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批评王者荣耀:禅机揭谛——“拈花微笑”解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51:00

禅机揭谛——“拈花微笑”解义(2012-02-12 13:14:22) 转载标签:

杂谈

           禅机揭谛——“拈花微笑”解义

                                     

                               圆智行者

 

公案原文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灵山会上,佛告大众:我不久当般涅槃,诸大众意有欲问法,自恣为问。尔时梵王以金光明大波罗花献佛,舍身成座,请佛开演未曾说最上大法。如来坐此宝座,但拈莲华,无说无言。与会大众,皆止默然。唯长老摩诃迦叶,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属摩诃迦叶。
  
  白话翻译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记载:灵山会上,佛陀告诉大众说:我不久行将入灭,诸位大众,意下若有需要开示的问题,可以随意询问。这时,大梵天王以金光明大波罗花供献佛陀,并用身体变成法座,恭请佛陀开演以前未曾宣说的最上乘大法。佛陀坐上这个宝座后,只是手拈莲华,无说无言。这时,与会大众全都默然,没有动静。唯有长老摩诃迦叶,廓然破颜微笑。佛陀如是宣告说:就是如此,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的、经教之外的特别传承,交授给摩诃迦叶了。
  
  圆智行者解说
  
  拈花微笑,乃是与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起源与发端相关的一段公案。这段公案,一方面揭示了佛教最上乘教法的不可思议,由此彰显出大乘觉悟道与小乘声闻道以及知识学问的差别;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禅宗的明心见性与大彻大悟并非那么容易和简单。
  
  
一、先说佛法不可思议的原理
  
  说佛教最上乘教法不可思议,许多人对此会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故弄玄虚蒙蔽众生。实际上,这都是过于执迷和相信自己的感知经验所构成的认知障碍。如果大家对于自身的感知机能与相关感知经验有所认识并且有所反省的话,想要明白一点其中的原理并非绝对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两种经验:
  第一种经验,就是自己的眼睛突然遭遇光明与黑暗的突变时,视觉上都会感到一时不太适应,需要经过一阵子之后,视觉才能对新环境有所感知;耳朵的听觉,对于寂静与喧闹的突变,感觉上也是如此。
  第二种经验,就是当自己特别快乐开心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色声香味触法等任何感觉都特别好;而在当自己特别烦恼郁闷的时候,则会觉得色声香味触法等任何感觉都让自己特别反感。
  
  以上两种经验,实际上都揭示出我们的感知中所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种与生理反应相关,第二种与心理情绪相关。这种问题,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但是,真正能够对其有所反省、有所研究,由此而超越自心感知误区的,恐怕只有少数真正深入佛法实践的修行者才能做到。
  
  因此,佛教的某些内容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原因并非是佛教在故弄玄虚,而是由于众生内心的习惯性认知障碍,让众生难以了知更深层次的微妙因缘之故。而某些佛法修行者之所以能对某些微妙因缘有所了知,其原因也在于他们不断运用智慧深入调整心身内外因缘,由此超越心理和生理两种认知障碍的结果。
  
  
二、再论知识学问与佛教修行的差别
  
  能够认识到佛教的不可思议之处,也就不难理解世间学问与佛教修行的差别所在。知识学问通常是依靠他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推理而得出结论。而佛教修行则是通过不断调节自我心身,以此超越心身两种认知障碍的影响,而获得对事物深层因缘的真切认知和省悟。这两者,一个来自他人的表面认识经验,一个来自内心的深层观察认知。为此,对于当事人的心身行为来说,这两者的决定性意义是绝然有所不同的。
  
  俗话说,说食不饱,画饼不能充饥。禅宗说,数别人的家珍,背别人的道理,对自己的安乐毫无用处。如果缺少对某些深层因缘的切身认识,要想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受用,那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佛教虽然有许多经典,但是佛教却从未教导众生从理论上寻求心身安乐,佛教特别强调的是内心认知障碍的超越,并且认为只有如此,才是真正解决心身烦恼感觉困扰、达成究竟安乐的正确之道。
  
  由于真切认识到知识学问的局限性,以及超越认知障碍的重要性,所以,与一般其他不同的宗教相比,佛教特别提倡修心离惑和觉悟,并且创造性地推出了佛教的止观禅修方法体系。其中,止,就是理智对待浅表感受的迷惑,有效止息内在心理活动的影响;观,就是深入洞澈习惯性认知障碍所掩盖的实相,达成对心身事物深层微妙因缘的觉悟。禅,就是完全超越认知障碍的迷惑,随顺觉悟智慧行于无为。
  
  在止、观、禅这三大修行方式中,除了修止时必须部分借助思维来安心之外,通过修观而逐步超越众生的习惯性认知障碍之后,其所获得的深层认识,便已经非世间学问所能及、开始变得令人难以思议了。而完全超越一切认知障碍的究竟觉悟智慧,对于缺乏同样认识的众生来说,那就是真正不可思议了。
  
  所以,佛陀在灵山会上,直接将超越一切文字、不可思议的智慧心法,以拈花示众、无言无说的方式传授给摩诃迦叶,这种示现,对于那些执迷知识学问、不能真正超越内心认知障碍的迷人来说,无疑是堪以促令猛醒的一记响亮的棒喝。
三、更说达成禅宗无上觉悟的难度
  
  在拈花微笑这段公案中,大梵天王请佛说法,佛陀拈花而示,为何万众默然、唯摩诃迦叶一人独悟而破颜微笑呢?
  
  须知佛陀在将临入灭之前,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座下弟子中,已入圣流乃至证得灭心阿罗汉的圣者无数,包括该法会的请法者大梵天王,更是娑婆世界之主,具足大神通、大能力者,为什么佛陀拈花示众时,这些众多的弟子,都未能获得同摩诃迦叶一样的领悟呢?
  
  为此,拈花微笑这段公案里面,实际上隐藏着一个非常严肃的道理:
  ——真正觉悟禅宗所说的实相无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并非象某些口头禅信口乱说的开悟那么容易和简单,而必须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才行。
  
  因为,摩诃迦叶所以能够因佛陀拈花示众而开悟,乃是与其长年精进修行佛法的善根积累相关的。据相关经典资料介绍,摩诃迦叶早在佛陀拈花之前,就一向苦修禅定,坚持在种种逆境中不断灭心,早已做到“意根坐断”,而被佛陀赞叹为“头陀行第一”。
  
  佛陀在《楞严经》中曾有介绍:“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禅宗经典《楞伽经》中说,“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只有完全“意识灭尽”,才能实现“意根坐断”,由此完全超越心理和生理两种认知障碍的影响,回到自心深层的本来清净正觉。
  
  在灵山会上,摩诃迦叶所以能够因佛陀拈花示众而有所领悟,得到佛陀于经教之外特别传授的实相无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原因就在摩诃迦叶对心身认知障碍的超越程度以及事先对于自性清净正觉的开显。
  
  禅宗有云:“偷心不死,道心不成”。所谓偷心,就是执迷于心身认知障碍的错觉印象、对心身感受与名闻利养的贪求之心,以及企图通过错觉经验的推理和揣测不可思议境界的贼心。这些心态,实际上都是超越心身认知障碍与回归本来清净正觉的障道因缘。
  
  长期以来,常有迷人向文字道理学禅,妄对永嘉玄觉《证道歌》“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一类的说法错生俗解,盲目忽视其中“绝学无为”的根本要求,而谬将“不除妄想”当作禅行,由此堕入为所欲为的狂禅,以至步入最终被王法所禁的邪路。
  
  《楞伽经》说:“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佛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只有真正“心行寂灭”,才能绝对超越心身认知障碍,由此达成对自性无上清净正觉的圆满证悟。
  
  为此,佛陀虽然在初成正觉之时,便已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为妄想所覆不能显了”。但是,鉴于众生超越妄想与发露正觉的因缘不同,佛陀在《金刚经》中又进一步指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种差别,也就是灵山会上万众默然、唯“久灭意根”的摩诃迦叶一人独悟的关键所在。
  
  所以,真正禅宗的开悟,乃是以众生放下妄想、降伏自心、超越迷执的真实修行为基础的,并非如某些口头禅随意宣说的某某有悟那么简单。
四、略谈佛法修行超越认知障碍的因缘差别
  
  拈花微笑这段公案,从梵王求法、佛陀拈花、大众默然,到迦叶微笑,其与会者的行为明显表现出四种态势,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因缘差别呢?
  
  圆智在前面,已经解说了众生心理和生理的两种认知障碍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佛陀是大觉悟者,是心身两种认知障碍的完全超越者。那么,佛陀以及梵王、大众、迦叶,他们对于心身两种认知障碍各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佛教有关经典的分类,众生心身认知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这就是:见惑、思惑、无明惑。其相关具体内容的定义如下:
  
  1、见惑——即执迷于各种由浅表认识经验形成的观念和成见,内心因理论上的偏执错误而导致的认知障碍。这种障碍,源自内心对妄想概念的把持,所以又叫做理障。
  
  2、思惑——即由往昔浅表认知行为经验所形成的、内心不自觉的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性错误行为所导致的认知障碍。这种因在外在条件激发而显现的、由内心中隐藏的习惯性错误行为所导致的认知障碍,因为与事相上的理智把持力不足有关,为此,又称事障。
  
  3、无明惑——即与生命肌体的感知器官的机能相关的、内心对肉身机能难以如实知见的实相缺乏深刻明察的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生俱来,又叫根本无明,从根本上障蔽心性,所以又称心障。
  
  以上诸惑,见惑属意识取向问题,思惑属心意决断问题,无明惑属知觉明察问题。其中,见思二惑与心理因素相关,无明惑与生理因素相关。若超见惑,便可洞见真理,成为智者;若超思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系缚;若超无明,即为菩萨;无明断尽,觉行圆满,即是成佛。
  
  如果能对上述“三惑”的内涵有所了知,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佛法修行,本质上也就是见惑、思惑、无明惑的断除,其具体内容也就是错误的意识观念、意想行为、知觉明察的修正和超越。佛教《楞伽经》指出:“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 “离心意意识,说名涅盘。”
  
  在拈花微笑这段公案中,大梵天王,其由清净广大善德在初禅天最先出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为娑婆世界之主。其乃色界初禅天之王,统领大千世界,富贵尊豪最得自在,且能造物,具大威德神通力,无能胜者。
  
  摩诃迦叶,乃仙人之后,其在佛陀成道后第三年成为佛陀弟子,八日后即发正智,证入灭心阿罗汉境地,随后又长期勤修苦行,不断超越生理认知障碍,实际上早已成为正觉菩萨。据《增壹阿含经》记载,迦叶曾经坦然告知佛陀说:“若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佛在《楞严经》中介绍摩诃迦叶“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实际上也就是对其已经证入离念清净正觉的肯定。
  
  这里,大梵天王,代表有为法中第一意识的觉知;众阿罗汉,代表超意识的心识的觉知;摩诃迦叶,代表超心识的自性觉知。——这些,实际上都是超越心身认知障碍过程中,众生不同的认知能力显现,只有不断超越这些,众生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好啦!拈花微笑这个公案,总算基本解说完毕。读者读过此文,若能通过这个圆智对不可思议问题的解释,而有所了知自己心身的两种认知障碍,并且决定想要超越这些认知障碍的话,那么,你这种内心中的转变也就是圆智的最大安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愿一切众生皆成无上正等正觉!
  
                                      (圆智行者撰于2008年7月15日)
 

博文链接:

圆智禅落 http://blog.sina.com.cn/cha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