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莫名快递能报警吗: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2:30

基本要求:

  1. 掌握与DNA复制、DNA损伤与修复、逆转录过程有关的基本概念。包括: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复制叉,复制子,岡崎片段,领头链,随从链,端粒,端粒酶等。

  2. 掌握复制的过程,以及复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酶、蛋白因子;并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 掌握逆转录过程,熟悉逆转录酶的应用。

  4. 了解引起地中海贫血和镰形红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

  重点: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合成有三种方式:(1)DNA指导的DNA合成,也称复制,是细胞内DNA最主要的合成方式。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细胞增殖时,DNA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到子代。(2)修复合成,即DNA受到损伤(突变)后进行修复,需要进行局部的DNA的合成,用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遗传。(3)RNA指导的DNA合成,即反转录合成,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以RNA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真核生物的DNA合成过程与原核生物基本相似,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以原核生物为例介绍其复制过程。

  难点: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复制的结构基础。DNA复制的实质为酶催化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聚合反应。复制开始时,亲代双链DNA分子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依赖的DNA聚合酶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将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大分子,合成产物的碱基序列与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子代DNA双链分子中,一条来自亲代的模板链,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故称半保留复制,是生物体最主要的DNA合成方式;合成过程中,自5’→3’连续合成一条领头链,不连续地合成一些片断,而后连成一条随从链,所以DNA合成是半不连续合成。反应过程复杂,首先螺旋松弛,双链打开,形成复制叉,然后复制的引发,包括合成引物,形成引发体,最后是DNA链的延长与终止。每一阶段需要有许多酶和蛋白因子参与,包括拓扑异构酶,用于理顺解链过程中造成的链的盘绕、打结等现象;解螺旋酶在蛋白因子的辅助下结合于复制起始点,并打开双链,由单链结合蛋白稳定解开的两股单链;引物酶及其它辅助蛋白因子在打开的双链上催化合成引物,由引物提供3’-OH,与原料dNTP的5’-P形成磷酸二酯键,然后DNA聚合酶催化这一聚合反应的进行,而DNA连接酶将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连接成完整的链。真核生物的复制与原核生物相比,为多个起始点、5种DNA聚合酶以及有端粒复制等特点。

  一、DNA的复制

  基本要求:

  1. 掌握复制叉、半不连续复制、岡崎片段、领头链、随从链等基本概念。

  2. 掌握拓扑异构酶、解螺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

  3. 熟悉DNA的合成过程。

  4. 了解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基本概念:

  1.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通过转录流向RNA,RNA通过翻译指导合成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之。少数RNA也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RNA能逆转录为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2. 复制(replication):即DNA的生物合成,以DNA为模板指导合成相同的DNA分子,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过程。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于RNA分子中,可进行RNA复制并反转录合成DNA。

  3.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亲代DNA双螺旋结构解开,分别以解开的两股单链为模板,以dNTP(dATP、 dGTP 、dTTP 、dCTP)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双链,其结构与亲代DNA双链完全一致。因子代DNA双链中的一股单链源自亲代,另一股单链为合成的新链,形成的双链与亲代双链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4.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原核生物DNA的复制从单一起点开始,双螺旋结构被打开,分开的两股单链分别作为新DNA合成的模板,DNA合成从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与单一起点相连的局部结构形状呈“Y”型,称复制叉结构。

  5. 半不连续复制:复制过程中,催化DNA 合成的DNA聚合酶只能催化核苷酸从5’→3’方向合成,以3’→ 5’链为模板时,新生的DNA以5’→3’方向连续合成;而以5’→3’为模板只能合成若干反向互补的岡崎片段,这些片段再相连成完整的新链,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6. 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复制时,亲代双链DNA在复制叉处打开,由于新链的合成具有方向性,即从5’→3’,以5’→3’DNA链为模板合成反向互补的新链时,只能合成小片段DNA,这些片段根据发现者命名为岡崎片断。

  7. 领头链、随从链:DNA双链是反向的,复制时,两股链均作为模板,但新链的合成只能是5’→3’。因此,顺着解链方向合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新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复制是不连续进行的,这条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随从链。

  8. 引发体:是由DnaA蛋白、DnaB蛋白(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的起始复制区域共同形成的一个复合结构。DnaA蛋白辨认复制起始点,DnaB蛋白有解螺旋作用,DnaC蛋白使DnaB蛋白组装到复制起始点,引物酶合成引物。

  (一)、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与复制有关的酶及蛋白质:

  (1)拓扑异构酶:通过切断并连接DNA双链中的一股或双股,改变DNA分子拓扑构象,避免DNA分子打结、缠绕、连环,在复制的全程中都起作用。其种类有:拓扑异构酶I和拓扑异构酶II,拓扑异构酶I能切断DNA双链中一股并再连接断端,反应不需ATP供能;拓扑异构酶II能使DNA双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需ATP供能,并使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

  (2) 解螺旋酶: DNA进行复制时,需亲代DNA的双链分别作模板来指导子代DNA分子的合成,解螺旋酶可以将DNA双链解开成为单链。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解螺旋酶为DnaB。

  (3) 单链结合蛋白(SSB):在复制中模板需处于单链状态,SSB可以模板的单链状态并保护模板不受核酸酶的降解。随着DNA双链的不断解开,SSB能不断的与之结合、解离。

  (4) 引物酶: 是一种RNA聚合酶,在复制的起始点处以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互补的RNA。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两个游离的dNTP聚合反应,若没有引物就不能起始DNA合成。引物酶能直接在单链DNA模板上催化游离的NTP合成一小段RNA,并由这一小段RNA引物提供3’-OH, 经DNA聚合酶催化链的延伸。

  (5) DNA聚合酶:是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称为DNA pol,以D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催化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或DNA链的3’-OH末端,合成互补的DNA新链,即5’→3’聚合活性。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DNA polI、DNA pol II和DNA pol III,DNA pol III是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除具有5’→3’聚合活性,还有3’→ 5’ 核酸外切酶活性和碱基选择功能,能够识别错配的碱基并切除,起即时校读的作用;DNA pol I具有5’→3’聚合活性、3’→ 5’和5’→3’核酸外切酶活性,5’→3’核酸外切酶活性可用于切除引物以及突变片段,起切除、修复作用。另外,klenow片断是DNA pol I体外经蛋白酶水解后产生的大片段,具有DNA 聚合酶和3’→ 5’外切酶活性,是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工具酶。DNA pol II 在无DNA pol I和DNA pol III时起作用,也具有5’→3’和3’→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6)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用于连接双链中的单链缺口,使相邻两个DNA片段的3’-OH末端和5’-P末端形成3’,5’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在DNA复制、修复、重组、剪接中用于缝合缺口,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

  2.DNA的合成过程:可将复制过程分为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复制起始:

  (1) 辨认起始点,合成引发体:在E.coli,复制起始点称为oriC,具有特定结构能够被DnaA蛋白辨认结合,DnaB蛋白具有解螺旋作用,DnaC蛋白使DnaB蛋白结合于起始点,DNA双链局部被打开,引物酶及其他蛋白加入,形成引发体。

  (2) 形成单链:DNA进行复制时,首先在拓扑异构酶作用下,使分子的超螺旋构象变化,然后在解链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才能开始进行DNA的合成。解螺旋酶在蛋白因子的辅助下打开DNA双链,单链结合蛋白SSB结合于处于单链状态模板链上;拓扑异构酶使DNA分子避免打结、缠绕等,在复制全过程中起作用。

  (3) 合成引物:引发体中的引物酶催化合成RNA引物,由引物提供3’-OH基,使复制开始进行。领头连和随从链均由引物酶合成引物,随从链在复制中需多次合成引物。

  复制延长:

  (1) 复制方向:原核生物如E.coli,只有一个起始点oriC,两个复制叉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称为双向复制。

  (2) 链的延长:按照与模板链碱基配对的原则,在DNA聚合酶III的作用下,逐个加入脱氧核糖核酸,使链延长。由于DNA双链走向相反,DNA聚合酶只能催化核苷酸从5’→3’方向合成,领头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可以连续复制,而另一股模板链沿5’→3’方向解开,随从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复制只能在模板链解开一定长度后进行,因此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形成的是若干个岡崎片段。DNA聚合酶I的即时校读,DNA聚合酶III的碱基选择功能,使复制具有保真性。

  复制终止:

  原核生物如E.coli,他的两个复制叉的汇合点就是复制的终点。由RNA酶切去领头链和随从链中的引物,引物留下的空隙由DNA聚合酶I催化,四种脱氧核糖三磷酸为原料自5’→3’方向延长填补。最后,DNA连接酶由ATP供能,将两个不连续片段相邻的5’-P和3’-OH连接起来,成为连续的子链,复制完成。

  (二)、真核生物的复制:

  真核细胞的一生可以定义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时, DNA通过复制使其含量成倍增加,随后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代细胞,DNA将亲代的特征传递到子代。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DNA的复制只发生在S期。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的复制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复制子: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也是半保留复制。染色体线性分子的复制有多个起始点,每个起始点由两个反向运动的复制叉组成,进行双向复制。由一个起始点控制的DNA复制称为一个复制子。

  2. 5种DNA聚合酶:与原核生物不同,真核细胞含有5种DNA聚合酶:α、β、γ、δ和ε。除了γ外,所有DNA聚合酶存在于核内。DNA聚合酶α和δ在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DNA聚合酶α延长随从链,DNA聚合酶δ延长领头链。DNA聚合酶β和ε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的作用。DNA聚合酶γ在线粒体中,用于线粒体DNA的复制。

  3. 端粒复制: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分子的复制,领头链可连续完整复制,而随从链3’端引物除去后的空隙无法填补,会造成缩短了的子代的双链,解决的途径是用端粒酶来复制染色体的末端(端粒)。端粒是染色体末端具有特定重复序列和蛋白质的结构,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酶和含重复序列的RNA分子组成,它以自身的RNA分子为模板从随从链的3’端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使随从链延长,以防止随从链在每次复制时被缩短。

  二、DNA的修复合成

  受环境理化因素或生物学因素的影响,DNA序列会发生改变,包括碱基的变化、链的断裂、交联等,通过一定的修复机制对损伤DNA进行校正,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

  基本要求:

  1. 掌握DNA突变的概念及突变类型。

  2. 掌握损伤DNA的修复机制。

  3. 了解突变的意义及引起突变的因素。

  4. 了解引起地中海贫血和镰形红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

  基本概念:

  1. 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从而影响其表达产物的结构与功能。

  2. 框移突变:基因编码区域插入或缺失碱基,DNA分子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使转录翻译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称为框移突变。3个或3n个碱基插入或缺失,不一定引起框移突变。

  3. 切除修复:是最重要的修复方式,由UvrA、UvrB、UvrC、DNA-pol I、dNTP、连接酶参与。首先UvrA、UvrB辨认损伤部位并与之结合,UvrC切除损伤的DNA,DNA-pol I以dNTP为原料,填补切除空隙,最后由连接酶连接缺口,完成修复。

  (一) 突变类型:

  1. 点突变:又称错配。DNA分子中一个碱基的变异,包括转换和颠换。

  2. 缺失:DNA分子中一个核苷酸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

  3. 插入:一个核苷酸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分子中。

  4. 重排:DNA链内部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反置或大片段的链在DNA分子内迁移。

  (二)修复方式:

  1. 直接修复:又称光修复,由光修复酶修复因紫外照射引起的嘧啶二聚体,使其还原。

  2. 切除修复:见上。

  3. 重组修复:当损伤的DNA尚未进行修复就已经进行复制,复制出的子代DNA会出现缺口,此时所产生的子代DNA就需进行重组修复。重组蛋白RecA具有核酸酶活性,将健康母链中与缺口对应的一股DNA片段重组到子链缺口处,而健康母链出现的缺口,可按健康的模板由DNA聚合酶催化填补,然后由连接酶连接,最后将健康链完全复原。

  4. SOS修复:是DNA损伤到难以继续复制时,细胞采取的一种应急性修复方式。DNA损伤严重,诱导出一系列的复杂反应,产生SOS修复酶系,包括重组蛋白、调控蛋白以及复制、修复的酶系统等。

  三、DNA的反转录合成

  反转录又称逆转录,指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是RNA指导下的DNA合成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与RNA互补的DNA单链,催化这一过程的酶称反转录酶,RNA病毒中都含有此酶。

  1. 反转录酶:属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

  2. 合成过程;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与RNA互补的DNA单链,形成杂化双链,反转录酶将其中RNA链水解,在以互补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3. 反转录方向: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