事。各种报刊记者,前来采访,一时间,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消息飞越海峡,台湾东森电视台捷足先登,率先前来采访、制作电视专题片,介绍胡老的神奇作品。

凡来徽州的领导、名人、书画家,大多数要到歙砚厂参观,欣赏胡老的名作,观看胡老现场琢砚的情景。一时间,歙砚厂成为最热门的外事接待单位。

胡老手执刻刀在砚石上来往自如,犹如天马行空,刀到之处,山水显现;镌刻文字,苍劲古朴,行草隶篆,以刀为笔,无需修改。来访者看到此景,无不惊叹。对胡老粗壮而特别的手,感到十分惊奇,仔细观察,想探知究竟,可是,总看不透其中奥妙!

胡老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举办了艺术品展览,有国画(新安山水、花卉等)、木雕、石雕、歙砚等等,借此机会,与各地名家切磋技艺,赢得了美誉。

在成绩荣誉面前,胡老时时铭记恩情,告诉后人,感恩社会,感恩政府,感恩共产党,充分流露在《步声集》中,略举一二:

“海晏河清,歌舞升平,莫忘邓老翁。”(同前P.58.

“木本水源,莫忘党恩更思禹。”(同前P.62.)

“饮口水,应加思量。好处从何来,感恩不忘共产党。”(同前P.72.

 

七、砚雕世家开新宇

由于家庭教养和环境影响,胡老子女,秉承父业,他们在砚雕工艺方面,自幼就受到熏陶,都有一定天赋,而且各具特色,在歙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长子胡笳,最早跟随胡老琢砚,胡老倾心培养,花费心血也多,早已成为《琢砚世家》的第一传人,在歙县独树一帜,延续着胡老遗风。

次子胡笛,不仅擅长琢砚,还有很好的绘画技能,他带着创作歙砚的技艺,走出徽州,在马鞍山开创局面。

胡老的几个女儿,也是砚雕技师,能雕琢,会设计。尤以小女胡非最为突出。

王祖伟与胡老有师生、师徒、翁婿三层情缘,深得胡老真传。

王祖伟已经获得歙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在屯溪老街,撑起《砚雕世家》旗号,传承和发扬着古老徽州的传统技艺,秉承胡老的志愿,开创新的历程,将迎来歙砚新的辉煌!

书画家黄澍教授在《砚雕世家记》中,做了简要而全面的评价:

“长子笳,善写真求实,以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古朴曲体见长。次子笛,擅长浮雕,刀法细腻精湛,神韵生动。小女非,作品大方新颖,线条流畅,苍劲中见娟秀。婿王祖伟,则崇尚自然善于发掘……使天然与人工浑然一体。……”

 

胡震龙老师,是个多才多艺的工艺美术大师,像他这样身怀多种技艺,又有辉煌业绩者,可谓前无古人。从事歙砚创作六十余载,无论数量、质量,都是首屈一指,堪称一代宗师。

老师雕刻歙砚,经历了从青年时期的业余爱好、到中年时期以此为谋生技艺、逐渐转变到追求风格形成流派、最终自然地成为独树一帜的过程;在传授技艺方面,也从家庭传承走向师徒传授、进而走进课堂,为广大学生授业的发展过程,对歙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师在第八个本命年中,走完了人生旅程,悄然地驾鹤西去,他是那样平静、安详。作为他的学生、同乡、同宗,没能前去送行,难言的愧疚,萦绕在心。当我拙笔涂写此文时,许多情景,涌现眼前,无法平静。只有再三默默地祈祷:

老师,走好!老师,您累了,安息吧!老师,您的业绩为故乡增辉,为徽州增彩!您的业绩一定会与青山一样长存于世!

 

飞添写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刊载《徽州文化研究》2009年第四期。

二零一零年三月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