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海日:【1961年面对刘少奇农民如何评价三年饥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41:31

【1961年面对刘少奇农民如何评价三年饥荒】

2012-02-06 18:46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 ↓小)

历史,中国历史,1961年面对刘少奇农民如何评价三年饥荒

[历史,中国历史,1961年面对刘少奇农民如何评价三年饥荒]:

本文原载《学习时报》

刘少奇是怎样搞调查的

1961年,刘少奇深入湖南农村调查。他的调查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进行调查、如何进行调查、怎样才能通过调查得到真实的社情民意而不是虚假的资料信息,至今仍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性。尤其是他当年为了揭露、批评和制止“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生产瞎指挥风 )而说的那些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话语,同样是我们现在兴利除弊、端正党风的警钟和明镜。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内忧外患,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的非常时期。以全国粮食总产量为例,1959年比 1958年减产600亿斤,1960年又比 1959年减产530亿斤,1961年仍比1959年减产450亿斤。从1959年 2月以后,忍饥挨饿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并开始发生患浮肿病甚至饿死人的现象。到 1959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粮食可以周转调运。有的省 1960年的人口死亡率竟高达18‰。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总结了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经验教训,正式确定对国民经济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希望 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实事求是年。1961年3月23日,党中央又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要求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第一书记,必须纠正那种满足于看报告、听汇报,以感想代替政策的作风。

刘少奇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持中央第一线工作。他带头深入基层,在1960年就先后到天津、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调查研究;1961年3月中旬在广州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以后,从4月2日至5月15日又到湖南省进行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查。

刘少奇刚到省城长沙市,就对省委负责同志说:“我们这次下乡搞调查研究,如果按你们那样安排,怎么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心里会怎么想?哪个还敢向你讲真话啊!如果见不到群众,我们不成了瞎子吗?”随行的工作人员要到县上去“打前站”或者给县委提前通电话“打招呼”,也都被刘少奇制止了。他说:你们不要帮倒忙。你这里虚张声势,他那里就会弄虚作假!调查,就要尽可能地把情况搞清楚。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坏,又坏到什么地步。关键是不要轻信,不要盲从,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真实的情况。要有具体办法使人不说假话。

然而,“五风”不仅泛滥成灾,而且积重难返,甚至在一些干部中恶化成为一种习惯势力,使群众没有机会讲真话,也不敢当面讲真话,只能在背后发牢骚。例如,在全省“红旗单位”长沙县天华大队,党支部书记自以为是,瞒上压下;事先召开生产队长和党员会议,统一汇报口径,封锁群众嘴巴;自己对刘少奇不仅“报喜不报忧”,而且当面撒谎,掩饰全大队一千多人中有一百多人患浮肿病的事实,还隔着窗户大声奚落和叫骂刘少奇:“刘胡子,你要扳倒天华的红旗,我不怕你……”

面对这种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场景,刘少奇忧心如焚:我在自己的家乡要了解一点真实情况,竟然也这样难!这正常吗?到底是怎么啦?他主动找天华大队党支部书记谈心,开导她正确对待荣誉,正视工作中的缺点,勇于改正错误,更好地为社员群众服务。刘少奇对基层干部们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现在有一股风气,一切从上级的意图出发,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请大家对我一定要讲真话!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如果不顾群众的疾苦和饥饱,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我们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只是靠命令来维持的。如果群众对共产党失去希望,那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