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虹桥400全套哪里有:足底筋膜炎 一踩就刺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0:48:08
40歲李太太來門診,主述早晨起床後,剛下床的前幾步,左腳跟嚴重疼痛,但走一小段路,疼痛反而緩解。經臨床症狀配合超音波檢查,診斷為足底筋膜炎,接受口服止痛藥物及復健治療一個月後,疼痛程度大幅改善。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強韌纖維組織,一端附著在跟骨內側,另一端附著在近端趾骨,兩個附著點表面都有脂肪墊保護,並且緩衝。足底筋膜炎,指足底筋膜近端附著於跟骨處局部發炎及退化,可能與過度使用造成足底筋膜微小撕裂傷有關,加上組織無法適當休息與修補,造成慢性發炎與退化。

足底筋膜炎是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被認為是自限性疾病,亦即沒有治療,80至90%患者的症狀會在一年內緩解或消失,然而這一年等待緩解的時間,可能影響病患行走與生活品質。

臨床上以緩慢發生的「起步痛」為主要特徵,所謂起步痛,指清晨下床或久坐後,起身要走動的前幾步,腳跟內側尖銳刺痛,疼痛會在走幾步路後慢慢消失,一天下來,晚上休息時,腳跟處可能痠痛或抽痛,也可能向前轉移到足弓或甚至前足,休息、按摩或抬腳可幫助緩解。

身體檢查,可在腳跟內側足底筋膜附著位置壓到痛點,腳踝背屈方向(翹起來)活動度較差。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內在因素包括老化、體重增加、扁平足、高弓足及腳後跟阿基里斯肌腱太緊,外在因素包括穿不合腳的鞋子、活動量太大、長時間站立,腳跟曾經受過外傷等。

一般經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即可診斷,鮮少依賴影像學檢查,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逐漸受到重視,檢查時下可見足底筋膜厚度增厚。

治療分成保守治療、體外震波治療及手術治療。優先選擇為保守治療,包含足底筋膜、阿基里斯肌腱及小腿後側肌肉伸展運動、強化小腿及足踝部肌肉肌力與耐力的復健運動;視個人狀況穿著足部裝具如足跟杯、足弓墊、特製鞋墊或特製鞋等;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或局部注射類固醇於足底筋膜附近,也可嘗試。

體外震波治療,是使聲波能量在足底筋膜與足跟骨交界處釋放,理論上可促進足底筋膜組織修補,確切療效仍待證實。手術治療則是針對症狀嚴重,且六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者。

足底筋膜炎臨床表現具起步痛典型表現,一般來看,病患對口服藥物、足部裝具及復健治療的反應良好,僅少數病患須局部注射、體外震波治療或甚至手術治療。

足底筋膜炎治療有四種方法

●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症狀減輕時,醫師會依情況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

●物理治療,局部深部電療,如超音波、短波。

●鞋內要加上可紓減疼痛點壓力之足跟墊,減短站立行走的時間,儘量避免提重物。

●足底肌膜伸展運動,每天二到三次,方法如下:手扶桌沿,屈膝,足跟不可離地,身體往前傾,足跟還是不能離地,維持五到十秒,然後站立,視本身情況重複五到十次。

足底筋膜炎 竟形成骨刺
●有位病人走路一跛一跛來就診,主訴左後足痛合併腳麻已半年多了,他以為麻跟局部壓痛是同樣原因引起,所以去其他醫院只說腳麻,沒特別說足痛,接受了幾次腰部牽引,麻的症狀有改善,左後足仍持續疼痛。

替病人做了理學檢查、安排超音波檢查足底,病人足底筋膜竟厚達6.5mm,X光也顯示有輕微骨刺。原來這位患者除了患有腰椎神經根壓迫,還合併足底筋膜炎,時間一久,形成骨刺。

足底筋膜是一層很強健的纖維組織所構成,它附著在跟骨上向前延伸在五根屈趾肌腱上。足底筋膜炎是因為接近跟骨的足底筋膜發炎,所以痛的位置在腳底足後跟較內側的部份。通常好發的族群為運動員或長時間走路的勞動工作者,部分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症患者,也會有無緣無故產生足底筋膜炎的情況。

足底筋膜炎診斷主要根據理學檢查及病患症狀,軟組織超音波也可判斷足底筋膜發炎的情況,並對判斷足底筋膜炎恢復情況有重要性。

通常足底筋膜厚度的測量,在超音波下是由跟骨遠端與足底筋膜相接處量取,根據林口長庚復健科蔡文鐘醫師等人研究,正常成年人平均筋膜厚度為3.19mm,足底筋膜炎病人筋膜平均厚度可達5.61mm,且呈現低回音之比率接近7成,所以筋膜厚度增厚及低回音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表徵。臨床一般以4mm做為正常筋膜厚度上限。

治療方面,一般先建議病患保守治療,如做一些伸展運動來拉張並舒緩足底筋膜,另外也可以搭配物理儀器治療及使用足跟矽膠墊;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才會建議口服消炎藥及肌肉放鬆劑,或足底筋膜局部施打微量類固醇。

足底筋膜炎雖少見嚴重併發症,但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有上述症狀,應盡速由醫師診治。

逛街狂走 足底筋膜炎上身
到了季節轉換時,常有很多女性早上睡醒,一下床踩到地板,就覺得腳跟劇烈疼痛,走幾步路或是休息一下好一些,若再站起來,疼痛感又再生。

鞋子過平 筋膜發炎

問診後才發現,原來這些女患者都愛逛大賣場,尤其在各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拚了一整天!過度使用雙足的結果,就引發了「足底筋膜炎」。常有病患抱怨:為了換季拍賣,還特別買了一雙完全平底又很軟的鞋,才去血拚的!又沒有穿高跟鞋,怎麼會這樣?沒錯,足底筋膜炎就是好發在穿著平底、很軟的鞋,又過度使用的族群。

足底筋膜是附著於腳底跟骨到趾骨的纖維筋膜,作用是維持腳底成弓型,保持彈性,以承受體重的壓力,及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吸收地面的衝擊;反覆踩地,過度拉扯足底筋膜,就會發炎。所以,穿著過軟、過平的鞋子,每次踩地的重量都沒有緩衝的直接落在腳跟,又缺乏休息,才會造成筋膜拉傷。

此外,體重過重、扁平足、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也易使足底筋膜受損,行走時會感到疼痛萬分。但是,並非行走疼痛就是「足底筋膜炎」,仍需透過復健科醫師的評估,必要時需以超音波檢查軟組織,才能確診並適當治療,提供個別性建議。

換矮跟鞋 轉移壓力

發炎急性期時,首重去除引發疼痛的原因:去除腳跟壓力;最快速的辦法,就是穿上「有矮跟的鞋子」,讓壓力轉移到前掌,同時檢視誘發的原因,如逛街逛太久、體重過重或是一雙不適當的鞋。如果真的感覺到很不舒服,可以用冰敷的方式減輕疼痛與發炎反應,同時小腿後側肌肉的拉筋運動,也能減輕足底筋膜的張力。

醫院會安排物理治療,如超音波、腳弓支撐墊、夜間腳架等保守治療。如果物理治療效果不彰或時程過長,醫師才會考慮以類固醇注射的方式治療,因為停止足跟的刺激,才是痊癒的唯一方法。常常注射後,病患不痛了,就以為完全好了,反而會因為沒有疼痛警訊而又過度使用,讓足底筋膜炎一再復發。

體外震波 也可治療

目前除了保守的物理治療及類固醇外,另外可選擇體外震波治療。經震波撞擊,加速軟組織代謝、循環,進而再生、修復。這類療法對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另外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總之,為免疼痛造成身體不舒服,先投資自己買雙好鞋,並適時適度的讓雙腳休息一下,若真的要搶便宜對抗不景氣,或許喝個下午茶後再繼續殺下一間,還是以預防這惱人的足底筋膜炎發生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