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苏伊士运河会议: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3:06
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转)2012-02-02 14:55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转) 我预言,2012年,中国课改将步入“教师角色年”。 课改呈现什么规律 新课程改革推进10年,可谓成效显著,它至少直击和试图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灌输者”,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如何做才是主导?二是基本厘清了教学关系,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服务于教?如果说杜郎口中学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的典范,那么,它的启发至少体现在要“少教多学”,甚至是“先学后‘教’”。“教”的不情愿“退出”,是否意味着传统课堂已完成最后的绝唱呢?不尽然,我们不能不无奈地说,传统灌输式的知识课堂依然占据主流,而且越是“名校”、“名师”越更固执地坚守,课改在中国虽然方向明确,却仍旧任重道远;三是大多数学校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当“课改”变成一种国家意志之后,“课堂”将在未来很多年里持续成为一个“热词”。“得课堂者得天下”,今天很多课改“名校”的异军突起,当无需惊诧。 纵观和分析课改“名校”的崛起秘诀,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走过了一条荆棘道路。《中国教师报》从中推波助澜,其发挥的助推和引领作用,被很多人专业人士和一线教育者认为不可小觑。课改到底要如何走?有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回答是“有”,而且是一条必由“铁律”——“课改四步曲”。简单概括为: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这“四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涵括了教育的“人本”属性,遵循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解决了学习动力培植的难题,达到了素质教育追求的育人目的,回答了很多人对课改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课改到底是改什么?课改是改良吗?不,改课是改革和再造,是改变原有以“控制”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课改说穿了就是放手,是点燃、激励、唤醒。教育终究是一种“信仰”,基于当下现实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信仰”解读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而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教育应该遵循的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我们甚至还可以换成另外的一种说法——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再通俗一点可表达为“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教师”。 理念终究要呈现为一种方式方法。细数方式方法的演变,其大致的脉络是:从以“教中心”为标志的盲目膜拜,到以“有效教学”探索为载体的对教的质疑,再到以“学中心”为支撑的高效课堂的推崇;从对学习者的强制灌输,到教学环节的尝试性开放与对话,再到落实实现学习者真正的自主;从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驱使,到“一切为了”句式的浮夸性教育思考,再到追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从把学习者单纯作为被动的受教者,到视学生为“产品”,再到被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并被高度关注基于成长者的权益和尊严。这时候,教育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实操性”如何则成为对课改学校的最大考验。近几年来,模式的竞相建构并非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课改发展过程中的使然,但比较具有争议的是模式的建构思想,它到底是应该基于教还是基于学,我们能够找到适合每个学科的通用模式?模式的背后是什么?从“模式”建构,到关于学习者“主体”的研究,再到“教师角色”的深层辨析,课改就这样逐步深入、拨云见日。 课堂的背后是什么 关于模式的建构,可能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学科本身的,一种是基于教学对象的。如果说前一种依然是围绕“教”而谋,后一种显然是围绕“学”而做。那么,什么是学习,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则成为“目中有人”和“目中无人”的两种教育的分野。教师必须清楚,好课永远都是“学生的课”,而非“教师的课”,是“学的课”,而不是“教的课”。课堂的背后是什么?是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是学生成长方式的认识,是教师的人性、道德和思想。 对“人本”教育者而言,他们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出发”,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人学”,学习则是一件“私人化事件”,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他们认为儿童有两大天性,即好奇心、展示欲。对于教师而言,他应深刻认识到,他在教别人,其实也是在教自己,他用教别人的东西教自己。如果说,教师本身很难体验到教育的幸福,那他一定无法让学生获得幸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观”,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儿童的自主、主动、创造,而前提当然是“发现儿童”,因而教师这个职业甚至可以概括为“儿童发现者”,他应该把全部的身心花在“认识学生”上。 当我们说学习即体验、成长即经历时,教师要建立基于学习对象的三个基本常识:第一、学生即“在学中生”,离开了“学”,何谈“生”;第二、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当然“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它包括三种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组学(群学),合起来为自学;第三、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最主要资源,而教师被视作“第51名学生”。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真正理解课堂的“新教育学”概念。课堂是一个学习场,是知识、能力、情感、智慧受孕的“子宫”,是展现生存、生活、生命状态的舞台,是一种全新的生命时空概念。教师要敢于营造这个“场”。教师还应有能力让学习和成长无处不在、随时发生,“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支撑?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新师德”;解放学生是教师毕生的使命,解放时间、身体,解放思想,解放创造;利用学生就是有意提醒千万不要忘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一个能够成功、积极向上、敢于进取的人。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都不该是讲得如何、是否精彩,而应该体现在调动、利用、唤醒学生的学习成长上,“利用”从来不应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教师一较高下的利器;发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本意和旨归。 第一个教师是谁 课堂教学必然会向着“自学”一路狂飘。岁末,有一个课堂“事件”值得关注——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突然推出了一个新的课型:“一拖四课堂”。所谓一拖四,即一名教师同步上四个班级的课。“一拖四”注定会遭遇到争执,就像当初的杜郎口。有人讲,这是课改的“大跃进”,而该校董事长张雷却“固执”地以为,教师就是个“看菜园的人”,在他看来,学生就是自然生长的“青菜”! 前景教育集团的探索,意味着的是更大的教育教学认知的挑战,它甚至是对新课改“教师主导”的颠覆。它引发的思索是:如果没有教师,课堂会怎么样? 无独与偶,山西省新绛中学和陕西省宜川中学,两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取消了每天下午的“正课”而改为任由学生自习。同为课改人的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曾经在自己的教育专著《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里曾经这样大胆设疑:假如取消了学校会怎样?如果你认为教不可替代,那么,第一个教师是谁教出来的?在前景教育集团,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权益,该校还出台了三部“法典”,分别叫《学生学习法》、《学生生活法》、《学生成长法》,用“法”来划界保护,至少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前景教育集团追求的至高学习境界叫“无师自通”。这个“自”既是“自己”,更是“同伴”,他们信奉——有困难,找同伴。 放大学习和学生的作用,是否意味着冷落和贬低了教师呢?显然不是的,在很多先行的课改人看来,教师不是“二传手”,而恰恰是一个敢于放手发动学习“一传”的人,是一个学习条件的提供者、成长环境的营造者,同时还是和学生一起发展的人。 教师的新角色 2011年,《中国教师报》提出“四新”: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学概念的发明,在我们看来,“新教师”承载着教育振兴和民族复兴的未来。新教师是一个什么人?新教师要树“三观”:即“人学”的教育观;“以学评教”乃至“以学评‘学’”的教学观;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的学生观。 我们必须明确甚至加以界定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尽管这个问题很富有挑战,但如果划不清界限、分不清权益,主体和主导仍然会纠缠不清。我是这样理解和表述的,姑且称之为“二八理论”: 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流程的操作。 点燃什么、激励什么,又唤醒什么?学习的动力、兴趣、目标,乃至是人成长的“精神系统”,他为什么学,他有什么样的人生信念,他的精神气质如何,等等。教师必须正视“组织”的存在,即小组组织和班级组织,当我们把好学校形象地表述为“好学校是一方池塘”时,那么,小组和班级同样应成为“小池塘”,其实,每个学生也应该成为“池塘”,让池塘里有鱼、两栖动物、水鸟、水生植物。教师是点燃学生的火种,而学生应该是干柴,教师必须明白,熊熊燃烧的正是柴禾和学生本身。 当我们说教育即信仰时,教师应该首先成为一个信仰者或者传播信仰的人。教师的基本准入是富有人性,其次是热爱学生,再次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我们必须走出对知识权威的盲目迷信,去“苛求”教师的人性、人格、道德、信仰、责任! 而需要教师掌握的课堂教学流程,它首先不是“教设计”的流程,而是从“学规律”出发,基于学习对象的学习认知规律的总结,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然后任由学生去“体验”和交换体验,再慢慢在“经验”中感受“成长”,那么,依据这样的“学规律”,好的课堂实在都应该具有这样基本的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如果非要谈一点技术,我愿意把新教师应掌握的那点东西,概括为“五个一”:编制一个导学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给予学生一个学法;设计一个课堂流程;明确一个学习任务,此外,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