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白金子午线地图:浙江大考:经济转型如何破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3:53:28

浙江大考:经济转型如何破题?

www.eastmoney.com2010年06月23日 21:19李卫斌中国产经新闻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

  具有外向度和民营经济占比“两个70%”特征的浙江,成为全国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最早、影响最深的省份之一。经济增幅从08年的10%跌到2009年一季度的3.4%,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季度经济增幅的最低记录。然而,2009年3月以后,浙江经济开始企稳回升。截至三季度,浙江经济增幅达7.7%。四季度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加速回升,成功地实现了经济V形反转。

  “以低成本劳动和低层次产品为支撑的浙江经济,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转型,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对浙江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产业发展模式有了重新认识。转型是必须的,倒逼机制迫使你要调整整个经济结构。”浙江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波成称。

  2010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据了解,这是国务院再次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个规划对于浙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浙江从省委到基层都把经济转型作为2010年的工作中心来抓,力争把浙江的经济转型打造成全国的样本”,浙江省国资委杨锦虎处长充满期待地说。

  反观一下浙江经济,虽然经济转型早在多年前被提出,但是在具体转型过程中却屡屡碰壁,在经济大考面前,如何破题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

  历史:屡屡碰壁

  浙江经济发展一直以快速、稳健而闻名,浙江经济模式曾全国闻名。然而在最近的10年间,浙江经济一共尝试了3次转型,但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第一阶段:由“自有资本化”经济向“运作资本化”经济转型

  浙江的民营资本,是以民间自有资本积累投资为主,浙江的民营投资资金占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的63%以上,民营投资中投资于固定资产的占30%以上。

  2009年10月起,陆续从山西煤改撤资的温州投资客,有一小部分聚集海南三亚,一小部分转到境外迪拜、澳洲等地,特别是近日国内房产新政连下重拳,温州炒房团的投资趋于谨慎,大部分资金还在手里观望。

  “浙江民营企业依靠自有资本投资是好事情,但这不符合现代经济理财观念,不能发挥自有资本的杠杆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高连和话语中存在着担忧。

  第二阶段: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型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浙江制造”的产品。但同时,浙江省企业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市场拓展。许多企业的加工制造水平虽已达到相当层次,但仍然进行贴牌生产,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所以赚的是一点“劳务费”,许多人很关注“浙江制造”下一步的发展趋向。

  目前,日本、韩国等国的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比例为1:5至1:8,而中国还不到1:0.1。相关专家认为,现在的浙江“制造”多以模仿为主,自身的创新技术很少。

  “虽然创新‘嚷’了这么多年,但真正要转变发展方式并不容易,这种创新不能是盲目的变化,也不是光看每年GDP的数字变化,这样,浙江的经济走不长,也走不远”,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说。

  第三阶段:“浙商升级”转型

  众所周知,浙江是民营企业大省,民间投资充裕,但近年来,浙商投资却屡屡碰壁,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也给浙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金融危机席卷,浙江外贸重创;贸易保护频现,浙江出口很受伤;山西煤矿事件,浙商哭诉无门;炒房热终被“新十条”扑灭……一系列的挫折迫切要求浙商资本结构的转型。

  相关人士表示:浙江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小、散、乱,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浙江民营企业纷纷倒下。“未雨绸缪”才是企业该寻求的发展道路。若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内部结构和面临危机的解决方案,将无法从长远效益来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向,当再次危机来临时面临的又是一场“金融恐慌”。

  现状:转型大考

  2009年一季度末,浙江GDP增长3.4%,排名全国靠后。而再往前延伸,2001年至2008年浙江经济增速从全国第6位跌落到第22位。浙江工业增速自2004年6月至今持续55个月下滑,这是浙江近年来的罕见低谷。以低成本劳动和低层次产品为支撑的浙江经济,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转型,这既是客观约束和激励因素发生变化下的新环境使然,也是浙江经济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后的必然变局。

  据调查,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水资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

  “浙江的民企占很大比例,他们要学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靠新的技术,改进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要转型,浙江的经济模式也急需转型。要找出新的推进工业化方式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史晋川给浙江企业开出了良方。

  过度依赖外贸市场一直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弊病之一。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民企纷纷将市场由国内转向国外,最终导致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与此同时,浙江制造业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当国外市场低迷时,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危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被迫进入“倒逼”通道。

  “从长期来看,转型的阵痛是难免的”,浙江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认为。

  未来:如何破题?

  2007年12月,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紧接着,2008年9月的浙江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提出了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各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到底哪些是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浙江省经济转型似乎面临一个十字路口。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认为:浙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应走在全国各省前列,主要应该从政府推力、金融助力,海洋推动力等方面着手。

  政府推力:政策导向放射强大吸力

  2009年6月11日,300多名义乌商人首赴迪拜,这是义乌历史上参展规模最大的海外展,参展企业143家,展位超过200个,仅6月14日一天,当天现场签约68.83万美元,意向成交额为681.24万美元。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义乌市政府积极应对,大力推动产品和市场升级。同时,构建会展平台,提高义乌小商品整体规模竞争力。去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42个,累计展览面积达46万平方米,总成交额171亿元,参会观众达65万余人。义乌市市长何美华说,会展业能拉动相关数十个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从2009年起,义乌还将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助推办展主体和会展项目。

  义乌市只是政府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2008年初,也就是浙江经济处在最低潮的时候,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就坚定地提出:“浙江经济再困难,也不能盲目扩张,困境中更要咬紧转型牙关。否则,即使暂时保住了经济增长指标,今后发展仍然会很艰难”。

  金融助力:资金效应激发企业转型活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未消除,但我公司今年来生产销售形势趋好,这些天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国际市场的订单不断,这要感谢浙商银行和政府创投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玻璃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和天堂硅谷创投服务有限公司一开始就给予紧密合作,有力地支持了公司从传统加工型企业向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转型。

  2009年8月7日,在浙江省民营企业“典型促转型”报告会上揭晓的全省60家典型样本民企中有万向、传化、海亮、盾安集团等21家样本企业是作为金融机构的重点扶持客户,总授信金额88.3亿元,目前贷款余额43.2亿元。

  自从浙江省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后,在浙江的四大行及国开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解近忧”,防止经济下滑;同时积极扶助企业“谋长远”,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

  海洋推动力:空间格局提振转型生命力

  在争议困惑中,2010年3月29日,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率领中国工程院调研组,来浙江开展为期10天的“浙江省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项目专题调研。

  “形势比较紧迫。”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向调研组介绍情况时称,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浙江有长达6500公里的海岸线、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以及3061个海岛,海洋资源位居全国前列。浙江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展海洋经济是很好的突破口。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深入舟山群岛调研,提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想。2003年1月,发展海洋经济列入了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2005年4月,浙江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研究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浙江大学教授沈满洪认为,此次制定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对于加快浙江的经济转型无疑具有很大的提振作用。比如,原来以毛纺为主要特色的浙江嘉兴,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正逐步发展为软件、经编等高新技术为特色的区域。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冲击,浙江义无反顾,擎起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旗。让人倍感欣慰的是,浙江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做好‘山上浙江’和‘海上浙江’两篇大文章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义乌、金华的现代服务业,衢州、丽水的山区经济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浙江沿海产业带规划方面,杭嘉湖平原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宁波着力完善进出口贸易营销体系、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软实力等。

  种种迹象使人们相信,“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文化基因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将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这表明浙江精神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练中越加成熟,浙江经济也必定能跨过国际金融危机这道“坎”,冲过转型升级这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