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吸血鬼与狼人:翡翠入门知识(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1:06:57

 

(2011-08-15 19:49:37)  

第一课:翡翠价值图解

感谢高手们提供的珠宝实验及详图:)有兴趣和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参考进行试验。

第一阶段:

细腻程度:翡翠的种、地这是指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颗粒大小粗细,在岩石学中称为结构。翡翠的细腻程度可分为五级:

极细粒:在10倍放大镜下不可见。
细粒:在10倍放大镜下隐约可见。
中粒:在10倍放大镜下易见,肉眼隐约可见。
粗粒:肉眼可见。
极粗粒:肉眼极易见。

矿物的粗细程度直接影响到翡翠的透明度和打磨光洁程度。颗粒越细,透明度越高,越光亮。


透明度:

指翡翠的透光程度。可分为:微透明,半透明,微半透明,不透明等几个档次。

裂绺、杂质的多少

裂绺、杂质过多会影响颜色,透明度和打磨光度。裂隙,特别是贯穿性裂隙的存在将会大大降低翡翠的价格。

质地

质地是指翡翠绿色周围环境的质量。包括矿物的细腻程度,裂绺和杂质的多少,透明度,颜色以及总体与绿色的协调程度。质地实际上是一个综合

评价:

标志,又一种直观感觉的印象。质地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翡翠的质量。


第二阶段:

颜色、细腻程度、透明度、裂绺、质地及加工工艺水平是评价翡翠的主要因素。

颜色:

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以浓艳的绿色,亮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佳,其中以绿色为贵。绿色优劣评价以“浓、阳、俏、正、和”五个字来衡量。其含义是:

浓:翠绿,深绿,绿色浓得发乌但不带黑色调。

阳:鲜艳明亮,不灰不暗。

俏:美丽晶莹,带有青春之意。

正:绿得纯正,绿中不带蓝、青等杂色调。

和:绿色均匀,和谐,不花不乱。

绿色品种的优劣顺序为绿色,微带灰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灰绿色。

注意:评价绿色不要在强光下,不要在透射光下,要在自然反射光下进行。


翡翠,它的颜色价值定位表


这个很重要哦

如果您要买翡翠带这张图表去吧,不偏黄不偏蓝才是好翡翠


在商业上把翡翠分为三级:

特级:又称帝王翡翠,颜色翠绿(祖母绿色),色纯正,浓艳,均匀,透明度高,质地细腻,无裂隙。这种翡翠十分难得,价格极为昂贵。

商业级:又称商业翡翠。这种翡翠的绿色中常夹杂有其他色调,绿色浓淡帆布不太均匀,半透明或不透明,质地致密细腻,色较艳,透明度较高者为上品,价格也较为昂贵。

普通级:又称普通翡翠,颜色多呈淡绿色,豆绿色,菠菜绿,油绿色等不鲜艳的绿色。浓淡不一,分布不均,大多不透明,结构较粗,常有裂。优质可用于首饰,大多用于制作工艺品。

翡翠入门第二课:翡翠的“种”

市场上有很多翡翠产品标明玻璃种、冰种、糯化种,但怎样才能不被蒙蔽,购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翡翠呢,认识玻璃种、冰种和糯化种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这几种翡翠的特征图片

  玻璃种:致密微晶结构,微晶部分不可分辨,透明度好,棉质与结构清晰分明。


  冰种:可见内部交织纤维结构微晶部分肉眼不可分辨,透明度好,棉质与结构清晰分明。


  糯化种:内部结构朦胧不可分辨,棉质化在结构内部,水头好糯化种的可达到冰种的水平,为了区别普通的糯化种,这样的也叫冰种化底。


感谢珠宝实验室高手们提供的珠宝实验及详图:)有兴趣和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参考进行试验。

翡翠入门第三课:质检辨真伪

一、天平测重量。(见图一)测试重量,单位克;

二、肉眼观察。查看颜色、透明度、形状外观和光泽。翡翠的光泽应是玻璃光泽,有些如果翡翠外观是蜡状光泽则怀疑是 B 货翡翠。

三、折射仪测定折射率(如图三)。折射率是宝石非常重要的光学性质,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折射率,测出准确的折射率,就能断定这是什么宝石。翡翠的折射率为 1.66 左右,而外观近似翡翠的绿色软玉,折射率为 1.61-1.63 ,而冒充翡翠的石英类玉石,折射率为 1.54 。

四、显微镜观察翡翠的结构。翡翠的结构是粒状镶嵌变晶结构,这是地质学的一个术语,是说翡翠是由很多小矿物颗粒组成,这些小矿物颗粒有粒状、纤维状、长柱、短柱状,成互相镶嵌的排列。这种结构行家称之为“翠性”,是行家用肉眼鉴定的重要依据,很多人称之为“苍蝇翅”。而在显微镜下观察 B 货翡翠,能看出翡翠的结构已经被破坏,结构疏松,在小矿物颗粒之间还充填有树脂。

五、分光镜测定翡翠的吸收光谱。分光镜能测出宝石对各个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的宝石对光有不同的吸收特点,绿色翡翠对波长 489nm-503nm , 690nm-710nm 的光有吸收,这两条吸收光谱就是翡翠对光的吸收特点。

六、用荧光灯观察翡翠是否有荧光。纯净的翡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产生荧光, B 货翡翠由于后注胶而发出粉蓝色荧光。现在很多高仿的也不产生荧光了。

七、比重液测比重。把翡翠放到不同比重的比重液中,在与翡翠比重相同的比重液中,翡翠悬浮其中,既不沉底也不漂浮。翡翠的比重为 3.25-3.4 之间,而 B 货翡翠由于内部注胶,比重会较清。

八、滤色镜检查。使用人工含铬染料染色的 C 货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是红色,而天然颜色的翡翠不变色。有些特殊染料染色的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也不变色。

九、红外光谱仪测定翡翠的吸收光谱。天然翡翠有特征的吸收光谱,当在吸收光谱中出现明显的树脂的吸收带时,可以肯定为树脂充填的 B 货翡翠。这一方法是鉴定 B 货翡翠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感谢珠宝实验室高手们提供的珠宝实验及详图:)有兴趣和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参考进行试验。

翡翠入门第四课:水沫子烧得你哭~

水沫子与翡翠的区别近些年来,在云南昆明、瑞丽、腾冲等地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水头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种"玉石,颜色总体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较少的白斑和色带,分布不均匀。

这种玉在云南当地称为"水沬子",带有色调偏蓝的色带者称为"水地飘蓝花",常被加工成手镯、吊坠和雕件在台湾市场出售。其实"水沫子"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其次有少量的辉石矿物和角闪石类矿物。

简易鉴定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放大观察法:水沫子主要由钠长石组成,不显翠性,并有较多白色的石脑或绵。

  2、手掂法:水沫子比重(2.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显的轻飘感。

  3.测定折射率法:水沫子的折射率(1.52 ~ 1.54)远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4、看光泽,水沫子光泽相对弱些,这是由于折射率低的缘故。

  5、看水沫子的特征---气泡串,注意一般并不是想象的大气泡,而通常是非常细小的,呈平行的小气泡串,粗看像结晶纹,放大镜下会发现是小气泡串,但小气泡串可能会被杂质充填形成细小飘花。

  6、透光看晶粒,透光可看到水沫的晶粒,其大小叫均一,直径1-2mm,形状与翡翠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与类似石的区别。下面是水沫子的一些图片,图1有莹光的水沫子。图2为容易与翡翠玻璃种混淆的水沫子。

翡翠入门第五课:欧阳秋眉告诉我们的“种”

如果你喜欢翡翠但没听说过“欧阳秋眉”,那你就算是白混了……传说在肚皮小的时候,肚皮的爸爸——大大肚皮同志就在缅甸的坑口与秋眉老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她已经能够自由进出乌龙江的各个坑口了。肚皮在系统知识上的入门,也是从《秋眉翡翠》开始的,强烈推荐爱家一看!

金丝种

指的是翡翠的颜色成一丝丝状分布,互相是平行排列的,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绿色是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的,当然绿色的条带可粗可细。

金丝种翡翠的质量要看它绿色条带的色泽和绿色带所占的比例多少,以及质地粗细的情况而定,颜色条带粗,占面积比例大,颜色又比较鲜艳的,价值当然高。
金丝种饰件,可见绿色成平行丝状分布,这是金丝种的特征。


芙蓉种

所谓芙蓉种,它的颜色一般为淡绿色,但不带黄,绿得较纯正,因此感到比较清澈,它的质地比豆种细,结构会使人感到有颗粒状,但看不到颗粒的界限,这是因为遭到后来重结晶作用的结果,一般透明度也可以,虽不如玻璃种,可以说是冰种,色虽不够浓,但清,种虽不是很透,但也不干,价钱又不高,所以较易被一般人接受。颜色深一些的会贵些,淡些的会便宜些,假使其中有深绿色的脉则叫芙蓉起青根,再者其中分布有不规则较深的绿色时又叫做花青芙蓉种。
芙蓉种手镯,可见其中有鲜绿色的根,为靓色的芙蓉种.

图上的这支手镯,有种有色,价格可不便宜。

花青种

花青种指的是绿色分布呈脉状的,而又非常不规则的一种翡翠,其底色可能为淡绿色或其它颜色,质地可粗可细,例如豆底花青,它的结构晶粒较粗,称为豆底,它不规则的颜色,有时分布较密集,也可能较疏落,可深也可浅,这类翡翠因此获称为花青种。

翡翠的颜色分布大多数是不规则的,所以花青种比较多是不足为奇的,实际上分细些,花青种可以进一步分为;豆底花青、马子花青、油底花青……。

油青种

油青种翡翠是指翡翠绿色较暗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绿色,掺有灰色或带一些蓝色,因此不够鲜艳,也可讲颜色很沉闷,它的颜色可以由溨辽睿该鞫纫话丬^好,晶体结构,往往是纤维状,可以比较细,由于它表面光泽似油脂光泽,因此称为油青种,如果它的颜色较深,行家又称之为瓜皮油青。

这翡翠手镯虽有一定的透明度,颜色也很均匀,但颜色太深太暗,属于瓜皮油青种。

豆青种

若你到玉器市场走一走,当你看到那些翡翠不是很透明,颜色一般,浓度不高的,也就是颜色不深的,假使你问这种翡翠是甚么种?你会听到回答这是豆种,你还会发现很多翡翠均称为豆种,行话说“十青九豆”。

甚么是豆种呢?豆种是一种非常形象的称呼,我们知道翡翠是一种多晶体,如果组成翡翠的晶体较粗,比如大于一毫米就会很容易被肉眼看到,粗的翡翠晶体多数是短柱状,当这些短柱状晶体的边界很清楚时,看起来很像一粒一粒绿豆,所以叫做豆种,由于颗粒粗,透明度往往很差。行家称为它很干,豆种是极普通的品种,质量较差,价钱自然便宜,豆种也可以进一步分为:糖豆、冰豆等。若其颗粒很粗,可以粗至3?毫米,那就是粗合豆了。

这个豆青种白菜,质地较粗,细看可见粗粒晶体,雕工倒是相当不错。

翡翠入门第六课:B货C货来了!小心啊~

在中国人们喜爱翡翠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人们喜爱它的程度更是有增无减,人们除了把她当饰品佩带外,还喜欢收藏它,我就知道并亲眼见过许多外国人和华人华侨特别钟情于翡翠,当看到一块美丽无瑕、青翠欲滴的美玉时总是爱不释手,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

  只是翡翠好看学问不浅,要想获得一块货真价实的翡翠,你得对它多少有点了解,具备一些识别知识,下面就跟您介绍一下。

  翡翠在矿物学上称硬玉,为一种辉石类矿物集合体。翡翠本是鸟名,汉代《说文解字》上说:翡,亦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由于人们发现了颜色如同翡翠羽毛般漂亮的玉石,遂以翡翠相称。

  翡翠主要有绿、白、油青、藕粉、淡绿、红、黄、黑等色,以具鲜嫩的翠绿色为特征。翡翠一般呈致密块状,变斑晶到纤维状结构,在光线照射下具星点状或片状闪光,俗称翠性。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硬度为6.5-7,相对密度3.34±0.04。 

  翡翠,以其细腻无比之玉质为世人所赞誉,以其青翠欲滴之娇美为世人所倾倒,更以其产量稀少、佳品难得而身价倍增。如北京玉器厂雕琢的仅有火柴盒大小的龙凤呈祥翡翠雕品就价值180万元人民币。人们常说,黄金易得,翡翠难求,特别是优质翡翠,仅产于缅甸,可见其珍贵。 

  有人统计,从清末到1949年,玉中之王翡翠上涨了200多倍,尤以高档翠玉为甚。在香港市场上,10来万港元一件是很平常的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港元一件珍品在拍卖行拍卖也不稀罕。纵观近几年优质翡翠走势,总体上仍是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昧道,但人们的喜爱程度仍有增无减。目前翡翠蛋面戒指的最高记录是在1997年以759万港元创造的:手镯最高记录是1995年成交的一只晶莹剔透的精美手镯,成交价为1212万港元,可见人们对翡翠迷恋到何种疯狂的程度。 

  正因为翡翠特别是优质翡翠极为稀少,其价值一直在不断飞速攀升,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自然就出现了假货。对一些热心的收藏者来说,懂得一些简单鉴别真假翡翠的基本知识,甚为重要。

当前,翡翠代用品可分为两类,一是用玻璃、瓷料,塑料制成的仿翠制品,一般称假货。由于这些材料在硬度、比重、断口和色彩上与真品相差很大,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如翡翠比重较大,为3.34,其绿色显得青翠欲滴,均匀而自然,并有色根,这些是与假货的主要区别。二是用其他绿色玉石来冒充翡翠,如今市场上出现的翡翠赝品主要有澳洲玉(绿玉髓)、密玉、马来玉(染色石英)、翠榴石(钙铬榴石)、爬山玉、独山玉、软玉、贵州翠、乌兰翠等。 


  上述翡翠赝品不仅在一些物理性能上写翡翠不同,而且在绿色特征上也有很大区别。若能细心对比观察还是能够加以识别的。

溪洲玉,为隐晶质石英,其绿色均匀稚嫩,无翠性,且绿色偏黄,有漂浮感。用放大镜观察,其抛光面无橙皮纹。其比重为2.6, 比翡翠小得多。

密玉:石英质, 暗绿色,比重较小。

马来玉:为染色石英,用染有铁质的铬盐类颜料染成,尽管外表与翡翠极品没什么大异,但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颜色包藏在石英集合体裂缝中,其绿色呈网状,且不均匀,无色块和色根,比重较小。

翠榴石:色散比翡翠强得多,完全透明,且绿中具有较浓的他种色调。

爬山玉、“巴山玉”、“爬山玉”:水头足,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不鲜艳且飘灰蓝色,没有晕色,与底子有明显界限,硬度较翡翠低,结构不细密,多天然隐性裂纹。

软玉:其比重和硬度都低于翡翠,表面呈油脂状,比翡翠显光滑润泽。

鸟兰玉:外观粗糙,抛光性能差,暗绿色,光泽不明亮,敲击时其声音沉闷(而翡翠则敲击时声音清脆)。
 
  除上述翡翠假货的赝品外,市场上出售的翡翠饰品一般又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处理品两大类,或进一步细分为A、B、B+C和C四类。

A货:天然的、未经人工处理的真品称为A赁。无论其石质,还是颜色都保持天然本色,绿得能捏出水来,翠绿欲滴,绿得像雨过天晴的冬青叶和芭蕉叶,且不易变化,具保值和收藏价值。

其他三类(B、B+C和C)都经过人工染色处理,真绿色显得不自然,呆滞、发邪、漂浮而无色根,日久天长会变色褪色,无保值和收藏价值。

翡翠入门第七课:翡翠是个混合体

很多人认为翡翠是一种矿物,成分为硬玉。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不管是翡翠也好,白玉也好,水沫子玉也好,只要是玉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矿物,只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的集合体才能形成玉,才会具有玉的韧性。很多人认为羊脂玉就是纯度很高的透闪石。这也是不对的,你去看看透闪石矿石吧,其中也有纯度很高的,不光无韧性,发脆,也无油性可言。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的矿物的集合体。翡翠中除了硬玉外,还含有少量的绿辉石,霓辉石,钠铬辉石及钠长石。但真正意义上的翡翠是以硬玉占主导地位(〉80%)的集合体。其中硬玉比例较少(象干青,猫色色,水沫子及部分的墨翠,我们就把它们称为翡翠的亲戚。

随着翡翠的铁含量逐渐增多,翡翠就会出现偏兰的底色。如水头好的话,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晴水,蓝水,和湖水绿。随着铁的进一步增加,翡翠会逐步偏灰偏油,这是就成了油青。如铁进一步增加,翡翠中绿辉石的含量就变高了,这就成了绿辉石类油青。

忘了说明一下,晴水,蓝水,和湖水绿和一般的油青可是标准的翡翠。而绿辉石类油青就已处于翡翠的边缘了,它的物理性能和翡翠有些细微差别了,比如硬度会略低些。

绿辉石类油青中的绿辉石比例再高些,就成了墨翠的一个分支---绿辉石类墨翠。这类墨翠水头较好,透光见绿。但硬度较翡翠低些。这类其实较深色的油绿。已处于狭义翡翠的边缘。

请注意,现在更多的墨翠是另一种辉石类翡翠。它较干些,水头较绿辉石类墨翠差些,但硬度较高,有的比翡翠还高些。折射率与翡翠接近,但略高些。成份较接近霓辉石,但不完全一样。这类墨翠其实已不在狭义的翡翠范围中了---硬玉含量低于80%,物理特征已与翡翠有一些差异了。

当翡翠中的铁和铬都增加,翡翠中的镁和铝部分被铁和铬取代,这翡翠颜色浓艳,水头略差些,就是我们所说铁龙生。铁龙生是属于翡翠的,因为其中80%以上还是硬玉,只是其中一部分硬玉由于铬和铁的置换而成了钠铬辉石。

当钠铬辉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钠铬辉石占了主导,比例反而高于硬玉,这是会变得很干涩。那就是平时所说的干青。干青已经不属于狭义上的翡翠了。但和部分墨翠一样属于广义上的翡翠---辉石类玉。

说到干青,就提一下与水沫子一块同为翡翠杀手的沫子渍。

干青中的硬玉比例进一步下降,主要就钠铬辉石,变得无玉性可言。这就是沫子渍。沫子渍常被做上假皮露出一些很绿的部分,当翡翠来骗人。

沫子渍中如含一定量的钠长石,随着钠长石的增加,干涩的沫子渍又开始恢复玉性。这时就便成了钠长-钠铬辉石玉,这就是猫色色也叫摩西西

猫色色是钠长-钠铬辉石玉。随着钠铬辉石比例降低,钠长石比例增高,猫色色的水头就会出来。

当猫色色中的钠铬辉石降到几乎没有的时候,占主导的就是钠长石,就成了水沫子。水沫子是以钠长石为主含有少量硬玉及辉石。随着硬玉及辉石含量不同硬度有差别,少量硬度也很高可刻动玻璃。但密度都较小,折射率都较低。水沫子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多说了。

翡翠入门第八课:全程揭秘翡翠制假八山料

传统的翡翠制造工艺中对已切磨成型的翡翠制品过酸炖蜡,其目的是改善其表面特征,并未破坏其内部结构。而翡翠漂白充填处理主要是去除翡翠中影响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充填和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脆性以达到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而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市场常称之为B货翡翠。如充填时添加着色剂,则称之为B+C翡翠。所以漂白充填处理的对象一般是中低档的首饰和坯料。

一.翡翠原料的选择和前期处理

进行B处理的翡翠一般选择中低档、中粗粒结构 和裂隙多的翡翠。如豆种、花青、白底青等原料,而纤维状细粒结构和裂隙很少的翡翠一般不做此处理。

对于进行处理的手镯原料,需用耐酸耐碱的不锈钢丝捆扎固定,其目的是防止镯料在处理过程中相互碰撞,特别是处理后镯料结构松化,易造成破碎。

二.酸处理

将待处理翡翠原料放入浓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液中加热。温度范围为90摄氏度—10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大于100度,酸液沸腾,极易挥发,短时间内酸液即失去作用。而在90度左右温度下既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发挥酸液与翡翠中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作用去除黄色和脏底,又可以减少挥发延长酸液的使用期限。

反应一段时间以后从酸液中取出翡翠原料放入清水中,提高温度,沸腾后取出,重新换上清水,再加热至沸腾。如此重复3—4次,目的是清洗掉渗入翡翠中的酸液,由于翡翠晶粒之间或裂隙中的着色物质被酸溶解带走,从而使翡翠底色发白。发干,不透明,这时翡翠结构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三.碱处理

酸处理后经过清水洗涤的翡翠原料放入烧碱溶液中加热至90度左右,既中和了酸液,同时由于强碱作用,加速裂隙的扩大从而进一步松化了翡翠结构,上述酸处理和碱处理的过程重复进行多次,可根据原料颗粒度的大小或结构的致密程度进行调整,一般为数十天不等。由于翡翠的矿构组成不尽相同,酸处理时,翡翠样品酸蚀速度和处理效率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翡翠甚至在酸处理后也不适合充填。一般来说杂质越多酸蚀速度越快。所需处理时间越短。

同时,翡翠结构的松化和被破坏程度与原来翡翠的结构致密程度有关也与强酸强碱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长短有关。如果原来晶粒较细而致密的翡翠原料浸泡的时间越短。其结构受到破坏程度就越轻;如果原来的结构较粗而松散,加上处理的时间又较长,其结构受到的破坏就较强。处理过程中由于酸碱溶液在反应温度下易挥发,换液次数多,酸碱溶掖浓度高,成本就提高了。但处理时间可相应缩短;反之换液次数少成本相应降低。酸碱溶液因挥发而浓度降低导致处理时间延长。因此为了达到净化松化翡翠原料的目的,必须根据待处理原料选择经济合理的酸碱浓度、换液次数、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

经过反复酸碱处理后的翡翠结构非常疏松,轻触即有颗粒脱落,因此钢丝固扎有效地减少了镯料的破碎率。

四.注胶充填处理

酸碱处理翡翠的过程呈沿着颗粒间隙进行的因而导致其结构疏松,充填树脂不仅为了胶结已成为松散状的结构提高其强度也为了这到增加透明度的目的。酸碱处理后的翡翠经中和清洗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再移入高压釜中,密封后抽真空,然后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二乙醇胺以一定比例混合,加热降低其粘度然后加入高压釜中。此时继续保持抽真空状态一段时间,然后关闭真空泵,恢复常压再在高压釜内加入一定压力。其目纳是为了使树脂能完全进入翡翠松化的结构中,取出翡翠原料。加热至其表面固化即完成B处理过程。处理后的材料可进行抛磨成型、雕刻等后期工序。注色充填、抛光后的最终样品,左为染色注胶充填后的样品。右为只经过注胶充填的样品。

五.着色处理

注胶充填处理前,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在原料表面点染颜料。颜料分为油溶和水溶两种,分别称为油性染料和水性染料;可点染也可浸染;可染同种颜色,也可以同时染多种颜色。染色后再进行注胶充填处理,更显得自然柔和,且稳定不易褪色。

翡翠入门第九课:A货和B货的辨识指南

A货表面光滑,明亮,但并不平整(见图):

B货表面受酸侵蚀的影响,会出现所谓的酸饰网纹(见图):

当然A货也会出现抛光不好的情况,但表面是孤立的小坑,而不是连续的网纹

看看A货抛光不好的情况

这些都是放大镜下用反射光观察到的表面现象,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肉眼可以感觉表面明亮度的差别,通过这个也可以理解为什么B货光泽度比A货要差一些!

=翡翠B货的制作过程及鉴定=

制作

早期的B货,主要目的是由于翡翠的表面常会有一层黄色的铁染物质,影响翡翠的外观。通常的方法就是将翡翠浸泡在强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它表面的黄色即可去掉,这种过程叫脱黄。

初期的B货经酸洗处理后,再洗静,然后上腊,粗看与正常翡翠没什么分别,但当受到温度的影响时,所上的腊就容易脱落,因此表面的裂隙很快会显露出来,所以初期的B货十分容易检验出来。

现在的翡翠B货的制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术也不断的改善。过程如下:

一、首先要选种,不是任何种质都可以做的。

二、选择强酸溶液,现在一般用盐酸,将需要处理的翡翠洗净放入浸泡,种质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一般需2-3个星期,由于强酸的侵蚀,翡翠原来紧密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而成松散状。

三、将经过酸处理的翡翠洗净,这时翡翠表面及内部已形成蜂巢状,结构变得十分松散。所以需要用粘结力极强的环氧树脂胶结起来。

四、加热固结,将用环氧树脂胶结的翡翠用锡纸包住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方面使多余的树脂流出,同时加热后也会使环氧树脂固化。

五、最后用刀将肉眼能看出的凸出的环氧树脂部分切割去,抛光。

鉴定

一、颜色,经过漂色的翡翠,颜色一般显得较鲜艳,但不太自然,有时会使人感到带有黄气

二、光泽,具有树脂的光泽,天然翡翠呈现玻璃光泽。

三、结构,结构显得松散,有的晶体会被错开、位移。

四、看种质对好的透光,A货光线的穿透力较强,晶莹剔透,在苍蝇翅处反光很强;B货的光线穿透力较弱,比较糊;就象玻璃和玻璃胶的感觉。种质差的只有看表面,但最近有很多新开出来的白地青的料子种很差,做出来的东西表面有很明显的酸洗的特征,但上红外光谱吸收仪反映则是A货,没有胶峰。

现在人工处理翡翠的技术越来越高超了,要正确鉴定亦相应变得困难。大家只要多看实物熟练的掌握翡翠的各种特征,一定能将之识破。

翡翠入门第十课:认识“翠性”——苍蝇翅

翡翠的“翠性”是判别翡翠真假的重要标志。那何为翡翠的“翠性”呢?一般认为,翡翠的“翠性”是指在翡翠表面可以直观看到的硬玉矿物解理面的反光,俗称“苍蝇翅”。但是严格地说,翡翠的“翠性”应当是指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的颗粒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在肉眼观察下的直观表现形式。 “苍蝇翅”仅仅是翡翠“翠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对翡翠观察角度的不同,翡翠的“翠性”表现形式也不同。总结翡翠“翠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苍蝇翅”:

  “苍蝇翅”是指翡翠表层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一个个犹如苍蝇翅膀的亮白色反光的特征。“苍蝇翅”主要由翡翠中硬玉矿物的解理面反光引起,往往呈长条状或不规则片状出现,基本反映了柱状硬玉矿物的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由于翡翠中各硬玉矿物的大小与取向不同,在光照下转动翡翠,不同部位的“苍蝇翅”会出现大小不同的闪光,此起彼伏,十分特征。

但是,“苍蝇翅”并非所有的翡翠中都会出现,其主要在抛光不完整、略显粗糙的翡翠平面上表现明显;而在抛光完好的平面、尤其是弧面表面上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图1 翡翠的“苍蝇翅”

2、“桔皮效应”:

  “桔皮效应”是翡翠在抛光平面上,通过反光观察,会出现类似于桔子皮的一个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凸起与凹陷的特征。“桔皮效应”主要是由于硬玉矿物硬度的各向异性引起:在翡翠中呈集合体状的硬玉矿物由于相互的取向不同,导致抛光过程中软硬程度也不同,低硬度取向的硬玉相对凹陷,高硬度取向的硬玉相对凸起,从而出现了一个个凸起和凹陷的相对不平整面,由此构成“桔皮效应”。因此,从翡翠的“桔皮效应”上也可以看出硬玉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有关翡翠的文章和书藉中把“桔皮效应”作为翡翠B货的特征描述,这是不可取的。其实,“桔皮效应”在翡翠A货中才表现得比较突出,并且凸起与凹陷之间的界线为逐渐平滑过渡;翡翠B货中由于强酸的浸蚀作用,使得硬玉矿物颗粒的间隙十分明显,表现在凸起与凹陷之间不是平滑过渡,而是有一裂隙隔开,形成穿插于各硬玉矿物颗粒间、犹如蜘蛛网状的裂隙纹路,称之为“酸蚀纹”,这与“桔皮效应”明显不同。


图2 翡翠的“桔皮效应”


图3 翡翠B货出现的酸蚀纹

3、“絮状物”:

“絮状物”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通过侧光或底光的照射,会在翡翠内部出现一些棉絮状物质的现象,也称为“绵”。“絮状物”多半是由于翡翠中硬玉矿物的颗粒间隙、裂隙和杂质包裹体对光线的反光引起,也称为“粒间光学效应”。翡翠中由于硬玉矿物主要是柱状出现,因此“絮状物”也往往呈长条状,有的还可以显示硬玉矿物轮廓,棉絮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一些仿翡翠制品,如由钠长石组成的水沫子或石英颗粒组成的石英岩玉组成矿物都是等大粒状的,所观察到的“絮状物”也显示的是糖粒状特征;岫玉的棉絮则为团块状。


图4 翡翠的交织棉絮状絮状物


图5 岫玉的团块状絮状物

  由此可见,由于翡翠的“翠性”是指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的颗粒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的直观表现特征,只有在翡翠这样特殊的矿物组合及矿物性质中才会出现。因此,进行翡翠“翠性”的观察是在日常翡翠贸易过程中鉴别翡翠的一重要手段之一。观察的技巧在于:在翡翠相对粗糙的表面注意观察翡翠的“苍蝇翅”;在抛光较好的平面上通过表面反光注意观察 “桔皮效应”;在透射光下或侧光照射下主要观察翡翠内部的“絮状物”特征。通过综合观察分析,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翡翠的“翠性”特征,从而鉴别翡翠了。

翡翠入门第十一课:翡翠的次生色

缅甸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从颜色类型上可分为翠色、翡色、春色、黑色、白色等;但从成因上,一般可划分为两类: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是指翡翠在内生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颜色;次生色则是指翡翠在表生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颜色。
  赌石在缅甸翡翠中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赌石主要产于与表生地质作用有关的残坡积矿床、阶地矿床和现代河床沉积矿床等翡翠矿床中。表生地质作用不仅使翡翠赌石的表层形成了一层不同颜色的皮壳,而且由于表生物质的向内部的进一步渗透,使近表层部分的翡翠颜色发生改变,出现了不同的次生色。根据形成环境和表现特征的不同,可将次生色分为两类:翡色和次生绿色。
翡色
  翡色是人们一般所指的次生色,是在表生氧化作用过程中,氧化铁质沿翡翠砾石的裂隙和矿物间隙充填浸染而出现的颜色,一般为黄褐色~红褐色,黄者称为黄翡,红者叫之红翡。翡色在黄砂皮、红砂皮等翡翠赌石中出现较多,并在赌石的近表层呈层圈状分布,可形成皮壳层→翡色层→原生翡翠的分带特征,翡色翡翠与原生翡翠之间常会有一明显的颜色边界(图1)。在显微镜下观察,黄色的氧化铁物质主要呈隐晶质状态穿插充填于翡翠微裂隙和矿物间隙之中(图2),在红翡出现的部位,往往会使透明度有所提高。


图1 沿翡翠赌石近表层分布的翡色层 图2 翡色层中呈网状充填于矿物微裂隙中的黄褐色隐晶质氧化铁质物质

在市场上常出现利用黄翡或原生翡翠通过染料浸泡和烧制冒充红翡的“烧红”翡翠。与天然红翡相比,“烧红”翡翠往往较干枯,不透明,且裂隙发育,与原生色翡翠之间界线往往不分明,呈过渡状态(图3)。


图3 利用黄翡“烧红”的翡翠 图4 翡翠阶地矿床的分带特征

次生绿色
  翡翠的次生绿色长期以来都不为人们所认知,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在翡翠阶地矿床中,由于表生地球化学的分带性,使得上部层位处于氧化环境,形成以黄色砾石层和红色砾石层,翡翠赌石以白盐砂、黄砂皮、红砂皮等为代表,其中主要发育氧化性的翡色次生色;下部层位则不同,主要处于还原性环境,形成的是以黑乌砂皮为代表的黑乌砂赌石层(图4)。黑乌砂皮壳往往黝黑发亮,质地松软,手指可轻易刻划,其粉末显灰绿色。过去一直认为黑乌砂皮是铁锰质物质覆盖,但经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析表明,实际上是一些以绿泥石、蒙脱石为主的粘土质物质(表1)。该粘土质物质不仅形成了翡翠砾石的黑乌砂皮壳,同时沿翡翠砾石表层及开放性裂隙向内渗透,形成一灰绿~暗绿色的次生绿色层,行内称为“灰雾、绿雾”(图5)。


图5 黑乌砂皮壳翡翠赌石及其表层的灰绿色雾图6 充填于硬玉矿物间隙中的隐晶质绿色粘土质物质。薄片,100×
显微镜下可见绿色隐晶质的粘土质物质充填于翡翠的微裂隙和硬玉矿物间隙之中(图6)。由于该类粘土质矿物主要为Fe2+致色,一般表现为灰绿~蓝绿色,从而使翡翠呈现出灰绿、暗绿和蓝绿等次生颜色。同时,分布于翡翠微裂隙和矿物间隙中的隐晶质的粘土物质对光线不会产生明显反射,反而会掩盖微裂隙和矿物间隙的存在,使得具有次生色的部位透明度都会有所增加,体现出油青种或蓝水种的特征(图7、8)。


图7 黑乌砂翡翠赌石沿周边及裂隙出现的次生绿色,透明度提高,显示油青种特征
图8 由次生油青色构成的珠穆朗玛峰

不论是翡色还是次生绿色,都是表生条件下外来物质对翡翠微裂隙和矿物间隙的渗透浸染所致,由于外来物质所占比例不多,使得它只对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有所改变,而在成分、折射率、密度、硬度等其它主要宝石学性质方面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指出的是,次生色与翡翠的原生色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不同。次生色往往呈丝网状集中于翡翠裂隙和矿物间隙之中,颜色发散,无色根表现;翡翠的原生色则是翡翠矿物自身的颜色,往往是有形的,具有色根的表现。相反,翡翠的次生色与人工染色在分布特征上则十分相似,尤其是次生绿色翡翠,由于绿色呈丝网状出现,往往易被误认为是染色翡翠(图9),当原生绿色与次生绿色相互叠加时,也与“色上加色”的染色翡翠相类似(图10)。因此,正确区分次生色与人工染色,在翡翠鉴别中十分关键,有关次生绿色与人工染色翡翠的主要区别见表2。


图9 翡翠中呈丝网状分布的次生绿色 图10 叠加于原生翠绿色之上的次生绿色,与“色上加色”的染色翡翠十分相似

次生色在翡翠中普遍存在,次生色与原生色相互叠加,是造就翡翠出现多彩颜色的重要原因,它也为翡翠雕刻工艺提供了天然的巧雕材质,不少翡翠巧雕作品都有次生色的存在,并且是巧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1)。


图11 翡翠次生绿色、翡色与原生白色组成的巧雕如意金龟

表1 次生绿色翡翠与染色翡翠的鉴别特征

翡翠入门第十二课:翡翠的絮状物与透明度

摘要 翡翠中絮状物可划分为微裂隙絮状物、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和矿物内含物絮状物等类型。翡翠中絮状物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透明度的高低。不同种类翡翠中存在的絮状物类型及数量各有不同,透明度也表现不同。还原性次生化作用可导致翡翠中的絮状物减少,透明度提高。主要由微裂隙和矿物间隙构成的絮状物的翡翠有利于人工优化处理,主要由矿物内含物组成絮状物的翡翠则不利于优化处理。
关键词 絮状物;透明度;翡翠
1 引言
  翡翠的透明度,指外部光线透入翡翠内部的程度,俗称“水头”。透明度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评判因素之一。透明度较好的翡翠,如玻璃种和冰种等,给人以一种灵气,显示高雅华贵之感,为众人所青睐。翡翠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也是长期以来所受人关注的研究课题,不少学者从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不同角度都进行过研究与阐述。本文从另一角度,通过切制不同类型翡翠的光薄片样品,利用宝石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各类型翡翠中直观出现的絮状物种类及特征,来探讨翡翠透明度与絮状物的关系。
2 影响岩石透明度的因素
  对于一般岩石而言,透明度是指入射光线透入岩石内部的高低,其可取决于两个因素:
a、组成矿物的透明度。由组成岩石主要矿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晶键性、内部结构等因素所决定。具体可反映在矿物对光线的吸收性上,吸收性大的矿物,透入矿物内部的光线要弱,表现为不透明;相反,吸收性小的矿物,入射光线的透过率高,表现为较透明。金属键结合的矿物吸收性较强,多表现为不透明;以共价键、离子键结合的矿物,如硅酸盐类矿物,吸收性相对要弱,多表现为较透明。在硅酸盐矿物中,富含Fe、Cr等过渡金属元素的硅酸盐矿物吸收性较强,透明度相对要低,如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钠铬辉石等;而主要由Li、Na、K等碱金属元素组成的矿物吸收性弱,透明度表现较高,如钠长石。同时,矿物中致色元素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也将对其透明度产生影响,如硬玉为无色透明矿物,其中含少量的Cr将显示均匀剔透的翠绿色,但随着Cr含量的增加,绿色逐渐加深,透明度也将随之降低。
b、组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关系的直观表现形式——絮状物。主要由岩石中矿物成分、矿物颗粒大小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引起。岩石中矿物组合、矿物形成期次、结构构造、各矿物间相互嵌结的紧密程度等的不同,以及矿物受后期的构造作用产生破碎等原因,会在矿物与矿物之间、矿物与裂隙之间、矿物与晶间间隙之间和矿物与矿物内的内含物之间出现折射率的差异和孔隙的存在,由此颗粒间产生不同形式的界面,当入射光线照射在各界面上时,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和漫反射作用,也称为“粒间光学效应”。这种由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关系产生不同的界面,进而对入射光线产生的反射与漫反射的作用,其最终结果是直观地表现为一系列不同类型絮状物的出现。絮状物阻止了入射光线向内部的渗透,从而使岩石的透明度降低。在岩石中所能构成的界面可有三种形式:微裂隙界面、晶间间隙界面和矿物内含物界面。因此,所出现的絮状物也可相应划分为:微裂隙絮状物、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和矿物内含物絮状物。
  若将岩石组成矿物的透明度视为影响岩石透明度的内在因素的话,岩石的絮状物则是外在因素。由不透明矿物组成的岩石,由于矿物的吸收性大,岩石也是不透明;但在主要由透明矿物组成的岩石中,其透明度则主要取决于岩石中絮状物的表现形式:絮状物少,岩石透明度高;絮状物大量存在,岩石透明度则会大大降低。
  翡翠除少数以钠铬辉石或绿辉石等含Cr、Fe、Ca等元素较高的矿物为主的翡翠种类以外,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硬玉(NaAl[Si2O6])属于透明的含碱金属成分辉石族链状硅酸盐矿物,对光线不存在明显吸收。因此,大多数翡翠的透明度并不取决于主要构成主要矿物的硬玉本身,而是与硬玉矿物的共生组合、结构构造和内含物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具体的就是反映在翡翠中絮状物的类型和数量之上。
3 翡翠中絮状物类型及特征
  翡翠中的絮状物俗称为“绵”,是指在翡翠中可直观地观察到的棉絮状物质。根据絮状物成因及分布特征,可将翡翠的絮状物划分为如下类型:
1、微裂隙絮状物。由翡翠受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破碎裂隙、愈合裂隙、矿物解理面等引起。由于翡翠是高应力变质条件下的地质作用产物,构造应力作用将导致翡翠产生程度不同的应力破碎,产生微裂隙、破碎矿物微粒,裂隙附近的硬玉等矿物也会出现解理裂等。翡翠中显微裂隙、破碎矿物微粒和矿物解理面的存在,直观上构成了翡翠的微裂隙絮状物(图1)。薄片观察,微裂隙絮状物常以一组或两组共扼的平行条带状出现,可穿切硬玉矿物颗粒;翡翠实物中则呈不规则面状出现。形成较早、结晶颗粒较粗、受构造应力作用强烈的翡翠,微裂隙絮状物较发育;形成晚、结晶颗粒细小、应力作用不强烈的翡翠,微裂隙絮状物不发育。


图1

2、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由各矿物晶粒间结合界面和界面上微细粒杂质矿物构成,絮状物围绕矿物颗粒边缘构成网格状分布,可显现矿物颗粒的轮廓(图2)。矿物结晶粗大、结构松散的翡翠,矿物间隙絮状物表现明显;矿物结晶细小、颗粒嵌接紧密的翡翠矿物间隙絮状物表现不明显。同时,翡翠中若存在不同的矿物成分或不同形成期次的硬玉组合出现,由于相互颗粒间存在明显或微弱的折射率差异,也会使间隙絮状物显现出来


图2

3、矿物内含物絮状物。主要为硬玉等矿物形成时所包含的细粒内含物,可分为固相、液相或气液相等内含物类型,内含物常密集分布于单颗粒矿物中,构成团块状或云雾状絮状物(图3)。由于内含物与寄主矿物的折射率常有一定差别,使得内含物絮状物往往显示较为明显。矿物内含物絮状物的出现与有关矿物的形成条件关系密切,显示变质结晶结构、变质斑状结构的粗粒硬玉和透闪石类矿物中常可见到内含物絮状物;而显示动力变晶结构、具明显波状消光的细粒硬玉中,内含物絮状物较少。


图3

4 翡翠的絮状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

4. 1 不同类型翡翠中絮状物的表现形式与透明度关系
在不同种类翡翠中,絮状物的存在形式和多少有所不同,反映到翡翠的透明度上也有不同:
冰种翡翠晶间嵌结比较紧密,主要见到一些星点状、团块状、薄雾状分布的矿物内含物絮状物和少量呈丝柳状分布的微裂隙絮状物,矿物间隙絮状物较少,显示透明度较好(图4)


图4-1 图4-2

白地青、干白地翡翠中除了出现有大量的条带状、面状微裂隙絮状物和网格状矿物间隙絮状物外,还有云雾状矿物内含物絮状物广泛分布(图5),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其透明度,一般表现为半透明~不透明;


图5-1 图5-2

干青种翡翠可出现较好的翠绿色,但在主要矿物颗粒中存在有大量团块状矿物内含物絮状物(图6),加之本身有含Cr、Fe较高的钠铬辉石、铬铁矿等矿物成分对光线产生明显的吸收,因此其透明度表现得几乎不透明。


图6-1 图6-2

黑翡翠呈黑色且显示不透明~半透明,并非其自身的硬玉矿物所致,而是由于在硬玉矿物中及其间隙内存在有较多细小的黑色杂质内含物(图7),这些杂质对入射光线的吸收是造成翡翠变为黑色、透明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图7-1 图7-2

4.2 还原性次生化作用与翡翠透明度的关系 :

还原性次生化翡翠是指经表生还原性水/岩反应作用的翡翠,主要出现于缅甸翡翠阶地矿床的砾石状翡翠(赌石)之中,并与具黑乌沙皮壳的翡翠砾石关系密切。还原性次生化作用可使翡翠毛料近表层出现灰绿~蓝绿的油青绿色,并使透明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主要是翡翠在还原性次生化过程中,翡翠微裂隙和矿物间隙中的微细杂质矿物成分在水溶液中溶解消失,并形成了一些隐晶质~微晶质的绿泥石类粘土质物质充填于其中。由于隐晶质物质对光线不会产生明显反射,相反可减小微裂隙和晶粒界面之间的折射率差异,降低界面对光线的反射与漫反射作用,一定程度掩盖了微裂隙和间隙的存在,使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间隙絮状物明显减少,从而提高了翡翠的透明度(图8)。


图8-1 图8-2

但是,并非所有类型的翡翠经还原性次生化以后都会使透明度提高,这还得由翡翠中絮状物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所决定。因为还原性次生化主要是沿着翡翠的微裂隙和晶粒间隙进行,它能对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发生作用,但无法对包含于矿物内部的矿物内含物絮状物进行改造。因此,对于裂隙发育、质地较粗,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间隙絮状物较发育的翡翠,如干白地、豆种等类型不透明~半透明翡翠,经还原性次生化后,透明度将会有改善。但对于主要含内含物絮状物的翡翠,还原性次生化并不会使其透明度提高。
4.3 翡翠絮状物与翡翠优化处理的关系
  翡翠进行B货人工优化处理首先是通过强酸的溶蚀,使微裂隙和矿物间隙中存在的微细杂质颗粒被溶解消失,并使微裂隙与矿物间隙处于开放状态,再利用有机胶质充填,由于有机胶的折射率与翡翠相近,掩盖了微裂隙和矿物间隙的存在,从而达到改善净度、提高透明度的目的。
  对比翡翠的还原性次生化作用与人工B货处理过程可见,两种作用都是净化、消除或掩盖翡翠中絮状物的过程,其结果都可以使翡翠的透明度提高。只不过前者是在天然条件下完成,外来充填物为无机矿物质成分;后者则为人工条件下完成,外来充填物为有机质成分。
  同理,进行翡翠的优化处理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翡翠都会有效,从翡翠中分布的絮状物的类型来看,优化处理可以对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间隙絮状物进行改善,但对矿物内部的内含物絮状物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翡翠的B货处理,往往选择如八三玉、豆种、白地青、干白地等一类,硬玉颗粒结晶粗大、结构松散、微裂隙絮状物和间隙絮状物发育的翡翠来进行。对主要发育内含物絮状物的翡翠进行优化处理,则效果不会明显。
5.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
1、翡翠中的絮状物是翡翠矿物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关系产生的不同界面对入射光线产生的反射与漫反射作用在直观视觉上的表现,可分为微裂隙絮状物、矿物间隙絮状物和矿物内含物絮状物三种类型;
2、含絮状物较少的翡翠,透明度一般较高;相反,絮状物发育的翡翠透明度一般不好;
3、不同种类翡翠中絮状物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从而使其透明度也表现各异;
4、还原性次生化可使翡翠中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间隙絮状物产生明显改善,从而使翡翠的透明度有所提高; 5、翡翠B货的优化处理主要是人工净化、消除与掩盖翡翠中絮状物的过程,发育微裂隙絮状物和矿物间隙絮状物的翡翠有利于优化处理,发育矿物内含物絮状物的翡翠不利于进行优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