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网银支付页面:杭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实践·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20:33
杭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实践2012-02-13

  关于本期主题

  近年来,杭州市以“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化、大众化。近期,专家学者围绕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怎样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怎样通过人民群众、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

  专家们认为,杭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的高屋建瓴和实践上的落地生根相结合,深入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设各种价值观建设载体,在各领域、各层次、各群体广泛而深入的互动交流中扩大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共识,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化、大众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生动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创新了社会管理,促进了社会和谐,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之举。此处摘录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让核心价值体系在杭州落地生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卢中原

  让核心价值体系在杭州落地生根

  通过前期在杭州的实地考察,我感受到杭州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过“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

  对于杭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实践,我用八个字总结:吸取、提炼、沟通、引领。

  吸取,就是从生活中吸取,从身边吸取,从群众中吸取,从基层吸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体系在这里被具体为“我们的价值观”,党政工作的切入点,就是“我们”,我们身边的生活。

  提炼,就是提炼相关行业、社区、园区、街区等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价值表述。这种提炼由党政牵头,以各方面的专家为主体,同时,又来源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提炼的目的是把各层面的文化价值升华后再回到实践中,让老百姓看看行不行,是不是润物细无声,是不是落地能生根,是不是入脑又入心。我认为杭州的这种尝试,是非常有见地、非常有创意的。

  沟通,就是通过老百姓一起参与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广大市民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体现在行为中。例如围绕“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等12个关键词内涵,组织市民群众参与主题实践各类活动。

  引领,就是要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行为规范,引领奋斗目标,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

  以“我们的价值观”扩大社会共识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研究员 房 宁

  以“我们的价值观”扩大社会共识

  “我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大众化的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提出这样的价值观建设问题,它本身就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它产生于因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问题,目的是要构建一种能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能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它有着强烈的实践功能,能够增强社会团结,建构和巩固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杭州在城市、农村、社区、行业、街区、园区、企业、院校等各个领域,联动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参与形式,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系列表述、价值标准、价值宣言等成果。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实际上就是扩大社会共识,凝聚人心的重要精神力量,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使社会问题消解于无形。它一方面有着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有党政的总结、提炼、升华及倡导。所以,既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生活,又是一种建构、推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社会风向,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更难能可贵的是杭州在推进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体经验。“我们的价值观”既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要求,又是教育、宣传、引导的一种途径。同时,这项工作又是有抓手的,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固化于人们的关系中,固化于社会实践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引导复杂利益需求的组织化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温铁军

  引导复杂利益需求的组织化表达

  当前,我国社会正呈现出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表达多样化的新特征。这些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很难被来自于西方的传统阶级政治理论统一归纳为对抗性冲突,也不能简单化地用传统的意识形态把它们归结为阶级矛盾。

  杭州是一个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在调整之中的城市。其服务业相对于GDP的占比超过50%。在结构演变之中的城市,客观上产生了政府治理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应对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且舆论表达多样化的现状。

  有鉴于此,杭州地方政府正在借鉴以往“单位制”和“集体制”的经验教训——化解过于分散的交易费用,使利益诉求相对地集中表达;帮助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重构多样化的组织。以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我们”作为群体概念,来引导其复杂利益需求的组织化表达,并以“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建立在党政引导下的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共同价值认同,促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杭州在治理结构调整中所作的诸多制度改进,是主动的、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价值观基于生活又体现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韩 震

  价值观基于生活又体现生活

  作为根本问题的价值观往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而又集中体现着日常生活问题。但是国家层面和人民生活层面的价值观又是有区别的。例如过去大家都说我们有“仁义礼智信”,这并不是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崇尚等级制的,而“仁义礼智信”则是生活价值观。现在我们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是民主、公正、和谐等,即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上保证公平正义、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而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就可以由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公民各自去建设,当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之下去建设、去提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杭州市讨论“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作为当代公民的生活价值观,所以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很有意义。说明价值观建设依靠杭州人民,是杭州人民共建共享的价值观;着眼于“生活得更美好”,使价值观建设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地、落实上下工夫,在融入、渗透上下工夫,在可感、可体验上下工夫,在参与、认同上下工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我们的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生动局面。

  探寻“我们”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杜维明

  探寻“我们”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理解“我们的价值观”,首先要理解“我们”。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我们”的范畴很宽泛。程颢有句话叫“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就是说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仁德仁爱的人可以和宇宙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大的“我们”的概念,体现了人类的完整性。

  杭州市努力探索“我们”概念背后的深刻哲学意义,并将其应用于城市价值观建设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参与方不仅包括学术界,还包括政府、媒体、行业界、广大市民等。每一个“我”成为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员,“我”也重新来审视“我们”的概念。这些参与者所代表的是一种扎根地方而又具有普世意义的现代精神。

  一位中国文学家曾在一次哈佛大学演讲会上说,在他的小说里,“你,我,他,你们,他们”都常出现,但他想尽办法不用“我们”,因为“我们”总是带了排斥他者(差异性)的含义。杭州到处曲径通幽,人文景观多,选择性大,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和而不同”是儒家的基本信念。和谐的前提就是异(不同),就是我们要容忍不同,尊重差异。我相信杭州现在正是走了一条和而不同的大路。杭州所要凝聚的“我们”是可以“与天地为叁”的大我。

  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引导大众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李文堂

  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引导大众

  杭州正试图以城市语言、历史与文化,诠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通过“我们”这个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具体的、深刻的、大众化的诠释。

  杭州一直以来,以持之以恒的行动去建构、传播与践行这些价值,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有若干方面非常符合价值观建设规律:一是价值观建设既需要理论探索,也需要实践塑造。杭州非常重视理论探索,形成一个个研讨组群,探索“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价值建设路径。二是价值观建设需要依靠价值担当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当然是价值实践者,但价值传播要有一批自觉的担当者。杭州的“四界联动”,实际上通过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共识,实现了社会的文化动员。三是价值观只有渗透到大众日常躬行践履的生活方式中,才能算落地开花。杭州特别懂得“百姓日用即道”这个道理,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运用许多生活化的语言、符号、活动进行价值引导,立足于公众生活,引导大众的生活,提升公众生活品质。四是价值观建设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动员,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动员。杭州从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到社会共识,最后影响大众生活方式,这是自上而下的动员过程,但杭州也非常注重自下而上的动员过程,不断通过各种社会群体的交流讨论、道德模范巡回报告会、每月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提炼“我们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源于百姓的生活实践,“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在生活实践中重建“我们”

  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 罗卫东

  在生活实践中重建“我们”

  “我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天性,是人的本能天赋。无论是孔子倡导的“仁爱”观,还是孟子的“性善”说;无论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还是马克思关于“类”和大同理想的阐述,都是“我们”的重要思想之源。

  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天性之中有一个关于公平的认识,这是人类的共通情感。因此,我相信“我们”这个概念是天然的概念,只是制度设计过程当中的千差万别把“我们”割裂与扭曲了,这也让我们在当下的教育文化中不再强调差异,而是强调共通性,让我们共同地去了解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我们”的重建,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提高个体感知“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组织方式的重新设计,在社会运行中凸显“我们”,将无形的“我们”转化成为有形的“我们”。在这方面,杭州进行了开拓性实践:把“我们”植根于鲜活的生活当下,让“我们”拥有深厚的生活根基;倡导和谐创业,使“我们”通过合作来完成原来的竞争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构建多元复合平台,在社会组织层面设计“我们”的运行方式,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

  杭州实践所做的就是把人的常识引向生活实践,回归到世俗和日常的情感推理中来发展人的伦理。相信和解而不是仇恨,合作而不是争斗,平等而不是歧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杭州实践体现的一种基本精神。

  “我们”是一种参与和共同治理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 名

  “我们”是一种参与和共同治理

  杭州一直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提出“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理念。杭州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建构起一种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形成了一种可称之为共同治理的机制,达到了多方参与和共同治理的目的。我们做了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七八个案例,深感杭州一直在推进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化解分歧,消弭对抗,协商互动,最终达成共识。我认为这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更准确地说,这是主体性在互动的张力中探索达成的公共领域。这样的公共领域中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的主体,如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媒体,以及知识界,也包括外来人口。杭州搭建的这样一种参与和共同治理的平台是积极开放的,其中也包括通过媒体形成的圆桌会议和网络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讨论是开放的,参与是平等的。

  这样一种主体性的空间是无限开放的,因而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所以我很赞同“我们的价值观”。我还想说的是,杭州的价值观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要继续深入往前走。

  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沟通载体

  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高级编辑 张碧涌

  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沟通载体

  杭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方面较好地解决了沟通载体、沟通理念以及沟通条件三大问题,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之路。打造灵活高效的沟通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制度保障。杭州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打造了每月主题实践活动、西湖读书节、杭州市民体验日、国学文化进社区、“我们的价值观”系列表述与构建活动、“我们圆桌会”等一系列实践载体。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极富时代色彩的沟通传播机制,社会公众才有机会深刻体验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杭州实践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坚定地强调“我们”这一主体。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高度个性化的特征。在这一语境下,杭州市所强调的“我们”,所指的既非古代的伦理共同体,也不是“单位制”下的“集体”,而是拥有个体理性的现代社会利益共同体。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实践要从“我们”入手,从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不同社群入手,通过切实有效的沟通载体,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价值共识,这样,公民个体才能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真正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原载《光明日报》2月8日13版《论苑》

  “我们的价值观”每月主题实践活动

  杭州根据每个月重要节庆日的思想文化主题,确定“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等12个主题关键词,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每月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城市、农村、社区、行业、街区、园区、企业、院校等领域,联动党政机关、专家学者、市民代表、行业企业、媒体人士,通过走访调研、互动研讨等形式,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系列活动,形成了礼仪、倡议、标准、展览等不同的价值实践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社会管理的不同方面推进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评价、推广和实践。

  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杭州努力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开展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国学弘扬活动,推进国学文化进社区活动,挖掘、培育和形成市民大学堂、国学一字堂等百个国学传承基层点,打造市民好学、爱学、乐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推动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学习平台,建立农村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阵地。

  “我们的价值观”行业和区块交流展示活动

  杭州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有机联系起来,通过行业和区块的交流展示活动让“我们的价值观”可感可触。开展以年度人物、区块和现象评选为主题、以点评发布、展览展示为形式的行业点评与总点评,阐释城市生活文化价值内涵;组织广大市民、游客、社会各界专家体验杭州特色生活文化区块,开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系列讨论,在体验、互动中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我们的价值观”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