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中sr是什么意思:民间资本远离实体,拉响调控警报·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1:12:11
资本的逐利性就像水往低处流,不加疏导就会溃堤民间资本远离实体,拉响调控警报●中央释放提振实体经济积极信号●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发展三大方向2012-02-10

  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即将正式收购有“大象”之称的德国普茨迈斯特股份有限公司,据外媒消息,两家公司已于日前在德国达成正式协议,并将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核之后正式完成合并。这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实体经济上。

  联系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释放积极信号,高调强调实体经济,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昨日,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韩灵丽教授,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走进本报《财经三人吧》新闻演播厅,为我们解析中央强调实体经济背后的经济学深意。

  

  民间资本为何不爱实体

  实体经济利润远低于虚拟经济

  

  吧主: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2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称,民间借贷总规模超4万亿元,潜在风险巨大,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当比例的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钱生钱”的投机性利益链条中。那么,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为什么不太热衷实业?企业回归实体经济的阻碍有哪些?

  韩灵丽: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缺乏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虚拟经济是难以长期存在的。

  讲一个最普通的经济学原理,民间借贷高风险高收益符合市场规则,因而不可能成为实体经济普遍、正常的借贷方式,如果民间借贷盛行,导致热钱横流、失去控制,结果就是实体经济破产,发生经济危机。

  人们都懂的道理,为何还会出现资本热衷投机而不进入实业?必然是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大大低于虚拟经济的利润率,资本的逐利性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再加上招工难、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下降、一些行业准入门槛、融资难等因素,对实业的冲击非常之大。

  徐剑锋: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之下,强调发展实体经济,避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脱节,富有现实意义。

  之前曾做过一个课题研究,2008年浙江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发达的工业化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亚洲地区,如日韩、新加坡等地,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问题随之而来。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事实上,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并蔓延全球以来,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一直被讨论。很遗憾,美国“高杠杆率”的虚拟经济导致的问题,大家看得很清楚,但国内部分资金越来越趋于投机,大有“掏空”实业基础的危险,却缺少足够的认识。尤其是不少大型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愈加明显,阻止实体经济的弱化,已成当务之急。

  如何提振实体经济 增强政策“靶向性”不搞“一刀切”

  吧主:年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服务“脱虚入实”,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对此,应该怎么解读?温总理曾说“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对此该怎么理解?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除了信贷支持,两位专家还关注哪些方面的政策措施?

  韩灵丽:要让大家真正安心做实业,光靠号召、光靠教育肯定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抑制投机行为。近年来,房地产等行业造富的速度和引起社会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实业。所以,要鼓励实业,就要抑制投机,营造一个鼓励实业、欣赏实业的环境。

  推动发展实体经济,很关键一点,就是要打开实体经济盈利空间,要让市场嗅到实体经济中的好处。这主要通过破除垄断等改革来保护实体产业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企业家精神,并通过行政体制领域到位的改革,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松绑,再辅之以财税政策的支持,以及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脱虚入实”或者说“脱虚还实”,首先要坚持市场化发展道路,除了具体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还有一个竞争政策,就是要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特别是市场准入的公平竞争机制,这才能做到明确发展实业,走“有效增长,内涵发展”的政策导向。

  徐剑锋:提振实业除了抑制投机行为,关键还是要从政策入手,不仅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政策还应更多关注地区行业差异,不搞“一刀切”,提高政策的精准化程度,增强政策“靶向性”。

  现在尽管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现象,但虚拟经济繁荣,因而不能判断为流动性不足,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银行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实业发展实现银行的发展。

  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也要有好的环境,包括法治环境、舆论环境。

  哪些领域潜力大 传统产业改造、消费升级领域等

  吧主:现在来回首2011年,的确发现实业家们经受种种困难,关于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警觉之声也屡屡传来,政府下大决心“救市”,脚踏“实”地,以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地小步快跑过转型时代。有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就是现在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实体经济主要是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此,两位专家有什么看法?2012年,实体经济无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您二位认为未来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哪些行业、产业潜力最大?

  韩灵丽:德国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典范。实体经济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是实体经济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但实体经济发展绝对不可忽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尤其是当前我们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肯定是结合“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云计算、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实体经济范围很广,不仅是2012年,“十二五”时期很多产业的发展潜力都很大,比如能源行业、汽车行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消费品行业等。

  徐剑锋:推动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结合起来,和大力创新结合起来。不能一说实体经济,就联想到产业链的低端。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和“进步”一词紧密联系起来,在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多下工夫,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像浙江就是要利用资本优势,吸引人才、技术、产业升级,实现“微笑曲线”向两端转移的过程。

  相对来讲,有些行业的潜力会大一点,比如说消费升级领域,优质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空间很大。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以传统能源、装备制造、建筑业甚至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支柱产业,以高品质,健康、环保为主的消费品产业,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为主的服务业,特别是有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产业,将是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

  【他山之石】

  欧美发达国家如何提振实体经济?

  德国是发展实体经济最为成功的典范。贴有“德国制造”标签的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等产品向来以质量可靠著称。从数据上看,其工业制造业占GDP的29%,是其经济发展的“脊梁”,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经历了次贷危机的美国,正在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结合,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得益于美国的实体经济有充分的发展基础。美国曾经是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风靡世界就是那个阶段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