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感想:小钱办大事系列(1)小本养土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34:07
  

小钱办大事系列(1)小本养土元

 (主持人)刚才看到的动物,模样有点像鳖,但它比鳖小的多了,不过,它们不是生活在水里,而是在土里边,人们形象地管它叫地鳖虫,也叫土元。论长相,土元长得确实不咋样,但是,它是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材。有人就瞄上了这个养殖项目。

    现在魏斌的土元养殖场有16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每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土元简直成了“金元宝”,是不是他养的土元不一般呢?其实,这土元倒没什么特殊,就是普通的土元。魏斌说,搞土元养殖成本并不高,不过,要想获得好的效益,还得从小处着眼,尽可能少花钱办大事。话虽这么说,但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这几年,在土元养殖上,魏斌没少费心思。开始魏斌养土元也想用塑料盆搞立体养殖,经过考察,最后还是放弃了。

    (采访)魏斌:一平方的造价,光盆的造价,大概就是说52元钱。然后再加上盆的架子,差不多就是60、70元钱,要70元钱。就是说养一平方米土元,光这个盆子,然后这个架子,就是说养殖设备都将近70元钱。

    用塑料盆立体养殖土元,虽说空间得到了利用,20平方米的房子,养殖面积可以增加50平方米,但魏斌觉得成本还是比较高。

    后来魏斌选择利用水泥池进行土元的立体养殖。这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养殖方式。

    (采访)魏斌:1、2、3、4、5、6、7层,这个层数根据房子的高度,一般最高8层,太高了也不好,最低一般根据这个房子的设计6到8层为准。

    和塑料盆相比,水泥池养殖,房屋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2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有1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而建造成本由塑料盆每平方米70元,降到每平方米50元。

    魏斌想,土元养殖用这么重的水泥池有点浪费,那有没有更轻便的材料呢?他发现用石棉瓦建造养殖池不仅省钱,而且完全能够满足养殖土元的需要。

    (采访)魏斌:一般用那种中等的,一般这一块石棉瓦的重量大概在12~13公斤,应该就差不多了。

    这种石棉瓦和水泥池相比,使得建造成本由每平方米50元,减少到25元。2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建1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只需要投入2500元。不仅成本降下来,在整体布局上,魏斌也进行了重新设计。

    (采访)魏斌:这个走道,这个走道一般不低于70厘米,最宽不超过1米,因为咱要踩住这个往上去操作了,管理,你太宽了,就是跨度太大,也不好操作。太窄了咱们这转身了,弄啥也不方便,一般70厘米到1米之间。

    这样,平日里上上下下,可以踩着池沿,不用再搬梯子,操作很方便。

    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养殖的需要,池子的深度和间距也经过反复测算。

    (采访)魏斌:池子的深度要达到15厘米,咱那一砖是12厘米,上面要给它加一层,加一部分灰或者加那种薄的砖都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就可以了。

    池子中间留出的空挡大概有25厘米,这个宽度很有讲究。

    (采访)魏斌:那个盆,刚好能卡进去,然后就是说喂料的时候,底下的,我可以放底下,上面的时候可以直接往这一卡,这边一撒那边一撒,然后往前一走,又能卡上去,操作方便多了。

    这种立体养殖,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建造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实这也是节约了成本。

    (采访)魏斌:这种养殖方法,就是说一个人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管理400平方的养殖面积,如果要是,原来那种养殖方法,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管理100平方,这样对比一下就是说,400平方可以节省3个人的劳动量。就是说节省3个人的工资,3个人工资,按最低的话,要3万块钱,这3万块钱都是净利润。

    如今,建造100平方米的新养殖池成本只有2500元,和以前相比成本降了一大半。新池子建好了,这还不能算是土元的家。土元,土元,养殖土元自然是离不开土的。土元有昼伏夜出的习惯,白天在土里休息,晚上出来觅食。除了吃,拱土是它们的最喜爱的活动。为了让土元住着舒服,开始魏斌也是和别人一样,专门配制了养殖土。

    (采访)魏斌:原来就是用这种草木灰、锯末、粉碎秸秆掺土。 这种养殖土比较疏松,适合土元的生长活动。魏斌想,在农村,草木灰、锯末越来越少配置养殖土,费时、费工。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采访)魏斌:它本来是在土里边,非再加这么多东西。魏斌想,直接用土行不行呢?直接用的地里土,也没想到什么。结果咱一开始用的那些土稍微黏一些,然后一湿了,就是说那种黏性的,农村说法是淤土。就是说它一湿了,太黏了,这个土元就钻不进去,然后它透气性也不好。黏土透气差,土元不能在土里活动、休息,影响了土元的生长。

    魏斌经过进一步试验发现,细沙土代替原来的养殖土,效果不错。

    (采访)魏斌:就那种沙土,那个比较好,就是湿一点,它不会太黏。它疏松性质也比较好,钻进钻出都比较方便。

    不过,土元喜欢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沙土太干就不行了,得有适当的湿度,土元才感觉舒适。那湿度多少合适呢?

    (采访)魏斌:大概的湿度,一般这个湿度就是说抓起来这个土,手攥成团,这个手攥起来是一团,落地即开就可以,这个湿度适中。

    这样的沙土适合土元的生长,成本也下来了。魏斌粗略算了一下,100平方米养殖面积,如果是水泥池最少也得5000多元,用塑料盆花钱就更多了。而现在魏斌给土元安家的费用,也就2500多元。

    (主持人)魏斌就这样以比较小的投入,让土元住上了新家,沙土取代了原来配制的养殖土。不过,光有土还是养不了土元的。土元长大同样离不开吃喝,在土元的吃喝上,魏斌也有一套既省钱又科学的办法。

    要说这土元对吃的没什么特别要求,它们属于杂食性昆虫,荤素都可以。

    (采访)魏斌:啥都吃,一般的树叶、这些瓜果类、叶类都可以。就是说不烂、不变质都可以。

    虽然土元吃的比较杂,不过人家还是有自己的喜好的。魏斌知道,土元对香甜、多汁的食物比较感兴趣。所以,他给土元安排的伙食,除了定量的麦麸,每天喂的最多的就是瓜果蔬菜。

    为了省钱,魏斌在房子周围种上了南瓜等瓜果蔬菜,这样可以给土元提供一部分口粮。随着土元的长大,这点菜就不够用了,魏斌不得不去买菜。

    不过,他买菜和别人不一样,他专捡最便宜的买。

    (采访)魏斌:像这个西葫芦,你像好的这个,比较好看,匀称的,像咱买的都是这个,长得比较难看,都卖不掉的,到咱们手里也是相当便宜。菜的长相不好,营养是一样的,钱却省下了。你比方说就像同样的东西,你从咱批发市场买那种清底的,不好的。你到市场零买那种好的,那种差10倍这种都有。

    尽管土元不怎么挑食,但也有些小脾气,如果吃惯了一种饭,突然换成别的,往往不适应,弄不好要绝食。所以,在选便宜菜上还是有讲究的。

    (采访)魏斌:比方说我正喂着西葫芦呢,西葫芦快没有了,该用南瓜了,到交换时候了,你可以西葫芦掺着南瓜,掺着一点,然后带着过来。

    也就是说,给土元变换食谱不能太着急,得有个过程。只有循序渐进,土元才会适应新的伙食。随着季节的变化,得总体考虑土元的食谱。

    (采访)魏斌:永远喂最便宜的,咋能省钱,又能保持它杂食性,这是最好。

    如果说魏斌在买菜上是精打细算,那在饲喂上,他简直就是有点抠了。他总是给土元喂七、八成饱,这倒不是单纯为了省钱,这可是魏斌在养殖的失败中不断摸索、得来的经验。其实,刚开始他也和其他养殖户一样,总怕土元不够吃,尽量多喂。

    结果出了问题。土元的食量越来越少,剩料也越来越多,甚至接二连三地出现死亡。难道是饲料有问题。  经过观察,魏斌发现饲料虽然便宜可没有变质的。进一步观察,他发现了一种虫子,请教专家才知道原来是一种螨虫。

    (采访)魏斌:螨虫它一般在土的表层,它钻不到土里边去,一般都在表层。土元出来,螨虫随着土元钻到土里,寄生在土元身上。

    最后土元成为了螨虫的口粮。

    这么多螨虫又是怎么繁殖起来的呢?经过研究,魏斌发现,原来还是饲料惹的祸。喂的多了,土元吃剩下的饲料,正好有利于螨虫的滋生。

    为了避免螨虫的危害,魏斌开始严格控制土元的饲喂量。他开始做试验,用塑料片作投料台,观察土元每天的采食量。

    (采访)魏斌:比方说我6点喂,喂好了以后,大概两个小时我去检查一下,看看还剩下多少?如果说你两个小时进去了,基本上都吃完了,那证明它不够吃了。

    通过进一步试验,魏斌发现,喂的时候给土元七、八成饱,效果比较好。这样,不仅不会有剩余的饲料,土元也能正常生长。那这个火候怎么把握呢?

    魏斌的经验是,在投料台上加料,经过两小时以后观察。

    (采访)魏斌:如果还剩下差不多是1/3左右,到明天早上又不剩食,这差不多是七、八成饱。

    掌握了土元大体的饲喂量,接下来饲喂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饲料撒在床面上,这样能够提高饲喂效率,减少用工量。

    土元一般是晚上出来觅食,为了提高采食效果,最好是在天黑以前饲喂,一天一次就可以。到了晚上九、十点钟,夜深人静,土元就争先恐后出来美餐了。

    经过精心管理,大致半年的时间土元就长成个了。魏斌估算了一下,这期间,100平方米养殖面积需要的饲料成本大致是3000元,比以前省了1500元。加上建造成本总共就是2500元左右,大体花费了5500元左右。

    那最后能出多少成品呢?

    (采访)魏斌:20平米的房子,用我们这种方法去养,可以增加到100平方的养殖面积,然后出成品,大概出到700到900公斤,好的能达到1000公斤干品。

    这样,可以获得2万元的土元干品。如果用塑料盆养殖,20平方米的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的养殖面积,那产量就少了一半。

    (主持人)值得说明的是,在这里,并没有算人工投入和土元种的投入。许多农民养殖土元,还得买土元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魏斌是个有心人,他琢磨着自己繁育土元,这样,1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光土元种就能省下近6000元。为了提高繁育效果,魏斌每天观察土元的生长变化,摸准土元的脾气搞人工孵化。

    (采访)魏斌:一般就是说公虫大概蜕8次皮到9次皮,蜕了以后,都会变成带翅膀的。就是说羽化,羽化了以后,就像这种,这种长翅膀的会飞了。羽化过了以后,它就可以交配了。

    一只雄虫可以和12只雌虫交配,交配完十几天雄虫就会死亡。而雌虫不会长翅膀,它们是一次交配终生受孕。一般交配一周以后,雌虫开始陆续产卵。雌虫屁股后面长出的可不是新尾巴。原来土元的卵就藏在这里,这是土元的卵鞘。

    (采访)魏斌:它跟梅豆角形似的,但是它里边是双排卵,就是说这边一排那边一排,一排大概有6、7个,就是12个到14个,一般一个卵壳里边12个到14个小虫。

    这弯曲的像锯齿一样的是卵鞘的通气孔。卵鞘从母体上掉下来之后,要及时把卵鞘收集出来,进行人工辅助孵化,孵化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轮的养殖。孵化时,湿度的把握很重要。

    (采访)魏斌:太干了,把卵块本身里边的水分给它蒸发掉了,这卵块就不行,都孵化不出来了。它里边水分蒸发掉了,它的胚胎就发育不成了。太湿了也不行,太湿了就是说它这个水分进到卵块里头了,对不对?浸泡进去了,这个卵块就坏掉了,那也不行。

    为了让土元卵鞘里卵能顺利孵化,魏斌用锯末和细沙土专门配制了孵化土,卵鞘和孵化土的比例大致是1:1,但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魏斌观察发现,卵鞘对透气性要求比较高。孵化土很容易挡住卵鞘的通气孔,造成卵鞘里的卵窒息死亡。尽管每天翻动卵鞘,孵化率也就60~70%。

    (采访)魏斌:在孵化中为了改进,就是说为了让它透气性更好。

    后来,魏斌试着只用少量的锯末来代替孵化土,增加了透气性。具体的做法是,先往锯末里加少量水,拌匀,再和卵鞘拌均匀,卵鞘和锯末的比例是3:1。孵化一般在塑料盆进行,可以放在养殖池的中间或者最上方,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几天以后,土元的幼虫就可以陆续出来了。

    (采访)魏斌:刚开始孵化,这个很有意思,就是说刚开始这个卵块它是合着的,对不对?合着的时候,假如该出来的时候,它卵块会崩开。崩开了,这里边十几个小虫,慢慢、自动地滚出来,等一会儿自己就爬、跑了。

    看着这些小家伙,魏斌是满心欢喜。通过改进孵化方法,在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4倍,孵化率也由过去的60~70%提高到85%以上。这样,不仅省去了再去买种的钱,而且剩余的种还可以提供给其他养殖户。魏斌自己繁育土元,种的投入就很小了,也就几百元。这样下来,1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一个养殖周期8个月,也就6000多元的投入,可以生产700公斤以上的干品,去除成本还有2万多元的收益。

    土元养殖,总体上投入不多,管理相对容易一些。如今在农村,有不少闲置的房子,适合土元小规模养殖,当然,要想养好,还得细琢磨。

    (采访)魏斌:琢磨每个环节怎样去减少投资?省钱?还一个就是说琢磨这个技术,就是说在省钱的同时,还不能把技术给忘了,还不能影响产量,更能提高产量。

    确实是这样,几年来,魏斌通过不断创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花钱不多,却成就了一番事业。如今魏斌不仅自己养土元,还带动当地群众搞养殖,土里长出的“金元宝”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主持人)魏斌的故事告诉我们,搞养殖离不开创新与探索,在科学的基础上把成本降下来,其实也就提高了效益。人们常说同行不同利,就是这么个理儿。说到这,还得提醒想搞养殖的朋友,养殖毕竟有风险。