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催婚段子:秧歌王子”贺升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8:26:23

秧歌王子”贺升亮

  曾任临县县长的阎刚平称贺升亮为“晋西歌王”。笔者认为称其为“秧歌王子”更确切些,因为他是以伞头秧歌成名的。
   但不管怎么称呼,在吕梁地区,特别是在山上9县,贺升亮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早在1994年春,吕梁地区伞头秧歌研究会会刊《黄土风》就曾登载过《青年歌手贺升亮》的文章.文章称贺升亮为吕梁伞头界的"少壮派领袖”.阎刚平县长称其为“晋西歌王”,缘于2004年出了名的阿宝、石占明、辛礼生等在北京演出的盛况.当时还在山东挂职的阎县长将一篇介绍阿宝等人的文章《歌从太行来》让秘书转交"晋西歌王"贺升亮阅。县长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贺升亮把吕梁秧歌打出娘子关。
   吕梁秧歌能否走出娘子关,现在不得而知。但贺升亮有这个准备。早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挑战》栏目就曾几次来电来函,希望升亮能到北京试试。我以为,临县秧歌果真有一天能走上中央台,非升亮莫属。因为升亮是个有文化底蕴且才思敏捷的高手。
   现任临县文联副主席的贺升亮,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分会理事,山西省青联委员吕梁市青联常委,吕梁市第一、二届党代会党代表,吕梁市首届青年学科带头人,政协临县第六届、第七届委员。贺升亮1963年出生于临县招贤镇贺家湾村。招贤作为临县的一个盛产瓷、铁、煤的工业重镇,虽无名山秀水,却也人杰地灵,伞头秧歌和工矿业一样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清初的高崇来,上世纪40年代的高有贵、渠朱戏,五六十年代的薛改栓、贺继文等著名伞头都生于此。而与招贤接壤的离石、柳林等周边乡村也是伞头秧歌人才济济的兴盛之地。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幼年的贺升亮便对伞头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哪里有秧歌往哪里跑。他喜欢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气势,更羡慕名伞头们万人空巷,前呼后拥的热烈场面。而任家山的伞头郭追追,更是他少年时的偶像。他学追追的腔调,记追追的秧歌,有空暇就往任家山跑,那里恰好有他的姥姥家。
  升亮初露头角是在13岁那年,“文革”尚未全面结束的时候,正月是当地闹秧歌最热闹的时期。初三晚上,升亮向父母说,他也想参加村里的秧歌队(当时叫宣传队),请求父母向宣传队领导说说,让他当一名替补伞头。父母知道儿子酷爱秧歌,但不相信他的能力,就指着墙上《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的年画要他按画面唱两段。
  升亮思索片刻即唱道:

  小日本来中国腥风血雨
  李玉和为革命英勇捐躯
  李铁梅不愧是英雄儿女
  继遗志举红灯革命到底

     杨子荣为革命忠心赤胆   
  穿林海跨雪原闯过难关
    入匪巢斗豺狼机智勇敢
  威虎山庆胜利红旗招展

     歌声一落,父母惊喜交加,连忙问,“谁给你编的?”“我自己编的,你们不是在眼前看着嘛!”小升亮理直气壮地回答,“小人书我早看了十几遍哩,不信明天试试。”于是,父亲连夜找领导人求情去了。
     第二天上午秧歌出场,半信半疑的领导人交给贺升亮一幅毛主席画像说“你身子太小挑不动大伞,先举上主席像锻炼锻炼。”四周观众顿时鸦雀无声,目光一齐聚集在了贺升亮的身上。此时的贺升亮毕竟有些紧张,举着主席像站在场中调整了一会儿,锣鼓一停,带有几分颤抖的童音进入了人们的耳膜:

  没有见过大世面一向胆小   
  一十三岁贺升亮初把伞挑   
  首先问声乡亲们过年都好   
  鹦鹉学舌盼大家批评指导

  七亿人民七亿兵团结一致   
  万里江山万里营大好形势   
  辞旧迎新闹秧歌庆祝胜利   
  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

  两首秧歌唱完,全场一片寂静.突然,所有观众异口同声地爆发出一片叫好喝彩声,人们一齐拥向稚气未脱个子瘦小的贺升亮……
  此后的几天,所有需要贺喜的人家都点名要“猴伞头”唱,贺升亮也成了一名“在编”伞头,并参加了正月初九公社党委的检阅。   
  检阅中,大会主持人要求所有伞头用三首秧歌唱三方面的内容:   
  一拜领袖像;二唱新戏台;三代表大队表决心。   
  贺升亮唱道:

  伟大领袖毛主席人民热爱   
  鞠躬尽瘁周总理世界崇拜   
  南征北战朱老总三军统帅   
  无产阶级坐江山千秋万代

  招贤人民富有力量富有智慧   
  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起戏台   
  精雕细刻巧夺天工雄伟气派   
  文艺中心古镇明珠大放异彩

  春耕生产动员会别开生面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百花争艳
  学习大寨赶昔阳穷则思变
  新的一年新目标定要实现

  遣词造句,显现出深深的时代烙印;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政治气息。这次检阅,是贺升亮艺术生涯的良好开局,时任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的高子义专门把他邀请到公社机关,让他根据各机关厂矿的工作性质和业务成绩编成系列秧歌,然后在有线广播上播送。随着歌声,贺升亮的名字迅速进入千家万户。

              从容应战   各地演出
 
  人怕出名猪怕壮。贺升亮这枝艺苑幼苗承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也经过狂风冰雹的袭击。有人怀疑说:“这么个小不点,怎能有如此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精练的文字?”有人奚落说“就是娘肚子里开始练也没有这种水平,该不是‘神童’吧?”后来,还是贺升亮的小学教师高灵芝和贺灵巧说出了谜底:“升亮这孩子记忆力极强,一节课下来,一篇文章基本上就背下来了,而且悟性极高,常常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有空他就抱着连环画小说不放,三年级的时候就看《三国演义》、《红楼梦》,我们在上课时没收过他的小说也不在少数。他现在的表现一点也不奇怪,正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贺升亮高中时的班主任李成鹏对笔者说:升亮在文学方面的天赋确实罕见,从小学至高中,他的文科成绩一直在全公社同年级中保持第一,一直是文体委员和语文科代表,他的作文常常被作为范文在全班、全校甚至外校传阅和借阅,如果不是阴阳差错,他应该是个作家。   
  1977年---1979年的正月,贺升亮应邀到离石县枣洼公社崇里村率领大秧歌出门,足迹踏遍方圆30里的大小村庄,屡遭强手有惊无险.特别是1978年正月初六樊包头村的一场“恶战”,至今记忆犹新。当地风俗习惯:正月闹秧歌,村与村互拜访礼尚往来,以示友好和睦,而伞头的优劣直接影响队伍的士气,关系着成败和本村声誉。崇里村秧歌队要拜访的目的地是王家庄,中途必经樊包头村。提起樊包头村,许多伞头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因为那里有薛维安、薛精干。二薛都是教师,学识渊博久经沙场,是离石县伞头界的风云人物,而且恃才傲物,经过他们地盘的伞头都要“掂量掂量”。   
  初六上午,闻讯赶来的观众把樊包头村挤了个水泄不通,贺升亮能否过关?人山人海拭目以待。终于,两支秧歌队在樊包头村口会合了,宾主双方寒暄问好,第一关顺利能过。没有看上“好戏”,不少观众都有些失望。表面波澜不起,实则暗潮涌动,就在秧歌队辞别王家庄准备“谈笑凯歌还”时,不少观众传来消息:维安、精干在樊包头村操场摆开阵势等着呢!霎时,大队人马都紧张起来,秧歌队领导人问升亮:“怕不怕?”回答干脆利索:“车到山前必有路。”   
  晚上9点多,又过樊包头村。果如人言,樊包头村秧歌队严阵以待,灯火通明。两军对垒,薛维安、薛精干双雄并肩立于场中;贺升亮这方恰好另一名伞头贪杯误事,只剩他单枪匹马。一通鼓罢,薛维安老将出马先发制人:

  千条线万条线牵挂心中
  千张脸万张脸满面春风
  千家喜万家美欢迎贵宾
  千年好万年松友谊长青

  余音刚落,贺升亮接招:

  千颗星万颗星围绕月亮   
  千朵花万朵花迎春开放
  千支歌万支歌放声高唱
  千秋情万代意铭记心上

  未待鼓催,薛精干开口:

  千朵云万朵云蓝天徘徊
  千枝梅万枝梅冬去春来
  千声鼓万声鼓如同春雷
  千人评万人说谁是英才

  不容喘息,贺升亮接唱:   
  
  千座山万座山藏龙卧虎
  千丝柳万丝柳莺歌艳舞
  千条河万条河流水不腐
  千杯酒万杯酒任我吞吐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此伏彼起他又来。三人清一色千字开头排比句,谁也不肯松劲,颇有几分古代秀才吟诗对句的味道。贺升亮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所有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喊声响成一片。对唱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双方握手言欢。

                初露峥嵘一鸣惊人 

  1982年正月,贺升亮参加县城春节文艺调演,初露峥嵘一鸣惊人。新鲜的曲调、优美的唱词、灵敏的反应以及小巧的身材立即成了全城关注的焦点,时任临县县长的刘泽民竟跟上秧歌队整整看了一天。正月十五晚上,他精彩的演唱又一次把红卫广场的晚会推向高潮。列举几首,即有管窥之效:

  家住招贤贺家湾山乡小村
   我的名叫贺升亮高考落空
  告别校园回家园安心务农
  文艺调演参加了文卫系统

  美丽壮观的临县城真像天堂
  舞台好比灵霄宝殿金碧辉煌
  电灯如同满天星斗放射光芒
  观众就是各路神仙带来吉祥

  改革春风满神州河山多娇
  富民政策施春雨形势大好
  寂寞嫦娥舒广袖喜看今朝
  吴刚捧出桂花酒欢度元宵

  贺升亮出名了。当时的县委书记秦克昌说:“是个好苗苗”,县长刘泽民夸他“是个人才”;宣传部、文教部、文化局的领导段崇象、王洪延、李维新、高国俊、薛玉秀、李明瑶等,方方面面给予他关怀培养;不少企业的领导亲自到县招待所贺升亮住处联系录用他,最后,张万胜慧眼识才捷足先登,把他吸纳麾下到裕民煤矿当了办公室干事。   
  1983年正月,临县举办首届伞头秧歌大奖赛,贺升亮不负众望,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跻身于康云祥、武振瑞、郭芝福、成万银四大高手之列,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著名秧歌手”称号。   
  主持比赛的杜云峰唱道:

  甘罗十二当宰相
  周瑜七岁为大将
  伞头奇才贺升亮
  长江后浪推前浪

   1983年以后的10月里,贺升亮一路凯歌所向无敌。第二、三、四届秧歌大赛的桂冠非他莫属,“钢木家具杯”“电化杯”“塑料杯”等一系列伞头比赛的金牌尽收囊中,并从“伞头大王”杜云峰手中接过了主持人的“尚方宝剑”。   
  “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贺升亮不懈的努力、出色的表现为自己赢得了一连串荣誉和实惠。他的诗歌,曾不断在《山西日报》《吕梁日报》登出;他的歌声,曾时常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吕梁电视台响起;他的名字及事迹,被编入《中国民间名人录》。1987年,在地委刘泽民书记的直接关怀下,贺升亮告别了“临时工”队伍,成了临县文化馆的正式一员。   
  社会的赞誉,领导的关心是贺升亮不断进步的无穷动力。1993年正月,来自全区各县及市直机关的数十名伞头精英在吕梁影剧院济济一堂,吕梁地区首届伞头秧歌擂台赛拉开战幕。比赛中,贺升亮以绝对优势艺压群雄,一举摘取“最佳歌手”第一名的桂冠。摘录几首抽签答题秧歌,以飨读者:

     主持人:今年是鸡年,请唱一首秧歌,必须句句有“鸡”字。

     贺升亮:

     民不聊生旧中国鸡飞狗跳 
  军阀混战土匪多鸡鸣狗盗
     鹤立鸡群共产党频传捷报
     一唱雄鸡天下白阳光普照

     主持人:当今流行歌曲歌坛上,你最喜欢哪位歌星?

     贺升亮:

     流行乐坛涌现出无数名流
     各领风骚几春秋技高一筹
     我最喜欢韦唯的动人歌喉
     亚洲雄风震天吼风靡全球

     主持人: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贺升亮:

     性格开朗贺升亮兴趣广泛
     业余时间打麻将有些手段
     荤和素和全红飘饼子棍万
     缺卡边吊一条龙自摸满贯

     在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中,冯其福专员给贺升亮颁奖,握着他的手说:“好好努力,争取到北京,我支持你。”

                 歌王风采 

  领导的大力支持,演出的不断成功,使伞头秧歌迅速升温,秧歌磁带成了抢手货,伞头出场应接不暇。如何使这民间艺术的瑰宝发扬光大走得更高更远,成了有识之士的思考课题,于是,擂台赛结束后不久成立了吕梁地区伞头秧歌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省、地、县有关领导、专家和伞头歌手就伞头秧歌的发展提高各抒已见献计献策。段丽卿副专员说:“贺升亮的出现,在伞头秧歌艺术界有划时代的意义。”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琦说:“贺升亮应该成为领头雁。”地区文联彭化高主席还亲笔给贺升亮题赠秧歌一首:

  伞头秧歌发展提高任重道远
  升亮贤弟责无旁贷一马当先
  紧跟时代塑造形象突出特点
  满怀信心迎接更加美好明天

     事实证明:贺升亮没有辜负领导、师长们的教导和期望。他的秧歌曲调,师承郭追追、郭子成而有所改进,听来更加响亮明快铿锵有力;他的歌词风格,借鉴杜云峰、樊如林、康云祥又有独创,从而雅俗共赏亦庄亦谐,形成伞头秧歌界的主流。见过的伞头们都说:“和贺升亮对唱秧歌真不容易。唱文的,人家成语格言诗词典故口若悬河;唱土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滔滔不绝,好像古今中外什么都知道。哪一方面你也讨不到便宜。”惊疑参半,笔者又走访了几位外县的名伞头,说法竟惊人地相似,就连60岁以上的老伞头对贺升亮也是推崇有加、赞叹不已。特别是方山的牛延明,居然能一口气背完1993年12月地区影剧院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专场演出贺升亮唱过的系列秧歌。
     笔者问:你也是吕梁的最佳歌手,和贺升亮相比谁高?
     牛延明说:我和升亮是二十几年的老对手、老朋友了,1982年他初来方山时我还真不服气,多次找茬和他较量,发挥得好时也只能是平分秋色。总的来讲,我比升亮还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剪辑一组“镜头”,再现歌王风采:
     镜头一:
     时间:1994年正月十三上午
     地点:临县县委大院
     王凤姑(山西电视台记者):请您狗年唱狗,但不能出现“狗”字。考虑时间30秒。
     贺升亮:

     样子像狼不是狼生来忠心
     十二生肖第十一玉帝亲封
     看家护院是特长无师自通
     花果山上随二郎咬过悟空   

  镜头二:
  时间:1995年8月11日上午
  地点:太原市“咱们家”酒店小餐厅
  梁跃进(太原家丰饲料公司董事长):升亮,这位是省晋剧院田桂兰老 师,请您给她敬献一首秧歌。
  贺升亮:

  晋剧艺术出三晋源远流长
   一代宗师在龙城神采飞扬
   舞台形象照九州万丈光芒
  梨园春色桂花艳兰花芬芳

     梁跃进:这位是省晋剧院李副院长,专业是打鼓,请针对他的业务特长唱一首秧歌。
     贺升亮:

     李副院长山西乐坛堪称泰斗
     打鼓绝技登峰造极得心应手
     轻缓时像珠落玉盘风摆杨柳
     激烈时如狂风骤雨惊雷怒吼   

                  舞台风采 

  镜头三:   
  时间;2003年12月6日晚
  地点:太原小店蓝天大厦会议厅
  任月勤(省青年干部学院书记):请给刘书记唱一首“吃炒面”秧歌,但不能出现“炒面”字眼,更不能低级庸俗。
  贺升亮:

   刘书记热爱人民关心家庭
   特别是对儿媳妇格外殷勤
   夫人说你破坏了生态平衡
   儿子逼住硬叫你退耕还林

  镜头四:
  时间:2005年5月16日上午
  地点:临县碛口镇黄河岸边
  孙善文(临县县委副书记):今天,咱们特邀全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先生来献技指导,请贺升亮给柳大师唱一首秧歌。
  贺升亮:

  背向对手下盲棋特异功能
  以一当十应变快用兵如神
  如果不和柳大师对面相逢
  真不相信世界上有此奇人

  镜头五:
  时间:2006年正月十三晚
   地点:吕梁市体育馆

  观众:请用一首秧歌唱出四位现任吕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名 字, 但不能唱得太直白。
  贺升亮:

  浩瀚大海亮起一座引航灯塔(郭海亮时任吕梁市委书记)
  瑞雪迎春玉铺大地山披银甲(聂春玉时任吕梁市市长)
  白云飘飘映衬出了旭日朝霞(白云时任吕梁市委副书记)
  万民欢笑喜看吕梁兴旺发达(薛万民时任吕梁市常务副市长)

  诸如此类的场面不胜枚举,每次贺升亮都能临阵不乱从容应对,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语言技巧和灵敏的应变能力。
  日常生活中,贺升亮给人的感觉是含蓄文静,甚至有几分低调,但一上舞台即判若两人,还有些狂傲。

  秧歌为证:

     吉祥的灯光照耀着缤纷的舞台
     盛大的场面荟萃着时代的英才
     天上的明月当酒杯痛饮于怀
     新世纪的太阳摘下来是我的金牌  

     背负青天朝下看头顶广寒
     长虹是气云是衣脚踩人寰
     天作棋盘星作子下它一盘
     地为琵琶路为弦谁与我弹

  艺高胆大也好,目中无人也罢,就秧歌而言,“秧歌王子”贺升亮的名字响亮。
  调任兴县的孙善文县长曾经说过,500年也难出一个贺升亮,此言虽然未免偏爱,但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实实在在,贺升亮在吕梁伞头秧歌界的地位和影响谁也无法比肩。他博采众长而匠心独运,开伞头秧歌一代新风;他为伞头秧歌的发展提高奉献了全部青春,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他坚持文艺下乡弘扬时代主旋律,每年创作、演唱秧歌数以千计,主要作品有《税法宣传》《反腐倡廉》《幸福之声》等文集;他在致力于伞头秧歌的同时坚持诗歌、歌词的创作,在省、市报刊发表作品约50余篇(首),多次被吕梁市、临县及有关部门评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从艺32年而长盛不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临县,你会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陶醉;走进临县,你会因伞头秧歌的魅力而折腰;走进临县,你会感到宾至如归;走进临县,你会觉得“秧歌王子”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