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婚俗中的敬酒歌:【引用】关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0:41

细胞凋亡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介绍的内容,教材第123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有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我们的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从百度中搜得的结果为:细胞坏死是因病理而产生的被动死亡,如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害因子及缺氧与营养不良等均导致细胞坏死。坏死细胞的膜通透性增高,致使细胞肿胀,细胞器变形或肿大,早期核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最后细胞破裂。另外坏死的细胞裂解要释放出内含物,并常引起炎症反应;在愈合过程中常伴随组织器官的纤维化,形成瘢痕。

       那么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到底是属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呢?

        因为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对细胞坏死的理解注重点在“原因”两个字上,很多人认为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病原体侵染。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研究必修三第37页的图2-16。我们就可以发现,被感染细胞的死亡不是病原体作用,也不是效应T细胞把被感染细胞扯裂,只是效应T细胞在与被感染细胞接触的同时,向它释放了某种物质(应该是信号分子)。所以该细胞的死亡应该是在这种物质的作用下,激活了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

        另外,就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而言,我总结以下两点:

       一、细胞凋亡是基因指导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被感染的细胞虽然有病毒在内,而其真正的死亡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而细胞坏死是由于一些直接对细胞损害的因素导致细胞的死亡过程。

       二、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主动的死亡过程,其发生是受程序控制,逐步激活凋亡通路引起的,不产生炎症。细胞裂解(在必修三37页描述细胞免疫如下: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成由完整核膜和完整细胞质膜包被的凋亡小体,最终被周围的细胞识别与吞噬,而不引起炎症反应(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第二版  第73页)。有些老师觉得裂解两个字描述的就是细胞膜撕裂的状态,但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裂解比不等于撕裂。而坏死由于细胞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炎症。在感染细胞的清除过程中并没有炎症出现。所以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