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拍摄星空: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24:55
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的形象(2012-02-08 21:48:49) 转载标签:

学习

杂谈

分类: 诗歌欣赏 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一、诗歌中人物形象鉴赏概说

 (一)人物形象含义:

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的艺术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类:

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自我形象)

2、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诗人以外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答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作者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以乐景衬哀情,“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他人形象)

(三)人物形象类型: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但比较常见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2、美人的形象: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名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乎先路也。(《离骚》)”中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
再如曹植的《杂诗六首》之一说:
“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其中的佳人也有讽喻的意味。
3、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这天总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欢度节日。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
再如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4、宫女的形象: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字,但诗中处处有怨情。
再如朱庆馀的《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是一首写宫中情事的诗歌,它含蓄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痛苦。百花盛开的季节,宫廷的院门却紧紧地关闭,两个宫女百无聊赖地并立在华美的长廓之下。她们彼此含情正要说宫廷的情事,却看见前面站着那只学舌的鹦鹉,吓得不敢作声了。
5、思妇的形象: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情况,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再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属第二种情况,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6、隐士的形象: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7、征人的形象: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再如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全诗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不仅从另一侧面烘托出征人的深沉叹息,而且在遥遥呼应明月之夜与万里长风中,把诗的意境开拓得更为宏阔,因而使得诗情更能感动人心,诗意也更深沉悠远。纵观全诗,气势豪迈,笔力雄浑,意境深远。
8、悲士的形象: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
再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二、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鉴赏分说

(一)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

2、抓住诗歌人物的描写。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

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

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正确分析。

比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人用中国古代诗歌极为常见的“比”的手法,虽然表面上句句是写贫女,其实句句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

1、题型一、诗歌人物规范性鉴赏

1)答题规范: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2)提问变式: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分析: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歌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分析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说明,最后,交代一下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

②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③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2)答题例析:

例析1、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                                                                                   

1、诗歌描写了一个有报国之志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析3: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

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具体说明)

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表达效果)

例析4: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答: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问题: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画家形象(步骤一)。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二)。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