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瘦脸针溜冰行吗:湖南“四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6:39

湖南“四德”

  湖南人“读得书”。湖南地处中国中部,作为农业大省,“大人会养猪,小孩会读书”,正是湖湘耕读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生动概括,也是湖南人才辈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是嘉道年间的名臣陶澍、贺长龄及唐鉴、李星沅、劳崇光等,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魏源、汤鹏等;二是19世纪50-60年代,即咸同年间的湘军集团,主要代表人物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刘长佑、江忠源等。三是19世纪末,即甲午——戊戌年间的维新志士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是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等。四是20世纪前十余年间,即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主要有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禹之谟、刘揆一、刘道一、谭人凤、姚洪业、杨毓麟、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等。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主要代表为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李富春、贺龙、任弼时、胡耀邦等。湖南不但涌现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还出了一大批文化教育科技名人,如杨昌济、徐特立、萧三、田汉、丁玲、周立波、周扬、齐白石、吕振羽、翦伯赞、章士钊、周谷城、曾昭伦、周光召,等等;当代更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真是灿如群星,辉映神州。

  ---湖南人“吃得苦”。湖南地处气候潮湿的江南,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吃辣椒去风湿的生存之道,所以湖南人从小就能吃辣、能吃苦,脾性也是火辣辣的。清末重臣曾国藩数次受命领清军绿营想剿平太平军却一再失利,后来他回家乡组建湘军地方团练,对抗数十万太平军,屡败屡战,练苦功,扎硬寨,打恶仗,终于消灭太平天国。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湖南人“霸得蛮”。湖南人性格嫉恶如仇,雷厉风行,义无反顾,宁折不弯。左宗棠不畏强俄,抬棺明志,收复新疆,保全了中国大片领土;谭嗣同愿以死唤醒民众,临刑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陈天华为激励人们“共讲救国”,不惜蹈海殉难;黄兴百败不堕其志,多次发动起义,奋不顾身,身先士卒,终于倾覆清廷;蔡锷宠辱不惊,倡反袁称帝之首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忧惧而终;毛泽东说,不吃辣椒不是革命者,立志“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彭德怀不畏强权,“我为人民鼓与呼”,“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胡耀邦敢于追随邓小平搞“右倾翻案风”,敢于顶着压力平反冤假错案,敢于讲真话,发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朱镕基总理不惧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锐意改革,敢说敢做,被誉为“铁面宰相”。

  ---湖南人“耐得烦”。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长期与太平军作战,因善于围城,又精于长壕法,人称“曾铁桶”。为了攻破太平军堡垒天京,他们兄弟从1863年3月开始先采取围困战术,再采取长壕战术和地道战术,最后到1664年六月将将地道开挖至城下,实施爆炸。天京九门皆破,全城落入湘军之手,太平天国宣告灭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得者,德也。”“读得书”,即有识,就是智慧;“吃得苦”,即有志,就是勤劳;“霸得蛮”,即有胆,就是英勇;“耐得烦”,即有恒,就是顽强。湖南人常常内外兼修、文武兼备。

  所以说,湖南人的特点是“四得”,即读得书、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湖南人的个性是“四有”,即有识、有志、有胆、有恒。

  湖南精神就是八个字,即智慧、勤劳、英勇、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