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哥伦布命名:天然水草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3:40
[分享]一篇台灣水族雜誌不願刊登的文章:「天然水草缸」(新增:屆滿 32 週最新圖片)


這是一篇原本預定於 2007 年 1 月號台灣某水族雜誌刊登出來的文章,
原本已經完成了排版與校稿,
但卻在出刊前夕臨時取消刊載。
水族雜誌臨時取消刊登或許有其不得不然的考量,
但站在水草愛好者擁有「知的權利」上,
不應該只由水族業者來主導台灣水草栽培資訊,
對於「不打 CO2 、不施肥料、也不需經常換水」的「天然水草缸」有興趣的草友,
我只想說,
「不打 CO2 、不施肥料、也不需經常換水」的「天然水草缸」只是提供水草栽培的另一種概念和方法,
但絕對不會是水草相關業者的世界末日,
而是另外一個商機的開始。
至於此文對於水草業者是否真有殺傷力,
只能交由各位水草愛好者的判斷了。
以下是全文貼出:
天然水草缸
不需打二氧化碳、不需要添加肥料、也不需要經常換水
Natural Planted Tank
No more CO2 injections, no more fertilizers, and no more frequent water changes
作者:Paludarium
在現代忙碌的社會中,一個綠意盎然的水草缸相當具有陶冶人性的作用,每當親朋好友來到自己的家裡或住處,看到了自己的漂亮水草缸時,也無不嘖嘖稱奇,這對自己所付出的心血是一種莫大得肯定。可是呀、可是!當親友們漸漸地對水草缸產生興趣,並且進一步詢問如何照顧一缸漂亮的水草缸時,在聽到了諸如:二氧化碳、肥料、換水、修剪等等後,真正有心投入水草栽培行列的人已經所剩無幾,大部分的人最後決定:那麼還是來你家觀賞水草美景就好了。筆者身旁就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很喜歡搖曳生姿的水草缸,但都因為聽到了水草缸所需要的花費、時間和精力後,紛紛打退堂鼓。
事實是如此嗎?設置和照顧一個水草缸真的需要花那麼多的金錢,投入那麼多的時間,或者消耗那麼多的力氣嗎?其實不然。在美國,有一位名為 Diana Walstad 的微生物學家,以湖沼與水草相關的學術的研究文獻為基礎,發展出了一套稱為「天然水草缸(Natural Planted Tank),簡稱 NPT」的水草栽培作法,而且經驗累積至今超過了十年,並且近年來在歐美掀起了另一股水草栽培的玩法。天然水草缸的最大特色,就是不需要額外使用二氧化碳、不需要使用肥料,也不需要經常換水;況且因為水草成長緩慢,所以不需要經常修剪。不用花太多時間和金錢就能擁有一缸綠意盎然的水草缸,這不是現代人所夢寐以求的理想嗎?
筆者以 Diana Walstad 女士所編著的「水草缸之生態學(Ecology of the planted aquarium)」為基礎,已經先行實驗了一個「轉型」成功的天然水草缸,並且在網路上和草友們分享經驗。在體認了 Diana Walstad 女士的作法可行且已經成功後,筆者決定也在老婆大人的娘家設置一缸標準的天然水草缸。娘家的親友們很喜歡水草美景,但一想到照顧水草需要許多專業知識且又耗時費力的,對水草缸反而產生敬鬼神而遠之的觀感。他們其實是「隱性」水草欣賞者之一。藉著這個機會,筆者向岳母大人保證水草沒那麼困難和複雜,只要每天記得餵魚吃飼料,就可以擁有漂亮的水草缸了,其他的就由筆者就來承擔一切,包括花費和照顧。其實說實在的,花的錢也不多,需要照顧的時間也不多,除非是有興趣想做一做研究。
好吧,我們現在就按部就班,看看如何設置一個「天然水草缸」。
图一:
 
這是一個三尺的海灣缸(圖一),右邊是數位控溫器,中央正後方是降溫風扇,過濾器使用的是圓桶過濾,燈具使用了 T5-HO 39 W 燈管兩盞。至於後面的背景板並非必需品,這只是筆者個人的偏好而已,這些設備其實可因人而異。不過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天然水草缸的照明不需要太強,因為不使用二氧化碳的關係,太強的照明是種「浪費」。台灣水族界常說的水草缸以一公升一瓦的照明公式,是相當強的照明,大部分的水草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強的光照。如果根據 Diana Walstad 女士建議,天然水草缸很鼓勵利用太陽光,這樣可以為我們省下更多照明的費用。如果水族缸的擺設位置無法接受太陽光照射,那就建議使用大約每公升 0.5 至 0.8 瓦的人工光照強度。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一個水量160公升的三尺缸,使用78 W的照明已經非常足夠了,而且也沒有太陽光的照射,不過前提是反射罩的效果要很好。天然水草缸也幫我們省下了不少的器材費用和電費。
圖一是水族缸剛架設完畢的樣子,我在底面倒入了 1.5 公升家中的過濾器內之污水,作為底床細菌的引種之用。這樣一來,不但有助於水族生態系統的早日建立,省下了不少購買硝化細菌的金錢,這也是美國在新設置水草缸時很常見的作法。台灣傳統上只強調硝化細菌在水族缸的角色,其實是很不足夠的。硝化細菌只是水族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可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認定培養硝化細菌就是水族生態的一切。水族生態系統的運作,也有賴於許多異養微生物的作用,這是長期以來遭到台灣水族界忽略,可是重要性卻不亞於硝化細菌的一群。至於這些異養微生物種類實在很繁多,所以最方便快速的引菌方法,就是從一個已經運轉很良好的水草缸中,取其底床或過濾器內的污物(Mulm)至一個新設立的水草缸中,那我們就不必為了哪些異養細菌或硝化細菌對我們的水草缸有所助益而費神又花錢了。簡單的說,在新設置一個水草缸時,只要拿另一個漂亮水草缸中的骯髒過濾棉污水來用就可以了。
圖二:
 
設缸的第一個步驟,並不是放入底砂,而是先把沈木和石頭的位置擺設好,切記、切記(圖二)。這一點和我們習慣上的作法是不一樣的。因為天然水草缸必須仰賴底床來提供水草營養,也就是說底床才是天然水草缸最重要的倉庫,如何讓底床源源不絕地提供水草成長所需的營養,同時又要防止底床因為過度的缺氧或還原狀態而導致底床腐敗,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一定要小心翼翼的注意每個小步驟。如果依照傳統的習慣,先鋪設了底砂才放置沈木和石頭,底床在沈木和石塊的重壓之下,只會加速位於沈木與石塊下方的缺氧層的形成,這不是我們及不願意遇見的。況且先擺設沈木和石頭再鋪設底土,對於整體造景的結構也比較穩固。Diana Walstad 基本上也並不鼓勵使用沈木和石頭來造景,她認為讓整個底床都有水草的根系的蹤跡,由植物的根部所釋出的氧氣來減緩底床的缺氧狀態,也是抑制底床腐化的秘訣之一。
圖三:
 
重頭戲來嘍!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水草所賴以生存的營養來源,包括二氧化碳和各種巨量與微量元素,全部都要靠底泥來供應。筆者選用的是以無機土為主的陽明山土(或稱為山土),根據國外的經驗,這樣的無機壤土,大概可以提供水草兩年內所需的碳元素(也就是二氧化碳)。底泥鋪設的厚度建議在 2.5 至 4 公分,或許我們會覺得既然底泥是二氧化碳和各種水草營養的最重要來源,那為何不鋪設更厚一點,而只建議 4 公分以下呢?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太厚的話容易導致底床過度缺氧而對水草產生不利的影響,可是太薄的話又怕提供給水草的養分不夠持久。所以 Diana Walstad 女士根據自己超過十年的實務經驗,建議我們底泥的鋪設厚度不要超過 1.5 吋(也就是 4 公分),筆者在這個水族缸的鋪設厚度,就設定為所建議最厚的 4 公分。以台北建國假日花市的售價來看,每包 6 公升約 50 元,三尺缸鋪設 4 公分厚度大約需要 15 公升,也就是只要花不到 150 元就可以取代傳統上水草栽培所必備的二氧化碳設備和各種液肥或根肥。如果購買整大袋 25 公升裝的陽明山土的話,那又更划算了,筆者就是購買整大袋來使用的。至於含有有機物質 50-60% 的培養土也是可以使用的,而且還能比無機壤土提供水草更多的碳元素。但是在挑選底土的時候,儘量使用天然的材質,避免使用特別加料過的園藝肥料。從土質的分析來看,其實天然的培養土已經足以提供水草大量的各種巨量與微量元素,不過碳元素除外。所以額外使用添加許多氮磷鉀與微量元素的人工肥料,是不必要的,何況這些化肥的添加,也無助於提供更多的碳元素。
圖四:
 
在鋪設了 4 公分厚度的陽明山土以後,先放一些水將底土撲平(圖三),緊接著再鋪蓋上 1 公分厚度的美國矽砂。底土和砂石的總厚度不宜超過 5 公分(圖四),以免底床容易產生腐敗的現象。至於底砂的選擇,從黑土到大磯砂都可以使用,不過珊瑚砂還是應避免使用。筆者挑選美國矽砂的原因,除了顆粒大小適中以外,唯一的理由就是價格便宜了。如果讀者不考慮價格的話,黑土也是可以考慮使用的。底砂的顆粒不宜過細,以免影響底床的對流和物質的沈澱,底床的對流能降低底泥缺氧的機會,物質沈澱能提供底床微生物有機物質以繼續製造水草所需的營養。一般來說 2-4 mm 顆粒的大小是很恰當的。對於有心實驗的草友而言,可以試看看使用黑土後的水草成長與變化。但對於筆者而言,遵循專家的建議是最保險的作法。或許有讀者擔心總高度 5 公分的底床太單薄了一點,可能無法讓水草順利著根而經常浮起,其實這也是個流傳已久但未經證實的錯誤觀念,5 公分的底床其實已經很夠水草固著了,除非我們打從一開始直接植入超大顆的水草。
圖五:
 
為了避免底土揚起造成水質混濁,建議先栽植水草後再把水族缸的水加滿(圖五)。至於天然水草缸的水草選擇,除了一般常見的陰性草以外,也可以考慮栽培一些有莖水草,而且可以選擇的種類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多,這和我們一般概念中的陰性缸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筆者自己的經驗當中,紅蝴蝶和大百葉等高難度水草,都可以成功地在天然水草缸中栽培。但是畢竟這不是個使用二氧化碳和各種肥料的環境,對於一些較高難度的水草,除了挑戰和研究的興趣之外,不太建議輕易嘗試,免得因水草成長不佳而經常更換植栽,既花錢且費力,這可不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天然水草缸的目的並不是要取代傳統的打二氧化碳與施肥的水草缸,而是要提供水草栽培的另一種作法、金錢的節省,以及日常管理上的便利。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不需花太多金錢、時間和勞力,便可以擁有一缸漂亮的水草缸,這其實是很有吸引力的。
圖六:
設缸後四個星期之全景。大部分的水草都有所成長,唯獨紅蝴蝶成長不良,
因此決定移除並且略微調整造景。
 
圖七:
設缸九個星期後之全景。卵圓水丁香成長快速,大血心蘭也不落人後。而這是完全不打 CO2 和施肥的條件下栽培出來的。
 
圖八:
設缸十二星期後之全景。最大株之小血心蘭與卵圓水丁香是唯一經過修剪的水草。噴泉太陽也拼命的成長
 
圖九:
設缸十六星期後之全景。號稱超高難度的紅色水草~紅菊,也能在不打二氧化碳和施肥的水族缸中長得美美的。
 
圖十:
設缸十六星期後之側面觀。背景牆之墨絲的成長也不落人後。簀藻、羅貝利草與台灣水韭也都適合在天然水草缸中栽培。
 
圖十一:
在天然水族缸中成長的小血心蘭,葉片最大直徑達 14 公分,完全出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在不打二樣化碳也不施肥的水族缸中,竟然也能把小血心蘭種植得那麼漂亮。
 
圖十二:
號稱紅色水草中最高難度之一的紅菊,在天然水草缸中除了在第四星期時因為移植而修剪以外,至今超過十二星期未曾修剪,既沒有莖節拉長也沒有發生快速成長的現象。
 
圖十三:
葉片長 4 公分,及輪徑達 8 公分的噴泉太陽。噴泉太陽在不打二氧化碳和施肥的天然水草缸中適應出奇的好。與其說噴泉太陽難栽培,不如說噴泉太陽放錯了位置。
 
圖十四:
筆者最先嘗試「轉型」成天然水草缸的實驗缸,於十七週時之全景。紅蝴蝶、大百葉、紅雨傘與大紅葉等高難度水草都可以栽培起來。此缸的實驗仍在進行當中,並且在網路上與草友們分享。
 
全文完
 
 
 

娘家的天然水草缸在接連的波折當中,
於 2007 年 8 月 13 日渡過了一週年的日子。
在此僅提供大家一些照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